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耳聽為虛眼見為實的哲理故事
① 關於眼見為實,耳聽為虛的故事
一
漢宣帝時,西北邊境上傳來警報,說羌人時常出沒,騷擾平民百姓,攻佔城池,殺害官吏,情況十分嚴重。朝廷得報,立即召集會議,商量對策。大臣們都主張立即派遣大軍,前去攻剿。可是當宣帝征詢誰可以率領大軍前去的時候,卻噤若寒蟬,誰也不敢作聲。
這時趙充國老將軍自告奮勇,表示願意到西北邊境地區去看一看究竟。
宣帝很高興,少不了贊揚他一番,並且對他說:「依你估計,羌人實力如何,你需要多少兵馬,多少武器和糧草,盡管提出要求。」
趙充國說:「情況究竟如何,現在還不清楚,因此不便估計,更無法提出什麼要求。耳聽是虛,眼見為實,我要求親自去看一看。等我到了那邊,摸清了情況,然後草擬方略,再向您詳細奏報。」
趙充國來到西北甘肅的金城郡,實地進行了調查研究,並且渡過黃河,偵察羌人地區的形勢。又從俘虜口中,問明羌兵各部首領之間的關系等情況,於是定出了駐兵屯守的計劃。主張對羌人不進行攻剿而採取分化瓦解,爭取和好的政策,叫做「全師、保勝、安邊之策」。趙充國就這樣奏報了漢宣帝。
但是漢宣帝聽了朝中大臣的相反意見,仍然主張進兵攻剿。趙充國一再分析實際情況,據理力爭,說明不出兵而「留屯田,得十二便;出兵,失十二利」的理由。趙充國反復奏報,漢宣帝和大臣們反復討論,終於同意了趙充國的方案。
此方案實施以後,果然效果很好,即節省了朝廷的費用,避免了將士流血,而且使漢人和羌人緊張關系隨即安靖下來,真可謂是一舉多得。
二
《呂氏春秋》里有一段,講孔子周遊列國,曾因兵荒馬亂,旅途困頓,三餐以野菜果腹,大家已七日沒吃下一粒米飯。
一天,顏回好不容易要到了一些白米煮飯,飯快煮熟時,孔子看到顏回掀起鍋蓋,抓些白飯往嘴裡塞,孔子當時裝作沒看見,也不去責問。
飯煮好後,顏回請孔子進食,孔子假裝若有所思地說:「我剛才夢到祖先來找我,我想把干凈還沒人吃過的米飯,先拿來祭祖先吧!」
顏回頓時慌張起來說:「不可以的,這鍋飯我已先吃一口了,不可以祭祖先了。」
孔子問:「為什麼?」
顏回漲紅臉,囁囁地說:「剛才在煮飯時,不小心掉了些染灰在鍋里,染灰的白飯丟了太可惜,只好抓起來先吃了,我不是故意把飯吃了。」
孔子聽了,恍然大悟,對自己的觀察錯誤,反而愧疚,抱歉地說:「我平常對顏回已最信任,但仍然還會懷疑他,可見我們內心是最難確定穩定的。弟子們大家記下這件事,要了解一個人,還真是不容易啊!」
所謂知人難,相知相惜更難。逢事必從上下、左右、前後各個角度來認識辨知,我們主觀的了解觀察,只是真相的千分之一,單一角度判斷,是不能達到全方位的觀照的!
三
兩個旅行中的天使到一個富有的家庭借宿。這家人對他們並不友好,並且拒絕讓他們在舒適的客人卧室過夜,而是在冰冷的地下室給他們找了一個角落。當他們鋪床時,較老的天使發現牆上有一個洞,就順手把它修補好了。年輕的天使問為什麼,老天使答到:「有些事並不象它看上去那樣。」
第二晚,兩人又到了一個非常貧窮的農家借宿。主人夫婦倆對他們非常熱情,把僅有的一點點食物拿出來款待客人,然後又讓出自己的床鋪給兩個天使。第二天一早,兩個天使發現農夫和他的妻子在哭泣,他們唯一的生活來源——一頭奶牛死了。
年輕的天使非常憤怒,他質問老天使為什麼會這樣,第一個家庭什麼都有,老天使還幫助他們修補牆洞,第二個家庭盡管如此貧窮還是熱情款待客人,而老天使卻沒有阻止奶牛的死亡。
「有些事並不象它看上去那樣。」老天使答道,「當我們在地下室過夜時,我從牆洞看到牆裡面堆滿了金塊。因為主人被貪欲所迷惑,不能再讓他分享這些財富,所以我把牆洞填上了。昨天晚上,死亡之神來召喚農夫的妻子,我讓奶牛代替了她。所以有些事並不象它看上去那樣。」
四
浙江某個寺廟的大和尚,佛法精湛,香火甚旺,但某日,遭受到一個女子的狀告,說其是導致她懷孕的壞人。孩子生了下來,大和尚收留了這個孩子,撫養他。
每當有人問大和尚此事,大和尚都面帶微笑的只說一句:是這樣的嗎?然而,大家一傳十,十傳百;大和尚名聲掃地,這個寺廟的香火也就不那麼旺了。
二十年過後,女子良心發現,揭開了當初迫不得已誣陷了大和尚的事實,還給大和尚一個清白。大和尚雖然蒙受了二十年的冤屈,但沒有抱怨,心懷坦盪,默默承受了這一切。
對於大和尚來說,他蒙受著不白之冤20年,也為自己積累了莫大的福報。對於以訛化訛的人,只不過是道聽途說,就信以為真,誣陷了好人,內心當中,也多了幾分的懊悔。
所以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不可道聽途說。
五
屈原名平,和楚國王室是同姓一族。他擔任楚懷王的左徒,學識淵博,記憶力很強,對國家存亡興衰的道理非常了解,對外交往來,接人待物的辭令又非常熟悉。因此他入朝就和楚王討論國家大事,制定政令;對外就接待各國使節,處理對各諸侯國的外交事物。楚懷王對他非常信任。
而上官大夫和屈原職位相同,他為了能得到懷王的寵信,很嫉妒屈原的才能。有一次,懷王命屈原制定國家法令,屈原剛寫完草稿,還沒最後修定完成。上官大夫見到之後想奪為己有,但屈原不肯給他。
他就和楚懷王說屈原的壞話:「大王您讓屈原制定法令,上下沒有人不知道這件事,每頒布一條法令,屈原就自誇其功,說是『除了我之外,誰也做不出來』。」懷王聽了,非常生氣,因此就對屈原疏遠了。
屈原對懷王聽聞失靈而不能分辨是非,視線被讒佞諂媚之徒所蒙蔽而不能辨明真偽,致使邪惡傷害了公道,正直的人不被朝廷所容,感到萬分痛心,所以才憂愁苦悶,沉鬱深思而寫成《離騷》。
楚懷王聽信小人讒言,疏遠忠臣,是為「耳聽為虛」。
② 眼見為實,耳聽為虛體現了什麼哲學道理
(1) 感性認識是理性認識的必經階段和必要前提.佔有感性材料的根本途徑是參加實踐,就個人而言,也可以使用他人提供的資料.他人提供的資料可以是對事物的如實反映.因此,耳聽未必為虛.
(2) 感性認識是對現象的認識,可以憑人們的感官直接感知.事物的現象有真象與假象之分,假象不是對事物本質的如實體現.所以,眼見不一定為實.
③ 耳聽不一定為虛,眼見不一定為實的具體事例
事例:孔子絕糧於陳國與蔡國之間時,七日七夜沒有吃飯,只能無精打采地躺在那裡。一天,弟子顏回找來一點米,准備煮給老師吃。
煮到快熟時,顏回就先抓起一把吃了。孔子悄悄地看在眼裡,覺得顏回有點失「禮」,所以不大高興。過了一會兒,飯熟了,顏回請孔子先吃。孔子善巧地說:「我剛剛夢見先君了,故應把干凈的食物先供養再吃。」
顏回馬上回答:「萬萬不可!剛才有土灰掉進鍋里,我雖然把它抓出來吃了,但飯已經弄臟了,所以不能供養先君。」此時,孔子才知道錯怪顏回了。
(3)關於耳聽為虛眼見為實的哲理故事擴展閱讀:
「耳聽為虛,眼見為實」哲學含義:
1,「耳聽為虛,眼見為實」,它是說聽別人講和自己看到是不同的,看到的可以是真實情況,而聽人講往往是虛假的,道聽途說,沒有親眼所見就不要相信。但眼見是不是一定為實呢?其實不一定。因為事物有真相和假象之分,如果眼睛看到的是假象,把假象誤認為是真相,就會把虛誤認為實了。
2, 感性認識是人們在實踐中通過感覺器官與客觀事物相接觸,形成的對事物現象的認識。感性認識是理性認識的基礎和必經階段,但感性認識所認識的事物現象中有大量的還是零亂、片面、乃至虛假的東西,因此感覺器官所感到包括見到的不一定都是真實的。
3,人們的認識活動有兩類,其中學習性認識活動,是學習別人總結出來的東西,雖然是聽來的,但也可能是真實的。所以「耳聽未必為虛」
4,對於見與聽、實與虛應作具體分析,眼見的可能是實,也可能不實;耳聽的可能為虛,也可能不虛。不能籠統地說:「眼見為實,耳聽為虛」。
④ 耳聽為虛眼見為實這句諺語告訴我們的道理是
耳聽為虛,眼見為實
【讀音】ěr tīng wéi xū,yǎn jiàn wéi shí
【釋義】形容不要輕信傳聞,看到的才是事實。聽來的傳聞是靠不住的,親眼看到才算是真實的。謂親眼看見的比聽說的要真實可靠。
⑤ 以耳聽為虛,耳見為實寫一篇童話故事
耳聽為虛眼見為實是一句俗話,這樣一名言警句不知影響了有多少人,但這句話真得說的對嗎?……
首先說眼見為實。不要說我們看到的是一個事物發展過程中的一個環節一個點代表不了全部(即使你看到的這一點是真實的),現在這年頭障眼法多得是,作假的很多,為了達到某種目的以假面目示人所以很多時候你很難看到很多很真實的東西……不要說別的,就大家經常開玩笑說的,你現在看到的美女有幾個是原原本本沒有經過加工改造的?……所以眼見為實這句話有問題……
耳聽為虛這句話同樣有問題……都說言為心聲……假如你留意一個人說的話,從他說話的內容到聲調等……你會發現大量真實的信息,尤其是將一個人在不同時間說的話聯系在一起的時候……比如一個人撒謊,他可能會前言不搭後語,因為編的東西再圓也會出現漏洞,除非他是說謊話的天才……
當然,任何一句話的產生都有其產生的歷史背景都有其正確性准確性,我這里的分析也只是相對而言,假如你鑽牛角尖我也沒辦法……採用辯證法分析我們工作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是我們應該採取的態度……
人若看得透,准確判斷,就可駕馭事物而不為事物所控制,他做事看人便有準星,從不眼花繚亂,分得清黑白虛實。世事往往與它的外表不同,無知者只見表象;欺詐其實是膚淺的,而愚者卻趨之若鶩。要做智慧高手,先得克服自己的偏聽偏信。
槍有準星才能射中目標,人有眼力才能判斷是非。要學會洞察最深處的東西,摸清他人的底細。要學會謹慎,人生中就應該具備良好的判斷力。彷彿一種天賦智慧,使我們尚未起步就像走過了一半成功之路。隨著歲月和歷練的增長,理智完全的成熟,還可以使判斷力因時就勢、左右逢源。天生有判斷力的人憎惡奇思怪想,尤其在重大判斷上更是如此,講究萬無一失。看清楚事情並不很容易,可又不能不在這方面多動腦筋。
雙方的意圖都盡在不言中,在政商兩界甚至生活工作中,沒有極強的判斷力,就會落入陷阱。很多事物,都是假象先行,讓笨人緊隨其後,展露低俗、平庸,真相往往最後到來,讓愚者無法忍耐下去,失去判斷所必需的細心、觀察,匆匆地下了結論。一個草率的人是沒有保險的槍,經常會走火;有時竟連耳聽為虛這樣的道理都會忘記,用耳朵代替了眼睛。這便是一個地道的睜眼瞎。
因為聽了別人對他的非議而頓時便覺得一個人可惡,因為聽了不利的傳聞而頓時便覺得他卑鄙,因為聽了別人的勸說便下決心永遠疏遠他。難道不覺得這對當事人來說是不公道的嗎?難道不覺得自己太淺薄了嗎?
晉景公因信奸言將趙氏忠烈滿門抄斬而演出千古悲劇《趙氏孤兒》;曹操因聽蔣干傳言誤殺蔡瑁、張允而中連環之計,最後兵敗赤壁壯志難酬。古今中外,因誤信傳聞而鑄成的悲劇比比皆是,難道還不足以使我們引以為鑒嗎?
學過辯證法的人都明白,對事物應該一分為二地分析,對一個人也應該辯證地、全面地對待。否則,對人先已有了成見,再加上別人的耳邊邪風,便對某個人「蓋棺定論」,這只能說明我們的淺薄。一座山,可以橫看成嶺側成峰;一個人,可以左看忠右看奸;至於某件事,更會因為評論者立場不同而有不同的說法。所以,對一個人,不能用他的過去來說明將來,也不能用一個側面取代全面。古人雲:「耳聽為虛,眼見為實。」雖然不一定每個細節都能碰見,但對傳言應該進行調查、分析,弄清真相。這樣才能對某個人、某件事作出正確的評價,否則,來不及送上一份理解和支持,便會失去一份本該牢固的友誼。
甚至有時候,親眼見到的事情,背後也會另有原委,也就是說耳聞有假,目睹亦有偽。
人際關系的分歧,就是由於彼此的不了解。人與人之間的矛盾、不快、敵對、冷淡和疏遠,也大都是因為互相不了解。
如果你想要和別人合作、相處,首先就必須懂得了解別人。
一般人總喜歡提出意見,批評別人。當別人的行為達不到我們所期待的時候,我們就會顯得不太高興。即使程度並不嚴重,也會多少使別人感到壓力和緊張。
一個人如果想要和別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就決不能要求人家依照自己規定的模式做事,或偏聽偏信。解決人與人之間不愉快的惟一方法,就是去了解真相。
讓我們用許三多的一句話共勉:好好活著,做有意義的事。
而用我的話來說: 走自己的路, 讓別人說去吧。
⑥ 耳聽為虛眼見為實的議論文例子
正面論據:三人成虎、曾參殺人
反面論據:雞鳴狗盜
⑦ 眼見為實,耳聽為虛的古代例子
孔子走到陳國和蔡國之間窮困不堪,憐野菜湯都喝不上,七天沒有吃到一粒糧食,他的弟子顏回找到一點米把它放在瓦缸里煮飯快熟了,孔子看見顏回抓瓦罐里的飯吃,過了一會兒,飯熟了,顏回請孔子吃飯,孔子裝著沒有看見剛剛的那件事,而是站起來說,剛才我夢見祖先要我把最干凈的飯食送給他們,顏回連忙說,不行,剛才有灰塵掉進瓦罐里,把飯弄臟了一些,我感到丟掉不好,就用手抓起來吃了,孔子,聽了感慨地說,我所相信的是自己的眼睛,但眼睛看到的東西還是不可信的,我所依靠的是自己的腦子,戴腦子有時也靠不住,你們要記住,了解一個人確實不容易啊!
⑧ 耳聽為虛,眼見為實的哲學含義
(1) 感性認識是理性認識的必經階段和必要前提。佔有感性材料的根本途徑是參加實踐,就個人而言,也可以使用他人提供的資料。他人提供的資料可以是對事物的如實反映。因此,耳聽未必為虛。
(2) 感性認識是對現象的認識,可以憑人們的感官直接感知。事物的現象有真象與假象之分,假象不是對事物本質的如實體現。所以,眼見不一定為實。
現象包括真象和假象的哲學道理.
「耳聽為虛,眼見為實」,它是說聽別人講和自己看到是不同的,看到的可以是真實情況,而聽人講往往是虛假的,道聽途說,沒有親眼所見就不要相信。但眼見是不是一定為實呢?其實不一定。因為事物有真象和假象之分,如果眼睛看到的是假象,把假象誤認為是真象,就會把虛誤認為實了。
(1)感性認識是人們在實踐中通過感覺器官與客觀事物相接觸,形成的對事物現象的認識。感性認識是理性認識的基礎和必經階段,但感性認識所認識的事物現象中有大量的還是零亂、片面、乃至虛假的東西,因此感覺器官所感到包括見到的不一定都是真實的。同時,現象有真象和假象,假象以否定的方式歪曲表現本質,並掩蓋本質。僅憑感性認識或被假象所迷惑是不能正確認識事物的。所以「眼見未必實」
(2)人們的認識活動有兩類,其中學習性認識活動,是學習別人總結出來的東西,雖然是聽來的,但也可能是真實的。所以「耳聽未必為虛」
(3)對於見與聽、實與虛應作具體分析,眼見的可能是實,也可能不實;耳聽的可能為虛,也可能不虛。不能籠統地說:「眼見為實,耳聽為虛」。
⑨ 誰知道耳聽為虛,眼見為實的典故
「耳聽是虛,眼見為實。」這句《賢文》出自漢宣帝時的趙充國老將軍。說的是漢宣帝時,西北邊境上傳來警報,說羌人時常出沒騷擾,攻佔城池,殺害官吏,情況十分嚴重。朝廷得報,立即召集會議,商量對策。大臣們都主張立即派遣大軍,前去攻剿。可是當宣帝征詢誰可以率領大軍前去的時候,卻噤若寒蟬,誰也不敢作聲。 這時趙充國老將軍自告奮勇,表示願意到西北邊境地區去看一看究竟。宣帝很高興,少不了贊揚他一番,並且對他說:「依你估計,羌人實力如何,你需要多少兵馬,多少武器和糧草,盡管提出要求。」趙充國說:「情況究竟如何,現在還不清楚,因此不便估計,更無法提出什麼要求。耳聽是虛,眼見為實,我要求親自去看一看。等我到了那邊,摸清了情況,然後草擬方略,再向您詳細奏報。」 趙充國來到西北甘肅的金城郡,實地進行了調查研究,並且渡過黃河,偵察羌人地區的形勢。又從俘虜口中,問明羌兵各部首領之間的關系等情況,於是定出了駐兵屯守的計劃。主張對羌人不進行攻剿而採取分化瓦解,爭取和好的政策,叫做「全師、保勝、安邊之策」。趙充國就這樣奏報了漢宣帝。但是漢宣帝聽了朝中大臣的相反意見,仍然主張進兵攻剿。趙充國一再分析實際情況,據理力爭,說明不出兵而「留屯田,得十二便;出兵,失十二利」的理由。趙充國反復奏報,漢宣帝和大臣們反復討論,終於同意了趙充國的方案。此方案實施以後,果然效果很好,即節省了朝廷的費用,避免了將士流血,而且使漢人和羌人緊張關系隨即安靖下來,真可謂是一舉多得。
⑩ 眼見為實,耳聽為虛體現了什麼哲學道理辨析一下!
(1) 感性認識是理性認識的必經階段和必要前提。佔有感性材料的根本途徑是參加實踐,就個人而言,也可以使用他人提供的資料。他人提供的資料可以是對事物的如實反映。因此,耳聽未必為虛。
(2) 感性認識是對現象的認識,可以憑人們的感官直接感知。事物的現象有真象與假象之分,假象不是對事物本質的如實體現。所以,眼見不一定為實。
高中二年級哲學期中考試
---------------------------------------------
現象包括真象和假象的哲學道理
「耳聽為虛,眼見為實」,它是說聽別人講和自己看到是不同的,看到的可以是真實情況,而聽人講往往是虛假的,道聽途說,沒有親眼所見就不要相信。但眼見是不是一定為實呢?其實不一定。因為事物有真象和假象之分,如果眼睛看到的是假象,把假象誤認為是真象,就會把虛誤認為實了。
2000年全國高考試題解析
--------------------------------
(1)感性認識是人們在實踐中通過感覺器官與客觀事物相接觸,形成的對事物現象的認識。感性認識是理性認識的基礎和必經階段,但感性認識所認識的事物現象中有大量的還是零亂、片面、乃至虛假的東西,因此感覺器官所感到包括見到的不一定都是真實的。同時,現象有真象和假象,假象以否定的方式歪曲表現本質,並掩蓋本質。僅憑感性認識或被假象所迷惑是不能正確認識事物的。所以「眼見未必實」
(2)人們的認識活動有兩類,其中學習性認識活動,是學習別人總結出來的東西,雖然是聽來的,但也可能是真實的。所以「耳聽未必為虛」
(3)對於見與聽、實與虛應作具體分析,眼見的可能是實,也可能不實;耳聽的可能為虛,也可能不虛。不能籠統地說:「眼見為實,耳聽為虛」。
高二哲學第五單元綜合能力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