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勵志語錄 » 法律格言大全

法律格言大全

發布時間: 2021-02-27 17:41:16

1. 法制名言警句

法制名言警句:
1、 程序先於權利。——英國法諺
2、 即使判決並沒有準確地判定過去發生的事實真相,爭端各方只要確信他們受到了公正的對待,他們也會自願接受法院的裁判結果。 ——邁克爾、D、貝勒斯
3、 在一個秩序良好的國家中,司法部門應得到人民的信任和支持從這個意義出發,公信力的喪失就意味著司法權的喪失。 ——馬丁
4、 法律的調整對象是行為,而所謂社會關系不過是人與人之間的行為互動或交互行為,沒有人們之間的交互行為,就沒有社會關系。法律是通過影響人們的行為而實現對社會關系的調整。 ——張文顯
5、 能夠認識到共同利益也是自己的利益,並藉助於別人認識到的利益來控制自己履行權利,使人意識到,權利應該得到履行;這也就意味著,應該有權利存在,而權力應該通過相互承認得到控制。 ——格林
6、 如果行政權力的膨脹是現代社會不可避免的宿命,那麼為了取得社會的平衡,一方面必須讓政治充分反映民眾的意願,另一方面在法的體系中應該最大限度地尊重個人的主體性,使他們能夠與過分膨脹的行政權力相抗衡。 ——棚瀨孝雄
7、 私有財產的真正基礎即有佔有,是一種事實。一個不可解釋的事實,而不是權利。只是由於社會賦予實際佔有以法律的規定,實際佔有才具有合法佔有的性質。 ——馬克思
8、 我們的時代是權利的時代。人權是我們時代的觀念,是已經得到普遍接受的唯一的政治與道德觀念。 ——[美]L 、亨金
9、 法官是法律世界的國王,除了法律就沒有別的上司。 ——卡爾、馬克思
10、 司法,就其本質而言,就是平等:越缺乏平等條件的地方,我就越難看出在刑罰平等上有什麼司法。 ——[法]皮埃爾、勒魯《論平等》
11、律者,所以定分止爭也。――管子(戰國)《管子·七臣七主》
12、法,國之權衡也,時之准繩也法治格言警句法治格言警句。――吳兢(唐)《貞觀政要·公平》
13、法是一套權威性的審判指南或者基礎。――龐德(美)《通過法律的社會控製法律的任務》
14、當秩序成了混亂的時候,就不得不用混亂來維持秩序,拯救法律了。――羅曼·羅蘭(法)《哥拉·布勒尼翁》
15、自由就是做法律許可范圍內的事情的權利。——西塞羅
16、大海和陸地服從宇宙,而人類生活是受最高法律的命令的管轄。――西塞羅(古希臘)《法律篇》
17、由於有法律才能保障良好的舉止,所以也要有良好的舉止才能維護法律。——馬基雅弗利
18、法律又是什麼?法律就是取得勝利、掌握國家政權的階級的意志的表現。――列寧(蘇)《社會民主黨在1905—1907年俄國第一次革命中的土地綱領》
19、法律規定得愈明確,其條文就愈容易切實地施行。――黑格爾(德)《法哲學原理》
20、法律只不過是我們意志的記錄。――盧梭(法)《社會契約論》

2. 有關法律名人名言有那些

1、法令既行,紀律自正,則無不治之國,無不化之民。--宋·包拯《致君》

只要依法治國法令暢通,紀律和風氣自然清正,那樣就不會有治不好的國家,也不會有頑固不化的百姓。

2、國皆有法,而無使法必行之法。--《商君書·畫策第十八》

國家都是有法律的,但是沒有能保證這些法律一定得到遵遁的法。

3、法律是一切人類智慧聰明的結晶,包括一切社會思想和道德。--柏拉圖

4、只要不違反公正的法律,那麼人人都有完全的自由以自己的方式追求自己的利益。--亞當·斯密

(2)法律格言大全擴展閱讀:

法律的作用:

1、法律的最終作用:就是維護社會秩序,保障社會群眾的人身安全與利益。

2、法的指引功能(作用)是指法律作為一種行為規范,為人們提供某種行為模式,指引人們可以這樣行為、必須這樣行為或不得這樣行為,從而對行為者本人的行為產生的影響,也就是說,法的指引功能(作用)是通過規定人們的權利和義務來實現的,它涉及的對象主要是指本人的行為。

3、法的評價功能(作用)是指法律對人們的行為是否合法或違法及其程度,具有判斷、衡量的作用,也就是說,法的評價作用涉及的是法的律他作用,即對他人的行為的評價,這是區別指引作用(涉本人的行為)和評價作用(涉他人的行為)的關鍵所在。

3. 法律格言簡短

1、法律是人類社會實踐智慧的結晶,是為了維護人類正義道德和利益而制定的。回
2、一個國家的答法律,維護的是整個國家的穩定和繁榮,更是要保護全體公民的權利和利益不受侵害
3、在法律所規定的范圍內,人類享受著充分的自由,而離開了法律范圍的「自由」,最
終是對自由的毀滅。
4、學法、普法、懂法,不但是對自身利益的一種保護,更是對大多數人和整個社會利
益的一種貢獻。
5、法律是公民行為的准繩,公民以准繩唯命,一旦脫離,何去?何從?何喜?何憂?難了!
6、以法律為導向,用公僕的身份調解民眾之事;用法律作依託,行公民之義務維護法律之神聖。
7、有力不在個子高,有理不在聲音高,學法明理天下事,依法問題全能了。
8、法律與利益同在,依法與文明同行,在關鍵的時候都要想想應盡的義務。
9、法制保障了民主,法治促進了和諧,在非常時期更要維護群眾的權利和利益。
10、法律賦予公民的是權利和義務;公民依附法律的是人格和尊嚴。

4. 關於法律的名人名言,

1、康德在《永久和平論》中提到的法律名言:

不能期待國王哲學化或者哲學家成為國王,而且也不能這樣希望,因為掌握權力就不可避免地會敗壞理性的自由判斷。但是無論國王還是(按照平等法律在統治他們自身的)國王般的人民,都不應該使這類哲學家消失或者緘默,而是應該讓他們公開地講話;

這對於照亮他們雙方的事業都是不可或缺的,而且因為這類哲學家就其本性不會進行陰謀詭計和結黨營私,所以也就不會蒙有宣傳家這一誹謗的嫌疑了。

5. 關於法律的名言警句

1、憲法,就是一張寫著人民權利的紙。——列寧

2、世界上唯有兩樣東西能讓我們的內心受到深深的震撼,一是我們頭頂上燦爛的星空,一是我們內心崇高的道德法則。——康德

3、在民法慈母般的眼神中,每個人就是整個國家。——孟德斯鳩

4、法律研究的目的是一種預測,即對公共權力通過法院的工具性的活動產生影響的預測。——【美】霍姆斯《普通法》

5、法律的真諦,就是沒有絕對的自由,更沒有絕對的平等。——我國著名法學家郭道暉

6、法律就像旅行一樣,必須為明天做准備。它必須具備成長的原則。——著名大法官卡多左

7、法律所傳達的是一種超越暴力,超越權利的聲音,它所劃定的權利邊界雖然無形,卻深深地刻畫在人們的心靈之中。——著名的法律學者

8、法律之內,應有天理人情在。——安提戈捏

9、法不禁止即自由。——法諺

10、法無授權不得為,法無禁止不得罰。

11、舉證責任之所在,即敗訴之所在。——法諺

12、在民主的國家裡,法律就是國王;在專制的國家裡,國王就是法律。——馬克思

13、在世界各主要文明中,中國是距離法治最為遙遠的一種,甚至與歐洲形成了兩極相對的反差。——滋賀秀蘭

14、無論何人,如為他人制定法律,應將同一法律應用於自己身上。——阿奎那

15、真想解除一國的內憂應該依靠良好的立法,不能依靠偶然的機會。——亞里士多德

16、憲法是一個無窮盡的、一個國家的世代人都參與對話的流動的話語。——勞倫·卻伯

17、解釋法律系法律學之開端,並為其基礎,系一項科學性工作,但又為一種藝術。 ——薩維尼

18、法律是人類為了共同利益,由人類智慧遵循人類經驗所做出的最後成果。 ——強森

19、法治意味著,政府除非實施眾所周知的規則,否則不得對個人實施強制。 ——哈耶克

20、有理智的人在一般法律體系中生活比在無拘無束的孤獨中更為自由。——斯賓諾莎

21、法律顯示了國家幾個世紀以來發展的故事,它不能被視為僅僅是數學課本中的定律及推算方式。——霍姆斯

22、憲法創制者給我們的是一個羅盤,而不是一張藍圖。——波斯納

23、法律提供保護以對抗專斷,它給人們以一種安全感和可靠感,並使人們不致在未來處於不祥的黑暗之中。 ——布魯納

24、民眾對權利和審判的漠不關心的態度對法律來說,是一個壞兆頭。 ——龐德

25、在一個法治的政府之下,善良公民的座右銘是什麼?那就是「嚴格地服從,自由地批判」。——邊沁

26、一項法律越是在它的接受者那裡以惡行為前提,那麼它本身就越好。——拉德布魯赫

27、自由就是做法律許可范圍內的事情的權利。——西塞羅

28、由於有法律才能保障良好的舉止,所以也要有良好的舉止才能維護法律。——馬基雅弗利

29、法律解釋者都希望在法律中尋獲其時代問題的答案。 ——拉倫茨

30、立法者三句修改的話,全部藏書就會變成廢紙。 ——基希曼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望採納

6. 法律格言,

1、一個國家如果綱紀不正,其國風一定頹敗。
2、公正的法律限制不了好的自內由,因為好人不容會去做法律不允許的事情。
3、法律如果推不開特權的門,也一定跨不進人民的心。
4、制定法律法令,就是為了不讓強者做什麼事都橫行霸道。
5、犯罪總是以懲罰相補償;只有處罰才能使犯罪得到償還。
6、良好的秩序是一切的基礎。
7、凡事都有規矩。
8、法者,天下之儀也。所以決疑而明是非也,百姓所具命也。

7. 法律格言

一、管子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和經濟學家。春秋戰國時期,中國正處於社會轉制、國家轉型的關鍵時期,諸侯各國的思想家進行著激烈的思想大論戰。儒家、法家、道家、墨家等學派在治國方略的選擇和運用上,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其中核心的是法家的「德治」與「法治」之爭,而最早提出「法治」主張的思想家是時任齊國國相的管仲。管仲推行了一系列社會變革措施,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治國理論,即以法治國的主張。作為法家的重要代表之一,管子的思想豐富而有影響力。《管子》主張以法治國,執法公正,同時,也非常重視「德」對民眾的教化功能,充分認識到人民在國家社會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德治與法治相輔相成,相互促進,共同構成了《管子》治國理民的思想方略。
1、「法者,天下之程式也,萬事之儀表也。」(《管子·明法解》)
釋義:法是治國的標尺,是社會的客觀准則,如果沒有法,國家就將混亂不堪,人們的行為將沒有規矩約束,法之所以這么重要其根據在於法本身是公平正義的。
2、夫生法者,君也,守法者,臣也;法於法者,民也。君臣上下貴賤皆從法,此謂為大治.《管子•任法》
釋義:這是對周朝「刑不上大夫」、「刑有等級」制度的巨大挑戰,他要求君主和官吏在適用法律上要「不知親疏、遠近、貴賤、美惡,以度量斷之。」因為法律是公平的,法在根本意義是代表國家的整體利益的,是統一天下的最高標准。管仲將法律稱為「公法」,認為法具有最高權威,具有普遍適用的價值功能,任何社會成員都不能置於法外,凌駕於法律之上。即使法自君出,但是法律高於意欲,君主也應帶頭遵守法律,君主不得隨意更改法律,也應有悟守法律的義務,並要求官吏和百姓同樣遵守法律。
3、法律令者,吏民規矩繩墨也《管子•法禁》
釋義:君主大臣和百姓平民同樣應當遵從法律。
4、「不知親疏、遠近、貴賤、美惡,以度量斷之。」《管子•任法》
釋義:法是衡量一切事物的標准,在法律面前沒有高低貴賤之分。
5、「治國使眾莫如法,禁淫止暴莫如刑。威不兩措,政不二門,以法治國」《管子•明法解》
釋義:作為法家先驅的管仲以尚法、重法而著稱,他反對西周把「禮治」作為政治生活的最高准則,主張治理國家應當以法為依據,任法而國治,舍法而國亂。

6、人主之所以令行禁止者,必令於民之所好,而禁於民之所惡也。民之情莫不欲生而惡死,莫不欲利而惡害,故上令於生利人,則令行;禁於殺害人,則禁止,令之所以行者,必民樂其政也」《管子.形勢解》
釋義:要立治民之刑、法,必先符合民情,為民所樂,才能「令行禁止」,可謂從心理上把握住了「治民」的要害。
7、凡法事者,操持不可以不正」《管子.版法解》
釋義:在國家的管理過程中,法是一種十分具體的工具。如何正確地使用法,直接關繫到社會的穩定和國家的安危。要執法必嚴,執法公正。
8、法者,定分止爭也。
釋義:典出《管子•七臣七主》「法者所以興功懼暴也,律者所以定分止爭也,令者所以令人知事也。定分:確定名分。止爭:止息紛爭。法律中常用這個詞語表示確定物的權屬。
二、孟子(約前372~前289),戰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名軻,鄒(今山東鄒城市)人。約生於周烈王四年,約卒於周赧王二十六年在孟子生活的時代,百家爭鳴,「楊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孟子站在儒家立場加以激烈抨擊。孟子繼承和發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一套完整的思想體系,對後世產生了極大的影響,被尊奉為僅次於孔子的「亞聖」。
孟子繼承和發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發展為仁政學說,成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他把「親親」、「長長」的原則運用於政治,以緩和階級矛盾,維護封建統治階級的長遠利益。
孟子把倫理和政治緊密結合起來,強調道德修養是搞好政治的根本。他說:「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後來《大學》提出的「修齊治平」就是根據孟子的這種思想發展而來的。
孟子哲學思想的最高范疇是天。孟子繼承了孔子的天命思想,剔除了其中殘留的人格神的含義,把天想像成為具有道德屬性的精神實體。他說:「誠者,天之道也。」孟子把誠這個道德概念規定為天的本質屬性,認為天是人性固有的道德觀念的本原。孟子的思想體系,包括他的政治思想和倫理思想,都是以天這個范疇為基石的。

1、徒法不足以自行,徒善不足以為政。 《離樓上》!
釋義:只有善德不足以處理國家的政務,只有法令不能夠使之自己發生效力。意謂治理國家必須把行善政與行法令結合起來。
2、有恆產者有恆心,無恆產者無恆心。苟無恆心,放辟邪侈,無不為已。
釋義:有一定的產業收入的人才有一定的道德觀念和行為准則,沒有一定的產業收入的人便不會有一定的道德觀念和行為准則。假若沒有一定的道德觀念和行為准則,就會胡作非為,違法亂紀,什麼事都幹得出來。
三、 韓非子是法家創始人,主張依法治國人人平等的原則。後來法家發展成霸道思想,與孔孟之道儒家思想演變出的王道思想,共同用於社會治理之道。韓非子生活於公元前3世紀,是戰國後期韓國的王族,他口吃,不善言辭卻善著書。
韓非子生活的時代,韓國國勢日益削弱,他出於愛國心,屢次上書韓國國王,建議變法,主張統治者應當以富國強兵為重要任務;但國王並沒有採納。於是,他根據歷史上治國的經驗教訓和現實社會狀況,寫出了《五蠹》、《孤憤》、《內外儲說》、《說林》、《說難》等十餘萬字的政治論文,輯為《韓非子》一書。他的這些論文在韓國不受重視,卻傳到當時的強國秦國,很受秦始皇的喜歡。秦始皇舉兵攻韓國,韓國國王派遣韓非出使秦國求和,秦始皇留下他准備重用,當時任秦國丞相的李斯是韓非子的同學,深知韓非子的才能高過於他,出於嫉妒,於是向秦始皇進讒言誣陷他。秦始皇聽信讒言,將韓非子投入監獄並毒死了他。
韓非子的主要著作《韓非子》是先秦法家學說集大成者的著作。這部書現存五十五篇,約十餘萬言,大部分為韓非自己的作品。當時,在中國思想界以儒家、墨家為代表,崇尚「法先王」和「復古」,韓非子的法家學說堅決反對復古,主張因時制宜。韓非子攻擊主張「仁愛」的儒家學說,主張法治,提出重賞、重罰、重農、重戰四個政策。韓非子提倡君權神授,自秦以後,中國歷代封建專制主義極權統治的建立,韓非子的學說是頗有影響的。

1、言無二貴,法不兩適。
釋義:除了君主的命令,沒有第二尊貴的言論,國家的法令不能同時迎合公私雙方。
2:一民之軌,莫如法;厲官威民,退淫殆,止詐偽,莫若刑。刑重,則不敢以賤易貴;法審,則上尊而不侵
釋義:統一人們的行為規范,沒有比法律更好的;整飭官吏,威懾民眾,消除荒淫怠惰的行為,禁止欺詐虛偽的風氣,沒有比用刑更好的。刑罰重,低賤的人就不敢侵犯高貴的人;法律嚴,君主就受人尊重而不被侵凌。

3、「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世異則事異」「事異則備變」《韓非子·五蠹》
釋義:要根據今天的實際來制定政策。
4、「法不阿貴」「刑過不避大臣,賞善不遺匹夫」《韓非子·有度》
釋義:制定了「法」,就要嚴格執行,任何人也不能例外。
5、黃帝有言曰:上下一日百戰
釋義:沒有制度、規則、法治的約束,沒有人民的主權、治權,上下一日百戰的戲會沒完沒了地上演
6、故明主之治國也,明賞(釋義:明確地行賞),則民勸功(釋義:勸勉立功);嚴刑,則民親法(釋義:重視刑罰)韓非子主張實行嚴刑峻法。
7、故治民無常,唯法為治。法與時轉則治,治與世宜則有功
釋義:治理臣民沒有永恆不變的常規,只有用法律。法律隨時代而變化則社會穩定,治國的措施適應社會現實,就會發揮作用。(法家眼睛向前看,主張變法)
8、行義示則主威分,慈仁聽則法制毀
釋義:表彰個人品行,就分去了君主的威勢;聽信於仁義說教,就敗壞了法制
9、明主之道,臣不得以行義成榮,不得以家利為功,功名所生,必出於官法。
釋義:英明君主的治國之道是,臣民不得因給私家謀利而得到功名,功名的取得,必須根據國家的法律。
10、峻法,所以禁過外私也;嚴刑,所以遂令懲下也
釋義:峻法是用來禁止過失、排除私心的,嚴刑是用來執行命令、懲罰臣下的
11、法不阿貴,繩不撓曲
釋義:法律不會奉迎顯貴臣子,就像墨繩不會避繞木頭的彎曲之處一樣。
四、法家另一代表人物商鞅:商鞅戰國時期政治家,思想家,著名法家代表人物。「少好刑名之學」,專研以法治國,受李悝、吳起等人的影響很大。
1、名言:一兔走,百人追之。積兔於市,過而不顧。非不欲兔,分定不可爭也
釋義:一個兔子跑,很多的人去追,但對於集市上的那麼多的兔子,卻看也不看。這不是不想要兔子,而是所有權已經確定,不能再爭奪了,否則就是違背法律,要受到制裁。
2、 禁奸止過,莫如重刑,刑重而必得,則民不敢試,故國無刑民,國無刑民,故曰明刑不戮。行刑重其輕者,輕者不生,則重者無所至矣,此謂治之於其治也;行刑重其重者,輕其輕者,輕者不止,則重者無從止矣,此謂治之其亂也
——《商君書·賞刑篇》

其他:
1、『刑為盛世所不能廢,而亦盛世所不尚』清.紀昀《四庫全書·政法類·法令之屬按語》
2、有此上士,則必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東漢.虞延
3、懲其未犯,防其未然 長孫無忌《唐律疏議》
4、禮禁未然之前,法施已然之後 ——司馬遷《史記·太史公自序》
5、法能刑人而不能使人廉,能殺人而不能使人仁……所貴良吏者,貴其絕惡於未萌,使之不為非,非貴其拘之囹圄而刑殺之也 —— 西漢.桓寬《鹽鐵論》
6、 國不可無法,有法而不善與無法等——沈家本
上下5000年,中國的法律文化博大精深,歷朝歷代都有著名的代表人物和歷史事件。在法律思想上也是百家爭鳴。法律和政治是密不可分的。很多思想家也是法的大家,也是政治家。中國古代法律思想有很多,如:墨家的兼愛、非攻;儒家的德主刑輔等,至今仍對對中國政治思想產生著深遠的影響。中國法律思想的變遷是中華民族幾千年精神文明的自然承續。對中國古代法律格言的理解要去粗存精,有些內容已和現代的法治理念不相適應,要辯證分析。我提供的上述內容僅僅滄海一粟、掛一漏萬。建議 laoyang707可以讀一讀中國法制史和中國法律思想史這一類的書籍,那裡有很多關於這方面的知識。一般在法學本科的課程中都有這兩門課程的。
以上內容謹供參考。

8. 關於法律的格言

1、法抄律是人類社會實踐智慧的結晶,是為了維護人類正義道德和利益而制定的。

2、一個國家的法律,維護的是整個國家的穩定和繁榮,更是要保護全體公民的權利和利益不受侵害

3、在法律所規定的范圍內,人類享受著充分的自由,而離開了法律范圍的「自由」,最

終是對自由的毀滅。

4、學法、普法、懂法,不但是對自身利益的一種保護,更是對大多數人和整個社會利

益的一種貢獻。

5、法律是公民行為的准繩,公民以准繩唯命,一旦脫離,何去?何從?何喜?何憂?難了!

6、以法律為導向,用公僕的身份調解民眾之事;用法律作依託,行公民之義務維護法律之神聖。

7、有力不在個子高,有理不在聲音高,學法明理天下事,依法問題全能了。

8、法律與利益同在,依法與文明同行,在關鍵的時候都要想想應盡的義務。

9、法制保障了民主,法治促進了和諧,在非常時期更要維護群眾的權利和利益。

10、法律賦予公民的是權利和義務;公民依附法律的是人格和尊嚴。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