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勵志語錄 » 九卿臣語錄

九卿臣語錄

發布時間: 2021-03-02 00:34:35

㈠ 三公九卿

何謂「三公九卿」?

三公中國古代朝廷中最尊晏的三個官職的合稱。周代己有此詞,西漢今文經學家據《尚書大傳》、《禮記》等書以為三公指司馬、司徒、司空。古文經學家則據《周禮》以為太傅、太師、太保為三公。秦不設三公。西漢初承秦制輔佐皇帝治國者主要是丞栩和御史大夫。另有最高軍事長官太尉,但不常置。從武帝時起,因受經學影響,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也被稱為三公。

漢武帝劉徹為了加強集權制而削弱了丞相的權力。昭帝時,霍光以大司馬大將軍的職位輔政,以後享權重臣如張安世、史高、王鳳等人,都居大司馬大將軍之位。於是大司馬權越丞相之上。成帝綏和元年(前8),採納何武的建議,將御史大未改為大司空,又把大司馬、大司空的律祿提高到與丞根相等,確立起大司馬、大司空和丞相鼎足而立的三公制。哀帝元壽二年(前1)改丞相名為大司徒,和今文經所說的三公名稱完全一致。又將原有的太傅和新增的太師、太保置於三公之上,頭銜高而無實權。西漢未雖是三公鼎立,但仍以大司馬權力最大,如董賢、王莽均以此職而專擅朝政。新時,沿襲了西漢三公制。

東漢初仍設三公官。公元51年,改大司馬為太尉,改大司徒、大司主為司徒、司空。三公各置秩為千石之長史一人,又各置掾屬數十人。以太尉為例,下有分管諸事的西曹、東曹、戶曹、奏曹、辭曹、賊曹、金曹、倉曹等曹。三公府當時簡稱為三府。三公中仍以太尉居首位。

漢光武帝劉秀推行更極端的帝王集權,不使權歸大臣,名義上仍設名位顯貴的三公官,但實權漸歸尚書台。和帝、安帝開始,外戚、宦官更更迭專權。外戚竇憲、梁冀等,都拜為大將軍,大將軍開府置官屬,位在三公上。三公不僅受制於尚書,而目還要俯首聽命於外戚、宦官,有的甚至就是他們的黨羽和親信。按照經學家的說法,丞相輔佐天子理陰陽、順四時,如果出現各種滅異,皇帝丞相都要引咎自責。東漢時,皇帝犯罪責推向三公,故每有水旱等災,三公常被策免。所以仲長統說三公有名無實,「備員而己」。

東漢末年董卓為相國,居三公之上。公元208年,曹操罷去三公而又置丞相、御史大夫,操自為丞相。兩漢時實行了兩百年之久的三公制至此遂告終止。

曹魏重新恢冥三公之制。在魏晉南北朝時期,三公依然位居極品,且開府置僚佐。但買權則進一步向尚書機構轉移。至隋,三公不再開府,僚佐全部撤銷,完全變成虛銜或「優崇之位」。宋代以後,往往亦稱太師、太傅、太保為三公,但其虛銜性質不變,並漸次演化成加官、贈官。明、清同。

九卿

秦漢時掌管政務、魏晉以後逐漸不具實權的朝廷諸官。

各代「九卿」不一。西漢時九卿是列卿或眾卿之意。先秦文獻中有三公九卿之說,但秦並沒有這種制度,西漢初也不見九卿名稱。僅武帝以後由於儒家復古思想的影響,人們就以秩為中二千石一類的高官附會成古代九卿。宣帝、元帝時,九卿稱謂出現於詔書中。但《漢書》中所見的卿,有太常、光祿勛、太僕、廷尉、大行、大鴻臚、宗正、大司農、少府、衛尉、執金吾、右內史、左向史、主爵都尉、太子太傅等十幾種官。將九卿定為九種官職,則始於新,其制中以中二千石為卿。即以大司馬司允、大司徒司直、大司空司若、羲和、作土、秩宗、典樂、共工、予虞為九卿,分屬於三公。

東漢和新一樣,中央政府中設有九卿的官職。《續漢書》將太常、光祿勛、衛尉、太僕、廷尉、大鴻臚、宗正、大司農、少府定為九卿。九卿固定為九官後,和九卿相近的其他重要官員被排斥在九卿之外。東漢末到三國,有人就試圖為這種不合理的現象辯護。劉熙《釋名》否認漢有九卿之說,認為所置是十二卿;韋昭《辯釋名》則認為九卿是指正卿,九卿之外尚有所謂外卿。

魏晉以後九卿多同東漢之制,僅廷尉有時改稱大理;北魏改少府為太府。故隋唐九卿為太常、光祿、衛尉、宗正、太僕、大理、鴻臚、司農、太府,己無行政之權。南宋、金、元,九卿多有省並。明、清遂改以吏、戶、禮、兵、刑、工六部尚書,都御史,大理寺卿、通政司使為九卿,以前的九卿之官或有保留,但己成虛銜或加官、贈官。(扯淡網編輯)

延伸閱讀:

秦朝的中央行政機關實行三公九卿制。皇帝之下設三公,三公為:
(1)丞相,承受皇帝之命,輔助皇帝掌管天下的行政的官;
(2)太尉,掌管軍事的最高官吏;
(3)御史大夫,主要管理記事,其地位相當於副丞相,主要職責是管理圖籍、奏章,監察文武百官。御史大夫下設御史中丞,掌管圖書秘籍,同時監察文武官吏;侍御史,掌管文書;監御史,中央派到地方各郡負責監督郡守的御史。

三公之下設九卿,作為中央行政機關分掌具體行政事務,如祭祀、禮儀、軍事、行政、司法、文化教育等。包括:

(1)奉常,掌管宗廟禮儀,地位很高,屬九卿之首;
(2)郎中令,掌管宮殿警衛;
(3)衛尉,掌管宮門警衛;
(4)太僕,掌管宮廷御馬和國家馬政;
(5)廷尉,掌管司法審判;
(6)典客,掌管外交和民族事務;
(7)宗正,掌管皇族、宗室事務;
(8)治粟內史,掌管租稅錢谷和財政收支;
(9)少府,掌管專供皇室需用的山海池澤之稅。

㈡ 易中天經典語錄

諾,相當於現在的OK。

□ 清朝入關前將領們都學三國,把《三國演義》印了一千本,發給各個將領作內部文件……

□ 如果別人惹你一下,你馬上撲上去,一口咬住,死死不放,這是什麼,螃蟹!韓信肯定不是螃蟹。

□ 我被你僱用了,我是忠心耿耿給你謀劃,如果我的主意你不聽,bye-bye,我換一個老闆。

□ 桓帝和靈帝都是不適合當皇帝的……靈帝的愛好是文學藝術和建築藝術。他對於建築還是頗有研究的。他成天搞研究,結果在皇宮里搞成了一個自來水系統!而且他還要在全城推廣自己的科研成果,宣布:要讓全城的老百姓都喝上自來水——你是當皇帝的,不是搞上下水的嘛!

□ 朝廷派人去查吳王,也沒有發現什麼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嘛。

□ 曹操第一個官職是洛陽縣北部尉,相當於副縣級公共安全專家局長。

□ 曹操身材短小,估計也就和我差不多吧。跟1米84的諸葛亮比起來,只能算是不合格的殘次品。

□ 曹操是喜歡美女的,他不管走到哪裡都喜歡「摟草打兔子」,收編一些美女什麼的!

□ 寶貝,你回來吧,好不好?別鬧了,跟我回去吧……(曹操勸老婆回家)

□ 曹操對各路諸侯說:「現在是滅董卓的最好時機——董卓已經把洛陽燒掉了,還劫持了皇帝,基本可以把他定位為KB組織了。」

□ 呂布想:曹操這個賊,狡猾狡猾地!

□ 袁紹整天在家裡面大會賓客,用現在的話說就是辦沙龍,開Party,車水馬龍,門庭若市。這個事情當時就引起了當局的注意。

□ 袁術以為皇帝的稱號就像現在我們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商標一樣,要搶先注冊,他以為他搶先注冊了皇帝的商標別人就不能把他怎麼的了,沒想到他反而成了「眾矢之的」。

□ 袁尚、袁熙哥倆一合計:「咱們請公孫康那小子喝酒,在酒席上就把他給做了!」這邊公孫康也合計:「不如我請他們哥倆來喝酒,在酒席上就把他倆給做了……」結果是公孫康把那倆給做了!

□ 這就使我們覺得袁紹這個人好像有一種天才,凡是對他有利的正確的意見他一定是不聽的,凡是對他不利的錯誤的意見他一定是要聽的,那才是怪了。

□ 劉備干逃跑這事還是很在行的。他就像海輪上的老鼠,好像總是能第一個察覺到哪一艘船會翻掉……先是跟著公孫瓚打袁紹,然後又跟著曹操打呂布,又跟著袁紹打曹操……

□ 那時候江東的老百姓都稱孫策為「孫郎」,稱周瑜為「周郎」。郎,就是小夥子,有贊美的意思。所以,「孫郎」就是「孫帥哥」,「周郎」就是「周帥哥」……帥哥都是喜歡美媚的,所以孫策和周瑜分別娶到了當時最漂亮的兩個女孩子……可以說這時的周瑜是戰場、官場、情場,場場得意……反正我是很羨慕!

□ 順便說一句,蔣干這個人也是被冤枉的——他根本就沒盜過什麼書,長得也不醜,而且也是一位帥哥,因為周瑜是帥哥嘛,帥哥的朋友……一般也是帥哥。

□ 所謂的空城計也是編出來的……諸葛亮搬個琴,擺個香爐,召兩個小孩子,在城樓上唱卡拉OK……

□ 武則天拿著那張舊船票,重新登上了後宮這艘豪華遊艇。

□ 男孩子小的時候不調皮的長大了沒出息。

㈢ 三公九卿的具體內容

三公指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九卿指奉常、郎中令、衛尉、太僕、廷尉、典客、宗正、治粟內史、少府九個職務,「三公九卿」用來統稱封建社會中的中央政府高級官員。

三公」制的正式形成,是在東漢時期。光武帝建武二十七年(公元51年),改大司馬為太尉,並把大司徒、大司空里的「大」省去,以太尉、丞相、御史大夫為「三公」的新名號。

三者都有參與的權力,或分工處理,或聯合論爭,不允許任何一方具有特殊的權力。這就在制度上確保了「三公」地位相等、權力平衡,而這也是「三公」制的重要內涵。

(3)九卿臣語錄擴展閱讀:

具體工作

三公

丞相,政府最高行政長官,有一個秘書處十三曹,下轄九卿。

太尉,最高軍政長官, 負責管理全國軍事事務,但他平時沒有軍權,戰時也要聽從皇帝的命令,而且要有皇帝的符節才能調動軍隊,軍權實際上也是掌握在皇帝手裡。

御史大夫,主要管理記事,其地位相當於副丞相,主要職責是管理圖籍、奏章,監察文武百官。御史大夫下設御史中丞,駐在皇宮;侍御史,彈劾中央和皇宮一切事;監御史,中央派到地方各郡負責監督郡守的御史。

九卿

九卿是指古時中央政府的多個高級官員,指官位很高的人。秦漢時期的卿,不一定是九個人,九卿言其官職完備。

奉常,掌管宗廟禮儀,地位很高,屬九卿之首;

郎中令,掌管宮殿警衛;

衛尉,掌管宮門警衛;

太僕,掌管宮廷御馬和國家馬政;

廷尉,掌管司法審判;

典客,掌管外交和民族事務;

宗正,掌管皇族、宗室事務;

治粟內史,掌管租稅錢谷和財政收支;

少府,掌管專供皇室需用的山海池澤之稅及官府手工業。

㈣ 翻譯:內九卿,外督撫,深信其忠誠無私意者,命各舉所知.

翻譯:那些忠誠無私的朝內九卿大臣,朝外封疆大吏,讓他們各自舉薦了解的人。

方苞,字靈皋,江南桐城人。篤學修內行,治古文,自為諸生,已有聲於時。康熙三十八年,舉人。四十五年,會試中試,將應殿試,聞母病,歸侍。五十年,副都御史趙申喬劾編修戴名世所著《南山集》《孑遺錄》有悖逆語,辭連苞族祖孝標。名世與苞同縣,亦工為古文,苞為序其集,並逮下獄。五十二年,獄成,名世坐斬。孝標已前死,戍其子登嶧等。苞及諸與是獄有干連者,皆免罪入旗①。聖祖夙知苞文學,大學士李光地亦薦苞,乃召苞直南書房。未幾,改直蒙養齋,編校御制樂律、演算法諸書。六十一年,命充武英殿修書總裁。

苞屢上疏言事,嘗論:「常平倉谷例定存七糶三。南省卑濕,存糶多寡,應因地制宜,不必囿成例。年飢米貴,有司請於大吏,定值開糶,未奉檄不敢擅。自後各州
縣遇谷貴,應即令定值開糶,仍詳報大吏。谷存倉有鼠耗,盤量有折減,移動有運費,糶糴守局有人工食用。春糶值有餘,即留充諸費。廉能之吏,遇秋糴值賤,得谷較多,應令詳明別貯,備歉歲發賑。」下部議行②。又言民生日匱,請禁燒酒,禁種煙草,禁米穀出洋,並議令佐貳官督民樹畜,士紳相度浚水道。又請矯積習,興人才,謂:「上當以時延見廷臣,別邪正,示好惡。內九卿、外督撫,深信其忠誠無私意者,命各舉所知。先試以事,破瞻徇,繩贓私,厚俸而久任著聲績者,賜金帛,進爵秩。尤以六部各有其職,必慎簡卿貳,使訓厲其僚屬,以時進退之,則中材咸處矜奮。」
乾隆初,疏謂:「救荒宜豫。夏末秋初,水旱豐歉,十已見八九。舊例報災必待八九月後,災民朝不待夕,上奏得旨,動經旬月。請自後遇水旱,五六月即以實奏報。」下部議,以五六月報災慮浮冒,不可行。
(節選自《清史稿·方苞列傳》)

註:①給旗人做奴僕。②皇上把此事交給相關部門商量去辦。

文言文參考譯文
方苞,字靈皋,是江南桐城人。知識淵博,修身謹行,攻讀古文,從他還是諸生時,就已經聞名於時了。康熙三十八年,中
舉人。康熙四十五年時,會試考中,准備參加殿試,聽說母親病了,就回家侍奉。康熙五十年,副都御史趙申喬彈劾戴名世所著的《南山集》、《孑遺錄》里有大逆
不道的話,彈劾的奏章里涉及到方苞的族祖父方孝標。戴名世和方苞是一個縣的人,也擅長古文,方苞曾為他的文集作序,因此一並被逮捕入獄。康熙五十二年,案
件審結,戴名世判斬首。方孝標已經在此之前死了,就把他的兒子方登嶧等人遠戍邊疆。方苞以及那些和這個案子有牽連的,都免除死罪,判入旗籍。康熙向來就知
道方苞的文采學識,大學士李光地也舉薦方苞,康熙就把方苞調到南書房。不久,改任蒙養齋,編校御制樂律、演算法等書。康熙六十一年,命令他擔任武英殿修書總
裁。
方苞常常上書言事,曾說:「平常官倉的米穀按定例儲存七成,賣出三成。南方各省地勢低,多潮濕,存糧賣糧多少,應當
因地制宜,不一定拘泥定例。年成不好,米價昂貴,有關部門請示上級,按既定價格賣米,沒有上級命令,不敢擅自行動。從此之後,各州各縣遇到糧價貴時,應當
立即下令按既定價格賣米,然後再詳細地匯報上級。糧食存在倉庫里會因老鼠偷吃而消耗,數量會有減少,運送糧食要花運費,賣米買米看守糧倉要支付人工伙食費
用。春天糧價高時賣糧,(多出來的錢)就留下來充當以上各種費用。廉潔有能力的官吏,在秋天買進的糧食價格低,得到的穀物多,應當讓他們詳細註明另外存
放,以備荒年開倉賑災。」皇上把方苞的意見交給有關部門商議實行。方苞又曾說老百姓生活日益匱乏,請求禁止釀酒,禁止種煙草,禁止糧食出洋,並且讓州縣的
長官督促老百姓種植養殖,當地士紳幫忙疏浚河道。又請求改變積久的陋習,舉薦人才,(上書)說:「皇上應當按時接見大臣,分辨忠奸好壞。那些忠誠無私的朝內九卿大
臣,朝外封疆大吏,讓他們各自舉薦了解的人。先讓那些人做事,破除照顧(親近之人)和徇情之事,制裁貪贓枉法,對那些任職很久有好名聲政績的,賜給他黃金
布帛,加官晉爵。尤其是因為六部各有職責,必須謹慎選用州縣長官和副職,讓他們能教導好下屬,按時進退,那麼普通官員都會努力勤奮的。」
乾隆初年,上書說:「救荒工作應該預先准備。夏末秋初之時,是發大水還是乾旱,已經能看到十分之八九了。按照舊有慣
例,上報災情必須等到八九月之後,受災百姓從早晨已經等不到晚上了,可官員上奏再得到救災命令,動不動就要經歷十天一個月。請求今後遇到水災旱災,五六月份就按實情上報。」皇上發到有關部門商議,因為五六月份報災考慮到虛浮不真實,不能實行。

句子:弘謝曰:「有之。夫九卿與臣善者無過黯,然今日庭詰弘,誠中弘之病。」怎麼翻譯

公孫弘向漢武帝道歉,說:「有這事。你的九卿和臣最好的無非是黯,然而今天在朝廷上責問我,確實擊中了我的短處。」

㈥ 收集經典話語

假如你沒有得到你想要的,你一定會遇到更好的!
不要沉迷故去,過好今天,計劃好明天。
樹的方向由風決定,人生的方向自己決定!

㈦ 夫九卿與臣善者無過黯,然今日庭詰弘,誠中弘之病。夫以三公為布被,誠飾詐欲以釣名。的翻譯

翻譯:
九卿中與我好的人沒有超過汲黯的了,但他今天在朝廷上詰難我,確實說中了我的毛病。

㈧ 九卿是什麼職位

「卿」為官名,始於周,列國仿置,是中央政務大臣。因其貴重,秦以後歷代封建王朝都習慣以「九」為常數,選擇中央重要行政機關首長尊稱為「九卿」,突出他們的地位。

周曾以少師、少傅、少保、冢宰、司徒、宗伯、司馬、司寇、司空為九卿。前三卿專輔天子;後六卿分管政務,按其次序,相當於後來的吏、戶、禮、兵、刑、工六部尚書。

秦以奉常(掌禮儀祭祀)、郎中令(掌宮外警衛)、衛尉(掌宮內警衛)、太僕(掌車馬)、廷尉(掌刑獄)、典客(掌內外客使)、宗正(掌皇族譜籍)、治粟內史(掌鹽鐵錢谷)、少府(掌皇帝財產),這些機關首長為九卿。

漢以太常、光祿勛、衛尉、太僕、廷尉、大鴻臚、宗正、大司農、少府謂之九卿,即中央各機關的總稱。東漢時九卿分屬三司(太常、光祿勛、衛尉三卿並太尉所部;太僕、廷尉、大鴻臚三卿並司徒所部;宗正、大司農、少府三卿並司空所部),多進為三公,各有署曹掾史,隨事為員。

北齊改廷尉為大理,少府為太府,合太常、光祿、衛尉、宗正、太僕、鴻臚、司農,稱之為九寺。置卿、少卿、丞各一人,各有功曹、五官、主簿、錄事等員。自古「九卿」同「九寺」,但正式將「九寺」與官職連用則始於北齊。

隋唐九寺與北齊同,即太常寺、光祿寺、衛尉寺、宗正寺、太僕寺、大理寺、鴻臚寺、司農寺、太府寺。

宋九寺與唐同,惟光祿寺因避宋太宗趙光義諱,改為崇祿寺。

魏晉南北朝以後,設尚書分主各部行政,九卿專掌一部分事務,職位較輕。

明清有大小九卿之別。明之大九卿為六部尚書及都察院都御史、通政司使、大理寺卿;小九卿為太常寺卿、太僕寺卿、光祿寺卿、詹事、翰林學士、鴻臚寺卿、國子監祭酒、苑馬寺卿、尚寶寺卿。

清代皇帝的諭旨中常以六部九卿並提,可見不把六部計算在九卿之內。九卿究竟指哪些官,說法不一致。其小九卿則指宗人府丞、詹事、太常寺卿、太僕寺卿、光祿寺卿、鴻臚寺卿、國子祭酒、順天府尹、左右春坊庶子。

㈨ 古代的官職九卿都是什麼具體負責什麼

九卿的官職在三公之下,是指古時中央政府的多個高級官員,指官位很高的人。秦漢時期的卿,不一定是九個人,秦朝時期的九卿指奉常、郎中令、衛尉、太僕、廷尉、典客、宗正、治粟內史、少府。九卿雖然地位不如三公高,但也是維護皇權保證國家事務正常運轉的重要職位。九卿具體負責項目如下:

宗正(皇宮管家):掌管皇族、宗室事務, 處理皇族家事。

治粟內史(財政稅務局):掌管租稅錢谷和財政收支, 相當於現在的財務局和稅務局,得確保收支穩定。

少府(後勤保障部):掌管專供皇室需用的山海池澤之稅及官府手工業,就是皇宮這個大家族的後勤保障,從世界各地調取好吃好玩的供皇室享用,維護皇室生活質量。

㈩ 九卿:太常、光祿勛、衛尉、太僕、廷尉、大鴻臚、宗正、大司農、少府分別掌管什麼

九卿是指太常,光祿勛,衛尉,太僕,廷尉,大鴻臚,宗正,大司農,少府九個機構。同時執金吾,大長秋,將作大匠的地位和秩俸都與九卿相同,因此把他們和九卿統稱為諸卿。京北尹,右扶風,左馮翊是三輔即京師地區的地方行政長官,有資格參加朝議,具有高與一般郡國長官的特殊地位,因此也得以列於諸卿。
1,太常
太常原名為奉常,漢朝景帝時改名為太常。掌宗廟事,一般不參加具體的行政事務,是九卿之首。
屬官主要有太史,太樂,太祝,太宰,太卜,太醫六令丞,博士祭酒以及諸廟寢陵園,機構復雜,編制龐大。
太常機構的官吏,俸祿,印件及其掌職如下:
官名 秩俸 印件 掌職
太常卿, 秩俸中二千石,銀印青綬,掌宗廟禮儀。
太常丞, 秩俸千石, 銅印黑綬,掌凡祭祀及行禮之事,總署曹事,典諸陵邑。
贊饗, 秩俸六百石, 銅印黑綬,掌贊天子。
禮官大夫, 千石至六百石,散職無印,是太常禮儀顧問。
太常掾, 秩俸四百石, 銅印黑綬,助太常丞。
掌故, 秩俸六百石, 銅印黑綬,主政事。
均都長丞, 主山陵上槁輸入。
都水長丞, 主宗廟陵園治水堤。
曲台署長, 主典台殿事。
太史屬官:
太史令, 秩俸六百石, 銅印黑綬,掌天時,星歷。
太史丞, 秩俸四百石, 銅印黑綬,輔佐太史令。
侍詔, 秩俸二百石, 分掌星歷,龜卜,請雨事。
治歷, 主歷法。
太常掾, 秩俸四百石, 銅印黑綬,助太常丞。
掌故, 秩俸二百石, 主故事,掌歷史上國家祭祀,喪娶事。
大典星, 掌星歷。
望氣佐, 主望氣。
明堂丞, 秩俸二百石, 銅印黃綬,掌守明堂。
靈台丞, 秩俸二百石, 銅印黃綬,掌守靈台。
靈台侍詔, 分掌星,日,天象,鍾律之事。
太樂屬官:
太樂令, 秩俸六百石, 銅印黑綬,凡國祭祀,掌請奏樂及大饗用樂之事。
太樂丞, 秩俸四百石, 銅印黑綬,太樂令助手。
員吏, 秩俸百石, 太樂丞手下的具體辦事者。
樂人八佾舞, 凡祭祀時為之樂舞。
太祝屬官:
太祝令, 秩俸六百石, 銅印黑綬,凡國祭祀時掌讀祝詞及迎送諸神。
太祝丞, 秩俸四百石, 銅印黑綬,掌祝小神事。
員吏, 秩俸百石至斗食, 協助令,丞。
祝人, 祭祀時司告鬼神的人。
宰人, 主廚。
太宰屬官:
太宰令, 秩俸六百石, 銅印黑綬,凡國祭祀時掌陳饌具。
太宰丞, 秩俸四百石, 銅印黑綬,掌宰工鼎俎饌具之物。
明堂丞, 秩俸二百石, 銅印黑綬,凡國祭祀掌明堂饌具。
員吏, 百石至斗食, 太宰丞下具體辦事者。
宰人, 主廚。
屠者, 主屠牲。
衛士, 主警衛。
太卜屬官:
太卜令, 秩俸六百石, 銅印黑綬,國有大事時主卜問。
太卜丞, 秩俸三百石, 銅印黃綬,助佐太卜令。
員吏, 具體辦事者。
太醫屬官:
太醫令, 秩俸六百石, 銅印黑綬,掌醫葯。
太醫丞, 秩俸四百石, 銅印黑綬,掌醫葯。
太醫 掌醫葯。
諸宗廟寢屬官:
令, 秩俸六百石, 銅印黑綬,守宗廟,掌案行掃除。
食監, 秩俸六百石, 銅印黑綬,主食官令號。
丞, 秩俸四百石, 銅印黑綬,助令守廟。
校長, 秩俸四百石, 銅印黑綬,主宗廟寢兵戎盜賊事。
監丞, 秩俸三百石, 銅印黃綬,食監助手。
中黃門, 食監助手。
寢陵園食官屬官:
廟郎, 主宗廟。
寢郎, 主守寢。
園郎, 主守園。
員吏,
衛士, 主諸廟陵園警衛。
博士屬官:
祭酒, 秩俸六百石, 銅印黑綬,主教育。
博士, 秩俸比六百石, 掌教育弟子,國有疑問,掌承問對。
博士弟子,
歌吹諸生。

2,光祿勛
光祿勛,由秦郎中令演化而來,主管宮廷內的警衛事務,但是實際的權力不止於此。
皇帝的智囊班子集中在這里,同時這里又是候補官員集中訓練的地方。
光祿勛官吏:
光祿卿, 秩俸中二千石,銀印青綬,
光祿丞, 秩俸千石,
車郎將, 秩俸比千石,
戶郎將, 秩俸比千石,
騎郎將, 秩俸比千石, 此三郎將統稱郎中三將,主宿衛護從。
做中郎將, 秩俸比二千石,
五官中郎將,秩俸比二千石,
右中郎將, 秩俸比二千石, 此三郎將統稱中郎將,主宿衛護從。
虎賁中郎將,秩俸比二千石,
羽林中郎將,秩俸比二千石, 此二將統稱為虎賁羽林,主宿衛護從。
光祿大夫, 秩俸比二千石,
太中大夫, 秩俸比一千石,
中散大夫, 秩俸六百石,
諫議大夫, 秩俸六百石, 此四大夫掌故問應對,為皇帝謀事。
議郎, 秩俸六百石, 為皇帝謀事。
僕射, 秩俸比千石, 主賓贊受事。
謁者, 秩俸比六百石, 主賓贊受事。
常侍謁者, 秩俸六百石, 主賓贊受事。
給事謁者, 秩俸四百石, 主賓贊受事。
主事,
員吏,
掾。

3,衛尉
衛尉,秦時官名,西漢景帝初更名為中大夫令,有元年復為衛尉。
衛尉職掌宮門衛屯兵,是一個武職,是皇帝的禁衛司令,西漢兵制在京師有南北兩軍,北軍由執金吾領,掌京師的徼巡,南軍由衛尉統領,掌官門內屯兵。
衛尉官吏:
衛尉卿, 秩俸中二千石, 銀印青綬。
衛尉丞, 秩俸千石, 衛尉卿助手。
公車司令, 秩俸六百石, 掌殿司馬門,夜繳宮中。
南宮衛士令,秩俸六百石,
南宮衛士丞,
南宮衛士員吏,
南宮衛士,
北宮衛士令,秩俸六百石
北宮衛士丞,
北宮衛士員吏,
北宮衛士,
衛尉員吏,
衛尉衛士,
左都侯, 秩俸六百石, 掌劍戟,繳巡宮。
右都侯, 秩俸六百石,
宮殿掖門司馬,秩俸比千石。

4,太僕
太僕掌管宮廷車馬及牲畜事務。
太僕官吏:
太僕卿, 秩俸中二千石,銀印青綬, 掌車馬,天子每出,負責安排前後的禮儀隊伍。
太僕丞,
太廄令,
太廄丞,
太廄尉;
未央令,
未央丞,
未央尉;
家馬令,
家馬丞,
家馬尉;
邊郡六牧師苑令,
邊郡六牧師苑丞;
考工令, 秩俸六百石, 製作兵器,弓弩刀鎧。
考工左丞, 協助考工令。
考工右丞, 協助考工令。

5,廷尉
廷尉主管刑法和監獄以及審判案件。
廷尉官吏:
廷尉, 秩俸中二千石。銀印青綬。
廷尉丞,
廷尉左監,
廷尉右監,
廷尉左平,
廷尉右平,
廷尉正。

6,大鴻臚
大鴻臚,原稱為典客,景帝中六年更名為大行令,漢武帝太初元年更名為大鴻臚。
大鴻臚分管邊區少數民族事務和諸王列侯朝聘事務。
大鴻臚官吏:
大鴻臚, 秩俸中二千石,銀印青綬。
鴻臚文學,
大行治禮丞,
大行卒史,
行人,
翻譯,
主客。

7,宗正
宗正主管皇室的宗室事務,皇帝,諸侯王,外戚男女的姻親嫡庶等關系都由宗正來記錄。
宗正官吏:
宗正卿, 秩俸中二千石,銀印青綬。
宗正丞, 秩俸比千石,
宗正員吏,
公主家令,
公主丞。

8,大司農
大司農主管全國的賦稅錢財,是漢朝的中央政府財政部,凡國家財政開支,軍國的用度,諸如田租,口賦,鹽鐵專賣,均輸漕運,貨幣管理等都由大司農管理。
大司農官吏:
大司農, 秩俸中二千石,銀印青綬。
大司農丞,秩俸千石, 掌財政收支的統計財會事。
大司農部丞, 共有是三人,負責十三州事務。
治粟都尉,
太倉令,
太倉丞;
均輸令,
均輸丞;
平淮令,
平淮丞;
都內令,
都內丞;
籍田令,
籍田丞;
斡官令,
斡官丞;
鹽市令,
鹽市丞;
郡國鹽鐵官,
常平倉官,
大司農史,
稻田使者,
郡國農官,
榷沽官。

9,少府
少府主管皇室的財錢和皇帝的衣食住行等各項事務以及山海池澤之稅。
少府機構官吏:
官名 俸祿 職掌
少府卿, 秩俸中二千石,銀印青綬 掌山河池澤之稅,以供皇室之用。
少府丞, 秩俸比一千石, 輔佐少府卿治事。
符節令, 秩俸六百石, 率符節台,主符節事。
蘭台屬官:
御史中丞,秩俸一千石, 領殿中蘭台,掌圖書秘籍,受公卿奏事,糾舉不法。
侍御史, 秩俸六百石, 分五曹辦事。
御史員, 秩俸六百石, 留台治百官。
尚書屬官:
尚書令, 秩俸一千石, 掌皇上的奏章及出納。
尚書僕射,秩俸六百石, 主章奏文書,尚書令不在時,可代行時。
尚書丞, 秩俸四百石, 佐尚書僕射。
侍曹尚書, 主丞相御史事。
二千石曹尚書, 主刺史二千石事。
戶曹尚書, 主吏民上書事。
客曹尚書, 主外國四夷事。
三公尚書, 主斷獄事。
太醫令, 秩俸六百石, 掌諸醫。
協律都尉, 掌校正樂律。
供皇帝服御諸令丞屬官:
織室令, 主織。
東園匠令, 做陵內器物,有十六丞。
鉤盾令, 主近苑囿。
尚方令, 主作器物。
尚書待治, 尚書令的屬官。
御府令, 主天子衣服。
采珍寶金玉令, 主才珠寶金玉。
太官令, 主膳食,屬官有尚食,尚席,食監三丞。
湯官令, 主餅餌。
導官令, 主擇米。
若盧令, 主藏兵器。
水衡都尉, 掌上林苑,有五丞。
水衡都尉丞, 協助水衡都尉。
上林令, 主上林,有八丞,十二尉。
均輸令, 有四丞。
均輸丞, 協助均輸令。
御羞令,
禁圃令,
輯濯令,
鍾官令, 主鑄錢。
技巧令,
六廄令, 掌天子六廄。
辯銅令, 主分辨銅之種類。
黃門令丞屬官:
黃門令, 掌侍左右,通報內外。
中黃門, 掌侍左右,通報內外。
黃門駙馬, 掌侍左右,通報內外。
中謁者, 掌侍左右,通報內外。
黃門署長, 掌侍左右,通報內外。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