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勵志語錄 » 長篇哲理故事

長篇哲理故事

發布時間: 2020-12-25 14:17:17

A. 史鐵生的經典代表作是什麼

1、《我的遙遠的清平灣》小說描繪了黃土高原上的小山村和一個風趣的放牛倌的故事

2、《奶奶的星星》除小說文本外,附錄作者一回憶錄、自述或訪談,以及相關的傳記材料及重要評論。個別作品的評論具有爭鳴性質,意在反映小說的社會影響的實況,也可供作文學史研究之需。

3、《來到人間》本書講述的是侏儒症患者小女孩,父母對她的生理殘缺有兩種態度:逃避與直視,以此而引發的故事和對讀者的觸動。

4、《我的丁一之旅》文字依然充滿史鐵生的標記,古典、詩意、靈動,在看似散漫實則縝密的結構里,精心構築了一個睿智空慧的哲思世界。「我」、「史鐵生」、「丁一」,三體合一,實乃身器和心魂互相尋找的一人。

5、《秋天的懷念》此文敘述了史鐵生對已故母親的回憶,表現了史鐵生對母親深切的懷念,對母親無盡的愛,對母愛的贊美,以及史鐵生對「子欲養而親不待」的悔恨之情,及對先年對母親不解的懊悔,令人十分感動。

6、《隨想與反省》簡介:慾望無邊,能力有限,是人類生來的困境。所以建立起諸多觀念,以使靈魂有路可走,有家可歸。

7、《幾回回夢里回延安》簡介:我相信,體驗生活回延安和生活體驗是兩回事。抱著寫一篇什麼的目的去搜集材料,和於生活中有了許多感想而要寫點什麼,兩者的效果常常相距很遠。從心中流出來的東西可能更好些。

8、《記憶與印象》是當代文學大家史鐵生所著的散文集。其主旨深刻、文字優美,以飽含深情的細膩筆觸講述了故鄉、故人、故事。

9、《病隙碎筆》該書用生動而通俗甚至是優美的語言追尋和控索了關於我們人生的書籍和未知的道理:人生、命運、愛情、金錢、道義、信仰,健康的心態、成功的途徑和價值、孩子的教育、家庭的紐帶。

10、《我二十一歲那年》。本書主要講述了作者二十歲那年的厄運突降,陷入憂郁的同時也開始了深刻的人生思索。

B. 張抗抗的簡介

張抗抗,女作家。浙江杭州人,1950年生。1963年考入杭州一中,1969年中學畢業後到黑龍專江國營屬農場勞動八年,當過農工、磚廠工人、通訊員、報道員、創作員等。1977年到黑龍江省藝術學校編劇班學習一年,1979年調到黑龍江作協從事專業創作。1972年發表了第一篇短篇小說《燈》,1975年出版了長篇小說《分界線》。反映黑龍江農場知識青年的生活。以後又相繼發表短篇小說《愛的權利》、《夏》、《白罌粟》;中篇小說《淡淡的晨霧》、《北極光》、《在丘陵和湖畔有一個人……》等。她還寫了中篇童話《翔兒和他的氫球》和散文集《橄欖》,出版了長篇小說《隱形伴侶》。作品中《夏》獲1980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淡淡的晨霧》獲第一屆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
作為一位作家,張抗抗具有良好的藝術感覺和藝術素質,一方面她以女性的溫柔和細膩探索青年一代的追求與痛苦,以敏銳、瀟灑的筆揭示人的心靈底蘊,作品中洋溢著青春的朝氣和純凈的詩意;另一方面比之於其他女作家的作品,她的作品包含著更多的理性思考。她不被感覺和情緒所左右,而是以一個智者的清醒有意識地將作品當作某些思考的載體,使其很多作品以深邃而獨到的思索見長。

C. 長篇的哲理故事

我心飛翔
約翰一次聽說非州一個小島上富含金礦,許欽都去淘金去了。這可是個版發財致富的權好路子,朋友也勸約翰前去淘金,但是約翰拒絕了。到最後,去淘金的人個個空手而歸,約翰地帶著大筆財富回來了。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原來,那個小島上並沒有會什麼金礦,所以淘金的人個個失望而歸,而要去個小島,必須穿過一條海,所以必須有船隻運輸,約翰正是讓心飛過了大海,抓住了機遇,發了一筆不小的造船財。
道理: 清理之中是柔和的輕風一縷,意料之外是荒原的鮮花一束。輕風可為人帶來清涼,鮮花亦贈人芳香滿懷。只有我心飛翔,才能跨躍情理的障礙,捕捉真實的出人意料之外;只有我心飛翔,才能飛越思維的狹隘,讓情理與意料牽手,煥發出奪目的光彩。我心飛翔。奇跡無處不在!

D. 長篇哲理故事

感悟人生
世界上有永遠不凋謝的花嗎??答案是肯定的,世上沒有永不凋謝的花,如果有也一定是假的。
完全紅透的蘋果,而且能保持久的蘋果有嗎?答案也是肯定的,沒有。如果有也一定是蠟做的或也是塑料製品。一個人一生不可能永遠生活在歡樂與幸福中或痛苦與悲傷之中,在幸福的時刻總是短暫的,而痛苦確在內心深處是漫長而無邊跡的。但是,只有能夠品嘗憂傷的人心靈才是真正能健康起來的人,那些拒絕憂傷就如拒絕長大一樣,不能健康的成長,到他生命終止時刻他仍然是一個最脆弱的人生,最後會收獲更深更深的痛苦之果...
歡樂與痛苦同樣是一種很高的人生境界。是人性達到一種高處狀態的表現,一個人要有一種永恆歡樂的心態,必須在經歷無數次痛苦、品嘗無數次憂傷之後、體會人生坎坷之後,並從才能真正明白人生意義,才能真正體會什麼是快樂與痛苦的並存。才會明白歡樂並不是一時的高興,而是一種樂觀向上、積極進取,淡泊寧靜的人生態度。憂傷並不是人生絕境、坎坷並非無止境,沒有誰能剝奪你的歡樂,因為歡樂是心靈結出的果實。歡樂將指引你在人生正確方向里尋找自己的錯誤,尋找自己人生的正確目標,並執著的走下去。
也沒有誰能阻止痛苦的悄然來臨,許多人經常痛苦、憂傷,就是因為他們總追求人生的一帆風順,追求人生的所謂完美,並不清楚的認識人生本身就一個痛苦加快樂的一個過程。並不是誰與你過不去,所以有些人,稍有不順就覺得上帝不公而怨天尤人,或者找任何借口為自己脆弱的心靈尋一份突破口,為自己失敗找一份靈魂的空白,好象只有這樣人生才能更加絢麗多彩,其實這本身也是一顆不成熟的人。他們不明白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真正的歡樂就是在這許多不如意中尋找一條通向如意人生的路。
真正的快樂就是在不斷的痛苦之中找到突破自己心靈的鑰匙,自信、從容的面對人生每一個階段給予的痛苦及坎坷,並堅定地走下去。世上無數成功者都能樂觀、豁達,並不是他們沒有經歷過不如意,而是他們有能力承受並最終戰勝了,超越了它帶來的痛苦與憂傷。
不經歷風雨的如何能見到彩虹,但有時經歷風雨後依然見不到彩虹。那就是面對一切現實給予的困惑與痛苦,因為你面前除了面對你還是面對,只有不斷的痛苦之中才會有你多彩而豐富的人生。
在不斷一次又一次面對的過程之中,讓我真正感悟,什麼才是真正的人生!!
面對浩如煙海的海天一色,自己是如此的渺小,但我在一天一天長大,我自豪的說:我學會了面對,盡管我殘缺,我依然是獨一無二的自己,如沒有兩片相同的葉子一樣,因為沒有誰與我一樣,這就是我生命的價值。
就如我不能拒絕我所該經歷的一樣,也因為我有所經歷才能有現在的我。
學會經營自己,學會創造自己的人,才能有豐富多彩的人生與未來。人生只是一個或長或短的過程,在這個過程里我們一天天縮短生命的距離,我們只有用寬容與愛心去拉長生命每一天,學會並懂得去面對現實生活,去面對每一個給予我痛苦與快樂的時刻,豐富著我人生的每一天......
很多人不需要再見,因為只是路過而已,遺忘就是我們給彼此最好的紀念

E. 10部有名的外國文學名著

一,《戰爭與和平》作者:列夫·尼古拉耶維奇·托爾斯泰

故事以1812年俄國衛國戰爭為中心,反映了1805年至1820年的重大事件,包括奧斯特利茨大戰、波羅底諾會戰、莫斯科大火、拿破崙潰退。通過對四大家庭以及安德烈、皮埃爾、娜塔莎在戰爭與和平環境中的思想和行動的描寫,展示了當時俄國社會的風貌。

二,《巴黎聖母院》作者:維克多·雨果

故事的場景設定在1482年的巴黎聖母院,內容環繞一名吉卜賽少女愛斯梅拉達和由副主教克洛德·弗洛羅養大的聖母院駝背敲鍾人卡西莫多而展開,面目醜陋、心地善良的敲鍾人卡西莫多為救女郎捨身的故事。

小說揭露了宗教的虛偽,宣告禁慾主義的破產,歌頌了下層勞動人民的善良、友愛、舍己為人,反映了雨果的人道主義思想。

三,《呼嘯山莊》作者:艾米莉·勃朗特

小說描寫吉卜賽棄兒希斯克利夫被山莊老主人收養後,因受辱和戀愛不遂,外出致富,回來後對與其女友凱瑟琳結婚的地主林頓及其子女進行報復的故事。

全篇充滿強烈的反壓迫、爭幸福的斗爭精神,又始終籠罩著離奇、緊張的超現實氣氛,驚悚恐怖之中感人至深,帶有部分哥特文學的奇幻恐怖色彩。

四,《童年 》作者:馬克西姆·高爾基

《童年》是高爾基以自身經歷為原型創作的自傳體小說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其他兩部分別為《在人間》、《我的大學》)。

講述了阿廖沙(高爾基的乳名)三歲到十歲這一時期的童年生活,生動地再現了19世紀七八十年代前蘇聯下層人民的生活狀況,寫出了高爾基對苦難的認識,對社會人生的獨特見解,字里行間涌動著一股生生不息的熱望與堅強。

五,《大衛·科波菲爾》作者:查爾斯·狄更斯

《大衛·科波菲爾》是狄更斯的帶有自傳性的扛鼎之作,正如狄更斯自己所言「在我心底深處有一個孩子最為我寵愛,他的名字叫大衛·科波菲爾」。這部長篇小說也是世界文學史上的一部傑作,曾被列夫·托爾斯泰譽為「一切英國小說中最好的一部」。

六,《紅與黑》作者:司湯達

小說圍繞主人公於連的個人奮斗及兩次愛情經歷的描寫,揭示了復辟王朝時期的波瀾的階級大博斗,反映了政治黑暗、教會腐敗,貴族反動和資產階級利慾熏心的廣闊生活畫面。

七,《悲慘世界》作者:雨果

《悲慘世界》是由法國作家維克多·雨果在1862年發表的一部長篇小說,其內容涵蓋了拿破崙戰爭和之後的十幾年的時間。

故事的主線圍繞主人公土倫苦刑犯冉·阿讓(Jean Valjean)的個人經歷,融進了法國的歷史、革命、戰爭、道德哲學、法律、正義、宗教信仰。

八,《安娜·卡列尼娜》作者:列夫·尼古拉耶維奇·托爾斯泰

《安娜·卡列尼娜》是俄國作家列夫·托爾斯泰創作的長篇小說,也是其代表作品。

作品講述了貴族婦女安娜追求愛情幸福,卻在卡列寧的虛偽、渥倫斯基的冷漠和自私面前碰得頭破血流,最終落得卧軌自殺、陳屍車站的下場。

庄園主列文反對土地私有制,抵制資本主義制度,同情貧苦農民,卻又無法擺脫貴族習氣而陷入無法解脫的矛盾之中。矛盾的時期、矛盾的制度、矛盾的人物、矛盾的心理,使全書在矛盾的漩渦中顛簸。這部小說是新舊交替時期緊張惶恐的俄國社會的寫照。

九,《約翰·克利斯朵夫》作者:羅曼·羅蘭

是一部通過主人公一生經歷去反映現實社會一系列矛盾沖突,宣揚人道主義和英雄主義的長篇小說。小說描寫了主人公奮斗的一生,從兒時音樂才能的覺醒、到青年時代對權貴的蔑視和反抗、再到成年後在事業上的追求和成功、最後達到精神寧靜的崇高境界。

十,《飄》作者:瑪格麗特·米切爾

小說中的故事發生在1861年美國南北戰爭前夕。生活在南方的少女郝思嘉從小深受南方文化傳統的熏陶,可在她的血液里卻流淌著野性的叛逆因素。

隨著戰火的蔓廷和生活環境的惡化,郝思嘉的叛逆個性越來越豐滿,越鮮明,在一系列的的挫折中她改造了自我,改變了個人甚至整個家族的命運,成為時代時勢造就的新女性的形象。

F. 長篇哲理故事700字

一生只做一件事
為什麼一生只做一件事,聽我慢慢道來!我家門前有兩家賣老豆腐的小店。一家叫「潘記」,另一家叫「張記」。兩家店是同時開張的。剛開始,「潘記」生意十分興隆,吃老豆腐的人得排隊等候,來得晚就吃不上了。潘記的特點是:豆腐做得很結實,口感好,給的量特別大。相比之下,張記老豆腐就不一樣了,首先是豆腐做得軟,軟得像湯汁,不成形狀;其次是給的豆腐少,加的湯多,一碗老豆腐半碗多湯。因此,有一段時間,,張記的門前冷冷清清。有一天早上,因為我起床晚了,只好來到張記的豆腐店。
吃完了一碗老豆腐,老闆走過來,笑著問我豆腐怎麼樣。我實話實說:「味道還行,就是豆腐有點軟。」老闆笑了笑,竟有幾分滿意的樣子。我說:「你怎麼不學學潘記呢?」老闆看著我說:「學他什麼呀?」我說:「把豆腐做得結實一點呀!」老闆反問我:「我為什麼要學他呢?」沉思了一下,老闆自我解釋說:「我知道了,你是說,來我這邊吃豆腐的人少,是嗎?」我點點頭。老闆建議我兩個月以後再來,看看是不是會有變化。
大概一個多月後,張記的門前居然真的排起了長隊。我很好奇,也排隊買了一碗,看看碗里的豆腐,仍然是稀稀的湯汁,和以前沒什麼兩樣,吃起來,也是從前的味道。老闆臉上仍然掛著憨厚的笑,我也笑著問:「能告訴我這其中的秘訣嗎?」
老闆說:「其實,我和潘記的老闆是師兄弟。」我有些驚訝:「那你們做的豆腐不一樣呀?」老闆說:「是不一樣。我師兄———潘記做的豆腐確實好,我真比不上;但我的豆腐湯是加入好幾種骨頭,再配上調料,再經過12個小時熬制而成,師兄在這方面就不如我了。」見我還有些不解,老闆繼續解釋:「這是我師傅特意傳授給我們的。師傅說,生意要想長遠,就必須有自己的特長。師傅還告訴我們,『吃』的生意最難做,因為眾口難調,人的口味是不斷變化的,即使是山珍海味,經常吃也會煩。
因此師傅傳給我們不同手藝。這樣,人們吃膩了我師兄的豆腐,就會到我這里來喝湯。時間長了,人們還會回到我師兄那裡。再過一段時間,人們又會來我這里。這樣,我們師兄弟的生意就能比較長遠地做下去,並且互不影響。」我試探地問:「你難道就不想跟師兄學做豆腐么?」老闆卻說:「師傅告訴我們,能做精一件事就不容易了。有時候,你想樣樣精,結果樣樣差。」張記老闆的這番話,我以為除與老豆腐有關,與一個人的擇業、一個人一輩子的堅守似乎都有些關聯……

G. 求《童年》的一書的簡介和主要內容

1、簡介
《童年》是高爾基以自身經歷為原型創作的自傳體小說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其他兩部分別為《在人間》、《我的大學》)。講述了阿廖沙(高爾基的乳名)三歲到十歲這一時期的童年生活,生動地再現了19世紀七八十年代前蘇聯下層人民的生活狀況,寫出了高爾基對苦難的認識,對社會人生的獨特見解,字里行間涌動著一股生生不息的熱望與堅強。
2、主要內容
小主人公阿廖沙在父親去世後,隨母親寄住在外祖父家中度過歲月。其間,他得到外祖母的疼愛、呵護,受到外祖母所講述的優美童話的熏陶,同時也親眼目睹兩個舅舅為爭奪家產爭吵打假以及在生活瑣事中所表現出來的自私、貪婪。這種現實生活中存在的善與惡、愛與恨在他幼小的心靈上留下了深刻地印象。阿廖沙就是在這種「令人窒息的,充滿可怕的景象的狹小天地里」度過了自己的童年。
3、作品影響
《童年》是一本獨特的自傳。它不像大多數自傳那樣,以一個主人公為形象創造出一幅肖像來。它更多地像一幅長卷斑斕的油畫,復原了一個時代,一個家庭里的一段生活。這段生活中,出現了許許多多的主人公。無論是美的,還是丑的,都同時站在讀者面前,沖擊著讀者的心靈。《童年》以其獨特的藝術形式,深刻的思想內容和獨樹一幟的藝術特色在俄蘇文學乃至世界文學史上佔有重要地位,並具有不可比擬的藝術的價值。
4、作者簡介
瑪克西姆·高爾基,前蘇聯著名作家、詩人,評論家,政論家,學者。他是前蘇聯下諾夫哥羅德人,俄羅斯族。1868年3月16日生於下諾夫哥羅德的一個木工家庭。是社會主義現實主義文學奠基人,無產階級藝術最偉大的代表者、無產階級革命文學導師、蘇聯文學的創始人之一,政治生活1892年用筆名「瑪克西姆·高爾基」發表處女作短篇小說《馬卡爾·楚德拉》,從此專心從事寫作。1936年6月18日在莫斯科逝世。

H. 有人生哲理或有意義的故事,要長一些,有自己的感悟 !!!急用 !!!

一把破舊的小提琴
曾經有過一場被視為破爛拍賣會的拍賣。拍賣商走到一把小提琴旁----一把看起來非常舊、非常破、樣子磨損的非常厲害的小提琴。拍賣商拿起小提琴,撥了一下琴弦,結果發出的聲音跑調了,難聽的要命。他看著這把又舊又臟的小提琴,皺著眉頭、毫無熱情的開始出價,10元,沒人接手。他把價格降到5元,還是沒有反應。他繼續降價,一直降到0.5元。他說:「0.5元,只有0.5元。我知道它值不了多少錢,可只要花5毛錢就能把它拿走!」
就在這時,一位頭發花白、留著長長的白鬍子的老頭走到前面來,問他能否看看這把琴。他拿出手絹,把灰塵和污痕從琴上擦去。他慢慢撥動琴弦,一絲不苟地給每一根弦調音。然後他把這只破舊的小提琴放到下巴上,開始演奏。
從這把琴上奏出的音樂是現場許多人聽過的最美的音樂。美妙的樂曲和旋律從這把破舊的小提琴上流淌出來。
拍賣商又問起價是多少。一個人說100元,另一個人說200元,然後價格就一直上升,直到最後1000元成交。
為什麼有人肯花1000元買了一把破舊的、曾經五毛錢都沒人買的小提琴?因為它已經被調准了音,能夠彈出優美的樂曲。

故事啟示:從5毛錢到1000元,只是老人的幾下撥動,價值就提升了2000倍!其實,人又何嘗不是如此呢?人的一生是由不斷地超越自我而組成的,每一次超越都伴隨著人生價值的提升。在人生的道路上,只有將橫在面前的困難當做超越自我的奠基石,才能在一次次的自我超越中最大化的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終於寫完了,不知道你滿不滿意,反正我累夠嗆

I. 求哲理故事+其800字心得

父子二人看到一輛十分豪華的進口轎車。兒子不屑地對他的父親說:「坐這種車的人,肚子里一定沒有學問!」父親則輕描淡寫地回答:「說這種話的人,口袋裡一定沒有錢!

--你對事情的看法,是不是也反映出你內心真正的態度?
態度決定一切
對已經失去了的,就讓它失去吧!與其惋惜,不如積極奮進,讓自己在別的方面得到有意義的補償。 ------------題記
人生的旅途不可能只有鮮花和歡笑,征途中肯定會荊棘,有陡崖,有陷阱,有挫折,面對困難,挫折,面對失敗,逆境,不同的人會釆取不同的態度,也就擁有不一樣的人生,總而言之態度決定一切.
面對生活中的」攔路虎」,弱者只會釆取消極的態度,只會痛哭流涕,止步不前,埋怨他人之不是,慨嘆生命之不公,因而也永遠成為生活中的失敗者. 三國時期的周瑜自恃才高,眼中沒有對手,卻步步讓諸葛亮佔有先機。而周瑜年長於諸葛亮,所以在臨終前,發出這樣的感嘆「既生瑜、何生亮」。 在我們身邊,也有同樣的事例,例如一些同學由於一次重大的考試失敗了,就釆取了消極的態度,產生了自卑的心理,而不能自拔.這都是因為他們釆取的消極態度決定的。
然而對於強者,則會釆取積極樂觀的態度,坦然面對一切,珍惜生命中每一個可能成功的機會,把挫折當作通向成功的階梯,與逆境抗爭,在挫折中奮起,拿破崙曾說過:」不想做元帥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正是這種的信念支撐下的積極的人生態度,伴隨他走過了一段從士兵到元帥的坎坷之路,才改變了他的人生現狀,灰飛煙滅永留史冊的軍事家,革命家.反觀08年奧運,經過了17天的激烈爭奪,第29屆奧運會曲終人散,在這17天里見證了一個又一個冠軍的誕生,見證了一個又一個奇跡的出現,也出現了一些人和事讓我們感動,他們可能不是冠軍,他們也許沒有金牌,但是他們的故事也將和神奇的菲樂普斯與博爾特一樣,寫進奧運會的歷史中,其中出現了一位從絕症中走出的王者-范德韋德,仔細看他的頭部,或許你會看到兩個觸目驚心的傷疤,這兩個傷疤可不是什麼另類一族的裝飾,這是白血病患者進行化聞和骨髓移植手術,留下的痕跡,這樣的傷疤,有人說論甚至喘氣時都會顫動,今年27歲的范德韋德頗具游泳天賦,然而20歲的那一年,他被查出患有白血病,病魔奪去了的不僅是他的運動生涯,還可能是他的生命,幸運的是在與病魔的斗爭中范德韋德取得最終的勝利,在成功接受了骨髓幹細胞移植手術後,他重新回到了賽場上08年他在北京寫下了運動生涯中最壯烈的一筆,金鑲玉是對他這橛一個永不言棄的英雄最好的獎賞.由此可見,態度決定一個是否成功,積極樂觀的態度將有助於我們通向成功的彼岸…
在我們漫長的人生旅途中,態度永遠決定一切,所以無論自已處於多麼嚴酷的境界之中,心頭都不應為悲觀的思想所縈繞!為了追尋自己的理想,我們要飛翔,去接受風雨的洗禮;為了實現人生的夙願,我們要飛翔,去迎接春風和朝陽. 雖然我們並不堅強的翅膀也許會受傷,但我們一定要飛向遠方。積極樂觀的態度將是我們成功的秘訣。

J. 誰能提供長篇的英語哲理故事給我,最好是課本劇的~~

A Goodbye Kiss和The Bridge Keeper
第一理由是我們每個人都有過那樣的時代,開始想要拒絕父母,想要成為自己,只是在那版個年齡我們不曾意識到,權無論怎樣我們都是父母眼裡永遠的孩子,需要疼愛需要呵護。

一個不美滿的結局,一個永不可能實現的心願,一個父親偉大的心,一個兒子深切的懺悔。

很感人,很動人,幾乎讓人流淚
第二理由是類似的故事看過不少,可是仍然沒有辦法不揪心。眼睜睜地看著四歲的兒子消失在眼前,對於一個父親來說,最痛苦的事莫過於此。可是誰能給他不犧牲的理由?

短小精悍,也很容易懂。
我個人覺得不錯,雖然說有些簡短,但我覺得其故事內容豐富!感人動情的作品!你覺得行的話就看看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