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王軍
㈠ 伍王軍是名人嗎
伍王軍;1994年出生於雲南省臨滄市雲縣栗樹鄉一個偏遠山村是伍子胥將軍回後裔。
自幼喜歡音樂,童答年的夢想是當一名人民警察可以保衛國家治安。
畢業後一直從事於攝影、攝像等工作;為人正直有愛心,收養過許多流浪的小動物。
其中最厲害的一次居然收養救助了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他是攝影師、攝像師、剪輯師、講師、和音樂人。以下是他的照片。
伍王軍個人照片
和世界勵志大師尼克胡哲在深圳的合影。
㈡ 勵志教育的教育體系
勵志教育的方法較多。其中,「三大步勵志教育」,是應用積極心理暗示理論、價值內化的順從認同內化理論和多元職能理論等教育心理學理論,和全員育人導師制等教育管理學理論,使用學生勵志教育每日三大步模式,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內在動力,讓學生用自己的力量成長。應該講,是操作簡單、效果明顯的學校勵志教育模式。
關於學校勵志教育,國內最權威的是「三大步育人模式」,這一模式是全國教育科學「十一五」規劃教育部德育創新課題「中小學三大步育人模式的理論和實踐研究」的成果。「三大步育人模式」的創始人和總課題主持人是王軍教授。王軍率領專家團隊,創立了以學生為主的「學生勵志教育每日三大步」的勵志教育體系,以導師為育人主體的「導師每月三大步」的育人體系(實施全員育人導師制),以班主任為主體的班級課程體系,和以學校為主體的評價體系。王軍還主編了德育創新教材《我們有話對你說》,最新的教材,初中3階段,高中3階段。每階段由四分冊組成,分別是《勵志冊》《成長冊》《課程冊》《活動冊》。
勵志教育以愛國為主旋律,讓學生成人和成才。勵志教育通過激發和喚醒學生內動力,讓學生用自己的力量成長,主要教育手段是通過積極心理暗示進行賞識教育,通過三大步模式進行理想教育。
㈢ 勵志教育的發展前景
我們的意識形態領域,存在非常嚴重的問題,應該引起高度重視。以下分析三點:
社會思想功利化,思想教育無味。
為什麼思想教育無味,因為社會思想功利化。在社會轉型期,我們社會出現了嚴重的思想問題,主要表現為享樂、拜金和功利主義等極端自私自利的思想。在金錢和功利面前,有的人喪失自尊和民族自尊,喪失榮辱和社會責任。更多的人沒有信仰,依靠網路游戲和電視節目充填自己的思想。這些現象,嚴重影響社會發展,嚴重影響青少年成長。而我們社會和學校的思想教育呈現形式化和無力的局面。因此,對時代提出強烈要求,這種要求不僅是在對社會的思想教育上,更集中在學校教育上,焦點集中在教育的實際效果上。
學校德育形式化,德育成效微弱。
十多年來,我們接觸的更多的是學校。大多數學校基本上是所有的政教主任和級部主任反映,學生一屆不如一屆,越來越難管,而且越管越差。教師和學生的交流,經常得到兩個非常「恐怖」的回答,一是「沒必要」,一是「無所謂」。淄博某中學的一位級部主任在「全國勵志教育現場會」上,對學校德育這樣講:
學校:
第一,學生行為習慣、學習習慣較差。我校招收的學生,從整體上來看,學習習慣、行為習慣都不是很好,有些學生甚至存在很大的管理難度。高一上學期需要花費大量的精力,對學生的行為習慣、學習習慣進行糾正培養。第二,學生學習動力差。由於學習基礎薄弱,又沒有建立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習意志品質不堅定,導致很大一部分學生學習缺乏動力,對學習消極應付,甚至逃避。……是不是說有了先進的教學模式,就一定能促進學生的學習,大面積提高教學的質量?應該說,這裡面還缺少一個方面,就是學生願不願意學,也就是學生學習的內驅力的問題。怎樣才能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並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具有良好的意志品質,是一直困擾我們的一個難題……第三,任課教師逐漸脫離德育教育的軌道。教師的責任在於教書育人,每一位教師都肩負著雙重責任。從課程標準的要求來看,在教學目標上存在著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層面。從實際的情況來看,很多教師在育人方面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小,尤其是高中教師,把更多的精力用在提高教學成績上,與學生的課下交流比較少,即使有交流,也更多的是在學習層面。由此帶來兩個方面的負面影響:一是學生需要老師的教育和引領,不僅在學習層面,在思想、生活等其他方面更需要得到關心與幫助,學生的這些需求無法滿足;二是教師長期處於「教書匠」的狀態,無法從與學生的交流中感受到教師的價值與意義,體會不到教師職業的幸福感,容易產生職業倦怠。第四、班主任工作不堪重負。很多任課教師認為學生管理就是班主任的事,甚至在自己課堂上發生的問題,比如學生紀律、不交作業等問題都找班主任解決,更不用說對學生的德育教育了。任課教師德育教育職責的缺失,導致班主任工作負擔不斷加重。當一個班主任面對五十多個學生時,如何能夠關心到每一個學生的成長與變化?
這位級部主任,從學生到班主任到任課老師,從習慣養成到自主學習到教育管理,對學校德育的現實問題進行了深刻的分析。我們清楚看到了學校德育的嚴重問題。這種問題的日益嚴重,在拷問我們的教育。我們的教育,一定要及時推出解決辦法。學校德育的緊迫要求是:有效德育,勵志育人。
應試教育文化化,素質教育無力。
文化是既成的頑固的。肯定無疑,應試教育在中國已經成為了文化現象。應試教育的文化背景像一個惡魔一樣,在鞭打著我們的課程,在控制我們的教師,在誘導我們的家長,學生的天性被無情的吞噬。教師和家長,成了應試教育這個惡魔的幫凶,學生是應試教育蹂躪的對象。應試教育無視德育、無視素質教育、無視學生成長,在頑固的左右著教育。盡管我們的教學課程設置得很德育很育人,但是,實質上還是受應試教育文化控制著。就像抽煙喝酒一樣,應試教育存在的理由不僅是經濟利益的誘惑,文化的因素更大,盡管我們知其害且治之。
因此,「三大步勵志教育」的成功之處,不但在於立志和勵志,給人以方向和精神;更在於沒有迴避應試教育的文化現狀,重視學生成長的同時,正視成績。
意識形態對社會穩定和發展起到基礎作用,而學生教育又是構建社會意識形態的基礎。從社會轉型期我們存在的嚴重思想問題和學校德育存在的嚴重問題看,從應試教育的現實看,勵志育人非常迫切,肩負者強烈的時代使命。「教育的宗旨不應該控制生命,而是激揚生命,教要皈依(guī yī)學,讓生命自己行動」[⑤]。突破應試,勵志育人,讓學生用自己力量的成長,勢在必行。
以上節選自勵志教育課題負責人王軍的主題報告
㈣ 三大步勵志教育王軍PPT
積極心理學與「三大步」勵志教育
背景:
2017年3月28日,在「三大步」勵志教育成都簡陽市石橋中學全國現場會上,「三大步」勵志教育創始人王軍老師作了題為《積極心理學與「三大步」勵志教育》的主題報告,首次就積極心理學規律的相關研究及在勵志教育中的應用向參會專家及代表進行了闡述。
核心概述:
1.積極心理學是近年來心理學發展史上一大重要進展,其給予學生積極力量和幸福人生目的,產生了革命性的育人力量。
2.積極心理學在「三大步」勵志教育中八個方面的典型應用。
內容要點:
一、積極心理學規律對教育的革命性貢獻:定義幸福的人生目的,給學生以積極力量。
1.積極心理學(positive psychology)的歷史。
從二戰開始,心理學(psychology)將研究對象及內容逐步放在了心理問題的研究上,從而形成了一門類似病理學的學科。其研究的內容,比如《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心理障礙,婚姻危機,毒品濫用和性犯罪等(學習焦慮、學習苛求和學習絕望等)。
積極心理學是心理學領域的一場革命,它從積極的角度研究傳統心理學研究的東西。積極心理學關注人的積極品質和積極力量,將幸福定義為生活常態和人生目標,相比之下,「迴避」了人的心理問題。大量的行之有效的應用研究,為人們的幸福感提供的直接的技術支持。美國心理學會主席馬丁·塞里格曼(Martin E. P. Seligman)即是其創始人之一。
積極心理學很早就被哈佛大學作為公共選修課,並在2006年被評為最受學生歡迎的課程。目前在美國已有200多所院校開設積極心理學課程。英國、義大利、墨西哥、澳大利亞等國家的大學,從2006年開始,相繼開設了積極心理學碩士、博士項目。
2.積極心理學對於個體發展的意義。
(1)提升個體的主觀幸福感(個體對已有生活狀態的一種肯定態度和欣悅感受);
(2)使個體學會並保持樂觀(樂觀型解釋風格);
(3)使個體形成積極人格。
二、積極心理學在「三大步」勵志教育中的典型應用。
1.定義勵志教育。
勵志教育是依據積極心理學和教育學的基本規律,通過激發和喚醒學生內在的人生追求,幫助學生從積極的角度觀察自我、他人和社會,提高對積極因素的領悟能力,以學生外顯和潛在的積極力量和積極品質為出發點,以增強學生的積極體驗為主要途徑,啟迪、塑造並堅定其人生信仰,使其獲得生命自覺,讓學生用自己的力量成長,用自己的意志戰勝挫折,從而達到成人成才和幸福人生目的的教育。
2.制定勵志教育教學大綱。
「三大步」勵志教育通過對積極心理學6大美德24項積極力量的研究,將其轉化為道德認知的內容,並從當下中學存在的德育問題和學生存在的心理問題切入,制定了勵志教育的教學大綱。
3.心理資源和常態累積:每日常態和每周常態。
積極心理學認為,個體存在一定的積極能量積累,這種積累可以理解為一種心理能量,積極的人和消極的人,這種資源會有明顯的差異,而心理資源主要為意志和行為提供心理的積極支持。
研究認為,青少年最消耗心理資源的活動是:情緒調節、思想抑制和抗拒誘惑,中國學生更多表現為在「被學習」、「被考試」、「被成長」中和與考試與家長的博弈中的消耗。
心理資源低下或者耗盡的結果是:悲觀、抑鬱,墮落,失去信心,習得性無助。
「三大步」勵志教育的英文名稱為「三步積極教育模式」即「Positive Ecation of 3-step Model」簡稱「3stepPE」。
「三大步」勵志教育的核心貢獻:對心理資源的常態積累。每日常態:學生勵志每日三大步,第一步「讀」,集體朗讀勵志信(對應於道德情感);第二步「思」,冥想反思並填寫成長冊(對應於道德情感);第三步「行」,自我評價道德行為。每周常態:1.主題班會課;2.主題活動課;3.全員育人導師制。
4.「三大步」勵志教育課題組的核心貢獻:習慣養成教育。
關於心理資源,有一個重要的研究,就是習慣與心理資源的關系,研究認為,習慣行為不消耗或消耗極少的心理資源。
習慣,是在潛意識支配下的行為,而反復刺激是改變潛意識的最好方法。一個德育主題,在「三大步」勵志教育的德育模式中,持續進行二十一天,每天三次,同樣的道德認知內容重復六十多次,大量的重復、高強度的正能量輸入,成為學生改掉壞習慣、樹立好習慣的強大動力。
5.冥想及在「三大步」勵志教育中的應用。
積極心理學認為,冥想是增加心理資源的重要方式,通過冥想,可以調節情緒和注意力,並逐步累積個體的心理資源。實際上,冥想在宗教、氣功、太極和瑜伽中有廣泛的應用。
「三大步」勵志教育中,關於冥想的應用是在第二步,填寫成長冊(對應於道德情感)之前,主要採取靜思冥想。道德情感的反省,是道德價值觀形成的重要階段。
6.對「學習型」習得性無助的研究及成效。
"習得性無助"是美國心理學家塞利格曼1967年在研究動物時提出的,他用狗作了一項經典實驗,起初把狗關在籠子里,只要蜂音器一響,就給以難受的電擊,狗關在籠子里逃避不了電擊,多次實驗後,蜂音器一響,在給電擊前,先把籠門打開,此時狗不但不逃而是不等電擊出現就先倒在地開始呻吟和顫抖,本來可以主動地逃避卻絕望地等待痛苦的來臨,這就是習得性無助。
課題組研究認為,學習型的「習得性無助」具體表現為三類心理狀態:學習絕望,學習焦慮,學習苛求。
對應策略和成果:用「三大步」做法和課程體系向學生「大劑量」輸入積極力量,短時間豐富心理資源,而豐富的心理資源很成功地激發了學生潛能力,成功實現了既定目標,個別學生實現了巔峰體驗。
成果:《亮劍高考》教材、系列勵志信和課件資源。
7.用儀式定義道德認知內容。
集體朗讀勵志信,給道德認知內容一個定義,增加學生認同度。將對美德的敬重,用「全體起立,挺胸抬頭,雙手捧信,齊聲朗讀」的形式進行,通過這種神聖的儀式,給道德認知內容一個定義。中國因夢想而輝煌,人生因夢想而精彩,捧起人生夢想,讀出中華精神。
根據積極心理學規律,積極的心理暗示對道德價值內化作用巨大,集體朗讀勵志信,其形式就是一種積極的暗示,告訴同學們我們捧起的是中國夢想;其內容表述了具體的道德規范,更是深刻具體的積極暗示,告訴同學們「中國夢,我的夢」「我的人生一定幸福,我的未來一定精彩」。根據近九年在數百所學校的實踐數據,其德育成效顯著,育人效果明顯。
8.七個十六元一次方程建構「三大步」積極教育(3step PE)模型
(1)學生心理變化方程
(2)學生學習變化方程
(3)學生與他人關系變化方程
(4)班級整體情況變化方程
(5)班級學習氛圍的變化方程
(6)班級學習成績的變化方程
(7)校園環境的變化方程
「三大步」勵志教育,讓學生用自己的力量成長。
㈤ 三大步勵志教育怎麼體現積極心理學的
1,指導一位同學的進修和生長。2,開展一次主題勾當(《勾當冊》);3,批閱生長記錄(《生長冊》);
㈥ 三大步勵志走教育與全員育人制度的關系
三大步勵志教育是全員育人導師制的核心方法論。
王軍是三大步勵志教育專的創始人,是教育部「屬十一五」規劃課題「三大步勵志教育」課題主持人,是中國教育學會課題「中小學全員育人導師制」課題的主持人。
全員育人導師制是學校制度,三大步勵志教育是德育方法。王軍主編的三大步勵志教育課題成果《我們有話對你說》,是全員育人導師制的育人平台。
㈦ 三大步勵志教育的學術背景
經過長期的論證,在全國教育科學規劃辦公室專家領導的嚴格審核下內,2009年7月9日,《中小學容三大步育人模式構建的理論和實踐研究》被全國教育科學規劃辦公室批准為全國教育科學「十一五」規劃2009年度教育部規劃課題,課題屬於「德育創新類」課題。立項通知書文件號為教科規辦【2009】15號,課題批准號FFB090628。王軍擔任課題主持人。
㈧ 三大步勵志走教育與全員育人制度的關系
三大步勵志教育是全員育人導師制的核心方法論。
王軍是三大步勵志教育的創始專人,是教育部「十一五」屬規劃課題「三大步勵志教育」課題主持人,是中國教育學會課題「中小學全員育人導師制」課題的主持人。
全員育人導師制是學校制度,三大步勵志教育是德育方法。王軍主編的三大步勵志教育課題成果《我們有話對你說》,是全員育人導師制的育人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