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勵志語錄 » 弟子問仁語錄

弟子問仁語錄

發布時間: 2021-03-08 14:49:36

① 高中語文論語 弟子問仁 的重點句

「仁」的觀點在《論語·里仁篇》里較多,本篇是《論語》的第四篇,這一篇包括了儒家的若乾重要范疇、原則和理論,對後世都產生過較大影響。
重點句:
1【原文】
子曰:「里仁為美①,擇不處仁②,焉得知③?」
【注釋】
①里仁為美:里,住處,借作動詞用。住在有仁者的地方才好。
②處:居住。
③知(zhì):同「智」。
【譯文】
孔子說:「跟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才是好的。如果你選擇的住處不是跟有仁德的人在一起,怎麼能說你是明智的呢?」
【評析】
每個人的道德修養既是個人自身的事,又必然與所處的外界環境有關。重視居住的環境,重視對朋友的選擇,這是儒家一貫注重的問題。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與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耳濡目染,都會受到仁德者的影響;反之,就不大可能養成仁的情操。
2【原文】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①,不可以長處樂。仁者安仁,知者利仁②。」
【注釋】
①約:窮困、困窘。
②安仁、利仁:安仁是安於仁道;利仁,認為仁有利自己才去行仁。
【譯文】
孔子說:「沒有仁德的人不能長久地處在貧困中,也不能長久地處在安樂中。仁人是安於仁道的,有智慧的人則是知道仁對自己有利才去行仁的。」
【評析】
在這章中,孔子認為,沒有仁德的人不可能長久地處在貧困或安樂之中,否則,他們就會為非作亂或者驕奢淫逸。只有仁者安於仁,智者也會行仁。這種思想是希望人們注意個人的道德操守,在任何環境下都做到矢志不渝,保持氣節。
3【原文】
子曰:「唯仁者能好①人,能惡②人。」
【注釋】
①好(hào):喜愛的意思。作動詞。
②惡(wù):憎惡、討厭。作動詞。
【譯文】
孔子說:「只有那些有仁德的人,才能愛人和恨人。」
【評析】
儒家在講「仁」的時候,不僅是說要「愛人」,而且還有「恨人」一方面。
當然,孔子在這里沒有說到要愛什麼人,恨什麼人,但有愛則必然有恨,二者是相對立而存在的。只要做到了「仁」,就必然會有正確的愛和恨。
4【原文】
子曰:「苟志於仁矣,無惡也。」
【譯文】
孔子說:「如果立志於仁,就不會做壞事了。」
【評析】
這是緊接上一章而言的。只要養成了仁德,那就不會去做壞事,既不會犯上作亂、為非作惡,也不會驕奢淫逸、隨心所欲。而是可以做有益於國家、有利於百姓的善事了。
5【原文】
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譯文】
孔子說:「富裕和顯貴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不用正當的方法得到它,就不會去享受的;貧窮與低賤是人人都厭惡的,但不用正當的方法去擺脫它,就不會擺脫的。君子如果離開了仁德,又怎麼能叫君子呢?君子沒有一頓飯的時間背離仁德的,就是在最緊迫的時刻也必須按照仁德辦事,就是在顛沛流離的時候,也一定會按仁德去辦事的。」
【評析】
這一段,反映了孔子的理欲觀。以往的孔子研究中往往忽略了這一段內容,似乎孔子主張人們只要仁、義,不要利、欲。事實上並非如此。任何人都不會甘願過貧窮困頓、流離失所的生活,都希望得到富貴安逸。但這必須通過正當的手段和途徑去獲取。否則寧守清貧而不去享受富貴。這種觀念在今天仍有其不可低估的價值。這一章值得研究者們仔細推敲。
6【原文】
子曰:「我未見好仁者,惡不仁者。好仁者,無以尚之;惡不仁者,其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 有能一日用其力於仁矣乎?我未見力不足者。蓋有之矣,我未之見也。」
【譯文】
孔子說:「我沒有見過愛好仁德的人,也沒有見過厭惡不仁的人。愛好仁德的人,他的仁德已經達到了極限,不能再增加什麼;厭惡不仁的人,在實行仁德的時候,不讓不仁德的人影響自己。有能一整天把自己的力量用在實行仁德上的人嗎?我還沒有看見力量不夠的。這種人可能還是有的,但我沒見過。」
【評析】
孔子特別強調個人道德修養,尤其是養成仁德的情操。但當時動盪的社會中,愛好仁德的人已經不多了,所以孔子說他沒有見到。但孔子認為,對仁德的修養,主要還是要靠個人自覺的努力,因為只要經過個人的努力,是完全可以達到仁的境界的。
7【原文】
子曰:「人之過也,各於其黨。觀過,斯知仁矣。」
【譯文】
孔子說:「人們的錯誤,總是與他那個集團的人所犯錯誤的性質是一樣的。所以,考察一個人所犯的錯誤,就可以知道他有沒有仁德了。」
【評析】
孔子認為,人之所以犯錯誤,從根本上講是他沒有仁德。有仁德的人往往會避免錯誤,沒有仁德的人就無法避免錯誤,所以從這一點上,沒有仁德的人所犯錯誤的性質是相似的。這從另一角度講了加強道德修養的重要性。

② 每位弟子問 孔子仁是 什麼,孔子回答 都不同,誰 能 匯總一下,並配上翻譯。謝了。

[論語原文]樊遲問仁,曰:「仁者先難而後獲,可謂仁矣。」
[古文今譯]樊遲問孔子怎樣是仁,孔子說:「仁人對難事,做在人前面。有收獲時,他得在人後,這可以說是仁了。」

詳見 http://..com/question/79099434.html

③ <弟子問仁>所有翻譯.

一、子貢問仁

子貢問孔子:「如果有人能廣泛地對民眾進行施予予救濟,這人怎麼樣?可以算是仁人了嗎?」孔子說:「豈止是仁人啊?簡直就是聖人了啊!就連堯、舜尚且難以做到呢。

所謂仁德之人,就是要想自己在社會上立足,也要幫助人家在社會上立足;要想自己仕途通達,也要幫助人家仕途通達。凡事能就近以自己身邊的事情比附,能夠推己及人或者能夠換位思考,這可以說是實行仁的方法了。」

原文:

子貢曰:「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濟眾,何如?可謂仁乎?」子曰:「何事於仁,必也聖乎!堯、舜其猶病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

二、顏淵問仁

孔子的弟子顏回請教如何才能達到仁的境界,孔子回答說:努力約束自己,使自己的行為符合(周)禮的要求,如果能夠真正做到這一點,就可以達到理想的境界了,這是要靠自己去努力的。

顏回又問:那麼具體應當如何去做呢?孔子答道:不符合禮教的事,就不要去看、不要去聽、不要去說、不要去做。顏回聽後向老師說:我雖然不夠聰明,但願意按照先生的話去做。

原文:

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三、仲弓問仁

仲弓問什麼是仁。孔子說:「出門好像去見貴賓,役使民眾好像去承擔重大祀典。自己所不想要的事物,就不要強加給別人。在邦國做事沒有抱怨,在卿大夫的封地做事也無抱怨。」

仲弓說:「我冉雍雖然不聰敏,請讓我照這些話去做。」

原文:

仲弓問仁,子曰:「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仲弓曰:「雍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四、司馬牛問仁

司馬牛問仁德。孔子道:「仁人,他的言語遲鈍。」 司馬牛道:「言語遲鈍,造就叫做仁了嗎?」孔子道:「做起來不容易,說話能夠不遲鈍嗎?」

原文:

司馬牛問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訒。」曰:「其言也訒,斯謂之仁已乎?」子曰:「為之難,言之得無訒乎?」

五、樊遲問仁

樊遲問什麼是仁,孔子說:「愛人。」樊遲又問什麼是智,孔子說:「善於知人。」樊遲沒有完全理解。孔子說:「把正直的人提拔上來,使他們的位置在不正直的人上面,就能使不正直的人變正直。」

樊遲退了出來,見到子夏,說:「剛才我去見老師,問他什麼是智,他說:『把正直的人提拔上來,使他們的位置在不正直的人上面』,這是什麼意思?」

子夏說道:「這是涵義多麼豐富的話呀!舜有了天下,在眾人中選拔人才,把皋陶提拔了起來,不仁的人就遠遠地離開了。湯得了天下,也從眾人中選拔人才,把伊尹提拔起來,那些不仁的人就遠遠離開了。」

原文:

樊遲問仁,子曰:「愛人。」問知,子曰:「知人。」樊遲未達,子曰:「舉直錯諸枉,能使枉者直。」

樊遲退,見子夏,曰:「鄉也吾見於夫子而問知,子曰:『舉直錯諸枉,能使枉者直』,何謂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選於眾,舉皋陶,不仁者遠矣。湯有天下,選於眾,舉伊尹,不仁者遠矣。」

(3)弟子問仁語錄擴展閱讀:

「仁」是中國古代一種含義極廣的道德范疇。「仁」就是指以人為本,富有愛心。本指人與人之間相互親愛。

孔子把「仁」作為最高的道德原則、道德標准和道德境界。他第一個把整體的道德規范集於一體,形成了以「仁」為核心的倫理思想結構,其中孝悌是仁的基礎,是仁學思想體系的基本支柱之一。

他提出要為「仁」的實現而獻身,即「殺身以成仁」的觀點,對後世產生很大的影響。「仁」,主要指仁愛。

④ 《論語》中《弟子問仁》的現代文翻譯完整版

《弟子問仁》

⑤ 論語中弟子問仁的翻譯

子貢說:「假若有來一個人,他源能給老百姓很多好處又能周濟大眾,怎麼樣?可以算是仁人了嗎?」孔子說:「豈止是仁人,簡直是聖人了!就連堯、舜尚且難以做到呢。至於仁人,就是要想自己站得住,也要幫助人家一同站得住;要想自己過得好,也要幫助人家一同過得好。凡事能就近以自己作比,而推己及人,可以說就是實行仁的方法了。」

⑥ 關於『仁』的語錄和名言

仁 rén
中國古代一種含義極廣的道德范疇。本指人與人之間相互親愛。孔子把「仁」作為最高的道德原則、道德標准和道德境界。他第一個把整體的道德規范集於一體,形成了以「仁」為核心的倫理思想結構,它包括孝、弟(悌)、忠、恕、禮、知、勇、恭、寬、信、敏、惠等內容。其中孝悌是仁的基礎,是仁學思想體系的基本支柱之一。他提出要為「仁」的實現而獻身,即「殺身以成仁」的觀點,對後世產生很大的影響。《論語.顏淵》:「樊遲問仁。子曰:『愛人』。」又「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又《衛靈公》:「子曰:『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莊子.在宥》:「親而不可不廣者,仁也。」清譚嗣同《仁學.界說》:「仁為天地萬物之源,故虛心,故虛識。」
1.同情友愛:仁心,仁義至盡
2.果核的最近部分:杏仁兒.
不仁:(1)不仁慈,無仁德如不仁不義
(2)手足痿痹,為能運動:麻木不仁,四體不仁.
3.人、仁
「最初只有人字,後以二人相愛,人旁加二為仁,故仁由人而來。仁固可作『仁義』解,也可作人解。我認為『克己復禮為仁』的仁字,宜作『人』解。以孔子之話作本論,《論語》中如『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歟』、『觀過斯知仁矣』、『井有仁焉』,這些仁字,都應作「人」解。而一般學者以其字之為仁,多曲為之解,求其說,而不得要領。故上例我以『仁』字應作「人」解。否則,『井有仁焉』,作仁義之『仁』解,難以解通。又以其他著作為旁證,可知人、仁同義。例如《禮記表記》說,人也謂施以人以忠恩也。人與仁同義……《論語》所謂『人者仁也』、『仁者愛人』,即本此義。皆由於人、仁同出於一源,且關系密切。把仁字均解為『仁義』,難以自圓其說、令人信服」(引自黃現璠著《古書解讀初探——黃現璠學術論文選》第464-465頁,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年7月)
4.
仁,就是二個人字,從這個字的形我們看到了這個意思。那為什麼這樣寫這個字呢,古人的意思是什麼呢?我認為這是對「我為人人,人人為我。我害人人,人人必將害我。」的簡寫。這句話中兩次使用二人組合。所以就是仁的意思了。仁是道的一種。
[編輯本段]儒家學派核心——「仁」
仁: 中國儒家學派道德規范的最高原則,孔子思想體系的理論核心。「仁」的最初含義是指人與人的一種親善關系。孔子把「仁」定義為「愛人」,並解釋說:「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孔子在回答子張問仁時還說,「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五者為恭、寬、信、敏、惠。孟子發揮了孔子的思想,把仁同義聯系起來 ,把仁義看作道德行為的最高准則。其「仁」,指人心,即人皆有之的「惻隱之心」,仁愛之心;其「義」,指正路,「義,人之正路也」。
孔子的中心思想是個仁 人的表現是
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達而達人
己所不欲 勿施於人
如以仁為本體
表現在具體的行為上
對父母為孝對兄弟為悌
對朋友為信對國家為忠
對人則有愛心
「仁」是儒家學說的核心,對中華文化和社會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仁」字始見於儒家經典《尚書·金滕》:「予仁若考。」仁指好的道德。孔子首先把仁作為儒家最高道德規范,提出以仁為核心的一套學說。仁的內容包涵甚廣,核心是愛人。仁字從人從二,也就是人們互存、互助、互愛的意思,故其基本涵義是指對他人的尊重和友愛。儒家把仁的學說施之於政治,形成仁政說,這在中國政治思想發展史上產生了重要影響。
孟子在孔子仁說的基礎上,提出著名的仁政說,要求把仁的學說落實到具體的政治治理中,實行王道,反對霸道政治,使政治清平,人民安居樂業。孟子提出一些切於實際的主張,重點在改善民生,加強教化。其首要之點是「制民之產」,要求實行「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八口之家可以無飢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飢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把仁政說與王道政治聯系起來。認為人皆有仁愛之同情心,即不忍人之心,主張「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運之掌上」。行仁政,天下可得到治理;不行仁政,則天下難以治理。孟子認為,即使是百里小國,只要行仁政,天下百姓也會歸之而王。他對梁惠王說:「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於民,省刑罰,薄稅斂,深耕易耨。壯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長上,可使制梃以撻秦楚之堅甲利兵矣。」行仁政須落實到「省刑罰,薄稅斂」,發展農業生產等要事上來,只有這樣,才能鞏固國家經濟政治生活的基礎,在此基礎上,修德行教,使仁愛之心推而廣之,即使是堅甲利兵也能戰而勝之。強調以仁政統一天下,進而治理天下,提倡以德服人的「王道」政治,反對以力服人的「霸道」政治,批評暴力,反對戰爭。這是儒家仁政理論的基本出發點。
與仁政學說及重視人權,滿足人的基本物質生活需求的理論相聯系,從政治治理的實踐和人的生存發展的實際需要出發,儒家重視民生,主張滿足人們求生存的基本物質欲求,並倡富民思想,強調先富後教,使民從善,然後政權得以穩固。孟子說:「無恆產而有恆心者,惟士為能。若民,則無恆產,因無恆心。苟無恆心。放辟邪侈,無不為已。乃陷於罪,然後從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產,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飽,凶年免於死亡。然後驅而之善,故民之從之也輕。」儒家認為,民生是治國之本,民以食為天,衣食足,有恆產才有恆心,滿足了百姓的衣食需求,國家才能穩固而得到治理。
儒家從重視民生出發,倡富民思想。儒家經典《周禮》提出「保息養民」的六項措施,即「一曰慈幼,二曰養老,三曰振窮,四曰恤貧,五曰寬疾,六曰安富。」富而安之,體現了儒家早期的富民思想。孔子提出富而教之的思想,「子適衛,冉有僕。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使眾多的人民生活得到滿足而富裕,然後施之以教,使人民有道德。把富民作為施教的前提和基礎,可見對富民的重視。孔子還把富民與利民、滿足人民的物質生活利益聯系起來。他說:「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強調利民、富民、保民、愛民,體察和順應民心的向背,這是儒家富民思想的特徵。孟子還設想,物質財富得到很大的豐富和滿足,百姓還有不仁的嗎?他說:「聖人治天下,使有菽粟如水火。菽粟如水火,而民焉有不仁者乎?」滿足了百姓的生活需求,使之富足,就會使民眾達到仁的境界而國安。而民窮則爭,爭則起暴亂,國難以治。可見民富才能國安,使老百姓安居樂業,民富而國富,是儒家政治思想的基本點。
孔子的最高境界是仁,但這不是個人處世的匹夫之仁或小恩小惠婦人之仁,而是治理有方為民 造福的大仁大義;「克己復禮,仁在其中」,好象仁這個境界很容易達到,但孔子說的不是一 人個人的仁,而是有權勢在手的統治者的仁,要這些人克服自己的私心慾望,遵守秩序,有步驟 地管理國家,這決不容易,自古極少數大權在手的人能做到;連孔子自己也不好意思說能做到, 只敢說自己好學,常自我反省,希望能接近仁。
孔子與「仁」的學說
孔子是中國乃至世界上最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之一,是中國思想文化的創立者和奠基者。孔子思想包羅萬象,博大精深,中國文化發展的所有豐富性特徵都可以從孔子那裡找到根源。孔子思想的主要特徵之一便是他提出了著名的「仁」的思想,以至後來有人把孔子的思想概括為「仁學」。那麼,孔子關於「仁」的思想具有一些什麼特徵呢? 在《論語》一書中,「仁」字出現達109次之多,說明「仁」在孔子的思想體系中居於十分重要的地位。那麼,孔子所謂的「仁」究竟是指什麼?不同場合,不同時間,針對不同主體對象,孔子所闡述的「仁」的含義是不完全一樣的,這樣一來,就給不同的價值主體在施行「仁」的過程中造成了理解上的自由空間,任何一種學說都可以從孔子的論述中找到其需要的理論根據。
具體說來,我們應從以下四個方面來把握孔子的「仁」:
一、對待「仁」的態度。孔子主張任何人都應該有一種為「仁」的願望,應該誠心誠意去求「仁」,如果這樣做了,那麼就會得到「仁」。達到「仁」的境界的根源在於自己如何去做,而不是由他人來推動,只有主體自己的主動追求,才有可能達到「仁」的理想境界。表明孔子認為「為仁」是某種自覺的內在情感行為,任何人是無法替代的,只要自己態度端正,就可以實現「仁」的要求。孔子強調在內心的價值觀念上首先要明確對「仁」 的態度,孔子這種在內心深處對「仁」的價值追求的思想,被後來的孟子引伸為「四端說」理論。孔子對「仁」的思想的重視,表明「仁」的思想和學說是孔子整個思想體系的價值核心。
二、「仁」的價值內涵。從《論語》中孔子論「仁」來看,其價值內涵主要指「仁」的情感性、自得性而言。孔子的思想是一門如何處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我之間關系的學問,是一門關注人的自身發展的學問。孔子所提倡的是人在實際生活中如何達到理想人格的問題, 「仁」精神價值的一個重要體現就是「已立立人,已達達人」,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孔子認為「仁」就是「愛人」。從理論源頭上考察,孔子的「愛人」觀點來自周初的「保民」、「敬民」思想。「愛人」作為「仁」的重要精神內涵具有廣泛的適用性,在孔子「仁」的價值內涵中,由「愛人」所推導出的一系列內容都深刻體現出孔子對一般社會民眾的關注,對整個人類社會發展中實現人際之間共同和諧發展的關切,這一切都奠定了孔子作為中國乃至世界最偉大思想家的地位。不僅如此,在幾千年後的今天,孔子所提出的一系列思想仍具有普遍適用性和永恆價值。
三、「仁」的表現方式。以博大寬厚的胸懷來愛護民眾是「仁」的一種表現方式,即「泛愛眾而親仁。」這首先是自我認知上的一種升華,是自我精神狀況的內在反映。「仁」作為價值主體內在精神狀態的反映,是實現理想人格過程中不可缺少的東西。只有內心以「仁」的標准嚴格要求自己,用「仁」的境界來考察自己的思想,是達到真善美崇高境界的前提條件。孔子「仁」的表現方式還體現在時時處處以人為主,以人為研究和關注的對象,一切圍繞「人」的思想行為的發展狀況為主要內容。在孔子看來,一個本質上有問題、思想上有邪念的人是不可能達到「仁」的境界的。
四、「仁」的實踐價值。孔子關於「仁」的思想具有很強的實踐性特徵,他把關注的焦點投向社會,投向現實,時刻關注現實生活中如何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問題。孔子關於「仁」的學說不是純粹思辨性的形而上的理論體系,更多的是結合具體行為方式告訴人們應該怎麼做,這不是哲學意義上的實踐理性的體現,而是對一般民眾人格升華 、人性解放的終極關懷。孔子還認為,「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為了崇高的「仁」的境界,絕不做違背最高道德准則的事 ,必要的時候要不惜犧牲自己來成就這一事業。以至於「殺身成仁」成為後世一些知識分子報國捐軀的行為准則,多少「仁人志士」在此原則的指引下奮不顧身地為國家、為民族事業而奮斗終生。
孔子思想體系中「仁」這一重要概念的內涵是極為豐富的,有內在的如何達到「仁」的境界,有外在的如何實現「仁」的方式方法;小到個人理 想人格的培養,大到治理國家的理想社會行為,是一個具有深刻內涵,包括個體及群體生活在內的思想和行為各方面的理想人格修養體系。孔子關於「仁」的思想在今天仍然具有其一定的合理性及適用性,這也是孔子思想的強大生命力之所在。孔子思想為後來的孟子和荀子所提倡的「內聖外王」之道提供了理論參考,其中的某些行為甚至完全被後人所吸取,成為儒家人學思想中永恆的「不滅之火」。

⑦ 孔子回答弟子問仁,為何說法不同都是選取哪些方面進行闡述的

顏回問什麼是仁,孔子說:「克己復禮為仁。」這也是「仁」字最權威、最經典的解釋了。顏回一聽便心領神會,又問其具體條目。孔子便興致勃勃地講了仁的「四目」,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朱熹評論《論語》中這一章「乃傳授心法切要之言。非至明不能察其機,非至健不能致其決,故惟顏子得聞之」。孔子數稱「賢哉回也」,表現出對顏回的充分信任和嘉許,也能看出孔子十分滿意自己對顏回的成功教育。

而子貢問仁,孔子卻說:「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子貢名端木賜,利口巧辯,善做生意,家境富裕。子貢有志於仁,每天想要博施濟眾,但徒事高遠,眼高手低,不知從何做起。孔子教他應該從自身做起,可以說教給子貢一個「仁之方」。

司馬牛問仁,孔子說:「仁者其言也訒。」意思是說,有仁德的人說話遲鈍。司馬牛問的是「仁」,而孔子答的卻是「仁者」。因為司馬牛多言而浮躁,孔子實際上是通過解釋「仁」來告誡他,促使他以後注意改正缺點罷了。

以上孔子對「仁」的不同解釋,都是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而具有其針對性的,所謂殊途而同歸。這種教育方式具體到學生自身也是可行的,這是一種有效的教育。《學記》雲:「記問之學,不足以為人師。」那種不理睬、不了解教育對象而只管悶頭教書的做法是教育之大忌。不能因材施教,教學內容必然單調,教學過程必然呆板,教育效果當然是不會好的。

⑧ 論文弟子問仁孔子對仁的看法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魯國陬邑昌平鄉(今山東曲阜)人,中國古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創始人。他提出了「仁」的學說,即要求統治者能夠體貼民情,愛惜民力,不要過渡壓迫人民,以緩和階級矛盾;其次他主張以德治民,反對苛政和任意弄殺。他的學說成為中國二千多年封建文化的正統。他興辦私學,突破官府壟斷,擴大教育對象的范圍,學生達三千人,賢良72人。他主張「因材施教」,教育學生要「溫故而知新」,把學和思結合起來。六經:《詩》《書》《禮》《樂》《易》《春秋》都曾是孔子講學的材料。他使得這些瀕臨滅絕的官學通過私家講學流傳發揚光大,從而哺育戰國百家諸子,形成中華民族文化的光輝開端,這是孔子重大的歷史功績。
相傳他有弟子三千,賢弟子七十二人,曾帶領弟子周遊列國。孔子的思想對後世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孔子和戰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之一的孟子,被後世稱為「孔孟」。孔孟兩者思想的結合,形成了儒家思想中的「孔孟之道」。
貴族出身
孔子是商朝開國君主商湯的後代,是商朝的宗室。武王伐紂,建立周朝,為安撫商朝的貴族,封於亳,國號宋,即宋國,所以是殷商的貴族後裔。
三監之亂後,周公以周成王之命封商紂王的庶兄、商朝忠正的名臣微子啟於宋國,死後葬於宋國故地(今商丘市睢陽區),建有微子祠。 微子啟死後,其弟微仲即位。
微仲去世後,子宋公稽繼立;宋公稽去世後,子丁公申繼立。宋丁公去世後,子湣公共繼立。宋湣公去世後,弟煬公熙自立,太子弗父何不得立。於是弗父何之弟公子鮒祀殺煬公,欲立弗父何,弗父何拒之,於是公子鮒祀成為國君,是為宋厲公。弗父何成為正卿。

⑨ 孔子關於"仁"的名言

1、君子抄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襲必於是,顛沛必於是。——《論語·里仁》

譯文:道德高尚的人就算在吃飯睡覺時也會按道德標准去做,倉促匆忙的時候是這樣,顛沛流離的時候也是這樣的。

2、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論語·雍也》

譯文:可以稱之為仁的人,一定是自己要站穩,也要讓別人站穩,自己要騰達,也要讓別人騰達。只有從自己身邊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樂於助人,這才是可能通往仁的路。

3、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論語·述而》

譯文:仁德難道離我們很遠嗎?我要它,它就來了。

4、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仁乎哉?——《論語·顏淵》

譯文:剋制自己的慾望,使自己的言行都符合禮就是仁。一天做到克制自己而言行符合禮的規范,天下的人就會稱作為仁人。做到仁德要靠自己,難道還靠別人嗎?」

5、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雖之夷狄,不可棄也。——《論語·子路》

譯文:平常在家規規矩矩,辦事嚴肅認真,待人忠心誠意。即使到了夷狄之地,也不可背棄。

6、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論語·衛靈公》

譯文:自己不想要的,就不要加給別人了。這正是推己及人,心在仁道。

⑩ 《論語》中《弟子問仁》的現代文翻譯

子貢說:「假若有一個人,他能給老百姓很多好處又能周濟大眾,怎麼樣?可以版算是仁人了嗎?」孔子說權:「豈止是仁人,簡直是聖人了!就連堯、舜尚且難以做到呢。至於仁人,就是要想自己站得住,也要幫助人家一同站得住;要想自己過得好,也要幫助人家一同過得好。凡事能就近以自己作比,而推己及人,可以說就是實行仁的方法了。」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