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勵志語錄 » 關於哲理的故事

關於哲理的故事

發布時間: 2020-12-22 02:24:20

① 富有人生哲理的小故事

1、有一個人作了一個夢,夢中他來到一間二層樓的屋子。進到第一層樓時,發現一張長長的大桌子,桌旁都坐著人,而桌子上擺滿了豐盛的佳餚,可是沒有一個人能吃得到,因為大家的手臂受到魔法師咒詛,全都變成直的,手肘不能彎曲,而桌上的美食,夾不到口中,所以個個愁苦滿面。

但是他聽到樓上卻充滿了歡愉的笑聲,他好奇的上樓一看,同樣的也有一群人,手肘也是不能彎曲,但是大家卻吃得興高彩烈。原來每個人的手臂雖然不能伸直,但是因為對面的人彼此協助,互相幫助夾菜餵食,結果大家吃得很盡興。

沒有一個人可以不依靠別人而獨立生活,這本是一個需要互相扶持的社會,先主動 伸出友誼的手,你會發現原來四周有這么多的朋友。在生命的道路上我們更需要和其它的肢體互相扶持,一起共同成長。

2、有一個人經過熱鬧的火車站前,看到一個雙腿殘障的人擺設鉛筆小攤,他漫不經心的丟下了一百元,當做施捨。

但是走了不久,這人又回來了,他抱歉的對這殘障者說:「不好意思,你是一個生意人,我竟然把你當成一個乞丐。」過了一段時間,他再次經過火車站,一個店家的老闆在門口微笑喊住他,「我一直期待你的出現,」那個殘障的人說,「你是第一個把我當成生意人看待的人,你看,我現在是一個真正的生意人了。」

你怎麼看一個人,那人可能就會因你而有所變,你看他是寶貴的 ,他就是寶貴的 。一份的尊重和愛心,常會產生意想不到的善果 ,所以朋友們 ,不妨用心的看待這個世界用心的去尊重每一個人及自已,你將會發現,自己及周遭的人都有著無窮的潛力。

3、有位老師進了教室,在白板上點了一個黑點。他問班上的學生說:「這是什麼?」大家都異口同聲說:「一個黑點。」 老師故作驚訝的說:「只有一個黑點嗎?這么大的白板大家都沒有看見?」

你看到的是什麼?每個人身上都有一些缺點,但是你看到的是那些呢?是否只有看到別人身上的黑點;卻忽略了他擁有了一大片的白板(優點)?其實每個人必定有很多的優點,換一個角度去看吧!你會有更多新的發現。

4、有二個婦人在聊天,其中一個問道:「你兒子還好吧?」「別提了,真是不幸哦!」這個婦人嘆息道:「他實在夠可憐,娶個媳婦懶的要命,不燒飯、不掃地、不洗衣服、不帶孩子,整天就是睡覺,我兒子還要端早餐到她的床上呢!」

「那女兒呢?」「那她可就好命了。」婦人滿臉笑容:「他嫁了一個不錯的丈夫,不讓他做家事,全部都由先生一手包辦,煮飯、洗衣、掃地、帶孩子,而且每天早上還端早點到床上給她吃呢!」

同樣的狀況,但是當我們從我的角度去看時,就會產生不同的心態。站在別人的立場看一看,或換個角度想一想,很多事就不一樣了,你可以有更大的包容,也會有更多的愛。

5、美國一對年老夫婦外出旅遊,一天他們很晚才找到一家旅館。他們問接待的服務員有沒有客房,服務員無奈的說:「房間都滿了,很抱歉。」年老夫婦聽到這個回答一臉愁容,在商量這個夜晚如何度過。

服務員思考了一會,說:「還有一個房間,不大,但是足夠你們住了,跟我來吧。」於是夫婦跟隨年輕的服務員到了一樓一個拐角處的房間,看到房間整理的很乾凈,也很溫馨,於是愉快地住下了。第二天早上,夫婦去結賬,年輕人說不用了,那是自己的房間。於

是夫婦非常感謝,服務員只是說:「不用謝,能夠幫助你們我很高興,晚上我在讀書,其實過的也挺愉快。」夫婦離開了。三個月後,服務員收到一封信,其中有一張到紐約的機票和一個地址以及邀請人的名字,他考慮過後到了紐約去到那個地址,發現是一座大酒店。

他走進酒店,詢問邀請人的名字,不想出來接待他的正是年老夫婦中的先生,老人說:「小夥子,我買了一座酒店,你就是我要找的總經理的最佳人選。」於是,聞名世界的希爾頓酒店的第一任總經理誕生了。

② 有關哲學的故事

③ 求一些有哲理性的小故事

(一)
笨鳥
今日,一間無人居住的房子的窗戶處,一隻不知名的鳥兒總是每日准時光顧,遠遠望去,只見它站在窗檯上,不停地以頭撞擊玻璃窗,然後總被撞得落回窗檯;但它堅持不懈,每日總要撞十來分鍾,爾後又跌回窗檯,隨即離開。人們好奇心大發,紛紛猜測它大概是為了進那房間,而就在這鳥兒站立的窗檯旁邊,另一扇窗戶是大開的,於是,得出結論:這是一隻大笨鳥。
知道有一天,好事者帶來望遠鏡,一切才真相大白:窗玻璃上粘滿了小飛螢的屍體,那鳥兒吃得不亦樂乎。
眾人嘩然。人們總喜歡將自己的思維方式強加於別人,而且自以為是。
(二)
命運
有一天,上帝的使者來到了人間,他碰到了一位高僧正在為兩個孩子占卜前程,只見高僧指著其中一個孩子說「狀元」,然後又指著另一個孩子說「乞丐」。
二十年後,上帝的使者又來到了人間,看到了先前那兩個孩子,結果令他百思不解:當初的「狀元」如今成了乞丐,而當初的「乞丐」反而成了狀元。
於是,使者去問上帝。
上帝說:「我賦予每個人的天分只決定他命運的三分之一,而其餘的則在於他如何去把握。」
人生就是這樣……
(三)
安靜
有人出了個問題給兩位畫家,題目是「安靜」,要他們各畫一張表達同一主題的畫。
第一位畫家畫了一個湖,湖面十分平靜,好似一面鏡子,另外還畫了些遠山和湖邊的花草,讓它們倒影在水中。
第二位畫家則畫了奔流直瀉的瀑布,瀑布旁邊有一棵小樹,樹上的一條小枝上安有一個鳥巢,鳥巢里有一隻小鳥,小鳥正在恬靜地酣睡。
人們自然說第二位畫家畫得高明,因為它才真正理解了安靜的含義;而第一位畫家所畫的湖面,靜雖靜矣,不過是一池死水罷了。
人生也是這樣。
很多時候,生活需要我們保持安靜的心態,但是,如果心如湖面,則不免會藏污納垢,遭致扭曲。小鳥則不同,它在湍急的瀑布邊也能安睡,一定是心存高遠,養精蓄銳,伺機而翔。
在鬧市中也能保持安靜的心態,成不驕敗不餒,順不恃逆不悔,才是人生的大境界。

④ 關於做人的道理的故事

寬容
一隻小豬、一隻綿羊和一頭乳牛,被關在同一個畜欄里。有一次,牧人捉住小豬,它大聲號叫,猛烈地抗拒。綿羊和乳牛討厭它的號叫,便說:「他常常捉我們,我們並不大呼小叫。小豬聽了回答道:「捉你們和捉我完全是兩回事,他捉你們,只是要你們的毛和乳汁,但是捉住我,卻是要我的命呢!
立場不同、所處環境不同的人,很難了解對方的感受;因此對別人的失意、挫折、傷痛,不宜幸災樂禍,而應要有關懷、了解的心情。要有寬容的心!
2、靠自己
小蝸牛問媽媽:為什麼我們從生下來,就要背負這個又硬又重的殼呢?
媽媽:因為我們的身體沒有骨骼的支撐,只能爬,又爬不快。所以要這個殼的保護!
小蝸牛:毛蟲姊姊沒有骨頭,也爬不快,為什麼她卻不用背這個又硬又重的殼呢?
媽媽:因為毛蟲姊姊能變成蝴蝶,天空會保護她啊。
小蝸牛:可是蚯蚓弟弟也沒骨頭爬不快,也不會變成蝴蝶他什麼不背這個又硬又重的殼呢?
媽媽:因為蚯蚓弟弟會鑽土,大地會保護他啊。
小蝸牛哭了起來:我們好可憐,天空不保護,大地也不保護。
蝸牛媽媽安慰他:「所以我們有殼啊!」
我們不靠天,也不靠地,我們靠自己。

⑤ 關於行動的哲理故事

農夫
有一位勤勞的農夫在一塊無人肯播種的荒地上辛苦勞作。 過路的人看到他在這塊堆滿了磚頭、瓦塊和銹銑、地下生滿樹根的瘦土裡挖田。便嘲笑他說:「喂,老頭,你是在挖金子吧!」 農夫一聲不吭,埋頭苦幹,清除了磚頭、瓦塊和銹鐵,鏟除了地下盤繞的樹根,然後開始整理,施肥。一晃幾年過去了。到了收獲時節,農夫滿懷喜悅地在田裡收獲。 這時,一位趕著牛車的年輕人對老農喊道:「喂,老大爺,你哪輩子積了大德,上天恩賜了你這么一塊肥沃的土地。」 農夫擦了一下臉上的汗殊,大聲回答:「年青人。上天恩賜我這塊寶地時,人家都在罵我是個老傻瓜。」

結論:
許多人只看到別人成功後的顯赫、富足,而從不過問他成功之前的艱辛和苦累,這也許就是世界上80%的人們仍然在貧容平庸中掙扎的原因。一個人應該有悟性,當你能夠悟到別人成功的道理時,你已踏上了成功之旅。

魚和魚桿

故事: 從前,有兩個飢餓的人得到了一位長者的恩賜:一根魚竿和一簍鮮活碩大的魚。其中,一個人要了一簍魚,另一個人要了一根魚竿,於是他們分道揚鑣了。得到魚的人原地就用乾柴搭起篝火煮起了魚,他 狼吞虎咽,還沒有品出鮮魚的肉香,轉瞬間,連魚帶湯就被他吃了個精光,不久,他便餓死在空空的魚簍 旁。另一個人則提著魚竿繼續忍飢挨餓,一步步艱難地向海邊走去,可當他已經看到不遠處那片蔚藍色的 海洋時,他渾身的最後一點力氣也使完了,他也只能眼巴巴地帶著無盡的遺憾撒手人間。 又有兩個飢餓的人,他們同樣得到了長者恩賜的一根魚竿和一簍魚。只是他們並沒有各奔東西,而 是商定共同去找尋大海,他倆每次只煮一條魚,他們經過遙遠的跋涉,來到了海邊,從此,兩人開始了捕 魚為生的日子,幾年後,他們蓋起了房子,有了各自的家庭、子女,有了自己建造的漁船,過上了幸福安 康的生活

結論 1、一個人只顧眼前的利益,得到的終將是短暫的歡愉;一個人目標高遠,但也要面對現實的生活。只有把理想和現實有機結合起來,才有可能成為一個成功之人。有時候,一個簡單的道理,卻足以 給人意味深長的生命啟示。 2、協作的力量。

目標
故事:各位讀者一定坐過計程車。那麼,今天你出門請再乘一次計程車,做一個試驗:上車後,你不要講話。司機如果問你:"去那裡?"你就說:"你自己看著辦吧!"
你信不信,開了幾十年計程車的老司機,這個時候也沒有任何辦法把車開走。為什麼?因為司機只是知道怎樣選擇最佳路線把你送到"你想去的地方"。他知道怎樣做,他知道方法、手段和技巧,並且把它做好。至於把車往哪裡開?至於你想去的地方,司機並不知道;只有你知道你想去的地方,所以,如果連你都不知道你想去哪裡,你就無法告訴司機開車的方向和目的地。司機當然就不知道往哪裡開。

結論:
這兩個生活中的小故事,告訴人們一個基本哲理:
目的,永遠在技巧和方法前面。一個人如果一開始就不知道他要去的目的地在哪裡,他就永遠到不了他想去的地方。

國王的永世法則
從前,有一位愛民如子的國王,在他的英明領導下,人民豐衣足食,安居樂業。深謀遠慮的國王卻擔心當他死後,人民是不是也能過著幸福的日子,於是他招集了國內的有識之士。命令他們找了一個能確保人民生活幸福的永世法則。 三個月後,這班學者把三本六寸厚的帛書呈上給國王說:「國王陛下,天下的知識都匯集合這三本書內.只要人民讀完它,就能確保他們的生活無憂了。」國王不以為然,因為他認為人民都不會花那麼多時間來看書。所以他再命令這班學者繼續鑽研。二個月內,學者們把三本簡化成一本。國王還是不滿意。再一個月後,學者們把一張紙呈上給國王。國王看後非常滿意地說:「很好,只要我的人民都真正日後有奉行這寶貴的智慧,我相信他們一定能過上富裕幸福的生活。」說完後便重重地獎賞了這班學者。 原來這張紙上只寫了一句話:天下沒有不勞而獲的東西。
結論:

啟示 大多數的人都想快速發達,但是卻不明白做一切事都必須老地老老實實地努力才能有所成就。只要能具正放棄投機取巧的心態,實實在在地建立顧客網及組織,成功必定離你不遠了。只要還存有一點取巧、碰運氣的心態,你就很難全力以赴。不要夢想中彩票,或把時間花在賭桌上。這些一夜之間發達的夢想,都是人們努力的絆腳石。記住:天下沒有不勞而獲的東西!

問題與希望
有一個企業家坐在餐廳的角落裡,獨自一個人喝著悶酒。一位熱心人走上前去,問到:「您一定有什麼難解的問題,不妨說出來,讓我給您幫幫忙吧!」 企業家看了他一眼,冷冷地說:「我的問題太多了,沒有人能幫我的忙。」 這位熱點心人立刻掏出名片,要企業家明天到他的辦公室去一趟。 第二天,企業家依約前往,這位熱心人說:「走,我帶你去一個地方。」企業家不知道他葫蘆里賣的是什麼葯。 熱心人用車子把企業家帶到荒郊野地,二人下了車,熱心人指著前面的墳場對企業家說:「你看看吧,只有躺在這里的人才統統是沒有問題的。」 企業家恍然大悟。

結論:

請記住這樣一句話: 只要有問題,就有存活的希望。只要敢於正視問題,解決問題,就可以前進。

⑥ 富有哲理的與歷史故事

孟子小時候很貪玩,模仿性很強。他家原來住在墳地附近,他常常玩築墳墓或學別人哭拜內的游戲容。母親認為這樣不好,就把家搬到集市附近,孟子又模仿別人做生意和殺豬的游戲。孟母認為這個環境也不好,就把家搬到學堂旁邊。孟子就跟著學生們學習禮節和知識。孟母認為這才是孩子應該學習的,心裡很高興,就不再搬家了。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孟母三遷」的故事。

對於孟子的教育,孟母更是重視。除了送他上學外,還督促他學習。有一天,孟子從老師子思那裡逃學回家,孟母正在織布,看見孟子逃學,非常生氣,拿起一把剪刀,就把織布機上的布匹割斷了。孟子看了很惶恐,跪在地上請問原因。孟母責備他說:「你讀書就像我織布一樣。織布要一線一線地連成一寸,再連成一尺,再連成一丈、一匹,織完後才是有用的東西。學問也必須靠日積月累,不分晝夜勤求而來的。你如果偷懶,不好好讀書,半途而廢,就像這段被割斷的布匹一樣變成了沒有用的東西。」

孟子聽了母親的教誨,深感慚愧。從此以後專心讀書,發憤用功,身體力行、實踐聖人的教誨,終於成為一代大儒,被後人稱為「亞聖」。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孟母為了孩子的教育可以犧牲一切。也能知道父母的教育是對孩子的將來有密切的關系

⑦ 關於人生哲理的小故事

關於人生哲理的小故事

人生如玉

從前有一位智者收了很多學生,其中有個學生向他請教:「老師,你能講講我的價值嗎?」老師拿出一塊石頭,說:「你先幫我做件事,,我再告訴你人生的價值。你把這塊石頭拿到集市上賣,可別人無論出多少錢你都不能賣。」

學生拿著石頭到集市上去叫賣,有人願意出2塊錢買這塊石頭。這個人剛出完價,又來了一些人,大家紛紛說這塊石頭真光,都開始抬價,一向把石頭的價抬到10元錢。學生高興地回去和老師說:「老師,你這塊石頭居然能賣10塊錢呢!」老師說:「你再把這塊石頭拿到黃金市場上去賣,別人出多少錢你都不能賣。」

學生到了黃金市場,有個老者看了這塊石頭的成色,說裡面必須是塊寶貝。大家開始競爭這塊石頭,抬到了1萬塊錢的價格。學生有些動心了,興高采烈地跑回去對老師說:「您這塊石頭居然能賣到1萬塊錢,真是想不到阿!」老師笑著說:「你把這塊石頭拿到珠寶市場上去賣,別人出多少錢,你都不能賣掉。」

學生拿著石頭到了珠寶市場,剛一叫賣,就有人出到10萬塊價格。一眨眼的功夫,石頭的價格已經升到了30萬塊錢。學生忍住了極大的誘惑回去了,對老師說:「想不到您還有這樣一塊寶貝呀!我的任務完成了,您該告訴我這塊石頭的價值了吧。」老師對學生說:「這塊石頭真的是無價之寶,它裡面有名貴的玉,但你不識貨,它頂多值10塊錢

【人生哲理】:其實,每個人都是一塊玉,我們要以珠寶商看玉石一樣去審視自己,有的人打磨了自己,他就成了玉,打磨得越好,他的價值就越高;有人守著自己的玉一輩子都不打磨,他一輩子就是一塊不值錢的石頭。這則案例啟示我們,去思考人生價值的內涵,即人生的價值是什麼?實現人生價值的關鍵是什麼?你是如何看待自己的人生價值的?

(7)關於哲理的故事擴展閱讀:

哲理名言

經一失,長一智。——王安石

人不可以無恥。——孟子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百學須先立志。——朱熹

機不可失,時不再來。——盧多遜

意志在於磨練,成功在於堅持。——周海中

品德,應該是高尚些;處世,應該坦率些;舉止,應該禮貌些。——孟德斯鳩

苦難是人生的老師。——巴爾扎克

人的一切都應該是美麗的;面貌、衣裳、心靈、思想。——契訶夫

⑧ 富有哲理的寓言故事~~~

一、瞎子和小野獸

一個瞎子精於用手觸摸各種動物,什麼動物只要他一摸,便能分辨出來。有個人帶來一條小狼,請他摸一摸,說出是什麼東西。他摸了摸這個小野獸後說:「這是一條狐狸,還是一條狼,我不大清楚。不過有一點我卻十分明白,讓這種動物進羊欄總是不安全的。」

這故事是說:惡劣的習性在年小時便可得知。

二、一隻眼睛的鹿

有頭瞎了一隻眼的鹿,來到海邊吃草,他用那隻好的眼睛注視著陸地,防備獵人的攻擊,而用瞎了的那隻眼對著大海,他認為海那邊不會發生什麼危險。

不料有人乘船從海上經過這里,看見了這頭鹿,一箭就把他射倒了。他將要咽氣的時候,自言自語地說:「我真是不幸,我防範著陸地那面,而我所信賴的海這面卻給我帶來了災難。」

這故事是說:事實常常與我們的預料相反,以為是危險的事情反倒很安全,相信是安全的時候卻很危險。

三、口渴的烏鴉

烏鴉口渴得要命,飛到一隻大水罐旁,水罐里沒有很多水,他想盡了辦法,仍喝不到。於是,他就使出全身力氣去推,想把罐推倒,倒出水來,而大水罐卻推也推不動。

這時,烏鴉想起了他曾經使用的辦法,用口叼著石子投到水罐里,隨著石子的增多,罐里的水也就逐漸地升高了。最後,烏鴉高興地喝到了水,解了口渴。

這故事是說:智慧往往勝過力氣。

四、狐狸和葡萄

飢餓的狐狸看見葡萄架上掛著一串串晶瑩剔透的葡萄,口水直流,想要摘下來吃,但又摘不到。看了一會兒,無可奈何地走了,他邊走邊自己安慰自己說:「這葡萄沒有熟,肯定是酸的。」

這就是說:有些人能力小,做不成事,就借口說時機未成熟。

五、燒炭人與漂布人

燒炭人在一所房子里經營,看見有一個漂布人搬遷到他的旁邊來住時,滿懷高興地走上去勸他與自己同住,並解釋說這樣彼此更親密,更方便,還更省錢。漂布人卻回答說:「也許你說的是真話,但完全不可能辦到,因為凡我所漂白的,都將被你弄黑。」

這故事是說:不同類的人很難相處。

⑨ 求關於堅持的故事或哲理故事

1、俞敏洪:「我有一個同學專門研究蔣介石,這本來不算什麼,但是由於他研究的時間很長,而且研究得很深很透,最後就被美國一家大學的教授看上了,邀請他過去讀博士。他在美國讀了四年博士,寫了兩本研究中國現代史的專著,最後留在了那所大學當教授。

憑著這個能力,他就可以換取自己生活所必要的資源,而且可以繼續潛心於自己的研究。我到美國去看他的時候,發現他汽車、房子都有了。現在讓我們來簡單地對技能做一個概括,技能就是抓住一個自己最喜歡研究的東西,一直研究到底,直到全世界都公認你在這方面的能力為止。

2、司馬光警枕勵志
司馬光是個貪玩貪睡的孩子,為此他沒少受先生的責罰和同伴的嘲笑,在先生的諄諄教誨下,他決心改掉貪睡的壞毛病,為了早早起床,他睡覺前喝了滿滿一肚子水,

結果早上沒有被憋醒,卻尿了床,於是聰明的司馬光用園木頭作了一個警枕,早上一翻身,頭滑落在床板上,自然驚醒,從此他天天早早地起床讀書,堅持不懈,終於成為了一個學識淵博的,寫出了《資治通鑒》的大文豪。

(9)關於哲理的故事擴展閱讀:

司馬光 ,世稱涑水先生 。北宋政治家、史學家、文學家。西晉安平獻王司馬孚之後。

宋仁宗寶元元年(1038年),司馬光登進士第,累進龍圖閣直學士。宋神宗時,因反對王安石變法,離開朝廷十五年,主持編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

歷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官至尚書左僕射兼門下侍郎。卒贈太師、溫國公,謚文正,為人溫良謙恭、剛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奮。以「日力不足,繼之以夜」自詡,其人格堪稱儒學教化下的典範,歷來受人景仰。

司馬光的主要成就反映在學術上。其中最大的貢獻,莫過於主持編寫《資治通鑒》。宋神宗熙寧年間,司馬光強烈反對王安石變法,上疏請求外任。熙寧四年(1071年),他判西京御史台,自此居洛陽十五年,不問政事。

這段悠遊的歲月,司馬光主持編撰了294卷近400萬字的編年體史書《資治通鑒》。司馬光的獨樂園,既是他的寓所,也是《資治通鑒》書局所在地。這里環境幽美,格調簡素,反映了園主的情趣和追求。

其書局在汴京時已奉詔成立,除了司馬光之外,當時的著名學者劉恕、劉攽和范祖禹都參與了書局的工作。其中,司馬光任主編,劉恕、劉攽、范祖禹為協修,司馬光的兒子司馬康擔任檢閱文字的工作。司馬光來洛陽後,便把《資治通鑒》書局由汴梁遷到洛陽。

在獨樂園中常住的不僅有書局的工作人員,當時洛陽的名賢如二程、邵雍、文彥博等也常來此聚會,堪稱是一個學術中心。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