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勵志語錄 » 對偶句處世格言

對偶句處世格言

發布時間: 2021-03-13 03:11:25

1. 與格言有關的對偶句是什麼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解釋】: 東隅:東方日出處,指早晨;桑、榆:指日落處,也指日暮。比喻開始在這一方面失敗了,最後在另一方面取得勝利。
【出處】: 《後漢書·馮異傳》:「始雖垂翅回奚,終能奮翼黽池,可謂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用法】: 作賓語、分句;用於勸誡人

2. 愛國勵志對偶名言

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
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漢樂府《長歌行》)
百學須先立志。(朱熹)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杜甫)
別裁偽體親風雅,轉益多師是汝師。(杜甫)

3. 與"讀書"有關的名言警句,對偶句

  1. 學,就像一隻鑽頭,去開掘知識的深井。問,就像一把鑰匙,去啟開疑團的大門。作者:新格言

  2. 凡讀無益之書,皆是玩物喪志。 作者:(清)王豫

  3. 讀書對於智慧,就象體操對於身體一樣。 作者:(英國)諺語

  4. 讀書不知味,不如束高閣;蠢魚爾何如,終日食糟粕。 作者:(清)袁牧

  5. 識字要讀書,種地要養豬。 作者:諺語

  6. 沒有比讀書更好的娛樂更持久的滿足了。 作者:(英國)諺語

  7. 夫道成於學而藏於書,學進於振而廢於窮。 作者:(漢)王符

  8. 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 作者:朱熹

  9. 從來沒有人為了讀書而讀書,只有在書中讀自己,在書中發現自己,或檢查自己。 作者:羅曼·羅蘭

  10. 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國事,家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4. 勵志對偶名言

1.書山有路勤為徑,書海無涯苦作舟。2.成分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5. 告誡我們為人處事的對偶句

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
宜未雨而綢繆,毋臨渴而掘井
自奉必須儉約,宴客切勿留連
居身務期質朴,教子要有義方
勿貪意外之財,勿飲過量之酒
與肩挑貿易,勿佔便宜;見貧苦親鄰,須多溫恤
刻薄成家,理無久享;倫常乖舛,立見消亡
兄弟叔侄,須多分潤寡;長幼內外,宜法屬辭嚴
見富貴而生讒容者,最可恥;遇貧窮而作驕態者,賤莫甚
居家戒爭訟,訟則終凶;處世戒多言,言多必失
毋恃勢力而凌逼孤寡,勿貪口腹而恣殺生禽
乖僻自是,悔誤必多;頹惰自甘,家道難成
狎昵惡少,久必受其累;屈志老成,急則可相依
輕聽發言,安知非人之譖訴,當忍耐三思;因事相爭,安知非我之不是,須平心遭暗想
施惠勿念,受恩莫忘
凡事當留餘地,得意不宜再往
人有喜慶,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禍患,不可生喜幸心
善欲人見,不是真善;惡恐人知,便是大惡
見色而起淫心,報在妻女;匿怨而用暗箭,禍延子孫。

畫龍畫虎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逢人且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
莫信直中直,須防仁不仁
平生莫作皺眉事,世上應無切齒人
是非只為多開口,煩惱皆因強出頭
近水樓台先得月,向陽花木早逢春
誰人背後無人說,那個背後不說人
人不勸不善,鍾不敲不鳴
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
久住令人賤,頻來親也疏
為善最樂,為惡難逃
善事可作,惡事莫為
順天者存,逆天者亡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人為財死,鳥為食亡
成事莫說,覆水難收
寧可覆我,切莫負人
有意栽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陰
鬧里有錢,靜處安身
來如風雨,去似微塵
力微休負重,言輕莫勸人
無錢休入眾,遭難莫尋親
酒中不語真君子,財上分明大丈夫
出家如初,成佛有餘
人情似水分高下,世事如雲任卷舒
知足常足,終身不辱
知止常止,終身不恥
有福傷財,無福傷己
差之毫釐,失之千里
若登高必自卑,若涉遠必自邇
使口不如自走,求人不如求己
妒財莫妒食,怨生莫怨死

6. 對偶的寬容格言

能容小人,方成君子。

——〔明〕馮夢龍《增廣智囊補》

不以眾人待其身,而以聖人望於人,吾未見其尊己也。

——出自(唐)韓愈《原毀》。

待己者,當於無過中求有過;待人者,當於有過中求無過。

——出自《訓俗遺規 · 史搢臣願體集》。

意思是:對待自己,應當在自以為沒有錯誤中找出缺點;對待別人則反之。

※ 待人要豐,自奉要約;責己要厚,責人要薄。

——出自《養正遺規》卷下。

意思是:對待別人要寬厚,對待自己要簡約;要求自己要嚴,要求別人要寬。

※ 但攻吾過,毋議人非。

——出自《陳確集 · 別集 · 不亂說》。

意思是:只是努力克服自己的缺點,不要議論別人的是非。

※ 但終日不見己過,便絕聖賢之路。

——出自(清)王 日卓《今世說》卷二。

意思是:如果每日都沒有發現自己的錯誤,這就妨礙自己走上聖賢的道路上去。

※ 德盛不狎侮。

——出自《尚書 · 旅獒》。

意思是:高尚的人自然自重,也不侮辱別人。

※ 夫人必自侮,而後人侮之。

——出自《孟子 · 離婁上》。

意思是:人首先都是因為自己不知自愛,而後才被別人看不起。

※ 功業向上攀,官職直下覷。

——出自(宋)晁說之《晁氏客語》。

意思是:功績要向先進的人攀比,職位要向下級的人看齊。

※ 工於論人者,察己常疏。

——出自(宋)張 木式《南軒集》。

意思是:巧於談論別人的人,倒是很少檢查自己的。

※ 攻吾過,毋議人非。

——出自《陳確集 · 不亂說》。

意思是:要努力克服自己的缺點,不要議論別人的過錯。

※ 恭默深思,搜求己過,自然日新月異,到底有受用處。

——出自《陳確集 · 書示仲兒》。

意思是:為人能恭敬而深思,經常檢查自己的錯誤,就會不斷進步,這些終究會有用處的。

※ 躬自厚而薄責於人。

——出自《論語 · 衛靈公》。

意思是:嚴以律己,寬於待人。

※ 廣積不如教子,避禍不如省非。

——出自(宋)林逋《省心銓要》。

意思是:積累很多的財物,還不如教育好自己的子女重要;要想免去禍害,還不如常常檢查自己的錯誤要緊。

※ 歸咎於身,刻己自責。

——出自《漢書 · 杜周傳》。

意思是:對自己要嚴格要求。

※ 過者,聖賢所不能無也。自以為無過,而過乃大矣;自以為有過,而過自寡矣。

——出自《十駕齋養新錄 · 改過》。

意思是:不犯錯誤,就是聖賢也做不到。如果自以為沒有錯誤,那麼錯誤就大了;常常自以為還有很多不足,那麼過失就少了。

※ 好責人者,自治必疏。

——出自(清)申居鄖《西岩贅語》。

意思是:喜歡責備別人的人,要求自己必然不嚴格。

※ 化人之心固甚難,自化之心更不易。化人可以程限之,自化元須有其志。

——出自(唐)吳融《贈廣利大師歌》。

意思是:改造別人固然很難,但改造自己更不易。改造別人只要有個模式就可以了,而自我改造則需要堅強的意志。

※ 禍生於懈惰。

——出自《韓詩外傳》。

意思是:一個人懶惰,放鬆要求自己,便有禍患了。

※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出自《論語 · 顏淵》。

意思是:自己不願意接受的,決不能強加於他人。

※ 己先有過,何以正人之過乎!

——出自《陳確集 · 雨牖漫筆》。

意思是:自己先有錯誤,還怎麼能糾正別人的錯誤呢?

※ 檢身若不及。

——出自《尚書 · 伊訓》。

意思是:檢點自己的思想和品行,像來不及似的。

※ 見毀,而反之身者也。

——出自《墨子 · 修身》。

意思是:聽到別人詆毀你,應當檢查一下自己。

※ 潔己是心豪。

——出自(唐)劉禹錫《浙西李大夫示述夢四十韻並浙東元相公酬和,斐然繼聲》。

意思是:能自覺改造自己的人,就是智慧過人的人。

※ 盡己而不以尤人,求身而不以責下。

——出自(唐)吳兢《貞觀政要 · 公平》。

意思是:事情做不好要盡量從自身找原因,不要埋怨他人和下屬。

※ 居心要寬,持身要嚴。

——出自(清)申居鄖《西岩贅語》。

意思是:對待別人要寬厚,對待自己要嚴格。

※ 舉世何人肯自知,須逢精鑒定妍媸。

——出自(唐)鄭谷《閑題》。

意思是:人世間誰願意承認自己的缺點呢?所以必須用好鏡子來對照自己是美的還是丑的。

※ 懼讒邪則思正身以黜惡。

——出自(唐)魏徵《諫太宗十思疏》。

意思是:如果擔心別人造謠生事,首先要端正自己的心,並且把奸人從身邊趕走。

※ 君復自愛,莫為非行。

——出自《古樂府 · 東門行》。

意思是:高尚的人一貫堅持自尊自愛,杜絕不正當的行為。

※ 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出自《荀子 · 勸學》。

意思是:君子能夠廣博地學習知識,每天又能自我檢查,所以變得更加聰明,行動也不會有過失。

※ 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出自《孟子 · 公孫丑下》。

意思是:君子不因為自己做得不好,就去抱怨天,或者責怪別人。

※ 君子不鏡於水而鏡於人。鏡於水,見面之容;鏡於人則知吉凶。

——出自《墨子 · 非攻》。

意思是:君子不以水為鏡子,而以別人為鏡子對照檢查自己;以水為鏡能看到自己的面容,而以別人為鏡子,便會知道吉凶。

※ 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

——出自《論語 · 衛靈公》。

意思是:高尚的人對自己嚴格要求,而卑鄙的人喜歡苛求別人。

※ 君子以細行律身,不以細行取人。

——出自(清)魏源《默觚下 · 治篇》。

意思是:高尚的人在小事上時時嚴格要求自己,但不以小事來苛求別人。

※ 君子之遇艱阻,必反求諸己,而益自修。

——出自《二程全書 · 伊川 · 易傳三》。

意思是:高尚的人遇到行不通的事,一定要反過來從自身找原因,從而加強自我修養。

※ 律己宜帶秋風,處事宜帶春風。

——出自(清)張潮《幽夢影》。

意思是:要求自己要象秋風一樣嚴厲,對待別人如春天般的溫暖。

※ 貌輕則招辱。

——出自(漢)揚雄《法言 · 修身》。

意思是:容儀舉止輕佻就會招來侮辱。

※ 明是非者檢人,思憂患者檢身。

——出自(宋)林逋《省心錄》。

意思是:公開搬弄是非的人常常盯著別人,深思熟慮憂患的人能約束自身。

※ 莫將閑話當閑話,往往事從閑話生。

——出自(清)金埴《不下帶編》卷六(引唐詩)。

意思是:不要把閑話當成無所謂的事,閑話里邊常常生出事端來。

※ 木生蟲,還自食。人生事,還自賊。

——出自《文子 · 符言篇》。

意思是:樹林生了蟲子,必然蠶食了樹林的本身。人做錯了事情,必然自己害了自己。

※ 乃知輕重不在彼,要知美惡猶吾身。

——出自《王文公文集 · 眾人》。

意思是:別人對自己如何評價是無關緊要的,最重要的是要看看自己有什麼缺點。

※ 內不自誣,外不誣人。

——出自《韓詩外傳》卷五。

意思是:對己不自欺,對外不欺騙別人。

※ 寧人負我,無我負人,此待己之道也。

——出自(元)張養浩《牧民忠告》卷下。

意思是:寧可別人對不起自己,也不能使自己對不起別人,這是做人的方法。

※ 平生五字律,頭白不貪名。

——出自《陳與義集 · 適遠》。

意思是:我的一生始終遵循著一個信條,那就是一輩子不求虛名。

※ 其責人也詳,其待己也廉。詳,故人難於為善;廉,故自取也少。

——出自(唐)韓愈《原毀》。

意思是:要求別人詳盡嚴格,就會使人感到學好太難;對自己要求太少,就會阻礙進步。

※ 青春豈不惜,行樂非所欲。

——出自(宋)文天祥《山中感興》。

意思是:我並非不愛惜青春,但追求行樂並不是我的想法。

※ 去小智而大智明。

——出自《莊子 · 外物》。

意思是:去掉小聰明,就會有更多的聰明才智。

※ 人病舍其田而芸人之田,所求於人者重,而所以自任者輕。

——出自《孟子 · 盡心下》。

意思是:有些人的毛病就在於放棄自己的田地,卻要去替別人耕田,要求別人的很重,自己負擔的卻很輕。

※ 人不可自恕,亦不可令人恕我。

——出自(清)李惺《西漚外集 · 葯言》。

意思是:人不應該自己原諒自己,也不應該叫別人原諒自己。

※ 人不求備,檢身若不及。

——出自《尚書 · 伊訓》。

意思是:對別人不應求全責備,但卻要抓緊檢查自己的缺點。

※ 人不自知其過者,不明也。

——出自《薛文清公讀書錄 · 警訓》。

意思是:一個人不能知道自己的錯誤,這是由於糊塗的緣故。

※ 人不自重,斯召侮矣;不自強,斯召辱矣。

——出自《薛方山紀述 · 上篇》。

意思是:人不知自重自愛、自立自強,就會招來侮辱。

※ 人恆過,然後能改,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

——出自《孟子 · 告子下》。

意思是:一個人常常檢查自己的錯誤,然後才能改正;自己覺得心意困惑、思慮阻塞,才能有所發奮創造。

※ 人能反已,則四通八達皆坦途也。

——出自《呂涇黔語錄》。

意思是:人能多檢查自己的弱點、錯誤,無論走到哪裡,都會立於不敗之地。

※ 人心未易知,燈台不自照。

——出自(元)康進之《梁山泊李達負荊雜劇》第三折。

意思是:自己的心不易了解,正象燈光只照別人不照燈台自己那樣。比喻人往往對別人的缺點看得很清楚,但對自己的不足之處卻不易看出來。

※ 人之生,不幸不聞過,大不幸無恥。

——出自《郭嵩燾日記》卷一。

意思是:人生的不幸,不知道檢討自己的過錯,而不知道羞恥的人是大不幸的人。

※ 人之謗我也,與其能辯,不如能容;人之侮我也,與其能防,不如能化。

——出自《格言聯璧 · 接物》。

意思是:別人誹謗自己,與其辯解,倒不如能夠寬容他;別人侮辱自己,與其隨時提防,倒不如感化對方。

※ 任情返道,勞而無獲。

——出自(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

意思是:放任自己的情緒而違反客觀規律,付出再多的勞動也不會有收獲。

※ 善惡在於己,己不能故耳,道何狹之有哉?

——出自(漢)桓寬《鹽鐵論 · 除狹》。

意思是:從善作惡全在自己,搞不好工作是自己的無能,怎麼能說道路狹窄呢?

※ 善觀人者觀己,善觀己者觀心。

——出自(明)祝允明《讀書筆記》。

意思是:善於觀察別人的人要首先觀察自己,善於觀察自己的人要首先觀察自己的心。

※ 善敗由己。

——出自《左傳 · 僖公二十年》。

意思是:事業的成功與失敗都是由自己造成的,主觀因素起主要作用。

※ 善則稱人,過則稱己。

——出自《禮記 · 坊記》。

意思是:有了成績就稱頌別人的幫助和支持,有了錯誤就自己承擔責任。

※ 善禁者,先禁身而後人;不善禁者,先禁人後身。

——出自《意林 · 申鑒》。

意思是:善於執紀的人,是先嚴格檢查自己而後才去檢查別人;不善於執紀的人,是先嚴格要求別人而後才要求自己。

※ 善為人者能自為也,善治人者能自治者也。

——出自(漢)桓寬《鹽鐵論 · 貧富》。

意思是:善於為別人著想的人,他自己能設身處地;會管理別人的人,一定能管理好自己。

※ 上下怨天,下不尤人。

——出自《禮紀 · 中庸》。

意思是:不要怨恨上天,也不要責怪別人,要嚴格要求自己。

※ 稍知自省,便覺一己克治不盡,那有餘力責人。

——出自(清)申居鄖《西岩贅語》。

意思是:稍微懂得自我反省的人,就覺得自己管好自己是很不容易的事,那裡還有工夫去苛求別人呢!

※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若塵埃。

——出自(唐)神秀《偈》。

意思是:人的身和心本來是潔凈的,但也有被灰塵沾染,因此要時時擦洗,不要讓塵埃沾污。比喻人應當經常檢查自己的缺點和錯誤,以清除世俗灰塵的污染。

※ 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

——出自《老子》。

意思是:戰勝別人的叫做有力量,能克服自身的缺點叫做強大。

※ 聖人之於善也,無小而不舉;其於過也,無微而不改。

——出自《淮南子 · 主術訓》。

意思是:聖人對於別人的才能,盡管再小也要用他;對於自己的過失,再小也要及時改正。

※ 士當求進於己,而不可求進於人也。

——出自(元)張養浩《牧民忠告》卷下。

意思是:要想求得進步,必須依靠自己,而不能依賴別人。

※ 事到全美處,怨我者難開指摘之端;行到至污處,愛我者莫施掩護之法。

——出自《格言聯璧 · 悖凶》。

意思是:如果事情做到完美無瑕,使怨恨我的人也挑不到任何毛病;如果行為十分污濁,一貫愛護我的人也無法加以掩飾。

※ 事後而議人得失,吹毛索垢,不肯絲毫放寬,試思己當其局,未必能效彼萬一。

——出自《格言聯璧 · 接物》。

意思是:事後對人吹毛求疵,求全責備,這種人要是自己去干那件事,未必能趕上人家的萬分之一。

※ 所求於己者多,故德行立。

——出自《管子 · 君臣》。

意思是:嚴於律己的人,高尚的品德就樹立起來了。

※ 天下無難處之事,只消得兩個「如之何」;天下無難處之人,只消得三個「必自反」。

——出自《呻吟語 · 敦倫》。

意思是:只要多動腦筋,天下就沒有處理不了的事情;只要多從自己身上找找原因,天下就沒有不好相處的人。

※ 天下有三檢:眾人用家檢,賢人用國檢,聖人用天下檢。

——出自(漢)揚雄《法官 · 修身》。

意思是:天下有三種人的檢查:普通之人用持家的道理來檢查自己,賢良之人用治國的法律來檢查自己,高尚之人用天下的公道來檢查自己。

※ 惟寬可以容人,惟厚可以載物。

——出自《薛文清公讀書錄 · 器量》。

意思是:只有自己心胸開闊,才能對人寬容;只有自己忠厚老實,才能容納別人。

※ 惟正己可以化人,惟盡己可以服人。

——出自(清)申居鄖《西岩贅語》。

意思是:只有自己品行端正,才能教育別人;只有嚴格要求自己,才能使人信服。

※ 未聞枉己而能正人者也。

——出自《淮南子 · 詮言訓》。

意思是:還沒有聽說自己的行為不端,而能去糾正別人的錯誤。

※ 未有不能自足而能足人者也,未有不能自治而能治人者也。

——出自(漢)桓寬《鹽鐵論 · 貧富》。

意思是:不能滿足自己的,怎能滿足別人呢?不能管理自己的,怎能管理好別人呢?

※ 畏於己者,不制於彼。

——出自(宋)呂本中《官箴》(引孫思邈語)。

意思是:對待自己能夠嚴格要求,就不會被別人所牽制。

※ 我所不能者,不敢以責人;人所必不能者,不敢以強人。

——出自(清)魏禧《日錄里言》。

意思是:自己做不到的事情,不要苛求別人去做;別人辦不到的事情,不要強迫他人去做。

※ 無身不善而怨人,無刑已至而呼天。

——出自《荀子 · 法行》。

意思是:不要自己做不好而埋怨別人,不要等到刑罰降臨頭上再呼天喊地。

※ 喜來時一點檢,怒來時一點檢,怠惰時一點檢,放肆時一點檢。

——出自(明)呂坤《呻吟語 · 省察》。

意思是:要隨時隨地檢點自己的言行。

※ 小懲而大誡,此小人之福也。

——出自《易經 · 系辭下》。

意思是:受到小的責備,而能加倍地警惕,這雖小就因禍得福了。

※ 行事不可任心,說話不可任口。

——出自(清)申居鄖《西岩贅語》。

意思是:做事不可隨心所欲,說話不可信口雌黃。

※ 行矣且無然,蓋棺事乃了。

——出自《昌黎先生集 · 同冠峽》。

意思是:經常檢查自己做得對不對,到了生命結束時才算完了。

※ 省躬知任重,寧止冒榮非。

——出自(唐)沈全期《自考功員外授給事中》。

意思是:經常反省檢查自身,是因為知道自己任重而道遠,怎麼肯接受徒有虛名的榮譽呢?

※ 學者果能嚴於攻己,又能恕以及物,為仁之道,其在是乎!

——出自《朱舜水集 · 恕》。

意思是:學者若能真正嚴於律己,寬以待人,這就體現出仁義了。

※ 一不敬,則私慾萬端生焉,害人此為大。

——出自(宋)楊時《二程粹言 · 論道篇》。

意思是:對自己稍有不加約束,就會產生許多私心雜念,這是最害人的了。

※ 一死鴻毛或泰山,之輕之重安所處!

——出自(宋)文天祥《言志》。

意思是:人的死或輕於鴻毛或重於泰山,究竟走那條路,全看自己怎麼安排。

※ 以言人不善為至戒。

——出自《周元公集》卷七。

意思是:應當把喜歡說人壞話的缺點,當做頭等警惕的事情。

※ 以仁安人,以義正己。

——出自《春秋繁露 · 仁義法》。

意思是:用你的愛去溫暖別人的心,用正義來嚴格要求自己。

※ 以細行律身,不以細行取人。

——出自(清)魏源《默觚 · 治篇》。

意思是:在平時的言行中,要嚴格要求自己,但不以平時的細小言行來衡量人。

※ 以責人之心責己,則寡過。

——出自(宋)林逋《省心錄》。

意思是:用責備別人的心來要求自己,就會少犯錯誤。

※ 於上深有所望,於下深有所責,其處己則莫不恕也而可乎?

——出自(宋)楊時《二程粹言 · 論學篇》。

意思是:對上要求很高,對下要求很嚴,對待自己卻很寬,這樣怎麼能行呢?

※ 與人不求備,檢身若不及。

——出自《尚書 · 伊訓》。

意思是:對待別人不要求全責備,而檢討自身象來不及似的。

※ 怨人不知自怨,求諸人不如求諸己得也。

——出自《淮南子 · 繆稱訓》。

意思是:責備別人不如責備自己,對別人求全責備,不如嚴格要求自己。

※ 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

——出自《禮記 · 中庸》。

意思是:自己地位高,不欺凌地位低的人;自己地位低,不攀附地位高的人。

※ 責己者可以成人之善,責人者實以長己之惡。

——出自《魯齋先生集》卷八。

意思是:責備自己可以培養美德,苛責別人剛好助長自己的惡行。

※ 責人者必自恕。

——出自(清)申涵光《荊園進語》。

意思是:苛責別人的人必然寬恕自己。

※ 丈夫立身須自省,知禍知福如形影。

——出自(唐)樊鑄《及第後讀書院詠物十首上禮部李侍郎》。

意思是:一個人處在世上應當時常檢查自己的弱點,應當知道禍與福就象形和影那樣緊密相聯。

※ 正己而不求於人,則無怨。

——出自《禮記 · 中庸》。

意思是:端正自己而不苛求於別人,別人就不會怨恨你。

※ 只是不肯移,非不可移。

——出自《陳確集 · 別集 · 瞽言》。

意思是:說明有些人之所以沒有多大進步,只是主觀上不願意改造自己,並不是不能改造自己。

※ 只一自反,天下沒有不可了之事。

——出自(清)申居鄖《西岩贅語》。

意思是:只要經常自我反省,嚴格要求自己,天下什麼事情都可以解決。

※ 治人不治,反其智。

——出自《孟子 · 離婁上》。

意思是:我管理別人,可是沒有管好,那得反問自己,是不是能力不足。

※ 治身之節者,惠也。

——出自《管子 · 小稱》。

意思是:善於治理自身的人,就會得到好處,這叫做聰明的人。

※ 專治己而不責人者,己必成。

——出自《梅峰語錄》卷上。

意思是:只嚴格要求自己,而不求全責備於他人,自己一定會得到成功。

※ 專責己者,兼可成人之善;專責人者,適以長己之惡。

——出自(清)李惺《西漚外集 · 葯言剩稿》。

意思是:一心責備自己,不但有利於自己的進步,還可以給別人做出榜樣,培養別人的優點;反之,則恰巧滋長自己的驕橫的惡習。

※ 自律不嚴,何以服眾?

——出自(元)張養浩《風憲忠告》。

意思是:對自己要求不嚴格,怎麼能使眾人信服呢?

※ 自責之外,無勝人之術;自強之外,無上人之術。

——出自《格言聯璧 · 持躬類》。

意思是:除了嚴於律己,沒有可以勝過別人的辦法;除了自強不息,沒有可以超過別人的辦法。

7. 名人名言(對偶句)

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 孔丘

不戚戚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 —— 陶淵明

一身報國有萬死,雙鬢向人無再青。——陸 游

靜以修身,儉以養德。 —— 諸葛亮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林則徐

8. 請寫出3個對偶句 最好是名人名言

感時花濺淚
恨別鳥驚心
聲聲爆竹向寂寥
歲歲哀痛總難消
人逢喜事精神爽
悶來愁困睡意多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