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哲理詩大全
.寫景詩
廬山
石徑逶迤入古亭,茂林深處鳥鳴清。
登高遠望四方景,一道峰巒一道青。
小溪秋色
楓香烏臼兩相依,紅葉隨風傷別離。
群鴨岸邊勤對鏡,舊裝漸褪換新衣。
天成岩寺
寺入山崖石做瓦,佛觀殿外嶂連崖。
碧空崖上水滴泄,勝似陽春雨打葩。
2.敘事詩
過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清明
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李白 贈汪倫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3.勵志詩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龜雖壽》魏晉.曹操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讀山海經十三首》晉.陶淵明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絕句》宋.李清照
4.哲理詩
題西林壁(宋 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觀書有感 (宋 朱熹)
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雲影共徘徊。
問渠那得清如水?為有源頭活水來。
琴詩(宋 蘇軾)
若言琴上有琴聲,放在匣中何不鳴?
若言聲在指頭上,何不於君指上聽?
『貳』 寫出哲理詩2首,哲理詩句4句
哲理詩句
1、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陸游《游山西村》)
2、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蘇軾《題西林壁)
3、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王之煥《登鸛雀樓》)
4、沉舟側畔千帆過,並樹前頭萬木春。(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5、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朱熹《觀書有感》)
6、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7、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望岳》)
8、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蘇軾《惠崇〈春江晚景〉》)
9、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王安石《等飛來峰》)
10、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王灣《次北固山下》)
11、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朱熹《春日》)
12、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劉禹錫《烏衣巷》)
13、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離別》)
生活情趣
1、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陶淵明《飲酒》)
2、晨興理荒穢,戴月荷鋤歸。(陶淵明《歸園田居》)
3、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孟浩然《過故人庄》)
4、茅檐長掃凈無苔,花木成畦手自栽。(王安石《書湖陰先生壁》)
5、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劉禹錫《陋室銘》)
6、最喜小兒無賴,溪頭卧剝蓮蓬。(辛棄疾《清平樂-村居》)
7、黃發垂髫,並怡然自樂。(陶淵明《桃花源記》)
8、環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簞瓢屢空,晏如也。(陶淵明《五柳先生傳》)
唐朝詩人汪遵在《西河》中寫到:「花貌年年溺水濱,俗傳河伯娶生人。自從明宰投巫後,直到如今鬼不神。」
「梅雪爭春末肯降,騷人擱筆費評章。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這是宋代詩人盧梅坡的《雪梅》,這是一首絕妙的哲理詩。
『叄』 蘇軾的哲理詩有哪些啊
我也在搜集資料呢。送你一份。
《琴詩》:
若言琴上有琴聲,放在匣中何專不鳴?
若言聲在指頭上,何屬不於君指上聽?
琴聲也不是源於妙指,而是來自內心,琴者即心聲。物我融合,才是佳境。
《題西林壁》: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要知道世上多少事,想到容易做到難。有些人三歲想到的事六十歲也未必做到。由此看來,蘇軾這首詩是"以議論入詩"的典範,是宋詩的一種革新。蘇軾用自己的哲理詩維護了宋詩。
《獨覺》:
倏然獨覺午窗明,欲覺猶聞醉鼾聲。
回首向來蕭瑟處,也無風雨也無晴。
這里的"獨覺",暗指禪語,一語雙關。即一個人只要悟透世界,瞭然於心,那麼對於人生的凄風苦雨也就能安然處之,恬然對待了。
希望能採納。
『肆』 描寫心理歷程的哲理詩
:人生是個大舞台,你演好自己的角色就可以了,記得要量力而行,千萬不要好高騖遠,最重要的是把握當下,把握你能把握的一切,認真的過每一天,這才是你人生的意義所在。
2:福報不夠的人,就會常常聽到是非;福報夠的人,從來就沒聽到過是非。
3:風華是一指流砂,蒼老是一段年華。
4:我非英雄,廣目無雙,我本壞蛋,無限囂張。
5:堅韌是成功的一大要素,只要在門上敲得夠久、夠大聲,終會把人喚醒的。
6:心態決定命運,追求主宰人生。人生長河漫漫,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所以唯有激流勇進,追求貫穿於整個人生,相信師傅會熱衷於自己的事業,執著自己的信念,讓閃光點再次創出自己的人生輝煌之巔!
7:膽大和勇敢遠不是一回事,正如聰明和智能不是一回事一樣。膽大是沒有畏懼心理,勇敢則是有畏懼心理而又克服了畏懼心理。——胡平《哲思手記》
8:彎曲懂得彎曲,是為了不折斷正直;有時候,適當的彎曲是一種理智;現實中,彎曲蘊涵著豐富的哲理。學會彎曲,是為了順勢而為之;有時候,適當的彎曲是一種超脫;生活中,彎曲體現了忍讓的藝術。敢於彎曲,是為了更堅定的站立;有時候,適當的彎曲是一種境界;事實上,彎曲能破解煩人的難題。
9:人往往會在不經意間失去很多東西,有些事物很微妙,有些東西很細小,細小得不曾在你的腦海里駐足,微妙得不容讓你去仔細思考,就像石縫里一股涓涓細流輕輕地從你身旁滑過來,不及回味就流進了生活的沙漠里。
10:與其你去排斥它已成的事實,你不如去接受它。
11:明天的希望,讓我們忘了今天的痛苦。
12:從小我就懂得保護自己,我知道要想不被人拒絕,最好的辦法就是先拒絕別人
13:毀滅人只要一句話,培植一個人卻要千句話,請你多口下留情。
14: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蘇軾《惠崇〈春江晚景〉》)
15:有錢的都是大爺!但是欠錢不還的更是!
『伍』 以仙人掌寫一首哲理詩
我的心早已為你化作一汪清泉,你在沙漠口渴時能為你解渴。我怕誰會將這汪清泉偷走,我把它藏起來,用一層綠色將它偽裝起來,並裝了很多刺。我要保護好這汪清泉。靜靜的扎在沙漠,只為你到來。送你我內心的甜。
『陸』 寫霧的哲理詩
1.霧生幽穀穀托峰, 一覽山山有無中。
2. 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
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
『柒』 朱熹寫的哲理詩
朱熹這6首最經典的哲理詩,感受其說理詩的高妙,也感悟其寄寓在寥寥數語間的深刻道理。
朱熹雕塑
01 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
《偶成》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
人生易老,學問卻不能輕易達成,所以,一點點的光陰也不可輕視、不容浪費。這是一個人人皆知的道理,但卻總要等到某一刻才能真正懂得:什麼是時光飛逝,什麼叫「往事不可追」。這首詩里,朱熹後兩句構建的場景形象生動:還未等到池塘春草的美夢醒來,階前的梧桐樹葉已經泛起秋聲。
讀朱熹這首勸學詩,能感知到時光飛逝,白駒過隙,就是這般的觸目驚心。待到驀然回首,才知光陰已逝,一事無成。人到中年,或許便是這樣的時刻。
有人說,這道理誰不懂得呢?可很多時候,年少時的光陰卻真的白白錯過了。只在「偶然」間回首,才能真正悟到。
梧桐秋聲
02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春日》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這是一首被人「誤讀」很久的詩,乍一讀來,它似乎通篇都在寫春日裡的風景,令人感到自然界百花齊放的生機與美麗。一般《千家詩》的注本里也說它是一首游春踏青的寫景詩。其實,這也是一首哲理詩。
要知道,在朱熹所在的年代,「泗水濱」早已淪陷,他未曾真正到實地去尋春。詩中吹生萬物、吹開百花的春風其實暗喻聖人之道,它拂過世間,便隨處是生機勃勃、萬物向上的生動景象。
而到如今,「春風」的含義則更可以隨著語境有更廣的運用。
春日
03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觀書有感》其一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這也是朱熹非常有名的一首哲理詩,同《春日》一樣,說理而不露痕跡,全都寓於景中。這正是朱熹哲理詩的高明之處。
他寫眼前方塘就如同鏡子一般,倒映著天光雲影,不知何處是天,何處是水。前兩句寫水塘的清澈,後兩句追問緣由,傳遞出一個道理:只有源頭有源源不斷的活水,才能令水塘清明如鏡、靈氣生動。
這首詩寓意很深,適用度很廣:讀書、學知識,乃至任何一門藝術,甚至生意,生命,生態,概莫能外。
活水
04 向來枉費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觀書有感》其二昨夜江邊春水生,蒙沖巨艦一毛輕。向來枉費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這是《觀書有感》的第二首,也是通過形象的事例來講讀書治學有關的道理。當水淺舟大時,即使費很大的力氣,也未必能夠推動舟行;而當一夜春水上漲,小船卻能在江水中如同羽毛一般輕盈,不費太大力氣,它便能自由自在穿行水間。
讀書、寫作,需要靈感,也需要足夠的基本功。當積累到一定程度,或者靈感噴薄而出時,便能夠游刃有餘,舉重若輕。
小船
05 今朝試卷孤篷看,依舊青山綠樹多。
《水口行舟二首·其一》昨夜扁舟雨一蓑,滿江風浪夜如何?今朝試卷孤篷看,依舊青山綠樹多。
舟行江上,詩人著一蓑衣漂流,擔心一夜風雨狂狼之後,四周會變成如何慘淡的光景呢?等到天明時分,詩人忐忑地試著捲起篷簾看,只見四圍之間,依然山青樹綠,天地青青。
世間風大雨多浪急迫,但若能站成青山綠樹般的永恆,便能立於不變不更、處變不驚之地。歷經風雨,青山依舊蒼翠,綠樹依然蔥蘢,江山不改顏色。
青山依舊
06 始信真源行不到,倚筇隨處弄潺湲。
《偶題三首·其三》步隨流水覓溪源,行到源頭卻惘然。始信真源行不到,倚筇隨處弄潺湲。
隨著水流去尋找溪水的源頭,到得源頭卻惘然。這才知道,真正的源頭怕是無法抵達的,還是手拄著拐杖欣賞這路途中的美色吧。
有沒有感到一種「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的禪意?
信步而去,信手寫來,朱熹這些哲理詩沒有枯燥說教,卻又處處閃現著理性的光芒。似有所指,卻不點破,千年之後的我們,從中收獲的或許是不一樣的所得。
『捌』 描寫懷鄉詩,,哲理詩 各一首
十五夜望月 王建抄 (懷鄉詩)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題西林壁 蘇軾 (哲理詩---------哲理:站在不同角度看問題,得到的答案也不相同,看問題要客觀)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玖』 哲理詩(至少一首)
1、假金方用真金鍍,若是真金不鍍金。
出自唐代李紳的《答章孝標》
假金方用真金鍍,若是真金不鍍金。
十載長安得一第,何須空腹用高心。
釋義:
只有虛假的,不好的東西才需要一個好的包裝。如果是真實的,好的東西就不需要華麗的包裝來掩飾了。十年春秋苦讀才能及第,你為什麼不積累知識,而去想那些遠大的志向呢?
2、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
出自唐代李商隱的《詠史二首·其二》
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何須琥珀方為枕,豈得真珠始是車。
遠去不逢青海馬,力窮難拔蜀山蛇。幾人曾預南薰曲,終古蒼梧哭翠華。
釋義:
縱覽歷史,凡是賢明的國家,成功源於勤儉,衰敗起於奢華。為什麼非要琥珀才能作枕頭,為什麼鑲有珍珠才是好坐車?想要遠行,卻沒遇見千里馬,力單勢孤,難以拔動蜀山的猛蛇。有幾人曾經親耳聽過舜帝的《南風歌》?天長地久,只有在蒼梧對著翠綠的華蓋哭泣份兒。
3、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出自宋代朱熹的《觀書有感二首·其一》
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雲影共徘徊。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那 通:哪)
釋義:
半畝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鏡子一樣打開,清澈明凈,天光、雲影在水面上閃耀浮動。要問池塘里的水為何這樣清澈呢?是因為有永不枯竭的源頭源源不斷地為它輸送活水。
4、龜靈未免刳腸患,馬失應無折足憂。
出自唐代白居易的《放言五首·其二》
世途倚伏都無定,塵網牽纏卒未休。禍福回還車輪轂,榮枯反覆手藏鉤。
龜靈未免刳腸患,馬失應無折足憂。不信請看弈棋者,輸贏須待局終頭。
釋義:
世上的事依託隱藏不定,塵世的事拉開纏繞沒有停止過。禍福輪回像車論一樣,榮光枯萎反來覆去像手持鉤。龜靈占卜要將龜開膛破肚,馬失前蹄不必憂慮。如不信時請看下棋的人,輸贏還得等到局終才分曉。
5、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出自先秦的《小雅·鶴鳴》
鶴鳴於九皋,聲聞於野。魚潛在淵,或在於渚。樂彼之園,爰有樹檀,其下維萚。它山之石,可以為錯。
鶴鳴於九皋,聲聞於天。魚在於渚,或潛在淵。樂彼之園,爰有樹檀,其下維榖。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釋義:
幽幽沼澤仙鶴鳴,聲傳四野真亮清。深深淵潭游魚潛,有時浮到渚邊停。在那園中真快樂,檀樹高高有濃蔭,下面灌木葉凋零。他方山上有佳石,可以用來磨玉英。
幽幽沼澤仙鶴唳,鳴聲響亮上雲天。淺淺渚灘游魚浮,有時潛入淵潭嬉。在那園中真快樂,檀樹高高枝葉密,下面楮樹矮又細。他方山上有佳石,可以用來琢玉器。
『拾』 有哲理的詩句有哪些
1.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詩經.鶴鳴>>
2.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正冠------漢樂府民歌<<君子行>>
3.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漢樂府民歌<<城中謠>>
4.何意百煉鋼,化為繞指柔------晉.劉琨<<重贈盧諶>>
5.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唐.王之煥<<登鸛雀樓>>
6.人事有代謝,往事成古今------唐.孟浩然<<與諸子登峴山>>
7.草木本無意,榮枯自有時------唐.孟浩然<<江上寄山陰崔少府國輔>>
8.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唐.李紳<<憫農>>
9.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唐.韓愈<<調張籍>>
10.挽弓當挽強,用箭當用長.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唐.杜甫<<前出塞九首>>
11.物情無巨細,自適固其常------唐.杜甫<<夏夜嘆>>
12.春花無數,畢竟何如秋實------宋.陳亮<<三都樂>>
13.功高成怨府,權盛是危機------宋.王邁<<讀渡江諸將傳>>
14.萬物興歇皆自然------唐.李白<<日出行>>
15.天若有情天亦老------唐.李賀<<金銅仙人辭漢歌>>
16.一寸光陰一寸金------唐.王貞白<<白鹿洞二首>>
17.人生七十古來稀------唐.杜甫<<曲江>>
18.山外青山樓外樓------宋.林升<<題臨安邸>>
19.古來青史誰不見,今見功名勝古人------唐.岑參<<輪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
20.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唐.劉希夷<<代悲白頭翁>>
21.寅父猶能畏後生,丈夫未可輕少年------唐.李白<<上李邕>>
22.假金方用真金鍍,若是真金不鍍金------唐.李紳<<答章孝標>>
23.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唐.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24.請君莫奏前朝曲,聽唱新翻楊柳枝------唐.劉禹錫<<楊柳枝詞>>
25.芳林新葉催陳葉,流水前波讓後波------唐.劉禹錫<<樂天見示傷微之敦詩晦叔三君子皆有深分因成是詩以寄>>
26.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唐.羅隱<<蜂>>
27.爾曹身為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唐.杜甫<<戲為六絕句>>
28.只看後浪催前浪,當悟新人勝舊人------宋.釋文向<<過苕溪>>
29.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宋.王安石<<登飛來峰>>
30.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宋.蘇軾<<題西林壁>>
31.不是一番梅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元.高明<<琵琶記>>
32.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宋.陸游<<冬夜讀書示子聿>>
33.近水樓台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宋.蘇麟<<斷句>>
34.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宋.蘇軾<<和子由澠池懷舊>>
35.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宋.蘇軾<<水調歌頭>>
36.一灣死水全無浪,也有春風擺動時------元.戴善夫<<陶學士醉寫風光好雜劇>>
37.從來好事天生儉,自古瓜兒苦後甜------元.白樸<<陽春曲.題情>>
38.蒼龍日暮還行雨,老樹春深更著花------明.顧炎武<<又酬傅處士次韻>>
39.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清.趙翼<<論詩>>
參考資料:
http://archer176.blogchina.com/28167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