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洛芬語錄
A. 佛系媽媽是如何練成的
最近網上流行了一個詞,叫做「佛系」這個「佛系」是個什麼樣的群體呢?簡單來說,就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保持平常心,胸懷若海,看淡一切,不動怒,不吵架,lovepeace??」
從最早火起來的淘寶佛系買家:「從不理會店家的好評返現小紙條,買東西從來都是到期自動確認。商品質量好不寫好評,商品質量差也不寫差評,無悲無喜。佛系買家語錄:「我們買的不是東西,是和平。」到後期引申的佛系員工、佛系老闆、佛系粉絲、佛系司機、佛系游戲玩家、佛系追星粉絲等等等等,一時之間,網路上一片佛光普照,眾人紛紛放下憤怒,立地成佛,皈依的異常利落。
昨天一個佛系母親的定義笑噴了我:
所謂佛系母親,就是當媽兩年以上或至少有兩個孩子,見識過各種糟心情況,修煉成冷靜、淡定、平和的心態,面對任何狀況,都泰然處之。
佛系母親和普通母親具體區別在哪裡呢?
原貼用的都是聊天圖片和表情包來表達作為一個「佛系母親」面對娃的各種狀況是如何處變不驚寵辱不聞的,總結一下大概是這樣:
孩子生病了普通媽媽:燒到多少度了?要不要物理降溫?要不要吃退燒葯?有沒有副作用?要不要去醫院?輸液好不好?55555
佛系母親:感冒嘛,多喝水,一周就好了!孩子不吃飯普通媽媽:哎呀你怎麼不吃呢,不吃會營養不良的,媽媽做了一個多小時,很好吃的你嘗嘗看,要好好吃飯才能長個子哦!
佛系母親:不吃滾蛋!被老公放鴿子普通媽媽:不是說好了周六要陪兒子去動物園的么,兒子都盼了一個禮拜了,你怎麼能這樣啊,什麼會啊那麼重要,不能改天么,你們領導沒人性沒家屬的是不是,大周末的加什麼班啊加班?!!!我自己一個人帶孩子要累死了都你一天天的也幫不上忙!!
佛系母親:哦當孩子說我愛你的時候:普通媽媽(星星眼):好感動55555,寶寶你就是媽媽的天使,媽媽最愛最愛你,讓媽媽抱一抱,親親小臉蛋,哎呀寶寶太萌了,趕緊拍個照發朋友圈!
佛系母親:知道了,趕緊閉眼睡覺!
嗯,三寶媽是佛系母親本人沒錯了!
很多焦慮的新手媽媽看到佛系母親會不會有種「好羨慕她的灑脫啊,但是會不會有點冷血,不都說要及時滿足孩子需求么?她們是不是不愛孩子?是不是不負責任?」作為一個有著7年帶娃歷史,帶過三個娃的佛系母親,三寶媽來跟你講講,一個佛系母親的心路歷程及修煉道路。在帶娃的前兩年,我和所有普通媽媽一樣,為孩子的一舉一動操碎了心,關注孩子冷了熱了,哭了困了,孩子一生病就覺得天都塌了,因為給孩子吃不吃葯打不打針的問題和老公大吵了無數次,覺得全世界都在和我作對,孩子不好好吃飯恨不得自己抱著做好的輔食大哭一場,覺得一腔心血都錯付了??孩子偶爾展現天使屬性的時候也瞬間熱淚盈眶,認為付出的所有一切都是值得的??每天的心情都像過山車,隨著娃的狀態在high上天和down到谷底之間自由搖擺??直到??時間足夠久了之後??其實當媽跟打游戲升級是一樣的,就是一路的過關斬將打BOSS刷經驗的歷程,在你剛入局經驗值基本沒有的時候,來個小怪都能把你嚇個半死,等經驗值豐富了,技能增加了,打過大BOSS之後,再回頭看看那些入門小怪,自然連眼皮都懶得抬一下就給滅了。拿三寶媽舉例子,一開始覺得孩子感冒發燒起個濕疹就糟糕的不得了,然後隨著孩子的成長我遇到了中耳炎手足口喉炎發育遲緩意外受傷等等等等,再遇到感冒這種小問題我和老公都很淡定了:不發燒就挺著,多喝水吃點維C,發燒厲害了去醫院采個血,確認一下是病毒還是細菌型的對症吃葯,低燒物理降溫,高燒吃布洛芬,咳嗽看情況選擇煮點梨或者喝止咳糖漿??連帶著現在對三胖也都如此簡單粗暴,但總體看來效果不錯。
周六的時候跟幾個朋友聊天,總結這一周的情緒失控事件,一個寶媽說孩子持續發燒,一開始她還能保持淡定,但是孩子燒的超過39度她就受不了了,覺得真的hold不住了,各種焦慮??然後輪到我,我想了想,嗯,這周沒啥特別失控的事情,都是一些瑣碎的小事:先是周三的時候老二在託管班意外磕傷,眼皮縫了好幾針,距離眼睛不到一公分。然後周四老二開始發燒,周五老大,周六老三,最高的時候都燒到了40度,吃退燒葯退下來不到四個小時又燒上去,晚上伸手摸過去三個娃都滾滾燙的??但是仔細梳理一下心情,沒啥失控的,都在可接受范圍內,一個狀況一個狀況的處理唄。其他的寶媽都默了一會兒,靜靜的看著我,彷彿我是個外星人??
焦慮,似乎成了中國媽媽的普遍心態。想做一個淡定的媽媽,實在是太難了,我們擔心孩子身體是否健康,我們擔心孩子學業是否進步,我們擔心孩子心理是否快樂,我們擔心孩子能否跟上社會的腳步??社會對媽媽們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翻開微博微信,處處都是「好媽媽這樣教孩子??」「再這么做,孩子就毀了??」「想要孩子成績好,媽媽應該這么做??」「幾句話毀掉孩子一生??」似乎當媽的一個不慎,就能把孩子帶入萬丈深淵,旁人都帶著審視的目光看著你的孩子,進而評判你是否盡職盡責,是否認真努力,孩子就是你的績效評估表,孩子就是你的作品展示台??適度的焦慮也許會讓我們提起精神小心應對,可是無時無刻不在的焦慮卻只能讓我們身心疲憊。
如何擺脫過分的焦慮讓自己可以淡定一些,往佛系修煉一下呢?三寶媽跟大家兩個建議,這兩個方式其實是三寶媽一直身體力行的情緒緩解方式,但那天和心理老師溝通之後,才找到合適的語言總結表達給大家:一、分清哪些事情是可控制的,哪些事情是不可控制的所有的焦慮,都源於對失控的恐懼。
控制欲是人類最原始的慾望之一,從嬰兒期開始,我們就迫切的追求控制感,我們為控制自己的軀體動作而欣慰,我們為能控制玩具的開關而開心。成長之後,我們的控制慾望越來越強,逐步從控制自身,轉為期待控制他人,控制環境,甚至控制未來。所以我們常常會覺得,某些事情,只要我們做到了,做對了,事情就應該按照我們期待的方向去發展(類似俗語中的「有志者事竟成」),而事實上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充滿了意外和偶然,它包含的因素非常多,孩子的配合程度,個性,偏好,情緒,甚至時機和溝通方式等等。這種意外和偶然帶來的,可能是失望沮喪,也可能是快樂驚喜。所以我們必須正視的一個現實是:孩子不會完全按照我們的期望去成長。並且這一切,都不是在我們控制范圍內的事情。太多的時候,我們的痛苦源於總想去控制那些不可控制的事情,而不願意去控制我們能控制的事情。我們總想控制孩子,卻忘了我們其實能控制的只有自己。我們控制不了孩子愛吃什麼,我們只能控制自己為孩子提供什麼樣的食物我們控制不了孩子學習好壞,我們只能控制自己給孩子提供什麼樣的學習環境我們控制不了孩子的情緒,我們只能控制自己對待孩子的方式和自己的情緒我們控制不了孩子的未來,我們只能控制在陪伴過程中自己的成長和收獲而且這個過程中,不是「我已經??所以結果應該??」這樣的因果關系,而是我做好我該做的就好,成長是個奇妙的過程,讓我們靜靜守望花開,也許和你想像的並不一樣,但這樣滿懷期待和驚喜的守望,本身就是為人父母最大的幸福。
二、分辨你在用「遠的思維」思考,還是用「近的思維」思考?
心理學上有個概念,叫做「遠的思維」和「近的思維」舉個例子,周六的時候,兩個大孩子先起床去客廳玩了,隔了半個多小時,我起床,到客廳一看就開始尖叫:「你倆要凍死么?!」在室外溫度零下十幾度的冬天,這倆孩子把窗戶打開拿著小噴壺往室外噴水。這種瞬間是我比較容易失控的,但去關完窗戶之後我看著他倆像個小鵪鶉一樣窩在沙發上滿臉驚恐,也覺得情緒有點過激,再想想,他倆也許只是醒來了比較無聊,忽然發現了一個比較有趣的游戲,但對於這種游戲可能導致的危險茫然不覺。於是靜下心跟他們說了一下外面太冷了,這樣開窗又沒有穿厚衣服很容易感冒,冬天不適合玩這樣的游戲等等。在這個例子里,「遠的思維」就是那句,「你要凍死么?!」開窗游戲和凍死之間大概還有一光年的距離,但人當時的想法就是會直接跳躍到最嚴重的後果。近的思維則是考慮孩子這么做的原因,以及解決類似的隱患,告知孩子正確的行為。關於「遠的思維」和「近的思維」其實並沒有什麼好壞,「遠的思維」本質上是人類的自我預警的機制,可以幫助我們有效的規避潛在的風險,但對於如何正面問題和解決問題,「近的思維」會更有效。太多的時候,我們會放大眼前的困難,孩子一頓飯不吃,就立刻聯想到營養不良,孩子一發燒,立刻就覺得會一病不起,孩子學習差一點,立刻就覺得他未來會找不到工作養不活自己。甚至包括夫妻溝通中,伴侶的一句無意的話,也可能讓我們立刻覺得以後都沒辦法好好溝通了。而這樣的上綱上線,盲目悲觀,很多時候是我們焦慮的來源。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我們會面臨很多問題,一味的將問題放大,就會陷入束手無策的焦慮深淵,不妨試試將問題「具體化」,同時將解決問題的目標也「具體化」。
比如孩子學習不好,不要去想對他以後會有什麼影響,先想想是哪裡不好,是注意力的問題還是偏好的問題,是訓練不夠的問題還是理解障礙的問題。然後針對問題確定一個小目標,比如之前的注意力只能保持五分鍾,我們這周的目標是做一些專注力的游戲將這個時間延長到十分鍾,比如英語考試只考了60分,那我們找出薄弱環節一點點改進,單詞不好就一天背幾個單詞,聽力不好就多聽多練把基礎打牢,爭取下次有進步,這樣一來我們有了針對問題的處理方法,孩子也有了努力方向,大家都在做可控方位之內的事情,並且都會獲得階段性的成果,才會更有信心的努力下去。軒轅被診斷發育遲緩的那幾年,我也有過很長一段時間的焦慮期,尤其不能想以後,感覺未來都在一團迷霧中,我不知道前面是什麼,他們也許一直都好不了,也許長大了生活都不能自理,也許永遠融不進去社會環境,當我們百年之後誰來護他們周全?然而很快我就意識到這樣的焦慮除了把自己逼瘋之外毫無益處,於是漸漸開始不去想以後,不去想未來,只專注於現在,看孩子今天和昨天的對比,看孩子這個月和上個月的對比,今年和去年的對比,每一步都是成長,每一步都是安慰,每一步都是欣喜。我找到了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最佳的陪伴方式,也找到了在為人父母修煉歷程中最重要的一項知識。
【文章轉載公眾號:三寶媽】
#精彩媽媽科學育兒#專家陪你帶孩子,百萬會員媽媽的育兒顧問。由國內外數十位專業的兒科醫生,營養、早教、心理學專家組成的專家爸媽團,遵循孩子自然成長的天性,為你提供科學「教」和「養」的內容、課程和咨詢服務。助你成為美貌與智慧並存的精彩媽媽。
B. 喝酒要注意哪些冷知識
喝酒要注意的冷知識
:宿醉會脫水:酒精會擾亂體內的水鹽平衡,導致口渴。人體內的水分總量沒有變化,但血管中的水變少了。這些跑出來的水導致腫脹,所以宿醉醒來後會頭疼。
年份越久的酒越香醇:每一瓶酒都有保質期,每一種酒也有最佳飲用時間。有些酒第一年口感最好,有些酒不應該在10到20年之間飲用。
喝酒會暖和起來:喝酒後感覺暖和,是因為血管擴張,血液更好地流向了皮膚表層,那裡有感受溫度的神經末梢。但與此同時,身體其他部位,包括內臟器官的血液會變少。所以喝酒後我們沒有變暖和,反而在快速散熱。
不能喝混酒:會不會喝醉,與喝多少種酒沒有關系,與喝多少有關。喝一種酒,能夠精確掌握喝了多少,喝醉的機率當然低。
喝酒防輻射:不知道這種說法是哪裡來的,但絕對不正確。喝酒不會防輻射,如果想要防輻射,需要使用特別的醫療用品。
用酒送服抗生素很危險:某些抗生素與酒精交互作用,會導致身體不適,比如惡心、暈眩、胸痛等等。吃葯一定要遵循醫囑。
喝度數高的酒後不能喝度數低的酒:喝了威士忌再喝啤酒,不會有不好的事發生。喝酒順序不會影響身體,喝多少才是關鍵。
酒精熱量高:酒精沒什麼熱量,只會影響新陳代謝。身體把酒精當成毒葯,千方百計將它排出體外。在酒精完全排出體外之前,你的新陳代謝比較慢,喝酒前吃的東西也會變成脂肪儲存起來。
酒精破壞腦細胞:研究發現,酗酒的人和不喝酒的人大腦神經元的密度沒什麼差別。不過酒精會破壞神經通路,干擾新生腦細胞的生長。但這種改變是可逆的,不喝酒之後神經通路就恢復了。
吃東西後再喝酒不會醉:食物不會讓你保持清醒,只會減緩酒精的吸收速度。這時候人看起來沒有醉,最後可能喝得比想像中還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