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勵志語錄 » 易經最勵志

易經最勵志

發布時間: 2021-01-12 07:46:21

A. 古代少年的勵志故事

《文天祥少年正氣》
南宋末年著名的民族英雄文天祥少年時生活困苦,在好心人的幫助下才有機會讀書。一次,文天祥被有錢的同學誤會是小偷,他據理力爭,不許別人踐踏自己的尊嚴,終於證明了自己的清白,而且通過這件事,更加樹立了文天祥金榜題名的志向。
《陳平忍辱苦讀書》
陳平西漢名相,少時家貧,與哥哥相依為命,為了秉承父命,光耀門庭,不事生產,閉門讀書,卻為大嫂所不容,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對一再羞辱,隱忍不發,隨著大嫂的變本加厲,終於忍無可忍,出走離家,欲浪跡天涯,被哥哥追回後,又不計前嫌,阻兄休嫂,在當地傳為美談。終有一老著,慕名前來,免費收徒授課,學成後,輔佐劉邦,成就了一番霸業。
《陸羽棄佛從文》
唐朝著名學者陸羽,從小是個孤兒,被智積禪師撫養長大。陸羽雖身在廟中,卻不願終日誦經念佛,而是喜歡吟讀詩書。陸羽執意下山求學,遭到了禪師的反對。禪師為了給陸羽出難題,同時也是為了更好地教育他,便叫他學習沖茶。在鑽研茶藝的過程中,陸羽碰到了一位好心的老婆婆,不僅學會了復雜的沖茶的技巧,更學會了不少讀書和做人的道理。當陸羽最終將一杯熱氣騰騰的苦丁茶端到禪師面前時,禪師終於答應了他下山讀書的要求。後來,陸羽撰寫了廣為流傳的《茶經》,把祖國的茶藝文化發揚光大!
《少年包拯學斷案》
包拯包青天,自幼聰穎,勤學好問,尤喜推理斷案,其家父與知縣交往密切,包拯從小耳濡目染,學會了不少的斷案知識,尤其在焚廟殺僧一案中,包拯根據現場的蛛絲馬跡,剝繭抽絲,排查出犯罪嫌疑人後,又假扮閻王,審清事實真相,協助知縣緝拿兇手,為民除害。他努力學習律法刑理知識,為長大以後斷案如神,為民伸冤,打下了深厚的知識基礎。
《萬斯同閉門苦讀》
清朝初期的著名學者、史學家萬斯同參與編撰了我國重要史書《二十四史》。但萬斯同小的時候也是一個頑皮的孩子。萬斯同由於貪玩,在賓客們面前丟了面子,從而遭到了賓客們的批評。萬斯同惱怒之下,掀翻了賓客們的桌子,被父親關到了書屋裡。萬斯同從生氣、厭惡讀書,到閉門思過,並從《茶經》中受到啟發,開始用心讀書。轉眼一年多過去了,萬斯同在書屋中讀了很多書,父親原諒了兒子,而萬斯同也明白了父親的良苦用心。萬斯同經過長期的勤學苦讀,終於成為一位通曉歷史遍覽群書的著名學者,並參與了《二十四史》之《明史》的編修工作。
《唐伯虎潛心學畫》
唐伯虎是明朝著名的畫家和文學家,小的時候在畫畫方面顯示了超人的才華。唐伯虎拜師,拜在大畫家沈周門下,學習自然更加刻苦勤奮,掌握繪畫技藝很快,深受沈周的稱贊。不料,由於沈周的稱贊,這次使一向謙虛的唐伯虎也漸漸地產生了自滿的情緒,沈周看在眼中,記在心裡,一次吃飯,沈周讓唐伯虎去開窗戶,唐伯虎發現自己手下的窗戶竟是老師沈周的一幅畫,唐伯虎非常慚愧,從此潛心學畫。
《林則徐對聯立志》
這個故事講的是清代著名的民族英雄林則。林則徐小時候就天資聰慧,兩次機會下,作了兩幅對聯,這兩幅對聯表達了林則徐的遠大志向。林則徐不僅敢於立志,而且讀書刻苦,長大後成就了一番大事業,受到了後世的敬仰。
《文天祥少年正氣》
南宋末年著名的民族英雄文天祥少年時生活困苦,在好心人的幫助下才有機會讀書。一次,文天祥被有錢的同學誤會是小偷,他據理力爭,不許別人踐踏自己的尊嚴,終於證明了自己的清白,而且通過這件事,更加樹立了文天祥金榜題名的志向。

B. 勵志易經激勵人心語句

1.活著一天,就是有福氣,就該珍惜。當我哭泣我沒有鞋子穿的時候,我發現有人卻沒有腳。
2.寧可自己去原諒別人,莫讓別人來原諒你。
3.世界原本就不是屬於你,因此你用不著拋棄,要拋棄的是一切的執著。萬物皆為我所用,但非我所屬。
4.別人可以違背因果,別人可以害我們,打我們,毀謗我們。可是我們不能因此而憎恨別人,為什麼?我們一定有一顆完整的本性和一顆清凈的心。
5.你有你的生命觀,我有我的生命觀,我不幹涉你。只要我能,我就感化你。如果不能,那我就認命。
6.如果你准備結婚的話,告訴你一句非常重要的哲學名言「你一定要忍耐包容對方的缺點,世界上沒有絕對幸福圓滿的婚姻,幸福只是來自於無限的容忍與互相尊重。
7.我的財富並不是因為我擁有很多,而是我要求的很少。
8.不是某人使我煩惱,而是我拿某人的言行來煩惱自己。
9.活在別人的掌聲中,是禁不起考驗的人。
10.如果你能每天吶喊二十一遍「我用不著為這一點小事而煩惱」,你會發現,你心裡有一種不可思議的力量,試試看,很管用的。
11.若能一切隨他去,便是世間自在人。
12.感謝上蒼我所擁有的,感謝上蒼我所沒有的。
13.來是偶然的,走是必然的。所以你必須,隨緣不變,不變隨緣。
14.別人永遠對,我永遠錯,這樣子比較沒煩惱。
15.愚痴的人,一直想要別人瞭解他。有智慧的人,卻努力的瞭解自己。
16.對於不可改變的事實,除了認命以外,沒有更好的辦法了。
17.其實愛美的人,只是與自己談戀愛罷了。
18.說一句謊話,要編造十句謊話來彌補,何苦呢?
19.當你用煩惱心來面對事物時,你會覺得一切都是業障,世界也會變得醜陋可恨。
20.根本不必回頭去看咒罵你的人是誰?如果有一條瘋狗咬你一口,難道你也要趴下去反咬他一口嗎?
21.狂妄的人有救,自卑的人沒有救。
22.你什麼時候放下,什麼時候就沒有煩惱。
23.人之所以痛苦,在於追求錯誤的東西。
24.與其說是別人讓你痛苦,不如說是自己的修養不夠。
25.命運負責洗牌,但是玩牌的是我們自己!
26.過錯是暫時的遺憾,而錯過則是永遠的遺憾!

C. 勵志經典語錄古句

古語名句背誦
1、積土而為山,積水而為海。——《荀子·儒效》
2、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孔子
3、堅志而勇為,謂之剛。剛,生人之德也。——《練兵實紀·剛復害》
4、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曹植《白馬篇》
5、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荀子·勸學》
6、丈夫志四海,萬里猶比鄰。——曹植《贈白馬王彪》
7、石可破也,而不可奪堅;丹可磨也,而不可奪赤。——《呂氏春秋·誠廉》
8、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荀子·勸學》
9、一知半解的人,多不謙虛;見多識廣有本領的人,一定謙虛。——謝覺哉
10、益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孔子
11、識時務者為俊傑。——孔子
12、三人行,需有我師焉。——孔子
13、一言而興邦,一言而喪邦。——孔子
14、既來之,則安之。——《論語》
15、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望岳》
16、丈夫不報國,終為貧賤人。——陳恭尹《射虎射石頭》
17、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周易·乾·象》
18、命為志存。——朱熹
19、志當存高遠。——諸葛亮《誡外生書》
20、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論語·子罕》
21、不傲才以驕人,不以寵而作威。——諸葛亮
22、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新五代史·伶官傳序》
23、有志者事竟成。——《後漢書·耿列傳》
24、精誠所加,金石為開。——《後漢書·光武十王列傳》
25、人非聖賢,孰能無過。——《訓俗遺規》
26、人無遠慮,需有近憂。——孔子
27、天下之事常成於困約,而敗於奢靡。——陸游
28、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屈原《卜居》
29、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論語》
30、損者三樂:樂驕東,樂佚游,樂宴樂,損矣。——孔子

D. 座右銘勵志簡短

座右銘勵志句子匯總如下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周易》

譯:作為君子,應該有堅強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奮斗精神,努力加強自我修養,完成並發展自己的學業或事業,能這樣做才體現了天的意志,不辜負宇宙給予君子的職責和才能。

2.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三國志》劉備語

譯:對任何一件事,不要因為它是很小的、不顯眼的壞事就去做;相反,對於一些微小的。卻有益於別人的好事,不要因為它意義不大就不去做它。

3.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論語》

譯:見到好的人,生怕來不及向他學習,見到好的事,生怕遲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惡人、壞事,就像是接觸到熱得發燙的水一樣,要立刻離開,避得遠遠的。

4.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論語》

譯:幹活搶重的,有過失主動承擔主要責任是「躬自厚」,對別人多諒解多寬容,是「薄責於人」,這樣的話,就不會互相怨恨。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論語》

譯:君子總是從善良的或有利於他人的願望出發,全心全意促使別人實現良好的意願和正當的要求,不會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亂,不會在別人有失敗、錯誤或痛苦時推波助瀾。小人卻相反,總是「成人之惡,不成人之美」。

6.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論語》

譯:見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過自己的長處和優點,就虛心請教,認真學習,想辦法趕上他,和他達到同一水平;見有人存在某種缺點或不足,就要冷靜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樣的缺點或不足。

7.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論語》

譯: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災難、禍事……),就不要把它強加到別人身上去。

8.當仁,不讓於師。—《論語》

譯:遇到應該做的好事,不能猶豫不決,即使老師在一旁,也應該搶著去做。後發展為成語「當仁不讓」。

9.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論語》

譯:君子不會誇誇其談,做起事來卻敏捷靈巧。

10.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周易》

譯:同心協力的人,他們的力量足以把堅硬的金屬弄斷;同心同德的人發表一致的意見,說服力強,人們就像嗅到芬芳的蘭花香味,容易接受。

11.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周易》

譯: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藝,也不會到處炫耀、賣弄。而是在必要的時刻把才能或技藝施展出來。

12.滿招損,謙受益。—《尚書》

譯:自滿於已獲得的成績,將會招來損失和災害;謙遜並時時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13.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論語》

譯: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別人並不理解,可我決不會感到氣憤、委屈。這不也是一種君子風度的表現嗎?

14.言必信,行必果。—《論語》

譯:說了的話,一定要守信用;確定了要乾的事,就一定要堅決果敢地幹下去。

15.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論語》

譯:講事實,不憑空猜測;遇事不專斷,不任性,可行則行;行事要靈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為中心,不自以為是,與周圍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務。

E. 關於勵志的傳統文化中的經典語錄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周易·乾·象辭上》)

【翻譯】像天體不斷剛健地運行一樣,君子一直奮發圖強,永不休止。

2.知進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喪,其唯聖人乎?知進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聖人乎? (《周易·乾·文言》)

【翻譯】知道進卻不知道退,知道存卻不知道亡,知道得到而不知道喪失,能稱得上聖人嗎?(這種人不能稱為聖人)知道前進和後退、生存和滅亡而又不失掉正確原則的人,能稱得上聖人嗎?(這種人可稱作聖人)

3.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周易·坤·象辭上》)

【翻譯】像大地敞開廣闊的胸懷一樣,君子用深厚的德澤把一切可以包容的東西都吸收進來。

4.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 (《周易·坤·文言》)

【翻譯】積累善行的人家,一定會有很多善的報應;積累不善 (惡行)的人家,一定會有許多惡的報應。

5.君子以見善則遷,有過則改。 (《周易·益·象辭下》)

【翻譯】君子看見好事馬上跟過去學習,發現錯誤急速改正。

6.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 (《周易·既濟·象辭下》)

【翻譯】君子思慮可能出現的禍患而預先加以防備。

7.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 (《周易·系辭上傳》)

【翻譯】兩人同心協力,像刀那樣鋒利,可以切斷金屬;兩人同心的言論,其氣味就像蘭草那樣幽香。

8.易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 (《周易·系辭下傳》)

【翻譯】《易》這門學問,走到盡頭就要變化,變化以後就能通達,通達以後便能使你的事業長久。

9.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 (《周易·系辭下傳》)

【翻譯】如果不積累善行,便不會有好名聲;如果不積累惡行,便不致於喪失生命。

10.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亂,是以身安而國家可保也。(《周易·系辭下傳》)

【翻譯】君子安定的時候不忘記可能出現的危險,生存的時候不忘記可能滅亡,國家大治的時候不忘記可能出現的禍亂。所以,就能使本人身體安寧,國家也得以保全了。

11.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謀大,力小而任重,鮮不及矣。(《周易·系辭下傳》)

【翻譯】如果一個人德行很差但地位很高,智慧很少卻謀慮很大,力量很小卻擔負很重的任務,那就很少能辦成事情了。

12.君子上交不諂,下交不讀。 (《周易·系辭下》)

【翻譯】君子對上級交往時不獻媚討好,對下級交往時不驕橫誤事。

13.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論語·學而》)

【翻譯】孔子說:「學了以後不斷地復習和練習,不也高興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和我一起商討學,不也快樂嗎?雖然人家對我不了解,我也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嗎?」

14.有子曰:「……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 (《論語·學而》)

【翻譯】有子說:「……君子專心致力於最基礎的工作。基礎樹立了,道就會產生。一個人孝順父母,敬愛兄長,這就是『仁』的基礎吧!」

15.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論語·學而》)

【翻譯】孔子說:「花言巧語,裝著一副偽善的樣子,這種人,『仁德』是不會多的。」

16.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論語·學而》)

【翻譯】曾子說:「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別人辦事是否盡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否信實呢?老師傳授給我的學業是否復習了呢?」

17.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論語·學而》)

【翻譯】孔子說:「弟子們在家要孝順自己的父母,出外要敬愛自己的兄長。寡言少語,說話誠實可信。博愛大眾,親近有仁德的人。」

18.子貢曰:「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論語·學而》)

【翻譯】子貢說:「我老師他老人家是靠溫和、善良、恭敬、節儉、謙遜來取得人們信賴的。」

19.有子曰:「禮之用,和為貴。」 (《論語·學而》)

【翻譯】有子說:「禮的作用,以遇事都做得恰當為可貴。」

20.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論語·學而》)

【翻譯】孔子說:「君子吃不求飽足,住不求舒適,對工作勤勞敏捷,說話謹慎,到有道德的人那裡去匡正自己。這樣,就可以說是好學的人了。」

21.子曰:「不患人之不已知,思不知人也。」 (《論語,學而》)

【翻譯】孔子說:「不要怕別人不了解自己,怕的是自己不了解別人。」

22.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論語·為政》)

【翻譯】孔子說:「用道德來治理國政,你就會像天上的北極星一樣,在一定的位置上,許多星辰都來拱衛著你。」

23.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論語·為政》)

【翻譯】孔子說:「用政法來教育人民,用刑罰來對待人民,人民只能暫時免於罪過,卻沒有廉恥之心;如果用道德來引導他們,使用禮教來整頓他們,人民不但有廉恥之心,而且知道怎樣是正確的行為。」

F. 鼓勵人勵志上進詩句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姬昌·西周《周易》

譯文:自然的運動剛強勁健,回君子應剛毅堅卓,發答憤圖強。

2、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李白·唐《將進酒》

譯文:天造就了我成材必定會有用,即使散盡黃金也還會再得到。

3、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鄭燮·清《竹石》

譯文:千磨萬擊身骨仍堅勁,任憑你刮東西南北風。

4、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戰國《離騷》

譯文:道路漫漫前途遠又長,我將上天下地尋求知音。

5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長歌行》

譯文:少年人如果不及時努力,到老來只能是悔恨一生。


6、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杜甫·唐《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譯文:如何能得到千萬間寬敞高大的房子,普遍地庇覆天下間貧寒的讀書人,讓他們開顏歡笑。

7、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李清照·南宋《夏日絕句》

譯文:生時應當作人中豪傑,死後也要做鬼中英雄。

8、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王勃·唐《滕王閣序》

譯文:窮困時更應堅定,決不可喪失高尚的志趣。

G. 國學賞析勵志篇有哪些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周易》
譯:作為君子,應該有堅強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奮斗精神,努力加強自我修養,完成並發展自己的學業或事業,能這樣做才不辜負宇宙給予君子的職責和才能。
2、學不可以已。--《荀子》
譯:學習是不可以停止的。
3、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論語》
譯:學過的知識,在適當的時候去復習它,使自己對知識又有了新的認識,這不是令人感到快樂的事嗎?
4、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論語》
譯:學了新的知識又常常溫習已學過的知識,不斷地學習,溫習,學問和修養一定會很快得到提高,這樣的人就可以成為老師了。
5、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唐.杜甫
譯:讀書讀得多,寫起文章來就會筆下生花,像有神助一樣。
6、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漢樂府.長歌行》
譯:年輕時不努力學習,年老了只能後悔、嘆息。
7、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論語》
譯: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災難、禍事......),就不要把它強加到別人身上去。
8、當仁,不讓於師。--《論語》
譯:遇到應該做的好事,不能猶豫不決,即使老師在一旁,也應該搶著去做。後發展為成語"當仁不讓"。
9、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論語》
譯:君子不會誇誇其談,做起事來卻敏捷靈巧。
10、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周易》
譯:同心協力的人,他們的力量足以把堅硬的金屬弄斷;同心同德的人發表一致的意見,說服力強,人們就像嗅到芬芳的蘭花香味,容易接受。
11、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周易》
譯: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藝,也不會到處炫耀、賣弄。而是在必要的時刻把才能或技藝施展出來。
12、滿招損,謙受益。--《尚書》
譯:自滿於已獲得的成績,將會招來損失和災害;謙遜並時時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13、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論語》
譯: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別人並不理解,可我決不會感到氣憤、委屈。這不也是一種君子風度的表現嗎?
14、言必信,行必果。--《論語》
譯:說了的話,一定要守信用;確定了要乾的事,就一定要堅決果敢地幹下去。
15、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論語》
譯:講事實,不憑空猜測;遇事不專斷,不任性,可行則行;行事要靈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為中心,不自以為是,與周圍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務。
16、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
譯:三個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學習的,那他就可當我的老師。我選取他的優點來學習,對他的缺點和不足,我會引以為戒,有則改之。
17、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論語》
譯:君子總是責備自己,從自身找缺點,找問題。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別人,找別人的缺點和不足。
18、君子坦盪盪,小人長戚戚。--《論語》
譯:君子心胸開朗,思想上坦率潔凈,外貌動作也顯得十分舒暢安定。小人心裡慾念太多,心理負擔很重,就常憂慮、擔心,外貌、動作也顯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穩的樣子。
19、不怨天,不尤人。--《論語》
譯:遇到挫折與失敗,絕不從客觀上去找借口,絕不把責任推向別人,後來發展為成語"怨天尤人"。
20、不遷怒,不貳過。--《論語》
譯:犯了錯誤,不要遷怒別人,並且不要再犯第二次。
21、小不忍,則亂大謀。--《論語》
譯:不該乾的事,即使很想去干,但堅持不幹,叫"忍"。對小事不忍,沒忍性,就會影響大局,壞了大事。
22、小人之過也必文。--《論語》
譯:小人對自己的過錯必定加以掩飾。
23、過而不改,是謂過矣。--《論語》
譯:有了過錯而不改正,這就是真的過錯了。
24、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論語》
譯:君子致力於根本,確立了根本,"道"也就自然產生。
25、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論語》
譯:君子認為說得多做得少是可恥的。
26、三思而後行。--《論語》
譯:每做一件事情必須要經過反復的考慮後才去做。
27、多行不義必自斃。--《左傳》
譯:壞事做得太多,終將自取滅亡。
28、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左傳》
譯:人都有可能犯錯誤,犯了獵誤,只要改正了仍是最好的人。
29、不以一眚掩大德。--《左傳》
譯:評價一個人時,不能因為一點過失就抹殺他的功勞。
30、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中庸》
譯:人家一次就學通的,我如果花上百次的功夫,一定能學通。人家十次能掌握的,我要是學一千次,也肯定會掌握的。
31、知恥近乎勇。--《中庸》
譯:知道什麼是可恥的行為,那就是勇敢。
32、以五十步笑百步。--《孟子》
譯:以為自己的錯誤比別人的小,缺點比別人少而沾沾自喜。
33、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孟子》
譯:君子最大的長處就是用高尚、仁義的心去對待別人。
34、人皆可以為堯舜。--《孟子》
譯:只要肯努力去做,人人都可以成為堯舜那樣的大聖人。
35、千丈之堤,以螻蟻之穴潰;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煙焚。--《韓非子》
譯:千里大堤,因為有螻蟻在打洞,可能會因此而塌掉決堤;百尺高樓,可能因為煙囪的縫隙冒出火星引起火災而焚毀。
36、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以戒。--《詩序》
譯:提出批評意見的人,是沒有罪過的。聽到別人的批評意見要仔細反省自己,有錯就改正,無錯就當作是別人給自己的勸告。
37、良葯苦於口而利於病,忠言逆於耳而利於行。--《孔子家語》
譯:好的葯物味苦但對治病有利;忠言勸誡的話聽起來不順耳卻對人的行為有利。
38、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明代諺語
譯:一句良善有益的話,能讓聽者即使在三冬嚴寒中也倍感溫暖;相反,尖酸刻薄的惡毒語言,傷害別人的感情和自尊心,即使在六月大暑天,也會讓人覺得寒冷。
39、千經萬典,孝悌為先。--《增廣賢文》
譯:千萬種經典講的道理,孝順父母,友愛兄弟是最應該先做到的。
40、善惡隨人作,禍福自己招,--《增廣賢文》
譯:好事壞事都是自己做的,災禍幸福也全是由自己的言行招來的。
41、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
譯:只學習卻不思考就不會感到迷茫,只空想卻不學習就會疲倦而沒有收獲。
42、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論語》
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應當說不知道,不弄虛作假,這才是明智的行為。
43、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韓愈
譯:事業或學業的成功在於奮發努力,勤勉進取。太貪玩,放鬆要求便會一事無成;做人行事,必須謹慎思考,考慮周詳才會有所成就。任性、馬虎、隨便只會導致失敗。
44、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明.朱熹
譯:用心思考,用眼仔細看,有口多讀,三方面都做得到位才是真正的讀書。
45、學而不厭,誨人不倦。--《論語》
譯:努力學習卻不感到滿足,教導別人不感到厭倦。
46、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荀子.勸學》
譯:不半步、一步積累起來,就不能走到千里遠的地方,不把細流匯聚起來,就不能形成江河大海。
47、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唐.王之渙《登顴雀樓》
譯:想看到更遠更廣闊的景物,你就要再上一層樓。想學到更多更深的知識,你就要比原來更努力。
48、強中自有強中手,莫向人前滿自誇。--《警世通言》
譯:盡管你是一個強者,可是一定還有比你更強的人,所以不要在別人面前驕傲自滿,自己誇耀自己。
4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禮記.學記》
譯:玉石不經過雕琢,不能成為有用的玉器;人不經過學習,就不懂得事理。
50、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勸學》
譯:年輕的時候不知道抓緊時間勤奮學習,到老了想讀書卻為時已晚。

H. 勵志的句子加賞析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周易》

譯:作為君子,應該有堅強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奮斗精神,努力加強自我修養,完成並發展自己的學業或事業,能這樣做才體現了天的意志,不辜負宇宙給予君子的職責和才能。

2.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三國志》劉備語

譯:對任何一件事,不要因為它是很小的、不顯眼的壞事就去做;相反,對於一些微小的。卻有益於別人的好事,不要因為它意義不大就不去做它。

3.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論語》

譯:見到好的人,生怕來不及向他學習,見到好的事,生怕遲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惡人、壞事,就像是接觸到熱得發燙的水一樣,要立刻離開,避得遠遠的。

4.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論語》

譯:幹活搶重的,有過失主動承擔主要責任是「躬自厚」,對別人多諒解多寬容,是「薄責於人」,這樣的話,就不會互相怨恨。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論語》

譯:君子總是從善良的或有利於他人的願望出發,全心全意促使別人實現良好的意願和正當的要求,不會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亂,不會在別人有失敗、錯誤或痛苦時推波助瀾。小人卻相反,總是「成人之惡,不成人之美」。

6.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論語》

譯:見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過自己的長處和優點,就虛心請教,認真學習,想辦法趕上他,和他達到同一水平;見有人存在某種缺點或不足,就要冷靜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樣的缺點或不足。

7.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論語》

譯: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災難、禍事……),就不要把它強加到別人身上去。

8.當仁,不讓於師。—《論語》

譯:遇到應該做的好事,不能猶豫不決,即使老師在一旁,也應該搶著去做。後發展為成語「當仁不讓」。

9.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論語》

譯:君子不會誇誇其談,做起事來卻敏捷靈巧。

10.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周易》

譯:同心協力的人,他們的力量足以把堅硬的金屬弄斷;同心同德的人發表一致的意見,說服力強,人們就像嗅到芬芳的蘭花香味,容易接受。

11.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周易》

譯: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藝,也不會到處炫耀、賣弄。而是在必要的時刻把才能或技藝施展出來。

12.滿招損,謙受益。—《尚書》

譯:自滿於已獲得的成績,將會招來損失和災害;謙遜並時時感到

I. 中國勵志的名言

困難,是一個學校,我們要有戰勝這個困難的這個勇氣。

J. 古代有哪些明人說過一些經典勵志語錄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周易》
譯:作為君子,應該有堅強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奮斗精神,努力加強自我修養,完成並發展自己的學業或事業,能這樣做才體現了天的意志,不辜負宇宙給予君子的職責和才能。

2、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劉備
譯:對任何一件事,不要因為它是很小的、不顯眼的壞事就去做;相反,對於一些微小的。卻有益於別人的好事,不要因為它意義不大就不去做它。

3、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論語》
譯:見到好的人,生怕來不及向他學習,見到好的事,生怕遲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惡人、壞事,就像是接觸到熱得發燙的水一樣,要立刻離開,避得遠遠的。

4、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論語》
譯:幹活搶重的,有過失主動承擔主要責任是「躬自厚」,對別人多諒解多寬容,是「薄責於人」,這樣的話,就不會互相怨恨。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論語》
譯:君子總是從善良的或有利於他人的願望出發,全心全意促使別人實現良好的意願和正當的要求,不會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亂,不會在別人有失敗、錯誤或痛苦時推波助瀾。小人卻相反,總是「成人之惡,不成人之美」。

6、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論語》
譯:見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過自己的長處和優點,就虛心請教,認真學習,想辦法趕上他,和他達到同一水平;見有人存在某種缺點或不足,就要冷靜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樣的缺點或不足。

7、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論語》
譯: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災難、禍事……),就不要把它強加到別人身上去。

8、當仁,不讓於師。——《論語》
譯:遇到應該做的好事,不能猶豫不決,即使老師在一旁,也應該搶著去做。後發展為成語「當仁不讓」。

9、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論語》
譯:君子不會誇誇其談,做起事來卻敏捷靈巧。

10、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周易》
譯:同心協力的人,他們的力量足以把堅硬的金屬弄斷;同心同德的人發表一致的意見,說服力強,人們就像嗅到芬芳的蘭花香味,容易接受。

11、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周易》
譯: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藝,也不會到處炫耀、賣弄。而是在必要的時刻把才能或技藝施展出來。

12、滿招損,謙受益。——《尚書》
譯:自滿於已獲得的成績,將會招來損失和災害;謙遜並時時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13、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論語》
譯: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別人並不理解,可我決不會感到氣憤、委屈。這不也是一種君子風度的表現嗎?知緣齋主人

14、言必信,行必果。——《論語》
譯:說了的話,一定要守信用;確定了要乾的事,就一定要堅決果敢地幹下去。

15、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論語》
譯:講事實,不憑空猜測;遇事不專斷,不任性,可行則行;行事要靈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為中心,不自以為是,與周圍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務。

16、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
譯:三個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學習的,那他就可當我的老師。我選取他的優點來學習,對他的缺點和不足,我會引以為戒,有則改之。

17、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論語》
譯:君子總是責備自己,從自身找缺點,找問題。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別人,找別人的缺點和不足。

18、君子坦盪盪,小人長戚戚。——《論語》
譯:君子心胸開朗,思想上坦率潔凈,外貌動作也顯得十分舒暢安定。小人心裡慾念太多,心理負擔很重,就常憂慮、擔心,外貌、動作也顯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穩的樣子。

19、不怨天,不尤人。——《論語》
譯:遇到挫折與失敗,絕不從客觀上去找借口,絕不把責任推向別人,後來發展為成語「怨天尤人」。

20、不遷怒,不貳過。——《論語》
譯:犯了錯誤,不要遷怒別人,並且不要再犯第二次。)

21、小不忍,則亂大謀。——《論語》
譯:不該乾的事,即使很想去干,但堅持不幹,叫「忍」。對小事不忍,沒忍性,就會影響大局,壞了大事。

22、小人之過也必文。——《論語》
譯:小人對自己的過錯必定加以掩飾。

23、過而不改,是謂過矣。——《論語》
譯:有了過錯而不改正,這就是真的過錯了。

24、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論語》
譯:君子致力於根本,確立了根本,「道」也就自然產生。

25、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論語》
譯:君子認為說得多做得少是可恥的。

26、三思而後行。——《論語》
譯:每做一件事情必須要經過反復的考慮後才去做。

27、多行不義必自斃。——《左傳》
譯:壞事做得太多,終將自取滅亡。

28、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左傳》
譯:人都有可能犯錯誤,犯了獵誤,只要改正了仍是最好的人。

29、不以一眚掩大德。——《左傳》
譯:評價一個人時,不能因為一點過失就抹殺他的功勞。

30、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中庸》
譯:人家一次就學通的,我如果花上百次的功夫,一定能學通。人家十次能掌握的,我要是學一千次,也肯定會掌握的。

31、知恥近乎勇。——《中庸》
譯:知道什麼是可恥的行為,那就是勇敢的好表現。

32、以五十步笑百步。——《孟子》
譯:以為自己的錯誤比別人的小,缺點比別人少而沾沾自喜。

33、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孟子》
譯:君子最大的長處就是用高尚、仁義的心去對待別人。

34、人皆可以為堯舜。——《孟子》
譯:只要肯努力去做,人人都可以成為堯舜那樣的大聖人。

35、千丈之堤,以螻蟻之穴潰;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煙焚。——《韓非子》
譯:千里大堤,因為有螻蟻在打洞,可能會因此而塌掉決堤;百尺高樓,可能因為煙囪的縫隙冒出火星引起火災而焚毀。

36、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以戒。——《詩序》
譯:提出批評意見的人,是沒有罪過的。聽到別人的批評意見要仔細反省自己,有錯就改正,無錯就當作是別人給自己的勸告。

37、良葯苦於口而利於病,忠言逆於耳而利於行。——《孔子家語》
譯:好的葯物味苦但對治病有利;忠言勸誡的話聽起來不順耳卻對人的行為有利。

38、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明代諺語
譯:一句良善有益的話,能讓聽者即使在三冬嚴寒中也倍感溫暖;相反,尖酸刻薄的惡毒語言,傷害別人的感情和自尊心,即使在六月大暑天,也會讓人覺得寒冷。

39、千經萬典,孝悌為先。——《增廣賢文》
譯:千萬種經典講的道理,孝順父母,友愛兄弟是最應該先做到的。

40、善惡隨人作,禍福自己招,——《增廣賢文》
譯:好事壞事都是自己做的,災禍幸福也全是由自己的言行招來的。

41、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
譯:只學習卻不思考就不會感到迷茫,只空想卻不學習就會疲倦而沒有收獲。

42、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論語》
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應當說不知道,不弄虛作假,這才是明智的行為。

43、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韓愈
譯:事業或學業的成功在於奮發努力,勤勉進取。太貪玩,放鬆要求便會一事無成;做人行事,必須謹慎思考,考慮周詳才會有所成就。任性、馬虎、隨便只會導致失敗。

44、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明·朱熹
譯:用心思考,用眼仔細看,有口多讀,三方面都做得到位才是真正的讀書。

45、學而不厭,誨人不倦。——《論語》
譯:努力學習卻不感到滿足,教導別人不感到厭倦。

46、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荀子·勸學》
譯:不把半步、一步積累起來,就不能走到千里遠的地方,不把細流匯聚起來,就不能形成江河大海。

47、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唐·王之渙《登顴雀樓》
譯:想看到更遠更廣闊的景物,你就要再上一層樓。想學到更多更深的知識,你就要比原來更努力。

48、強中自有強中手,莫向人前滿自誇。——《警世通言》
譯:盡管你是一個強者,可是一定還有比你更強的人,所以不要在別人面前驕傲自滿,自己誇耀自己。

4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禮記·學記》
譯:玉石不經過雕琢,不能成為有用的玉器;人不經過學習,就不懂得事理。

50、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勸學》
譯:年輕的時候不知道抓緊時間勤奮學習,到老了想讀書卻為時已晚。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