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仁見智體現的哲理
發布時間: 2021-01-09 00:42:23
⑴ 「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體現的哲理是什麼呢
蟬噪林逾靜,鳥抄鳴山更幽
南朝梁·王籍《入若邪溪》
〔今譯〕蟬噪陣陣,林間愈見寂靜;鳥鳴聲聲,山中更覺幽深。
〔賞析〕動與靜在生活中是相對立的,但在藝術作品中有時卻相輔相成。這里是遠離塵世、人跡罕至之地,對厭煩了塵世紛擾的人來說,顯然有著無比的幽靜。但是,山林如果真的沉寂無聲,那隻會使人覺得死氣沉沉。而這兩句寫山林之幽靜,卻不失大自然生動活潑的情趣。因而,當時成為傳誦一時的名句。據載,梁簡文帝、梁元帝曾反復諷詠此聯,認為不可復得。宋人王安石也愛此詩,但卻有意做了反而文章,說是「一鳥不鳴山更幽」,真是見仁見智。
〔原作〕艙舶何泛泛,空水共悠悠。陰霞生遠軸,陽景逐迴流。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此地動歸念,長年悲遠游。
⑵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包含了哪些哲學原理
盲人摸象不認錯的原理;
見仁見智像弱智的原理;
……
⑶ 一千個讀者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體現了什麼哲學原理
主要反映的就是意識是客觀世界在人腦中的主觀映像。
⑷ 見仁見智體現了什麼哲理
說明了凡事無絕對,只要言之有理就是正確的,一種問題有多種答案。
熱點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