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率優先哲理
❶ 面試銀行,查了一些面試題,有一類問題如:你覺得效率跟公平哪個重要這種選哪個都有道理的問題,怎麼回
效率優先,兼顧公平
❷ 高中政治經濟學哲學的所有知識
一、貨幣
(一)貨幣的本質
1、商品的基本屬性
商品是用於交換的勞動產品。構成商品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一是勞動產品,二是用於交換。
商品具有使用價值和價值兩個基本屬性。商品能夠滿足人們某種需要的屬性,是商品的使用價值。它是商品的自然屬性,反映了人與自然的關系。凝結在商品中的無差別的人類勞動就是商品的價值。價值是一切商品所共有的東西。它是商品的社會屬性,反映了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系。商品的兩個基本屬性是辯證統一的關系。
2、貨幣的產生與本質
貨幣是商品交換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它大致經歷了四個階段:偶然的物物交換,擴大的物物交換,一般等價物為媒介的交換,以貨幣為媒介的交換。
從商品中分離出來固定地充當一般等價物的商品,就是貨幣。貨幣的本質是一般等價物。
3、貨幣的基本職能
貨幣的職能是貨幣本質的體現。貨幣從產生時起就具有價值尺度和流通手段兩種基本職能。貨幣執行價值尺度職能,就是把商品的價值用貨幣表現出來,現實生活中只需要觀念上的貨幣即可。用貨幣表現出來的商品的價值,叫商品的價格。貨幣執行流通手段的職能,就是充當商品交換的媒介,它需要現實的貨幣。
4、金屬貨幣與紙幣
紙幣是金屬貨幣的代表,與金屬貨幣相比,紙幣的製作成本低,更易於保管、攜帶和運輸,避免了鑄幣在流通中的磨損。所以,紙幣被世界各國普遍使用。
紙幣是由國家(或某些地區)發行的強制使用的價值符號。紙幣的發行量必須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為限度,否則,會引發通貨膨脹或導致通貨緊縮。
(二)貨幣的種類與形式
1、貨幣與財富
從一定意義上看,貨幣是財富的象徵。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仍然存在著商品貨幣關系,生產、分配、交換、消費等各種經濟活動,都離不開貨幣。對於金錢,要取之有道,用之有益,用之有度。
2、結算與信用工具
人們在日常經濟往來中,通常使用兩種結算方式,一是現金結算,二是轉帳結算。常用的信用工具有:信用卡、支票等,這些結算工具具有現金結算不能比擬的優越性,更簡便、實用、高效和安全。在我國,支票主要分為轉帳支票和現金支票兩種。
3、外匯和匯率
外匯是用外幣表示的用於國際間結算的支付手段。匯率又稱匯價,是兩種貨幣之間的兌換比率。如果用100單位外幣可以兌換成更多的人民幣,說明外幣匯率升高;反之,則說明外幣匯率跌落。匯率是經常變動的,而保持人民幣幣值的穩定對我國和世界的金融穩定、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二 、價格
(一)價格的決定與變動
1、價值與價格
商品的價值量是商品價值的大小,價值是價格的基礎,價格是價值的貨幣表現。
2、價值決定價格
雖然價格的變動受供求影響,但價格最終是由價值決定的。商品的價值量是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隨社會勞動生產率的變化而變化。商品價值量同社會勞動生產率成反比。
3、價值規律及其表現形式
商品的價值量由生產該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商品交換以價值量為基礎實行等價交換,是價值規律的基本內容。商品價格受供求關系影響,圍繞價值上下波動,則是價值規律的表現形式。
4、供給與需求
當供不應求時,銷售者趁機提價,價格上升,這就是賣方市場。當供過於求時,購買者持幣待購,價格下降,這就是買方市場。
5、影響(均衡)價格的因素
引起價格變動和差異的因素很多,如氣候、時間、地域、生產等。各種因素對商品價格的影響,是通過改變該商品的供求關系來實現的。
(二)價格變動對經濟生活的影響
1、價格變動對消費者生活的影響
(1)價格變動對消費者的影響:消費者享有消費自由,可以根據商品價格的漲跌來決定要不要購買。一般說來,價格上升時,人們會減少購買;價格下降時,人們會增加對它的購買。
2)價格變動對需求量的影響:價格變動會引起需求量的變動,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對價格變動的反應程度是不同的。
①價格變動對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響比較小,對高檔耐用品需求量的影響比較大。
②消費者對既定商品的需求,不僅受到該商品價格變動的影響,還受相關商品價格變動的影響。
A.互為替代品,如果兩種商品的功用相同或相近,可以滿足消費者的同一需要,這兩種商品就互為替代品。在互為替代品中,一種商品價格上升,則需求量此少彼多;反之,一種商品價格下降,則需求量此多彼少。
B.互補商品,如果兩種商品必須組合在一起才能滿足人們的某種需要,它們就是互補商品。在互補商品中,一種商品的價格上升,則需求量此少彼少;反之,一種商品價格下降,則需求量此多彼多。
2、價格變動對生產的影響
(1)調節生產 (2)提高勞動生產率 (3)生產適銷對路的高質量產品
三 、消費
(一)消費及其類型
1、影響消費的因素
消費受很多因素的影響,其中主要是居民的收入和物價水平。(影響消費的根本因素是國家經濟發展水平)
(1)、居民的收入對消費的影響
收入是消費的基礎和前提。居民消費水平不僅取決於當前的收入,而且受未來收入預期的影響。
社會總體消費水平的高低與人們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的聯系。人們的收入差距過大,總體消費水平會降低;反之,收入差距縮小,會使總體消費水平提高。
(2)商品價格高低對消費的影響
物價的變動會影響人們的購買能力。一般說來,物價上漲,人們的購買力普遍降低,會減少對商品的消費量。
(3)商品的性能、質量、外觀、包裝、廣告等也能成為影響消費的因素。
2、消費的類型
消費按不同的標准劃分會有不同的類型。
按產品類型不同可分為:有形商品消費和勞務消費。
按交易方式不同可分為:錢貨兩清消費、貸款消費、租賃消費。
按照消費目的不同可分為:生存資料消費、發展資料消費和享受資料消費。
3、消費結構
消費結構,反映人們各類消費支出在消費總支出中所佔的比重。食品支出占家庭總支出的比重,被稱為恩格爾系數。
恩格爾系數過大,必然影響其他消費支出,限制消費層次和消費質量的提高。恩格爾系數減小,表明人們生活水平提高,消費結構改善。
(二)樹立正確的消費觀
1、消費心理與消費行為
人們的消費行為受消費心理的影響。主要表現為:從眾心理引發的消費。求異心理引發的消費。攀比心理引發的消費。求實心理主導的消費。
2、做理智的消費者
生活方式的變化推動著人們消費觀念的更新,也不可避免地帶來不同消費觀念之間的激烈碰撞。我們要做理性的消費者,踐行正確的原則。量入為出,適度消費;避免盲從,理性消費;保護環境,綠色消費;勤儉節約,艱苦奮斗。
四、 生產與經濟制度
(一)生產與消費
1、生產決定消費
生產決定消費的對象。生產決定消費的方式。生產決定消費的質量和水平。生產為消費創造動力。
2、消費對生產的反作用
消費發展促進生產的發展。只有生產出來的產品被消費了,這種產品的生產過程才算最終完成。消費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對生產的調整和升級起著導向作用;一個新的消費熱點的出現,往往能帶動一個產業的出現和成長。消費為生產創造出新的勞動力,能提高勞動力的質量,提高勞動者的生產積極性。
社會再生產過程包括生產、分配、交換、消費這樣相互聯系的四個環節。其中,生產是起決定作用的環節;分配和交換是紐帶,對生產和消費有著重要影響;消費是物質資料生產總過程的最終目的和動力。
3、發展生產的意義
我國正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是社會的主要矛盾。為了解決這個矛盾,必須大力發展社會生產力,這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只有大力發展生產力,才能為鞏固社會主義制度建立雄厚的物質技術基礎;才能擺脫經濟文化落後狀態;才能不斷增強綜合國力,提高我國的國際地位。
集中力量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是我們國家的根本任務。為此,一定要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必須通過改革,完善社會主義的各項基本制度。
(二)、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
1、公有制為主體
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是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
生產資料公有制是社會主義的根本經濟特徵,是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基礎。在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公有制經濟包括國有經濟、集體經濟以及混合所有制經濟中的國有成分和集體成分。
發展公有制經濟,必須努力尋找能夠極大促進促進生產力發展的公有制實現形式。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都可以作為公有制經濟的實現形式。股份制企業,如果國家和集體控股,則具有明顯的公有性。股份製成為公有制的主要實現形式,可以增強公有制經濟的活力,提高企業和資本的運作效率,擴大公有資本的支配范圍,增強公有制的主體作用。
公有制的主體地位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公有資產在社會總資產中優勢。第二,國有經濟控制國民經濟命脈,對經濟發展起主導作用。國有經濟的主導作用主要體現在控制力上。在關系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國有經濟必須占支配地位。必須毫不動搖地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
2、國有經濟及其主導作用
國有經濟,指由社會全體勞動者共同佔有生產資料的公有制形式。國有經濟是我國國民經濟的支柱。它掌握著國家的經濟命脈,在國民經濟中起主導作用。
3、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
在我國現階段,除公有制經濟外,還存在大量的個體經濟、私營經濟和外資經濟等非公有制經濟。個體、私營、外資等各種非公有制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
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適合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生產力發展不平衡、多層次的狀況,符合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實踐證明,它有利於促進生產力的發展、有利於增強綜合國力、有利於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必須堅持和完善這一基本經濟制度。
五、 企業與勞動者
(一)生產的微觀主體——企業
1、現代企業的組織形式
企業是以營利為目的而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向社會提供商品或服務的經濟組織。企業是市場經濟活動的主要參加者,是國民經濟的細胞。在我國。國有企業、集體企業、私營企業以及混合所有制企業並存,共同構成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微觀基礎。其中,國有企業在我國國民經濟中發揮著主導作用。
公司制,是現代企業主要的典型的組織形式。公司是依法設立的,全部資本由股東共同出資,並由股份形式構成的,以營利為目的的企業法人。
2、公司的類型
除國有獨資公司外,我國法定的公司形式有兩種,即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責任公司,是股東以其出資額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公司以其全部資產對公司的債務承擔責任的企業法人。股份有限公司,是全部資本分為等額股份,股東以其所持股份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公司以其全部資產對公司債務承擔責任的企業法人。在我國,國家授權的投資公司或者國家授權的部門可以單獨投資設立國有獨資的有限責任公司。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共同特徵,是「有限」和「合股」。
3、公司的組織形式
公司的組織機構通常由三個部分組成:決策機構(股東大會及董事會)、執行機構(總經理及其助手)、監督機構。公司制具有獨立法人地位、有限責任制度和科學管理結構等優點。
4、公司經營與公司發展
公司的經營,指公司為社會提供產品和服務並獲取利潤而進行的所有活動的總和,如采購、生產、市場營銷等。公司經營的目的是利潤。
公司經營成功的主要因素:(1)公司要制定正確的經營戰略。(2)公司要依靠技術進步、科學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競爭優勢。企業的競爭優勢是多種多樣的,如價格、產品質量、服務水平、品牌效應等。(3)公司要誠信經營,樹立良好的信譽和企業形象。企業形象是企業的產品、服務在社會中留下的印象,以及所受到的評價和認同。企業的信譽和形象作為一種無形資產是企業所特有的,是經過長期的努力形成的。公司是否誠信經營,關繫到企業成敗。
5、企業兼並與企業破產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那些經營管理不善的企業會被兼並或面臨破產。經營管理好、經濟效益好的優勢企業,兼並那些相對劣勢的企業,可以擴大優勢企業的規模,增強優勢企業的實力,實現以優帶劣的調整,把劣勢轉化為優勢,提高企業和整個社會的資源利用效率,有益於促進國家經濟發展。
企業破產,指長期虧損、資不抵債而又扭虧無望的企業,按法定程序實施破產結算的經濟現象。實行企業破產制度,有利於強化企業的風險意識,促使企業在破產的壓力下改善經營管理,提高企業競爭力。通過企業破產,及時淘汰落後的企業,有利於社會資源的合理配置的產業結構的合理調整。
(二)、勞動者
1、勞動和就業
勞動創造文明,創造富足,促進人的發展,推動歷史前進。勞動是人類文明進步發展的源泉。
就業是民生之本,對整個社會生產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我國的人口總量和勞動力總量都比較大;勞動力素質與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不完全適應;勞動力市場不完善,就業信息不暢通。所有這些,使得我國的就業問題比任何一個國家都突出和緊迫。
2、勞動光榮
勞動者是生產過程的主體,在生產力發展中起主導作用。我國勞動者分工不同,地位平等,都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作貢獻,都應該得到承認和尊重。光榮屬於勞動者。
3、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念
黨和政府從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出發,把擴大就業放在經濟社會發展的突出位置,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每個勞動者也要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念:樹立自主擇業觀;樹立競爭就業觀;樹立職業平等觀;樹立多種方式就業觀。
4、維護勞動者權益
實現和維護勞動者的權益,是社會主義制度的本質要求。黨和政府在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多渠道擴大就業的同時,加強勞動保護,改善勞動條件,完善社會保障體系。
我國勞動者享有的權利包括:平等就業和選擇職業的權利;取得勞動報酬的權利;休息、休假的權利;獲得勞動安全衛生保護的權利;接受職業技能培訓、享受社會保險和福利、提請勞動爭議處理的權利;以及法律規定的其他權利。
自覺地履行勞動者的義務,是獲得權利、維護權益的基礎。依法簽訂勞動合同,是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的重要依據。當自己的權益受到侵犯時,可以通過投訴、協商、申請調解、申請仲裁,向法院起訴等途徑加以維護。
六、投資與融資
(一)商業銀行
1、利息、利率與本金
儲蓄存款都能獲取利息。利息的多少取決於三個因素:本金、存期和利息水平。在本金和存期一定的條件下,利息的多少取決於利息率的高低。
利息的計算公式為:利息=本金×利息率×存款期限
在我國,存款利息收入的20%要作為稅收上繳國家。
2、儲蓄存款
儲蓄存款,是指個人將屬於其所有的人民幣或外幣存入儲蓄機構,儲蓄機構開具存摺或者存單作為憑證,個人憑存摺或存單可以支取存款本金和利息,儲蓄機構依照規定支付存款本金和利息的活動。我國的儲蓄機構主要包括各商業銀行、信用合作社以及郵政企業等依法辦理儲蓄業務的機構。目前,我國的儲蓄主要有活期儲蓄和定期儲蓄兩大類。
3、中國的商業銀行體系
在我國,吸收存款最多的金融機構是商業銀行。商業銀行是指經營吸收公眾存款、發放貸款、辦理結算等業務,並以利潤為主要經營目標的金融機構。我國的商業銀行以國有獨資銀行和國家控股銀行為主體,是我國金融體系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
4、商業銀行的業務
商業銀行的主要業務有三類:存款業務;貸款業務;結算業務。
(二)、投資
1、投資收益與投資風險
存款、股票、債券和保險四種投資方式,都有自己的特點,一般說來,收益高的投資方式,則安全性較小。認清各種投資方式的利弊,才能更好地規避風險,使自己的資金保值增值。
2、股票
股票是股份有限公司在籌集資本時向出資人出具的股票憑證。股票代表股東對股份公司的所有權。股東不能要求公司返還其出資。如要改變股東身份,要麼等待公司的破產清盤,要麼將股票轉售第三人。經國家證券管理部門審批同意後,股票可以在股票市場上流通買賣,這種流通性是股票生命力之所在。
股票投資的收入包括兩部分:一部分是股息和紅利收入。另一部分收入來源於股票價格上升帶來的差價。股票是一種高風險的投資方式。
3、債券
債券是一種債務證書,即籌資者給投資者的債務憑證,承諾在一定時期支付約定利息,並到期償還本金。目前在我國,根據發行者不同,主要分為國債、金融債券和企業債券。在三者中,國債信譽最高,流通性最強,風險最小,收益最小;企業債券信譽最低,流通性最差,風險最大,收益最高;金融債券居中。債券是一種穩健的投資方式。
4、商業保險
商業保險是指投保人根據合同約定,向保險人支付保險費,保險人對於合同約定的可能發生的事故因其發生所造成的財產損失承擔賠償保險金責任,或者當被保險人死亡、傷殘、疾病或者達到合同約定的年齡期限時,承擔給付保險金責任的行為。
在我國,保險分為人身保險和財產保險兩大類。近幾年還出現分紅保險等新險種。訂立保險合同的原則:公平互利、協商一致、自願訂立的原則。購買保險是一種規避風險的投資方式。
七、個人收入的分配
(一)分配製度
1、生產決定分配
生產決定分配,生產資料所有制決定分配方式。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實行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相應地就必然實行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製度。
2、按勞分配及其作用
按勞分配是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中個人消費品分配的基本原則。它的基本內容和要求是:在公有制經濟中,在對社會總產品作了各項必要扣除之後,以勞動者向社會提供的勞動(包括勞動數量和質量)為尺度分配個人消費品,多勞多得,少勞少得。
實行按勞分配,是由我國現實的經濟條件決定的。生產資料公有制是實行按勞分配的前提;社會主義公有制條件下生產力的發展水平是實行按勞分配的物質基礎;社會主義條件下人們勞動的性質和特點,是實行按勞分配的直接原因。實行按勞分配,有利於充分調動勞動者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從而促進社會生產的發展。是消滅剝削和消除兩極分化的重要條件。
按勞分配在所有分配方式中居主體地位。
3、我國多種分配方式並存
在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除了按勞分配以外,還存在其他多種分配方式,主要包括個體勞動者勞動成果分配和按生產要素分配。
個體勞動者個人佔有生產資料,獨立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其勞動成果扣除成本和稅收後直接歸勞動者所有,從而構成他們的個人收入。個體勞動者的合法收入受國家保護。
按生產要素分配,是生產要素所有者憑借對生產要素的所有權參與收益分配。參與收益分配的生產要素主要有勞動、資本、技術和管理等。
確立按生產要素分配的原則,是對市場經濟條件下各種生產要素所有權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確認,體現了國家對公民權利的尊重,對勞動、知識、人才、創造的尊重。這有利於讓一切勞動、知識、技術、管理和資本的活力競相迸發,讓一切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於人民。
(二)分配原則
1、效率原則與公平原則
效率,指經濟活動中投入與產出的比率,它表示資源有效利用的程度。效率提高就是資源的節約和社會財富的增加。
這里所說的公平,主要是指收入分配的公平。
收入分配的公平,主要表現為收入分配的相對平等,即要求社會成員之間的收入差距不能過於懸殊,要求保證人們的基本生活需要。收入分配公平與平均主義有著根本區別。
效率與公平的關系: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效率與公平具有一致性。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物質前提。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經濟效率的保證。效率與公平分別強調不同的方面,二者又存在矛盾。
2、收入分配方式對效率/公平的影響
收入分配方式對效率有重要影響。如果分配方式有利於調動人們的生產積極性,就會提高效率,促進生產的發展;反之,則會降低效率,阻礙生產的發展。
3、初次分配與再分配的關系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體現「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原則。
效率優先實質是發展生產力優先。我國人口眾多、人均自然資源相對匱乏。發展經濟必須充分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提高資源使用效率。兼顧公平就是要將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使分配的結果能促使人們奮進,使社會具有生機和活力。公平的收入分配,是社會主義分配原則的體現,它有助於協調人們之間的經濟利益關系,實現經濟發展、社會和諧。
兼顧效率與公平,要允許和鼓勵一部分地區和個人通過誠實勞動和合法經營先富起來,帶動其他地區和個人致富,最終達到共同富裕。兼顧效率與公平,既要反對平均主義,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懸殊;既要落實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獻精神;在鼓勵人們創業致富的同時,倡導回報社會和先富幫後富。兼顧效率與公平,必須正確處理初次分配注重效率與再分配注重公平的關系。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就是要將個人收入與其在經濟活動中的貢獻掛鉤,充分調動人們參與社會財富創造的積極性,提高工作效率和經濟效益。在由國家參與的再分配中,要加強政府對收入分配的調節,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調節過高收入,取締非法收入。通過完善稅收和社會保障制度等,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圍之內,防止出現嚴重的兩極分化,實現合理的公平分配,以兼顧各階層各方面群眾的利益,特別是保障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
八、國家收入的分配
(一)、財政收入與支出
1、財政收入的構成
國家通過一定的形式和渠道籌集起來的資金,就是財政收入。根據國家取得收入的具體渠道,財政收入分為稅收收入、利潤收入、債務收入以及其他收入。
2、稅收與財政的關系
國家的收入和支出就是財政。財政收入和支出是國家參與社會分配的兩個方面。稅收是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
3、影響財政收入的因素
影響財政收入的因素主要是經濟發展水平和分配政策。
經濟發展水平對財政的影響是基礎性的,只有加快經濟發展,大力增加社會財富總量,才能保證國家財政收入的持續增長。
在社會財富總量一定的前提下,如果國家財政集中的財富過多,會直接減少企業和個人的收入,不利於企業生產的擴大和個人購買力的增加,最終將對財政收入的增加產生不利影響。相反,如果國家財政集中的收入太少,將直接影響國家職能的有效發揮,尤其會降低財政對經濟發展支持和調控的力度,最終也不利於企業的發展和個人收入的增加。因此,國家應當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既保證國家財政收入穩步增長,又促進企業的持續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
4、財政支出及其構成
財政支出是國家對集中起來的財政資金進行分配和使用的過程。財政支出按具體的用途,可以分為經濟建設支出,科學、教育、文化、衛生事業支出,行政管理和國防支出,社會保障支出,債務支出。
5、財政收支平衡
財政收入和支出的關系,不外有三種情況:收大於支,有節余;支大於收,有赤字;收支相等。在國家財政預算和決算中,收入和支出相等是最理想的狀態,它表明國家籌集的財政資金得到了最充分的利用。但是,由於受多種因素的制約,財政收支完全相等的情況幾乎不存在。所謂財政收支平衡,指當年的財政收入等於支出,或收入大於支出略有節余,或支出大於收入略有赤字。財政赤字是指當年的財政支出大於財政收入的部分,財政赤字必須控制在一定范圍之內。
(二)財政的作用
1、財政與基礎設施工程
國家財政可以促進基礎設施建設,優化資源配置。
2、財政與宏觀調控
國家財政可以調控經濟平穩運行。國家財政可以促進經濟結構合理優化,促進科教文衛事業的發展。
3、財政與人民生活保障
財政是鞏固國家政權的物質保證。財政是建立和完善社會公共服務體系的物質保證。財政是實現收入公平分配、健全社會保障體系、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質保障。
九、征稅和納稅
(一)、稅收及其種類
1、稅收
稅收是國家為實現其職能,憑借政治權力,依法取得財政收入的基本形式。有國就有稅。稅收是國家組織財政收入最理想、最普遍的形式,是財政收入最重要的源泉。有稅必有法。稅法是稅收的法律依據和法律保障。
寫不下
❸ 新時代富強價值的歷史邏輯,哲學內涵和政治訴求
1、富強,即國富民強,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基本價值目標,是中華民族的千年夙願,也是國家繁榮昌盛、人民幸福安康的物質基礎。貧窮不是社會主義,兩極分化也不是社會主義,我們追求的富強,是以綜合國力的強大為基礎、以全體人民的共同富裕為特徵,以持續健康的發展為方向。其中,需要處理好兩對辯證關系:國富和民富的關系。「富強」包含著兩大主體的價值訴求,一是人民富裕,二是國家強盛。「富強」首先在於富民,即人民富裕,沒有民富就沒有國強,中華民族自古就有「凡治國之道,必先富民」之說。馬克思主義也認為,無論是社會生產力的發展,還是國家財富的創造,其根本目的都在於豐富人民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進而促進人的自由全面發展。其次,「富強」還在於強國,即國家強盛,體現為國家擁有強大的綜合國力,能夠對國家秩序和國際事務產生強大的影響力。在社會主義國家,人民富裕同國家富強從根本上說是一致的,國家富強是為民造福的重要前提,而人民富裕又是國家富強的根本目的。先富和共富的關系。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前者是生產力標准,更多強調的是效率優先,後者共同富裕更多強調公正為本。我們的富強觀,是兼顧生產力標準的效率原則和共同富裕價值標準的公正訴求,從而超越了中國傳統文化中「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平均主義思想,也超越了西方資本主義鼓勵發展生產但往往產生兩級分化的富強觀。 2、民主,即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始終高揚的旗幟,也是社會主義優越性的根本體現。民主既是一種價值理念,又是一種政治實踐和制度安排,新中國成立後,我們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建立了民主專政的國體,為人民民主的實現提供了政治前提。目前,「人民通過選舉、投票行使權利和人民內部各方面在選舉和投票之前進行充分協商,盡可能就共同性問題取得一致意見,是我國社會主義民主的兩種重要形式。」即選舉民主和協商民主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的兩種基本形式。作為人類共同的政治理想,民主既帶有普遍性,又是歷史的、具體的、相對的。世界上沒有一成不變或者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民主形式,一個國家選擇什麼樣的政治發展道路和民主模式,是由這個國家的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歷史文化傳統等綜合因素決定的。社會主義民主相對於其他民主形式,有著其獨特的優越性:一是從所有權意義上說,社會主義民主建立在生產資料公有制基礎上,是一種真正實現大多數人享受的民主制度;二是從利益角度而言,社會主義民主要求發展和維護人民的根本利益;再次,從效率上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有利於發揮集中力量辦大事、提高效率辦成事的政治優勢。 3、文明,是社會進步和國家發展的重要標志,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集中體現著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價值追求,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支撐。當今時代,文化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地位日益重要,文明成為國家發展的靈魂和精神動力,在國際競爭中,誰占據了文化發展的制高點,誰就能在國際競爭中掌握主動權。中華民族曾經創造了輝煌燦爛的文明,為人類發展進步作出了巨大貢獻。改革開放以來,社會主義文明也取得了長足發展,但相對於物質文明建設取得的成就,我們在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設方面還存在諸多問題。新時期,我們黨將社會主義文明上升到興國之魂的高度,這就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開放為核心的時代精神。 4、和諧,是世界萬物存在的根據和發展的動因,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核心理念,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作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組成部分,和諧的內涵可以從三個方面把握:就一般事物而言,和諧是事物存在的一種辯證關系的積極展現;就社會形態的特徵而言,和諧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就人類歷史的未來發展而言,和諧世界是人類共同的價值追求。社會主義和諧觀的具體內容包括:一是人與人的和諧,即社會關系的和諧;二是人與自然的和諧,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礎。社會主義和諧觀要求我們與自然和解,不再以自然界征服者的身份出現,為追求個體利益的最大化對自然界無限索取,而是要和自然和諧相處;三是國際關系的和諧,和諧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不僅體現為對內提出構建和諧社會,對外也主張共建和諧世界。富強、民主、文明、和諧,構成了社會主義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全方位的價值追求。富強是實現社會民主、文明、和諧的物質基礎。民主制度的建設作為國家政治體制的本質屬性,一是能夠激發人民投身社會主義建設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從而創造更多的社會財富,推動國家富強和人民富裕,二是作為基層社會治理的一種模式,可以實現公民的民主自治,創造和諧的基層社會環境,三是為文化的發展提供寬松的制度環境,促進百花齊放。文化建設和文明發展對經濟具有強大的反作用,先進的文化起到引領社會進步的作用。和諧社會包含著「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實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總要求,是對富強民主文明的詮釋。總之,在國家層面核心價值觀中,經濟富強是基礎,政治民主是保障,文明進步是動力,社會和諧是目標。
❹ 關於高中哲學大題關鍵詞的解答!
不要意思 我是理科生 但幫你找了下 你看看對你有幫助否
二、問答題
(全國一)22.根據以下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圖8 2002—2005年中國經濟增長與能源消費
材料二 目前,我國經濟增長中存在高投入、高產出、高耗能、高污染的現象。能源緊張、環境污染嚴重等問題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焦點。為此,《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把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擺在突出位置。
在經濟增長的同時要注意能源節約和環境保護,這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要求。試運用客觀規律性與主觀能動性關系的原理加以說明。(12分)
①實現可持續發展,要尊重客觀規律,這是發揮主觀能動性的前提。因為規律具有客觀性。我們既要尊重經濟增長的規律,又要尊重能源節約和環境保護的規律。
②實現可持續發展,要發揮主觀能動性。發揮主觀能動性是認識規律運用規律的條件。發揮主觀能動性表現在:提出可持續發展的目標,能動地認識相關規律,在實踐中創造條件努力實現這一目標。
23、歷史經驗告訴我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實行對外開放,同時還要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簡述其中的哲學依據。(10分)
①內部矛盾是事物發展的源泉,構成了事物存在和發展的內因。內因是事物發展變化的根據。中國解決所有問題的關鍵在於依靠自己的發展,所以要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則。
②外因是事物發展變化的條件。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實行對外開放是我們必須長期堅持的基本國策。我們要以更加積極的姿態走向世界。
③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內因和外因結合起來才能推動事物的發展。自力更生和對外開放是相輔相成、辯證統一的。對外開放要和我國實際情況結合起來。自力更生是更好利用外部條件的前提;中國的發展需要在平等互利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對外開放的水平。
(全國二)24.根據以下材料回答問題。
我國北方某地,雖然林地、農地、水面資源豐富,但由於生產方式和農業科技落後,資源優勢無法轉化為產業優勢。為解決這一問題,當地政府經過調研,制定發展規劃,實施優惠政策,利用市場機制引導企業和農民加大投入,重點抓好優質經濟林開發、冷水魚養殖及深加工、大豆穩產高產這「一樹、一魚、一豆」三大科技項目,開發高產、優質、高效特色產品,並推進產業化經營,形成優勢產業鏈,發展現代農業。
結合這個事例,說明發展現代農業要從實際出發的哲學道理。(12分)
①從實際出發,就是使主觀願望和認識符合客觀的實際情況,這體現了物質決定意識,主觀符合客觀的唯物主義基本原理。(4分)
②從實際出發,就是從本地區具體的特殊的實際情況和特點出發考慮和制定發展規劃,把普遍原則與特殊情況結合起來。(4分)
③當地政府在調查本地資源優勢和特點的前提下,研究制定了「樹、魚、豆」為重點的發展規劃,這一規劃較好地體現了從實際出發的正確原則。(4分)(如考生在其中某一要點上有深入分析或另有答案,且言之成理,可酌情給分)
25、青藏鐵路全長1956千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線路最長、穿越凍土裡程最長的高原鐵路。建設青藏鐵路,克服了多年凍土、生態環保、高原缺氧等世界性三大難題,標志著我國鐵路建設水平達到一個新的高度。
青藏鐵路的建設伴隨著一系列重大科技攻關活動,體現了科學實驗與生產實踐的緊密聯系。簡述生產實踐與科學實驗兩項活動的關系。(8分)
①生產實踐是人類最基本的實踐活動;生產實踐是人們從事科學實驗的基礎,為科學實驗提供新課題,提供物質基礎和實驗條件等。(4分)
②科學實驗是歷史前進的有力杠桿;對生產實踐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在現代,科學實驗活動越來越成為生產實踐的先導。(4分)
(如考生在其中某一要點上由深入分析或另有答案,且言之成理,可酌情給分)
(全國三)26.根據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 2006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繼續加強『三農』工作。28個省(區、市)全部免徵了農業稅,全國取消了牧業稅。增加對種糧農民的補貼和對產糧大縣及財政困難縣的轉移支付」。2005年「中央財政用於『三農』的支出達到2975億元,比上年增加349億元。糧食總產量在上年大幅度增長的基礎上,又增產1454萬噸,達到48401萬噸。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得到加強,糧食穩定增產和農民持續增收」。2006年「中央財政用於『三農』的支出達到3397億元,比上年增加422億元。」材料二 據業內人士分析,按照當前化肥、農葯、農膜等農資價格平均上漲幅度粗略計算,農資漲價至少使全國農民增加生產性物質投入390多億元,糧食平均每畝物質投入比2003年增加20多元。--《半月談》2005年第1期 運用認識論原理,說明我國現階段加大中央財政支農這一決策的合理性。(10分)
①實踐決定認識,認識對實踐具有反作用,認識隨著實踐不斷深化和發展。 ②這一決策是正確發揮主觀能動性、根據我國農業實踐形成的正確認識。 ③這一決策已經對當前農業問題的解決和農業的發展產生積極作用。 ④這一決策在農業實踐中逐漸形成,將隨農業發展的實踐不斷完善。
27、2006年1月,胡錦濤同志在全國科學技術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當今時代,人類社會步入了一個科技創新不斷涌現的重要時期,也步入了一個經濟結構加快調整的重要時期。」「面對世界科技發展的大勢,面對日趨激烈的國際競爭,我們只有把科學技術真正置於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真抓實干,急起直追,才能把握先機,贏得發展的主動權。」
圖11 中國與創新型國家在科技諸方面的比較表2 中國與B國GDP及三大產業增加值佔GDP比重的比較
運用發展的觀點,依據世界科技與經濟中心轉移的事實,論述我國為什麼必須始終堅持發展是硬道理的戰略思想。(10分)
①發展的實質是新事物的產生和舊事物的滅亡;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要堅持與時俱進,培養創新精神。
②科技與經濟中心的轉移是發展的結果;發展是我們實現目標、解決問題的關鍵;只有堅持發展是硬道理,才能贏得主動權。
③我國仍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決定我們必須堅定不移地堅持發展是硬道理。
④要真正落實科學發展觀,就必須始終堅持發展是硬道理的戰略思想。
(重慶)28、根據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某高校網站論壇上一篇譴責浪費的文章引起強烈共鳴。文章說,有些同學早晨洗漱時任憑自來水嘩嘩地流個不停;在該校餐廳門口的兩個泔水桶里,裝著將滿的剩餘飯菜,不少同學還在將大半碗拉麵、大半個饅頭往裡丟,而食堂窗口上方赫然寫著「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自從黨中央提出建立節約型社會的目標和任務後,全國正在展開一場旨在建設節約型社會的活動。大學生從反思浪費開始學習節約、注意節約了。
從人生觀和價值觀的角度分析材料中的浪費行為。(10分)
①價值觀對人的行為具有導向作用。消費行為反映了個人價值觀和消費觀的扭曲。我們應當在正確價值觀的指導下,樹立正確的個人消費觀。
②個人活動與社會發展相互聯系。個人活動既受到社會發展的制約,也對社會發展起推動或阻礙作用。建立節約型社會要求個人厲行節約,浪費行為則不利於建設節約型社會。
③艱苦奮斗、勤儉節約不僅是個人的生活作風,更是有志者應有的精神境界。
29、為加快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變,國家決定從2006年起每年將安排1030億元財政資金支持農村稅費改革;鼓勵、支持金融組織積極發展農村小額信貸;繼續對農產品和農用生產資料的價格進行調控;繼續堅持土地承包經營權30年不變,有條件的地方可按照依法、自願、有償的原則進行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
運用唯物辯證法的發展觀對材料四進行分析。(10分)
①事物都是變化發展的,發展的實質是新事物取代舊事物。我們應該用發展的觀點指導實踐,促進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變。
②矛盾是事物發展的動力。內因是事物發展的根據,外因是事物發展的條件,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在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變過程中,農業的自我發展是內在根據,國家的扶持政策是重要條件,對其發展起推動作用。
③絕對運動中包含著相對靜止,相對靜止是事物存在和發展的重要條件。保持土地經營權30年不變,體現了國家對土地經營政策的穩定性,有利於農民增加對土地的投入,促進農業發展。
④事物的發展是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土地規模經營必須循序漸進,堅持適度原則。
(天津卷)30、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當代畢升」王選先生溘然長逝,給人們留下無限追思。在改革開放的歷史條件下,他以對科學狂熱追求、對祖國高度負責的精神和敏稅的市場洞察力,毅然決定跳過日本的第二代和歐美的第三代照排機,直接研製第四代漢字激光照排系統。這項擁有自主核心技術的發明使中文印刷告別了「鉛與火」的歷史,王選國此獲得了國家教高科學技術獎。他領導的方正集團堅持「產學研」相結合,建立起科研開發、生產銷售、售後服務一條龍體制,並成功在香港上市。目前,這一技術已佔領國內提出99%及海外華文報業80%的市場。
材料二
新華社首爾2006年3月20日電 首爾大學懲戎委員會所作的決定說,黃禹錫2004年和2005年在英語《科學》雜志發表的有關人類胚胎幹細胞的論文造假,根本上違背了作為學者和教授所應遵守的誠信道德准則,損害了首爾大學的名譽和韓國的國際信譽。
結合材料一,說明王選的事跡體現了人生價值觀的哪些道理?(8分)黃禹鉛事件對你有何警示?(2分)
①王選取得成就並獲得國家獎勵說明,人生價值包括貢獻和索取兩個方面,人生的真正價值在於對社會的貢獻。王先取得成就離不開他敏銳的市場洞察力等個人條件和改革開放的環境,說明實現人生價值需要具備主客觀條件。王先在制度創新和科學實驗中取得成就說明,投身社會實踐是實現人生價值的途徑。
②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或堅持實事求是的精神,堅守誠信道德准則,反對個人主義等)
31、新中國成立以來,農業為工業化做出了重要貢獻。1950年至1979年,農業為工業建設提供的資金均為4500億元。隨著工業化進程的加快,農業稅收在財政收入中的比重逐漸下降,1950年為39%,1979年為5.5%,2005年降至0.05%。近年來,中央財政用於「三農」的支出逐漸增加,2005年達到2975億元,我國已具備工業反哺農業的經濟實力。為此,全國人大決定從2006年起全面取消農業稅。
結合材料二,說明我國農業稅從徵收到取消的過程如何體現了一切從實際出發。(12分)
①要堅持主觀與客觀的統一,農業稅收政策要與我國經濟發展狀況相適應。
②要堅持全國地看問題,農業稅收政策是從農業與工業的相互關系出發確定的。
③要堅持發展地看問題,我國農業稅從徵收到取消的過程,在各個階段都有其歷史的合理性和必然性。
32、(北京卷)材料一:改革開放前,平均主義分配體制嚴重製約了效率的提高,常的十四屆三中全會針對這一狀況提出「效率優先,兼顧公平」,推動了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近年來,針對貧富差距拉大的趨勢,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又適時提出要「更加註重社會公平「。
材料二:效率可以給社會帶來更多的財富,從而為促進公平製造條件;公平有利於維護社會穩定,從而為提高效率奠定基礎。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應該大力發展生產力,在不放鬆效率的前提下,逐步縮小差距,實現經濟社會又快又好的發展。
結合材料一和材料二,運用矛盾分析的方法說明如何正確認識和處理效率與公平的關系。(11分)
①效率與公平是既對立又統一的關系。效率與公平是對立的。過分重視一方,另一方就會受到影響。效率與公平又是統一的,二者相互依存。一方的合理解決可以為另一方的發展創造條件。不能離開效率談公平,也不能離開公平談效率。
②矛盾在不同發展階段有不同特點。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要針對效率與公平在不同時期出現的問題採取不同的解決方法。
③要全面地看問題。既要重視效率,也要注重公平,做到兩點論與重點論的統一。
33、「世界給我16天,我給世界5000年」——2008年奧運會的熊熊聖火要在北京燃燒16天,北京將向世界展現中華民族5000年的燦爛文化,為歷史悠久的奧林匹克精神增添豐富多彩的中華文化內涵。
運用辯證唯物論,說明如何通過北京奧運會充分展現中華文化。(9分)
①物質決定意識,一切從實際出發。要立足國情,了解奧運、了解文化、了解歷史。
②意識具有能動作用。意識能夠正確反映客觀事物,意識能夠反作用於客觀事物。要發揮主觀能動性,一方面,在展現內容上,對傳統文化要進行選擇,挖掘傳統文化的精髓;另一方面,在展現方式上,大膽創意,精心策劃,形成科學合理的展示方案,並以此為指導,周密組織,科學實施。(聯系實際,言之有理,酌情給分)
❺ 有關"利益分配"涉及到的"政治常識","經濟常識","哲學常識"。有哪些/
1.經濟生活:
①.初次分配中處理好效率與公平的關系。這是由社會主義本質決定的。是減輕社會主義保障壓力的客觀要求,也是勞動者權利得到更好保護的體現。還有利於擴大勞動者收入,從而擴大內需。
②.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其根本途徑是發展經濟,要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提高勞動者素質和能力。完善市場經濟體制,讓市場要素的價格市場化,充分促使勞動、資本、技術、管理等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打破壟斷經營。規范分配秩序。建立企業職工正常增長機制和支付保障機制。隨經濟增長適時調整最低工資標准,加強國家對企業工資的調控和指導,完善法律法規,全面實行合同勞動制,確保工資按時足額發放。建立和完善城鄉統一的勞動市場。
③.再次分配中更加註重公平。 國家要加強對收入分配的調節,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調節過高收入,取締非法收入。 通過完善的稅收和社保制度等,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的范圍之內,防止出現嚴重的兩極分化,實現合理的公平分配,以兼顧各階層群眾的利益,特別是保障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
2.政治生活:
①.人民是國家的主人,完善分配製度,提高低收入人群的收入水平,體現我國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性質。
②.我國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政府應做到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權為民所用。實現好、發展好、維護好人民的根本利益。加大個人收入分配調節力度,有利於提高百姓的生活水平。
③.政府要正確履行職能。政府應當加強管理和服務,一方面,對於高收入者,應通過稅收等手段加強調控;另一方面,加大對低收入居民的幫助和保障,以改善人民生活。
④.政府要堅持對人民負責的工作原則。真正做到對人民負責,體現在讓廣大中低收入者在改革中受惠。維護社會公平,促進社會和諧。
⑤.黨中央著力保障改善民生,體現了黨的性質和宗旨,表明中共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文化生活:
教育是發展科學技術培養人才的基礎,在現代會建設中具有基礎性全局性的作用。所以要優先發展教育,以促進經濟社會全面發展。
4.生活與哲學:
①.堅持和完善按勞分配為主,多種分配製度並存的分配製度,健全勞動技術、資本、管理等勞動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的制度,體現了我國政府遵循客觀經濟規律,按客觀規律辦事。
②.意識對改造客觀世界具有指導作用。維護社會公平,促進社會和諧需要完善各項社會制度。
③.世界是普遍聯系的。在整個收入分配製度改革過程中,將視線轉向中低收入階層,讓廣大中低收入者在改革中受惠。維護了社會公平,促進了社會和諧,體現了事物之間是普遍聯系的。
④.人民群眾是社會歷史的主體和社會實踐的主體。這就要求我們堅持群眾觀點,走群眾路線,不斷提高廣大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
❻ 高中政治哲學卷子 含答案
2006年高考政治哲學常識試題集
一、選擇題
(全國一)有一道趣味智力題:某商店出售汽水,每瓶1元,每2個空汽水瓶可以換得1瓶汽水,但不可兌換現金。使用10元現金,通過購買、換領、借入汽水並歸還等方式,最多可享用20瓶汽水。
1.在這道趣味智力題中,能否得到正確答案,主要取決於
①邏輯思維的嚴密性 ②形象思維的隨機性
③理性認識的創造性 ④感性認識的可靠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仁者樂山,智者樂水」。下列與水有關的名句中蘊含新事物代替舊事物哲理的是
①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②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③芳林新葉催陳葉,流水前波讓後波 ④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3.國泰民安是中國人歷來的社會理想,而要長治久安就必須居安思危,因為「思所以危則安」。居安思危、思所以危則安是因為
①安和危作為矛盾雙方是不同質的事物 ②安和危作為矛盾雙方是同質的事物
③安和危作為矛盾雙方可以互相包含 ④安和危作為矛盾雙方可以互相轉化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據報道,著名歌手叢飛,資助失學兒童和殘疾人超過150人,累計捐款物達300萬多元,而自己生病卻拿不出足夠的住院費。他生前立下遺囑,捐獻角膜,奉獻出最後的愛心。叢飛的事跡之所以感動國人,是因為
①在實現社會價值的同時實現了自我價值 ②在實現社會價值的同時否定了自我價值
③在幫助他人的同時肯定了自我 ④在幫助他人的同時否定了自我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全國二)5.「不買最好的,只買最貴的」,這句話反映了一部分人的消費心理,經濟學家稱之為「炫耀性消費」。消費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個人的人生價值觀,下列選項中體現消費觀與人生價值觀正確關系的是
①消費方式是人生價值觀的外在表現 ②消費品位折射著人生的價值追求
③炫耀性消費扭曲了人生的價值 ④炫耀性消費提升了人生的價值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科基蛙是生活在大洋洲熱帶地區的一種青蛙,在原有的生態環境中與其他生物「和平共處」,但「入侵」夏威夷大島後卻打破了那裡的生態平衡,可以說明這個事例的哲學道理是
①聯系是普遍的,因而具體事物在聯系系統中的作用是確定不變的
②聯系是普遍的,但具體事物之間的聯系是特殊的可變的
③聯系是普遍的,因而具體事物之間的聯系是絕對的無條件的
④聯系是普遍的,但具體事物之間的聯系是相對的無條件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在治理黃河的過程中,通過研究,科學家們根據自然界中的原型黃河構建了數字黃河、模型黃河。數字黃河是對原型黃河的數字虛擬,模擬黃河即在實驗室建造原型黃河的模型。通過虛擬和模型實驗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原型黃河的規律,為我國治理黃河的科學決策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7.藉助虛擬與模型方式認識對象,是現代科學認識的重要方法,深化了關於認識過程的哲學思考,表明
①理性認識是感性認識的深刻再現和反映
②理性認識可以通過感性形式表現出來
③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的手段是不斷發展的
④理性認識與感性認識相互滲透,二者已沒有本質區別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8.藉助虛擬與模型方式設計改造對象的方案,是現代工程設計與施工的重要環節,可以使指導實踐的理性認識
①經實驗室檢驗而盡可能完善 ②經實驗室檢驗達到盡善盡美
③更好地指導實踐並經受實踐檢驗 ④在虛擬環境檢驗中變成直接現實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全國三)9. 漢字激光照排系統的發明人、兩院院士王選教授曾說過:「一個獻身科學的人註定要比常人多吃苦,他必然會失掉常人享受的許多樂趣,但他也能得到常人所享受不到的很多快樂。」他的話表明
①從事科研工作更能實現人生價值 ②人生的價值不在於人的自然本性的滿足③獻身科學的人更能實現苦樂轉化 ④人生的價值不應以個人的得失作為標准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 ②④
10. 農民梁金牛在家鄉採用美國NBA賽制舉辦農民籃球聯賽,將「常規賽」安排在廟會日,「總決賽」放在春節期間,巧借傳統文化的「東風」,愈辦愈紅火。此例說明
①想問題辦事情必須主客觀統一 ②合理想像與創造性思維不可分③發展是內外因共同作用的結果 ④量的積累會引起事物質的變化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重慶)11.價值是人們生活中經常使用的概念。下列屬於哲學價值判斷的有
①田野上的花兒開了 ②這些花兒很漂亮
③山上的果樹掛滿了果實 ④這些水果真香甜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實踐的觀點是馬克思主義哲學認識論首要的和基本的觀點。
12.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實踐是
A、客觀見之於主觀的活動 B、主觀符合客觀的活動
C、主觀見之於客觀的活動 D、客觀事物滿足人的需要的活動
13.下列活動中屬於實踐基本形式的有
①醫生治病 ②法官辦案 ③文藝演出 ④調節分配結構
A、②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某木地板銷售商宣稱,其所售產品是由總部在歐洲的一家跨國公司生產的國際知名品牌。但據中央電視台報道,該產品的國際品牌身世純屬杜撰。消息一出,輿論嘩然,工商管理部門立案調查,各地市場紛紛停售,不少消費者要求退貨。
14.該銷售商發布虛假信息導致的後果表明
A、正確意識來源於客觀事物 B、正確意識對事物的存在和發展起促進作用
C、錯誤意識是對客觀事物的歪曲反映 D、錯誤意識對事物的存在和發展起阻礙作用
(天津卷)15.漫畫《物盡其用》說明,進行創造性思維需要在實踐中
A.運用抽象思維 B.注重積累知識
C.善於捕捉靈感 D.超越合理現象
「木無本必枯,水無源必竭」。某市政府廣開言路,首創了「信訪民主聽證評議制」。通過體察民情、了解民意,該市決定不建大廣場大工程,而是投資400萬元合理小街小巷,大大改善了群眾的生活環境,得到了群眾的廣泛擁護。
16.以「木無本必枯,水無源必竭」來比喻政府與群眾的關
系。說明 物盡其用
A.意識是對物質的正確反映 B.意識是感覺的綜合體現
C.意識是對物質的能動反映 D.意識的形式和內容都是客觀的
猶太人有句名言:沒有賣不出去的豆子。賣豆子的農民如果沒賣出豆子,可以加水讓它發芽,幾天後就可以賣豆芽;如果豆芽賣不動,乾脆讓它長大些賣豆苗;如果豆苗賣不動,可以移植到花盒賣盆景;如果盆景賣不動,那麼就把它移植到泥土裡,幾個月後,它就會站出許多豆子。
17.上述材料給我們的啟示是
A.遭遇人生挫折是偶然的 B.要正視前進道路的曲折性
C.把握人生機遇是必然的 D.要正視社會環境的復雜性
(北京卷)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提高經濟增長質量,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是我國「十一五」期間面臨的重要任務。
Y=F(R。L。A。R……)
公式表明,國內生產總值=(Y)的大小取決於資本(K)、勞動力(L)、技術(A)、土地和其他自然資源(R)等生產要素投入的水平。
18.在我國經濟快速增長的同時,產能過剩在鋼鐵、水泥等行業顯現。推動這些行業的調整和優化升級,控制新增產能,支持優勢企業,淘汰落後生產能力。是當前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提高經濟增長質量的重要任務。產能過剩行業的調整可以提高經濟增長質量,這說有
①要善於透過現象把握事物的本質 ②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③要注意重量的變化、學會優化結構 ④搞好局部可以使整體功能得到最大發揮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當今世界,一國的安全問題不完全局於一國之內。
19.隨著各國聯系日益緊密,國際社會正成業務個不可分割的整體,一國安全問題解決得好可能惠及別國,反之,則可能殃及他國,國家安全在一事實上程度上顯現出「榮俱榮,一損俱損」,的特點。以下選項中一上述特點無關的哲道理是:
A.內因是事物變化發展的根據 B.事物之間相互影響,相互制約
C.外因是事物變化發展的條件 D.事物處於因果聯系的鏈條之中
20.「不知榮辱乃不能成人」,這是千百年來傳頌的至理名言、胡錦濤總書記提出的社會主義榮辱觀具有強烈的民族性和時代性,有利於構建和諧社會,上述材料說明
①社會意識隨著社會存在的變化而變化 ②價值觀對人的行為有導向作用
③事物處於前後相繼的相互聯系之中 ④認識的根本任務在於指導實踐
A.②③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21.圖9畫的是位少女,圖10是位老嫗,有人做過實驗,讓兩組人分別看圖9和圖10、再共同看圖11,看過圖9的人認定圖11是少女,看過圖10的人認定是老嫗。事實上,圖11是圖9和圖10的結合,從事既可看出少女,也可看出老嫗。圖形欣賞產生的不同效果表明
A.藝術欣賞的本質是感覺的集合 B.藝術欣賞的內容因人而異
C.藝術欣賞的效果受思維方式制約 D.藝術欣賞的片面性總是不呆避免的
二、問答題
(全國一)22.根據以下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圖8 2002—2005年中國經濟增長與能源消費
材料二 目前,我國經濟增長中存在高投入、高產出、高耗能、高污染的現象。能源緊張、環境污染嚴重等問題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焦點。為此,《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把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擺在突出位置。
在經濟增長的同時要注意能源節約和環境保護,這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要求。試運用客觀規律性與主觀能動性關系的原理加以說明。(12分)
23、歷史經驗告訴我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實行對外開放,同時還要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簡述其中的哲學依據。(10分)
(全國二)24.根據以下材料回答問題。
我國北方某地,雖然林地、農地、水面資源豐富,但由於生產方式和農業科技落後,資源優勢無法轉化為產業優勢。為解決這一問題,當地政府經過調研,制定發展規劃,實施優惠政策,利用市場機制引導企業和農民加大投入,重點抓好優質經濟林開發、冷水魚養殖及深加工、大豆穩產高產這「一樹、一魚、一豆」三大科技項目,開發高產、優質、高效特色產品,並推進產業化經營,形成優勢產業鏈,發展現代農業。
結合這個事例,說明發展現代農業要從實際出發的哲學道理。(12分)
25、青藏鐵路全長1956千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線路最長、穿越凍土裡程最長的高原鐵路。建設青藏鐵路,克服了多年凍土、生態環保、高原缺氧等世界性三大難題,標志著我國鐵路建設水平達到一個新的高度。
青藏鐵路的建設伴隨著一系列重大科技攻關活動,體現了科學實驗與生產實踐的緊密聯系。簡述生產實踐與科學實驗兩項活動的關系。(8分)
(全國三)26.根據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 2006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繼續加強『三農』工作。28個省(區、市)全部免徵了農業稅,全國取消了牧業稅。增加對種糧農民的補貼和對產糧大縣及財政困難縣的轉移支付」。2005年「中央財政用於『三農』的支出達到2975億元,比上年增加349億元。糧食總產量在上年大幅度增長的基礎上,又增產1454萬噸,達到48401萬噸。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得到加強,糧食穩定增產和農民持續增收」。2006年「中央財政用於『三農』的支出達到3397億元,比上年增加422億元。」材料二 據業內人士分析,按照當前化肥、農葯、農膜等農資價格平均上漲幅度粗略計算,農資漲價至少使全國農民增加生產性物質投入390多億元,糧食平均每畝物質投入比2003年增加20多元。--《半月談》2005年第1期 運用認識論原理,說明我國現階段加大中央財政支農這一決策的合理性。(10分)
27、2006年1月,胡錦濤同志在全國科學技術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當今時代,人類社會步入了一個科技創新不斷涌現的重要時期,也步入了一個經濟結構加快調整的重要時期。」「面對世界科技發展的大勢,面對日趨激烈的國際競爭,我們只有把科學技術真正置於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真抓實干,急起直追,才能把握先機,贏得發展的主動權。」
圖11 中國與創新型國家在科技諸方面的比較表2 中國與B國GDP及三大產業增加值佔GDP比重的比較
運用發展的觀點,依據世界科技與經濟中心轉移的事實,論述我國為什麼必須始終堅持發展是硬道理的戰略思想。(10分)
(重慶)28、根據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某高校網站論壇上一篇譴責浪費的文章引起強烈共鳴。文章說,有些同學早晨洗漱時任憑自來水嘩嘩地流個不停;在該校餐廳門口的兩個泔水桶里,裝著將滿的剩餘飯菜,不少同學還在將大半碗拉麵、大半個饅頭往裡丟,而食堂窗口上方赫然寫著「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自從黨中央提出建立節約型社會的目標和任務後,全國正在展開一場旨在建設節約型社會的活動。大學生從反思浪費開始學習節約、注意節約了。
從人生觀和價值觀的角度分析材料中的浪費行為。(10分)
29、為加快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變,國家決定從2006年起每年將安排1030億元財政資金支持農村稅費改革;鼓勵、支持金融組織積極發展農村小額信貸;繼續對農產品和農用生產資料的價格進行調控;繼續堅持土地承包經營權30年不變,有條件的地方可按照依法、自願、有償的原則進行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
運用唯物辯證法的發展觀對材料四進行分析。(10分)
(天津卷)30、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當代畢升」王選先生溘然長逝,給人們留下無限追思。在改革開放的歷史條件下,他以對科學狂熱追求、對祖國高度負責的精神和敏稅的市場洞察力,毅然決定跳過日本的第二代和歐美的第三代照排機,直接研製第四代漢字激光照排系統。這項擁有自主核心技術的發明使中文印刷告別了「鉛與火」的歷史,王選國此獲得了國家教高科學技術獎。他領導的方正集團堅持「產學研」相結合,建立起科研開發、生產銷售、售後服務一條龍體制,並成功在香港上市。目前,這一技術已佔領國內提出99%及海外華文報業80%的市場。
材料二
新華社首爾2006年3月20日電 首爾大學懲戎委員會所作的決定說,黃禹錫2004年和2005年在英語《科學》雜志發表的有關人類胚胎幹細胞的論文造假,根本上違背了作為學者和教授所應遵守的誠信道德准則,損害了首爾大學的名譽和韓國的國際信譽。
結合材料一,說明王選的事跡體現了人生價值觀的哪些道理?(8分)黃禹鉛事件對你有何警示?(2分)
31、新中國成立以來,農業為工業化做出了重要貢獻。1950年至1979年,農業為工業建設提供的資金均為4500億元。隨著工業化進程的加快,農業稅收在財政收入中的比重逐漸下降,1950年為39%,1979年為5.5%,2005年降至0.05%。近年來,中央財政用於「三農」的支出逐漸增加,2005年達到2975億元,我國已具備工業反哺農業的經濟實力。為此,全國人大決定從2006年起全面取消農業稅。
結合材料二,說明我國農業稅從徵收到取消的過程如何體現了一切從實際出發。(12分)
32、(北京卷)材料一:改革開放前,平均主義分配體制嚴重製約了效率的提高,常的十四屆三中全會針對這一狀況提出「效率優先,兼顧公平」,推動了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近年來,針對貧富差距拉大的趨勢,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又適時提出要「更加註重社會公平「。
材料二:效率可以給社會帶來更多的財富,從而為促進公平製造條件;公平有利於維護社會穩定,從而為提高效率奠定基礎。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應該大力發展生產力,在不放鬆效率的前提下,逐步縮小差距,實現經濟社會又快又好的發展。
結合材料一和材料二,運用矛盾分析的方法說明如何正確認識和處理效率與公平的關系。(11分)
33、「世界給我16天,我給世界5000年」——2008年奧運會的熊熊聖火要在北京燃燒16天,北京將向世界展現中華民族5000年的燦爛文化,為歷史悠久的奧林匹克精神增添豐富多彩的中華文化內涵。
運用辯證唯物論,說明如何通過北京奧運會充分展現中華文化。(9分)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1、B 2、A 3、C 4、B 5、A 6、D 7、C 8、C 9、D 10、A 11、D 12、C 13、B 14、D 15、C 16、C 17、B 18、D 19、A 20、B 21、C
二、問答題
22、①實現可持續發展,要尊重客觀規律,這是發揮主觀能動性的前提。因為規律具有客觀性。我們既要尊重經濟增長的規律,又要尊重能源節約和環境保護的規律。
②實現可持續發展,要發揮主觀能動性。發揮主觀能動性是認識規律運用規律的條件。發揮主觀能動性表現在:提出可持續發展的目標,能動地認識相關規律,在實踐中創造條件努力實現這一目標。
23、①內部矛盾是事物發展的源泉,構成了事物存在和發展的內因。內因是事物發展變化的根據。中國解決所有問題的關鍵在於依靠自己的發展,所以要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則。
②外因是事物發展變化的條件。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實行對外開放是我們必須長期堅持的基本國策。我們要以更加積極的姿態走向世界。
③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內因和外因結合起來才能推動事物的發展。自力更生和對外開放是相輔相成、辯證統一的。對外開放要和我國實際情況結合起來。自力更生是更好利用外部條件的前提;中國的發展需要在平等互利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對外開放的水平。
24、①從實際出發,就是使主觀願望和認識符合客觀的實際情況,這體現了物質決定意識,主觀符合客觀的唯物主義基本原理。(4分)
②從實際出發,就是從本地區具體的特殊的實際情況和特點出發考慮和制定發展規劃,把普遍原則與特殊情況結合起來。(4分)
③當地政府在調查本地資源優勢和特點的前提下,研究制定了「樹、魚、豆」為重點的發展規劃,這一規劃較好地體現了從實際出發的正確原則。(4分)(如考生在其中某一要點上有深入分析或另有答案,且言之成理,可酌情給分)
25、①生產實踐是人類最基本的實踐活動;生產實踐是人們從事科學實驗的基礎,為科學實驗提供新課題,提供物質基礎和實驗條件等。(4分)
②科學實驗是歷史前進的有力杠桿;對生產實踐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在現代,科學實驗活動越來越成為生產實踐的先導。(4分)
(如考生在其中某一要點上由深入分析或另有答案,且言之成理,可酌情給分)
26.①實踐決定認識,認識對實踐具有反作用,認識隨著實踐不斷深化和發展。 ②這一決策是正確發揮主觀能動性、根據我國農業實踐形成的正確認識。 ③這一決策已經對當前農業問題的解決和農業的發展產生積極作用。 ④這一決策在農業實踐中逐漸形成,將隨農業發展的實踐不斷完善。
27、 ①發展的實質是新事物的產生和舊事物的滅亡;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要堅持與時俱進,培養創新精神。
②科技與經濟中心的轉移是發展的結果;發展是我們實現目標、解決問題的關鍵;只有堅持發展是硬道理,才能贏得主動權。
③我國仍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決定我們必須堅定不移地堅持發展是硬道理。
④要真正落實科學發展觀,就必須始終堅持發展是硬道理的戰略思想。
28、①價值觀對人的行為具有導向作用。消費行為反映了個人價值觀和消費觀的扭曲。我們應當在正確價值觀的指導下,樹立正確的個人消費觀。
②個人活動與社會發展相互聯系。個人活動既受到社會發展的制約,也對社會發展起推動或阻礙作用。建立節約型社會要求個人厲行節約,浪費行為則不利於建設節約型社會。
③艱苦奮斗、勤儉節約不僅是個人的生活作風,更是有志者應有的精神境界。
29、①事物都是變化發展的,發展的實質是新事物取代舊事物。我們應該用發展的觀點指導實踐,促進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變。
②矛盾是事物發展的動力。內因是事物發展的根據,外因是事物發展的條件,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在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變過程中,農業的自我發展是內在根據,國家的扶持政策是重要條件,對其發展起推動作用。
③絕對運動中包含著相對靜止,相對靜止是事物存在和發展的重要條件。保持土地經營權30年不變,體現了國家對土地經營政策的穩定性,有利於農民增加對土地的投入,促進農業發展。
④事物的發展是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土地規模經營必須循序漸進,堅持適度原則。
30、①王選取得成就並獲得國家獎勵說明,人生價值包括貢獻和索取兩個方面,人生的真正價值在於對社會的貢獻。王先取得成就離不開他敏銳的市場洞察力等個人條件和改革開放的環境,說明實現人生價值需要具備主客觀條件。王先在制度創新和科學實驗中取得成就說明,投身社會實踐是實現人生價值的途徑。
②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或堅持實事求是的精神,堅守誠信道德准則,反對個人主義等)
31、①要堅持主觀與客觀的統一,農業稅收政策要與我國經濟發展狀況相適應。
②要堅持全國地看問題,農業稅收政策是從農業與工業的相互關系出發確定的。
③要堅持發展地看問題,我國農業稅從徵收到取消的過程,在各個階段都有其歷史的合理性和必然性。
32、①效率與公平是既對立又統一的關系。效率與公平是對立的。過分重視一方,另一方就會受到影響。效率與公平又是統一的,二者相互依存。一方的合理解決可以為另一方的發展創造條件。不能離開效率談公平,也不能離開公平談效率。
②矛盾在不同發展階段有不同特點。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要針對效率與公平在不同時期出現的問題採取不同的解決方法。
③要全面地看問題。既要重視效率,也要注重公平,做到兩點論與重點論的統一。
33、①物質決定意識,一切從實際出發。要立足國情,了解奧運、了解文化、了解歷史。
②意識具有能動作用。意識能夠正確反映客觀事物,意識能夠反作用於客觀事物。要發揮主觀能動性,一方面,在展現內容上,對傳統文化要進行選擇,挖掘傳統文化的精髓;另一方面,在展現方式上,大膽創意,精心策劃,形成科學合理的展示方案,並以此為指導,周密組織,科學實施。(聯系實際,言之有理,酌情給分)
❼ 馬克思注意哲學中的「原理」是什麼意思
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分為四部分:辯證唯物論,唯物辯證法,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和歷史唯物主義。實踐的觀點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觀點,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理論體系的基礎核心。以科學的實踐觀為基礎和軸心,把握以實踐為本質特徵的辯證的歷史的唯物主義。黑格爾的辯證法和費爾巴哈的唯物主義思想,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理論來源。
第一節 辯證唯物主義
哲學是系統化、理論化的世界觀,哲學的基本問題是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基本派別是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無產階級的世界觀,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基礎。實踐性,革命性和科學性的統一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根本特徵。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是馬克思主義科學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和根本要求,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精髓。靜止是認識事物的起點和基礎。實踐的特點是客觀物質性,自覺能動性,社會歷史性,直接現實性。實踐的三大基本形式:生產實踐,社會實踐,科學實踐。
第二節唯物辯證法
普遍聯系和永恆發展的觀點是唯物辯證法的總特徵。聯系具有客觀性,普遍性和多樣性。對立統一規律是唯物辯證法的實質和核心,揭示了事物發展的動力和源泉。是區分辯證法和形而上學的分水嶺。矛盾是事物之間或事物內部的各要素之間的對立統一。同一性和斗爭性是矛盾的兩種基本屬性或基本性質。事物的性質,主要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決定的。現象和本質是揭示客觀事物的外部表現和內部聯系相互關系的范疇。
第三節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
實踐的觀點是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的首要和基本的觀點。王夫之的知行觀是中國古代哲學史上的最高水平。堅持認識和實踐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就要堅持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
第四節歷史唯物主義
歷史觀的基本問題是社會意識和社會存在的關系問題。生產力和生產關系之間的矛盾,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之間的矛盾是存在於人類社會內部的基本矛盾。生產關系一定要適應生產力狀況的規律和上層建築一定要適應經濟基礎狀況的規律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普遍規律。社會生產實踐和生產方式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是先進生產力的集中體現和主要標志。這一科學論斷深刻地說明科學技術作為第一生產力,在推動經濟和社會發展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它是先進生產力的集中體現和主要標志。科學技術不是獨立的生產要素,科學技術滲透到生產力各要素中轉化為直接的現實生產力。科教興國戰略:科教興國是指全面落實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思想,堅持教育為本,把科技和教育擺在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位置,增加國家的科技實力及其向現實生產力轉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質,把經濟建設轉移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來,加速實現國家的繁榮強盛。
生產關系是以生產資料所有制為本質,由生產、分配、交換和消費四個環節構成的統一體,其特徵為客觀性、歷史性。
人民群眾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是推動社會歷史由低級向高級發展的決定力量;是先進生產力和先進文化的創造主體,是實現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人民群眾是指推動社會歷史發展的大多數社會成員的總和,勞動者是人民群眾的主體。人民群眾是社會物質財富,精神財富的創造者。
社會發展與以人為本是一致的,他們互為前提和基礎,以人為本是指人的全面發展,人的全面發展不能脫離社會的發展。以人為本離不開社會實踐,人的發展的全面性、自主性和充分性,歸根到底取決於勞動本身的發展。以人為本離不開社會關系,社會關系的全面性使人的發展具有全面性。
.
第二章毛澤東思想概論
毛澤東思想萌芽時期(1921-1927年)代表作《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形成時期(長征之前)成熟時期(在延安時期)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體系的形成成為毛澤東思想成熟度的主要標志,代表作《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新民主主義論》《共產黨人發刊詞》
1945年黨的七大,毛澤東思想被確定為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馬克思列寧主義同中國實際相結合有兩次歷史性飛躍,產生了兩大理論成果,毛澤東思想是第一次飛躍的理論成果,第二次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創立者是鄧小平。毛澤東思想是世界民族民主革命的精神武器。
毛澤東著重闡發了從思想上建設黨的理論;概括了黨的三大優良作風;創造了整風運動這種馬克思主義教育的好形式,建國前夕和建國之後,提出了關於執政黨建設的問題。毛澤東思想的活的靈魂有三個基本方面,實事求是,群眾路線,獨立自主,是毛澤東思想中最本質、最核心的東西,最能體現毛澤東思想的科學性和生命力,是毛澤東思想的精髓和實質。毛澤東思想產生的時代特點是:帝國主義和無產階級革命的時代條件;近代中國的特殊國情;中國革命的興起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廣泛傳播。
毛澤東思想的理論基礎和主源是馬克思主義。1948年4月,毛澤東在晉綏幹部會議上的講話中完整的提出了中國共產黨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總路線,這就是無產階級領導的,人民大眾的,發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革命。分清敵友是革命的首要問題。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動力,即人民大眾,包括物產階級、農民階級、城市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無產階級對革命的領導權,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總路線的核心,是區分新、舊民主主義革命的根本標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中心任務和最高形式是武裝奪取政權,是戰爭解決問題。槍桿子裡面出政權。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三大法寶:武裝斗爭,統一戰線,黨的建設,黨的建設是最主要的法寶。軍隊建設的基本原則: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唯一宗旨;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是根本原則;政治工作是生命線。
新民主主義社會在政治上的特徵是實行工人階級領導的各革命階級聯合專政的人民民主專政,民族資產階級作為一個階級還存在,並在國家政權中佔有一定地位。在經濟上的特徵是實行國營經濟領導下的五種經濟成分並存的制度,其中非社會主義經濟在整個國民經濟中還是占很大比重,是主體經濟成分。新民主主義社會是一個過渡性質的社會,而不是一個獨立的社會形態。
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到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是一個過渡時期。過渡時期的總路線和任務,是要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逐步實現國家的社會主義工業化,並逐步實現國家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經驗:對民族資本實行利用、限制、改造的方針,採取贖買政策;對民族資產階級作為人民內部矛盾處理,把它轉化為非對抗性矛盾;對資本主義工商業實行公私合營的贖買辦法;把對經濟制度的改造和對人的改造結合起來。
第三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馬克思列寧主義同中國實踐相結合有2次歷史性飛躍,產生了2大理論成果,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中,鄧小平理論是開創之作,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其重要組成部分。是在和平和發展成為時代主題的歷史條件下。
黨的十四大對鄧小平理論作了系統的概括。在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問題上,指出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力之間的矛盾,必須把發展生產力擺在首要位置,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推動社會全面發展。三個有利於:有利於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力,有利於增強社會主義國家的綜合國力,有利於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在社會主義發展動力問題上,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在堅持公有制和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經濟成分和分配方式並存的基礎上,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政治體制改革的目標是以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為主要內容,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四項基本原則: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提出了一國兩制。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是鄧小平理論的精髓。實事求是是無產階級世界觀的基礎,是馬克思主義的精髓,是毛澤東思想的精髓,也是鄧小平理論的精髓。
實施科教興國戰略是堅持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具體體現。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質是既要考慮當前發展的需要,也要考慮未來發展的需要,不能以犧牲後代人的利益為代價來換取當代人的一時利益。提高全民的科學文化素質成為實現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根本前提。
基本分配製度:把按勞分配和按生產要素分配結合起來,堅持效率優先、兼顧公平,有利於資源優化配置,促進經濟發展,保持社會穩定。社會保障制度包括社會保險、社會福利、社會救濟,社會保險是社會保障制度的核心,社會福利是社會保障的最高層次,社會救濟是社會保障的最低層次。
現代企業制度是指適應社會化生產和現代市場經濟發展要求的,以產權清晰為基礎的,以法人財產制度為核心的,以有限責任制為特徵的,以公司制為主要形式的一種企業制度,可以概括為:法人財產制度、法人治理制度、有限責任制度和公司制度。法人財產制度為現在企業制度的核心內容。
現代企業制度的基本特徵:產權關系清晰,權力責任明確,政企關系合理,組織管理科學。宏觀調控的基本目標包括:保持經濟總量即社會總需求與總供給之間的大體平衡;保持物價穩定,實現充分就業;保持合理的經濟增長速度;優化國民經濟的產業結構和區域結構;保持國際收支平衡。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我國的對外開放邁出重大步伐:興辦經濟特區,開放沿海港口城市和沿海地區,加快內地的對外開放。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在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幹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是核心。加強同第三世界的團結和合作是我國對外工作的立足點。我國外交政策的根本原則是獨立自主。
科學發展觀,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堅持把發展作為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堅持以人為本,必須堅持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必須堅持統籌兼顧。有效實施科學發展觀的七大主題:始終保持經濟的理性增長;全力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滿足以人為本的基本生存需求;調控人口的數量增長,提高人口的素質;維持、擴大和保護自然的資源基礎;集中關注科技進步對於發展瓶頸的突破;始終調控環境與發展的平衡。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從四方面:始終堅持黨的「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積極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繼續深化改革開放;切實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
❽ 大學生活總結-用西方古典哲學或馬克思哲學
信仰馬克思主義,做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
中國共產黨是以馬克思主義作為指導思想的工人階級政黨,在黨的領導下,我國各族人民正在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為指導建設偉大的社會主義國家。我們立黨立國始終重視思想政治建設,重視用科學理論武裝黨和人民。我們提倡解放思想,不搞教條主義,但是不能丟掉社會主義意識形態,不能在學習借鑒的名義下否定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搞指導思想多元化。不搞多元化並不是我們的發明,一向標榜信仰自由的美國,在思想文化上就是反對多元化的,他們的主流文化、他們崇尚的美國精神是不容置疑的。美國國會曾多次討論雙語教學的問題,但時至今日始終沒有通過把西班牙語作為第二種全國通用語言的議案。最近,德國、法國、英國、荷蘭等國的領導人宣布,在他們的國家"多元化已經結束",甚至說"多元化已經死亡"。德國政府要求加入本國的移民要講德語,融入德國的主流文化,接受他們的價值觀。英國、法國、荷蘭等國,也提出了差不多同樣的要求。這個現象反映出西方發達國家反對多元化的立場及其政策。
我國在思想文化領域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特別是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為指導,同時主張尊重差異、包容多樣。這種尊重和包容的內涵和外延有沒有邊際?哪些是必須堅持的,哪些是可以包容的,哪些是必須反對的,應當有明確的界限,有所界定。包容多樣是為了促進和實現社會主義文化事業的大發展、大繁榮。"包容"的含義一個是"包涵",一個是"容納"。包容的精義是發揚民主,博採眾長,但不能允許挑戰黨和國家的基本理論和根本制度。"包容"不能變成被"掉包",如果馬克思主義被掉了包,偷換成"民主社會主義"、"新自由主義"等資產階級思想體系,我們黨和國家的性質就會改變。因此,"包容"無論如何不能變成掉包,不能在不知不覺中丟掉自己的靈魂。我們常用以美國為首的西方世界這個語言,這主要是指國際政治和社會制度而言。其實美國與西方的其他國家特別是與法、德等歐洲大陸國家並非是渾然一體,美國文化也並不等同於西方文化。我們提防西化的侵蝕,著眼點並不是西方自古希臘以來的文化傳承,而是圖謀重建世界秩序的當代美國的政治文化。用馬克思主義佔領思想陣地,是抵禦西化圖謀的根本保障,是關系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關鍵所在。如何對待馬克思主義始終是思想理論戰線的首要問題。
一、信仰馬克思主義
從發表《共產黨宣言》到現在,馬克思主義光照人間一百六十多年。當今世界與馬克思在世時已有很大的變化,馬克思主義的思想理論過時了還是沒有過時?我們黨是否依然信仰、堅持和奉行馬克思主義的理想信念及其理論體系?我認為這是毫無疑義的!我們信仰馬克思主義,是因為相信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真理。馬克思主義是探索資本主義制度發生、發展、滅亡基本規律的科學,是研究在資本主義制度下工人階級如何實現自身解放,進而解放全人類規律的科學。只要還存在資本主義制度,只要還存在資本和勞動的關系,馬克思主義的剩餘價值理論就不會過時。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不僅是認識當代資本主義世界內在矛盾的思想武器和工具,也是認識當前中國經濟社會矛盾的理論指南和方法。剩餘價值理論、唯物史觀以及馬克思主義其他基本原理,並沒有過時,它仍然是工人階級和其他先進分子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科學真理。
馬克思主義又叫科學社會主義、共產主義,只要社會主義還沒有完成歷史使命,還沒有實現真正公平合理的共產主義社會,馬克思主義的歷史使命就沒有完結。目前,在世界上資本主義制度和社會主義制度俱在,馬克思主義是認識這兩種社會制度本質的理論指南。中國實行社會主義制度,社會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社會主義生產力和生產關系之間的矛盾、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之間的矛盾。如何認識社會主義國家基本矛盾,如何解決基本矛盾中的對立方面既互相適應又互相矛盾的問題,如何不斷發展完善我國的社會主義制度,需要正確的理論指導,需要正確的路線、方針和政策。如果放棄唯物史觀的指導,就不能清楚地認識我國當前的社會矛盾,也解決不好反映基本矛盾的各種經濟問題、社會問題以及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問題。對於基本矛盾的認識和把握,應當注意矛盾的運動和變化,防止認識的停頓和偏於一隅。例如:關於發展生產力是第一要務、是硬道理,這個觀點在新的歷史時期貢獻極大。但不能認為發展生產力是唯一需要關心和致力的事業。發展生產力與建立、完善生產關系是不能分割的。發展生產力與關懷生產者、勞動者的利益都是須臾不可鬆懈、不可脫節的要務。又如:關於上層建築和經濟基礎的關系,有一種意見認為:中國只要管好上層建築,只要保持黨的領導地位和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經濟方面無論發生何種變化,出現什麼偏差,只要下個決心就可以糾正。實踐證明這是辦不到的。靠行政命令只能解決有限的問題,不可能改變市場經濟某些固有的規則、關系及其後果,經濟基礎歸根結底是起決定性作用的。我國的經濟基礎三十多年來發生了巨變,從所有制、勞動和資本的關繫到分配關系,都發生了甚大的變化。辯證法告訴我們,事物的發展,量的積累達到一定的界限就會發生質的變化。看不清這種變化,就難以了解和堅持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第二種說法:上層建築要順其自然、被動地隨著經濟基礎的變化而變化。唯物史觀認為,上層建築和經濟基礎是矛盾的統一體,既相互適應又有不適應。一般地說,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的性質,同時上層建築具有相對獨立的反作用,它不但在與經濟基礎相一致的時候具有鞏固和保護經濟基礎的屬性,還有對經濟基礎中不相適應的部分、不相適應的狀況進行修正和改善的功能。這就是國家政權、政府通過制定和實行適當的經濟制度和政策,保護和擴展自己的經濟基礎的職能。在發生社會革命的時期,上層建築還有掃除舊的經濟基礎、確立新經濟基礎主導地位的使命和作用。我們必須客觀地看待中國的經濟基礎發生了什麼變化,面對經濟基礎發生的變化,上層建築應當如何與經濟基礎相適應,如何維護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是命運攸關的重大問題。如果只講隨著基礎的變化而變化,漠視上層建築的能動作用,甚至於轉彎抹角地削弱它,社會主義的事業只能落敗而不可能成功。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要站在憂黨憂國的立場上,認真研究上述問題。
當代資本主義的理論及其社會制度壓不倒馬克思主義,也壓不倒社會主義。為什麼有人對馬克思主義,對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的信仰發生了動搖?一個重要的歷史原因是,冷戰結束後,一些人覺得世界趨同的時代已經到來,資本主義特別是美國式的資本主義已經成了"歷史的終點",即人類最後一個社會形態,這種思想回到了黑格爾、杜林、歐洲啟蒙思想家曾經宣揚的"歷史終點"、"終極社會"、"理性王國"的窠臼,說來說去都是歷史唯心主義的產物。歷史車輪沒有在20世紀停止轉動,美蘇冷戰結束不過10年的時間,美國便從單邊霸權的高峰跌落。曾經發表"歷史終結論"的美國學者弗朗西斯·福山幡然省悟,聲明歷史並沒有走到終點,美國制度並不是世界上最好的制度。前不久,福山發表文章指出,美國沒有什麼可以教中國的。中國的馬克思主義者應當堅信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真理,社會主義是前程無量的事業,沒有哪一種資產階級理論和資產階級學派能像馬克思主義這樣歷經一百五六十年仍然有旺盛的生命力。馬克思主義之所以能在哲學、政治經濟學、社會主義和歷史理論等各個領域都站在時代的高峰,就在於它的科學性。當初,馬克思主義的兩位創始人沒有任何權力強制別人信仰自己的思想,就是靠真理的力量,他們的聲音才傳播到全世界,極大地影響了人類世界一個多世紀的歷史進程。
我們信奉馬克思主義,首先是相信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馬克思主義站在了社會科學的制高點上,雖然這個制高點並非不可逾越,但是迄今為止它依然是社會科學的高峰。同時,馬克思主義也站在道義的制高點上。資產階級的學者在科學上扳不倒馬克思主義,就在道義上做文章,詆毀馬克思主義只講斗爭不講人道主義,而他們自詡是不加區別地愛天下所有的人。馬克思主義是為勞動人民謀解放的道理,馬克思主義關於階級斗爭的學說是光明正大的理論,是啟迪工人階級認識自己歷史地位,尋求社會公平的思想武器,它反對用空洞的"博愛"、"人道"掩飾一個階級對另一個階級的剝削與壓迫,追求最終實現全人類的共同解放。這種理論與那些粉飾剝削制度、麻痹勞動人民自覺意識的理論究竟孰善孰惡是一目瞭然的。馬克思主義不講抽象的人權,主張建立實現人人權利平等的現實基礎。沒有這個基礎,所謂"人權"就不可能是公正、平等的權利。我們黨進行革命斗爭就是為在三座大山壓迫之下的中國勞動人民爭人權,在全世界為中國人民爭人權。正因為我們黨的理想和信仰站在道義的制高點上,成千上萬的革命先烈才能心甘情願地為革命事業奉獻出自己的一切,包括生命和家庭。許多人知道自己沒有機會看到共產主義實現的那一天。但是,他們相信人類最終會實現共產主義,甘願犧牲自己的生命為之奮斗。共產黨的執政地位是他們用鮮血和生命換取的,今天的共產黨員要繼承他們未竟的事業,全心全意為人民謀利益,就必須堅定地信仰馬克思主義。
二、學習馬克思主義
馬克思主義是系統的科學理論,是先進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只有下功夫學習才能理解它的真諦,才能應用它的原理解決實際問題。19世紀歐洲工人階級進行反對資產階級的斗爭,是馬克思主義產生的階級基礎,也是馬克思主義理論誕生的實踐基礎。但是,工人階級不能自發地產生馬克思主義,也不能自發地運用馬克思主義理論克敵制勝,只有在工人階級的先進分子掌握了馬克思主義理論之後,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才能成為實踐。我國是以馬克思主義作為指導思想的國家,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國的廣大黨員、知識分子和人民群眾不用學習就能夠自發地掌握馬克思主義。只有真正學好馬克思主義著作,掌握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才能成為一個自覺的馬克思主義者。毛澤東同志在抗日戰爭時期領導全黨開展學習運動,提出如果我們黨有一百個至二百個系統地而不是零碎地、實際地而不是空洞地學會了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同志,就會大大提高我們黨的戰鬥力。現在我們黨執政了幾十年,光是研究馬克思主義的專業人員就有成千上萬人。按常理來說,馬克思主義在思想、理論領域應當具有崇高的地位和強大的影響力,但在事實上,並不能這樣樂觀,在世紀之交,當社會主義在全世界陷入低潮之時,馬克思主義在我國被淡化、邊緣化的情景是不容否認的客觀事實。現在突出的問題是許多黨員、幹部和理論工作者不下功夫讀馬克思主義的書。我們的黨是執政六十多年的黨,大量的黨員既沒有經過革命斗爭的考驗,又不讀馬列著作,說對馬克思主義有堅定的信仰,就沒有根據。自己不知道馬克思主義講些什麼道理,聽到否定馬克思主義的聲音,心裡沒有底,就可能隨聲附和;當別人說馬克思主義過時的時候,你不知道它有沒有過時;當有人搬用西方當代的某些理論觀點,說是發展馬克思主義的時候,你也分不清楚它是篡改馬克思主義,還是發展了馬克思主義。這些問題怎樣解決?只有學習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才能分清真假馬克思主義。我們有時聽到一些幹部、學者作關於馬克思主義的發言或報告,感覺似是而非,追根溯源就在於講話者自身底氣不足。要做一個馬克思主義者,必須下功夫學習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理論,打下扎實的理論根基。只有這樣,才能同非馬克思主義思想劃清界限,才能打退反馬克思主義思潮的進攻,展示出馬克思主義的精髓和魅力,讓真理的力量戰勝謬誤。
中國人接受馬克思主義比歐洲晚了半個多世紀,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馬克思列寧主義。從《共產黨宣言》發表到中國共產黨建立,間隔73年時間。中國共產黨建黨的時候,全國掌握馬克思主義基本觀點並立志為之奮斗的人,不過幾十人,正是在那幾十個先知先覺的革命家帶領下,中國共產黨掌握了先進的思想武器,從中國的實際出發,用馬克思主義理論武裝革命隊伍,在短短幾十年中領導中國人民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並且在取得全國政權以後立即轉入社會主義革命,接著又轉入社會主義建設。中國革命和新中國發展的歷史說明:不學習、不運用馬克思主義指導中國的革命和建設,就沒有新中國,也沒有改革開放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吳邦國同志前不久在十一屆人大四次會議上作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時強調,"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最重要的是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在涉及國家根本制度等重大原則問題上不動搖。動搖了,不僅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無從談起,已經取得的發展成果也會失去,甚至國家可能陷入內亂的深淵。"他還鄭重表明,"中國不搞多黨輪流執政,不搞指導思想多元化,不搞三權鼎立和兩院制,不搞聯邦制,不搞私有化。"他還講了"六個確保"。吳邦國同志的講話,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本質要求,體現了堅持黨的基本路線的鮮明立場,大家應當認真學習研究。
社會主義中國經常面臨西方敵對勢力西化、分化的威脅,必須常懷憂患意識。2008年7月31日,美國國防部發表的《國防戰略》中講到,"美國將繼續對中國施壓","制定一項全面的戰略來影響中國的選擇"。美國針對中國的全面戰略從來沒有間斷。我國改革、發展、安全各個領域遇到的坎坷和麻煩,背後常常都有美國的影子。中國要走幾代人選擇的社會主義發展道路,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的理論、黨的基本路線,必須堅持國家的根本制度,只有這樣才能保持社會主義國家的穩定與繁榮,才能確保中華民族的復興和中國人民的根本利益。
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的理論,是工人階級維護自身權利的思想武器,同時又是社會主義國家在意識形態領域保護自己、抵制敵對勢力"西化"、"分化"的理論武器。在冷戰後期和冷戰結束後的一段時間內,馬克思主義差一點被擠出了世界舞台。在我國的思想理論界,馬克思主義也受到前所未有的貶低與排斥。在各種講壇、媒介和出版、刊物中,頌揚西方理論體系、排斥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的暗流非常強勁。中央適時地決定實施"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對於鞏固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理論陣地,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是一項英明的決策,扭轉了馬克思主義在一定程度上被邊緣化的趨勢。為什麼馬克思主義在20世紀末21世紀初遭受嚴重的挫折與厄運,關鍵在於原來集合在馬克思主義旗幟下的隊伍發生了極大的分化。蘇聯是第一個社會主義大國,蘇共中央總書記帶頭宣揚非馬克思主義的"新思維",喪失了共產主義的理想和信念,導致蘇共在組織上瓦解,在思想上放下武器,喪失了凝聚黨心、人心的精神力量,最終失去執政的基礎和能力,走到任人宰割的地步。
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但我們黨的隊伍已經不是經過革命戰爭洗禮的原班人馬。我們黨有近8000萬黨員,他們中的大多數都是各行各業的優秀分子,但是真正受到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教育,牢固地樹立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價值觀的黨員,並不佔很大的比例。很長時期內,各級基層黨組織對黨員或者要求入黨的積極分子沒有下功夫進行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教育。許多共產黨員,包括思想理論戰線的工作者,沒有認真研究什麼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觀點?什麼是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什麼是資本主義?資本主義什麼地方不好?什麼是社會主義?社會主義的本質特點是什麼?中央提出建設學習型政黨,有些同志將著眼點放在與業務相關的知識上,我認為,對於共產黨的領導幹部,著重點應當是學習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理論,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馬克思主義理論工作者,要在宣傳、普及、推廣馬克思主義理論上下功夫。在新的歷史環境中,我們這樣龐大的執政黨,如果不用先進的理論統一思想,確立共同的信仰,很難經得起西方文化、宗教和價值觀的沖擊。
現在西方文化、宗教在我國城鄉廣泛地傳播,對我們的沖擊極大。前不久在全國政協分組討論會上,一些文藝界委員的發言觀點鮮明,體現出很強的政治敏銳性和社會責任感,他們對中國文化被西方庸俗文化沖擊,傳統文化遭到敗壞,非常擔憂。利用西方主流文化沖擊我國的意識形態和傳統文化,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大威脅,我們要用馬克思主義觀點來抵制它、批判它。中央領導同志要求全黨學習、學習、再學習,我認為,這抓住了黨自身建設的關鍵。
我們信仰馬克思主義,首先要學習馬克思主義,學好馬克思主義。中央編譯局新近翻譯出版了《馬克思恩格斯文集》和《列寧專題文集》,兩套文集是精心選編、精心翻譯的最優版本,翻譯的水平很高,書也很好看,希望大家認真地讀。
三、堅持馬克思主義、發展馬克思主義
黨章和憲法都明確規定,馬克思主義理論是我們黨和國家指導思想的理論基礎。我們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要同學習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結合起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與馬克思主義一脈相承,是建立在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基礎之上的,而不是改弦更張,另起爐灶,這一點一定要搞清楚。新中國建立以來以及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取得的成就,都是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取得的。我們的不足或者失誤,都是因為沒有按照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來認識和解決實際問題,沒有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我國的實踐有機結合起來所造成的。
我國在發展***現了較多的社會矛盾,這並不奇怪,也不可怕,重要的是,要有正確的思路和有力的措施去及時解決。當前一個涉及全局的矛盾是分配不公,居民收入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偏低、勞動收入在各種要素中的回報率過低,窮人和富人收入和生活水平的差距超過發達資本主義國家。這個問題歸根到底是對馬克思主義經濟理論、社會公平的理論,對在社會主義時期實行按勞分配製度沒有足夠的重視。在向市場經濟轉軌的過程中,較長時期強調效率優先,將公平放在次要的位置上,發展經濟和改善人民生活沒有同步,貧富差距不斷拉大,這是當前產生諸多矛盾的主要根源。有一部分勞動人民在改革發展中獲益較少,被稱之為弱勢群體,在思想上有失落感,再加上時而發生侵害群眾利益的行為,人民群眾中易於滋生不滿情緒。在國內外有人質疑中國共產黨的性質和國家的性質是否發生了改變,決不能認為這樣的問題是無須關注的議論。
我們常說要有憂患意識,憂患在哪裡?除了來自外國政治、文化、經濟、軍事上的威脅,社會主義中國自身的危險在哪裡?用什麼思想、理論、政策去應對社會主義的經濟、政治、社會、文化、道德等各個領域所面臨的挑戰?黨中央適時地強調縮小收入分配差距、提高普通人民群眾的生活和保障水平,把努力解決社會公平問題要放在首要的位置,這個著重點至關重要,如果忽視這個問題,就會發生吳邦國同志報告中指出的情況:已有的成果會喪失,而且國家也可能陷入混亂的泥潭。
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不能脫離黨和國家正在進行的偉大事業。要堅持黨的基本路線和大政方針,堅決貫徹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在思想領域,要毫不動搖地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毛澤東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只有堅持馬克思主義,才能發展馬克思主義。有的理論工作者沒有掌握好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理論,聽到社會上對馬克思主義有一些非議,想用一點附加的東西、時髦的語言給馬克思主義掙面子,這是不可取的。應該首先還馬克思主義的本來面目,並在實踐中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進程,這才是真正捍衛馬克思主義。只有學好馬克思主義,才能堅持馬克思主義、發展馬克思主義。在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實踐中發展馬克思主義,才是對馬克思主義最有力的堅持。
當前,世界正在發生深刻的變化,資本主義世界深陷嚴重的經濟危機,美國的帝國霸權衰落,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去年12月18日,亨利·基辛格發表一篇文章,題目是《美國的衰落》,他在文中寫到,"最後一個剩餘的超級大國--不久前歐洲政治家還這樣形容美國,今天已經不能這樣說了。①美國已經不再占據統治地位,它不能再單獨進行政治領導,它只是一個復雜世界的一部分。世界引力的中心已經轉移到太平洋和印度洋地區。"美國現在還是世界第一強國,並且會繼續在全世界推行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但是它已經從冷戰時期的高峰跌落,不可逆轉地失去了獨領世界潮流的能力。世界多極化不會一帆風順,但是由多極化取代單極世界的潮流不可阻擋。
當前的經濟危機和美國霸權的衰落,世界格局的變動和調整非常明顯、非常深刻。中國的馬克思主義學者要抓住機會,展示馬克思主義真理的光輝。現在是對馬克思主義加深認識、加強傳播的一個非常有利的時機,也是被世界人民矚目的時期。希望中國的廣大馬克思主義學者,敢為人先,敢為天下先,為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作出更大的貢獻。
很高興為你回答,謝謝。
❾ 面向陽光,你就永遠看不到陰影的哲學道理
可以聯系的哲學觀點有:矛盾的對立統一、矛盾的主次方面、物質決定專意識、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屬、普遍聯系的觀點
效率和公平是一對矛盾。矛盾雙方既有斗爭性又有同一性。即效率和公平既存在一定的對立關系,又是相互依賴、相互制約的。效率是公平的物質基礎,公平是效率的社會條件。
作為矛盾的雙方,有一方佔主要地位,從當前中國的實際情況出發,當前最重要的還是發展經濟,即效率是主要方面。因此,物質決定意識,我國當前提出了效率優先的分配原則。除此以外我國還堅持兼顧公平的原則,體現了事物是普遍聯系的。。。
❿ 揭示哲理的諺語有哪些
挨金似金,挨玉似玉。
八成熟,十成收;十成熟,二成丟。
把舵的不慌,乘船的穩當。
白米飯好吃,五穀田難種。
百日連陰雨,總有一朝晴
百聞不如一見,百見不如一干。
敗家子揮金如糞,興家人惜糞如金。
幫人要幫到底,救人要救到頭。
幫助別人要忘掉,別人幫己要記牢。
飽帶飢糧,晴帶雨傘。
希望能幫到你,滿意望採納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