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勵志語錄 » 方法哲理

方法哲理

發布時間: 2020-12-28 23:09:16

哲理詩學習方法

一般世人推崇唐詩,貶低宋詩,倒是詩論界的共識最為評價公道:唐宋詩在總體上的差別——在情理各有側重上,唐重情,宋重理,神韻追求上,唐豪邁端莊,宋奇峭流暢;表現技巧上,唐尚虛,空靈渾成,宋尚實,工巧細密;措辭用語上,唐重聲律之美,多練虛字,宋重口語化,兼練虛字。而宋人的哲理詩較之唐詩則有高明之處:著重捕捉心與物相遇時剎那間的感受,並立即升華為一種哲理思考。
一提到宋代的哲理詩,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蘇軾的《題西林壁》和朱熹的《觀書有感》。
《題西林壁》是理趣詩的著名範例,而唐詩中少有這種詩。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這種詩,既是說理,又很有詩味,它以理語入詩,即用詩來說理,在描寫景物中說明一個道理。這就是理趣詩。《題西林壁》用形象的語言來表達哲理,逸趣橫生,精警簡括。前兩句從廬山移步換形,寫出廬山變化多端、令人目迷神奪,種種姿態,不可辨認。後兩句'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詩人在觀望中受到啟發,巧妙地說明'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的道理,成為啟迪後人的哲理名句
同屬理趣詩一類的還有王安石的《登飛來峰》:
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
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朱熹的《觀書有感》亦是理趣詩,以理語成詩,卻又別開生面:
半畝萬塘一鑒開,天光雲影共徘徊。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此詩的突出特點是:全詩用形象思維和比興手法,寫讀書的樂趣和重要。讀書本是很理性的事,在這里卻形如美景,情趣盎然。首句把'半畝方塘'比作一本書,因書為長方形,故有'半畝'之說。把書打開,就好像打開一面鏡子,既雅趣又新穎。二句借用'天光'、'雲影'這些為人們所喜愛、欣賞的自然美景,喻寫書中豐富的內容,情趣更濃。三句一個'問'字,引出方塘之水哪能澄清,四句道出緣由:為有源頭活水來。這個'活水'比喻得奇妙:知識來源於實踐,來源於生活。
盧梅坡,只知為宋人,其他不詳,可見其知名度不大,可他的哲理詩《雪梅》,卻被詩論界譽為宋人哲理詩的壓卷之作:
梅雪爭春末肯降,騷人閣筆費評章。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這的確是一首絕妙的哲理詩,無論在理致與筆趣上,都超過了前面提到的幾首詩,它既有宋詩工巧細密之所長,又兼得 唐人詩虛處著墨、意象微茫之特色。'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評價梅雪,恰如其分。此詩好就好在:它能寫出別人詩中所有(雪似梅,梅似雪),又能寫出他人筆下所無(梅雪爭春,各具特長)。這首詠物詩,沒有寫景,沒有抒情,純屬議論,卻寫得如此生動,另具一格。
盧梅坡還有一首同題《雪梅》詩,也是出類拔萃的詠梅之作:
有梅無雪不精神,有雪無詩俗了人。
日暮詩成天又雪,與梅並作十分春。
此詩深得梅與雪的天然風韻,且在吟詠之間,寄託了微妙的哲思與理趣。
另有宋人哲理詩壓卷之作美譽的是楊萬里的《過松塬晨炊漆公店》:
莫言下嶺便無難,賺得行人錯喜歡。
正入萬山圈子裡,一山放出一山攔。
此詩也是巧借景與事托寓哲思。詩人借翻山越嶺的實際描寫,道出一則深刻的哲理。一二兩句,平白如話,先點題意:'下嶺'有難,切莫'錯喜歡'。三四兩句,集中作答:'正入萬山圈子裡,一山放出一山攔',困難是一個接著一個,正如進入叢山峻嶺,翻過一座山,還有一座山在那裡等著呢!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備,千萬不可鬆懈。此詩理趣與詩味交融,深啟心智。
總之,宋人的哲理詩以哲思的景物化為特點,內蘊極為深刻,在詩史上成熟而獨特,能獨樹一幟。而唐人的所謂哲理詩,帶有初創性,只可說具有哲理性。哲思渾然於景事之中而成至理,才是哲理詩的絕妙特徵。

·積累·
《望岳》(唐·杜甫)[簡評]大凡憂國憂民之人,均有闊大的胸襟、偉大的抱負、坦然面對一切困難的勇氣和積極進取的精神。這是杜甫早年的詩作,時詩人赴洛陽應試,落第後北游齊趙,過泰山有感而作。詩中,我們看不到一點常人受挫後的沮喪,只能感受到作者超然物外的志趣和胸懷天下的抱負。這點,從作者筆下的泰山的形象和富有哲理性的「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即可略知一二。詩的前兩句寫泰山的高峻挺拔;三、四句寫泰山的神奇秀麗,但仍有參天聳立的雄姿暗含其中;五、六句由整體轉入局部,用山腰的白雲、飛鳥烘托直入雲天的泰山的雄姿,使泰山之高顯得更神秘莫測;最後兩句在以上描寫的基礎上表明自己征服泰山的勇氣和決心。詩人的這種胸懷,既是詩人的「詩史」中憂國憂民情結的最好注腳,也是我們確立志向的最好參照,特別是最後蘊含深刻哲理的兩句,更應成為我們自勵自強的信條而置之座右。
《登飛來峰》(宋·王安石)[簡評]這首詩言簡意賅,寓意深遠。作者借登塔的感受,表達了自己對人生的哲理性的認識:只有立足高遠,才能夠排除種種迷霧,看到事物的本來面目。這個觀點至今仍對我們有很大的啟發:無論生活或學習,都要有一個較高的立足點和較為長遠的目標,只有這樣,他才能避開種種假象的迷惑,排除前進道路上的重重障礙,向理想之境邁進。這時,這個立足點就顯得格外重要了,它需要德、才、膽、識作基礎——德,指遠大的抱負和崇高的理想;才,指淵博的學識;膽,指堅持真理的勇氣;識:指於紛繁復雜的表象中確認事物發展變化規律的能力。要想達到這個境界,既難也易,孔子曰:「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只要我們心有追求,行有努力,就會達到的。
·聯想·
《登鸛雀樓》(唐·王之渙)[合評]這三首詩,有許多相同之處,最突出的特點是:詩人都是通過對眼前景物的描寫,借景抒懷,表達自己的感受,抒寫自己的豪情,使我們讀後能感受到作者胸襟之闊大,此其一。其二,都是通過觀覽景物的感受引出對生活、對人生的哲理思考—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遠。這個結論,歷千百年而不衰,激勵著一代又一代志士向這一境界邁進,至今還時時警示著我們的志向、行動,可謂至理名言
當然,三者在表現這一哲理性內涵時,側重點有所不同:《望岳》表現的是作者的決心和追求,有超越萬物之志向;《登飛來峰》側重於實現理想、堅持真理的一種信念、決心和對重重障礙的蔑視;而《登鸛雀樓》則重在啟示人們要有向最高境界邁進的決心和意志。
這三首詩,從不同側面對同一哲理進行不同的闡述,給人以深刻的印象和各種各樣的啟示,可謂同工異曲之千古絕唱。

㈡ 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根本方法是

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根本方法是理論聯系實際

「理論聯系實際」是回對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答同革命和建設的具體實踐相結合原則的概括表述,是馬克思主義最基本的原則之一。其基本精神是達到主觀和客觀、理論和實踐、知和行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

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體現了認識與實踐相統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相聯結的馬克思主義的認識論和辯證法,是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在無產階級政黨作風上的具體表現。堅持這一原則,必須反對形形色色的主觀主義和形而上學思想。

㈢ 用哲學解決問題的方法

物質決定意識來要求我們一切從實際源出發,實事求是。
矛盾的特殊性要求我們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主要矛盾與次要矛盾已經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辨證關系原理要求我們要堅持一分為二的矛盾分析法,堅持兩點論與重點論相統一。
世界是矛盾的、普遍聯系和發展的,所以對應的方法論也就是:我們要用矛盾、聯系和發展的觀點看問題。

你所說的解決問題/分析問題的方法其實也就是方法論,所以就一定會有世界觀的存在,兩者是辨證統一的關系。

㈣ 如何運用哲學的方法和觀點來對待生活中的

首先抄要有正確的價值觀和襲人生觀。
由於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意識科學的獨立和迅速發展,哲學的研究對象又發生了變化。
哲學不再研究世界某一范圍、領域的問題了,而是研究整個世界一切事物、現象的共同本質和普遍的規律,如世界的本源,物質和意識的關系,世界的基本狀態等問題,從而形成了唯物唯心兩大派系。
哲學本身只是展現思維的不同維度,並無對錯可言,可若以實踐探尋客觀世界本來面目即存在科學與不科學之分了。

㈤ 方法、方法論、哲學三者的關系

三者的定義我就不再贅述了。這里只談關系問題。當然要是答卷,那就必須先內默寫概念容。

哲學包括:本體論、認識論、方法論。

哲學中的方法有一般方法、具體的方法之分。各門科學都有自己的具體方法。哲學中的方法范疇不同於具體科學的具體方法,也區別於不同領域的一般方法,它是關於自然、社會、思維的最一般的方法,方法論中的方法即此含義。

所以簡單的說,哲學包括方法論,方法論研究方法。

㈥ 關於勤奮比你講究方式方法蘊含的哲理故事

問題似乎語句不通順,不知道你想要什麼

關於"勤奮比你講究方式回方法"蘊含的哲理答故事
勤奮比你講究方式方法 ,這句話中 , <勤奮>比 你 <講究方式方法> ,缺少了關鍵性的結果內容
你是想說,勤奮比講究方式方法更重要 還是 不重要
不管怎樣,勤奮 和 方式方法 缺一不可,不討論偏激的情況,和 天才就是99%的汗水加上1%的靈感一樣,想成功,需要大量的汗水、努力、勤奮的東西,但是如果沒有那1%的靈感,也無法成功,只是對於正常人來講,持之以恆的努力才是最難能可貴的

㈦ 哲學方法論有哪些

挺多的,按照時間不完全列舉,有古希臘蘇格拉底的誘導法,柏拉圖的二分式辯證專法,屬亞里士多德的三段論演繹法;近代經驗主義的歸納法,唯理論的普遍懷疑,康德的先驗論批判,黑格爾的概念辯證法;現代的實證主義方法論(實證),實用主義方法論(考察結果),生命哲學的直覺,分析哲學的語言分析,現象學和存在主義的懸擱,法蘭克福學派的否定辯證法,結構主義的結構分析方法等等。 由於哲學內容的抽象性,使得哲學研究本身必須遵從一定的方法,而對這些方法的一般歸納就成了這種哲學的方法論。因此方法論的種類比世界觀和認識論的種類的要多得多;上面只是粗略地列舉,實際上幾乎每一個獨立的哲學流派都有自己的方法論基礎,甚至同一個學派中由於意見不同還有多個方法論,因此方法論的數量可以說和哲學史上哲學流派的數量不相上下。

㈧ 哲學上方法論都是具體的么

方法論的具復體是相對於制世界觀來說,但是方法論是不同於解決問題的具體辦法的。
世界觀,通俗地講,就是「觀世界」,是人們對世界的總體看法和根本觀點。方法論,就是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一般方法,是人們用什麼樣的方式、方法來觀察事物和處理問題。概括地說,世界觀主要解決世界「是什麼」的問題,方法論主要解決「怎麼辦」的問題。
方法論在不同層次上有哲學方法論、一般科學方法論、具體科學方法論之分。關於認識世界、改造世界、探索實現主觀世界與客觀世界相一致的最一般的方法理論是哲學方法論;研究各門具體學科,帶有一定普遍意義,適用於許多有關領域的方法理論是一般科學方法論;研究某一具體學科,涉及某一具體領域的方法理論是具體科學方法論。三者之間的關系是互相依存、互相影響、互相補充的對立統一關系;而哲學方法論在一定意義上說帶有決定性作用,它是各門科學方法論的概括和總結,是最一般的方法論,對一般科學方法論、具體科學方法論有著指導意義。

㈨ 哲學方法論什麼

方法論,是關於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方法的理論。

人們關於「世界是什麼、怎麼樣」回的根本觀點是世界觀答。用這種觀點作指導去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就成了方法論。

方法論是普遍適用於各門具體社會科學並起指導作用的范疇、原則、理論、方法和手段的總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著作中經常提到方法論這個概念。

(9)方法哲理擴展閱讀:

方法論在不同層次上有哲學方法論、一般科學方法論、具體科學方法論之分。科學方法論,包括培根闡述的實驗方法與歸納邏輯、笛卡兒論述的數學方法與演繹邏輯,以及貝塔郎菲的一般系統論方法與中國曾邦哲的系統邏輯《結構論》。

關於認識世界、改造世界、探索實現主觀世界與客觀世界相一致的最一般的方法理論是哲學方法論;研究各門具體學科,帶有一定普遍意義,適用於許多有關領域的方法理論是一般科學方法論;研究某一具體學科,涉及某一具體領域的方法理論是具體科學方法論。

三者之間的關系是互相依存、互相影響、互相補充的對立統一關系;而哲學方法論在一定意義上說帶有決定性作用,它是各門科學方法論的概括和總結,是最一般的方法論,對一般科學方法論、具體科學方法論有著指導意義。

㈩ 哲學必修四,關於馬哲原理方法論的總結要全

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論總結
一、唯物論(辯證唯物論)
1.世界的本原是物質(世界的物質性原理)
(1)原理:世界的本質是物質,物質決定意識。
(2)方法論:這要求我們看問題辦事情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
反對從主觀出發,反對「上帝創世說」。
2.自然界的物質性原理
(1)原理:自然界是物質的,它的產生、存在和發展是客觀的。
(2)方法論:
①人們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同時,應當尊重、保護自然,學會與自然和諧相處。
②承認自然界的客觀性是我們正確處理人與自然關系的基本前提。
3.規律的普遍性和客觀性
(1)原理:
①規律具有客觀性和普遍性,它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既不能被創造也不能被消滅。一旦違背客觀規律就會受到規律的懲罰。
②規律是客觀的、普遍的,但是人在客觀規律面前並不是無能無力的,人可以發揮主觀能動性,認識和利用規律,改造客觀世界為人類造福。
(2)方法論:
①人必須遵循規律,而不能違背規律,按照客觀規律辦事;
②人還要發揮主觀能動性,認識和利用規律,改造客觀世界為人類造福;
③要把尊重客觀規律性和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結合起來。
4.物質和意識的辯證關系原理
(1)原理:
①世界是物質的,物質決定意識;
②意識具有能動性,對物質有反作用:正確的意識促進客觀事物的發展,錯誤的意識則阻礙客觀事物的發展。
(2)方法論:
①我們必須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使主觀符合客觀;
②充分發揮意識的能動作用,樹立正確的意識,克服錯誤的意識。
5.人的主觀能動性和客觀規律性的辯證關系原理
(1)原理:
①規律是事物運動過程中固有的、本質的、必然的、穩定的聯系。規律具有客觀性和普遍性,規律的存在與發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既不能被創造也不能被消滅,是不可違抗的;
人在客觀規律面前不是無能為力的,人可以通過發揮主觀能動性,認識和利用客觀規律,改造客觀世界為人類造福。
③尊重規律、按規律辦事,離不開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發揮主觀能動性,也必須以尊重客觀規律為基礎。
(2)方法論:
①這就要求我們既要尊重規律,按客觀規律辦事,即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
②又要發揮主觀能動性,認識和利用規律;
③把尊重客觀規律和發揮主觀能動性結合起來,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做到主觀和客觀具體的歷史的統一;
④我們既要反對片面誇大主觀能動性的唯意志主義和唯心主義;又要反對片面強調客觀規律的機械唯物主義和片面強調客觀條件,安於現狀、因循守舊、無所作為的宿命論思想。
二、馬克思主義認識論
1.實踐和認識的辯證關系原理
(1)原理:
①實踐決定認識,實踐是認識的基礎。實踐是認識的來源;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實踐是檢驗認識的真理性的唯一標准;實踐是認識的目的和歸宿。
②認識對實踐具有反作用。正確的認識、真理和科學理論能指導人們有效地開展實踐活動,推動實踐的發展;錯誤的認識會阻礙實踐的發展。
(2)方法論:
①堅持實踐第一的觀點,自覺參與實踐活動;
②重視認識對實踐的反作用,重視科學理論對實踐的指導作用。
2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