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勵志語錄 » 生活哲理散文

生活哲理散文

發布時間: 2020-12-18 10:09:46

1. 關於人生哲理的散文

年輕的情懷,喜歡一個人,愛一朵花,其實並沒有錯,在我們長大過程中;只要愛過,喜歡過就是美麗的。

如果你想成功,那麼你要記住:遺產為零,誠實第一,學習第二,禮貌第三,刻苦第四,精明第五。

人生的聚會是一種緣分,有時分離也是一種愛的祝福。

人生不是止水,總會出現許多出乎意料之事。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風波驟起而泰然處之,就顯得很重要。轉危為安往往需要高超的心智,也需要好的心態。多思索少激動,多仁愛少仇恨,人生才變得更加美麗。

人不可有傲氣,但可有正氣。

名人與凡人的差別在什麼地方?名人用過的東西就是文物,凡人用過的就是廢物;名人強詞奪理叫雄辯,凡人就是狡辯;名人跟人打招呼叫平易近人,凡人就是巴結別人了;名人打扮不修邊幅,叫有藝術家的氣質,否認呢?話里話氣的;名人喝酒叫毫飲,凡人就叫貪杯;名人老了叫王老,凡人只能叫老王。

我們可以不美麗,但我們健康;
我們可以不偉大,但我們庄嚴;
我們可以不完滿,但我們努力;
我們可以不永恆,但我們真誠。

人生的重大決定,是由心規劃的,像預先計算好的框架,等待著你的星座運行。如期待改變我們的命運,首先要改變心的軌跡。

世間的許多事情都如此。當你刻意追求時,它就像一隻蝴蝶一樣振翅飛遠;當你摒去表面的凡塵雜念,為了社會,為了他人,專心致於一項事情時候,那意外的收獲已在悄悄地問候你。

很多時候解釋是不必要的——敵人不相信你的解釋,朋友不需要你的解釋。

盡管時光要使愛情凋謝,但真正的愛,卻永遠保持著初戀的熱情。

有些人不管變得多麼衰老,卻從不失去他們的美麗——他們知識將它從臉上移到了心裡。

你可以用自己不喜歡的方式賺到財富;也可以用不相信的葯醫好病;但你無法從自己不愛的人身上獲得幸福。

多一份舒暢,少一份焦慮;

多一份真實,少一份虛假;
多一份快樂,少一份悲苦。

我們的理智使我們一次次看透人生;
我們的激情又使我們一次次重受蒙蔽。

為別人著想意味著給你插上一對翅膀。

人世間,除了權力,金錢,聲望,暴力等等之外,還有一個給人成功;有了它,一個人的潛能可以 成倍成倍地施展出來,它就是——正直!

真正意料不到的事情永遠難以預料。

有朝一日你動了愛情,千萬保守秘密,沒有弄清楚對方的底細,決不能掏出你的心來。

如果我們能勇敢去愛,去原諒,為別人的幸福慷慨地表達我們的欣慰,理智地珍惜地珍惜環繞自己的愛,那麼我們就得到別的生命不曾獲得的圓滿。

一個人如果在20歲不英俊,30 歲不強壯,40歲不富有,50歲不智慧;那麼他這輩子就別想英俊,強壯,富有,智慧了。

2. 人生哲理散文

青春勵志文章 ----另一種珍愛(散文)
曾讀過一篇小說《綠墨水》,講一位慈父為使女兒有勇氣面對生活而借同班男生的名義給她寫匿名求愛信的故事。感動之餘我忽然想到:人真是太弱了,似乎總是需要通過別人的語言和感情才能肯定自己熱愛自己。如果有一天這世界上沒有一個人去關懷你、愛護你、傾聽你、鼓勵你——人生中必定會有這樣的時刻,那時你怎麼辦呢?

我深深記著一位老音樂家辛酸的軼事。他在「文革」中被下放到農村為牲口鍘了整整7年的草。等他平反回來,人們驚奇地發現他並沒有憔悴衰老。他笑道:「怎麼會老呢,每天鍘草我都是按4/4拍鍘的。」為此,我愛上了這位並不著名的音樂家和他的作品,他懂得怎樣拯救自己和愛自己。

我同樣深深記著另一位音樂家——傑出的女鋼琴家顧聖嬰。我不止一次為她扼腕嘆息。她在「文革」初期自殺了。我知道她不是不愛自己,而是太愛——愛到了溺愛的程度。音樂使她飄yì空靈清麗秀美,可當美好的東西被踐踏的時候,她便毀滅了自己。

為什麼不學會愛自己呢?

學會愛自己,不是讓我們自我姑息,自我放縱,而是要我們學會勤於律己和jiǎo正自己。這一生總有許多時候沒人督促我們指導我們、告誡我們、叮嚀我們,即使是最親愛的父母和最真誠的朋友也不會永遠伴隨我們,我們擁有的關懷和愛撫都有隨時失去的可能,這時候,我們必須會學會為自己修枝打杈,尋水培肥,使自己不會沉淪為一棵枯榮隨風的草,而成長為一株筆直蔥蘢的樹。

學會愛自己。不是讓我們虐待自己苛求自己,而是讓我們在最痛楚無助最孤立無援的時候,在必須獨自穿過黑洞洞的雨夜沒有星光也沒有月光的時候,在我們獨立支撐著人生的苦難沒有一個人能為我們分擔的時候——我們要學會自己送自己一枝鮮花,自己給自己畫一道海岸線,自己給自己一個明mèi的笑容。然後,懷著美好的預感和吉祥的願望活下去,堅韌地走過一個又一個鳥聲如洗的清晨。

也許有人會說這是一種自我欺騙,可是如果這種短暫的欺騙能獲得長久的真實的幸福,自我欺騙一下又有什麼不好呢?

學會愛自己,這不是一種羞恥,而是一種光榮。因為這並非出於一種夜郎自大的無知和狹ài,而是源於對生命的崇尚和珍重。這可以讓我們的生命更為豐滿更為健康,也可以使我們的靈魂更為強壯,可以讓我們在無房可居的時候,親手去砌磚疊瓦,建造出我們自己的宮殿,成為自己精神家園的主人。

學會愛自己,才會真正懂得愛這個世界。

3. 求幾篇哲理散文

抉擇 牧風 人的一生常處於抉擇之中,如:念哪一間大學?選哪一種職業?娶哪一種女子?……等等傷腦筋的事情。 一個人抉擇力的有無,可以顯示其人格成熟與否。 倒是哪些胸無主見的人,不受抉擇之苦。因為逢到需要決定的時候,他總是求詢別人說:"嘿,你看怎麼做?" 大凡能夠成大功業的人,都是抉擇力甚強的人。他知道事之成敗,全在乎已沒有人可以代勞,更沒有人能代你決定。 在抉擇的哪一刻,成敗實已露出端倪。 恩重如山 棲雲 凝神迎風搖曳的細竹,心底總莫名地濡濕:是誰砍它成笛;是誰鑽它出孔;又是誰在月圓的窗下,涼涼地吹? 竹管原本不會發聲,是多情的少年賦予它歌喉;就像月亮,天上的一堆亂石,從來就沒有光,沒有亮,是慷慨的太陽送給它光芒。 故事裡說,一個樵夫因為救助了上帝的信使莫克瑞,莫克瑞便回報樵夫一把金斧。背著金斧砍柴的樵夫一定欣喜萬端,感恩不盡。所以,當我清爽而又快樂地跨出家門的時候,笑紋里總是漾滿了謝意。沒有莫克瑞贈我以金斧,但在長長的生命隧洞中,一定有千千萬萬的人為我唱歌,為我照亮,為我一斧一鑿擊穿頭頂的黑暗。 一隻蘆笛沒有理由吹噓它華光皎潔。 同樣,一個人也沒有張揚成績卓著。就像一片花開,全憑借泥土、陽光、雨露,再飽滿的一粒種子,失去環境,也無處生根。 離開背後的支持,誰行? 補充: 大和 小 林清玄 一位朋友談到他親戚的姑婆,一生從來沒有穿過合腳的鞋子,常穿著巨大的鞋子 走來走去。 兒子晚輩如果問她,她就會說:"大小鞋都是一樣的價錢,為什麼不買大的?" 每次我轉述這個故事,總有一些人笑得岔了氣。 其實,有生活里我們會看到很多這樣的"姑婆"。沒有什麼思想的作家,偏偏寫 著厚重苦澀的作品;沒有什麼內容的畫家,偏偏畫著超級巨畫;經常不在家的商人,卻有非常巨大的家園。 許多人不斷地追求巨大,其實只是被內在 貪欲 推動著,就好像買了特大號的鞋子,忘了自己的腳一樣。 不管買什麼鞋子,合腳最重要,不論追求什麼,總要適可而止。 補充: 人就這么一輩子 劉墉 我常以"人就這么一輩子"這句話告誡自己並勸說朋友。這七個字,說來容易,聽來簡單,想起來卻很深沉。它能使我在 軟弱 時變得勇敢, 驕傲 時變得 謙虛 ,頹廢時變得積極,痛苦時變得歡愉,對任何事拿得起也放得下,所以我稱它為"當頭棒喝"、"七字 箴言 "。——我常想世間的勞苦愁煩、 恩恩怨怨 ,如有不能化解的,不能 消受 的,不也就過這短短的幾十年就煙消雲散了嗎?若是如此,又有什麼解不開的呢? 人就這么一輩子,想到了這句話,如果我是英雄,便要創造更偉大的功業;如果我是學者,便要獲取更高的學問;如果我愛什麼人,便要大膽地告訴她。因為今日過去便不再來了;這一輩子過去,便什麼都消逝了。一本書未讀,一句話未講,便再也沒有機會了。這可珍貴的一輩子,我必須好好地把握住它啊! 人就這么一輩子,你可以積 極地 把握它;也可以淡然地面對它。想不開想想它,以求 釋然 吧!精神頹廢時想想它,以求感恩吧!因為不管怎樣,你總是很幸運地擁有這一輩子, 不能白 來這一遭啊。 補充: 兩角錢的尊嚴 霍 忠義 某高校校報學生記者團在校園組織了一個"無人售報點",一木牌上面寫著:"當日報紙,每份兩角,自投 錢幣 ,自找零頭。"那種姿態,好像在說:我信任你。 起始幾日,報錢 回收率 高達100%。不久,回收率下降,幾個月後下降至30%。每日從報攤上拿報而不付錢的人逐漸增多, 連成 本都收不回來。組織者感嘆:"原本是要樹起一種尊嚴,倡導一種文明,沒想到,"無人售報點"卻成了校園中最不文明最不自重的地方。 當一個人不具備自尊時,你所給予他的尊嚴他是不會珍惜的,人心最易 麻木 於信賴之中。只有那些能忍受經年的兩角錢考驗的人,在突來的重金厚利面前,他才會不動心。因為經年的考驗,已經將自尊植進了他的 補充: 夠用了嗎?不夠再給你貼些

4. 名家經典哲理散文

名家散文很多,推薦幾部余秋雨的散文

1.《山居筆記》 1995年
《山居筆記》一書的寫作,始於一九九二年,成於一九九四年,歷時兩年有餘。為了寫作此書,作者辭去了學院的行政職務,不再上班,因此這兩年多的時間十分純粹,幾乎是全身心地投入。投入那麼多時間才寫出十一篇文章,效率未免太低,但作者的寫作是與考察聯在一起的,很多寫到的地方不得不一去再去,快不起來。記得有一次為了核對海南島某古跡一副對聯上的兩個字,幾度函詢都得不到准確回答,只得再去了一次。這種做法如果以經濟得失來核算簡直荒誕不經,但文章的事情另有得失,即所謂「得失寸心知」。
2.《霜冷長河》 1999年
驚人的安靜,但這種安靜使它成了一條最純粹的河。清亮、冷漠、坦盪,岸邊沒有熱鬧,沒有觀望,甚至幾乎沒有房舍和碼頭,因此它也沒有降格為一脈水源、一條通道。
它保持了大河自身的品性,讓一件件岸邊的事情全都過去,不管這些事情一時多麼重要、多麼殘酷、多麼振奮,都比不上大河本身的存在狀態。
它有點荒涼,卻拒絕驅使;它萬分寂寞,卻安然自得。很快它會結冰,這是它自己的作息時間表,休息時也休息得像模像樣……
3.《千年一嘆》 2000年
這是一本日記,記錄了余秋雨在千年之交隨香港鳳凰衛視「千禧之旅」越野車跋涉四萬公里的經歷。
他們一行人是去尋找人類古代文明的路基,卻發現竟然有那麼多路段荒草迷離、戰壕密布、盜匪出沒。完全不知道下一公里會遇到什麼,所知道的只是一串串真實的恐怖故事。
在「千禧之旅」即將結束之時,作者寫下這樣的一段話:「四個月冒險奔波,天天都思念著終點。今天我們到了,回頭一看,卻對數萬公里的尺尺寸寸產生了眷戀。那是人類文明的經絡系統,從今以後,那裡的全部冷暖疼痛,都會快速地傳遞到我的心間。」
4《行者無疆》 2001年
行者獨步於遙遠的曠野,
素昧平生的未知,遭遇處處的難題,
只因為一個執著的信任,
敢於把世界上任何一片土地都放在腳下,
為後來人度步出一往無垠的疆土 。
5.《借我一生》 2004年
是余秋雨對中國文化界的「告別之作」,涉及他和他的家族諸多不為人知的經歷,還描繪了記憶中文革時「大揭發」、「大批判」的整人模式……從前輩到自己,作者以平實、真實的記憶組成一部文學作品。
「我歷來不贊成處於創造過程中的藝術家太激動,但寫這本書,常常淚流不止。」 ——余秋雨
6.《笛聲何處》 2004年
中國歷史充斥著金戈鐵馬,但細細聽去,也回盪著胡笳長笛。只是,後一種聲音太柔太輕,常常被人們遺忘。遺忘了,歷史就變得獰厲、粗糙。這本書要捕捉的,就是曾經讓中國人痴迷了兩百年之久的崑曲的笛聲。在《笛聲何處》當中,余秋雨依舊以其一貫的文化的視角、散文的風格,關注的則是另一種歷史的、音樂的非物質的文化。余秋雨稱,《笛聲何處》的創作準備早在12年前就已經開始了。當時,《文化苦旅》還沒有進入台灣,余秋雨赴台所到之處的一系列活動,均是以崑曲學者的身份受到接待的。

5. 林清玄的哲理散文

蝴蝶的種子

我在院子里,觀察一隻蛹,如何變成蝴蝶。
那隻蛹咬破了殼,全身濕軟地從殼中鑽了出來,它的翅膀捲曲皺縮成一團,它站在
枝椏上休息曬太陽,好像鑽出殼已經用了很大的力氣。
它慢慢地、慢慢地,伸直翅膀,飛了起來。
它在空中盤桓了一下子,很快地找尋到一朵花,它停在花上,專注、忘情地吸著花
蜜。
我感到非常吃驚,這只蝴蝶從來沒有被教育怎麼飛翔,從來沒有學習過如何去吸花
蜜,沒有爸爸媽媽教過它,這些都是它的第一次,它的第一次就做得多麼精確而完美呀!
我想到,這只蝴蝶將來還會交配、繁衍、產卵、死亡,這些也都不必經由學習和教
育。
然後,它繁衍的子孫,一代一代,也不必教育和學習,就會飛翔和採花了。
一隻蝴蝶是依賴什麼來安排它的一生呢?未經教育與學習,它又是如何來完成像飛
翔或采蜜如此復雜的事呢?
這個世界不是有很多未經教育與學習就完美展現的事嗎?鳥的築巢、蜘蛛的結網多
么完美!孔雀想談戀愛時,就開屏跳舞!雲雀有了愛意,就放懷唱歌;天鵝和娃魚歷經
千里也不迷路;印度豹與鴕鳥天生就是賽跑高手。
這些都使我相信輪回是真實的。
一隻蝴蝶乃是帶著前世的種子投生到這個世界,在它的種子里,有一個不可動搖的
信念:
「我將飛翔!我將采蜜!我將繁衍子孫!」
在那隻美麗的蝴蝶身上,我看到空間的無限與時間的流動,深深地感動了。

------------------
一鳴掃描,雪兒校對
補充:
圓通寺與冰淇淋

到圓通寺的大殿拜怫,在我右邊拜佛的是一位中年的婦人,很虔誠地在那裡頂禮。
我也專心地拜著佛,突然聽到右邊傳來劈啪兩聲巨響,回過神來,發現右邊的婦人
正打著小孩的耳光,由於用力極猛,連靜寂的佛殿都回響著嗡嗡之聲,我看著孩子的左
右臉頰浮起十個鮮紅的指印。
「你沒看見媽媽在拜佛嗎?你這個死囡仔哺,要吃冰淇淋不誨等一下嗎?不吃會死
嗎?氣死我!氣死我!」那媽媽漲紅著臉,幾乎發抖地說。
原來是圓通寺外有小販賣冰淇淋,看來只有七八歲的小孩擋不住誘惑,來向正在拜
佛的母親要零用錢。
拜佛的母親的反應大出我的意料之外,但被打的孩子的反應更令我吃驚,他雙手撫
臉、咬牙、瞪著怨恨的眼睛以忍住淚水,憤憤地說:「你先讓我吃冰淇淋,等一下再拜
佛也不會死!」
說完,孩子一轉身沖出大殿,發抖的母親發狂了,順手抄起放在牆邊的木板,追了
出去。
我跟出去,看到一對母子順著石階追逐,竟追了數百公尺,最後消失在山下。
這時,我才聽見石階下賣冰淇淋小販的叭不——喇叭聲。
我已無心拜佛,坐在庭中的大石頭上思維,如果我正在拜佛,我的孩子來向我要冰
淇淋,我會有什麼反應,我想我會停止拜佛,去買冰給他吃,再回來拜佛;或者就陪他
吃個冰淇淋也未可知,吃了冰淇淋,拜佛的心可能會更清涼。
佛是永遠在的,稍停一下並不會怎樣。
佛是到處在的,體貼眾生的需要,正是在拜佛。
每一個孩子的內心都有尊貴的佛性,孩子與佛無二,為什麼母親不能體會呢?
正想著的時候,那氣喘噓噓的母親返來了,我擔心地問:「追到了嗎?」
她說:「無呀!這塊死固仔,跑比飛卡緊,看在佛祖面上,饒他一命,我是拿這個
板子回來還給廟里的。」
然後我看她把板子放回原處,在大殿前穿鞋子——她剛剛急怒攻心,連鞋子也沒穿
就跑了。
我順著圓通寺的石階下山,看著這秋天清明的風景,想到佛是永遠在的,佛是處處
在的,在每一片葉、每一朵花、每一株草,甚至在吃冰淇淋清涼的心裡。
但是,拜著佛的人中,幾人能知呢?

夢醒時分
林清玄

證嚴法師曾說過一個故事:

有一位七十四歲的老人,每天清晨都出去掃地,打掃別人家的門口,因此每個人看都他都非常喜歡。

有一天,幾位年輕人問他說:"老伯,你今年幾歲了?"

他說:"我四歲。"

那些年輕人以為他腦筋不正常,再問他一次,他還是說四歲,年輕人只好問他說:"你今年是七十四歲?還是八十四歲?"

那位老人回答說:"論年歲,我是七十四歲,但論真正的做人,我只有四歲"

年輕人問他:"這是怎麼說呢?"

他說:"我七十歲以前迷迷糊糊過人生,不識道理,只是眾生之一;但自我聽了道理之後,迄今四年,我才懂得為人群服務,才深深感覺到自己是在真正的做人,所以說我只有四歲而已。"

法師最後下了結論:"能體會佛的道理,才是真正出生的日子。"

學習佛法的人喜歡講"開悟",把開悟當成深遠不可捕捉的情境,但是,如果把開悟擺在那麼高深的境地,絕大部分人窮其一生也難有開悟的經驗。

證嚴法師的故事給我們從一個新的觀點來看開悟,落實到生活上,開悟的最初步就是"覺非",覺察到過去行為、語言、思想的錯誤加以修正,就是開悟的基礎,所以說,"修行"的最初步是"修正自己的行為"。

這時候,人有一個清明的心,來做自己身口意的主宰,有如從夢中醒來一樣。

一個人在夢中所經歷的,不管是多麼真實,都是處在虛妄與迷惘的狀態,在夢中完全失去主宰自我的意識,只是隨境流轉,不能自己。因此,每一次從夢中醒來,都是一個全新的開始。

當人不斷的"覺非",不斷的"修正行為",慢慢的就走向正法,走向究竟開悟之路。

這個世界也有人的夢是不醒的!不知道從哪裡來,迷迷糊糊投生到這個世界,熙熙攘攘的過了一生,最後,糊里糊塗的離開這個世界,投入另一個不可知的迷夢之中。

開悟,即是"醒轉",是把迷夢反轉,覺悟真理的實相,進而證見真理,斷除煩惱的擾亂,圓具封鎖量妙德,身心自在。

只要一個人"開佛知見"的那一剎那,他就算從漫漫長夜醒來了,彷彿在沉睡中突然聽到鬧鍾的聲音,站起來做一天的工作,明明白白做自己的主人。

悟了以後的人還是要好好的生活與工作,就像醒來的人要生活與工作一樣。不同的是,悟了的人,有一個更開闊的心胸,有更明晰的智慧之眼,以及更廣大的慈愛,來對待自己的人生、對待這個世界。

我很喜歡佛經里對菩薩的另一個稱呼"開士",開有明與達的意思,不僅慈悲智慧大開,還能指開正道來引導眾生。凡夫在時空的輪轉中突然張開心眼,就成了"開士",這樣一想就忍不住自問:每天夢醒時分張開眼睛的一剎那,我的心眼是不是也隨著張開呢?

究竟的證悟雖然很渺茫,可是從"覺非"而言,悟出自己的人生大道也並不遠,每次想到七十四歲的老人自認為真正活了四歲,我就會自問:我今年幾歲了?
補充:
失戀之必要
日期:2005-7-6 22:15:22作者:林清玄

為了愛
失戀是必要的
為了光明
黑暗是必要的
這些年來,我時常思考到愛與恨的問題,因此收到你的來信感到特別心驚,你說到連續談了三場戀愛,被三個不同的男人拋棄,感受到每一次談戀愛的感覺愈來愈淡薄,每一次被拋棄則愈來愈恨。

第一次失戀,你的感受是:真恨!真想報復他!

第二次,你更進一步談到:我一定要想辦法報復!

第三次的時候,你的心噴出這樣的火焰:我要殺死他!

讀了你的信,使我在夜暗的庭院中再三徘徊,抬頭看著遠天的星星,月光如洗,呀!這世界原是這樣的美好,為什麼人的心中要充滿恨意呢?由於懷恨,我們的心眼昏眠,就看不見世間一切的好,自然也看不到自己在這裡面的角色了。

我們時常談到愛恨,但很少人去深思愛恨的問題,我現在用佛經的觀點來看看愛恨,在南傳的法句經里,把愛分成四個轉變,也就是四個層次:
親愛――對他人的友情。

欲樂――對某一特定對象的愛情。
愛欲――建立於性關系的情愛。
渴愛――因過分執著以至於痴病的愛情。
這四個層次逐漸加深,也就逐漸產生了苦惱,因此經上說了一首偈:
從愛生憂患,從愛生怖畏;
離愛無憂患,何處有怖畏?

苦惱生出恐懼,恐懼生出悲哀,悲哀再轉為嗔恨,其實如果往前追溯,愛與恨是同一根源,好像手心與手背一樣,所以佛陀說:「愛可生愛,亦可生憎;僧能生僧,亦能生愛。」

什麼是恨呢?經典里把忿恨連在一起,說它們是五種障道的力量,也是十種小隨煩惱的兩種:忿,恨之意,對有情、非情產生憤怒之心。恨,於忿所緣之事,數數尋思,結怨不舍。五種障道之力是欺、怠、嗔、恨、怨,欺能障信,怠能障進,嗔能障念,恨能障定,怨能障慧。

那麼,像忿、恨、惱、嫉、害則是以嗔為體,嗔與貪、痴合稱為「三毒」,貪與痴加起來產生嗔,所以嗔是心的最大障礙,在《大智度論》里說:「嗔恚其咎最深,三毒之中,無重此者;九十八使中,此為最堅;諸心病中,第一難治。」

好了,現在我們知道愛欲與嗔恨的本質是相通的,我們可以來思考一些有趣的問題,一是愛雖然會轉為恨,卻不一定會轉為恨,也可以說,失戀會使一些人意志消沉、忿恨難平,卻也能使另外一些人更懂得去愛,開發更廣大的胸懷,不幸的,你是屬於前者。二是愛恨雖能束縛我們,它只是心的感受,猶如波浪之於大海,其中並沒有實體,是緣起緣滅罷了,可嘆的是,大部分人不能隨緣,反而緣起即住,愛的時候陷溺在愛里,恨的時候沉淪於恨中。

一般人在愛恨的時候很少有檢驗的精神,很少反觀這情緒的變化,因此就難以革新與創發。久而久之,愛恨逐成為一種模式。

「由愛生恨」是最固定的模式,我們從小就被教育了這種模式,我們在電視、小說、電影里學習到這種模式,在親戚朋友身上感染這種模式,反映到真實生活里,我們在愛情失敗時,隨之而起的便是恨,沒有一個例外,我把這種叫做「模式反應」,那有點像蚊子從我們眼前飛過,它不一定會傷害我們,但我們會下意識地舉手去撲殺它一樣。

如果不是「模式反應」,為什麼千百萬人失去愛的時候都反射出恨呢?那是不是人性的真實呢?我有一個朋友說過,歐洲人與美國人失戀,所帶來的恨意就比中國人或日本人淡薄得多,大部分西方人在失戀中、離婚之後都能與從前的伴侶做朋友,那是他們的模式反應沒有像我們一樣。

為什麼我要和大部分人一樣,失戀就憎恨呢?可不可以做一個卓然的人,失戀也不恨呢?

失戀的恨,那是由於兩個原因,一是認為失戀是壞事,二是我們沉淪於過去的覺受。

我曾經在筆記上寫了兩句話:「為了愛,失戀是必要的;為了光明,黑暗是必要的。」

那就好像,如果我們不飢餓,就無法真正享受食物;如果我們不生病,就不知道健康的可貴;如果我們不年老,青春對我們就沒有意義;如果我們要種蓮花,沒有爛泥巴是不行的……

失戀不是壞事,春天過了就是夏天,秋天過了就是冬天,這是必然的過程,我們熱愛春秋,但並不能阻擋火熱與寒冷的來臨,我們熱愛蓮花、玫瑰、金盞花、紫丁香,但我們不能使它不凋零。

我們不喜歡凋零,然而,凋零是一種必然。

過去不能讓它過去,未來不願等待未來是人生最大的悲劇,其實,再怎麼好的戀愛,每天都是不同的,我們甚至無法維持對一個人的愛,從早上到晚上都保有同一品質。也就是說,再好的愛都會失去,會成為過去式。

我們之所以為失戀煩惱,是因為我們不願面對此刻、融入此刻,老是沉湎於過去。可嘆的是沉湎於過去的人會失去生的樂趣、失去發現的樂趣、失去創造的可能、失去愛的能力。如果我們願意走出來,就會發現就在此刻、就在門外,就有許多值得愛的人、許多值得愛的事物。

當然,不只是許多人值得愛,也有許多人等著愛我,只是我關在過去的枷鎖里,他們沒有機會來愛我吧!我要得到更好、更珍貴的、更真實的愛,首先是使我的心得到自由。

看你滿腹煩惱、滿臉忿恨、滿腦子報復之思,就是有這世界上最好的對象,也會被你錯過了呀!

讓我們一起來做一些創造性的工作,每天清晨起來中,把昨天的愛恨全部放下,從零出發,對著鏡子好好展現一個最美的笑吧!然後梳妝打掃(從心裡的庄嚴開始),把自己最好的、最有魅力的那一面提起來,挺胸抬頭走出門外,那才是今天的你、此刻的你,既然你認為自己是善良而美麗的,為什麼不把善良和美麗表現出來呢?

如果是我,使我動心的異性,是那些有生機、有活力,能微笑走在風里的人,而不是懷憂喪志,滿腹忿恨的人呀!

我說的這些都不是空話,而是我自己的體驗,是我的開發與創造,說來你也許難以相信,我很感激那些從前拋棄過我的人,如果沒有她們,就不會造就今天的我呀!

那些沒有經過監獄的悲慘的人,不會懂得外面的世界是多麼值得歡喜與感恩,你現在知道心靈監獄的悲慘,一旦你走了出來,就可以知道生命確是值得歡舞和慶祝的。

不是哭了,不要恨了,當你停止哭泣與懷恨的那一刻,我在你的臉上看到春天的光輝,那時,你是多麼美,像一朵金盞花在清晨的陽光下溫柔地開放。
雖然我沒有見過你,但我真的看見了你轉化恨意之後,臉上流轉的光輝。

6. 經典而富有哲理的散文

<有一種美麗叫放棄>
一次默默的放棄,放棄一個心儀卻無緣份的朋友;
放棄某種投入卻無收獲的感情;
放棄某種心靈的期望;放棄某種思想。
這時就會生出一種傷感,然而這種傷感並不妨礙自己去重新猹始,
在新的時空內將音樂重聽一遍,將故事再說一遍!
因為這是一種自然的告別與放棄,它富有超脫精神,因而傷感得美麗!
曾經有種感覺,想讓它成為永遠。
過了許多年,才發現它已漸漸消逝了。
然後才懂:
原來握在手裡的,不一定就是我們真正擁有的;
我們所擁有的,也不一定就是我們真正銘刻在心的!
其實人生很多時候需要自覺的放棄!

世間有太多的美好的事物。
對沒有擁有的美好,我們一直在苦苦的嚮往與追求。
為了獲得,而忙忙碌碌。
其實自己真正的所需要的,
往往要在經歷許多年後才會明白,甚至窮盡一生也不知所終!
而對已經擁有的美好,我們又因為常常得而復失的經歷,而存在一份忐忑與擔心。
夕陽易逝的嘆息、花開花落的煩惱、人生本是不快樂的
因為擁有的時候,我們也許正在失去,
而放棄的時候,我們也許又在重新獲得。
對萬事萬物,我們其實都不可能有絕對的把握。
如果刻意去追逐與擁有,就很難走出患得患失的誤區。
所以生命需要升華出安靜超脫的精神。
明白的人懂的放棄,真情的人懂的犧牲,幸福的人懂得超脫!

「我不是因你而來到這個世界,卻是因為你而更加眷戀這個世界!
如果能和你在一起,我會對這個世界滿懷感激,
如果不能和你在一起,我會默默的走開,
卻仍然不會失掉對這個世界的愛和感激。
感激上天讓我與你相遇與你別離,完成上帝所創造的一首詩!」
生命給了我們無盡的悲哀,也給來我們永遠的答案。
於是,安然一份放棄,固守一份超脫!
不管紅塵世俗的生活如何變遷,
不管個人的選擇方式如何,
更不管握在手中的東西輕重如何,
我們雖逃避也勇敢,雖傷感也欣慰!
我們像往常一樣向生活的深處走去,我們像往常一樣在逐步放棄,又逐步堅定!

在這里給你推薦幾篇很美的哲理散文

擁抱冬天

秋已去,冬伊始,面對冬天,你可否畏懼,寒氣逼來,你願意低頭?是否還懷念春天的溫暖;是否還回味夏天的火辣;是否還思念秋天的蕭瑟。面對咆哮的狂風,你是否是唉聲嘆氣,勉強接受?做一回蒲松齡筆下的鬼魅,放下功名利祿,放下愛恨情仇,去擁抱冬天,與意志攜手攻克難關。

有位寺院主持在講經時曾經這樣說過:何為向上,只有放下。人生的旅途艱難莫測,即短暫又匆忙,背著包袱怎能欣賞到旅突地美景?又怎能實現靈魂深處的渴望?一席話,將人生詮釋得天高雲淡。那我們又何不就像主持所的那樣做:輕輕地松開雙手,放下那把為你遮風擋雨的傘,張開雙臂,揚起臉,用微笑去迎接暴風雨的來襲。縱使你有多少不舍……

但放下並不意味著放棄,放下是為了更好的進取,放下誘惑,舍棄擁有,腳步就會變得輕盈,心胸就會變得寬廣。

當暮色籠罩四野,灌滿天際,沒有月光,沒有星點時,你心中還有失落嗎?如果有,別擔心只需將你的心扉向著曠野開,目送夜晚的離去……當黎明的曙光劃破夜幕時,你成功地擁抱了冬天,擁抱了你心靈深處從未被挖掘過的憂傷、痛楚。在這時,你便可以將它永久的寄存在記憶中最高的山峰……

冬天過了,春天還會遠嗎

我很重要 (畢淑敏)

當我說出「我很重要」這句話的時候,頸項後面掠過一陣戰栗。我知道這是把自己的額頭裸露在弓箭之下了,心靈極容易被別人的批判洞傷。

許多年來,沒有人敢在光天化日下表示自己「很重要」。我們從小受到的教育都是-----「我不重要」。
作為一名普通士兵,與輝煌的勝利相比,我不重要。
作為一個單薄的個體,與渾厚的集體相比,我不重要。
作為一位奉獻型的女性,與整個家庭相比,我不重要。
作為隨處可見的人的一分子,與寶貴的物質相比,我們不重要。
我們------簡明扼要地說,就是每一個單獨的「我」------到底重要還是不重要?

我是由無數星辰日月草木山川的精華匯聚而成的。只要計算一下我們一生吃進去多少穀物,飲下了多少清水,才凝聚成這具美好的軀體,我們一定會為那數字的龐大而驚訝。平日里,我們尚要珍惜一粒米、一葉菜,難道可以對億萬粒菽粟億萬滴甘露濡養的萬物之靈,掉以絲毫的輕心嗎?

當我在博物館里看到北京猿人窄小的額和前凸的吻時,我為人類原始時期的粗糙而黯然。他們精心打制出的石器,用今天的目光看來不過是極簡單的玩具。如今很幼小的孩童,就能熟練地操縱語言,我們才意識到人類已經在進化之路上前進了多遠。我們的頭顱就是一部歷史,無數祖先進步的痕跡儲存於腦海深處。我們是一株億萬年蒼老樹幹上最新萌發的綠葉,不單屬於自身,更屬於土地。人類的精神之火,是連綿不斷的鏈條,作為精緻的一環,我們否認了自身的重要,就是推卸了一種神聖的承諾。

回溯我們誕生的過程,兩組先命基因的嵌合,更是充滿了人所不能把握的偶然性。我們每一個個體,都是機遇的產物。
常常遙想,如果是另一個男人和另一個女人,就絕不會有今天的我……
即使是這一個男人和這一個女人,如果換了一個時辰相愛,也不會有此刻的我……
即使是這一個男人和這一個女人在這一個時辰,由於一片小小落葉或是清脆鳥啼的打攪,依然可能不會有如此的我……

一種令人悵然以至走入恐懼的想像,像霧藹一般不可避免地緩緩升起,模糊了我們的來路和去處,令人不得不斷然打住思緒。

我們的生命,端坐於概率壘就的金字塔的頂端。面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我們還有權利和資格說我不重要嗎?

對於我們的父母,我們永遠是不可重復的孤本。無論他們有多少兒女,我們都是獨特的一個。

假如我不存在了,他們就空留一份慈愛,在風中蛛絲般無法附麗地飄盪。

假如我生了病,他們的心就會皺縮成石塊,無數次向上蒼祈禱我的康復,甚至願災痛以十倍的烈度降臨於他們自身,以換取我的平安。
我的每一滴成功,都如同經過放大鏡,進入他們的瞳孔,攝人他們的心底。

假如我們先他們而去,他們的白發會從日出垂到日暮,他們的淚水會便太平洋為之漲潮。

面對這無法承載的親情,我們還敢說我不重要嗎?

我們的記憶,同自己的伴侶緊密地纏繞在一處,像兩種混淆於一碟的顏色,已無法分開。你原先是黃,我原先是藍,我們共同的顏色是綠,綠得生機勃勃,綠得蒼翠欲滴。失去了妻子的男人,胸口就缺少了生死做關的肋骨,心房裸露著,隨著每一陣輕風滴血。失去了丈夫的女人,就是齊斬斬折斷的琴弦,每一根都在雨夜長久地自鳴……
面對相濡以沫的同道,我們忍心說我不重要嗎?

俯對我們的孩童,我們是至高至尊的唯一。我們是他們最初的宇宙,我們是深不時測的海洋。假如我們隱去,孩子就永失淳厚無雙的血緣之愛,天傾西北,地陷東南,萬劫不復。盤子破裂可以粘起,童年碎了,永不復原。傷口流血了,沒有母親的手為他包紮。面臨抉擇,沒有父親的智慧為他謀略……面對後代,我們有膽量說我不重要嗎?
與朋友相處,多年的相知,使我們僅憑一個微蹙的眉尖、一次睫毛的抖動,就可以明了對方的心情,假如我不在了,就像計算機丟失了一份不曾復制的文件,他的記憶庫里留下不可填補的黑洞。夜深人靜時,手指在撳了幾個電話鍵碼後,驟然停住,那一串數字再也用不著默誦了。逢年過節時,她寫下一沓沓的賀卡。輪到我的地址時,她閉上眼睛……許久之後,她將一張沒有地址只有姓名的賀卡填好,在無人的風口將它焚化。

相交多年的密友,就如同沙漠中的古陶,摔碎一件就少一件,再也找不到一模一樣的成品。面對這般友情,我們還好意思說我不重要嗎?
我很重要。

我對於我的工作我的事業,是不可或缺的主宰。我的獨出心裁的創意,像鴿群一般在天空翱翔,只有我才捉得住它們的羽毛。我的設想像珍珠一般散落在海灘上,等待著我把它用金線串起。我的意志向前延伸,直到地平線消失的遠方……

沒有人能替代我,就像我不能替代別人。我很重要。

我對自己小聲說。我還不習慣嘹亮地宣布這一主張,我們在不重要中生活得太久了。

我很重要。

我重復了一遍。聲音放大了一點。我聽到自己的心臟在這種呼喚中猛烈地跳動。

我很重要。

我終於大聲地對世界這樣宣布。片刻之後,我聽到山嶽和江海傳來回聲。

是的,我很重要。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有勇氣這樣說。我們的地位可能很卑微,我們的身份可能很渺小,但這絲毫不意味著我們不重要。
重要並不是偉大的同義詞,它是心靈對生命的允諾。

對於一株新生的樹苗,每一片葉子都很重要,對於一個孕育中的胚胎,每一段染色體碎片都很重要。甚至馳騁寰宇的太空梭,也可以因為一個油封橡皮圈的疏漏而凌空爆炸,你能說它不重要嗎?

人們常常從成就事業的角度,斷定我們是否重要。但我要說,只要我們在時刻努力著,為光明在奮斗著,我們就是無比重要地生活著。

讓我們昂起頭,對著我們這顆美麗的星球上無數的生靈,響亮地宣布----------

我很重要。

7. 抒情的人生哲理散文,600字~800字左右

心態,決定一切 有時,天下著雨,心是晴的;有時,天晴著,心卻在下著雨。心晴的時候,雨也是晴,心雨的時候,晴也是雨。這足以說明了人的心態很重要。心態,足以決定一切。
而我卻做不到用一顆樂觀的心態對待生活。看看曾經和自己工作的死黨,早擁有了自己的房子,又換了車子,出國定居。而自己,奔三了,出社會這樣久了,我到底擁有了什麼?說到底真正屬於自己的除了一輛車外,我什麼都沒有,兩手空空。
有人告訴我:心態取決於人的主觀想法,同一件事情,換個角度思考,心態就會不同。凡事往多方面想想,該順其自然時,就別勉強,這樣人生才會快樂。
還有一個我很欣賞的朋友說:其實在生活中,多點樂觀的精神和愉快的生活態度,就可以發現,其實只要自己快樂,天空就是下雨,也會天晴的。說真的,我真的沒有我這個朋友那樣超脫的思想。
他比我年長,看事情比我透,比我穩,在他年少時,很拼搏,很上進,在人人還買不起房子的年代,他就超前買下了。但他也為了完成自己的夢想,三餐經常有了這餐,忘記了下餐,結果胃出血,住院了,那是人生對他的考驗。從大病一場後,讓他對人生的態度也改觀了許多,名利、金錢也看淡了更多,更讓他明白,健康才是重要的,身體才是本錢,從而擁有一顆樂觀的心態對待人生。
他對股票很在行,在股票的幾年風雨路里,一路在成長,從08年的全球風暴危機,直到最近一直跌到新低的殘酷市場。一路上,磕磕碰碰,別人沒有過的風雨,在他心裡那滋味早已刻苦銘心。所以,他雖然虧錢了,但心態依然很好,對他的股民、粉絲來說卻成了心理安慰家,他並沒有因為市場的殘酷而影響他的生活,擁有一顆樂觀態度,豁達的心胸,真的很值得我去學習。
所以,想要有一個幸福的將來,想要有一個美好的明天,想要有所成就的話,就要擁有像他這樣一顆良好的心態,因為心態決定命運,命運同時也在決定生活。
說真的,我心裡非常的羨慕我朋友的愛人,他愛人有一份自己的事業,對事業很有上進心,人也較外向吧,很單純,安然的打拚自己的事業,家庭里的一切大小事都有心愛的老公幫他打理著,不用她早上起床做早餐,不用她早上上街買菜,不用她操心家庭大小事物,不用她多費心。其實,做這樣一位女子好幸福,真的。
一直以來,我都希望自己可以成就一個魚與熊掌同時兼得的神話,在事業與家庭同時兼得。可是,我知道,魚與熊掌同時兼得根本不會完美,因為那樣生活都會比別人辛苦;一直以來,我都給自己背負太多的責任和包袱,所以很累,所以更羨慕做一個單純女子。
其實,這樣的我,從小獨立,看過太多是是非非。早已憐悟,在痛苦中微笑,就可以坦然;在厄運中崛起,就可以堅強;在絕望中爬起來,就可以成熟;在沒有後盾的生活里,要學會面對風雨的洗禮;在沒有人給你掌聲時,要學會領悟獨處的境界。
不同的人生,不同的歲月,不同的生活環境,不同的經歷,會帶給人異樣的人生。其實人一樣也逃不了命運車轍似的軌跡,近三十年的風雨路,早已看透太多是非,在美麗的背後始終隱藏著邪惡,在成功的背後始終隱藏著辛酸與淚。這種滋味,只有自小獨立的方能明了。
今天,和同事一同到泉州東海去看店面,我同事還較滿意,准備買下來,當投資,其實我自己也很中意,只是自己的能力有限,如果我真的首付付了,那接下來的日子一定會比較辛苦,可是,我真的想買下,在我的人生里總想要一套屬於自己努力得來的房子。
我朋友說:其實你們女人都比較愛比較。也許是應了他那句話吧,必竟我這么要強,總不想落人一等,可是更重要的那也是我的夢想。從我步入社會之後,我就比別人努力,想要賺更多的錢,更重要的是想得到眾人的認可,更想讓自己擁有更美好的生活。我知道,這是心態問題,心態不好,所以往往都要比別人累。
哎,霧靄氤氳,不知朦朧了多少理想?有時常想:海的盡頭到底是什麼?一座富麗堂皇的海底宮殿?一個支離破碎滴血的心?一個遙遙無期的夢想?
都說:人生是一條苦難的河流。經歷了生活中最大的苦與痛,飽經歲月的無情與滄桑,只要心態好,生活一樣可以輕松。我承認,自己外表上很樂觀,但內心卻永遠無法釋然。
我朋友說:他有一個朋友買了好幾套房子,什麼都有了,老婆也在當領導,物質上什麼都不缺,很有錢。可是,當夜深人靜的夜晚時,他並不快樂,很寂寞,好像在得到時也在失去更多。是的,也許吧,當人一旦擁有了很多財富的時候並不一定是快樂的。反言之,當人一旦沒有那些財富的時候,就很妄想。但對我而言,更重要的是對自己人生目標的定義吧。
可是,生活對每個人來說確實是不公平的。是的,人生不如意的時候很多。面對生活,關鍵是以什麼樣的心態去對待,心態不同,人生的境界也大不同。是的,生活態度也會我們公平自由的權利。
記得有人告訴我,如果能從容的放下自己心中過分的夢想,那就是一種就是超脫,就是一種至高無上的境界。也許吧,活著,就要幸福,活著,就是現在,活著的每一天都應該快快樂樂。要活得簡單,活得快樂,活得輕松,不糾結,不偏激,不鑽牛角尖;學會包容,從容,淡定。放寬心態,淡看人生,一切莫過分強求。
是的,其實我很明白,當自己走過世間的繁華與喧囂,閱盡世事,就會幡然明白,人生不會太圓滿,再苦也要笑一笑,順從自己的心做自己想做的事。
他說:心態決定一切,真的很懷念。

8. 500字哲理散文

每一天都是一個新的開始,每一個開始都昭示著我們的未來,我們是正在獲取知識的幼稚兒,是需要飽讀詩書的孩童,是努力進取的少年。

每一個開始都是失敗的終點,它不會讓失敗者失去奮鬥力,它只會讓失敗者更加堅定不移,狂風曾經痛擊過我們的信心,風雪曾經撫摸過我們的臉頰,一切是如此的惡劣,但我們卻從來沒被此嚇倒而懼怕前進。

可知道那句話:「人這一生中最大的敵人就是自己。」也許你並不這樣認為,但是不可否認的,那首《從頭再來》就是最好的例證,失敗、沮喪只是現在,並不是永遠,當你再一次投入希望,換來的可能就是勝利,只有相信自己、肯定自己,才可能去開創另一片天空。

夢想總會有希望實現,踏著歌聲的翅膀讓我們翱翔,尋求那失落天空的色彩。』syoungdream.(在我的生命里沒有半件東西向你年輕的夢那樣甜美)

靜逸的音樂、輕揚的歌聲常讓人無限的遐想,揮筆如氂。正因為我的性格才讓我喜歡上這種既靜,又安逸的音樂。因為這樣才讓我有了一時的靜謐去感悟人生的真諦。

是夢想,才會有人奮力追逐它;是希望,才會有人盡其所有去把握它。生命力總有些未過的坎和難以實現的夢。歲月的流逝,讓我懂得人生不過是一場繁華的春夢而已,一切都應該自己牢牢把握住。

存在的依然存在,消失的已然不在。

從小就覺得人從一出生開始,就開始接受挑戰,當你還在學走路時,就有了跌到了再爬起來的毅力,那麼,現在,過了這么多年,是否堅強的意志不會這么輕易地被磨滅?

無畏開始與終點的距離,無懼失敗落於心間。

青春的腳步鈴鈴作響,走在成長的路上,無怨亦無言,一天天長大,一天天成熟,一次又一次否認自己,一直相信終有一天人生會畫上完美的圓圈。

開始與終點落在咫尺之間,其實一直都知道,生活殘酷、真實、平淡。但是,如果你邊走邊看邊用心體會,你會發現生活其實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物。

9. 有人生哲理及人文情懷的 名家散文

1、朱自清《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是中國文學家朱自清任教清華大學時所寫的一篇散文,是現代抒情散文的名篇。文章寫了荷塘月色美麗的景象,含蓄而又委婉地抒發了作者不滿現實,渴望自由,想超脫現實而又不能的復雜的思想感情,為後人留下了舊中國正直知識分子在苦難中徘徊前進的足跡。寄託了作者一種嚮往於未來的政治思想,也寄託了作者對荷塘月色的喜愛之情。

2、契訶夫《生活是美好的》

生活是美好的,只有被稱為人的這類動物歪麴生活之美。因為人類並未像其他萬物生靈那樣循著天定正途、大自然的引導和真主的啟示生活,而是按其自定法則生活,這些法則乃是其依據唯我主義、狂妄自大和個人好惡所隨意制定的。所以,他常對同類行惡,與異類為敵。

3、張抗抗《牡丹的拒絕》

《牡丹的拒絕》是張抗抗的一篇優美的散文。作品沒有像眾多描寫牡丹的作品那樣一味贊美牡丹的雍容華貴、絢麗多姿,而是獨辟蹊徑,通過對牡丹花開花落的描寫,著力贊美牡丹的拒絕,贊揚牡丹不慕虛華、對生命執著追求的精神。

4、餘光中《聽聽那冷雨》

《聽聽那冷雨》是著名詩人餘光中的散文作品。這篇散文抒寫的是深深的思鄉情緒,這種鄉情主要是通過雨聲的描寫流淌而出的,借冷雨抒情,將自己身處台灣,不能回大陸團聚的思鄉情緒娓娓傾訴,但另一方面這種鄉情也表現在他在文中化用的詩詞裡面,中國古典詩詞的意趣在被賦予生命的冷雨中表現得更淋漓盡致。

5、賈平凹《對月》

賈平凹的《對月》借物抒情,從月亮的形態中體味到人生的哲理,指出世上萬事萬物就像月的形狀一樣,一個圓、一個圓地完成!生活關鍵就在於抓住現在,不必特意去追求,有許多事是不可避免的,踏踏實實工作,平平實實生活,踏實地走完自己的人生之圓,為完成天地運動規律的大圓盡自己的力量。這才是我們應有的人生態度。

10. 哲理散文的特點

分為:經典哲理散文,愛情哲理散文,生活哲理散文,友誼哲理散文。其開頭沒有鮮明開頭,一般以一件事開頭, 論述道理,加以評論總結。哲理散文一般十分工整,不但有散文的特點「形散而神不散」之外,還具有行文對仗的特點,十分有韻味,不僅 餘音繞梁,而且內容豐富,比起哲理詩歌、記敘文、議論文來,語言優美。雜志《讀者》中有許多哲理散文。《一沙一世界》將哲理散文發展到了極致。

先秦——散文與哲學的和諧共生,自古就有良好的傳統,先秦便已然有諸多的哲理散文。

《周易》的表達方式是:「立言以盡相,盡相以達意的」(《易傳》) , 並且先人們是在寂然不動心性寂空的情況下,通過言象的激發,從而:「 感而遂通」以預測吉凶的。如「大壯」的上六:「羚羊觸蕃, 不能進,不能遂」寫 公羊的角掛在了籬笆上進退兩難的情形,而這種情形正好與卦畫相配合,傳達出一種進退兩難的意義,從而給予 占卜者以啟示, 從而能夠預測前途之吉凶。

《論語》是 孔子門徒對孔子言論的編輯和加工,能夠鮮明地反映出孔子說理的特色, 那就是善於使用具體的形象。如:「歲寒, 然後知 松柏之後凋也。」(《子罕》) 通過頌揚松柏在嚴酷自然環境中的頑強鬥志和生命力來歌頌一種堅貞不屈的人格。用「飯蔬食, 飲水, 曲肱而枕之,不義而富且貴,與我如浮雲。」(《述而》) 這樣一種 安貧樂道的形象來表現儒家的一種精神追求, 這里,孔子並沒有用邏輯推理的方式來做抽象的教化而是用形象的言語來感化他的弟子,從而告訴他們做人應該追求一種什麼樣的境界。

《老子》說理同樣具有這樣的特色,為了說明柔弱生剛強的道理,老子用水來譬喻:「天下之柔弱莫甚於水,而攻堅者莫能勝之。」(《十八章》) 形象而生動。用:「飄風不終朝, 驟雨不終日」(《二十三章》) 來說明物極必反的道理,使人頓悟。

《孟子》和《莊子》中大量使用比喻和寓言。據不完全統計,《孟子》全書二百六十章,共使用了一百六十多個比喻。如用:「欲見賢而不以其道,猶欲其入而閉之門也。」來說明尊賢重道的重要性; 再比如《滕文公下》記: 載盈之曰:「『什一,去關市之爭, 今茲未能, 請輕之, 以待來年而後已。何如?』孟子曰:『今有人日攘其鄰之雞者, 或告之曰:是非 君子之道。曰: 請損之,日攘一雞, 以待來年而後已。』如知其非義,斯速已矣,何待來年?」這個比喻一針見血地指出了關市之爭和偷雞一樣是不義行為,讀後令人發笑又使人深省。 李白在《大鵬賦》中便贊美《莊子》中的文章是:「吐崢嶸之高論, 開浩盪之奇言」,其說理往往是靠其奇偉詭怪的文風感染人, 而不靠邏輯推理來教化人。《逍遙游》就展開了一幅壯闊神奇的畫卷:「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翅若垂天之雲。」

魏晉玄學家哲理散文——魏晉之際玄學家的著作,不僅在中國哲學史上留下了卓具異彩的一頁,在 中國文學史上也開辟了新的篇章。肇自 先秦諸子的哲理散文至此又一大變,呈現出不同 前代的風貌。而以何晏(《無為論》《無名論》)、 王弼(《老子注》《周易注》)為代表的「正始名士」之文有別於以 阮籍(《大人先生傳》)、嵇康(《絕交書》《聲無哀樂論》)為代表的「竹林名士」之文。對此,劉師培在《中國中古文學史》中有所論述:「晉代自 太和以迄正始,文士輩出。其文約分兩派:一為王弼、 何晏之文,清俊簡約,文質兼備,雖闡發道家之緒,實與名、法家言為近者也……一為嵇康、阮籍之文,文章壯麗,總采騁辭,雖闡發道家之緒,實與縱橫家言為近者也。」湯用彤在他的《魏晉玄學論稿.言意之辨》中便如是說:「 王輔嗣(弼)兼綜名理,其學謹飭……稽叔夜(康)則宅心曠達,風格奔放。」「王氏謹飭,注重者本之宗統;嵇氏奔放,欣賞者天地之和美。」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