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物哲理的古詩詞
1.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詩經.鶴鳴>>
2.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正冠------漢樂府民歌<<君子行>>
3.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漢樂府民歌<<城中謠>>
4.何意百煉鋼,化為繞指柔------晉.劉琨<<重贈盧諶>>
5.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唐.王之煥<<登鸛雀樓>>
6.人事有代謝,往事成古今------唐.孟浩然<<與諸子登峴山>>
7.草木本無意,榮枯自有時------唐.孟浩然<<江上寄山陰崔少府國輔>>
8.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唐.李紳<<憫農>>
9.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唐.韓愈<<調張籍>>
10.挽弓當挽強,用箭當用長.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唐.杜甫<<前出塞九首>>
11.物情無巨細,自適固其常------唐.杜甫<<夏夜嘆>>
12.春花無數,畢竟何如秋實------宋.陳亮<<三都樂>>
13.功高成怨府,權盛是危機------宋.王邁<<讀渡江諸將傳>>
14.萬物興歇皆自然------唐.李白<<日出行>>
15.天若有情天亦老------唐.李賀<<金銅仙人辭漢歌>>
16.一寸光陰一寸金------唐.王貞白<<白鹿洞二首>>
17.人生七十古來稀------唐.杜甫<<曲江>>
18.山外青山樓外樓------宋.林升<<題臨安邸>>
19.古來青史誰不見,今見功名勝古人------唐.岑參<<輪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
20.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唐.劉希夷<<代悲白頭翁>>
21.寅父猶能畏後生,丈夫未可輕少年------唐.李白<<上李邕>>
22.假金方用真金鍍,若是真金不鍍金------唐.李紳<<答章孝標>>
23.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唐.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24.請君莫奏前朝曲,聽唱新翻楊柳枝------唐.劉禹錫<<楊柳枝詞>>
25.芳林新葉催陳葉,流水前波讓後波------唐.劉禹錫<<樂天見示傷微之敦詩晦叔三君子皆有深分因成是詩以寄>>
26.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唐.羅隱<<蜂>>
27.爾曹身為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唐.杜甫<<戲為六絕句>>
28.只看後浪催前浪,當悟新人勝舊人------宋.釋文向<<過苕溪>>
29.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宋.王安石<<登飛來峰>>
30.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宋.蘇軾<<題西林壁>>
31.不是一番梅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元.高明<<琵琶記>>
32.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宋.陸游<<冬夜讀書示子聿>>
33.近水樓台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宋.蘇麟<<斷句>>
34.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宋.蘇軾<<和子由澠池懷舊>>
35.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宋.蘇軾<<水調歌頭>>
36.一灣死水全無浪,也有春風擺動時------元.戴善夫<<陶學士醉寫風光好雜劇>>
37.從來好事天生儉,自古瓜兒苦後甜------元.白樸<<陽春曲.題情>>
38.蒼龍日暮還行雨,老樹春深更著花------明.顧炎武<<又酬傅處士次韻>>
39.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清.趙翼<<論詩>>
參考資料:
http://archer176.blogchina.com/2816715.html
❷ 哲理古詩
著名哲理詩鑒賞
《過松源晨炊漆公店》 (宋 楊萬里) 莫言下嶺便無難, 賺得行人空喜歡。 正入萬山圈子裡, 一山放過一山攔。 【哲理】詩人藉助景物描寫和生動形象的比喻,通過寫山區行路的感受,說明一個具有普遍意義的深刻道理:人們無論做什麼事,都要對前進道路上的困難作好充分的估計,不要被一時一事的成功所陶醉。 把握這首詩的主題時,首先應將文體定位——哲理詩,然後就能較快地知道,此詩明寫登山的感受,實為談人生哲理:在取得一定成績時,萬萬不可自得自滿,而應不斷進取。 《雪梅》 (宋盧梅坡) 梅雪爭春末肯降, 騷人閣筆費評章。 梅須遜雪三分白, 雪卻輸梅一段香。 【哲理】這的確是一首絕妙的哲理詩,無論在理致與筆趣上,都超過了前面提到的那首詩,它既有宋詩工巧細密之所長,又兼得唐人詩虛處著墨、意象微茫之特色。"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評價梅雪,恰如其分。此詩好就好在:它能寫出別人詩中所有(雪似梅,梅似雪),又能寫出他人筆下所無(梅雪爭春,各具特長)。這首詠物詩,沒有寫景,沒有抒情,純屬議論,卻寫得如此生動,另具一格。 《雪梅》 盧梅坡 有梅無雪不精神, 有雪無詩俗了人。 日暮詩成天又雪, 與梅並作十分春。 【哲理】此詩深得梅與雪的天然風韻,且在吟詠之間,寄託了微妙的哲思與理趣。 《題西林壁》 (宋 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 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 【哲理】人們觀察事物的立場不同,就會得到不同的結論。人們只有擺脫了主客觀的局限,置身廬山之外,高瞻遠矚,才能真正看清廬山的真面目。要認清事物的本質,就必須從各個角度去觀察,既要客觀,又要全面。 同樣為此理的還有王安石的【題目】《登飛來峰》【詩詞原文】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琴詩》 (宋 蘇軾) 若言琴上有琴聲, 放在匣中何不鳴? 若言聲在指頭上, 何不於君指上聽? 【哲理】美妙的樂曲是一個有機整體,而整體都是由若干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部分、要素構成的。在樂曲、琴聲中指頭、琴、演奏者的思想感情、演奏技巧等部分、要素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它們之間是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關系,存在著緊密的聯系。唯物辯證法認為,普遍聯系的根本內容,就是事物內部和事物之間的矛盾雙方的聯系。因此,這首所揭示的,就是琴、指頭和琴聲三者之間的矛盾關系。如果把演奏者包括在內,那麼,演奏者的思想感情和技能與琴、指之間的關系,又可以看作是事物的內部矛盾(內因)和事物的外部矛盾(外因)之間的關系。前者是音樂產生的根據,後者則是音樂產生的條件,兩者缺一不可。 《觀書有感》 (宋 朱熹) 半畝方塘一鑒開, 天光雲影共徘徊。 問渠哪得清如許? 為有源頭活水來。 【哲理】以池塘為喻,說明了為學之道,必須不斷積累,不斷地吸收新的營養。事物都是運動、變化、發展的,萬事萬物只有在運動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正是這種不間斷的運動、變化和發展,是事物才能在不斷自我更新中存在下去。這種運動一旦停止,事物也就不可能存在了。如果沒有知識的不斷更新,不斷積累,一個人的學問也就回變成一潭死水,毫無生氣和進展了。治學之道如此,辦其他事情也是這樣。
人生哲理詩句
1.(陸游《游山西村》: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2.王之煥《登鸛雀樓》: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3. 蘇軾 《題西林壁》: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4.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5. 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6. 杜甫《望岳》: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7. 蘇軾《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8. 王安石《登飛來峰》: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 9. 朱熹《春日》: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10.劉禹錫《烏衣巷》: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11. 王灣《次北固山下》: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12. 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13. 蘇軾 《題西林壁》: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❸ 寫哲理智慧的古詩詞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對應哲理:站得高,看得遠;視野要大,思想的台階要高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對應哲理:內耗不可取,應寬容處世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對應哲理:樂觀處世,任風吹雨打
❹ 具有哲理的古詩詞
含有哲理的詩詞
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
【宋】晏殊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台。
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小園香徑獨徘徊。
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無法阻止其消逝,但消逝的同時仍然有美好事物的再現,生活不會因消逝而變得一片虛無。只不過這種重現畢竟不等於美好事物的原封不動地重現,它只是「似曾相識」罷了。滲透在句中的是一種混雜著眷戀和悵惆,既似沖澹又似深婉的人生悵觸。
浣溪沙·游蘄水清泉寺
【宋】蘇軾
游蘄水清泉寺,寺臨蘭溪,溪水西流。
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凈無泥,
瀟瀟暮雨子規啼。
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唱黃雞。
光陰猶如晝夜不停的流水,匆匆向東奔駛,一去不可復返,青春對於人只有一次,正如古人所說:「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時。」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規律。然而,在某種意義上講,人未始不可以老當益壯,自強不息的精神,往往能煥發出青春的光彩。因此詞人發出令人振奮的議論:「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
望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
盪胸生曾雲,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眾山的小和高大的泰山進行對比,表現出詩人不怕困難、敢於攀登絕頂、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概。這正是杜甫能夠成為一個偉大詩人的關鍵所在, 也是一切有所作為的人們所不可缺少的。這就是這兩句詩一直為人們所傳誦的原因。正因為泰山的崇高偉大不僅是自然的也是人文的,所以登上的極頂的想望本身,當然也具備了雙重的含義。
游山西村
【宋】陸游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朴古風存。
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
既寫出山西村山環水繞,花團錦簇,春光無限,另一方面它又富於哲理,表現了人生變化發展的某種規律性,令人回味無窮。表現了詩人與眾不同的思維與精神——在逆境中往往蘊涵著無限的希望。詩人描述了山水縈繞的迷路感覺與移步換形又見新景象的喜悅之情;人們可以從中領悟到蘊含的生活哲理——不論前路多麼難行難辨,只要堅定信念,勇於開拓,人生就能「絕處逢生」。
龜雖壽
【兩漢】曹操
神龜雖壽,猶有竟時。
騰蛇乘霧,終為土灰。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盈縮之期,不但在天;
養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筆力遒勁,韻律沉雄,內蘊著一股自強不息的豪邁氣概,深刻地表達了曹操老當益壯、銳意進取的精神面貌。「壯心不已」表達了要有永不停止的理想追求和積極進取精神,永遠樂觀奮發,自強不息,保持思想上的青春,曹操以切身體驗揭示了人的精神因素對健康的重要意義。
行路難·其一
【唐】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結尾二句,經過前面的反復迴旋以後,境界頓開,唱出了高昂樂觀的調子,相信他自己的理想抱負總有實現的一天。通過這樣層層迭迭的感情起伏變化,既充分顯示了黑暗污濁的政治現實對詩人的宏大理想抱負的阻遏,反映了由此而引起的詩人內心的強烈苦悶、憤郁和不平,同時又突出表現了詩人的倔強、自信和他對理想的執著追求,展示了詩人力圖從苦悶中掙脫出來的強大精神力量。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唐】王勃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遠離分不開知己,只要同在四海之內,就是天涯海角也如同近在鄰居一樣,一秦一蜀又算得什麼呢。表現友誼不受時間的限制和空間的阻隔,是永恆的,無所不在的,所抒發的情感是樂觀豁達的。這兩句因此成為遠隔千山萬水的朋友之間表達深厚情誼的不朽名句。
次北固山下
【唐】王灣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當殘夜還未消退之時,一輪紅日已從海上升起;當舊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日生殘夜」、「春入舊年」,都表示時序的交替,而且是那樣匆匆不可待,這怎不叫身在「客路」的詩人頓生思鄉之情呢?
飲酒·其五
【魏晉】陶淵明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淵明的詩,大多在字面上寫得很淺,好象很容易懂;內蘊卻很深,需要反復體會。對於少年人來說,有許多東西恐怕要等生活經歷豐富了以後才能真正懂得。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唐】劉禹錫
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二十三年的貶謫生活,並沒有使他消沉頹唐。正像他在另外的詩里所寫的:「莫道桑榆晚,為霞猶滿天。」他這棵病樹仍然要重添精神,迎上春光。因為「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詩形象生動,至今仍常常被人引用,並賦予它以新的意義,說明新事物必將取代舊事物。
❺ 古詩中含有生活哲理的詩句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海納百川,有容版乃大;壁權立千仞,無欲則剛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沉舟側畔千帆過,並樹前頭萬木春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希望對你有用~
❻ 表示哲理古詩詞
古代哲理詩:
人生哲理詩句
1.(陸游《游山西村》: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2.王之煥《登鸛雀樓》: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3. 蘇軾 《題西林壁》: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4.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5. 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6. 杜甫《望岳》: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7. 蘇軾《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8. 王安石《登飛來峰》: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
9. 朱熹《春日》: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10.劉禹錫《烏衣巷》: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11. 王灣《次北固山下》: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12. 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離別》: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13. 蘇軾 《題西林壁》: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過松源晨炊漆公店》
(宋 楊萬里)
莫言下嶺便無難, 賺得行人空喜歡.
正入萬山圈子裡, 一山放過一山攔.
【哲理】詩人藉助景物描寫和生動形象的比喻,通過寫山區行路的感受,說明一個具有普遍意義的深刻道理:人們無論做什麼事,都要對前進道路上的困難作好充分的估計,不要被一時一事的成功所陶醉. 把握這首詩的主題時,首先應將文體定位——哲理詩,然後就能較快地知道,此詩明寫登山的感受,實為談人生哲理:在取得一定成績時,萬萬不可自得自滿,而應不斷進取.
《雪梅》
(宋盧梅坡)
梅雪爭春末肯降, 騷人閣筆費評章.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哲理】這的確是一首絕妙的哲理詩,無論在理致與筆趣上,都超過了前面提到的那首詩,它既有宋詩工巧細密之所長,又兼得唐人詩虛處著墨、意象微茫之特色."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評價梅雪,恰如其分.此詩好就好在:它能寫出別人詩中所有(雪似梅,梅似雪),又能寫出他人筆下所無(梅雪爭春,各具特長).這首詠物詩,沒有寫景,沒有抒情,純屬議論,卻寫得如此生動,另具一格.
《雪梅》
盧梅坡
有梅無雪不精神, 有雪無詩俗了人.
日暮詩成天又雪, 與梅並作十分春.
【哲理】此詩深得梅與雪的天然風韻,且在吟詠之間,寄託了微妙的哲思與理趣.
《題西林壁》
(宋 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 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哲理】人們觀察事物的立場不同,就會得到不同的結論.人們只有擺脫了主客觀的局限,置身廬山之外,高瞻遠矚,才能真正看清廬山的真面目.要認清事物的本質,就必須從各個角度去觀察,既要客觀,又要全面.
❼ 含人生哲理的古詩
長歌行
朝代:兩漢
作者:佚名
原文:
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
陽春布版德澤,萬物生光輝。
常恐秋權節至,焜黃華葉衰。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冬夜讀書示子聿》
作者:陸游【宋代】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❽ 蘊含哲理的古詩有哪些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__陸游《游山西村》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__杜甫《望岳》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__蘇軾《題西林壁》
❾ 有關哲理的古詩
題西林壁
宋 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游山西村
宋 陸游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