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勵志語錄 » 曾國藩語錄

曾國藩語錄

發布時間: 2021-01-05 01:26:33

1. 曾國藩經典語錄文言文曾國藩的經典語錄文言文是怎麼樣

曾國藩六戒為必讀知識點。可以說讀懂曾國藩的人生「六戒」,就學到了他的做人做事之道。內

  1. 第一戒:久容利之事勿為,眾爭之地勿往。

  2. 第一戒:久利之事勿為,眾爭之地勿往。

  3. 第三戒:說人之短乃護己之短,誇己之長乃忌人之長。

  4. 第四戒:利可共而不可獨,謀可寡而不可眾。

  5. 第五戒: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敗,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敗。

  6. 第六戒:凡辦大事,以識為主,以才為輔;凡成大事,人謀居半,天意居半。

2. 曾國藩十句經典語錄

1、以體察人才為第一。

2、另起爐灶,重開世界。

3、心至苦,事至盛也。

4、何必擇地?何必擇時?但自問立志之真不真耳!

5、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識,第三要有恆。

6、盡人事以聽天,吾唯日日謹慎而已。

7、須有寧拙毋巧之意,而後可以持久。

8、 米已成飯,木已成舟,只好聽之而已。

9、不深思則不能造於道。不深思而得者,其得易失。

10、以愛妻子之心事親,則無往而不孝。以責人之心責己,則寡過。以恕己之心恕人,則全交。

11、輕財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量寬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12.惟正己可以化人,惟盡己可以服人。

13、遇詭詐人變幻百端,不可測度,吾一以至誠待之,彼術自窮。

14、處事速不如思,便不如當,用意不如平心。

15、人之處於患難,只有一個處置。盡人謀之後,卻須泰然處之。

16、盛世創業之英雄,以襟懷豁達為第一義。

17、禁大言以務實。

18、學而廢者,不若不學而廢者。學而廢者特學而有驕,驕必辱。不學而廢者愧己而自卑,卑則全勇多於人謂之暴,才多於人謂之妖。

19、省事是清心之法,讀書是省事之法。

20、功不獨居,過不推諉。

21、智慧愈苦而愈明。

22、常常提其朝氣為要。

23、天下事未有不由艱苦中來,而可大可久者也。

24、不可輕率評譏古人。

25、放開手,使開膽,不復瞻前顧後。

26、自其外者學之而得於內者謂之明,自其內者得之而兼於外者謂之誠,誠與明一也。

27、凡天下事,慮之貴,詳行之貴,力謀之貴,眾斷之貴獨。

28、無好小利。

29、今日所說之話,明日勿因小利害而變。

30、責已厚而責人薄耳。

31、困心橫慮,正是磨練英雄之時。

32、凶德致敗者約有二端:日長傲,日多言。

33、譽望一損,遠近滋疑。

34、精神愈用而愈出,不可因身體素弱過於保惜。

35、無實而享大名者必有奇禍。

36、遇棘手之際,須從耐煩二字痛下功夫。

37、不隨眾從之喜懼為喜懼。

38、處事貴熟思緩處,熟思則得其情, 緩處則得其當。

39、 一身精神,具乎兩目。

40、胸懷廣大,須從平淡二字用功。

41、寧可數日不開仗,不可開仗而毫無安排算計。

42.打仗不慌不忙,先求穩當,次求變化;辦事無聲無臭,既要精當,又要簡捷。

43、神正其人正,神邪其人奸。

3. 百家講壇曾國藩家訓語錄

勤字功夫,第一貴早起,第二貴有恆;凡將相無種,聖賢豪傑無種,只要人肯立志,都可以做得到的。
蓋士人讀書,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識,第三要有恆。有志則不甘為下流,有識則知學問無盡,不能以一得自足,有恆則斷無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靜坐思,心正氣順,必須到"天地位,萬物育"田地方好;默坐思,此心須常有滿腔生機。雜念憧憧,將何以極力掃卻?勉之!
諸弟在家讀書,不審每日如何用功?余自十月初一立志自新以來,雖懶惰如故,而每日楷書寫日記,每日讀史十頁,每日記茶餘偶談一則,此三事未嘗一日間斷。十月二十一日立誓永戒吃水煙,洎今已兩月不吃煙,已習慣成自然矣。予自立課程甚多,惟記茶餘偶談、讀史十面、寫日記楷本,此三事者誓終身不間斷也。諸弟每人自立課程,必須有日日不斷之功,雖行船走路,俱須帶在身邊,除此三事外,他課程不必能有成,而此三事者。將終身以之。
學問之道無窮,而總以有恆為主。
若事事勤思善問,何患不一日千里?
用功不求太猛,但求有恆。
修身十二款:
1、主敬:整齊嚴肅,無時不慎。無事時心在腔子里;應事時,專一不雜,如日之升。
2、靜坐:每日不拘何時,靜坐半時,體驗靜極生陽來復之仁心,正位凝命,如鼎之鎮。
3、早起:黎時即起,醒後不沾戀。
4、讀書不二:一書未點完,斷不看他書,東翻西閱,徒循外為人,每日以十葉為率。
5、讀史:丙申購二十三史,每日讀十葉,雖有事不間斷。
6、謹言:刻刻留心,是工夫第一。
7、養氣:氣藏丹田,無不可對人言之事。
8、保身:節勞節欲節飲食,時時當作養病。
9、日知其所亡:每日記茶餘偶談一則。分德行門、學問門、經濟門、藝術門。
10、月無忘所能:每月作詩文數首,以驗積理之多寡,養氣之盛否,不可一味眈著,最容易溺心喪志。
11、作字:早飯後作字半小時,凡筆墨應酬,當作自己功課,不留待明日,愈積愈難清。
12、夜不出門:曠功疲神,切戒切戒!
子侄除讀書外,教之掃屋、抹桌凳、收糞、鋤草,是極好之事,切不可以為有損架子而不為也。
家中養魚、養狗、種竹、種蔬四事。皆不可忽。一則上接祖父以來相承之家風,二則望其外有一種生氣。登其庭有一種旺氣。
凡人之情,莫不好逸而惡勞,無論貴賤智愚老少,皆貪於逸而憚於勞,古今之所同也。人一日所著之衣、所進之食,與一日所行之事、所用之力相稱,則旁人韙之,鬼神許之,以為彼自食其力也。若農夫織婦,終歲勤動,以成數石之粟、數尺之布,而富貴之家,終歲逸樂,不營一業,而食必珍饈,衣必錦綉,酣豢高眠,一呼百諾,此天下最不平之事,鬼神所不許也,其能久乎?
古之聖君賢相,若湯之昧旦丕顯,文王日昃不遑,周公夜以繼日、坐以待旦,蓋無時不以勤勞自勵。《無逸》一篇,推之於勤則壽考,逸則夭亡,歷歷不爽。為一身之計,則必操習技藝,磨煉筋骨,困知勉行,操心危慮,而後可以增智慧而長才識;為天下計,則必己飢己溺,一夫不獲,引為餘辜。大禹之舟乘四載,過門不入,墨子摩頂放踵,以利天下,皆極儉以奉身,而極勤以救民。故荀子好稱大禹、墨翟之行,以其勤勞也。
軍興以來,每見人有一材一技,能耐艱苦者,無不見用於人,見稱於時;其絕無材技,不慣作勞者;皆見棄於時,飢凍就斃。故勤則壽,逸則夭;勤則有材而見用,逸則無能而見棄;勤則博濟斯民,而神祇欽仰,逸則無補於人,而神鬼不歆。是以君子欲為人神所憑依,莫大於習勞也。
同治九年十一月初三日《習勞而神欽》
凡人多望子孫為大官,余不願為大官,但願為讀書明理之君子。勤儉自持,習勞習苦,可以處樂,可以處約。此君子也。凡富貴功名,皆有命定,半由人力,半由天事。惟學作聖賢,全由自己作主,不與天命相干涉。
凡一家之中,勤敬二字能守得幾分,未有不興;若全無一分,未有不敗。和字能守幾分,未有不興;不和未有不敗者。諸弟試在鄉間將此三字於族戚人家歷歷驗之,必以吾言為不謬也
少不自立,荏苒遂洎今茲,蓋古人學成之年,而吾尚如斯也,不其戚矣!繼是以往,人事日紛,德慧日損,下流之赴,抑又可知,夫疾所以益智,逸豫所以亡身,仆以中材而履安順,將欲刻苦而自振拔,諒委其難之!因作"五箴"以自創雲。
1、立志箴。
煌煌行哲,彼不猶人?藐焉小子,亦父母之身。聰明福祿,予我者厚哉!棄天而佚,是及凶災。積悔累千,其終也已;往者不可追,請從今始!荷道以躬,與之以言;一尚息活,永矣弗諼。
2、居敬箴。
天地定位,二五胚胎;鼎焉作配,實曰三才。嚴恪齋明,以凝汝命;女之不庄,伐生戕性。誰人可慢?何事可馳?馳事者無成,憂人者反爾。縱彼不反,亦長吾驕;人則下女,天罰昭昭。
3、主靜箴。
齋宿日觀,天雞一鳴,萬籟俱息,但聞鍾聲。後有毒蛇,前有猛虎。神定不懾,誰敢余侮?豈伊避人,日對三軍。我慮則一,彼紛不紛。馳鶩半生,曾不自主;今其老矣,殆擾擾以終古!
4、謹言箴。
巧語悅人,自擾其身;閑言送日,跡攪女神。解人不誇,誇者不解;道聽途說,智笑愚駭。駭者終明,謂女實欺。笑者鄙女,雖矢猶疑。尤悔既叢,銘以自攻;銘而復蹈,嗟女既耄。
5、有恆箴。
自吾識字,百歷洎茲;二十有八載,則無一知。曩者所忻,閱時而鄙;故者既拋,新者旋徙。德業之不常,曰為物牽。爾之再食,曾未聞或愆。黍黍之增,久乃盈斗;天君司命,敢告馬走。

4. 百家講壇曾國藩家訓語錄有哪些

1、勤字功夫,第一貴早起,第二貴有恆;凡將相無種,聖賢豪傑無種,只要人肯立志,都可以做得到的。
2、蓋士人讀書,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識,第三要有恆。有志則不甘為下流,有識則知學問無盡,不能以一得自足,有恆則斷無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3、且苟能發奮自立,則家塾可讀書,即曠野之地,熱鬧之場亦可讀書,負薪牧豕,皆可讀書,苟不能發奮自立,則家塾不宜讀書,即清凈之鄉,神仙之境皆不能讀書。何必擇地?何必擇時?但自問立志之真不真耳!
4、我要步步站得穩,須知他人也要站得穩,所謂立也。我要處處行得通,須知他人也要行得通,所謂達也。今日我處順境,預想他日也有處逆境之時;今日我以盛氣凌人,預想他日人亦有以盛氣凌我之身,或凌我之子孫。常以"恕"字自惕,常留餘地處人,則荊棘少矣。
5、靜中,細思古今億萬年無有窮期,人生其間,數十寒暑,僅須臾耳;大地數萬里無有紀極,人於其中,寢處游息,晝僅一室耳,夜僅一榻耳;古人書籍,近人著述,浩如煙海,人生目光之所能及者,不過九牛之一毛耳;事變萬端,美名百途,人生才力之能辦者,不過太倉之一粒耳。
知天之長而吾所歷者短,則遇憂患橫逆之來,當少忍以待其定;知地之大而吾所居者小,則遇榮利爭奪之境,當退讓以守其雌;知書籍之多而吾所見者寡,則不敢以一得自喜,而當思擇善而約守之;知事變之多而吾所辦者少,則不敢以功名自矜,而當思舉賢而共圖之。夫如是,則自私自滿之見可漸漸蠲除矣。
6、家中兄弟子侄,惟當記祖父之八個字,曰:"考、寶、早、掃、書、蔬、魚、豬"。余日記冊中又有八本之說,曰:"讀書以訓詁為本,作詩文以聲調為本,事親以得歡心為本,養生以戒惱怒為本,立身以不妄語為本,居家以不晏起為本,作官以不要錢為本,行軍以不擾民為本。"此八本者,皆余閱歷而確把握之論,弟亦當教諸子侄謹記之,無論世之治亂,家之貧富,但能守星岡公之八字與余之八本,總不失為上等人家。
7、一曰慎獨則心安;二曰主敬則身強;三曰求仁則人悅;四曰習勞則神欽。
8、讀經有一耐字訣。一句不通,不看下句,今日不通,明日再讀;今年不精,明年再讀,此所謂耐也。困時切莫間斷,熬過此關,便可少進。再進再困,再熬再奮,自有亨通精進之日。不特寫字,凡事都有極困難之時,打得通的,便是好漢。
9、諸弟在家讀書,不審每日如何用功?余自十月初一立志自新以來,雖懶惰如故,而每日楷書寫日記,每日讀史十頁,每日記茶餘偶談一則,此三事未嘗一日間斷。十月二十一日立誓永戒吃水煙,洎今已兩月不吃煙,已習慣成自然矣。予自立課程甚多,惟記茶餘偶談、讀史十面、寫日記楷本,此三事者誓終身不間斷也。
10、凡人之情,莫不好逸而惡勞,無論貴賤智愚老少,皆貪於逸而憚於勞,古今之所同也。
11、凡一家之中,勤敬二字能守得幾分,未有不興;若全無一分,未有不敗。和字能守幾分,未有不興;不和未有不敗者。諸弟試在鄉間將此三字於族戚人家歷歷驗之,必以吾言為不謬也。
12、三樂:勤勞而且憩息,一樂也;至淡以消嫉妒之心,二樂也;讀書聲出金石,三樂也。
13、八德:勤、儉、剛、明、忠、恕、謙、渾。
14、一生之成敗,皆關乎朋友之賢否,不可不慎也。
15、吾家祖父教人,亦以懦弱無剛四字為大恥。故男兒自立,必須有倔強之氣。
16、困心橫慮,正是磨練英雄,玉汝於成。李申夫嘗謂余慪氣從不說出,一味忍耐,徐圖自強。因引諺曰:"好漢打脫牙,和血吞。"此二語,是餘生平咬牙立志之訣。
17、諺雲吃一暫長一智,吾生平長進全在受挫受辱之時,務須明勵志,蓄其氣而長其智,切不可戡恭然自餒也
18、家敗離不得個奢字,人敗離不得個逸字,討人嫌離不得個驕字。
19、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敗,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敗。
20、大約軍事之敗,非傲即惰,二者必居其一;巨室之敗,非傲即惰,二者必居其一。
21、戒驕字,以不輕易笑人為第一義,戒惰字,以不晏起為第一義。
22、以耕讀二字為本,乃是長久之計。
23、讀經、讀史、讀專集、講義理之學,此有志者萬不可易者也。聖人復起,必從吾言矣。然此亦僅為有大志者言之。
24、習字臨《千字文》亦可,但須有恆。每日臨帖一百字,萬萬無間斷,則數年必成書家矣。
25、諸弟在家教子侄,總須有勤敬二字。無論治世亂世,凡一家之中。能勤能敬未有不興,不勤不敬未有不敗者。
26、吾不望代代得富貴,但願代代有秀才。秀才者,讀書之種子也,世家之招牌也。禮義之旗幟也。
27、讀書如譬若掘井,掘數十井而不及泉,不如掘一井而見泉。讀書總以背熟經書,常講史鑒為要,每日有常,自有進境,萬不可厭常喜新,此書未完,勿換彼書耳。
28、思古聖人之道莫大乎與人為善。以言誨人,是以善教人也;以德薰人,是以善養人也,皆與人為善之事也。君相之道,莫大乎此;師儒之道,亦莫大乎此。仲尼之無常師,即取人為善也;無行不與,即與人為善也。為之不厭,即取人為善也;誨人不倦,即與人為善也。
29、古之成大事者,規模遠大與綜觀密微,二者闕一不可。
30、修身十二款:
①主敬:整齊嚴肅,無時不慎。無事時心在腔子里;應事時,專一不雜,如日之升。
②靜坐:每日不拘何時,靜坐半時,體驗靜極生陽來復之仁心,正位凝命,如鼎之鎮。
③早起:黎時即起,醒後不沾戀。
④讀書不二:一書未點完,斷不看他書,東翻西閱,徒循外為人,每日以十葉為率。
⑤讀史:丙申購二十三史,每日讀十葉,雖有事不間斷。
⑥謹言:刻刻留心,是工夫第一。
⑦養氣:氣藏丹田,無不可對人言之事。
⑧保身:節勞節欲節飲食,時時當作養病。
⑨日知其所亡:每日記茶餘偶談一則。分德行門、學問門、經濟門、藝術門。
⑩月無忘所能:每月作詩文數首,以驗積理之多寡,養氣之盛否,不可一味眈著,最容易溺心喪志。
⑾作字:早飯後作字半小時,凡筆墨應酬,當作自己功課,不留待明日,愈積愈難清。
⑿夜不出門:曠功疲神,切戒切戒!

5. 曾國藩語錄

○ 一念之善,吉神隨之。一念之惡,厲鬼隨之。知此可以役使鬼神。

○ 聞人善則疑之,聞人惡則信之,此滿腔殺機也。

○ 無為名屍,勘破幻妄也。無為謀府,無思也。無為事任,無為也。無為知主,地知也。然須定得性了,方行得四者,不然實行不去。莊子曰:「吾以無為為樂矣,又俗之所大苦也。」大顛曰:「眾人而不思不為,則天下之理幾乎息矣。」應事接物只是一個情字為累,若無情則無累矣在,故曰聖人無情。

○ 君子貴通天下之志,疾惡太嚴則傷公明之體。

○ 凡人言及非人非理事,我雖不與謀,若從旁附和一句,便自有罪。故處此有三道,以至誠感悟之,上也。去其太甚,次也。漠然不置是非於其間,又其次也。

○ 事涉刻薄者,即所持甚正,亦不可自我開端。

○ 凡處事但自家踏得田地穩,一任間言語。

○ 傷化毀俗者,雖親雖貴,必疏而遠之。清公貞修者,雖微雖踐,必親而近之。

○ 善人固可親,未能知,不可急合。惡人固可疏,未能遠,不可急去。

○ 小人如虎狼蛇蠍,殆又甚焉。虎狼之威,蛇蠍之狀,皆知其足以害己,深避而預防之。小人則心如虎狼,其貌騶虞,念如蛇蠍,其言鸞和,人不知其將害己而狎之,鮮弗及矣。

○ 稱人之善,我有一善,又何妒焉?稱人一惡,我有一惡,又何毀焉?

○ 聞人之善而掩覆之,或文致以誣其心。聞人之過而播揚之,或枝葉以多其罪,此皆得罪於鬼神者也,吾黨戒之。

○ 論人情只往薄處求說,人心只往惡邊想,此是私而該底念頭,自家便是個小人。古人責人,每於有過中求無過。此是長厚心,盛德事。學者熟思,自有滋味。

作者: 141.151.12.* 2006-8-16 07:58 回復此發言

--------------------------------------------------------------------------------

7 曾國藩修身處世語錄

○ 古人愛人之意多,今人惡人之意多。愛人,故人易於改過,而視我也常親,我之教益易行。惡人,故人甘於自棄,而視我也常仇,我之言必不入。

○ 將古人心信今人,真是信不過。若以古人至誠之道感今人,今人未必在豚魚下也。

○ 水激逆流,火激橫發,人激亂作,君子慎其所以激之者。愧之則小人可使為君子,激之則君子可使為小人。

○ 君子稱人之善而非譽也,折人之過而非毀也,毀其勸善而改過也。小人不然,善則忌之,過則揚之。

○ 小人專望人恩,恩過不感。君子不輕受人恩,受則難忘。

○ 衣冠之族,以清白遺世為本,務要恬穆省事,凡貪戾刻薄之夫,皆不宜與之相接。

○ 人若一味見人不是,則到處可憎,終日落嗔。

○ 凡權要人聲勢赫然時,我不可犯其鋒,亦不可與之狎,敬而遠之,全身全名之道也。

○ 將事而能弭,遇事而能捄,既事而能挽,此之謂達權。此之謂才。未事而知其來,始事而要其終,定事而要其變,此之謂長慮,此之謂識。

○ 人只是怕當局,當局者之十,不足以旁觀者之五。智臣以得失而昏也,膽氣以得失而奮也。只沒了得失心,則聲氣舒展,此心與旁觀者一般,何事不濟?

○ 兩君子無爭,相讓故也。一君子一小人無爭,有容故也。爭者兩小人也,有識者奈何自處於小人。

○ 君子不可以不忍也,忍欲則不屈於物,忍劇則不擾於事,忍撓則不折於勢,忍窮則不苟於進,故曰,必有忍乃有濟。

○ 君子多思不若養志,多言不若守靜,多才不若蓄德。

○ 凡遇事須安祥和緩以處之,若一慌忙,便恐有錯。蓋天下何事不從忙中錯了。故從容安祥,為處事第一法。

○ 人生一日或聞一善言,見一善行,行一善事,此日方不虛生。遇富貴人,宜勸他寬,見聰明人宜勸他厚。

○ 得失有定數,求而不得者多矣,縱求而得,亦是命所應有。安然則受,未必不得,自多營營耳。
http://tieba..com/f?kz=278513840

引用 曾國藩語錄
引用

狂拽今生 的 曾國藩語錄

擇友乃人生每一要義。一生之成敗,皆關乎朋友賢否,不可不慎也。

(選擇朋友是人生最關鍵的一件事情。一個人一生是成功還是失敗,跟他所結交的朋友是否才華出眾、品性優良緊密相關,因此,選擇朋友這件事情我們不能不慎重啊!)

人之所資,須自掙而勿待人予。成大事者須善用時機,借梯而上。

(人生的資本,不能靠別人送來,只能靠自己掙來。大丈夫成事必須善於利用各種機會,關鍵時刻要借樣而上。)

予人一分面子,人必予兩分面子。傷人一分面子,人必損十分面子。為人處世,面子不可不慎。

(給他人一分臉面,他人必給你兩分臉面;傷他人一分臉面,他人必傷你十分臉面。為人處世,臉面問題不可不慎。)

留一分餘地,可回轉自如,不留餘地,則易失之於剛,錯而無救。

(凡事留一分餘地,則可周旋迴轉,靈活自如;凡事不留餘地,則容易失之於剛硬,一旦做錯則無可補救。)

概天下無無瑕之才、無隙之交。大過改之,微瑕涵之,則可。

(大抵天下沒有完全無缺的人才,也沒有完全無縫隙的交情。只要能將大的缺點改正,小的缺點包涵,也就可以了。)

嘗自慮執德不宏,量既隘而不足以采天下之善,礦不敢執一律求之。雖偏長薄善,敬其有裨於吾,示嘗不博取焉以自資益;其有以讜言急論陳於前者,既不必有當於吾,未嘗不深感其意,以為彼之所以愛我者,異於眾人泛然相遇情也。

(我曾經思慮自己心胸不夠寬宏、器量狹小的話就不能博取天下的美德,因此不敢登一個標准來強求他人。哪怕是一點長處、一點善行,如果它有益於我,我都廣泛吸取以求培養自己的德行;那些以正大之詞、勸勉之論前來告之我的人,即使不一定合我的心意,我也從來都沒有不深深感念他的誠意,認為他對我的關心,和其他人的泛泛之詞迥乎不同。)

人生在世,個人不可成事也。欲成大事,須營運關系,借他人之力以成自己之事。

(人生在世,單個人是無法做成任何事的。凡想做成大事者,都必須經營好自己的關系網路,學會如何借別人的力來成就自己的事業。)

凡事不可占人半點便宜。情願人占吾便宜,斷不肯吾占人的便宜。

(不可占人半點便宜。情願人占我的便宜,絕對不能讓自己占他人的便宜。)

雅量由於性生,然亦恃學力以養之惟以聖賢律己,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度量閎深矣。

(雅量雖然是天生的,但是通過學習也可以獲取。只要用聖賢之道來要求自己。嚴於律己,寬以待人,自己的度量就自然廣大了。)

觀古今成大事者,無不有人相助相扶,力單者無以成大業。

(觀古今成大事之人,無不有人鼎力相助,無不有人盡力相扶,力單勢薄者無以成就大的事業。)

人苟能自立志,則對聖賢豪傑何事不可為?何必藉助於人:「我欲仁,斯仁至矣。」我欲為孔、孟,則日夜孜孜,惟孔、孟之是學,人誰得而御我哉?若自己不立志,則雖日與堯、舜、禹、湯同住,亦彼自彼,我自我矣,何與於我哉!

(人如果能立志,那麼他就可以做聖人,做豪傑,還有什麼做不到的事情嗎?他又何必要藉助別人的力量呢?古書上說:我欲仁,斯仁至矣。就是說,我想到仁,仁也就到了。我想做孔子、孟子那樣的人,於是就日夜孜孜不倦地攻讀,一心一意地去鑽研他們的學問,誰能夠阻止我成為孔、孟那樣的人呢?如果自己不立志,即使天天與堯舜禹湯這些聖人住一起,也只能他們是他們,我是我啊!)

凡人才高下,視其志趣。卑者安流俗庸陋之規,而日趨污下;高者慕往哲隆盛之規,而日高即明。賢否智愚,所由區也。

(人才的高下,主要根據他的志趣高下來確定。志向低的人安於現狀,擺不脫世俗陋規的束縛,因而讓人覺得越來越卑污。志向遠大的人仰慕古聖先賢,因此一天一天地高明起來,人才的優劣和智愚,就從此開始區別開了。)

士人讀書,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識,第三要有恆心。有志則決不甘心為下流;有識則知道學問沒有止境,不敢以一得就自足。如河伯觀海,如井蛙看天,都是無識之人。有恆心則決無不成功的事。這三條缺一不可。

(讀書人讀書,最重要的是第一要有志氣,第二要有見識,第三要有恆心。有志氣就不會甘心落後於別人;有見識就知道做學問沒有停止的時候,不敢有點收獲就自滿。像河伯觀海、井底之蛙看天那樣的人都是沒有見識的人。有恆心就不會有做不成功的事情。這三條對於讀書人而言每一條都不可或缺。)

人以氣為主,於內為精神,於外為氣色。

(氣是一個人生存與發展的主宰,在人體之內表現為精神,在人體之外表現為氣色。)

是故誠者,不欺者也。不欺者,心無私也。無私著者,至虛也。是故天下之至虛,天下之至誠者也。

(所以,誠實,就是不欺騙;不欺騙,也就是心裡沒有雜念;沒有私心雜念了,就能夠做到謙虛和坦盪。所以說,天底下最虛心的人,就是天下最誠實的人。)

知己之過失,即自為承認之地,改去毫無吝惜之心,此最難之事。

(知道自己的過失,馬上就趕緊承認,並且毫不猶豫地加以改正,這是最困難的事情。)

慎獨乃人生第一自強之道,第一尋樂之方,守身之先務也。

(學會慎於獨處,是人一生最好的自我強大的道路,是最好的尋找快樂的方法,是首先就要學會的保持自己身性的要務。)

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至敗,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至敗。

(自古至今,天底下的那些平凡而不能有所作為的人,都是由於懶惰而導致失敗的,而那些有才華而不能成功的人,他們的失敗都是由於驕傲造成的。)

廢志無以成學,廢學無以成才。

(廢除了志向就不能使學習有所成就而廢除了學習則不能夠使自己成材。)

靜則生明,動則多咎,自然之理也。

(安靜可以使人明智,好動就會引發很多過失,這是明顯易見的道理。)

天下事總是在局外吶喊無益,必須躬身入局。

(對天下的事而言,總是在局外空喊口號是沒有任何好處的,必須自己親身在局內踐行參與才行。)

http://blog.163.com/zhuiqiuwanmei826@126/blog/static/35308889200872234739293/(還有很多)

6. 你知道的曾國藩語錄有哪些呢

曾國藩是中國近代史上富有傳奇性的人物,咱們的毛主席對他都有好評,曾國藩一生有寫日記的習慣,而且這個習慣堅持得還非常好。還有就是有名的曾國藩家書,他不同時期諸多家書至今廣為流傳,日記和家書讓曾國藩的一些經典語錄流傳的很多,我個人感覺其中兩句印象最深刻,下面我就簡單的說一下。

7. 曾國藩一身所有經典的語錄

禮義廉恥,可以律己,不可以繩人 …… 為子孫做富貴計者,十敗其九。為人做善方便者,其後受惠 …… 為善最樂,是不求人知。為惡最苦,是惟恐人知。 ◎ 勿揚人過,反躬默省焉,有或類是,丞思悔而速改也。 ◎ 士有三不鬥:毋與君子斗名,毋與小人斗利,毋與天地鬥巧。 ◎ 獨立之行,不徇流俗,然怨不可不恤也。高義之事,弗避小嫌,然累不可不慮也。 ◎ 吾常見誇己者,以要譽而受嗤也;吾常見媚人者,以求悅而招鄙也。夫士處世,無為可議,勿期人譽,無為可怨,勿期人悅。 ◎ 甘苦自得。 ◎ 文人富貴,起居便帶市井。富貴能詩,吐屬便帶寒酸。 ◎ 憂時勿縱酒,怒時勿作札。 ◎ 能食淡飯者方許嘗異味,能溷市囂者方許游名山,能受折磨者方許處功名。 ◎ 薄福之人過享其福,必有忽然之禍。貫貧之人不安其貧,必有意外之憂。 ◎ 失意事來,治之以忍,方不為失意所苦。快心事來,處之以淡,方不為快心所惑。 ◎ 素食則氣不濁;獨宿則神不濁;默坐則心不濁;讀書則口不濁。 ◎ 甜酸苦竦宜嘗遍,是非好惡總由人。出死入生寧不易,各宜努力去修身。 ◎ 和可消人怨,忍足退災星。 ◎ 善觀人者觀己,善觀己者觀心。 ◎ 軒冕而敬,偽也。匿就而愛,私也。 ◎ 多躁者必無沉毅之識,多畏者必無踔越之見,多欲者必無慷慨之節,多言者必無質實之心,多勇者必無文學之雅。 ◎ 爵祿可以榮其身,而不可以榮其心。文章可以文其身,而不可以文其行。 ◎ 功名官爵,貨財聲色,皆謂之欲,俱可以殺身。 ◎ 誠無悔,恕無怨,和無仇,忍無辱。 ◎ 巧辯者與道多悖,拙訥者涉者必疏,寧疏於世,勿悖於道。 ◎ 綺語背道,雜學亂性。 ◎ 知足則樂,務貪必憂。 ◎ 廣積聚者,遺子孫以禍害;多聲色者,殘性命以斤斧。 ◎ 立身之道,內剛外柔;肥家之道,上遜下順。不和不可以接物,不嚴不可以馭下。 ◎ 口腹不節,致疾之因;念慮不正,殺身之本。 ◎ 古之人修身以避名,今之人飾己以要譽。所以古人臨大節而不奪,今人見小利而易守。 ◎ 君子出則忠,入則孝,用則知,舍則愚。 ◎ 智大心勞者狂,力小任重者踣。 ◎ 善人種德,降祥於天。惡人種禍,貽殃於後。 ◎ 沽虛譽於小人,不若聽之於天。遺貨財於子孫,不若周人之急。 ◎ 利可共而不可獨,謀可寡而不可眾。獨利則敗,眾謀則泄。 ◎ 一念忽略,便有錯言錯事。 ◎ 越自尊大,越見器小。 ◎ 好勝人者,必無勝人處,能勝人,自不居勝。 ◎ 君子但盡人事,不計天命,而天命即在人事之中。 ◎ 才智英敏者,宜加渾厚學問。 ◎ 惡莫大於毀人之善,德莫大於白人之冤。 ◎ 事以急敗,思因緩得。 ◎ 能甘淡泊,便有幾分真學問。 ◎ 只是一個見小,便使百事不成,亦致百行盡墮。 ◎ 信算命,信風水,皆妄念所致。讀書明理人以義命自安,便不信也。 ◎ 尖酸語稱快一時,當之者終身怨恨。 ◎ 聰明外露者德薄,詞華太盛者福淺。 ◎ 好飾者,作非之漸。偏聽者,啟爭之端。 ◎ 傲人不如者必淺人,疑人不肖者必小人。 ◎ 姑息必成大忍(過),面譽必至背非。 ◎ 甘讓君子其志卑,不讓小人其量淺。 ◎ 人該省事,不該怕事。人該脫俗,不可矯俗。不該順時,不可趨時。 ◎ 因循二事,誤盡一生。鼓舞精神,方破此弊。 ◎ 與多疑人共事,事必不成。與好利人共事,己必受累。 ◎ 受不得窮,立不得品,受不得屈,做不得事。 ◎ 好談己長只是淺。 ◎ 居心平,然後可歷世路之險。 ◎ 才覺私意起,便克去,此是大勇。 ◎ 清高太過則傷仁,和順太過則傷義,是以貴中道也。 ◎ 各安共分而天下平矣。 ◎ 法者,天討也,以公守之,以仁行之。 ◎ 知天地萬物於一體,則能愛矣。 ◎ 人倫明,則禮樂興。 ◎ 二十年來治一怒字,尚未清磨得盡,以是知克己最難。 ◎ 到老始知氣質駁,尋思只是讀書粗。 ◎ 事事順吾意而言者,此小人也,急宜遠之。 ◎ 人之所學,不可為人所容,為人所容則下矣。 ◎ 人要為善,先要明善始得。 ◎ 氣忌盛,心忌滿,才忌露。 ◎ 凡讀無益之書,皆是玩物喪志。 ◎ 常沉靜,則含蓄義理而應事有力。 ◎ 以舉世皆可信者,終君子也。以舉世皆可疑者,終小人也。 ◎ 富貴家宜勸他寬,聰明人宜勸他厚。 ◎ 世間極佔地位的,是讀書一著。然讀書佔地位,在人品上,不在勢位上。 ◎ 今人計較擺布人,費心心思,卻何曾害得人?只是自壞了心術,自損了元氣。 ◎ 決不可存苟且心,決不可做偷薄事,決不可學輕狂態,決不可做憊賴人。 ◎ 當至忙促時,要越加檢點。當至急迫時,要越加飭守。當至快竟時,要越加謹慎。 ◎ 盤根錯節,可以驗我之才;波流風靡,可以驗我之操;艱難險阻,可以驗我之思;震撼折衡,可以驗我之力;含垢忍辱,可以驗我之操。 ◎ 要與世間撐持事業,須先立定腳跟始得。 ◎ 從人可羞,剛愎自用可惡。不執不阿,是為中道。尋常不見得,能立於波流風靡之中,最為雅操。 ◎ 聽言當以理觀。一聞在輒以為據,往往多失。 ◎ 有惻隱之心者,必有羞惡。 ◎ 人於平旦不寐時,能不作一毫妄想,可謂智矣。 ◎ 舉世惟一真字難得。 ◎ 凡將舉事,必先平意清神,清神意平,物乃可正。 ◎ 人之精神不可無所寄。 ◎ 為善者常受福,為利者常受禍,心安為福,心勞為禍。 ◎ 求靜是初學收心之法,若只在靜上用工,久之習成驕惰,遇事便不可耐。孟子四十不動心,正是從人情物理是非毀譽中磨煉出來,到得無動非靜,乃真靜矣。 ◎ 居心不凈,動輒疑人。人自無心,我徒煩擾。 ◎ 說人之短,乃護己之短。誇己之長,乃忌人之長。皆由存心不厚,識量太狹耳。能去此弊,可以進德,可以遠怨。 ◎ 胸中只擺脫一戀字,便十分爽凈,十分自在。人在最苦處只是此心沾泥帶水,明是知得,不能斷割耳。 ◎ 提出良心,自作主宰,決不令為邪欲所勝,方是功夫。 ◎ 血氣盛,則克治難。欲養心者,先治其氣。 ◎ 聖賢成大事者,皆從戰戰兢兢之心來。 ◎ 易搖而難定,易昏而難明者,人心也,惟主敬則定而明。 ◎ 君子事來而心始見,事去而心隨空。 ◎ 人之精神有限,過用則竭。 ◎ 每日默檢,要見這念頭自德性上發出,自氣質上發出,自習識上發出,自物慾上發出,如此省察,久久自識得本來面目,初學最要如此。 ◎服金石酷烈之葯,必致損命。即坐功服氣,往往損人,人能清心寡慾,自然血氣和平,卻疾多壽。 ◎ 省官不如省事,省事不如清心。官事不省而望從容,可得乎? ◎ 人心能靜,雖萬變紛紜亦澄然無事。不靜則燕居閑暇,亦憧憧亦靡寧。靜在心,不在境。 ◎ 人之精神,貴藏而用之,苟炫於外,鮮有不敗者。 ◎ 寡言者可以杜忌,寡行者可以藏拙,寡智者可以習靜,寡能者可以節勞。 ◎ 一國有一國之氣,一家有一家之氣,一身有一身之氣,元氣者,生氣也。能養生氣,則日趨於盛矣。 ◎ 治心以廣大二字為葯,治身以不葯二字為葯。 ◎ 凡仁心之發,必一鼓作氣,盡吾力之所能為。稍有轉念,則疑心生,私心亦生。疑心生則計較多,而出納吝矣;私心生則好惡偏,則輕重乖發。 ◎ 去其不善而勉進於善,是謂之善學。 ◎ 為己之學,成己所以成物,由本可以及末也。為人之學,徇人至於喪己,逐末而不知反本也。 ] ◎ 學而廢者,不若不學而廢者。學而廢者恃學而有驕,驕必辱。不學而廢者愧己而自卑,卑則全。勇多於人謂之暴,才多於人謂之妖。 ◎ 學者能高眾也,毋以勝人,行標俗也,毋以繩人,免矣。 ◎ 學貴有常,又貴日新。日新若異於有常,然有常日新之本也。 ◎ 造詣不盡者,天下之人品;讀不盡者,天下之書。 ◎ 省事是清心之法,讀書是省事之法。 ◎ 讀經要就情事參理道,讀史要就理道定是非。 ◎ 智從學問聰明中自然而生,非可強為,強為之智便成愚詐。 ◎ 人皆可以至聖人,而君子之學則必至於聖人而後已。不至於聖人而後己者,皆自棄也。孝其所以當孝,弟其所當弟,自是而推之,則亦聖人而已矣。 ◎ 學莫貴於自得,得非外也,故曰自得。 ◎ 自其外者學之而得於內者謂之明,自其內者得之而兼於外者謂之誠,誠與明一也。 ◎ 聞見之知,非德性之知。物交物,則知之非也。今之所謂博聞多能者是也。德性之知,不假聞見。 ◎ 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 ◎ 學者有益,須是日新。 ◎ 古之學者為己,其終至於成物。今之學者為物,其終至於喪己。(古代學習的人為了完善自我而學習,最終成為知名人物;今天學習的人為了知為知名人物而學習,最終喪失了自己) ◎ 不深思則不能造於道。不深思而得者,其得易失。 ◎ 責己者當知天下國家無皆非之理。故學至於不尤人,學之至也。 ◎ 學習和為本,取次之,行次之,言次之。 ◎ 不思,故有惑;不求,故無得;不問,故不知。 ◎ 為學從切實際出發,自不落空。 ◎ 聖賢領要之語曰:「人性惟危,道心惟微。」危者,嗜欲之心,如堤之束水,其潰甚易,一潰則不可復收也。微者,理義之心,如帷之映燈,見之難而晦之易也。 ◎ 讀書不獨變人氣質,且能養人精神,蓋理義收攝故也。 ◎ 人莫不剛愎自信,剛愎自信,即是自絕,誰敢語以至道。凡人有才氣而復虛己問者,實大難得。 ◎ 君子之學也,憂不得乎實,不憂名之不得也。君子之仕也,憂不崇其德,不憂官之不崇也。 ◎ 學者不患立志之不高,患不足以繼之耳。不患立言之不善,患不足以踐之耳。 ◎ 古之為師者,以誠教,弟子亦以誠學。今之為師弟子者,交相欺而已矣。欲勝名而餌利,不亦惑乎? ◎ 古之學者,知即為行,事即是學,今之學者,離行言知,外事言學。 ◎ 心理要寬平,識見要超卓,規模要闊遠,踐履要篤實,能此四者,可以言學矣。 ◎ 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如秉燭之明。秉燭之明,孰與昧行乎? ◎ 或師或友,皆宜常存敬畏之心,不宜視為等夷,漸至慢褻,則不復能受其益矣。 ◎ 學問之道無窮,而總以有恆為主。 ◎ 上智安行乎善而天所晞避;中人覬福慮禍,故強為善而不敢為惡,下愚憨不畏禍,故肆為惡而無所忌憚。 ◎ 一毫善行皆可為,勿徼福望報;一毫惡念不可萌,當知出乎爾者反乎爾。 ◎ 士能寡慾,安於清澹,不為富貴所淫,則其視所物也輕,自然進退不失其正。 ◎ 矜名譽,畏譏毀,自好也。忘檢制,肆偷惰,自棄也。自好者,中人也,可導之使為善也。自棄者,民之為下矣。 ◎ 欲為君子,非積行累善,莫之能致。一念私邪,一事悖戾,立見其為小人。故曰:「終生為善不足,一旦為惡有餘。」 ◎ 教之而信,必先有令人愛者。禁之而畏,必先有令人敬者。 ◎ 易責人而樂譏俗,其亦弗思也已。夫己無遺行,後可責人;家罔闕事,後可譏俗。 ◎ 君子直不發人所不白;清不矯人所不堪;剛不絕人所不忍;察不掩人所不意;任不強人所不勝。 ◎ 查德勿與,乍失勿取,乍怒勿責,乍喜勿諾。

8. 曾國藩的家書經典語錄有什麼

1、士人讀書,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識,第三要有恆。有志,則斷不甘為下迴流。有識,則知學問無盡答,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觀海,如井蛙之窺天,皆無見識也。有恆,則斷無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2、凡人做一事,便須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見異思遷,做這樣,想那樣,坐這山,望那山。人而無恆,終身一無所成。


3、古來豪傑,吾家祖父教人,以「懦弱無剛」四字為大恥,故男兒自立必須有倔強之氣。惟數萬人困於堅城之下,最易暗銷銳氣。弟能養數萬人之剛氣而久不銷損,此是過人之處,更宜從此加功。

4、身體雖弱,卻不過於愛惜;精神越是用還越精神;陽氣越提越盛;每天做事越多,晚上睡覺時越快活。如果存一個愛惜精神的念頭,想進又想退,奄奄沒有中氣,決難成事。

9. 曾國藩經典人生哲理語錄拜託了各位 謝謝

曾國藩家書家訓: ☆ 凡事留餘地,雅量能容人。 ☆ 受非分之情,恐辦非分之事。 ☆ 清高太過則傷仁,和順太過則傷義,是以貴中道也。 ☆ 居心平,然後可歷世路之險。盤根錯節,可以驗我之才;波流風靡,可以驗我之操;艱難險阻,可以驗我之思;震撼折衡,可以驗我之力;含垢忍辱,可以驗我之操。 ☆ 勤於邦,儉於家,言忠信,行篤敬。 ☆ 以才自足,以能自矜,則為小人所忌,亦為君子所薄。 ☆ 先靜之,再思之,五六分把握即做之。 ☆ 從人可羞,剛愎自用可惡。不執不阿,是為中道。尋常不見得,能立於波流風靡之中,最為雅操。 ☆ 凡行公事,須深謀遠慮 ☆ 古之成大事者,規模遠大與綜理密微,二者缺一不可 ☆ 常存冰淵惴惴之心 ☆ 勿過多憐憫 ☆ 以體察人才為第一 ☆ 另起爐灶,重開世界 ☆ 心至苦,事至盛也 ☆ 米已成飯,木已成舟,只好聽之而已 ☆ 盛世創業之英雄,以襟懷豁達為第一義 ☆ 禁大言以務實 ☆ 一身精神,具乎兩目 ☆ 神正其人正,神邪其人奸 ☆ 男兒自立,必須有倔強之氣 ☆ 無好小利 ☆ 今日所說之話,明日勿因小利害而變 ☆ 責己厚而責人薄耳 ☆ 困心橫慮,正是磨練英雄之時 ☆ 常常提其朝氣為要 ☆ 天下事未有不由艱苦中來,而可大可久者也 ☆ 不可輕率評譏古人 ☆ 放開手,使開膽,不復瞻前顧後 ☆ 須有寧拙毋巧之意,而後可以持久 ☆ 百種弊病,皆從懶生 ☆ 凡辦大事,以識為主,以才為輔;凡成大事,人謀居半,天意居半 ☆ 守篤實,戒機巧,守強毅,戒剛愎 ☆ 自修之道莫難於養心 ☆ 須先立堅卓之志 ☆ 家和則福自生 ☆ 討人嫌,離不得個驕字 ☆ 凶德致敗者約有二端:曰長傲,曰多言 ☆ 譽望一損,遠近滋疑 ☆ 精神愈用而愈出,不可因身體素弱過於保惜 ☆ 智慧愈苦而愈明 ☆ 治軍之道,總以能戰為第一義,能愛民為第二義,能和協上下為第三義 ☆ 凡有用之物,不宜拋散也 ☆ 一身能勤能敬,雖愚人亦有賢智風味 ☆ 凡人做一事,便須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不可見異思遷 ☆ 總宜獎其所長,而兼規其短 ☆ 凡有盛必有衰,不可不預為之計 ☆ 富貴氣太重,亦非佳象耳 ☆ 知足天地寬 ☆ 人宜減者決減之,錢宜省者決省之 ☆ 吾觀鄉里貧家兒女,愈看得賤愈易長大,富戶兒女,愈看得嬌愈難成器 ☆ 君子之道,以知命為第一要務 ☆ 無實而享大名者必有奇禍 ☆ 遇棘手之際,須從耐煩二字痛下功夫 ☆ 不隨眾從之喜懼為喜懼 ☆ 有才幹,定要表現之 ☆ 受挫受辱之時,務須咬牙勵志,蓄其氣而長其智 ☆ 國家之強,以得人為強 ☆ 人以氣為主 ☆ 吾輩讀書,只有兩件事,一者進德之事,一者修業之事 ☆ 人苟能自立志,則聖賢豪傑何事不可為?何必藉助於人? ☆ 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功名看氣概,富貴看精神 ☆ 為人不可過於聰明 ☆ 端莊厚重是貴相,謙卑含容是貴相;事有歸著是富相,心存濟物是富相 ☆ 特患業之不精耳 ☆ 何必擇地?何必擇時?但自問立志之真不真耳! ☆ 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識,第三要有恆 ☆ 前世所襲誤者,可以自我更之;前世所未及者,可以自我創之 ☆ 兄弟和,雖窮氓小戶必興,兄弟不和,雖世家宦族必敗 ☆ 不貪財,不失信,不自是,有此三省,自然人皆敬重 ☆ 人必誠,然後業可大可久 ☆ 凡人無不可為聖賢,絕不系乎讀書之多寡 ☆ 盡人事以聽天,吾唯日日謹慎而已 ☆ 胸懷廣大,須從平淡二字用功 ☆ 寧可數日不開仗,不可開仗而毫無安排算計 ☆ 打仗不慌不忙,先求穩當,次求變化;辦事無聲無臭,既要精當,又要簡捷 ☆ 功不獨居,過不推諉 ☆ 只要人肯立志,都可做得到 ☆ 凡世家子弟衣食起居無一不與寒士相同,則庶可以成大器,若沾染富貴氣習,則難望有成 ☆ 人之氣質,由於天生,本難改變,惟讀書則可變化氣質 ☆ 舉止端莊,言不妄發 ☆ 務須咬牙厲志,蓄其氣而長其志,切不可恭然自餒也 ☆ 從前種種譬如昨日死,從後種種譬如今日生 ☆ 以能立能達為體,以不怨不尤為用 ☆ 凡家道所以持久者,不恃一時之官爵,而恃長遠之家規,不恃一二人之驟發,而恃大眾之維持 ☆ 王政不能有恩而無威 ☆ 養生以少惱怒為本,事親以得歡心為本 ☆ 悠悠疑忌之來,只堪付之一笑 ☆ 內斷於心,自為主持 ☆ 獨享大名為折福之道 ☆ 艱苦則筋骨漸強,嬌養則精力愈弱 ☆ 富貴功名皆人世浮榮,惟胸懷次浩大是真正受用 ☆ 有福不可享盡,有勢不可使盡 ☆ 觀人之法,以有操守而無官氣,多條理而少大言為主 ☆ 死生早已置之度外 ☆ 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敗;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敗 ☆ 書蔬魚豬,一家之生機;少睡多做,一人之生氣 ☆ 一切皆暗暗安排,胸有成足 ☆ 戒傲戒惰,保家之道也 ☆ 凡辦大事,半由人力,半由天事 ☆ 人人料必勝者,中即伏敗機,人人料必挫者,中即伏生機 ☆ 既愛其才,宜略其小節 ☆ 辦大事者,以多選替手為第一義,滿意之選不可得,姑節取其次,以待徐徐教育可也 ☆ 鄉間無朋友,實是第一恨事 ☆ 馭將之道,最貴推誠,不貴權術 ☆ 人見其近,吾見其遠,曰高明;人見其粗,吾見其細,曰精明 ☆ 不可背後攻人之短 ☆ 帶兵之道,用恩莫如用仁,用威莫如用禮 ☆ 不怕打不著,只怕打不勝 ☆ 君子所性,雖破萬卷不加焉,雖一字不識無損焉 ☆ 思與學不可偏廢 ☆ 常存一不敢為先之心 ☆ 見得天下皆是壞人,不如見得天下皆是好人 ☆ 凡事豫則立 ☆ 若日日譽人,人必不重我言矣 ☆ 遇憂患橫逆之來,當稍忍以待其定 ☆ 寡言養氣,寡視養神,寡慾養精 ☆ 未有根本不正,而枝葉發生,能自暢茂者也 ☆ 腳踏實地,不敢一毫欺人 ☆ 凡事須逐日檢點,一日姑待後來補救,則難矣 ☆ 養得胸中一種恬靜 ☆ 夫知之而不用,與不知同;用之而不盡,與不用同 ☆ 古之成大事者,多自克勤小物而來 ☆ 有其功,必有其效 ☆ 廣其識則天下大 ☆ 古者英雄立事,必有基業 ☆ 小仁者,大仁之賊 ☆ 治世以大德,不以小惠 ☆ 人各有性,冷者自冷,豪者自豪也 ☆ 見異思遷,欲求長進難矣 ☆ 眉宇間大有清氣,志趣亦不庸鄙,將來或終有成就 ☆ 處事宜決斷 ☆ 擇眾論之善者而從之 ☆ 銀錢則量力資助,辦事則竭力經營 ☆ 隘路打勝仗,全在頭敵 ☆ 既有定識,又有定力 ☆ 人不可無缺陷 ◎ 禮義廉恥,可以律己,不可以繩人 …… 為子孫做富貴計者,十敗其九。為人做善方便者,其後受惠 …… 為善最樂,是不求人知。為惡最苦,是惟恐人知。 ◎ 勿揚人過,反躬默省焉,有或類是,丞思悔而速改也。 ◎ 士有三不鬥:毋與君子斗名,毋與小人斗利,毋與天地鬥巧。 ◎ 憂時勿縱酒,怒時勿作札。 ◎ 薄福之人過享其福,必有忽然之禍。貫貧之人不安其貧,必有意外之憂。 ◎ 失意事來,治之以忍,方不為失意所苦。快心事來,處之以淡,方不為快心所惑。 ◎ 和可消人怨,忍足退災星。 ◎ 多躁者必無沉毅之識,多畏者必無踔越之見,多欲者必無慷慨之節,多言者必無質實之心,多勇者必無文學之雅。 ◎ 知足則樂,務貪必憂。 ◎ 立身之道,內剛外柔;肥家之道,上遜下順。不和不可以接物,不嚴不可以馭下。 ◎ 口腹不節,致疾之因;念慮不正,殺身之本。 ◎ 利可共而不可獨,謀可寡而不可眾。獨利則敗,眾謀則泄。 ◎ 好勝人者,必無勝人處,能勝人,自不居勝。 ◎ 惡莫大於毀人之善,德莫大於白人之冤。 ◎ 事以急敗,思因緩得。 ◎ 能甘淡泊,便有幾分真學問。 ◎ 只是一個見小,便使百事不成,亦致百行盡墮。 ◎ 尖酸語稱快一時,當之者終身怨恨。 ◎ 聰明外露者德薄,詞華太盛者福淺。 ◎ 傲人不如者必淺人,疑人不肖者必小人。 ◎ 人該省事,不該怕事。人該脫俗,不可矯俗。不該順時,不可趨時。 ◎ 因循二事,誤盡一生。鼓舞精神,方破此弊。 ◎ 與多疑人共事,事必不成。與好利人共事,己必受累。 ◎ 受不得窮,立不得品,受不得屈,做不得事。 ◎ 好談己長只是淺。 ◎ 居心平,然後可歷世路之險。 ◎ 清高太過則傷仁,和順太過則傷義,是以貴中道也。 ◎ 知天地萬物於一體,則能愛矣。 ◎ 二十年來治一怒字,尚未清磨得盡,以是知克己最難。 ◎ 事事順吾意而言者,此小人也,急宜遠之。 ◎ 氣忌盛,心忌滿,才忌露。 ◎ 凡讀無益之書,皆是玩物喪志。 ◎ 以舉世皆可信者,終君子也。以舉世皆可疑者,終小人也。 ◎ 要與世間撐持事業,須先立定腳跟始得。 ◎ 從人可羞,剛愎自用可惡。不執不阿,是為中道。尋常不見得,能立於波流風靡之中,最為雅操。 ◎ 聽言當以理觀。一聞在輒以為據,往往多失。 ◎ 為善者常受福,為利者常受禍,心安為福,心勞為禍。 ◎ 說人之短,乃護己之短。誇己之長,乃忌人之長。皆由存心不厚,識量太狹耳。能去此弊,可以進德,可以遠怨。 ◎ 提出良心,自作主宰,決不令為邪欲所勝,方是功夫。 ◎ 血氣盛,則克治難。欲養心者,先治其氣。 ◎ 聖賢成大事者,皆從戰戰兢兢之心來。 ◎ 易搖而難定,易昏而難明者,人心也,惟主敬則定而明。 ◎ 人心能靜,雖萬變紛紜亦澄然無事。不靜則燕居閑暇,亦憧憧亦靡寧。靜在心,不在境。 ◎ 人之精神,貴藏而用之,苟炫於外,鮮有不敗者。 ◎ 學而廢者,不若不學而廢者。學而廢者恃學而有驕,驕必辱。不學而廢者愧己而自卑,卑則全。勇多於人謂之暴,才多於人謂之妖。 ◎ 省事是清心之法,讀書是省事之法。 ◎ 自其外者學之而得於內者謂之明,自其內者得之而兼於外者謂之誠,誠與明一也。 ◎ 不深思則不能造於道。不深思而得者,其得易失。 ◎ 以愛妻子之心事親,則無往而不孝。以責人之心責己,則寡過。以恕己之心恕人,則全交。 ◎ 輕財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量寬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 惟正己可以化人,惟盡己可以服人。 ◎ 行事不可任心,說話不可任口。 ◎ 居有惡鄰,坐有損友,藉以檢點自慎,亦是進德之資。 ◎ 勿以小惡棄人大美,勿以小怨忘人大恩。 ◎ 責過太直,使人慚恨,在我便是一過。 ◎ 勸人不可指其過,須先美其長。人喜則語言易入,怒則語言難入,怒勝私故也。 ◎ 君子能扶人之危,周人之急,固是美事,能不自誇,則善矣。 ◎ 防身當若御虜,一跌則全軍敗沒。愛身當如處子,一失則萬事瓦裂。涉世甚艱,畜德宜豫。布人以恩,而外揚之,則棄,教人以善而外揚之,則仇。 ◎ 凡有橫逆來侵,先思所以取之之故,即思所以處之之法,不可便動氣,兩個人動氣,就成了一對小人,一般受禍。 ◎ 人有毀我誚我者,改之固益其德,安之亦養其量。 ◎ 人亦不可閑慣,閑慣則些小事便不可耐。 ◎ 學者不可不通世務。 ◎ 一個忍字,消了無窮禍患,一個足字,省了無限營求。 ◎ 事前加慎,事後不悔。 ◎ 薦賢不可示德,除奸不可示威。 ◎ 久利之事勿為,眾爭之地勿往。物極則反,害將及矣。 ◎ 定靜安慮得,此五字時時有,事事有。離了此五字,便是孟浪做。 ◎ 久視則熟字不識,注視則靜物若動,乃知蓄疑者亂真,過思者迷正應。 ◎ 事到手且莫急,便要緩緩想。想得時切莫緩,便要急急行。處天下事,只消得安詳二字,兵貴神速,也須從此二字做出。然安祥非遲緩之謂也,從容詳審,養奮發於定之中耳。 ◎ 作善豈非好事,然一有好名之心,即招謗招禍也。 ◎ 好便宜不可與共財,狐疑者不可與共事。 ◎ 遇詭詐人變幻百端,不可測度,吾一以至誠待之,彼術自窮。 ◎ 處事速不如思,便不如當,用意不如平心。 ◎ 人之處於患難,只有一個處置。盡人謀之後,卻須泰然處之。 ◎ 凡天下事,慮之貴,詳行之貴,力謀之貴,眾斷之貴獨。 ◎ 處事貴熟思緩處,熟思則得其情,緩處則得其當。 ◎ 處有事當無事,處大事當如小事。 ◎ 名節之於人,不金帛而富,不軒冕而貴。士無名節,猶女不貞,雖有他美,亦不足贖。故前輩謂爵祿易得,名節難保。 ◎ 忠信廉潔,立身之本,非釣名之具也。 ◎ 居鄉勿為鄉願,居官勿為鄙夫。 ◎ 薄福者必刻薄,刻薄則福益薄矣。厚福者必寬厚,寬厚則福亦厚矣。 ◎ 得意而喜,失意而怒,便被順逆差遣,何曾作得主。馬牛為人穿著鼻孔,要行則行,要止則止,不知世上一切差遣得我者,皆是穿我鼻孔者也。自朝至暮,自少至老,其不為馬牛者幾何?哀哉! ◎ 有理義以養其心,則雖老而神明不衰。苟為不然,則昏於豢養,敗於戕賊,未老而志衰矣。勵志之士,可不戒諸。 ◎ 短不可護,護則終短。長不可矝,矝則不長。尤人不如尤己,如圓不如好方。用晦則天下莫與汝爭智,謙則天下莫與汝爭強。多言者老氏所戒,欲納者仲尼所臧。妄動有悔,何如靜而勿動?太剛則折,何如柔而勿剛。吾見進而不己者敗,未見退而自足者亡。為善則游君子之域,為惡則入小人之鄉。 ◎ 倚富者貧,倚貴者賤,倚強者弱,倚巧者拙。倚仁義不貧不賤不弱不拙。 ◎ 寶貨用之有盡,忠孝享之無窮。 ◎ 為善最樂,是不求人知。為惡最苦,是惟恐人知。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