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迦格言
A. 薩迦格言全文
薩迦格言
前 言
《薩迦格言》在西藏文學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它不僅在藏族中廣為流傳,而且在國內外都有一定的影響。
作者薩班·貢嘎堅贊(1182--1251) 是薩迦教派的第四代祖師,出生於後藏薩迦王室,自幼受嚴格的釋典、經學教育,曾投名流釋迦室利為師,成為當時著名的學者,號稱薩迦班智達。他一生有很多著述,《薩迦格言》是他的主要著作之一。
《薩迦格言》產生的時代,正是西藏社會從奴隸制向封建農奴制過渡的時期。九世紀中葉,朗達瑪死後,吐蕃王室崩潰,奴隸制度被各地的奴隸起義暴動從根本上摧毀,西藏開始分裂為許多小的地方實力集團。它們之間相互征伐,戰爭連綿,直到元朝建立中央政府時,才結束了持續三百多年之久的混亂局面,統一了西藏。由於社會生產自身發展的要求,再加受到內地封建經濟制度的影響,在十三世紀前後,藏族地區社會經濟中的封建成分逐步增加,封建農奴制的經濟結構已經逐漸形成。此時,曾被朗達瑪一度摧毀的宗教,又因各地方勢力的崇奉和提倡興盛起來。某些地方統治者一面不斷派人前往印度修習佛法,一面又從印度迎請有名的佛教大德到西藏宣揚教義。由於傳承的不同,加之各不同地方政治勢力的需要,佛教便形成了甲當、噶舉、薩迦和寧瑪四大主要派
別。各派之大喇嘛為了擴大本派的勢力范圍,便興建寺廟,廣收徒眾,著書立說,用文學形式爭相宣傳本派教義或主張。因此,佛教哲學一時呈現繁榮景象。
《薩迦格言》就是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產生的。不少格言至今仍能給人以教益。在藝術上,《薩迦格言》突出的成就是運用極為豐富的比喻推理來說明主題。這些比喻包括魚鳥獸蟲、花卉草木、山川日月、刀剪釵環以及許多典故、故事、諺語等。把深奧難懂、枯燥無味的倫理,以簡煉的語言、淺顯易懂的形式表現出來,形象生動,色調鮮明,寓意深刻,有較高的藝術水平。它不僅為我們研究西藏文學史、思想史提供了可貴的資料,同時,也可作為文藝創作的借鑒。
《薩迦格言》原書共九章四百五十七首,後人白登曲吉等添著釋文故事五十一個。從中選發部分章節。由次旦多吉、王之敬、丁有希、賈湘雲、廖東凡、平措朗傑同志翻譯、整理。
第一章 觀察學者品
聲學者要掌握知識寶庫,
必須匯集珍貴的格言;
大海要成為水的寶庫,
必須匯集所有的江河。
人們是不是有學問,
在於能否明辨是非;
與塵土混合的鐵粉,
只有磁石才能分開。
格言是學者智慧的結晶,
愚昧的人則難以理解;
當陽光普照大地的時候,
貓頭鷹則變成了瞎子。
學者勇於改正過錯,
愚者怎能做到這點;
大鵬能啄死毒蛇,
烏鴉則不敢如此。
智者如受挫折,
也能更加奮力;
雄獅一旦飢餓,
也能殺傷大象。
學者不經過考問,
怎能了解學問的深淺;
樂鼓不經過敲擊,
怎能區別音質的好壞。
即使明晨就要死去,
今天仍要堅持學習;
雖然今生成不了學者,
但知識仍歸來世己有。
只要是知識淵博的學者,
自然會有人匯集在你周圍;
只要是香氣四溢的鮮花,
自然會有成群的蜜蜂飛來。
學者研究所有的知識,
精通後就能造福世界;
庸人雖然了解很多,
只不過是一絲星光。
即使具有淵博的學問,
仍要吸取別人的長處;
如果能這樣堅持下去,
就會通曉所有的知識。
學者用智慧保護自己,
敵人再多也不能把他傷害;
烏仗那婆羅門的兒子,
隻身一人降服了所有之敵。
當愚人間不合而爭吵時,
只有學者才能使他們安寧;
當河水混濁不清的時候,
只有澄水寶才能使它澄清。
學者無論處於什麼困境,
也不會去走庸人的道路;
燕子無論渴到什麼程度,
也不會去喝地上的臟水。
學者即使遇到欺騙,
也不會上當受蒙蔽;
螞蟻雖然沒有眼睛,
卻比有眼蟲走得快。
兩個學者一起商量,
就會有更好的主張;
姜黃和硼砂配合好,
會變成更美的顏色。
英明而福德俱全者,
隻身也能戰勝一切;
勇猛之獅和轉輪王,
均無需別人的幫助。
善於使用智慧和計謀,
征服大人物也很容易;
鵬鳥飛翔的本領雖大,
卻成了黃衣仙人坐騎。
欲得今生來世幸福,
就要靠自己的智謀;
聰明智慧的國王達瓦,
救了晨桑的今生來世。
雖有本領有膽量,
沒有智慧難成就;
雖有金銀和財物,
沒有福氣難保全。
是非本來就清楚,
如果相混只有學者才能明辨;
水奶本來就分明,
如果相融只有水鴨才能分開。
若經常鞭打和教訓,
就是牲畜也會聽話;
不用驅使而能自悟,
就是聰明人的標志。
對智者不用多指點,
看錶情他就能明了;
紅果的味道怎樣,
看顏色就能知道。
學者在自己的家鄉,
不如在外地更受尊敬;
珠寶到處被人珍視,
在海島上算得了什麼?
求學就得歷盡艱辛,
貪圖安逸成不了學者;
迷戀眼前安樂的人,
永遠得不到長遠之福。
有智謀的人那怕再弱小,
強大之敵也無法征服他;
勇猛的獅子是獸中之王,
卻被小兔子送掉了性命。
有德操修養的人,
能與眾和睦相處;
同一種類的牲畜,
都能夠聚集成群。
即使事情肯定成功,
事前也要再三考慮;
事後再去左思右想,
那就是愚蠢的表現。
通曉智者研究過的知識,
才能稱得上是學者;
老牛小牛傻瓜也能分辨,
那能算得上是學問。
大海不會嫌水多,
王庫不會嫌寶多;
人們不會嫌財富多,
學者不會嫌知識多。
為了能學到有益的知識,
那怕是小孩子的話也要聽;
為了能夠得到奇異的香料,
哪怕是野獸的肚臍也要取。
第二章 觀察賢者品
賢者高尚的品德,
靠賢者替他傳頌;
摩羅耶檀香氣味,
靠和風替它散布。
委任賢者做官辦事,
百姓就能得到安康;
寶貝供在經幢上,
自然會造福迎祥。
被暴君統治的百姓,
特別想念慈祥的法王;
被瘟疫纏身的牲畜,
特別渴望純凈的雪水。
被暴君殘害的百姓,
法王就會特別護佑;
被邪魔糾纏的眾生,
只有密宗才能解除。
賢者有點過失也會改正,
小人罪孽再大也不在乎;
乳酪沾點灰塵也要去掉,
釀酒還要特意放進曲粉。
正直的人即使貧困,
品德也會顯得高尚;
盡管火把朝下低垂,
火舌仍然向上燃燒。
賢者雖然身居遠方,
也能關照他的親友;
雨雲雖然飄在高空,
卻使莊稼獲得豐收。
活在世上名聲要好,
死了以後福德要全;
若無兩者縱有錢財,
絕不會使賢者歡悅。
對未來要遠見卓識,
受阻難要忍讓寬心;
如此努力堅持不懈,
僕役也能變成大臣。
樂善好施的美名,
像風一樣吹遍四方;
如同乞討的窮人,
召來了更多的施主。
布施了的東西不再索回,
小人的輕侮也甘心領受;
別人的好處永記不忘,
這就是高尚人的標志。
賢者若將學問隱藏,
他的名聲仍在世上傳揚;
把蘭花裝在凈瓶里,
它的香氣還是飄往十方。
國王只能在本地顯示威風,
賢者卻到處受到尊敬;
鮮花只是當天的裝飾,
頂飾珠寶卻永遠都是珍品。
低垂的果樹總是果實累累,
溫馴的孔雀總有漂亮翎尾;
只有賢者才具謙遜美德,
只有駿馬才能行走如飛。
賢者與常人作為雖然相同,
得到的結果則大不一樣;
撒在地里的種子雖然相同,
得到的收成則大有差異。
為賢者辦事那怕再小,
也能得到優厚的報答;
僅僅獻上了一顆酸楂,
就獲得太子般的賞賜。
高貴的身分靠德行保持,
行為墮落就失去了高貴;
芬芳的檀香人人喜愛,
燒成了灰還有誰稀罕。
賢者暫時遇到困難,
人們不必為他擔憂;
月亮若被天狗吃了,
很快就會得到解脫。
賢者對敵仁慈,
敵人也會被他征服;
誰對眾人施恩,
眾人就會立他為王。
高尚的人再艱難,
也決不取違義之財;
獸王獅子再飢餓,
也決不吃骯臟食物。
賢者即使在生死關頭,
也不會失去高貴的品德;
純金無論怎樣燒煉,
也不會改變本來的顏色。
小人向賢者大發雷霆,
賢者決不會計較;
狐狼發出傲慢的叫聲,
獅子可憐它無知。
顯赫者常常受到挑剔,
卑賤者有誰會去注意?
紅瑪瑙總是被人鑒賞,
拔火棍有誰會去評議?
對贊揚不表示高興,
對輕蔑不表示憤怒;
專心致志追求學問,
才是學者應有風度。
用卑劣手段得來的財富,
誰能說它是真正的財富;
貓和狗吃飽了肚子,
還會做出丟丑之事。
使自己的百姓得到幸福,
難道不是首領的榮耀?
將駿馬裝飾得光彩奪目,
難道不是主人的驕傲?
君王對自己的臣民,
施以仁慈和護佑;
臣民對自己的君王,
也必定盡忠效力。
聖人所在的地方,
有誰重視其它學者?
天空太陽升起的時候,
有誰會看見星星的光芒?
B. 在哪裡可以找到西藏格言如《薩迦格言》《水樹格言》《格丹格言》《國王修身論》《貢唐教言》等的漢譯本
拉薩 金馬附近有專門賣西藏出版社出版的的書籍 的書店····
希望能找到你要的····
或者我可以幫你去找找看,,,,
C. 薩迦格言對世人的影響 它從客觀方面
《薩迦格言來》對後世自藏族格言詩的創作起了推動作用,從思想內容到藝術形式、寫作方法諸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受到《薩迦格言》的影響。《薩迦格言》重在說理,善於運用比喻。語言簡潔,形象鮮明,准確有力;用詞雅俗兼蓄,既有佛經掌故,又有民俗民諺,深入淺出,別開生面。它成為藏族學者必讀著作,也在群眾口頭廣泛流傳。
D. 薩迦格言讀後感
在文章中:
「
小樹從地底聚集起許多生力,在冰雪下欠身,在早春潤濕的泥土中,勇敢
快樂地破殼而出,吸收空氣,承受日光,在雨中吟唱,在風中跳舞,受著大樹的蔭蔽,受著
樹的覆壓,而他青春生長的力量,終使他穿枝拂葉地掙脫出來,在烈日下挺立抬頭!
」
一股
自然的氣息,讓人感悟生命。
人生有痛苦,也有歡樂,歡樂與痛苦組成整個人生。歷經痛苦與磨難後的人生才更快
樂。從現在起,不要在害怕痛苦,勇敢一點,面對著生命的挑戰,哪怕是布滿荊棘坎坷,艱
難險阻,都要勇敢的邁過去,去實現生命的真正價值,讓生命經過痛苦與磨難的洗禮後,顯
出光輝亮麗的本色!!冰心的文章給人一種清新的感覺,讓人更能感受自然的樂趣。
22222222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讀後感
「
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對於人只有一次,一個人的生命應該這樣度過
……」
心一
下子跳動得劇烈了起來,一個堅強的保爾屹立在我們的面前。
保爾一生的經歷實際上是向不公正的命運挑戰,
向困難挑戰,
向自身的殘疾和不幸挑戰
的過程。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時,他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
為而羞愧;
那麼在臨終之際,
他能夠自豪地說:
我的整個生命和精力都奉獻給了世界上最壯
麗的事業
——
為解放全人類而斗爭。
」
這段名言曾經喚起幾代人去實現自己的理想,去錘煉
鋼鐵的意志,它是我們尋求人生價值的豐碑,是我們成長和追尋的路標。
一個人生目標不明確的人,如何能正確的對待生活中的挫折與失敗?一個沒有信念的
人,往往是一個迷惘無為的人;
一個沒有信念的民族,是一個危險的民族。
個人的奮斗唯有
和黨的偉大事業緊密聯系在一起,人生才會顯其輝煌,才會更有意義。我想,這就是《鋼鐵
是怎樣煉成的》深刻內涵之所在吧。因此,
「
保爾
」
,他不只是一個人的名字,他是實現人生
價值的豐碑。
讀此書,獲益非淺!
E. 薩迦格言對後世文學作品影響
《薩迦格言》在西藏文學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它不僅在藏族中廣為流傳,而且在國內外都有一定的影響。
作者薩班·貢嘎堅贊(1182--1251) 是薩迦教派的第四代祖師,出生於後藏薩迦王室,自幼受嚴格的釋典、經學教育,曾投名流釋迦室利為師,成為當時著名的學者,號稱薩迦班智達。他一生有很多著述,《薩迦格言》是他的主要著作之一。
《薩迦格言》產生的時代,正是西藏社會從奴隸制向封建農奴制過渡的時期。九世紀中葉,朗達瑪死後,吐蕃王室崩潰,奴隸制度被各地的奴隸起義暴動從根本上摧毀,西藏開始分裂為許多小的地方實力集團。它們之間相互征伐,戰爭連綿,直到元朝建立中央政府時,才結束了持續三百多年之久的混亂局面,統一了西藏。由於社會生產自身發展的要求,再加受到內地封建經濟制度的影響,在十三世紀前後,藏族地區社會經濟中的封建成分逐步增加,封建農奴制的經濟結構已經逐漸形成。此時,曾被朗達瑪一度摧毀的宗教,又因各地方勢力的崇奉和提倡興盛起來。某些地方統治者一面不斷派人前往印度修習佛法,一面又從印度迎請有名的佛教大德到西藏宣揚教義。由於傳承的不同,加之各不同地方政治勢力的需要,佛教便形成了甲當、噶舉、薩迦和寧瑪四大主要派別。各派之大喇嘛為了擴大本派的勢力范圍,便興建寺廟,廣收徒眾,著書立說,用文學形式爭相宣傳本派教義或主張。因此,佛教哲學一時呈現繁榮景象。
《薩迦格言》就是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產生的。不少格言至今仍能給人以教益。在藝術上,《薩迦格言》突出的成就是運用極為豐富的比喻推理來說明主題。這些比喻包括魚鳥獸蟲、花卉草木、山川日月、刀剪釵環以及許多典故、故事、諺語等。把深奧難懂、枯燥無味的倫理,以簡煉的語言、淺顯易懂的形式表現出來,形象生動,色調鮮明,寓意深刻,有較高的藝術水平。它不僅為我們研究西藏文學史、思想史提供了可貴的資料,同時,也可作為文藝創作的借鑒。
《薩迦格言》原書共九章四百五十七首,後人白登曲吉等添著釋文故事五十一個。
F. 薩迦格言的介紹
《薩迦格言來》是藏族第一部源哲理格言詩集,書成於13世紀上半葉,作者薩迦班智達以格言詩的形式,觀察評論各種社會現象,提出處世、治學、識人、待物的一系列主張。詩集強調知識、智慧的作用,宣揚「仁慈」「愛民」「忍讓」「施捨」「利他」「正直」「誠實」「精進」等佛教的基本教義。 《薩迦格言》藏區各印經院均有木刻版本,刊行不久,首先譯成八思巴文、蒙古文和漢文,後陸續有英、法、日、捷、匈等多種外文譯本,在國內外有較大影響。它既是藏族學者必讀著作,也在群眾口頭廣泛流傳。
G. 求《薩迦格言》txt
薩迦格言.doc 文件大小:210 K
http://vdisk.weibo.com/s/BZY8iRRVzxsOe
薩迦格言(藏漢).rar 文件內大容小:1.08 M
http://vdisk.weibo.com/s/uxC1K3MvJ_U11
H. 薩迦格言對學習上有什麼啟示
薩迦格言.觀察學者品
學者要掌握知識寶庫,必須匯集珍貴的格言;大海要成為水的寶庫,內必須匯集所有的江河容。
人們是不是有學問,在於能否明辨是非;與塵土混合的鐵粉,只有磁石才能分開。
格言是學者智慧的結晶,愚昧的人則難以理解;當陽光普照大地的時候,貓頭鷹則變成了瞎子。
學者勇於改正過錯,愚者怎能做到這點;大鵬能啄死毒蛇,烏鴉則不敢如此。
I. 薩迦格言的藝術特點
由薩來迦文化研究所編輯、西藏人自民出版社出版的《薩迦格言》記錄的是藏傳佛教薩迦派精通五明之學的大師薩班·貢噶堅參的格言。本書通過上師對為人處世、言行舉止、待人接物、辨別人品及佛法等方面細致入微的觀察和獨特的表達方式傳達明辨是非,與人向善,積德行善的道義,以求達到「讓世人有規可循,弘揚聖法」的目的。
《薩迦格言》全書分九品(章節),分別介紹了辨別智者、君子、愚者、各色人、惡性、性情、悖理、事業和佛法的方式方法,通過引用大量生動的比喻和例子將深刻的道理用簡單易懂、深入淺出的方式表達出來。同時漢藏雙語對應,並對每品(章節)中的配圖加以說明注釋。
《薩迦格言》是藏族第一部哲理格言詩集,成書於13世紀上半葉。此次出版的《薩迦格言》在原有的基礎上增加了插圖及漢語翻譯版本,譯文以七言四句為格式,簡潔明了而又朗朗上口,同時將具有深厚文化底蘊的薩迦《薩迦格言》以淺顯易懂的方式呈現給讀者。
J. 格言的意思
格言是指含來有教育意義可為准則的自字句。
格言是一個人機智之精華,眾人匯成的睿智。
格言要求內容積極向上,可以是聰明人的智慧,老年人的經驗。
格言,可以作為人們行為規范的言簡意賅的語句。
從句法結構角度說,格言是相對完整、相對獨立的句子,可以獨立用來表達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