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勵志語錄 » 春秋戰國時期哲理故事

春秋戰國時期哲理故事

發布時間: 2021-01-07 21:34:33

① 春秋戰國時期小故事有哪些

專諸殺吳王僚
春秋時期吳國內部發生權力斗爭。公子光(即後來的吳王闔閭)雇專諸刺殺王位競爭對手吳王僚。話說事發當日,公子光宴請王僚,私下埋伏甲兵於室內。王僚也早有防範,命人沿途布滿兵卒,門窗檯階左右也都部署上自己的親信,夾道而立的侍衛,皆手持長鈹。酒酣耳熱之時,公子光佯裝有足疾,退入內室。這時專諸閃亮登場了!他充分發揮自己的想像力和主觀能動性,創造性的把匕首藏在魚腹中,佯裝為王僚獻菜。等走到王僚跟前,說時遲那時快!專諸突然撕開魚腹,拿出匕首刺向王僚!王僚當場斃命。遺憾的是,專諸當即也被侍衛殺死。公子光趁對方群龍無首,速命埋伏的甲士攻擊王僚的侍從,盡數將其誅殺。為感念專諸,吳王闔閭加封專諸之子為上卿。---這件事改變了吳國的形勢,公子光雄才大略,任用孫武,伍子胥等把吳國治理得整整有條,一躍成為大國,破楚國都,威震中願。後來的吳越爭霸也一定程度受專諸殺吳王僚而產生。[夫差乃公子光之子]。專諸殺吳王僚是一次很高水準的刺殺,創意新奇,驚天動地。專諸應被授於「最佳創意刺客」。

荊柯刺秦王
荊柯大名頂頂,別跟我說不知道他的故事。「風瀟瀟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至今成了絕唱。荊柯的刺殺雖以失敗告終,但它對歷史的影響卻是巨大的。荊柯刺秦王加速了六國的滅亡,也鼓舞了人們反抗暴政的勇氣。荊柯世代為人所頌揚,可謂婦幼皆知,歷史上知名度最高的刺客非他莫屬,他的故事也是文學、電視劇、電影的熱門題材,深受大家喜愛。建議授於荊柯同志「最知名刺客獎」。

聶政除韓相
《刺客列傳》有他的大名。聶政本是屠夫,當俠客實屬業余愛好。然而聶政天生是一塊刺客的料,小露拳腳後便名滿江湖,前來聯系業務的客戶絡繹不絕。某日,韓國貴族嚴仲子帶著黃金和誠意跑來找他,要他除掉韓國首相俠累。聶政婉言辭謝。嚴仲子不悅:「汝耍大牌乎?」政曰:「非也,只因老母在世,姐姐未嫁,我不能死也。」不久,聶政母親去世,嚴仲子前來弔孝,執親子之禮。聶政深受感動。在厚葬完母親之後,聶政火速將姐姐出嫁,跟隨仲子刺殺俠累。英雄一出手,果然不同凡響。俠累身為首相,空有幾十名警衛,竟然被武功高強的聶政從容地從首相府門外一直殺進大廳,被一劍刺了個透心涼。這時,警衛們才圍了上來。聶政眼看無法脫逃,決定舉劍自殺。在咽氣之前,他用長劍將自己的眼珠挖出,把自己的臉劃成一堆肉泥。英雄這樣做的目的只有一個:不讓人們認出他,以免連累他那親愛而苦命的姐姐!韓國政府為了知道刺客是誰,貼出告示說凡是能認出這具屍體的,賞金千兩。聶政的姐姐聶榮聽說後,斷定是弟弟所為,不顧一切來到聶政的屍體旁放聲大哭。官員問她,你不怕被牽連嗎?聶榮說:「我弟弟之所以這樣做,就是為了不讓你們認出他,以便保全我。可這樣一來,他的英名不就被埋沒了嗎?我豈能為了保全自己而讓英勇的弟弟死得默默無聞呢?」說罷,聶榮大叫三聲天啦,在弟弟的身邊氣絕身亡。看來「最震撼人心刺客」非聶政莫屬。
朱亥錘晉鄙
還記得語文課本中的《魏公子信陵君列傳》嗎?朱亥在那篇傳中是位奇人,有點神秘不可測,隱於市井之間以殺豬為業。公元前257年,秦王派大軍圍攻趙國,趙國危在旦夕,派信使來魏國求援,魏國便派晉鄙率十萬大軍前去增援。秦王知道消息後,開始威脅魏王。魏王害怕了,急命走到中途的晉鄙停止前進。信陵君深知唇亡齒寒的道理,幾次促請魏王堅持出兵救趙,魏王就是按兵不動。信陵君不願坐以待斃,就自已籌集了車馬,帶著門客們前去援趙。經過城門的時候,侯嬴[戰國時期魏國人。最初為看守城門的一個門衛,直到七十歲才被信陵君奉為上賓]把他止住,面授機宜:公子切勿魯莽行事,我有妙計一策。信陵君依計而行,從魏王的寵姬那裡竊來了虎符,把朱亥帶著到晉鄙那裡奪取兵權,朱亥同志當場把不聽調遣的晉鄙一鐵錘錘死。於是信陵君順利奪取了兵權,指揮大軍前往救趙,終於擊退了秦軍,保全了趙國。懷疑《大鐵錘傳》寫的就是這位朱力士。後來的張子房不知是否受了朱亥錘晉鄙的啟發,也請人錘始皇,可惜大失水準,不然歷史又要改寫了。朱力士一擊必中,兵器奇特,可謂「最有水準」。

刺客刺岑彭、來歙
岑彭、來歙是東漢開國名將。東漢光武11年,來歙奉命進攻盤拒巴蜀的公孫述,乘勝而進,蜀人大懼,使不知名刺客刺來歙於軍營。岑彭率軍連破蜀城,打到離成都數十里地方,勝利將至。一個夜黑風高的晚上,蜀刺客以神鬼莫測的手段刺殺了岑彭,使這位建方面之號、立功頗多的中興名將含恨而終。

小霸王遇刺
小霸王孫策以比項羽還少的人數起兵,以速雷之勢定江東。演義中的孫策勇猛果敢,憑大嗓門都可殺人。這樣的猛男竟被幾個不知名的刺客搞定,真有點、、、、、
郭修刺費禕
蜀大將軍費禕與諸將大會於漢壽,郭修在坐;禕歡飲沉醉,修起刺禕,殺之。禕資性泛愛,不疑於人。越巂太守張嶷嘗以書戒之日:「昔岑彭率師,來歙杖節,咸見害於刺客。今明將軍位尊權重,待信新附太過,宜鑒前事,少以為警。」禕不從,故及禍。

安祿山史思明
這兩位逆臣戰場上能征善戰,幸好他們各生了要命的兒子,不然天下的形勢還不知怎樣。這二梟雄死得竟如次相似,看來是教子無方所至。

高澄遇刺
高澄是北朝高歡的長子,是高歡的接班人。他在高歡死後大力籌備登基,但是在路上遇刺,時年二十九。時有童謠曰:「百尺高竿摧折,水底燃燈燈滅。」識者以為王將殂之兆也。高澄遇刺使高洋成了北齊的曹丕。
武元衡遇刺
唐憲宗是較有作為的一位皇帝。憲宗欲平淮西吳元濟,吳元濟遣使求救於恆、鄆二鎮。王承宗、李師道數上表請赦元濟,憲宗不從。宰相武元衡主用兵事。李師道所養客說李師道曰:「天子所以銳意誅蔡者,元衡贊之也,請密往刺之。元衡死,則他相不敢主其謀,爭勸天子罷兵矣。」師道以為然,即資給遣之。 [ 六月,癸卯,天未明,元衡入朝,出所居靖安坊東門。有賊自暗中突出射之,從者皆散去,賊執元衡馬行十餘步而殺之,取其顱骨而去]刺客還傷了裴度。京城大駭,於是詔宰相出入,加金吾騎士張弦露刃以衛之,所過坊門呵索甚嚴。朝士未曉不敢出門。上或御殿久之,班猶未齊。賊遺紙於金吾及府、縣,曰:「毋急捕我,我先殺汝。」故捕賊者不敢甚急。經過一翻驚心動魄的搜捕,乃知刺客頭目竟是八十多歲的寺僧圓凈,勇悍過人,為史思明舊部。事後查出幕後主謀為李師道。此刺殺使憲宗堅定平藩鎮的決心,使唐朝廷認清了形勢,引發了許多征討。寺僧圓凈獲「終身成就刺客」獎提名。

朱溫遇刺
朱溫可是歷史上的厚黑第一人。朱溫的荒淫,行同禽獸,兒媳都不放過。朱溫病重時,打算把朱友文從東都召來洛陽付以後事。其親子「友珪婦亦朝夕侍帝側,知之,密告友珪曰:『大家(指朱溫)以傳國寶付王氏懷往東都,吾屬死無日矣!』」朱友珪隨即利用他掌握的宮廷宿衛侍從及其親信韓勍所部牙兵發動宮廷政變,「中夜斬關入」,「友珪僕夫馮廷諤刺帝腹,刃出於背。友珪自以敗氈裹之,瘞於寢殿」。這樣,朱溫最後於乾化二年(912)六月被親子友珪所害,終年 61歲。朱溫建立的後梁,是五代中歷年最長的一個朝代,存在了17個年頭,他嘆曰:「生子當如李亞子,克用為不亡矣!至如吾兒,豚犬耳!」。後梁於923 年被後唐取代。

遼穆宗遇刺
遼穆宗在位十八年,知女巫妖妄見誅,諭臣下濫刑切諫,非不明也。而荒耽於酒,畋獵無厭。偵鵝失期,加炮烙鐵梳之刑;獲鴨甚歡,除鷹坊刺面之令。賞罰無章,朝政不視,而嗜殺不已。某夜, 遼穆宗的近侍、庖人等六人刺殺了遼穆宗。此刺殺造就了遼國出現一位女主---蕭後蕭燕燕。
韓非子是個知識分子,堅持要用法的觀念來治理國家,他對這些動不動就藐視國家法律的刺客們深感頭痛,在他的著作里老實不客氣地批評說:俠以武犯禁。
總之,刺客的人生就如此這般地充滿了血光之氣,這種血光之氣可能是他們人生最美麗最浪漫的飾品。但這也是一個高風險的職業,自古以來,有多少刺客不死在劍下呢?所以,他們拔出的那柄劍是雙刃的,它既有快的一面,也有痛的一面,而痛和快也就構成了刺客人生的主旋律。套用一句話,那是痛並快樂著。
有多少相看兩不厭?

② 春秋戰國時期的歷史小故事大道理50~100字

退避三舍 tuì bì sān shě
English
春秋時候,晉獻公聽信讒言,殺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重耳聞訊,逃出了晉國,在外流忘十幾年.
經過千幸萬苦,重耳來到楚國.楚成王認為重耳日後必有大作為,就以國群之禮相迎,待他如上賓.
一天,楚王設宴招待重耳,兩人飲灑敘話,氣氛十分融洽.忽然楚王問重耳:「你若有一天回晉國當上國君,該怎麼報答我呢?」重耳略一思索說:「美女待從、珍寶絲綢,大王您有的是,珍禽羽毛,象牙獸皮,更是楚地的盛產,晉國哪有什麼珍奇物品獻給大王呢?」楚王說:「公子過謙了.話雖然這么說,可總該對我有所表示吧?」重耳笑笑回答道:「要是托您的福.果真能回國當政的話,我願與貴國友好.假如有一天,晉楚國之間發生戰爭,我一定命令軍隊先退避三舍(一舍等於三十里),如果還不能得到您的原諒,我再與您交戰.」
四年後,重耳真的回到晉國當了國君,就是歷史上有名的晉文公.晉國在他的治理下日益強大.
公元前633年,楚國和晉國的軍隊在作戰時相遇.晉文公為了實現他許下的諾言,下令軍隊後退九十里,駐扎在城濮.楚軍見晉軍後退,以為對方害怕了,馬上追擊.晉軍利用楚軍驕傲輕敵的弱點,集中兵力,大破楚軍,取得了城濮之戰的勝利.
故事出自《左傳·僖公二十二年》.成語「退避三舍」比喻不與人相爭或主動讓步.

③ 春秋戰國時期的5則寓言故事

春秋戰國時期成語故事輯錄參考書目:人教版《中國歷史》七年級上冊、《成語典故精選999》、《成語故事》、網路搜索網路1、烽火戲諸侯:西周末代君主幽王妃褒姒不愛笑,為了取悅她,周王命令燃烽火,在古代烽火是用來報告敵情的,當烽火燃燒後,各地諸侯率兵紛紛趕到京城,幽王和褒姒在城頭望著疲憊受騙的將士,拍手大笑。後來敵人真的來進犯,幽王派人點燃烽火,諸侯沒有再來救援,結果西周滅亡,幽王被殺。2、管鮑之交:鮑叔牙和管仲都是春秋時期很有才能的人,少時二人經商分利時,管仲曾欺哄鮑叔牙,多分給自己一些,鮑叔牙則因他家貧,不以為言。後來,兩個好友分屬齊國兩個敵對的政治勢力,鮑叔牙事齊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糾。及公子小白立為桓公,公子糾失敗身亡,管仲被囚身問罪。鮑叔牙勸說桓公,立管仲為相。管仲說:「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子也。」後以「管鮑之交」指好友相互信任,不計得失。3、退避三舍:《左傳.僖公二十三年》載:春秋時,晉公子重耳逃亡到楚國。楚國國君設宴款待他,問他將來怎麼樣報答,他說:「若以君之靈,得返晉國,晉楚治兵,遇於中原,其退避三舍。」後來已估晉君的重耳果然退避三舍。舍:古時行軍三十里為一舍。後以「退避三舍」比喻對人讓步,不與相爭。4、一鳴驚人:《史記.滑稽列傳》載:戰國時,齊威王沉湎於酒色,國政混亂,諸侯並侵,危在旦夕,而左右大臣又不敢勸諫。滑稽善辯的淳於髡(kǚn),知道齊威王愛聽隱語,便去對齊威王說:「國中有大鳥,止王之庭,三年不飛不鳴,王知此鳥何也?」齊威王知道這是在諷諫自己,便說道:「此鳥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從此以後,齊威王勵精圖治,親自率兵應戰,奪回了失去的國土。後以「一嗚驚人」比喻平時默默無聞,一干就有驚人的成績。5、一毛不拔:《孟子.盡心上》載:戰國時,墨子主張「兼愛」,而楊朱卻反對「兼愛」,主張「為我」,提倡個人利已主義,孟子批評楊朱說:「楊朱主張為我,如果拔他身上的一根毛對天下有利,他也不幹。」後以「一毛不拔」形容極端吝嗇自私。6、一暴十寒:《孟子.告子上》載:戰國時,齊宣王昏庸無能,常被宮中的壞人所利用。孟子幾次游說之,也不起作用。有人埋怨孟子沒有好好地規勸他,孟子打比方辯解說:「雖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未有能生者也。」暴:曬;寒:凍。後以「一暴十寒」比喻做事無恆心,努力少,懈怠多。7、卧薪嘗膽:《史記.越王句踐世家》載:春秋時,越國被吳王打敗,越王句踐立志報仇。為了激勵鬥志,他把苦膽懸於坐卧處,吃飯睡覺前都要嘗嘗苦膽。經過長期准備,終於打敗了吳國。此處不載卧薪事,「卧薪嘗膽」一詞出自蘇軾的《擬孫權答曹操書》。卧薪:睡在柴草上。後以「卧薪嘗膽」形容刻苦自勵,立志為國報仇雪恥。8、紙上談兵:《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載:戰國時,趙國名將趙奢的兒子趙括,少年熟讀兵書,善於談兵,連父親趙奢也問不倒他。後來代替廉頗做趙國大將,只按書本,不會變通,在長平之戰中被秦將白起打敗,士兵被坑埋達四十萬人。後以「紙上談兵」比喻空談理論,不解決實際問題。9、 圍魏救趙:《史記.孫子吳起列傳》載:戰國時,魏軍圍攻趙國都城邯鄲。齊國派田忌率軍救趙。田忌採用軍師孫臏之計,乘魏國國內部空虛而引兵攻魏。魏軍回救本國,齊軍半路截擊,魏軍大敗,從而解了趙國之圍。後來軍事上把圍攻來犯之敵的後方據點,迫使其撤兵,從而取勝的策略叫做「圍魏救趙」。10、 老馬識途:《韓非子.說林上》載:春秋時,齊桓公、管仲帶兵討伐孤竹國,歸途迷路。管仲建議說:「老馬的智慧可以利用。」於是選了幾匹老馬頭前引路,兵將隨其後,從而找到了歸途。後以「老馬識途」比喻經驗豐富者能在工作中發揮引導作用。11、 朝秦暮楚:出處: 宋·晁補之《雞肋集·北渚亭賦》:「托生理於四方,固朝秦而暮楚。」戰國時期,秦楚兩個諸侯大國相互對立,經常作戰。有的諸侯小國為了自身的利益與安全,時而傾向秦,時而傾向楚。比喻人反復無常。 12、 朝三暮四:《莊子.齊物論》載寓言故事:養獼猴的老人在分給獼猴栗子時,說早上給三個,晚上給四個,眾獼猴都生氣發怒;老人改說早上給四個,晚上給三個,眾獼猴都高興起來。後以「朝三暮四」表示以詐術欺人;或表示變化多端,反復無常。13、 晏子使楚:晏子出使楚國。楚人知道晏子身材矮小,在大門的旁邊開一個小洞請晏子進去。晏子不進去,說:「出使到狗國的人從狗洞進去,今天我出使到楚國來,不應該從這個洞進去。」迎接賓客的人帶晏子改從大門進去。 晏子拜見楚王。楚王說:「齊國沒有人可派嗎?竟派您做使臣。」晏子嚴肅地回答說:「齊國的都城臨淄有七千五百戶人家,人們一起張開袖子,天就陰暗下來;一起揮灑汗水,就會匯成大雨;街上行人肩膀靠著肩膀,腳尖碰腳後跟,怎麼能說沒有人呢?」楚王說:「既然這樣,那麼為什麼會打發你來呢?」晏子回答說:「齊國派遣使臣,要根據不同的對象,賢能的人被派遣出使到賢能的國王那裡去,不賢能的人被派遣出使到不賢能的國王那裡去。我晏嬰是最沒有才能的人,所以當然出使到楚國來了。」 晏子將要出使楚國。楚王聽到這消息,便對手下的人說;「 晏嬰,是齊國善於辭令的人,現在將要來,我想羞辱他,用什麼辦法呢?」手下的人回答說:「在他來到的時候,請允許我們捆綁一個人,從大王面前走過。大王就問:『這人是干什麼的?』我們就回答說:『是齊國人。』大王又問:『犯了什麼罪?』我們就回答說:『犯了偷竊的罪。』」 晏子到了,楚王賞賜晏子酒。當酒喝得正高興的時候,兩個官吏綁著一個人到楚王面前。楚王說:「綁著的人是干什麼的?」官吏回答說:「是齊國人,犯了偷竊罪。」楚王瞟著晏子說:「齊國人本來就善於偷竊嗎?」晏子離開座位,鄭重地回答說:「我聽說這樣的事,橘子生長在淮南就是橘,生長在淮北就是枳,它們只是葉子的形狀相似,它們的果實的味道卻不同。這樣的原因是什麼呢?是水土不同。現在百姓生活在齊國不偷竊,來到楚國就偷竊,莫非楚國的水土會使百姓善於偷竊嗎?」楚王笑著說:「聖人是不能同他開玩笑的,我反而自討沒趣了。」14、 東施效顰:《莊子.天運》載:傳說春秋時越國美女西施因為胸部疼痛而捧心皺眉。她的鄰居中有個醜女見了,覺得那樣很美,也學著捧心皺眉。人家見了都躲到一邊不願意看她。後來有就稱這個醜女為東施,並用「東施效顰」比喻不知人家好在哪能里,自己又沒有條件而盲目模仿。15、 東食西宿:《藝文類聚》卷四十引《風俗通》載寓言故事:齊人有女,二人求之。東家的兒子貌丑而家富,西家的兒子貌美而家貧。父母不能定奪,便讓女兒自己拿個主意。女兒說:「我想在東家吃,在西家宿。」後以「東食西宿」比喻多方謀取,貪得無厭,貪利求惠。

④ 春秋戰國時期的故事(簡短)

田忌賽馬,晏子使楚,烽火戲諸侯,濫竽充數,荊軻刺秦王,毛遂自薦......這是一個中國歷史上思想/文化自由發展的空前時代,精彩多不勝數。建議你看看馮夢龍的<東周列國志>、或者戰國策、左傳等。

⑤ 春秋戰國時期的小故事(100字)

退避三舍
春秋時候,晉獻公聽信讒言,殺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重耳聞訊,逃出了晉國,在外流忘十幾年。
經過千幸萬苦,重耳來到楚國。楚成王認為重耳日後必有大作為,就以國群之禮相迎,待他如上賓。
一天,楚王設宴招待重耳,兩人飲灑敘話,氣氛十分融洽。忽然楚王問重耳:「你若有一天回晉國當上國君,該怎麼報答我呢?」重耳略一思索說:「美女待從、珍寶絲綢,大王您有的是,珍禽羽毛,象牙獸皮,更是楚地的盛產,晉國哪有什麼珍奇物品獻給大王呢?」楚王說:「公子過謙了。話雖然這么說,可總該對我有所表示吧?」重耳笑笑回答道:「要是托您的福。果真能回國當政的話,我願與貴國友好。假如有一天,晉楚國之間發生戰爭,我一定命令軍隊先退避三舍(一舍等於三十里),如果還不能得到您的原諒,我再與您交戰。」
四年後,重耳真的回到晉國當了國君,就是歷史上有名的晉文公。晉國在他的治理下日益強大。
公元前633年,楚國和晉國的軍隊在作戰時相遇。晉文公為了實現他許下的諾言,下令軍隊後退九十里,駐扎在城濮。楚軍見晉軍後退,以為對方害怕了,馬上追擊。晉軍利用楚軍驕傲輕敵的弱點,集中兵力,大破楚軍,取得了城濮之戰的勝利。
故事出自《左傳·僖公二十二年》。成語「退避三舍」比喻不與人相爭或主動讓步。

⑥ 春秋戰國時期歷史小故事

退避三舍:春秋時期,晉國內亂,晉獻公的兒子重耳逃到楚國。楚成王收留並款待他,他許諾如晉楚發生戰爭晉軍將退避三舍(一舍為三十里)。後來重耳在秦穆公的幫助下重回晉國執政。晉國支持宋國與楚國發生矛盾,兩軍在城濮相遇,重耳退避三舍,誘敵深入而大勝。

一鳴驚人:相傳楚莊王(另一說為齊威王)臨政三年終日作樂,不理朝政。一臣下對庄王說:「聽說國中有一隻大鳥,三年不飛,三年不鳴,是怎麼回事?」庄王說:「此鳥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然後整頓朝政,富國強兵,短短數年形成大治局面。

卧薪嘗膽:春秋時期,吳王夫差打敗並俘虜了越王勾踐。勾踐給夫差餵了三年的馬,受盡折磨,回國後立志報仇復國,請范蠡幫助訓練軍隊,任用有賢能的人,自己親自參加勞動並堅持睡在柴草上,每次飯前均要嘗一個苦膽,後來終於滅掉吳國。

老馬識途:春秋時期,齊桓公應燕國請求,帶兵打敗了山戎國的侵犯;山戎國國王密盧逃到孤竹國請求救兵,管仲跟隨齊桓公打敗了孤竹國的援兵。在回國途中,因假向導引入迷谷,使齊軍受困。管仲建議用一匹老馬帶路而化險為夷。

負荊請罪:戰國時,趙國有兩位重臣廉頗與藺相如,因藺相如多次立功,趙王封他為相國,廉頗不服氣,認為自己的武功蓋過他的嘴。藺相如為了國家,對廉頗多次避讓,廉頗得知他的良苦用心後慚愧不已,便背著荊條,到藺相如家門請罪,從此兩人和好,成為同生共死的交情。

紙上談兵:戰國時,戰國名將趙奢的兒子趙括飽讀兵書,能健談用兵之道,連父親也難不倒他,自認為是天下無敵。趙奢認為他是紙上談兵不知交通。後來趙奢死了,趙括頂替廉頗帶兵,藺相如等人極力反對,趙王堅持,趙括在長平之戰中損兵40萬。

http://tieba..com/f?kz=1022002225

⑦ 春秋戰國時期的典故(故事)

退避三舍:春秋時期,晉國內亂,晉獻公的兒子重耳逃到楚國。楚成王收留並款待他,他許諾如晉楚發生戰爭晉軍將退避三舍(一舍為三十里)。後來重耳在秦穆公的幫助下重回晉國執政。晉國支持宋國與楚國發生矛盾,兩軍在城濮相遇,重耳退避三舍,誘敵深入而大勝。一鳴驚人:相傳楚莊王(另一說為齊威王)臨政三年終日作樂,不理朝政。一臣下對庄王說:「聽說國中有一隻大鳥,三年不飛,三年不鳴,是怎麼回事?」庄王說:「此鳥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然後整頓朝政,富國強兵,短短數年形成大治局面。卧薪嘗膽:春秋時期,吳王夫差打敗並俘虜了越王勾踐。勾踐給夫差餵了三年的馬,受盡折磨,回國後立志報仇復國,請范蠡幫助訓練軍隊,任用有賢能的人,自己親自參加勞動並堅持睡在柴草上,每次飯前均要嘗一個苦膽,後來終於滅掉吳國。老馬識途:春秋時期,齊桓公應燕國請求,帶兵打敗了山戎國的侵犯;山戎國國王密盧逃到孤竹國請求救兵,管仲跟隨齊桓公打敗了孤竹國的援兵。在回國途中,因假向導引入迷谷,使齊軍受困。管仲建議用一匹老馬帶路而化險為夷。負荊請罪:戰國時,趙國有兩位重臣廉頗與藺相如,因藺相如多次立功,趙王封他為相國,廉頗不服氣,認為自己的武功蓋過他的嘴。藺相如為了國家,對廉頗多次避讓,廉頗得知他的良苦用心後慚愧不已,便背著荊條,到藺相如家門請罪,從此兩人和好,成為同生共死的交情。紙上談兵:戰國時,戰國名將趙奢的兒子趙括飽讀兵書,能健談用兵之道,連父親也難不倒他,自認為是天下無敵。趙奢認為他是紙上談兵不知交通。後來趙奢死了,趙括頂替廉頗帶兵,藺相如等人極力反對,趙王堅持,趙括在長平之戰中損兵40萬。三令五申:孫武流寓於吳,吳王想試試孫武的軍事才能,就將180名年輕宮女交給孫武操練。孫武將宮女分作兩隊,讓吳王的寵姬當隊長。孫武向宮女們交代了口令之後擊鼓傳令,宮女們一陣鬨笑,隊伍亂成一片。孫武再一次下達命令,宮女們只覺得好玩,根本不聽命令。孫武說號令既然已經明白又不聽令,這是頭領之罪,下令將兩名隊長處死。吳王急忙叫人傳令不能斬殺王妃,孫武仍然殺了兩個王妃。然後,孫武重新操練宮女,這回沒人敢不聽號令了。圍魏救趙:戰國時,魏軍圍困趙國京城邯鄲。趙國向齊國求救,齊威王命田忌為將,孫臏為軍師,出兵救趙。田忌原想直接引兵去救趙國的邯鄲,孫臏主張引兵去圍攻魏國的京城大梁,魏必回兵自救,這樣,不但能解除趙國的圍困,還能使魏軍疲勞不堪。田忌採納了孫臏的策略,引兵直奔大梁。魏軍聞訊急忙撤回圍攻邯鄲的部隊,星夜回軍援救大梁。走到桂陵,齊軍以逸待勞迎擊魏軍。魏軍大敗,幾乎全軍覆沒。胡服騎射:戰國時,趙國國君武靈王決心變革圖強。武靈王見胡人(少數民族)身著窄袖短褂便服,騎著戰馬,邊跑邊射箭,行動迅疾,十分靈活,便決定向胡人學習,改革士兵服裝,發展騎兵。不到一年功夫,趙國擁有一支強大的騎兵,經過南征北戰,趙國成了當時有數的強國之一。竊符救趙:戰國時,秦國派兵圍攻趙國的都城邯鄲。趙國向魏國求救,魏國派兵前去救趙。秦國聽說魏國派兵救趙一事,派人去魏國威脅魏王,魏王屈服於秦國,下令讓前去救趙的魏兵按兵不動。趙王向魏國公子信陵君寫信求救。信陵君曾為魏王的寵妃如姬報了殺父之仇,信陵君請求如姬從魏王那裡盜出了兵符,從而奪取了兵權,率領幾萬精兵,奔赴邯鄲,打敗了秦軍,解了邯鄲之圍。『 義不帝秦 』
出於《戰國策·魯仲連義不帝秦》表示堅持正義,寧死不屈。
『 頂天立地 』
出於元雜劇《趙氏孤兒大報仇》形容光明正大,氣概豪邁。
『 脫穎而出 』
出於《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比喻有才能的人得到機會就能表現自己。
『 歃血為盟 』
出於《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比喻訂立盟約時,嘴邊塗上牲口的血,表示
誠意。
『 因人成事 』
出於《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意為依靠別人的力量辦成事。
『 碌碌無能 』
出於《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形容沒有能力,無所作為。
『 前功盡棄 』
出於《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表示以前的功夫完全白費。
『 難至節見 』
出於《藏書·名臣傳·肥義》比喻人們對國家對民族的忠貞。
『 拔幟易幟 』
出於《史記·淮陽候列傳》比喻取而代之。
『 兩鼠斗穴 』
出於《史記·淮陽候列傳》比喻兩軍相遇於險要而狹窄的地方,沒有與會
側擊的餘地。
『 貧賤之交 』
出於《藏書·虞卿平原君》指患難之交,生死與共的朋友。
『 刎頸之交 』
出於《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形容友誼極其深厚。
『 知人不易 』
出於《藏書·直節名臣·虞卿平原君》指了解人不容易。
『 兩虎相鬥 』
出於《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比喻兩雄像爭。
『 不遺餘力 』
出於《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意為用盡全力。
『 吞炭漆身 』
出於《戰國策·趙策》表示下決心報仇泄恨。
『 排難解紛 』
出於《戰國策·趙策三》指調停雙方爭執。
『 因勢利導 』
出於《史記·孫子吳起列傳》指順著事情的發展趨勢加以引導。
『 攻難易守 』
出於《藏書·九國兵爭》指古代軍事家在雙方條件相差不太遠的情況下得出
的結論。
『 四分五裂 』
出於《戰國策·魏策一》形容分散,不統一,不團結。
『 怒發沖冠 』
出於《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形容氣憤到了極點。
『 安如磐石 』
出於《荀子·富國》形容穩固。
『 金枝玉葉 』
出於《元曲選·紀君祥〈趙氏孤兒〉二》舊指皇族。帝王之家的子孫。
『 猶豫不決 』
出於《戰國策·趙策三》指拿不定主意。
『 彈丸之地 』
出於《戰國策·趙策三》形容地方很狹小。
『 捨本逐末:
出於《戰國策·齊策》比喻做事不抓主要問題,只顧細微末節。
『 膠柱鼓琴 』
出於《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形容對事物處理不當,失去應有的作用。
『 管窺錐指 』
出於《莊子·秋水》比喻見識狹窄或片面。
『 嫁禍於趙 』
出於《史記·趙世家》指禍害轉移到別人身上。
『 市道之交 』
出於《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比喻有些人重利忘義,交朋友與市場買賣交
易一樣。
『 不翼而飛 』
出於《戰國策·秦策》 比喻言語或消息流傳得極快。
『 傷弓之鳥 』
出於《戰國策·楚策四 》 比喻受過驚嚇變的過分膽小怕事。
『 以卵擊石 』
出於《荀子·議兵》等比喻不自量力,自取滅亡。
『 礦日持久 』
出於《戰國策·趙策》意為空廢時日,長久拖延。
『 利令智昏 』
出於《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利慾使人頭腦發昏,喪失理智。
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出於《史記·趙世家》比喻人才或事物的貴重,在於起
作用而不在於數量。
『 清出於藍而勝於藍 』
出於《荀子·勸學篇》比喻學生勝過老師,後人勝過前人。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出於《史記·淮陰侯列傳》聰明人多次考慮問題,也難免會
有失誤的時候。
『 不可同日而語 』
出於《史記·蘇秦列傳》形容兩者不能相提並論。
『 三寸不爛之舌 』
出於《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形容能言善變。
水可載舟,亦可覆舟:出於《荀子·王制》古時用以告誡君主要居安思危的意
思。

⑧ 春秋戰國時期的經典故事有哪些,謝謝

買櫝還珠
春秋時代,楚國有一個商人,專門賣珠寶的,有一次他到齊國去兜售珠寶,為了生意
好,珠寶暢銷起見,特地用名貴的木料,造成許多小盒子,把盒子雕刻裝飾得非常精緻美
觀,使盒子會發出一種香味,然後把珠寶裝在盒子裡面。
有一個鄭國人,看見裝寶珠的盒子既精緻又美觀,問明了價錢後,就買了一個,打開盒
子,把裡面的寶物拿出來,退還給珠寶商。
一鳴驚人
戰國時代,齊國有一個名叫淳於髡的人。他的口才很好,也很會說話。他常常用一些有
趣的隱語,來規勸君主,使君王不但不生氣,而且樂於接受。
當時齊國的威王,本來是一個很有才智的君主,但是,在他即位以後,卻沈迷於酒色,
不管國家大事,每日只知飲酒作樂,而把宜切正事都交給大臣去辦理,自己則不聞不問。因
此,政治不上軌道,官吏們貪污失職,再加上各國的諸侯也都趁機來侵犯,使得齊國瀕臨滅
亡的邊緣。
雖然,齊國的一些愛國之人都很擔心,但是,卻都因為畏懼齊王,所以沒有人趕出來勸
諫。
其實齊威王室一個很聰明的人他很喜歡說些隱語,來表現自己的智慧,雖然他不喜歡聽
別人的勸告,但如果勸告得法的話,他還是會接受的。淳於髡知道這點後,便想了一個計
策,准備找個機會來勸告齊威王。
有一天,淳於髡見到了齊威王,就對他說:「大王,為陳有一個謎語想請您猜一猜:其
國有汁大鳥,住在大王的宮廷中,已經整整三年了,可是他既不振翅飛翔,也不發生名叫,
只是毫無目的的蜷夫著,大王您猜,這是一隻什麼鳥呢?」
齊威王本是一個聰明人,亦聽就知道淳於髡是在諷刺自己,向那隻大鳥一樣,身為一國
之尊,卻毫無作為,只知道享樂。而他時再也不是一個昏庸的君王,於是沈吟了一會兒之後
便毅然的決定要改過,振作起來,做一番轟轟烈烈的是,因此他對淳於髡說:
「嗯,這一隻大鳥,你不知道,它不飛則已,亦非就會沖到天上去,它不鳴則已,一鳴
就會驚動眾人,你慢慢等著瞧吧!」
從此齊威王不在沈迷於飲酒作樂,而開始整頓國正。首先他召見全國的官吏,盡忠負責
的,就給予獎勵;而那些腐敗無能的,則加以懲罰。結果全國上下,很快就振作起來,到處
充滿蓬勃的朝氣。
另一方面他也著手整頓軍事,強大武力,奠定國家的威望。各國諸侯聽到這個消息以後
都很震驚,不但不敢再來侵犯,甚至還把原先侵佔的土地,都歸還給齊國。
齊威王的這一番作為,真可謂是「一鳴驚人」呀!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