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哲理的散文名家
㈠ 蘊含哲理的名家散文
張曉風的散文集,秀氣靈動又富含哲理,值得一看。
㈡ 哲理散文(名家的)要推薦理由
周國平的散文帶有很強的哲學味道,但是又沒有一般哲學作品的枯燥乏味,是帶有感性之美的理性作品。林清玄的散文優美而富有哲理,將深刻的禪思滲入優美的文字中去,比如他的《雲在青天水在瓶》,題目便是一句詩。
㈢ 一千字左右的名家散文。最好是劉墉,林清玄等的。盡量有哲理些。
《雪的面目》
——林清玄
在赤道,一位小學老師努力地給兒童說明「雪」的形態,但不管他怎麼說,兒童也不能明白。
老師說:「雪是純白的東西。」
兒童就猜想:雪是像鹽一樣。
老師說:「雪是冷的東西。」
兒童就猜想:雪是像冰淇淋一樣。
老師說:「雪是粗粗的東西。」
兒童就猜想:雪是像砂子一樣。
老師始終不能告訴孩子雪是什麼。
最後,在考試的時候,他出了「雪」的題目,結果有幾個
兒童這樣回答:「雪是淡黃色,味道又冷又鹹的砂。」
這個故事使我們知道,有一些事物的真相,用言語是無法表達的,對於沒有看過雪的人,我們很難讓他知道雪。像雪這種可看的、有形象的事物都無法明明白白表述,那麼,對於無聲無色、沒有形象、不可捕捉的心念,如何能夠清楚地表達呢?
我們要知道雪,只有自己到有雪的國度。
我們要聽黃鶯的歌聲,就要坐到有黃鶯的樹下。
我們要聞夜來香的清氣,只有夜晚走到有花的庭院去。
那些寫著最熱烈優美情書的,不一定是最愛我們的人;那些陪我們喝酒吃肉搭肩拍背的,不一定是真朋友;那些嘴裡說著仁義道德的,不一定有人格的馨香;那些簽了約的字據,也有拋棄與撕毀的時候!
那個世界最美好的事物都是語言文字難以形容與表現的。
就像我們站在雪中,什麼也不必說,就知道雪了。
雪,冷麵清明,純凈優美,在某一個層次上像極了我們的心。
㈣ 要一篇哲理性散文(名家的,像龍應台,馮驥才啦),摘抄的,800字以內
冰心的哦!不會不知道吧!而且也很短啊,哲理性嘛......_謳歌母親的,應該可以吧!語言相當優美!
往事·七 父親的朋友送給我們兩缸蓮花:一缸是紅的,一缸是白的,都擺在院子里。 八年之久,我沒有在院子里看蓮花了——但故鄉的園院里,卻有許多:不但有並蒂的,還有三蒂的,四蒂的,都是紅蓮。 九年前的一個月夜,祖父和我在園里乘涼。祖父笑著和我說:「我們園里最初開三蒂蓮的時候,正好我們大家庭中添了你們三個姊妹。大家都喜歡,說是應了花瑞。」 半夜裡聽見繁雜的雨聲,早起是濃陰的天,我覺得有些煩悶。從窗內往外看時,那一朵白蓮已經謝了,白瓣兒小船般散飄在水面。梗上只留下小小的蓮蓬,和幾根淡黃色的花須。那一朵紅蓮,昨夜還是菡萏的,今晨卻開滿了,亭亭地在綠葉中間立著。 仍是不適意!——徘徊了一會兒,窗外雷聲作了,大雨接著就來,愈下愈大。那朵紅蓮,被那緊密的雨點,打得左右欹斜。在無遮蔽的天空之下,我不敢下階去,也無法可想。 對屋裡母親喚著,我連忙走過去,坐在母親旁邊——一回頭忽然看見紅蓮旁邊的一個大荷葉,慢慢的傾側了來,正覆蓋在紅蓮上面……我不寧的心緒散盡了! 雨勢並不減退,紅蓮卻不搖動了。雨點不住的打著,只能在勇敢慈憐的荷葉上面,聚了些流轉無力的水珠。 我心中深深的受了感動—— 母親呵!你是荷葉,我是紅蓮。心中的雨點來了,除了你,誰是我在無遮攔天空下的蔭蔽?
1922.7.21
提示:在冰心的作品中,謳歌母愛的主題佔了一個極重要的位置,她曾說:「盡我在世的光陰,來謳歌這神聖無邊的愛。」這篇散文是作者虔誠贊頌母愛的名篇之一。 作者旨在謳歌母愛,但卻移情於景,把筆墨用在白蓮、紅蓮與荷葉的描寫上。只是在結尾處,作者才情不自禁地直抒胸臆,深情地唱出母愛的頌歌。
㈤ 關於選擇的名家哲理散文
你很愛想考問題。作家念人寫的一篇有關哲理性的散文《郊外的秋》,寫得版很好。描述權主人翁從省機關被流放到郊外,心中感到絕望,於是,借景言情,以物寄意,感嘆前景像秋天一樣,葉子開始飄落了,前途渺茫。可是,到郊外生活一段時間後,感覺到郊外的秋,並不像自己心中所想像的那樣失落,而是充滿著一片飄逸的情景,郊外那一片充滿詩意般的田園生活,深深吸引著他,使他感悟到,盡管秋天是落葉的季節,可是,它象徵著成熟和收獲。從此,他重新點燃起生活的火花……如有興趣的話,有空就點擊看看,大飽眼福。
㈥ 名家經典哲理散文
名家散文很多,推薦幾部余秋雨的散文
1.《山居筆記》 1995年
《山居筆記》一書的寫作,始於一九九二年,成於一九九四年,歷時兩年有餘。為了寫作此書,作者辭去了學院的行政職務,不再上班,因此這兩年多的時間十分純粹,幾乎是全身心地投入。投入那麼多時間才寫出十一篇文章,效率未免太低,但作者的寫作是與考察聯在一起的,很多寫到的地方不得不一去再去,快不起來。記得有一次為了核對海南島某古跡一副對聯上的兩個字,幾度函詢都得不到准確回答,只得再去了一次。這種做法如果以經濟得失來核算簡直荒誕不經,但文章的事情另有得失,即所謂「得失寸心知」。
2.《霜冷長河》 1999年
驚人的安靜,但這種安靜使它成了一條最純粹的河。清亮、冷漠、坦盪,岸邊沒有熱鬧,沒有觀望,甚至幾乎沒有房舍和碼頭,因此它也沒有降格為一脈水源、一條通道。
它保持了大河自身的品性,讓一件件岸邊的事情全都過去,不管這些事情一時多麼重要、多麼殘酷、多麼振奮,都比不上大河本身的存在狀態。
它有點荒涼,卻拒絕驅使;它萬分寂寞,卻安然自得。很快它會結冰,這是它自己的作息時間表,休息時也休息得像模像樣……
3.《千年一嘆》 2000年
這是一本日記,記錄了余秋雨在千年之交隨香港鳳凰衛視「千禧之旅」越野車跋涉四萬公里的經歷。
他們一行人是去尋找人類古代文明的路基,卻發現竟然有那麼多路段荒草迷離、戰壕密布、盜匪出沒。完全不知道下一公里會遇到什麼,所知道的只是一串串真實的恐怖故事。
在「千禧之旅」即將結束之時,作者寫下這樣的一段話:「四個月冒險奔波,天天都思念著終點。今天我們到了,回頭一看,卻對數萬公里的尺尺寸寸產生了眷戀。那是人類文明的經絡系統,從今以後,那裡的全部冷暖疼痛,都會快速地傳遞到我的心間。」
4《行者無疆》 2001年
行者獨步於遙遠的曠野,
素昧平生的未知,遭遇處處的難題,
只因為一個執著的信任,
敢於把世界上任何一片土地都放在腳下,
為後來人度步出一往無垠的疆土 。
5.《借我一生》 2004年
是余秋雨對中國文化界的「告別之作」,涉及他和他的家族諸多不為人知的經歷,還描繪了記憶中文革時「大揭發」、「大批判」的整人模式……從前輩到自己,作者以平實、真實的記憶組成一部文學作品。
「我歷來不贊成處於創造過程中的藝術家太激動,但寫這本書,常常淚流不止。」 ——余秋雨
6.《笛聲何處》 2004年
中國歷史充斥著金戈鐵馬,但細細聽去,也回盪著胡笳長笛。只是,後一種聲音太柔太輕,常常被人們遺忘。遺忘了,歷史就變得獰厲、粗糙。這本書要捕捉的,就是曾經讓中國人痴迷了兩百年之久的崑曲的笛聲。在《笛聲何處》當中,余秋雨依舊以其一貫的文化的視角、散文的風格,關注的則是另一種歷史的、音樂的非物質的文化。余秋雨稱,《笛聲何處》的創作準備早在12年前就已經開始了。當時,《文化苦旅》還沒有進入台灣,余秋雨赴台所到之處的一系列活動,均是以崑曲學者的身份受到接待的。
㈦ 求幾篇千字經典哲理散文最好是出自名家的,,,,,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古往今來,多少人爭利於朝爭利於市,互相傾軋,或可逞一時之快,可轉瞬之間,皆成糞土。是非成敗轉頭空,不變的只有知足的心態。歷史上的韓信、年羹堯下場可悲,而范蠡卻能全身而退,泛舟五湖。究其原因,並非僅僅是「鳥盡弓藏,兔死狗烹」的感悟,知足本身就是一種境界。 ------------題記
有一種心情叫做喜怒哀樂;有一種味道叫做酸甜苦辣;有一種心境叫做順其自然.......
人生如夢,恍惚迷離,黯然回首,「生如夏花之絢爛,生如秋葉之靜美。」窮富得失亦是過眼雲煙。
「命里有時終須有,命里無時莫強求。」豁達是一種大度;豁達是一種胸襟;豁達是一種態度。豁達的人有著寬廣的胸懷;有著應有的寬容;有著海納百川的氣量。
蜈蚣百足,行不如蛇;雌雞兩翼,飛不如雉。馬有千里之能,非人不能嚮往;人有沖天之志,非運不能自通。有舍亦有得,人生不能十全十美。豁達人生在於得而不喜,失而不憂,在於微笑面對芸芸眾生,笑看世間富貴名利,以豁達的人生觀去面對人生百態、世事無常。
負荊請罪的故事家喻戶曉,藺相如憑著自己的寬容和大度得到了廉頗的贊賞,不戰而屈人之兵,傳為千古美談。學會豁達,你會寧靜淡泊,正視人生;學會豁達,你能笑看庭前花開花落,靜觀天中雲卷雲舒。
豁達是歷練後的成熟。人生如旅途跋涉,難免會有凄風苦雨相伴。苦了才懂得滿足;痛了才享受生活;傷了才明白堅強。從中感悟豁達、捨得亦是一種心境。在漫漫旅途中失意並不可怕,只要心中的信念沒有萎縮,縱使大雪紛飛、風欺雪壓。艱難險阻是人生對你另一種形式的饋贈,坑坑窪窪也是對你意志的磨礪和考驗。落英在晚春中凋零,來年又是燦爛一片;黃葉在秋風中飄落,春天又煥發出勃勃生機。豁達面面對,這又何嘗不是一種追求,一種灑脫,一份人情的練達,一份人生的成熟?
豁達人生是順其自然,不怨怒、不躁進、不過度、不強求;
豁達人生是把握機緣,不悲觀、不刻板、不慌亂、不忘形。(鄙人的原創,寫得不好請指教)
希望對你有幫助!
㈧ 請各位推薦名家經典散文或有哲理的散文..或文筆好的散文^^
推薦三毛,林清玄,矛盾的散文三毛的散文非常平淡,但令人感動林清玄的散文總有版一種淡淡的權哀愁,像少女的情懷矛盾的文章相對就比較有政治性,是可讀的文章推薦林清玄的《清凈之蓮》《桃花心木》,.《生命的化妝》,.《黃金鼠》,《鴛鴦香爐 》,《白雪少年》 《人生若只如初相見》,《心田上的百合花》,《鴻斷聲里》等,都是非常優秀的作品
㈨ 800字名家名篇散文(富有哲理)
800字名家名篇散文(富有哲理)
憔悴的弦聲
葉靈鳳
每天,每天,她總從我的樓下走過。
每天,每天,我總在樓上望著她從我的樓下走過。
啞默的黃昏,慘白的街燈,黑的樹影中流動著新秋的涼意。
在新秋傍晚動人鄉思的涼意中,她的三弦的哀音便像晚來無巢可歸的鳥兒一般,在黃昏沉寂的空氣里徘徊著。
沒有曲譜,也沒有歌聲伴著,更不是洋洋灑灑的長奏,只是斷斷續續信手撥來的弦響,然而在這零碎的弦聲中,似乎不自已的流露出了無限的哀韻。
灰白的上衣,黑的褲,頭發與面部分不清的模糊的一團,曳著街燈從樹隙投下長長的一條沉重的黑影,慢慢的在路的轉角消滅。似乎不是在走,是在幽靈一般的慢慢的移動。
人影消滅在路角的黑暗中,斷續的弦聲還在黃昏沉寂的空氣里殘留著。
遙想在二十年,或許三十年以前,今日街頭流落的人兒或許正是一位顛倒眾生的麗姝,但是無情的年華,聽著生的輪轉,毫不吝嗇的凋剝了這造物的傑作,逝水東流,弦聲或許仍是昔日的弦聲,但是撥弦的手決不是昔日的纖手了。
黃昏里,倚在悄靜的樓頭,從凌亂的弦聲中,望著她蠕動的黑影,我禁不住起了曇花易散的憐惜。
每天,每天,她這樣的從我的樓下走過。
每天,每天,我這樣的望著她從我的樓下走過。
幾日的秋雨,遊子的樓頭更增加了鄉思的惆悵。小睡起來,黃昏中望著雨中的街道。燈影依然,只是低濕的空氣中不再有她的弦響。
雨晴後的第一晚,幾片秋風吹下的落葉還濕粘在斜階上不曾飛起,街燈次第亮了以後,我寂寞的倚在窗口上,我知道小別幾日的弦聲,今晚在樹蔭中一定又可以相逢了。
但是,樹蔭中的夜色漸漸加濃,街旁的積水反映著天上的秋星,慘白的街燈下,車聲沉寂了以後,我始終不曾再見有那一條沉重的黑影移過。
雨晴後的第二晚,弦聲的消寂仍是依然。
秋風中的落葉日漸增多,傍晚倚了樓頭,當著蕭瑟的新寒,我於鄉懷之外不禁又添了一重無名的眷念。
這幾日的秋風更烈,窗外的兩棵樹有幾處已露出了光脫的禿干。傍晚的街燈下,沙沙的只有繽紛的落葉,她的弦聲是從不曾再聽見過了。
秋光老了,憔悴的弦聲大約也隨著這憔悴的秋天一同老去了。我這樣喟然嘆著。
每天,每天,我仍是這樣的倚在我的樓上。
每天,每天,我不再見她從我的樓下走過。
㈩ 名家哲理散文都有哪些
周國平的散文《街頭自語》、《靈魂只能獨行》《經典的理由》《安靜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