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勵志語錄 » 馬克思哲理

馬克思哲理

發布時間: 2020-12-27 21:57:01

① 馬克思哲理

所謂「來形而上學」,就是自指片面的,孤立的,靜止的;而與之相反的,就是「辯證」,指的是全片的,聯系的,發展的。
"只見樹木,不見森林"和"一葉障目,不見泰山"都是指十分片面的看問題,看問題不全面,所以是形而上學的觀點。

② 體現了什麼馬克思哲學原理

這體現的是辯證法當中的兩點論與重點論相結合,即我們在認識和解決問題的時候既要抓主要矛盾也要抓次要矛盾,但要有所側重不可均勻用力

③ 馬克思主義哲學基本原理

馬克思主義哲學辯證唯物論原理:

1、物質存在形式原理(運動是物質的存在方式,時空是運動著的物質的存在方式)。

2、實踐本質原理(實踐具有直接現實性、主體能動性等特點)。

3、意識的本質和能動性原理。

4、世界的物質統一性原理,這是馬克思主義哲學中關於世界本質的原理,是唯物論,是黨的思想路線的哲學基礎。

馬克思主義哲學唯物辯證法原理:

1、普遍聯系的觀點中關於系統及其整體性、整體與部分關系的理解和應用能力;普遍聯系的觀點及其方法論意義。

2、質量互變規律的內涵及其方法論意義;辯證否定觀及其方法論意義。

3、矛盾的同一性和斗爭性的辯證關系原理及其方法論意義。

4、矛盾的同一性和斗爭性在事物發展中的作用原理,即事物發展的源泉和動力原理。

馬克思主義哲學認識論原理:

1、可知論和不可知論的區別原理;

2、認識的主體及其形成和發展;

3、實踐和認識的辯證關系原理(實踐的觀點是馬哲首要的和基本的觀點);

4、認識發展辯證過程的原理;

5、認識運動的不斷反復和無限發展的原理;

6、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在認識過程中的作用原理。

馬克思主義哲學唯物史觀原理:

1、人類社會與自然界的和諧發展原理;

2、物質資料生產方式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決定力量原理;

3、社會的實踐本質原理;

4、社會是不斷自我更新的有機體原理;

5、社會意識形態相對獨立性原理。

(3)馬克思哲理擴展閱讀

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起源:

1、馬克思主義在19世紀40年代產生於西歐,當時西歐資本主義已有相當發展。無產階級已經由自在階級開始向自為階級轉變。英國憲章運動、法國里昂工人起義和德國西里西亞紡織工人起義標志著無產階級已經作為獨立政治力量登上歷史舞台。

2、以《共產黨宣言》的問世為標志 。它吸收和改造了人類思想文化的一切優秀成果,特別是18世紀中葉和19世紀上半葉的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的成果。它的主要理論來源是德國古典哲學、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和英法空想社會主義。

3、19世紀科學技術的新成果,特別是細胞學說的確立,能量守恆和轉化規律的發現、進化論的新發展為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產生奠定了堅實的自然科學基礎。 馬克思和恩格斯完成了這一歷史使命。

4、大體上在1842~1844年間,他們積極投身於現實的政治斗爭、工人運動和科學研究,轉變為無產階級知識分子、唯物主義者和共產主義者。

5、1848年2月出版的《共產黨宣言》中,第一次對無產階級的思想體系作了系統的表述,這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在以後他們的畢生活動中,繼續豐富了馬克思主義哲學。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馬克思主義哲學

④ 用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結合自己談談對馬克思哲學的認識

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是以實踐的觀點為首要的基本觀點,把辯證法應用於考察認版識過程,權科學地揭示了認識的基礎、本質和發展規律。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是區別於唯心主義和舊唯物主義的認識論,是能動的、革命的反映論。貫穿本章始終的中心線索是堅持實踐觀點並在此基礎上堅持唯物論和辯證法的高度統一,以及實踐和認識的辯證統一,並劃清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同舊哲學認識論的原則界限。因此,本章首先闡明認識的本質——認識是在實踐基礎上主體對客體的能動反映,以此為基礎闡明認識的辯證運動,認識與實踐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認識在觀念范圍內的任務是把握真理,因此進一步闡明認識的真理性和檢驗真理的標准,真理和價值的關系,最後說明認識和黨的思想路線及其意義。認識主體是社會的人,認識的基礎是社會實踐,認識受社會歷史條件的制約並對社會實踐具有能動作用。人的認識本身就屬於社會精神現象。因此,理解和把握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又必須以理解歷史唯物主義為基礎。

⑤ 當代馬克思主義包含了哪些哲學道理

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包括三部分,即馬克思主義哲學、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分別是馬克思、恩格斯受德國古典哲學、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法國空想社會主義影響,並在此基礎上創立的.
馬克思主義哲學是關於自然、社會和思維發展一般規律的科學,是唯物論和辯證法的統一、唯物論自然觀和歷史觀的統一.它是一個相對真理.它是在繼承和發展了德國的古典哲學、英國的古典政治經濟學、英國、法國的空想社會主義下形成的馬克思主義的三個組成部分之一.它的主要理論來源是辯證法和唯物論.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是馬克思主義的兩大組成部分,實踐概念是它的基礎.
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十八個基本原理:
1.物質與意識辯論關系原理;
2.物質運動的規律性與人的主觀能動性辯論關系原理;
3.事物是普遍聯系的原理;
4.事物是變化發展的原理;
5.矛盾的普遍性原理;
6.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7.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相互關系原理;
8.主要矛盾與次要矛盾相互關系原理;
9.矛盾的主要方面與次要方面相互關系原理;
10.內因與外因相互關系原理;
11.量變與質變相互關系原理;
12.事物發展的前進性與曲折性相統一原理;
13.認識與實踐相互關系原理;
14.現象與本質相互關系原理;
15.感性認識與理性認識相互關系原理;
16.改造客觀世界與改造主觀世界相互關系原理;
17.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辯證關系原理;
18.人的價值原理.

⑥ 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對我有哪些指導意義

1、馬克思主義哲學從實踐出發解決哲學基本問題,即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是對人與世界內的關系的最容高抽象。馬克思主義哲學深刻地指出人與世界的關系實質上是以實踐為中介的人對世界的認識和改造關系。

2、從實踐出發解決人與世界的關系問題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實現偉大哲學變革的實質和關鍵。是實踐為人提供了認知對象。因此在實踐中,人不僅認識了世界,而且改造了世界,在天然、自然的自在世界的基礎上創造了人類的屬人世界。

3、實踐不僅具有認識論意義,而且具有世界觀意義。馬克思主義哲學區別於其他一切哲學的根本之處,在於它解決哲學基本問題的獨特方式。

4、舊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都不了解人類實踐活動及其意義,因而導致他們在對世界的理解和觀察世界的視角上存在著重大缺陷。馬克思主義哲學從實踐出發去理解現實世界,從而在世界觀、自然觀、歷史觀和認識論上都獲得了全新解釋,構築了統一的、徹底的、科學的哲學體系。實踐觀點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礎,貫穿於全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

⑦ 一句話概括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

有十個人生活在與外界不聯系的一個狀態中,其中有八個人很窮,有兩個人很富,這兩個富人用著各種辦法與心計管著這八個人。突然有一天,這八個人當中有一個人想:憑什麼我一天到晚干苦力吃的穿的都不如那兩個富人?但是我一個人的力量是斗不過那兩個富人的。因此他就對其他的窮人說:你們看我們天天干苦力,而那兩個富人什麼也不幹財富卻比我們多,其實他們的財富都是我們創造的——這就是馬克思主義的剩餘價值理論。我們現在大夥一轟而上把那兩個富人咔嚓一下幹掉,把他們的財富一分,大家過好日子——這就是馬克思主義的無產階級革命理論。等到把那兩個富人革命後,這個帶頭人又想:是我帶頭出的主意,又是我帶頭乾的,現在大家平分財富,哼!心裡不高興,就是多分點也不能滿足其貪欲之心。所以他又提出了這兩個富人的財富不能平分,應該將全部財富合在一起歸我們大家共同所有——這就是生產資料公有制和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由我專門來管理,其實就是由他說了算——這就是馬克思主義的計劃經濟理論。帶頭人為了讓其他七個人好好地幹活、死心塌地的聽從他的指揮,他又對大家說:大家好好的干,等到我們的財富多了,你想要什麼就拿什麼——這就是馬克思主義的共產主義理論。馬克思主義給我們的啟發是:為自己的利益行動,你總可以找到理由。如果這件事你做的比較好的話,你還可以落得為人民服務的美名。

⑧ 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包括哪些內容

第一章 緒論

一、什麼是哲學?

哲學是世界觀的理論體系。

哲學是理論化、系統化的世界觀。

哲學是對自然知識、社會知識、思維知識的概括和總結。

二、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關系(6分)

世界觀是人們對這個世界的總的根本的觀點和看法。

方法論是人們關於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關系:一般說世界觀和方法論是一致的,對世界的看法如何,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也會如何,既有什麼樣的世界觀就有什麼樣的方法倫;反過來說人們在認識和改造世界的實踐中使用的方法不同,也體現了不同的世界觀。

因此,世界觀和方法論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

三、*馬克思主義哲學和具體科學的關系 教材8

馬克思主義哲學和具體科學的關系是共性和個性的辯證關系。

1、相互區別:研究的對象不同,馬克思主義哲學把整個世界作為研究的對象,研究的世界的共同本質和普遍規律。具體科學是以世界的某一領域、某一范圍作為研究的對象,研究的是這些領域的特殊規律。

2、相互聯系:具體科學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礎,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世界共同本質的前提。馬克思主義哲學指導具體科學的發展,為具體科學的研究提供了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指導。

3、反對兩種錯誤傾向:既不能用馬克思主義哲學代替具體科學,也不能取消具體科學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礎作用。

(科學的科學對嗎?為什麼?「科學的科學」是馬克思主義以前的哲學家對哲學的概括和總結。他們認為,「科學的科學」包羅萬象的,從而混淆了哲學和具體科學的關系。事實上哲學和具體科學是既相互區別,由相互聯系的。)(選)

四、哲學的基本問題及其意義 教材6(掌握)

1、思維和存在或物質和精神的關系問題是哲學的基本問題。

2、哲學基本問題的內容包括兩方面:

(1)思維和存在或物質和精神和為第一性的問題(成為本原問題),對這個體的不同回答是劃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標准。

(2)思維和存在有沒有統一性的問題,己任的認識能否反映客觀的問題,對這個問題的不同回答是劃分可知論和不可知論的標准。(唯物主義認識物質是可知論,徹底的唯心主義也是可知論)。

3、意義:

(1)指導我們在實踐中要從客觀出發而不要從主觀出發,正確處理主觀與客觀的關系。

(2)指導我們在實踐中積極主動地去認識和探索客觀事物的規律。

五、唯物主義發展的幾個歷史階段 教材8

1、古代樸素唯物主義特徵:

用物質的具體形態去說明整個物質世界;

具有樸素的辯證法思想;

缺點是帶有隻管猜測的性質,缺乏科學的論證。在歷史觀上是唯心主義。

2、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特徵:克服了古代唯物主義的樸素性,在用宗教神學的斗爭中做出了重要貢獻。

具有明顯的局限性:

(1)機械性:用力學的尺度解釋一切「任何動物都說成是機器」。

(2)形而上學性:用鼓勵、精緻、片面的觀點去觀察世界,逗人世界的運動變化和發展。(3)不成地形:在歷史觀上是唯心主義。

3、馬克思主義的唯物主義:

達到了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統一,是完備徹底的唯物主義。

六、*唯心主義產生的根源(一起考1、2、3或分考3)

1、社會根源:生產力水平的提高,剩餘產品的出現,私有制的產生,積極的分化,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的分離。

2、緊急根源:在剝削階級占統治地位的社會中,由於剝削者脫離生產,壟斷了精神生產活動,因而總是片面誇大精神的作用,當他們把這種觀點加以理論化,西永華以後就形成了唯心主義。

3、認識論根源;

第一,人們的認識是在實踐中產生的,主觀與客觀,人士與事件是對立的統一,如果把主觀與客觀相分離,片面誇大主觀的作用,或者把認識的某一片斷加以絕對化,就會導致唯心主義。

第二,誇大感性認識會導致主觀唯心主義。

第三,誇大理性認識會導致客觀唯心主義。

七、辯證法的幾個歷史發展階段(選)

1、古代樸素辯證法:

特徵:認為整個世界是不斷運動、變化和發展的。但他們對世界的發展之提供了輪廓的說明,對構成世界的具體細節缺乏論證,具有猜測性。

2、近代唯心主義辯證法:

特徵:把變化發展的主體看作是絕對精神獲絕對觀念;與唯心主義相結合;具有不徹底性。

3、現代馬克思主義的唯物辯證法

特徵:在科學的基礎上實現了唯物主義和辯證法、自然觀和歷史觀的有機結合。

八、馬克思主義哲學產生的條件(選)

1、歷史條件:產生於19世紀40年代。人類社會的發展進入了資本主義盛會,其固有的矛盾:生產的社會化和生產資料私人佔有制的矛盾越來越計劃,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的矛盾越來越激烈。

2、自然科學條件:三大發現(1)能量守恆與轉化定律(2)細胞學說(3)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3,理論來源:德國古典哲學。批判的吸取了黑格爾辯證法的合理內核;批判的吸取了費爾巴哈唯物主義的基本內核。

九、為什麼說馬克思主義哲學是以實踐為基礎的革命性和科學性的統一 教材10

十、建樹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革命變革 教材10(12分)

十一、為什麼說馬克思主義哲學是時代精神的精華?教材15(沒有考過)

十二、人本主義和科學主義的錯誤是什麼?教材11
第二章 唯物論(第1部分物質論)

一、物質概念的幾個歷史發展階段 教材30

二、如何理解列寧的物質定義?(如何理解辯證無為注意的物質觀?)教材32

三、哲學上的物質概念同自然科學物質結構的理論的關系 教材33

四、物質和運動的辯證關系(常考)

1、物質是標志客觀實在的哲學范疇,它不依賴人的意思,能被人的意識所反映。運動指宇宙中發生的一切變化和過程。

2、關系:(1)從物質看,沒有不運動的物質。物質都處在永恆的運動中。如果把物質和運動分開,設想不運動的物質,就是形而上學。(2)從運動看,任何形式的運動都是物質的運動,如果把運動和物質分開,設想離開物質的運動,就是唯心主義。

因此,物質與運動不可分。運動是物質的存在方式,是物質的根本屬性或特性。(選)

五、絕對運動和相對靜止的辯證關系 教材35(12分或考選擇)

六、承認向相對靜止的意義(選)

承認相對靜止具有重要的意義。

1、只有承認相對靜止,才能理解事物的多樣性。

2、只有承認相對靜止,才能科學區分十五。

3、只有承認相對靜止,才能理解絕對運動。

七、物質和時間、空間的關系(時間、空間為何是客觀的?)教材37

八、如何理解社會歷史的物質性 教材40

九、為什麼世界物質統一性的原理是一切從實踐出發的哲學依據?教材56(12分或選)

第二章(第2部分意識論)

一、意識的起源 教材41(12分或選)

二、意識的本質(什麼叫意識)教材44

三、意識的能動作用及其實現的途徑 教材46(常考)

四、人工智慧和人的意識的關系 教材46

五、*客觀規律性與主觀能動性的辯證關系 教材55(12分必須會)

第三章 辯證法(第一部分辯證法的總特徵:普遍聯系永恆發展)

一、普遍聯系的概念及意義 教材60-62

二、聯系的多樣性及其意義 教材62(2003年考過小題)

三、如何正確認識條件 教材63

四、什麼是系統及主要特徵 教材64-65(選)

所謂系統,是指相互聯系的若干要素按一定方式組成的統一整體。系統具有整體性,結構有序性,內部結構趨向優化的特性。

五、政體和部分的辯證關系 教材65-66(記)

六、什麼是唯物辯證法的發展觀 教材67(選)

(世界既是事物的集合體,也是過程的集合體)

七、兩種對立的發展觀(辯證法和形而上學對立的表現及根本分歧)

辯證法是聯系、發展、全面考察問題的觀點;

形而上學是孤立、精緻、片面考察問題的觀點;

唯物辯證法和形而上學的根本分歧是在事物發展的動力問題,即是否承認矛盾是事物發展的根本動力。承認矛盾時辯證法的實質,否認矛盾是形而上學的要害。(選)

八、為什麼新生事物必然戰勝舊事物 教材67(選)
第三章(第二部分對立統一規律)(大題)

一、辯證矛盾與邏輯矛盾的區別 教材72

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辯證關系 教材76

三、主要矛盾與次要矛盾,主要矛盾方面與次要矛盾方面的辯證關系(矛盾發展的不平衡性理論)

(一)主要矛盾與次要矛盾的辯證關系

1、相互區別:在許多矛盾中,主要矛盾是居支配地位,其主導和決定作用的。次要矛盾是處於從屬的地位,其次要作用。

2、相互聯系:二者相互依存,互為存在的前提,沒有主要矛盾,無所謂次要矛盾,反過來說也是一樣。主要矛盾的解決規定者次要矛盾的解決,次要矛盾的解決也影響著主要矛盾的解決。

3、而這在一定的條件下互相轉化。

(二)主要矛盾方面和次要矛盾方面的辯證關系

1、區別:在一對矛盾中,鬧噸的主要方面是:居支配地位,其主導的決定作用的方面。矛盾的次要方面是:處於被支配地位,其次要作用的方面。事物的性質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決定的。

2、聯系:二者相互依存,互為存在的前提,沒有主要方面,無所謂次要方面,反過來說也是一樣。矛盾的主要方面規定和影響著次要矛盾方面的解決,次要矛盾方面的解決也影響著主要矛盾方面的解決。

3、二者在一定的調價下互相轉化。

(三)意義:在實踐中,我們應當學會區分主次矛盾,主次矛盾方面,要學會全面地看問題,堅持兩點論基礎上的重點論。

(參考題:主次矛盾,主次矛盾方面的辯證關系的原理說明我國為什麼要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理論3-4分,聯系實際3-4分)

四、矛盾的同一性和斗爭性的辯證關系 教材72

五、為什麼說矛盾是事物發展的動力 教材74-75

1、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發展中的作用(6分題或選)

2、矛盾的斗爭性在事物發展中的作用(6分題或選)

六、內因和外因的辯證關系及意義 教材75-76(12分)

七、*為什麼說對立統一規律是唯物辯證法的實質和核心 教材71

第三章(第三部分質量互變規律)

一、質量度及其意義 教材81

二、*量變,質變的辯證關系及其意義 教材83(大題)

參考題:量變質變辯證關系的原理,對於社會主義建設和個人成長都有重要指導意義。

(不要急於求成,要善於做量的積累,要善於抓住機遇,促成事物的轉變。)

三、量變質變形式的多樣性和復雜性 教材85

第三章(第四部分否定之否定規律)

一、肯定和否定的辯證關系(選)教材87

二、*什麼是唯物辯證法的否定觀 教材88-89(背)

自我否定發展聯系揚棄

三、形而上學否定觀的錯誤 教材88

四、否定之否定規律的內容及其意義 教材90-91

(為什麼說事物的發展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

(對事件的指導意義: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第三章(第五部分辯證法的五對范疇)(考概念)

一、簡述原因和結果的辯證關系及其意義 教材92

二、簡述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辯證關系及其意義 教材94

(如何看待機遇問題?(1)機遇是偶然性的發現;(2)基於背後隱藏著必然性;(3)實踐中我們要抓住機遇,努力發現必然規律)

三、簡述可能性和現實性的辯證關系及其意義 教材98

(分清楚四種情況:一,要分清可能性和不能,可能性有客觀根據,不可能沒有客觀根據;二,要分清現實的可能性和抽象的可能性,二者都有客觀根據,現實可能性是目前有條件實現,抽象可能性是目前沒有條件實現;三,要分清兩種相反的可能性,極好的可能性和壞的可能性。四,要分清可能性的大小,或然率是對可能性大小的一種科學說明和測定。)

四、簡述內容和形式的辯證關系及其意義 教材100

五、簡述本質和現象的辯證關系及其意義 教材10

第四章 認識論(第一部分實踐與認識)

一、實踐的定義,特點,基本形式 教材106-108(選)

二、時間對認識的決定作用 教材109-112

為什麼事件是認識的基礎(為什麼事件對認識起決定作用)(大題)

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事件不僅是認識的來源,還是認識發展的動力)(6分)

三、簡述直接經驗和間接經驗的關系

1、直接經驗是自己親身實踐獲得的知識,間接經驗是他人在實踐中獲得的知識,這種知識對我來說是間接經驗。

2、就整個人類來說,一切知識都來源於實踐;但對每個人來說,其知識由兩部分構成的,一部分是自己親身實踐獲得的知識,一部分是學習他人的間接經驗獲得的知識。

3、由於人的生命和經歷都是有限的,不可能事事都去實踐。所以,學習間接經驗不僅是必要的,而且是非常重要的。

4、間接經驗也要實踐中學。

直接經驗與間接經驗是源和流的關系(選)

四、兩條對立的認識路線 教材112(選)

五、為什麼說馬克思主義認識論是能動的革命的反映論

1、(強調反映論)馬克思主義認識論堅持實踐的觀點,認為人的認識是在實踐的基礎產生和發展的。

2、(能動性)堅持辯證法的觀點,認為人的認識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一個辯證發展的過程。揭示了人類認識的發展規律。

3、(革命性)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目的不是為了揭示和說明世界,而是為了更好的改造世界。

六、馬克思主義認識論與舊唯物主義認識論的區別 教材114(背次題或第五題)

七、能動的反應是摹寫和創造的統一 教材115(選)

八、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的辯證關系 教材116(考過多選背基本理論)

九、簡述認識的辯證過程教材115-120(考小題)

(為什麼人類認識的第二次飛躍比第一次飛躍意義更加偉大?因為(1)只有經過第二次飛躍,才能時間改造世界的目的。(2)只有經過第二次飛躍,才能使認識得到檢驗)

十、簡述主觀與客觀,認識與實踐為什麼是具體的歷史的統一 教材119

(理論與實踐的辯證關系:1,時間是理論的基礎,對理論具有決定作用;2,理論對實踐具有能動的指導作用。在正確理論指導下的實踐可以取得成功,在錯誤理論指導下的實踐會導致失敗。)

第四章(第二部分真理論)

一、什麼是真理?

真理是人們對客觀事物及其規律的正確反映。

二、判斷主觀真理論 教材121(選)

(主觀真理輪還表現為:多數人擁護就是真理;真理就是邏輯上的清楚明白等)

三、真理和謬誤的辯證關系 教材121(背)

四、絕對真理和相對真理的辯證關系及其意義 教材122-124

大題:把握真理的絕對性和相對性統一的原理,對於我們正確對待馬克思主義有重要意義。

(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真理,任何時候都要堅持,否則就會因為沒有正確的思想指導而導致失業失敗;馬克思主義具有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實踐中不能固守馬克思主義的個別結論,否則就會脫離實際,導致失敗。)

五、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

六、為什麼說實踐標准既是確定的又是不確定的?(真理標準的辯證法)教材126(看)

七、絕對主義和相對主義的錯誤 教材127(看)

第五章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

一、什麼是社會歷史觀的基本問題(選)

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的關系問題是社會歷史觀的基本問題。凡是認為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的就是歷史唯物主義,凡是認為社會意識決定社會存在的就是歷史唯心主義。

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辯證關系:

1、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的產生、發展、變化。

2、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具有反作用,先進的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起促進作用,腐朽落後的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起阻礙作用。

二、勞動在猿變人中的作用(為什麼勞動起了決定作用)教材137(選)

三、為什麼勞動是一般性和社會形式的統一 教材138-139(選)

四、什麼是勞動的社會性?(選)

1、人類從事生產勞動不能單個人孤立地進行,必須結成一定的社會關系才能進行。

2、勞動又加強了人們之間的社會關系。

3、勞動作為一個完整的過程,是自然過程和社會過程的統一,是連接人與自然的中介。

五、人與動物的區別 教材139(選)

六、什麼是生態系統?他是由那些部分構成的?教材141(選)

七、*什麼是環境問題?當代人面臨的環境問題是什麼?如何解決?教材142(當前重點)

八、人類對地理環境的依賴性 教材144

九、地理環境在人類社會發展中的作用 教材146(背)

十、人口生產不同於物質生產的特點 教材148(背)

十一、人口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 教材149(背)

十二、生產方式在社會發展中的決定作用 教材154(背)
第四章 認識論(第一部分實踐與認識)

一、實踐的定義,特點,基本形式 教材106-108(選)

二、時間對認識的決定作用 教材109-112

為什麼事件是認識的基礎(為什麼事件對認識起決定作用)(大題)

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事件不僅是認識的來源,還是認識發展的動力)(6分)

三、簡述直接經驗和間接經驗的關系

1、直接經驗是自己親身實踐獲得的知識,間接經驗是他人在實踐中獲得的知識,這種知識對我來說是間接經驗。

2、就整個人類來說,一切知識都來源於實踐;但對每個人來說,其知識由兩部分構成的,一部分是自己親身實踐獲得的知識,一部分是學習他人的間接經驗獲得的知識。

3、由於人的生命和經歷都是有限的,不可能事事都去實踐。所以,學習間接經驗不僅是必要的,而且是非常重要的。

4、間接經驗也要實踐中學。

直接經驗與間接經驗是源和流的關系(選)

四、兩條對立的認識路線 教材112(選)

五、為什麼說馬克思主義認識論是能動的革命的反映論

1、(強調反映論)馬克思主義認識論堅持實踐的觀點,認為人的認識是在實踐的基礎產生和發展的。

2、(能動性)堅持辯證法的觀點,認為人的認識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一個辯證發展的過程。揭示了人類認識的發展規律。

3、(革命性)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目的不是為了揭示和說明世界,而是為了更好的改造世界。

六、馬克思主義認識論與舊唯物主義認識論的區別 教材114(背次題或第五題)

七、能動的反應是摹寫和創造的統一 教材115(選)

八、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的辯證關系 教材116(考過多選背基本理論)

九、簡述認識的辯證過程教材115-120(考小題)

(為什麼人類認識的第二次飛躍比第一次飛躍意義更加偉大?因為(1)只有經過第二次飛躍,才能時間改造世界的目的。(2)只有經過第二次飛躍,才能使認識得到檢驗)

十、簡述主觀與客觀,認識與實踐為什麼是具體的歷史的統一 教材119

(理論與實踐的辯證關系:1,時間是理論的基礎,對理論具有決定作用;2,理論對實踐具有能動的指導作用。在正確理論指導下的實踐可以取得成功,在錯誤理論指導下的實踐會導致失敗。)

第四章(第二部分真理論)

一、什麼是真理?

真理是人們對客觀事物及其規律的正確反映。

二、判斷主觀真理論 教材121(選)

(主觀真理輪還表現為:多數人擁護就是真理;真理就是邏輯上的清楚明白等)

三、真理和謬誤的辯證關系 教材121(背)

四、絕對真理和相對真理的辯證關系及其意義 教材122-124

大題:把握真理的絕對性和相對性統一的原理,對於我們正確對待馬克思主義有重要意義。

(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真理,任何時候都要堅持,否則就會因為沒有正確的思想指導而導致失業失敗;馬克思主義具有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實踐中不能固守馬克思主義的個別結論,否則就會脫離實際,導致失敗。)

五、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

六、為什麼說實踐標准既是確定的又是不確定的?(真理標準的辯證法)教材126(看)

七、絕對主義和相對主義的錯誤 教材127(看)

第五章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

一、什麼是社會歷史觀的基本問題(選)

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的關系問題是社會歷史觀的基本問題。凡是認為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的就是歷史唯物主義,凡是認為社會意識決定社會存在的就是歷史唯心主義。

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辯證關系:

1、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的產生、發展、變化。

2、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具有反作用,先進的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起促進作用,腐朽落後的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起阻礙作用。

二、勞動在猿變人中的作用(為什麼勞動起了決定作用)教材137(選)

三、為什麼勞動是一般性和社會形式的統一 教材138-139(選)

四、什麼是勞動的社會性?(選)

1、人類從事生產勞動不能單個人孤立地進行,必須結成一定的社會關系才能進行。

2、勞動又加強了人們之間的社會關系。

3、勞動作為一個完整的過程,是自然過程和社會過程的統一,是連接人與自然的中介。

五、人與動物的區別 教材139(選)

六、什麼是生態系統?他是由那些部分構成的?教材141(選)

七、*什麼是環境問題?當代人面臨的環境問題是什麼?如何解決?教材142(當前重點)

八、人類對地理環境的依賴性 教材144

九、地理環境在人類社會發展中的作用 教材146(背)

十、人口生產不同於物質生產的特點 教材148(背)

十一、人口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 教材149(背)

十二、生產方式在社會發展中的決定作用 教材154(背)
第四章 認識論(第一部分實踐與認識)

一、實踐的定義,特點,基本形式 教材106-108(選)

二、時間對認識的決定作用 教材109-112

為什麼事件是認識的基礎(為什麼事件對認識起決定作用)(大題)

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事件不僅是認識的來源,還是認識發展的動力)(6分)

三、簡述直接經驗和間接經驗的關系

1、直接經驗是自己親身實踐獲得的知識,間接經驗是他人在實踐中獲得的知識,這種知識對我來說是間接經驗。

2、就整個人類來說,一切知識都來源於實踐;但對每個人來說,其知識由兩部分構成的,一部分是自己親身實踐獲得的知識,一部分是學習他人的間接經驗獲得的知識。

3、由於人的生命和經歷都是有限的,不可能事事都去實踐。所以,學習間接經驗不僅是必要的,而且是非常重要的。

4、間接經驗也要實踐中學。

直接經驗與間接經驗是源和流的關系(選)

四、兩條對立的認識路線 教材112(選)

五、為什麼說馬克思主義認識論是能動的革命的反映論

1、(強調反映論)馬克思主義認識論堅持實踐的觀點,認為人的認識是在實踐的基礎產生和發展的。

2、(能動性)堅持辯證法的觀點,認為人的認識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一個辯證發展的過程。揭示了人類認識的發展規律。

3、(革命性)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目的不是為了揭示和說明世界,而是為了更好的改造世界。

六、馬克思主義認識論與舊唯物主義認識論的區別 教材114(背次題或第五題)

七、能動的反應是摹寫和創造的統一 教材115(選)

八、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的辯證關系 教材116(考過多選背基本理論)

九、簡述認識的辯證過程教材115-120(考小題)

(為什麼人類認識的第二次飛躍比第一次飛躍意義更加偉大?因為(1)只有經過第二次飛躍,才能時間改造世界的目的。(2)只有經過第二次飛躍,才能使認識得到檢驗)

十、簡述主觀與客觀,認識與實踐為什麼是具體的歷史的統一 教材119

(理論與實踐的辯證關系:1,時間是理論的基礎,對理論具有決定作用;2,理論對實踐具有能動的指導作用。在正確理論指導下的實踐可以取得成功,在錯誤理論指導下的實踐會導致失敗。)

第四章(第二部分真理論)

一、什麼是真理?

真理是人們對客觀事物及其規律的正確反映。

二、判斷主觀真理論 教材121(選)

(主觀真理輪還表現為:多數人擁護就是真理;真理就是邏輯上的清楚明白等)

三、真理和謬誤的辯證關系 教材121(背)

四、絕對真理和相對真理的辯證關系及其意義 教材122-124

大題:把握真理的絕對性和相對性統一的原理,對於我們正確對待馬克思主義有重要意義。

(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真理,任何時候都要堅持,否則就會因為沒有正確的思想指導而導致失業失敗;馬克思主義具有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實踐中不能固守馬克思主義的個別結論,否則就會脫離實際,導致失敗。)

五、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

六、為什麼說實踐標准既是確定的又是不確定的?(真理標準的辯證法)教材126(看)

七、絕對主義和相對主義的錯誤 教材127(看)

第五章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

一、什麼是社會歷史觀的基本問題(選)

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的關系問題是社會歷史觀的基本問題。凡是認為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的就是歷史唯物主義,凡是認為社會意識決定社會存在的就是歷史唯心主義。

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辯證關系:

1、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的產生、發展、變化。

2、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具有反作用,先進的社會意識對社

⑨ 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是什麼

一、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就是:

1、物質存在形式原理(運動是物質的存在方式,時空是運動著的物質的存在方式)。

2、實踐本質原理(實踐具有直接現實性、主體能動性等特點)。

3、意識的本質和能動性原理。

4、世界的物質統一性原理,這是馬克思主義哲學中關於世界本質的原理,是唯物論,是黨的思想路線的哲學基礎。

二、辯證唯物論就是用辯證法的觀點研究世界的本質,即研究世界的本質「是什麼」的問題。是馬克思主義哲學體系的理論基礎和邏輯起點。它以物質和意識或思維和存在的關系為主線,系統論述了辯證唯物主義的物質觀、實踐觀和意識觀。

三、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創立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過程中,批判地繼承了德國古典哲學的積極成果,主要是吸取了黑格爾哲學的「合理內核」即辯證法思想和費爾巴哈哲學的「基本內核」即唯物論思想 。

四、馬克思主義哲學是一種社會經濟學的分析手段,擅長於用矛盾沖突的觀點分析社會中利益存在沖突的社會群體,是一套「經典」的社會學理論。馬克思採取了唯物的看待歷史的觀點,假設社會變化的原動力在於階級之間的沖突。認為歷史有其客觀的支配規律,認為社會變化是辯證的。

五、人類社會的產生、本質和社會規律的特點以及社會有機體及其結構,這是學習和掌握歷史唯物主義諸原理的前提。它主要包括兩方面:第一,人類社會的物質基礎和本質;第二,人類社會的經濟、政治、觀念結構。

(9)馬克思哲理擴展閱讀:

1、馬克思主義哲學從實踐出發解決哲學基本問題,即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是對人與世界的關系的最高抽象。馬克思主義哲學深刻地指出人與世界的關系實質上是以實踐為中介的人對世界的認識和改造關系。

2、從實踐出發解決人與世界的關系問題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實現偉大哲學變革的實質和關鍵。是實踐為人提供了認知對象。因此在實踐中,人不僅認識了世界,而且改造了世界,在天然、自然的自在世界的基礎上創造了人類的屬人世界。所以,實踐不僅具有認識論意義,而且具有世界觀意義。

3、馬克思主義哲學區別於其他一切哲學的根本之處,在於它解決哲學基本問題的獨特方式。舊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都不了解人類實踐活動及其意義,因而導致他們在對世界的理解和觀察世界的視角上存在著重大缺陷。馬克思主義哲學從實踐出發去理解現實世界,從而在世界觀、自然觀、歷史觀和認識論上都獲得了全新解釋,構築了統一的、徹底的、科學的哲學體系。

⑩ 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A)

一.填空題(每小題2分,共20分)
1. 哲學基本問題包括「一個關系和____兩個基本點_______」的內容。
2. _大腦_____是產生意識的物質器官。
3.引起一定現象的現象稱之為____原因____。
4.人們對客觀事物及其規律的正確反映就是___意識_____。
5.製造和使用生產工具是人類區別於動物的_____本質區別___________。
6.按地區劃分居民,這是___社區_____區別氏族組織的顯著特徵之一。
7.___________是在一定社會制度下,使該社會制度得到自我完善或持續存在與發展,而對社會體制進行的改善與革新。
8.社會革命和___社會變革__________是社會運動的兩種基本形式。
9.社會文明是____精神文明_________的表現。
10.個人對社會和他人的貢獻和責任是人的價值二重性的_____________方面。
二\.填空題(每小題2分,共20分)
1. 馬克思主義哲學首要的基本的特點是___唯物論________特點。
2. __靜止_____是運動的特殊狀態。
3.事物聯系和發展中一定要發生的、不可避免的趨勢稱之為____規律_________。
4.從實踐到認識的過程是認識發展中的____必經階段_____________。
5.人類區別於動物的根本特徵是____製造和使用生產工具________。
6.國家的本質是_____________的工具。
7.階級首先是一個__社會_____范疇。
8.人類歷史進程中起著重大作用並留下明顯的印記的人,我們稱之為___________。
9.社會進步根本的、最高的標準是__共產主義_________標准。
10.人的活動還受到盲目必然性的支配和奴役的狀態,這稱之為_______主觀______。
三\.填空題(每小題2分,共20分)
1. 馬克思主義哲學首要的基本的特點是____________特點。
2. _______是運動的特殊狀態。
3.事物聯系和發展中一定要發生的、不可避免的趨勢稱之為_____________。
4.從實踐到認識的過程是認識發展中的_________________。
5.人類區別於動物的根本特徵是____________。
6.國家的本質是_____________的工具。
7.階級首先是一個_______范疇。
8.人類歷史進程中起著重大作用並留下明顯的印記的人,我們稱之為_________。
9.社會進步根本的、最高的標準是___________標准。
10.人的活動還受到盲目必然性的支配和奴役的狀態,這稱之為____________。
四\.填空題(每小題2分,共20分)
1. 哲學基本問題包括「一個關系和___________」的內容。
2. ______是產生意識的物質器官。
3.引起一定現象的現象稱之為________。
4.人們對客觀事物及其規律的正確反映就是________。
5.製造和使用生產工具是人類區別於動物的________________。
6.按地區劃分居民,這是________區別氏族組織的顯著特徵之一。
7.___________是在一定社會制度下,使該社會制度得到自我完善或持續存在與發展,而對社會體制進行的改善與革新。
8.社會革命和_____________是社會運動的兩種基本形式。
9.社會文明是_____________的表現。
10.個人對社會和他人的貢獻和責任是人的價值二重性的_____________方面。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