當前位置:首頁 » 勵志語錄 » 小詩以什麼為喻闡釋了一個哲理

小詩以什麼為喻闡釋了一個哲理

發布時間: 2021-01-13 23:11:58

哲理詩(至少一首)

1、假金方用真金鍍,若是真金不鍍金。

出自唐代李紳的《答章孝標》

假金方用真金鍍,若是真金不鍍金。

十載長安得一第,何須空腹用高心。

釋義:

只有虛假的,不好的東西才需要一個好的包裝。如果是真實的,好的東西就不需要華麗的包裝來掩飾了。十年春秋苦讀才能及第,你為什麼不積累知識,而去想那些遠大的志向呢?

2、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

出自唐代李商隱的《詠史二首·其二》

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何須琥珀方為枕,豈得真珠始是車。

遠去不逢青海馬,力窮難拔蜀山蛇。幾人曾預南薰曲,終古蒼梧哭翠華。

釋義:

縱覽歷史,凡是賢明的國家,成功源於勤儉,衰敗起於奢華。為什麼非要琥珀才能作枕頭,為什麼鑲有珍珠才是好坐車?想要遠行,卻沒遇見千里馬,力單勢孤,難以拔動蜀山的猛蛇。有幾人曾經親耳聽過舜帝的《南風歌》?天長地久,只有在蒼梧對著翠綠的華蓋哭泣份兒。

3、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出自宋代朱熹的《觀書有感二首·其一》

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雲影共徘徊。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那 通:哪)

釋義:

半畝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鏡子一樣打開,清澈明凈,天光、雲影在水面上閃耀浮動。要問池塘里的水為何這樣清澈呢?是因為有永不枯竭的源頭源源不斷地為它輸送活水。

4、龜靈未免刳腸患,馬失應無折足憂。

出自唐代白居易的《放言五首·其二》

世途倚伏都無定,塵網牽纏卒未休。禍福回還車輪轂,榮枯反覆手藏鉤。

龜靈未免刳腸患,馬失應無折足憂。不信請看弈棋者,輸贏須待局終頭。

釋義:

世上的事依託隱藏不定,塵世的事拉開纏繞沒有停止過。禍福輪回像車論一樣,榮光枯萎反來覆去像手持鉤。龜靈占卜要將龜開膛破肚,馬失前蹄不必憂慮。如不信時請看下棋的人,輸贏還得等到局終才分曉。

5、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出自先秦的《小雅·鶴鳴》

鶴鳴於九皋,聲聞於野。魚潛在淵,或在於渚。樂彼之園,爰有樹檀,其下維萚。它山之石,可以為錯。

鶴鳴於九皋,聲聞於天。魚在於渚,或潛在淵。樂彼之園,爰有樹檀,其下維榖。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釋義:

幽幽沼澤仙鶴鳴,聲傳四野真亮清。深深淵潭游魚潛,有時浮到渚邊停。在那園中真快樂,檀樹高高有濃蔭,下面灌木葉凋零。他方山上有佳石,可以用來磨玉英。

幽幽沼澤仙鶴唳,鳴聲響亮上雲天。淺淺渚灘游魚浮,有時潛入淵潭嬉。在那園中真快樂,檀樹高高枝葉密,下面楮樹矮又細。他方山上有佳石,可以用來琢玉器。

㈡ 《泥土》魯黎這一詩包含了什麼哲理

人生是本厚重的大書,怎樣才能讓自己的人生厚重而又馨留後世呢?詩人魯黎以他平實、樸直的語言吟唱出《泥土》這首小詩,給我很多啟迪。在這物慾橫流、瞬息萬變的社會中,猶如清醒劑,讓我們直面自己的人生。
讓我們重溫魯黎的《泥土》,再次感受作者的心音:
老是把自己當作珍珠,
便時時有被埋沒的痛苦。
把自己當作泥土,
讓眾人把你踩成一條路。
這是一首精粹的格言式的抒情短詩,也是魯黎的代表作之一。全詩四句分為兩節,第一節是對人生狀態的真實描摹。「珍珠」因為光澤誘人,價值昂貴,所以就時時怕被埋沒的痛苦。作者用來比喻那些固守已有的成績、追求名聲,不肯做實際艱苦工作的人。多少年來總有一些人,剛有一點本事,就覺得自己了不起,就孤芳自賞自視特殊了。然而,現實生活並不歡迎這樣的人,他們的人生印痕也不過是幾句懷才不遇的感嘆而已。古代報國無門的人「懷抱利器」、踽踽獨行於朝廷之外,空懷才學而遺憾終老。然而,現代社會「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已為身懷才學者擴開了用武之地,施展才能正當時。誰若依然把自己當做「珍珠」來欣賞,誰就會走入人生的誤區,也便必然會產生「被埋沒的痛苦」。
那麼究竟怎樣活著才能避免「被埋沒的痛苦」,活出人生的真我色彩呢?詩歌的第二節告訴了我們答案:「把自己當作泥土,讓眾人把你踩成一條道路。」「泥土」淳厚無私平凡普通,就像那些腳踏實地、兢兢業業、樂於奉獻、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人。多少年來,很多有志者默守自己平凡的崗位,獻出芬芳的青春而為他人鋪就平坦的大道。他們堅信無論才智高低、本事大小都是現代社會建設的一分子;他們堅信獻出我的一份力量,生活就會多一份美好,因而甘於平凡、甘於犧牲、甘於奉獻,活出了自己亮麗而厚重的人生,也構築了多彩的世界。雖然他們無意於立世揚名,但名字卻以千鈞的力量記載在老百姓的心裡,這才是活著的最好寫照。
魯黎不愧為智者的詩人,真切的道出千萬年來困惑人們心智的重大命題,也無愧於「經漫長歲月冶煉,你屬純金」的贊譽(艾青語)。在抗日戰爭時期,作者投身到火熱的現實斗爭中去,甘作「泥土」,讓眾人「踩成一條道路」,這樣富有社會責任感的人生態度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
在這個「文字垃圾」充溢的時代,這首晶瑩璀璨的小詩,卻以其厚重的真諦,彰顯魅力,仍滌盪我們的心靈。是啊,自命清高的人,別人常會把他看的一文不值;默默奉獻的人,才能得到人們的愛戴。而我們常被「珍珠」的光彩迷惑,好像藍天的白雲,超凡脫俗的仙子,須仰視才見,其實耀眼的「珍珠」卻來自「泥土」。因為「泥土」養育了河蚌,河蚌孕育了「珍珠」。因而「珍珠」應和「泥土」打成一片,才能體現其晶瑩輝煌。人類社會也一樣,英雄來自於人民群眾。因此,只有甘當鋪路石,把自己的人生投入到無限廣闊的為人民服務中去,才能讓生命的本色亮麗起來。飽鼓鼓的莊稼不會昂著頭,一個人要想干出一番事業來,就要依靠群眾,脫離了群眾,必將一事無成。
讀了《泥土》,我浮想聯翩,我想到生活中周圍一些無所事事、游手好閑的人;想到經常自命不凡、總覺懷才不遇而滿腹牢騷的人;想到小事看不起、大事做不來,眼高手低的人……更想起了麥子,無論瘠土與沃野,都把根須頑強地扎進最底層,頑強的拱土、萌芽、挺立、茁壯的生長,不問前程、不計回報、孜孜以求、鞠躬盡瘁,直到收獲的那一天,才義無返顧的化作了老農沉甸甸的喜悅。我想,人應該像麥子,一味地向上默默的奉獻,人生才會非常地有意義。
這首詩篇幅雖短,容量卻不小,內涵極其豐富,意味雋永,經得起歷史的風蝕,至今仍給我們啟迪,使我們時時感念要像「泥土」一樣活著,才是真實可貴而又厚重的人生。

㈢ 關於哲理的古詩

人生哲理詩句
1.(陸游《游山西村》: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2.王之煥《登鸛雀樓》: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3. 蘇軾 《題西林壁》: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4.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5. 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6. 杜甫《望岳》: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7. 蘇軾《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8. 王安石《登飛來峰》: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
9. 朱熹《春日》: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10.劉禹錫《烏衣巷》: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11. 王灣《次北固山下》: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12. 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離別》: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13. 蘇軾 《題西林壁》: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過松源晨炊漆公店》
(宋 楊萬里)
莫言下嶺便無難,
賺得行人空喜歡.
正入萬山圈子裡,
一山放過一山攔.
【哲理】詩人藉助景物描寫和生動形象的比喻,通過寫山區行路的感受,說明一個具有普遍意義的深刻道理:人們無論做什麼事,都要對前進道路上的困難作好充分的估計,不要被一時一事的成功所陶醉. 把握這首詩的主題時,首先應將文體定位——哲理詩,然後就能較快地知道,此詩明寫登山的感受,實為談人生哲理:在取得一定成績時,萬萬不可自得自滿,而應不斷進取.
《雪梅》
(宋盧梅坡)
梅雪爭春末肯降,
騷人閣筆費評章.
梅須遜雪三分白,
雪卻輸梅一段香.
【哲理】這的確是一首絕妙的哲理詩,無論在理致與筆趣上,都超過了前面提到的那首詩,它既有宋詩工巧細密之所長,又兼得唐人詩虛處著墨、意象微茫之特色."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評價梅雪,恰如其分.此詩好就好在:它能寫出別人詩中所有(雪似梅,梅似雪),又能寫出他人筆下所無(梅雪爭春,各具特長).這首詠物詩,沒有寫景,沒有抒情,純屬議論,卻寫得如此生動,另具一格.
《雪梅》
盧梅坡
有梅無雪不精神,
有雪無詩俗了人.
日暮詩成天又雪,
與梅並作十分春.
【哲理】此詩深得梅與雪的天然風韻,且在吟詠之間,寄託了微妙的哲思與理趣.
《題西林壁》
(宋 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
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
【哲理】人們觀察事物的立場不同,就會得到不同的結論.人們只有擺脫了主客觀的局限,置身廬山之外,高瞻遠矚,才能真正看清廬山的真面目.要認清事物的本質,就必須從各個角度去觀察,既要客觀,又要全面.
登飛來峰
飛來山上千尋塔,
聞說雞鳴見日升.
不畏浮雲遮望眼,
自緣身在最高層.
《琴詩》
(宋 蘇軾)
若言琴上有琴聲,
放在匣中何不鳴?
若言聲在指頭上,
何不於君指上聽?
【哲理】美妙的樂曲是一個有機整體,而整體都是由若干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部分、要素構成的.在樂曲、琴聲中指頭、琴、演奏者的思想感情、演奏技巧等部分、要素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它們之間是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關系,存在著緊密的聯系.唯物辯證法認為,普遍聯系的根本內容,就是事物內部和事物之間的矛盾雙方的聯系.因此,這首所揭示的,就是琴、指頭和琴聲三者之間的矛盾關系.如果把演奏者包括在內,那麼,演奏者的思想感情和技能與琴、指之間的關系,又可以看作是事物的內部矛盾(內因)和事物的外部矛盾(外因)之間的關系.前者是音樂產生的根據,後者則是音樂產生的條件,兩者缺一不可.
《觀書有感 》
(宋 朱熹)
半畝方塘一鑒開,
天光雲影共徘徊.
問渠哪得清如許?
為有源頭活水來.
【哲理】以池塘為喻,說明了為學之道,必須不斷積累,不斷地吸收新的營養.事物都是運動、變化、發展的,萬事萬物只有在運動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正是這種不間斷的運動、變化和發展,是事物才能在不斷自我更新中存在下去.這種運動一旦停止,事物也就不可能存在了.如果沒有知識的不斷更新,不斷積累,一個人的學問也就回變成一潭死水,毫無生氣和進展了.治學之道如此,辦其他事情也是這樣.
現代哲理詩:
泥土(魯藜)
老是把自己當作珍珠
就時時有被埋沒的痛苦
把自己當作泥土吧
讓眾人把你踩成一條道路
簡析這首著名的哲理詩,曾經被多少青年人背誦,抄錄在自己的案頭作為座右銘.可是,歷史往往會與一些人開不大不小的玩笑.這樣一首曾經影響和激勵過整整一代人的詩篇,在今天也會被某些時髦的人物嘲笑,認為這是一種陳腐了的過時觀念.據說,只有肯定自己的個人價值的人才是真正懂得人生意義的人.
土(林希)
附著在大地上
你是土壤
沉浮在空間里
你是塵埃
[簡析]此詩與魯藜那首《泥土》有異曲同工之妙.可以看出它受前者的啟迪和影響,但絕非重版,而是寫出了新意.
生活中有各種各樣的哲理,同一事物也可從不同角度發現其哲理蘊涵.林希筆下的泥土不僅注意到了它具有「土壤」價值的一面,而且還看到了當它「沉浮在空間里」時的輕浮的一面.一旦變成「塵埃」,它不僅無益,而且有害.
人生的價值也是如此.當把生命與理想同一種偉大的集體事業相聯系時,人生的價值才會顯示出來;而一旦離群索居,孤芳自賞,陷入虛幻的空間,就會成為污染環境的「塵埃」.
無論為詩為人,不可不切記也!
下面是網路產波廣泛的幾首詩:
《決心》
人的一生有許多難以取捨,
困惑不已的瑣事所糾纏著,
這時所需的就是斷然的舍棄與明智的抉擇,
唯一會限制我們的,
是我們自己的決心.
《理由》
逃避不一定躲的過,
面對不一定最難過,
孤單不一定不快樂,
得到不一定能長久,
失去不一定不再擁有.
你可能因為某個理由而傷心難過,
但你卻能找個理由讓自己快樂.
《失去》
最凄涼最弄人的不是你知道,
失去所愛的那一刻,
而是你還在徘徊,
猶未知道已經失去.
《炫耀》
不愛了,
就別向他炫耀,
向他炫耀只是代表,
你還是在意他的想法,
你還是對他念念不忘,
他看到這種窘態,
只會深信你從來沒有忘記過他.
《後悔》
別等到錯過後才去後悔,
別等到失去後才想挽回.
《清楚》
或許只有在離得最遠的時候,
才能把曾經走過的那段日子,
看的最真確最清楚.
《機會》
人一生有許多的機會,
只是看自己是否能把握住,
珍惜眼前所看到的,
滿足目前所擁有的.
我們常常為了一個機會,
而錯失了更多的機會.

㈣ 古詩《小池》三四句包含一個什麼哲理

《小池》是作者宋代文學家楊萬里。其全詩如下:
泉眼無聲惜版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權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譯文】
小泉無聲像珍惜泉水淌著細流,映在水上的樹陰喜歡這晴天里柔和的風光。鮮嫩的荷葉那尖尖的角剛露出水面,早早就已經有蜻蜓落在它的上頭。
【鑒賞】
這首詩抒發了作者熱愛生活之情,通過對小池中的泉水、樹蔭、小荷、蜻蜓的描寫,給我們描繪出一種具有無限生命力的樸素、自然,而又充滿生活情趣的生動畫面:泉眼默默地滲出涓涓細流,彷彿十分珍惜那晶瑩的泉水;綠樹喜愛在晴天柔和的氣氛里把自己的影子融入池水中;嫩嫩的荷葉剛剛將尖尖的葉角伸出水面,早就有調皮的蜻蜓輕盈地站立在上面了
原文網址:http://www.slkj.org/b/526.html

㈤ 《登飛來峰》 這是一首哲理詩,其中「浮雲」比喻什麼哪句詩蘊含哲理,闡明了一個怎樣的道理

《登飛來峰》 這是一首哲理詩,其中「浮雲」比喻什麼?
其中「浮雲」比喻眼前的困版難,障礙、挫折等。引用權典故,浮雲遮蔽日月比喻姦邪小人在皇帝面前對賢臣進行挑撥離間,讓皇帝受到蒙蔽。
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蘊含哲理,作者表明自己站得高,看得遠,不怕對改革的非議、阻撓,具有勇往直前,無所畏懼的進取精神。

㈥ 「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這句小詩說明了什麼人生哲理

苔花如米小,苔花開起來像米粒一樣大。亦學牡丹開,既是謙虛,也是驕傲!苔專如此細屬小低微,自不能跟國色天香的牡丹相比,可是牡丹是受人玩賞而受悉心栽培的,而苔卻是靠自己生命的力量自強,爭得和花一樣開放的權利——這世道並非僅為少數天才和英雄而存在的!

白日不到處,是如此一個不宜生命成長的地方,可是苔蘚卻長出綠意來,展現出自己的青春,而這青春從何而來?青春恰自來,並不從何處來,而是生命力旺盛的苔蘚自己創造出來的!它就是憑著堅強的活力,突破環境的重重窒礙,煥發青春的光彩。

(6)小詩以什麼為喻闡釋了一個哲理擴展閱讀:

《苔》是清代詩人袁枚創作的一首詩歌。苔蘚是高等植物中較低等的類群,多生於陰暗潮濕之處,可它也有自己的生命本能和生活意向,並不會因為環境惡劣而喪失生發的勇氣,詩人能看到這一點並歌而頌之。

袁枚(1716-1797)清代詩人、散文家。字子才,號簡齋,晚年自號倉山居士、隨園主人、隨園老人。漢族,錢塘(今浙江杭州)人。乾隆四年進士,歷任溧水、江寧等縣知縣,有政績,四十歲即告歸。在江寧小倉山下築隨園,吟詠其中。廣收詩弟子,女弟子尤眾。袁枚是乾嘉時期代表詩人之一,與趙翼、蔣士銓合稱「乾隆三大家」。

㈦ 關於哲理的詩有什麼詩

關於哲理的詩有:

一、行路難·其一

唐代: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釋義:金杯中的美酒一斗價十千,玉盤里的菜餚珍貴值萬錢。心中郁悶,我放下杯筷不願進餐;拔出寶劍環顧四周,心裡一片茫然。想渡黃河,冰雪卻凍封了河川;想登太行山,莽莽風雪早已封山。

像呂尚垂釣溪,閑待東山再起;又像伊尹做夢,乘船經過日邊。人生道路多麼艱難,多麼艱難;歧路紛雜,如今又身在何處?相信乘風破浪的時機總會到來,到時定要揚起征帆,橫渡滄海!

二、龜雖壽

兩漢:曹操

神龜雖壽,猶有竟時。
螣蛇乘霧,終為土灰。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盈縮之期,不但在天;
養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釋義:神龜雖能長壽,但也有死亡的時候。騰蛇盡管能騰雲乘霧飛行,但終究也會死亡化為土灰。年老的千里馬雖然伏在馬槽旁,雄心壯志仍是馳騁千里。

壯志凌雲的人士即便到了晚年,奮發思進的心也永不止息。人壽命長短,不只是由上天決定。調養好身心,就定可以益壽延年。啊,慶幸得很!就用詩歌來表達內心的志向吧!

三、長歌行

兩漢:佚名

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
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
常恐秋節至,焜黃華葉衰。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釋義:園中的葵菜都鬱郁蔥蔥,晶瑩的朝露等待陽光照耀。春天給大地普施陽光雨露,萬物生機盎然欣欣向榮。常恐那肅殺的秋天來到,樹葉兒黃落百草也凋零。百川奔騰著東流到大海,何時才能重新返回西境?年輕力壯的時候不奮發圖強,到老來悲傷也沒用了。

四、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唐代:劉禹錫

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釋義:被貶謫到巴山楚水這些荒涼的地區,度過了二十三年淪落的光陰。懷念故去舊友徒然吟誦聞笛小賦,久謫歸來感到已非舊時光景。翻覆的船隻旁仍有千千萬萬的帆船經過;枯萎樹木的前面也有萬千林木欣欣向榮。今天聽了你為我吟誦的詩篇,暫且借這一懷美酒振奮精神。

五、雪梅·其一

宋代:盧梅坡

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擱筆費評章。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釋義:梅花和雪花都認為各自占盡了春色,誰也不肯服輸。難壞了詩人,難寫評判文章。說句公道話,梅花須遜讓雪花三分晶瑩潔白,雪花卻輸給梅花一段清香。

㈧ 什麼叫哲理詩

"哲理詩"一詞自西方,起源於古希臘。未創"哲理詩"之名前叫"說理詩"。由於詩與哲學共通點都是以透視萬事萬物的核心為天職,所以哲理詩通過用不同議論自身特點去揭示某事物本質演變規律,在敘述過程中"理玄",很有見地以形象性和抒情性有機結合。它側重生於人們的生活詩化,總結人生智慧,傳達理趣。它的寫作方式是介於韻散文之間,篇幅有長有短,押韻自由。如《老子 道德經》曹操《龜雖壽》,哲理詩的"理"在情景中而感發,內容幽遠奧妙。如白居易的《長恨歌》;蘇軾的《琴詩》;陳毅的《冬夜雜詠。青松》:"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潔,待到雪化時。"等寫作哲理詩,要語出自然,有警句創見,避免概念化、一般化,切忌人雲亦雲,淺薄無味。

《過松源晨炊漆公店》

【宋】楊萬里

莫言下嶺便無難,

賺得行人空喜歡。

正入萬山圈子裡,

一山放過一山攔。

【哲理】詩人藉助景物描寫和生動形象的比喻,通過寫山區行路的感受,說明一個具有普遍意義的深刻道理:人們無論做什麼事,都要對前進道路上的困難作好充分的估計,不要被一時一事的成功所陶醉。 把握這首詩的主題時,首先應將文體定位--哲理詩,然後就能較快地知道,此詩明寫登山的感受,實為談人生哲理:在取得一定成績時,萬萬不可自得自滿,而應不斷進取。

《雪梅》

【宋】盧梅坡

梅雪爭春末肯降,

騷人閣筆費評章。

梅須遜雪三分白,

雪卻輸梅一段香。

【哲理】這的確是一首絕妙的哲理詩,無論在理致與筆趣上,都超過了前面提到的那首詩,它既有宋詩工巧細密之所長,又兼得唐人詩虛處著墨、意象微茫之特色。"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評價梅雪,恰如其分。此詩好就好在:它能寫出別人詩中所有(雪似梅,梅似雪),又能寫出他人筆下所無(梅雪爭春,各具特長)。這首詠物詩,沒有寫景,沒有抒情,純屬議論,卻寫得如此生動,另具一格。

《雪梅》

盧梅坡

有梅無雪不精神,

有雪無詩俗了人。

日暮詩成天又雪,

與梅並作十分春。

【哲理】此詩深得梅與雪的天然風韻,且在吟詠之間,寄託了微妙的哲思與理趣。

《題西林壁》

【宋】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

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

【哲理】人們觀察事物的立場不同,就會得到不同的結論。人們只有擺脫了主客觀的局限,置身廬山之外,高瞻遠矚,才能真正看清廬山的真面目。要認清事物的本質,就必須從各個角度去觀察,既要客觀,又要全面。 同樣為此理的還有王安石的《登飛來峰》--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琴詩》

【宋】蘇軾

若言琴上有琴聲,

放在匣中何不鳴?

若言聲在指頭上,

何不於君指上聽?

【哲理】美妙的樂曲是一個有機整體,而整體都是由若干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部分、要素構成的。在樂曲、琴聲中指頭、琴、演奏者的思想感情、演奏技巧等部分、要素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它們之間是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關系,存在著緊密的聯系。唯物辯證法認為,普遍聯系的根本內容,就是事物內部和事物之間的矛盾雙方的聯系。因此,這首所揭示的,就是琴、指頭和琴聲三者之間的矛盾關系。如果把演奏者包括在內,那麼,演奏者的思想感情和技能與琴、指之間的關系,又可以看作是事物的內部矛盾(內因)和事物的外部矛盾(外因)之間的關系。前者是音樂產生的根據,後者則是音樂產生的條件,兩者缺一不可。

《觀書有感》

【宋】朱熹

半畝方塘一鑒開,

天光雲影共徘徊。

問渠那得清如許?

為有源頭活水來。

【哲理】以池塘為喻,說明了為學之道,必須不斷積累,不斷地吸收新的營養。事物都是運動、變化、發展的,萬事萬物只有在運動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正是這種不間斷的運動、變化和發展,是事物才能在不斷自我更新中存在下去。這種運動一旦停止,事物也就不可能存在了。如果沒有知識的不斷更新,不斷積累,一個人的學問也就回變成一潭死水,毫無生氣和進展了。治學之道如此,辦其他事情也是這樣。

㈨ 哲理小詩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詩文/海子
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
喂馬,劈柴,周遊世界
從明天起,關心糧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從明天起,和每一個親人通信
告訴他們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閃電告訴我的
我將告訴每一個人
給每一條河每一座山取一個溫暖的名字
陌生人,我也為你祝福
願你有一個燦爛的前程
願你有情人終成眷屬
願你在塵世獲的幸福
我只願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是海子的抒情名篇,寫於一九八九年一月十三日,兩個月後,海子在山海關附近卧軌自殺。海子,這個用心靈歌唱著的詩人,一直都在渴望傾聽遠離塵囂的美麗迴音,他與世俗的生活相隔遙遠,甚而一生都在企圖擺脫塵世的羈絆與牽累。
「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喂馬,劈柴,周遊世界」,似乎宣告了詩人面向塵世,開始了一系列的體驗式行動,不再任時間在貧窮、單調和孤寂中逝去。「周遊世界」是詩人的理想,那便是讓自己的心靈充分向世界開放,充分享有這個世界。「從明天起,關心糧食和蔬菜」,「糧食和蔬菜」本來是物質世俗的代表,是生存的最基本的資料。「關心糧食和蔬菜」是積極的生活態度,是熱愛生活的表現,從這可以感受日常生活本身包含的享受物質快樂,使人休閑放鬆的內容。詩人下定決心「從明天起,關心糧食和蔬菜」,表明過去詩人缺少幸福感受,對生活漠不關心,於是躊躇滿志,打算重整心緒,重建生活,追求幸福。「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詩人在想像中構建著自己的幸福家園,想像自己有一個超離生活之外,眺望大海的姿態和空間,在那裡,詩人可以面朝大海,獲得逍遙無待的精神自由。詩歌的審美意蘊往往憑借單個詞語或者一句話產生,「面朝大海,春暖花開」這個情景顯示了詩人豐富的想像力,創造了富有生命力的審美情境,在此,我們感受到自然和人的內心世界融合為一體,達到了崇高的境界。
從《面朝大海,春暖花開》里,我們能體會到一個超越自我的生命關懷。「從明天起,和每一個親人通信/告訴他們我的幸福」。當詩人擁有了如此美妙的幸福感受時,他迫不及待地想把這種感受告訴每一個親人,他甚至要將幸福送給每一個與他不相關的人。「那幸福的閃電告訴我的/我將告訴每一個人」。「那幸福」如「閃電」一般,表明幸福的突如其來以及詩人對幸福的強烈的感受,似乎也表明了這種幸福會轉瞬即逝,是那樣的虛無縹緲。
「給每一條河每一座山取一個溫暖的名字」,其實就是對那日常司空見慣的、早已感到失去光彩的山山水水的重新審視,重新感受,重新發現。「陌生人,我也為你祝福/願你有一個燦爛的前程/願你有情人終成眷屬/願你在塵世獲的幸福」。在這個春光明媚的幸福世界裡,詩人的幸福感受因過於強烈而溢出,他用真誠的祝願、世俗而實在的祝願為陌生人祈福。關愛萬物生命是詩歌的存在價值,此詩的抒情主體以一種「超越自我」的姿態關懷人類,祝願所有的人都得到幸福,悲天憫人的人類情懷使得整首詩突破了通常抒情詩的情感表達,全詩進入了一個全新的境界。「我只願面朝大海,春暖花開」。「我只願」暗示了前邊的一切,原來都是詩人在為別人祈禱,他自己根本就不願去擁抱世俗,而是堅守自我的空間和姿態,只願獨自一人面朝大海,背對塵世,靜看花開花落。
因而,無論是想像中抑或是現實中的塵世幸福,海子都不在其中。海子這個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最後一個牧歌詩人,將永遠棲居在自己的麥地里守望著別人的幸福。

㈩ 在山那邊一文用詩歌闡述了一個什麼哲理

這首詩表達了一種信念,表達了一個哲理.詩人取象於群山和大海,用大海比喻理想,用群山比喻重重困難,用爬山比喻艱苦奮斗,意象壯闊,意蘊豐富.一個「山」字,既可以指一座山,也可以指無數座山,由一個意境翻出一個新的意境,詩意在跌宕中推進,感情也波瀾起伏,給人以深刻的啟迪.

1,為什麼說是「隱秘的想望」?小時候想望山那邊的海,爬山是為瞭望見大海,這個想望並沒有告訴他人,所以說「隱秘,與想望.」2.為什麼說「山那邊的山啊,鐵青著臉」?這是擬人手法.「我」爬上山頂,滿以為能夠看見大海了,望見的卻依然是山,非常失望、沮喪,所以望見那邊的山,看起來就像「鐵青著臉」.山色是青的,只因為「我」的心情不好,好像山也鐵青著臉在那裡怪我痴心妄想,笑我幼稚可笑.3.「給我的幻想打了一個零分」這一句是什麼意思?「我」原以為一座山的那邊就是大海,現在才明白這是幻想,所謂「零分」就是說幻想全然落空.4.「一顆從小飄來的種子」比喻什麼?為什麼說是「飄來的」?種子比喻一個信念,是媽媽給我的信念,——山那邊是海.媽媽是由我的痴想、疑問而說起這話的,這話也並非確指理想,所以說是飄來的.5.「因為我聽到海依然在遠方為我喧騰/——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來/一次次漫濕了我枯乾的心靈……」這些詩句是什麼意思呢?詩人確信遠方有海——理想是可以實現的,日日夜夜理想在心中激盪,鼓舞著「我」不懈地奮斗,就像聽到大海依然在遠方為我喧騰.「枯乾的心靈」,比喻對理想的渴望.海潮「漫濕了我枯乾的心靈」,就是說,理想滋潤著心靈,使心靈不再枯乾,變得充實而有活力.6.「在一瞬間照亮你的眼睛」蘊含著怎樣的意味和感情?先要想為什麼「照亮」,可以想見這「全新的世界」是光輝燦爛的.再想照亮前後的心情,能體會到那一種驚喜,理想境界的實現使人興奮、驚喜.7.「用信念凝成的海」這句話中的「海」具有什麼含義?這里的「信念」指得是媽媽給我的信心,而這里的「海」指的是作者在不斷追求的目標.這首詩表達了一種信念,表達了一個哲理.詩人取象於群山和大海,用大海比喻理想,用群山比喻重重困難,用爬山比喻艱苦奮斗,意象壯闊,意蘊豐富.一個「山」字,既可以指一座山,也可以指無數座山,由一個意境翻出一個新的意境,詩意在跌宕中推進,感情也波瀾起伏,給人以深刻的啟迪.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