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勵志語錄 » 何晏語錄

何晏語錄

發布時間: 2021-02-26 08:00:35

『壹』 論語十二則

論語十二則:

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學而》

譯文:孔子說:「學了(知識)然後按一定的時間復習它,不也是很愉快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也是很快樂嗎?人家不了解我,我卻不惱怒,不也是道德上有修養的人嗎?」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學而》

譯文:曾子說:「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別人辦事是不是盡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誠實可信了呢?老師傳授的知識是不是復習了呢?」

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為政》

譯文:孔子說:「我十五歲開始有志於做學問,三十歲能獨立做事情,四十歲(遇事)能不迷惑,五十歲知道哪些是不能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歲能聽得進不同的意見,到七十歲才做事才能隨心所欲,不會超過規矩。」

4.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為政》

譯文:孔子說:「溫習學過的知識,可以從中獲得新的理解與體會,那麼就可以憑借這一點去做老師了。」

5.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為政》

譯文:孔子說:「只學習卻不思考,就會迷惑;只空想卻不學習,就會疑惑。」

6.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雍也》

譯文:孔子說:「顏回的品質是多麼高尚啊!一竹籃飯,一瓢水,住在簡陋的小巷子里,別人都忍受不了這種窮困清苦,顏回卻沒有改變他好學的樂趣。顏回的品質是多麼高尚啊!」

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雍也》

譯文:孔子說:「知道學習的人比不上愛好學習的人;愛好學習的人比不上以學習為樂趣的人。」

8.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述而》

譯文:孔子說:「我整天吃粗糧,喝冷水,彎著胳膊做枕頭,也自得其樂。用不正當的手段得來的富貴,我把它看作天上的浮雲。」

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譯文:孔子說:「多個人同行,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師。我選擇他好的方面向他學習,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對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點。」

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子罕》

譯文:孔子在河邊感嘆道:「時光像流水一樣消逝, 日夜不停。」

11.子曰:「三軍可奪帥也, 匹夫不可奪志也。」《子罕》

譯文:孔子說:「軍隊的主帥可以改變,普通人的志氣卻不可改變。」

12.子夏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張》

譯文:子夏說:「博覽群書廣泛學習,而且能堅守自己的志向,懇切地提問,多考慮當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1)何晏語錄擴展閱讀:

《論語》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語錄結集,由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編寫而成,至戰國前期成書。全書共20篇492章,以語錄體為主,敘事體為輔,主要記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較為集中地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

此書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與《大學》《中庸》《孟子》並稱「四書」,再加上《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總稱「四書五經」。《論語》在古代有3個版本,包括《古論》《魯論》和《齊論》。現在通行的《論語》是由《魯論》和《古論》整理形成的版本。

參考資料:《論語》-網路

『貳』 求陳壽的《三國志》中的名句,謝謝

《三國志》經典語錄 名人名言
兵貴神速。—— 三國志經典語錄
晉·陳壽《三國志·魏書·郭嘉傳》。本句大意是:採取軍事行動,最可寶貴的是行動迅速。「兵貴神速」乃千古治軍克敵之妙訣。因為只有速度,才能打亂敵人的部署,爭取到所需要的時間;才能出其不意,攻其不備;才能以己之長,攻敵之短。在今天,時間就是生命,時問就是效益,尤應重視速度,「兵貴神速」的古訓,愈來愈為人們重視。
要言不煩也。
晉·陳壽《三國志·魏志·管輅傳》注引《管輅別傳》。要:切要。煩:又多又亂。本句大意是:切要的言論不多不亂不絮叨。據《管輅別傳》記載一次何晏請管輅到他家,鄧颺也在座。鄧颺問管輅:人家都說你精通《周易》,為何你一句也不談《周易》的道理昵?管輅說:精通《周易》的人是不談論《周易》的。何晏聽了贊揚說:「可謂~也。」後來人們用~形容說話扼要切題,一點不瑣碎羅嗦。
不求備於一人。
晉·陳壽《三國志·吳書·周瑜魯肅呂蒙傳》。求備:要求完備、全美。本句大意是:不能要求一個人十全十美,完備無缺。人不可能全美,誰也不可能沒有缺點。如果用形而上學的思想方法,吹毛求疵地求全責備於一人,那麼這樣的人是絕對找不到的。如果「此作為任用人的標准,那麼就一定找不到可以任用的人。這句用於對人不可求全責備。
集眾思廣忠益。—— 三國志名言好句
晉·陳壽《三國志·野書·董和傳》。集:集中。思:思想,意見。廣:增廣。益:好處。本句大意是:集中群眾的意見和智慧,可以收到更大更好的效果。這是諸葛亮教育他的部屬時說的話。在中國人的傳統觀念中,諸葛亮就是智慧的化身,是最聰明最有學問的人。可是諸葛亮卻不自以為是,他懂得傾聽群眾的意見,集中群眾的智慧,使自己成為足智多謀的政治家,軍事家。他的這句名言,被縮寫成成語「集思廣益」,流傳至今。
厚葬無益於死者。
見晉·陳壽《三國志·魏書·明帝紀》裴松之注引《魏略》。厚葬:指喪葬時奢侈鋪張。本句大意是:大肆揮霍錢財操辦喪事,對死者沒有好處。古時貴族的生活很奢侈,不但活的時候揮霍浪費,死了還要厚葬,用以表示他們的尊貴。墨子早就提出過「節用」、「節葬」的主張,提倡減少無用的耗費,具有打破貴族等級制度的意義。古人已經認識到~,主張節約辦喪事,現在卻還有人以奢侈的葬禮表示孝心;更有甚者,老人活著的時候不好好奉養,死後卻以厚葬為自己立名,不亦蒜夫!批判這種社會現象,提倡薄葬厚養的社會風尚時可以引用這旬古語。
為國者,以民為基。
惡不可積,過不可長。—— 三國志經典語錄
晉·陳壽《三國志·吳書·陸凱傳》裴橙松之注引《江表傳》。長(zhǎng掌):滋長。這兩句大意是:壞事不可積累,過錯不可滋長。事物都有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干一兩件壞事或有微小的過失看來算不得大問題,因為人非聖賢,誰能無過?但是,如果不引以為戒,不防微杜漸。而任其發展,就會積小惡為大罪,積小過為大錯,最後不可收拾,引起了質變。因此,~和《左傳·隱公六年》「善不可失,惡不可長」一樣,都有勸誡意義,不可等閑視之。
福來有由,禍來有漸。
晉·陳壽《三國志·吳書·孫奮傳》。由:原因。漸:漸進,逐漸。這兩句大意是:幸福的到來都有原因,災禍的到來都有從開端到發展的漸進過程。任何幸福的來臨都不是偶然的,而是由一定的條件造成的;任何災禍的到來也不是突發的,而有一個漸變的過程。所以,別人有了幸福,不必羨慕人家的命運好,那是他們努力創造的結果;自己有了禍災,也不必一味歸之於晦氣,那是自己不注意防微杜漸的結果。這兩句可用以告誡人們對於禍福不可怨天尤人,而要自己努力創造條件爭取幸福,努力防微杜漸避免災禍。
人各有志,所規不同。
晉·陳壽《三國志·邴原傳》。規:准則。這兩句大意是;人各有各的志向,每個人所遵循的准則有所不同。~二句告訴我們,社會上的人有不同的志向,是因為他們遵循不同的政治原則和道德原則所致。其「所規」不同,則其政治態度、道德規范就不同,自然其節操、志向就有所不同,故看其志向,便知其人如何。可以此二句分析一個人的世界觀與處世態度的關系,也可以「人各有志」說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志向,不能強求一律。
及溺呼船,悔之無及。—— 三國志名言好句
晉·陳壽《三國志·魏書·董卓傳》裴松之注引《典略》。溺:沒入水中。這兩句大意是:等到沒入水中才呼叫船隻營救,後悔也來不及了。不會游泳就不能下水,想要過河就得准備船隻。如果對可能發生的事變毫無預見,毫無准備,等到溺水以後再找船營救,自然來不及了。這兩句以日常生活中人人明白的道理,說明了「防患於未然」的重要性。
度德而讓,古人所貴。
晉·陳壽《三國志·魏書·袁紹傳》。度(ó奪)德:考慮自己的才德。這兩句大意是:考慮自己的才德,把位置讓給勝於自己的人,這是古人所看重的行為。度德而讓,有自知之明,是一種美好的行為和高尚的品德,是古人所寶貴的,也會得到時人的敬仰。那種嫉賢妒能,占著茅廁不拉屎的人才是最可鄙的。這兩句可用於讓賢。
識時務者,在乎俊傑。
晉·陳壽《三國志·蜀書·譜葛亮傳》裴松之注引《襄陽記》。時務:客觀形勢。俊傑:英俊傑出之士。這兩句大意是:正確認識眼前客觀形勢,在於英俊傑出之士。這是奉勸別人認清形勢,照顧大局的名句。此話精粹、簡約,話中有話,而又通俗易懂,因而使用率很高。但在後來的流傳中,一般將兩句合而為一,簡作「識時務者為俊傑」。
善積者昌,惡積者喪。—— 三國志經典語錄
晉·陳壽《三國志·蜀書·後主傳》。這兩句大意是多作好事,廣積善行的人,一定能順利昌盛;多行不義,廣積怨恨的人,一定要失敗滅亡。俗語說:「惡有惡報,善有善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時侯一到,一切都報」,「天網恢恢,疏而不漏」,可作此二句的註解。~雖帶有因果報應的迷信色彩,但從歷史的角度去看,還是有道理的。可以此勸誡那些行為不法者棄惡從善。
街談巷說,必有可采。
晉·陳壽《三國志·魏書·陳思王植傳》。這兩句大意是:街談巷議,一定有可採納的內容。孔子說過「三人行,則必有吾師」,事實也是如此,人民的街談巷議,常常反映了他們的喜怒哀樂,表達了他們的意見和情緒,從中可以了解施政的得失,聽到人民的心聲。所以春秋時鄭國著名政治家子產有「不毀鄉校」之舉,唐朝人韓愈還寫了《子產不毀鄉校頌》,都可說明應從街談巷議中擷取有用的成份,以改善自己的工作,獲得真正的批評和建議。
若卵投石,豈可得全。
晉·陳壽《三國志·魏書·呂布傳》裴松之注引《獻帝春秋》。卵:蛋。投:擊。全:保全。這兩句大意是:像用雞蛋去撞擊石頭一樣,雞蛋怎能得以保全?「若卵擊石」語出《墨子·貴義》:「以其言非吾言者,是猶以卵投石也,盡天下之卵,其石猶是也,不可毀也。」現在人們常用~說明在敵我雙方的斗爭中,要正確地估量彼此的力量,切不可不自量力,盲目行動,像雞蛋碰石頭一樣自取毀滅。「若卵投石」現也常寫作「以卵投石」、「以卵擊石」。
歲月不居,時節如流。—— 三國志名言好句
晉·陳壽《三國志·吳書·孫韶傳》裴松之注引《會稽典錄》。不居:不停留。這兩句大意是:歲月不停留,時光似流水。此句感嘆光陰似箭,採用了直陳其事的方法。兩句於客觀描述中暗露主觀感情,看似「無我」而「我」在其中。這種以間接方式表現主觀情志的手法,巧妙自然,而且使文意耐人咀嚼,字面上又不影晌行文的流暢,可謂一舉幾得。
人命至重,難生易殺。
晉·陳壽《三國志·魏書·王朗傳》。這兩句大意是:人命關天,難生難養,殺之卻很容易。此二句強調人命關天,不可輕易處人以死刑。因為誤判、錯判尚可以改判;一旦誤處極刑,想改正也來不及了。故古人有「重刑再覆」(見《舊唐書·劉宴傳》)之說,就是要重調查,重證據,一審再審,獲得確鑿罪證後,當殺者再殺。
從令縱敵,非良將也。
晉·陳壽《三國志·魏書·任城王傳》。從令:墨守成令。這兩句大意是:在戰斗中,機械地執行上級的命令,貽誤戰機,放走敵人,決不是好的將領。戰場上的情況瞬息萬變,而軍令條文是死的,以死的條條來應付萬變的形勢,自然不行,故前人有「將在軍,君命有所不受」的話。為了消滅敵人,保存自己,應不拘於命令條文,相機行事。這才是好的將領。
兵法貴在不戰而屈人。—— 三國志經典語錄
晉·陳壽《三國志·魏書·陳泰傳》。屈人:使人降服。本句大意是:兵法最可貴之處在於可以不進行戰爭便使敵人降服。兵法本是戰爭經驗的總結,使用異法可以顯示自己的力量,使敵人膽戰心寒。如巧妙的布陣,可使敵人眼花繚亂,整齊的軍容,可使敵人感到震懾;神出鬼沒的戰術,可使敵人不知虛實。所以,使用兵法可以取得意外的勝利,甚之可以不動一兵一卒,使敵人屈服。可以此二句說明學習和使用兵法的重要。
兵有利鈍,戰無百勝。
晉·陳壽《三國志·吳書·呂蒙傳》裴松之注引《吳錄》。兵:兵力。利鈍:指強弱。這兩句大意是:兵力有強有弱,戰爭沒有百戰百勝的道理。常言道:「勝敗乃兵家常事」,世上沒有永不打敗仗的常勝將軍。兵力有時我強敵弱,有時敵強我弱,戰爭不會百戰百勝。因而良將對戰爭的勝敗應作好充分的准備;偶有失敗,切不可氣餒,一定要鼓足勇氣,總結經驗,以利再戰。可以此勸慰失敗者,或強調戰前作好各種准備的必要性。
計投府庫,量入為出。
晉·陳壽《三國志·魏書·衛靚傳》。計較(jiao叫):計算校棱。府庫:官府儲存財物的倉庫。量入為出;根據收入計劃支出。這兩句大意是:計算核查倉庫中所儲存的財物,根據收入多少汁計劃支出。這兩句可供引用說明無論一個國家、一個家庭還是每個人,都應該重視積貯並遵循「量入為出」的消費原則,這樣才不致在經濟上出現赤字,陷入圍境。也可只引用「量入為出」一句,表達同樣時意思。
鑿石索玉,剖蚌求珠。—— 三國志名言好句
晉·陳壽《三國志·蜀書·秦宓傳》。這兩句大意是:鑿開石頭索取寶玉,跑剖開河蚌尋求珍珠。玉藏於石中,不鑿石則不能得美玉;珠產於蚌中,不剖蚌則不能得寶珠;人才隱於百姓之中,不深入尋求則不可得人才。這兩句用於比喻要深入探求和發現人才。
用人無疑,唯才所宜。
晉·陳壽《三國志·魏書·郭嘉傳》裴松之注引《傅子》。這兩句大意是:任用人無須疑慮,只要是才能所適宜的。用人無疑,疑人無用,只要才能適宜,看準了就大膽任用,放心地讓他去干。
不以人所短棄其所長。
晉·陳壽《三國志·吳書·諸葛恪傳》。短:短處。長:長處。本句大意是:不因為人的短處而棄去人的長處。人各有所長,亦各有所短。有的人短處多一些,有的人短處少一些。若看人、用人只取人的短處,而看不到人的長處,就會把人看得一無所是,而埋沒了人的長處。這樣看人、用人,就很少有人可用。這是一種片面化、絕對化的取人方法。
吏多民煩,俗以之弊。—— 三國志經典語錄
晉·陳壽《三國志·步騭傳》。這兩句大意是:官吏多,煩擾百姓就多。習俗因此產生弊端。政府各級官員直當提高辦事能力,以精簡為宜。官員過多就增加百姓的負擔,而且官多事少,無所事事,就會無事生非,生事擾民,百姓當然要反對。這兩句用於說明精簡政府工作人員的重要。
知人善察,難眩以偽。
晉·陳壽《三國志·魏書·武帝紀》裴松之注引《魏書》。察:洞察。眩:使目迷。偽:假象。這兩句大意是:了解人並善於洞察事物,就很少被假象所迷惑。了解人的才能、性格和為人,就能對人的所作所為傲出比較准確的判斷,加上善於洞察事物,如果所了解的人製造了假象,或者他人為所了解的人身上蒙上了一層假象,就難以被迷惑,而易於看透事物的客觀本質。這兩句用於說明知人善察,就易於看穿偽裝。
寧我負人,毋人負我。
晉·陳壽《三國志·魏書·武帝紀》裴注引孫盛《雜記》。負:虧欠,背棄。毋(wù無):不可,不要。這兩句大意是:寧肯我負別人,不教別人負我。東漢末年董卓廢少帝而立獻帝,京都大亂。董卓薦曹操為驍騎拉尉,欲共計大事。曹操料董卓必敗,就逃歸多里。途中經過故人呂伯奢家,伯奢不在,其五子皆在,備賓主之禮。曹操聽到食器聲,以為圖謀自己,就把伯奢的五個兒子殺掉,並說「~!」《三國捕義》上這兩句話作:「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後人常以此話形容極端自私狠毒的處世態度。
憂國忘家,捐軀濟難。—— 三國志名言好句
綱范萬度,永垂不朽。
非常之事,何得因循。
一為不善,眾美皆亡。—— 三國志經典語錄
陳壽《三國志》卷59,吳主五子傳一旦做了一件壞事,做過的所有好事將化為烏有。
戰捷之後,常苦輕敵。
見晉·陳壽《三國志·吳書·陸遜傳》。這兩句大意是:打了勝仗後,常常苦於輕敵情緒難以消除。打了一場勝仗後,便輕敵自負,驕傲自滿者,必敗,即所謂「戰勝而將驕卒惰者,敗」(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因此有遠見的指揮員常常為勝利後部隊中的輕敵自滿情緒而發愁,因為他們深深知道這種情緒,是失敗的種子,是滅亡的禍根。要防患於來然,必須警鍾常鳴,常備不懈,克服麻痹輕敵思想。
振窮救急,傾家無愛。
見晉·陳壽《三國志·魏書·呂布傳》。振:同「賑」,救濟。愛:吝嗇。這兩句大意是:行俠好義,無償地救濟窮人;急人之難,不惜傾家盪產,毫無吝惜之心。此句通過幾件典型事例的羅列,表現一位俠義之士的品行。「振窮」與「救急」,「傾家」與「無愛」是兩組近義詞。這種近義詞反復使用的寫法,其妙處在於起刊強化作用,看似文繁,實則筆墨經濟,形象突出。
言過其實,不可大用。—— 三國志名言好句
見晉·陳壽《三國志·蜀書·馬良傳》載劉備語。這兩句大意是:言語浮誇,超過自己實際能力的人,不能得到重用。言語浮誇,超過自己實際能力的人,往往沒有什麼真本事,靠誇誇其談,大言欺人;或者是虛論高議紙上談兵。如果真的讓他去做,常常是所說的與實際不相符合,辦不成事。所以這種人不可重用,重用則誤大事。三國時蜀國的馬謖(sù粟)丟失街亭而誤軍機就是典型的一例。這兩句可用於說明不可重用誇誇其談的人;也可用「言過其實」說明某人言語浮誇,不切實際。
兵猶火也,不戢將自焚。
晉·陳壽《三國志·吳書·周瑜傳》。戢(Jí急):收斂。這兩句大意是:戰爭像烈火一般,該停止時不停止,必然自己燒死自己。此二句源於《左傳·隱公四年》:「夫兵,猶火也,弗戢,將自焚也」發動戰爭給別國帶來災難,也給本國人民帶米災難。若當停不停,勢必像玩火者一樣自己燒死自己。以此二句強調好戰者必亡,具有警戒意義。
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晉·陳壽《三國志·吳書·呂蒙傳》裴松之注引《江表傳》。刮目:擦眼精。待:看待,對待。這兩句大意是:讀書人離別三天,就應該用新眼光去看待他。東吳將領呂蒙以軍務繁忙不肯讀書,孫權勸他好好學習,他才開始就學,篤志不倦,大有長進,使魯肅大為驚奇。呂蒙對魯肅說:「~」。這句話現在還常引用,贊揚某人時間不長已有顯著進步,不能再用老眼光看待。有時也用作作諷刺性的反語。
司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 三國志經典語錄
晉·陳壽《三國志·魏書·三少帝紀》裴松之注引《漢晉春秋》。司馬昭:魏未權臣司馬懿的兒子。曹髦在位時,司馬昭以大將軍身份專國政,蓄意奪取政權。這兩句大意是:司馬昭的用心何在,連不相乾的人也知道。曹髦即位後,看到皇權一天天被司馬昭篡奪,很不滿意,對侍中王沈等說了~的話,然後親率數百憧仆討伐司馬昭,被司馬昭所弒。此句直言其事,旗幟鮮明,但其揭露司馬昭狼子野心的意義,字面上並沒有點破,這一層意思全憑直覺把握,顯得十分含蓄,形成獨到特點,成為後世揭露人所共知的禍心、野心的慣用警語。後一句在沿用中已簡化為「路人皆知」。
名如畫地作餅,不可啖也。
晉·陳壽《三國志·魏書·盧毓傳》。名:名聲。啖(dàn淡):吃。這兩句大意是:名聲如同地上畫的燒餅,不能吃啊。三國時期,薦舉官職常以某人名聲的大小而決定其官位的高低,這種重名不重實的選官方法帶來許多弊端。魏文帝曹丕在舉中書郎時下詔說「選舉莫取有名,~。」成語「畫餅充飢」即從此而來,現多用來比喻徒有虛名而無實惠,或比喻憑借空想來自我安慰。
求賢如飢渴,受諫而不厭。
晉·陳壽《三國志·吳書·張紘傳》。諫:臣下的勸諫。這兩句大意是:求取賢才如飢似渴,接受臣下的勸諫毫不厭煩。如飢似渴,可見其求取賢才的急切心情;毫不厭煩,可見其聽取臣下批評和意見的真誠態度,這兩句可用於說明古之君王或今人最高領導應廣開求賢之路,樂意聽取下屬的批評和意見。「求賢若渴」已成人們口頭常用的成語。
機權多門,是紛亂之原也。—— 三國志名言好句
晉·陳壽《三國志·夏侯玄傳》。機權:國家重要事務的管理權。多門:許多部門。原:「源」的本字,根源之意。這兩句的大意是:重要事務的管理權由好幾十部門掌管,這是引起紛亂的根源。這原是夏侯玄與司懿議論政事時說的話,意思是人事大權要集中到中央。現在用這兩句話多強調要政歸於一,以免政出多門。
蛟龍得雲雨,終非池中物。
晉·陳壽《三國志·吳書·周瑜傳》。這兩句大意是:蛟龍得到雲霧雨露,最終將不會甘作池中之物。赤壁戰後,孫權拜劉備為左將軍領荊州牧。周瑜不以為然,上疏勸孫權調劉備到江南,以美色、酒肉使其意志消沉,把關羽、張飛等臂膀調離,使之不能成大事。用瑜認為:給劉備土地,使他獨佔一方,又讓劉、關、張三人湊在一起,就好像是~,一有機會就會飛走。後劉備果建蜀漢,形成我國歷史上魏、蜀、吳三足鼎立的局面。寫作上此句以「比」的手法見長,以蛟龍比劉備,雲雨比機遇,池中物比無大志之人。該句語言精粹,比喻貼切,暗含哲理,發人深省,很為後人樂道。
孤鴻號外野,翔鳥鳴北林。
西晉·陳壽《三國志》三國·阮籍《詠懷詩》孤鴻(天鵝)在野外哀號,飛翔盤旋著的鳥在北林鳴叫。
患名之不立,不息年之不長。—— 三國志經典語錄
晉·陳壽《三國志·魏書·賈逵傳》。患:憂慮.害怕。名:美好的名聲。年:指年齒,濤命。這兩句大意是:只怕美好的名聲樹立不起來,不怕壽命短促,曹操東征時進人賈逵的祠廟,回想起他部下這位大將的業績,愴然有懷,發出了這番感慨。人活在世上,不僅要珍視自己的生命,更要珍視自己的名聲。劉胡蘭、董存瑞、黃繼光等革命先烈為了祖國和人民的解放事業,貢獻了自己年輕的生命。他們雖然壽命並不長,但卻能名垂青史,彪炳千秋。如果一個人混混噩噩地活著,對杜會沒有一點積極的貢獻,那麼即使長命百歲,也沒有任何價值。這個名句可供勸勉青少年為祖國、為人民努力奮斗.爭取立名時引用。
人誰不死?死國,忠義之大者。
晉·陳壽《三國志·魏書·楊阜傳》裴松之注引皇甫謐《列女傳》。死國:為國捐軀。這幾句大意是:誰能不死?為國而死,是大忠大義。人誰也躲不過死,但死有不同。有為己死,有為友死.而唯以為國而死最為高尚.是大忠大義之死。這幾句表現丁對為國而死者的極高贊揚。
治獄者得其情,則無冤死之囚。
見晉·陳壽《三國志·魏書·王朗傳》。治晉:掌管司法。得其情:調查到真實情況。這兩句大意是:掌管司法的人調查到真實情況,就不會有含冤而死的囚犯了。這兩句強調執法者必須注重調查研究,而不靠主觀臆斷,才能避免冤假錯案。只有調查研究,才能避得真實情況,才能對案情作出恰如其分的判決,不冤枉一個好人.不放過一個壞人。
治疾及其未篤,除患貴其未深。—— 三國志名言好句
晉·陳壽《三國志·吳書·駱統傳》。篤:病重。患:禍患。這兩句大意是:治療疾病要趕在病未重之時,消除禍害貴在禍殃未深之時。人有病,一發現就要及時治療,拖延時日,病變轉移,病入膏肓就難於診治;禍患一有苗頭就要抓緊時機消除,怠慢遲延,禍深則不易根絕。兩句以治病之理喻除禍之理,通俗易明。可用於告誡人們除禍要及時。
察其言,觀其行,而善惡彰焉。
晉·陳壽《三國志·魏書·鍾繇傳》裴松之引袁宏語。察:調查。彰:明顯。這幾句大意是:了解和掌握了一個人的言行,這個人是好人或是惡人就清楚了。言和行是一個人的品質的外在表現,而人的品質又主要是通過其言和行體現出來的。所以了解一個人品質的善與惡,只需認真地觀察他的言語和行為就行了。這幾句可用於說明如何知人。
攻取者先兵權,建本者尚德化。
大丈夫處世處,當交四海英雄。—— 三國志經典語錄
致治在於任賢,興國在於務農。
見晉·陳壽《三國志·魏書·楊阜傳》。致:達到。這兩句大意是:達到大治在於任用賢才,興旺國家在於盡力發展農業。這兩句一從用人,一從務實著眼,說明治國安邦的重要作用,體現了我國重賢重農的傳統政治思想。
行賞不遺仇讎,用戮不違親戚。
見晉·陳壽《三國志·魏書·武文世王公傳》裴松之注引孔衍《漢魏春秋》。遺:遺棄。戮(lu路):刑罰。違:避免。這兩句大意是:該獎賞的連自己的仇人也不能漏掉,應判刑的就是自已的親戚也不能避免。《左傳·昭公五年》有「為政眷不賞私勞,不罰私怨」之說,提出「為政者」不應如何,此二句則提出「為政者」應該如何。「應「與「不應」從兩個方面提出了同一命題,即為政者當秉公刑賞,不得以個人恩怨為轉移。果能如此,人們自然會心悅誠服。
但有斷頭將軍,無有降將軍也。—— 三國志名言好句
見晉·陳壽《三國志·蜀書·張飛傳》。這兩句大意是:我們這里只有甘願掉腦袋的將軍,沒有屈辱投降的將軍。劉備起用諸葛亮之後.把立足的目標定在蜀地。當時,蜀漢軍所向披靡,張飛軍定江州,生擒巴郡太守嚴顏。張飛喝斥嚴顏說:「大軍至,何以不降而敢拒戰?」嚴顏答道:「我州~也。」張飛為他的英雄氣概所動而義釋了他。此句可用來表現軍人在敵人面前大義凜然,視死如歸的氣概。它以直抒胸臆的斬釘截鐵的語言。表現人物的堅強意志與信念.塑造出一個錚錚硬骨的英雄形象,成為軍人理想中的楷模。
海以合流為大,君子以博識為弘。

『叄』 三國演義里的經典名言、、

曹操 :寧可我負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負我!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惟有杜康。」
「生子當如孫仲謀!若劉景升兒子,豚犬耳!」
於禁從孤三十餘年,何其臨危處難,反不如龐德焉?」
夫英雄者,胸懷大志,腹有良謀,有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志者」--曹操 英雄論身為宰相,人臣之貴已極,又復何望哉?如國家無孤一人,正不知幾人稱帝,幾人稱王。或見孤權重,妄相忖度,疑孤有異心,此大也。」 -- --曹操 孤獨的梟雄
曹操:我用兵三十餘年,以及所聽說過的古代善於用兵的人,沒有能夠這樣長驅直入(長驅直入的由來)敵圍的。況且樊、襄陽之圍,勝過以前的莒、即墨之圍,所以將軍之功,勝過孫武、穰苴。曹操嘆到:「徐將軍可謂有周亞夫之風啊!
劉備: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劉備遺詔;《三國演義》第八十五回)
朕不為弟報仇,雖有萬里江山,何足為貴!(《三國演義》第八十一回)
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三國演義》第十五回)
屈身守分以待天時,不可與命爭也。(《三國演義》第十五回

諸葛亮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出師表》
韓馥曰:吾有上將潘鳳,可斬華雄。三國演義第五回
許劭:曹操「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
徐晃:「古人患不遭明君,今幸遇之,當以功自效,何用私譽為
不知道滿意不

『肆』 這句話的原話呢急用!

LZ,《論語》十則

課文研討

一、分章說明

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yuè)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yùn),不亦君子乎?」

〔講解〕第一句講的是學習的方法。「時」,這里是副詞,相當於「以時」,可以解作「按一定的時間」或「及時」。「習」的本義是「鳥數飛」,引申為「實習」「演習」。孔子所講的功課如禮、樂、射、御等都需要實習才能掌握;但另一些功課如講經,那就只能是「溫習」或「復習」了。這類字眼要懂得活解。

第二句講的是學習的樂趣。「朋」舊註:「同門曰朋。」跟現在說的「同學」「同班」相近。孔子說這句話是有背景的。《史記·孔子世家》說,孔子辭官以後,專力講學,「弟子彌眾(越來越多),至自遠方」。這自然使他感到很快樂。這句話是孔子對他的弟子說的,所以「朋」指的是志同道合的人。

第三句講的是為人態度,屬於個人修養范圍。「人不知」,「不知」什麼呢?沒有說出來,但意思很明白,就是「自己」。從《論語·憲問》中「不患人之不己知(不必擔心別人不了解自己)」這句話,也可以看得出來。「君子」,在《論語》一書中有多個義項:有時指有道德的人;有時指在高位的人。在這句話里,可取前義。因為這個詞現在也常用,大家都懂得它的意思,我們沒有翻譯;一定要譯,也可以譯作「高尚的人」。

2.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講解〕《論語》記孔子門人一般稱字,如對仲由稱「子路」,對端木賜稱「子貢」,對曾參獨稱「子」,因為此書是孔子二傳或三傳弟子所記,曾受業於曾參。「三省」,多次反省。文言文中,「三」「九」諸字皆有「多」義,不是確數。下述三事,這是巧合。朱熹認為,重在為學,「傳」指受之於師,「習」則熟之於己,而「忠」「信」為「傳習」之本。從這里可以看出古代治學的人非常重視品德的修養。

3.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講解〕這一則也是講學習方法,強調獨立思考的必要性,因為只「溫故」而不獨立思考,決然達不到「知新」的目的。過去有這樣一種理解,把「溫故」(復習舊知識)和「知新」(獲取新知識)看作相互補充的兩個方面,如子夏所說「日知其所無,月無忘其所能」(見《論語·子張》),這是因為忽略了下面「為師」二字。《禮記·學記》中記錄了孔子這句話:「記問之學,不足為人師。」這說明孔子認為只能記誦一些知識,是不能當別人的老師的;一定要將知識融會貫通,能在溫習舊知識中有所發現,才「可以為師」。可見,「溫故」和「知新」並非平列的兩件事,關鍵在於要「知新」,這就需要獨立思考了。

4.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講解〕這一則也是講學習方法,闡述學習和思考的辯證關系,認為二者不可偏廢。其中,「罔」「殆」二字歷來解釋紛紜。朱熹注雲:「不求諸心,故昏而無得;不習其事,故危而不安。」「不求諸心」指的是不思考;「不習其事」,指的是不讀書。講這一章,要防止產生片面理解,要使學生認識到「學」是基礎。孔子就很重視「學」,反對離開「學」這個基礎去胡思亂想。他曾說:「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衛靈公》)

5.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講解〕關於這段話的背景,《荀子·子道》中有記載:子路盛服見孔子,孔子批評了他;子路於是改服而入,但顏色依舊充盈。孔子又對他說:「……故君子知之曰知之,不知曰不知,言之要也;能之曰能之,不能曰不能,行之至也。言要則知,行至則仁。既知且仁,夫惡有不足矣哉!」據此,最後的「知」字當破讀,通「智」。孔子說這番話的意思是,言行要謹慎,不要誇大自己的知識和本領。用現代的表述方式,就是要有謙虛的學習態度。

6.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這兩章內容相同,故予合並。

〔講解〕這兩章也是講學習態度的,意思是要向一切人學習,隨時隨地都要注意學習,不但要學習別人的長處,還要借鑒別人的短處,反省自己有沒有跟他類似的毛病。老子也說過類似的話:「善人,不善人之師;不善人,善人之資。」資,也有借鑒的意思。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講解〕「士」,在《論語》中大約出現十五次,大多指有抱負或有特殊社會地位的人。「弘」,胸懷寬廣;「毅」,意志堅強。胸懷寬廣,才能接受重任;意志堅強,才能長期堅持奮斗。「仁」,是孔子學說的核心。曾子說這番話的目的是,鼓勵門人要一生為實現「仁」的理想而奮斗。

9.子曰:「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講解〕這是借松柏之後凋比喻社會現象。何晏集解:「大寒之歲,眾木皆死,然後知松柏小凋傷;平歲,眾木亦有不死者,故須歲寒而後別之。喻凡人處治世,亦能自修整,與君子同;在濁世,然後知君子之正不苟容。」朱熹引范氏曰:「小人之在治世,或與君子無異,惟臨利害,遇事變,然後君子之所守可見也。」二說大同小異。

10.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講解〕曾子曾說過:「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忠」和「恕」正是孔子「仁」的學說的兩個方面:「忠」的要求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這是積極的一面;「恕」的要求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是消極的一面。孔子關於「仁」說過許多話,細分析起來,都跟這兩點有關,例如「修己以安人」,「修己」也就是「恕」,「安人」就是「忠」。由於子貢問的是「可以終身行之」的「一言」(實即問「道」),所以孔子拿「恕」來回答他。

二、問題研究

《論語》是過去蒙童教育的必讀書,盡管大部分內容都不易讀懂或只能讀到似懂非懂,但人們一直堅持這樣做下來,而且要求極嚴,須能通背全書。這大概出於兩個原因:一是古代典籍里常要引用這本書里的話,「反芻」的機會很多,但如不先背下來,就無法進行「反芻」;二是通過誦讀熟悉文言文的表達方式和習慣用語,以養成語感。此外,讀《論語》也有了解歷史掌故、增加識字的功能,但這是次要的。

今天的情形已經大不相同。我們讀《論語》,旨在吸收前人思想精華中有益於自己思想品德修養的部分,這就大大地縮小了讀的范圍。《論語》全書各家版本的分章不一,一般都在485章左右,我們只選錄10章,而且全是短章,這又降低了學習的難度。這樣來選篇才符合「古為今用」的原則。至於個別條件較好的教學班願意多讀一些,那自然是好事,但也要注意不增加學生負擔。

所選10章,有三個方面的內容:(1)關於學習的態度和方法,包括第1、2、3、4、5章;(2)關於思想品德修養,包括第1、4、5、6、7、8、9、10章;(3)關於孔子思想體系的核心:「仁」的概念。包括第8、10兩章。作這樣劃分的目的是,提醒教師全面地看待課文的內容。在教學實踐中,針對初一年級學生的接受能力,第三個方面的內容是可以取消的,無妨將它並入思想品德修養的范圍,第8、10兩章同時列入第二、三兩個方面,就是這個意思。

教讀這十章,要認真研究格言的教學方法。十章中的前九章無疑都是格言,最後一章形式上是對話體,其實核心只在「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句話上,也可以算作格言。講格言有「三要」:一要弄懂字面上的意思;二要牢牢記住原話,為「反芻」創造條件;三要聯系實際,用來指導自己的言行。教師可以據此創造出生動活潑的教學方式來,這是編者的一點希望。

練習說明

一 看注釋,查工具書,把下列各句譯成現代漢語,並解釋加下劃線詞語的意思。

1.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2.吾日三省吾身

3.溫故而知新

4.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5.士不可以不弘毅

6.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設題目的是使學生明白各章字面上的意思。翻譯格言跟譯記敘文不同,一般都要用直譯,要盡可能保留原文精練、准確的風格,不隨便增減詞語。

答案參見「有關資料」中的譯文。應注意的是,有些詞語歷來有多種解釋,例如「三省」,一說「多次反省」,一說「以三件事檢查自己」。又如「殆」,這里可解作「疑惑」,也可解作「危險」,「有害」,但課本取後一義。「弘毅」,有合解為「剛強」的,也有分解為「寬廣」和「剛強」的。教師只宜任選一種,不宜作比較、分辨。

二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最早由儒家提倡的待人接物的處世之道,對此,曾經有過不同看法。聯系自己的生活體驗,全班討論:怎樣看待「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設題目的是引導學生聯系實際,深入理解這句話的內容。應注意的是,孔子用這句話給「恕」字下定義,其中包含了相互體諒的意思。

這是一道開放性的題,學生可以各抒己見,有可取則予肯定,說錯了的(有可能誤解句意)要糾正。

此題又是示例性的,其餘各章也可仿此進行討論。

三 背誦全文,並把文中成語、格言和警句摘抄在筆記本上。

(略)

教學建議

本課擬用兩課時教讀。

學這篇課文,能當堂成誦是關鍵,理解不必求深,能啟發學生探究的興趣,就算達到了目的。

全篇課文除去「××曰」等字眼,不過二百字,完全有可能在40—50分鍾之內成誦。要保證學生的誦讀時間,並以靈活、生動的方式指導學生進行背誦練習。

課文內容當然要經過討論,但要控制討論的規模,一般只宜用師生交談的形式,個別的可讓學生自由發言。要提倡學生在反復誦讀中作獨立思考,聯系本人的實際,以加深體會;不要求在討論中解決所有的問題。

以上是基本設想。再提幾點建議:

一、要講究導入的方式,從學生熟悉的詞語或故事說起,自然說到孔子這個人和《論語》一書:如曲阜朝聖之舉和趙普(宋開國丞相)「半部《論語》治天下」一事。時間不超過5分鍾。目的是引起學生對課文的興趣。

二、介紹孔子和《論語》十分必要,也可用講故事的形式,而將知識性的內容滲進其中。

三、在教讀過程中要盡可能結合學習的內容提出問題或講點故事,使學生不感到枯燥乏味,又能學有所得。

例如學「溫故」一章,無妨先問學生:「有些老師知道世上許多事情,講起來娓娓動聽,這樣的老師算不算好老師?」由此自然導出「記問之學不足以為人師」的觀點,最後再落實到「知新」二字,並就此略作發揮。

又如,課文中提到曾子、子路、子貢,這在孔門七十二賢中也是卓越的人物,講講有關他們的事跡(如「曾參殺人」「子路盛服見孔子」「子貢游說五國之君」等),也可引發學生的興趣,但要講得十分簡明,每事一分鍾講完即可。

四、向課外延伸:可指定《論語》中某幾篇,讓學生從中找出常見的成語;也可用教師讀學生聽的辦法。例如《述而篇》中,第2章有「誨人不倦」,第7章有「舉一反三」,第19章有「發憤忘食」。

有關資料

一、孔子簡介

這里只從《史記·孔子世家》中摘錄幾條:(1)孔子「生而首上圩頂(四邊高,中低),因名曰丘,字仲尼,姓孔氏」。(2)「孔子貧且賤,及長,嘗為季氏史(倉庫管理員),料量平。」(3)「孔子長九尺有六寸,人皆謂之『長人』而異之。」(4)「定公以孔子為中都宰,一年,四方皆則(效法)之,由中都宰為司空,由司空為大司寇。」(5)「已而去魯,斥乎齊,逐乎宋、衛,困於陳蔡之間,於是反魯」「孔子之去魯凡十四歲而反乎魯」。(6)「孔子以詩書禮樂教,弟子蓋三千焉,身通六藝者七十有二人。」(7)「乃因史記作《春秋》」「《春秋》之義行,則天下亂臣賊子懼焉」。(8)「孔子葬魯城北泗上,弟子皆服三年。三年心喪畢,相訣而志,則哭,各復盡哀;或復留。唯子貢廬於冢上,凡六年,然後去。」

二、《論語》簡介

《論語》是一部記錄孔子和他若乾弟子的言行的書,由若干篇章組成,前後兩章之間不一定有什麼關聯。各章的體式也不盡相同,歸納起來,有以下幾種:

一種是語錄體(也可稱格言體),僅指明是孔子的話,不寫出說話的環境(包括說話的對象),內容大多是關於學習、道德修養、為人處事的一般原則,這篇課文中的第1至9則都屬於這種體式。

一種是對話體,記錄孔子對弟子(或其他人)的問題所作的回答。這種體式的寫法很靈活:有時寫出提問者的原話,有時只寫某人問什麼(例如「孟武伯問孝」);有時寫出對話的環境或背景,有時不寫。課文中的第10則屬於這種體式,它寫出了提問者的原話,但沒有寫談話的背景。

一種是敘事體,其中多少有一點情節,但也往往是以記錄孔子的話為主。這種體式我們以後才能學到。

《論語》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資料。從漢朝初年到五四運動以前的兩千年間,它一直是學童們的一本必讀書,影響很大,書中有不少語句都作為成語保留在現代語中。

三、孔門弟子簡介(引號中語皆出自《史記》)

1.子路:「仲由字子路,卞人也。少孔子九歲。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冠雄雞,佩

『伍』 仁義、忠義名言

君子抱仁義,不懼天地傾。 ——王建 為己重者不仁,好廣積者不義。足恭者無禮,回貪名者無智。 ——林逋 照耀人的惟一的燈是理性,引導生命於迷途的惟一手杖是良心。—答—海涅 在有信心的男人和女人心目中,良心並不是兒戲。 ——羅曼·羅蘭 譽人而人亦譽之,則是自譽矣;毀人而人亦毀之,則是自毀也。自譽,仁之賊也,自毀,義之賊也。 ——姚瑩 今日的良心是幸福的要求。 ——三木清 仁義莫交財,交財仁義絕。 ——梁章鉅 一家仁,一國興仁;一家讓,一國興讓。 ——禮記·大學 良心這玩意兒使人變膽怯。想做小偷,害怕譴責。想謾罵、中傷又怕叱責。……良心是在人內心造反的最怕寂寞的傢伙。 ——莎士比亞 仁義為友,道德為師。 ——史襄哉 對於道德的實踐來說,最好的觀眾就是人們自己的良心。 ——西塞羅 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達而達人。 ——孔丘 世界上還有些國家更重要的,那便是人類的良心。 ——羅曼·羅蘭 行大義然後 天下之至仁者,能合天之至親也。 ——孔子 仁者不以盛衰改節,義者不以存亡易心。 ——《三國志·魏志·何晏傳》 義士不欺心,仁人不害生。 ——劉向

『陸』 《論語》相關

編輯本段論語簡介
《論語》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纂而成。它以語錄和對話文體,記錄了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集中反應了孔子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通行本《論語》共二十篇。論語的語言簡潔精練,含義深刻,其中有許多言論至今仍被世人視為至理。
《論語》首創語錄之體。漢語文章的典範性也發源於此。《論語》一書比較忠實地記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也比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儒家創始人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仁」、「禮」、「義」。
《論語》以記言為主,「論」是論纂的意思,「語」是話語,經典語句,箴言,「論語」即是論纂(先師孔子的)語言。《論語》成於眾手,記述者有孔子的弟子,有孔子的再傳弟子,也有孔門以外的人,但以孔門弟子為主.
作為一部優秀的語錄體散文集,它以言簡意賅、含蓄雋永的語言,記述了孔子的言論。《論語》中所記孔子循循善誘的教誨之言,或簡單應答,點到即止;或啟發論辯,侃侃而談;富於變化,娓娓動人。
《論語》又善於通過神情語態的描寫,展示人物形象。孔子是《論語》描述的中心,「夫子風采,溢於格言」(《文心雕龍•征聖》);書中不僅有關於他的儀態舉止的靜態描寫,而且有關於他的個性氣質的傳神刻畫。此外,圍繞孔子這一中心,《論語》還成功地刻畫了一些孔門弟子的形象。如子路的率直魯莽,顏淵的溫雅賢良,子貢的聰穎善辯,曾皙的瀟灑脫俗等等,都稱得上個性鮮明,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孔子因材施教,對於不同的對象,考慮其不同的素質、優點和缺點、進德修業的具體情況,給予不同的教誨。表現了誨人不倦的可貴精神。據《顏淵》載,同是弟子問仁,孔子有不同的回答,答顏淵「克己復禮為仁」,答仲弓「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答司馬中「仁者其言也訒」。顏淵學養高深,故答以「仁」學綱領,對仲弓和司馬中則答以細目。又如,同是問「聞斯行諸?」孔子答子路:「又父母在,如之何其聞斯行之!」因為「由也兼人,故退之。」答冉有:「聞斯行之。」因為「求也退,故進之。」這不僅是因材施教教育方法的問題,其中還飽含孔子對弟子的高度的責任心。
《論語》是名列世界十大歷史名人之首的中國古代思想家孔子的門人記錄孔子言行的一部集子,成書於戰國初期。因秦始皇-焚書坑儒,到西漢時期僅有口頭傳授及從孔子住宅夾壁中所得的本子,計有:魯人口頭傳授的《魯論語》20篇,齊人口頭傳授的《齊論語》22篇,從孔子住宅夾壁中發現的《古論語》21篇。西漢末年,帝師張禹精治《論語》,並根據《魯論語》,參照《齊論語》,另成一論,稱為《張侯論》。東漢末年,鄭玄以《張侯論》為依據,參考《齊論語》、《古論語》,作《論語注》,是為今本《論語》。《齊論語》、《古論語》不久亡佚。現存《論語》共20篇,492章,其中記錄孔子與弟子及時人談論之語約444章,記孔門弟子相互談論之語48章。
五四運動以後,《論語》作為封建文化的象徵被列為批判否定的對象,爾後雖有新儒學的研究與萌生,但在中國民主革命的大背景下,儒家文化在中國並未形成新的氣候。時代的發展,社會的前進,不能不使人們重新選擇新生的思想文化,這就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以及社會主義新文化的誕生與發展。
然而,嚴峻的事實是,一個新型的社會,特別是當它步入正常發展軌道的時候,不能不對自己的民族精神及傳統文化進行重新反思,這是任何一個社會在其自身發展過程中所不能忽視的重要環節。特別是民族文化的精粹,更值得人們重新認識,重新探索。這使我想到人類的共性與個性,文化的共性與個性,民族文化的辯證否定本性。同時,也使我感到毛澤東「古為今用,洋為中用」思想的價值之所在。
事實上,當我們擺脫了形而上學的思維方式,真正確立唯物辯證的思維方法,並用它剖析中國傳統文化的時候,就會發現其中的精華,《論語》便是其中之一。不可否認,《論語》有自己的糟粕或消極之處,但它所反映出來的兩千多年前的社會人生精論,富有哲理的名句箴言,是中華民族文明程度的歷史展示。即使今天處在改革開放、經濟騰飛、文化發展的時代大潮中,《論語》中的許多思想仍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和時代價值。1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英文:Confucius。兄弟排行第二,故也有人稱為孔二,春秋後期魯國人,漢族。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夏歷八月二十七日)生於魯國陬邑昌平鄉(今山東省曲阜市東南的魯源村);公元前479年4月11日(農歷二月十一日)逝世,享年72歲,葬於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
編輯本段「論語」雜談

(一)「論語」命名的意義和來由
《論語》是這樣一部書,它記載著孔子的言語行事,也記載著孔子的著名學生的言語行事。班固的《漢書·藝文志》說:
「《論語》者,孔子應答弟子,時人及弟子相與言而接聞於夫子之語也。當時弟子各有所記,夫子既卒,門人相與輯而論纂,故謂之《論語》。」
《文選·辨命論注》引《傅子》也說:
「昔仲尼既沒,仲弓之徒追論夫子之言,謂之《論語》。」
從這兩段話里,我們得到兩點概念:(1)「論語」的「論」是「論纂」的意思,「論語」的「語」是「語言」的意思。「論語」就是把「接聞於夫子之語」「論纂」起來的意思。(2)「論語」的名字是當時就有的,不是後來別人給它的。
關於「論語」命名的意義,後來還有些不同的說法,譬如劉熙在《釋名·釋典·藝》中說:「《論語》,記孔子與弟子所語之言也。論,倫也,有倫理也。語,敘也,敘己所欲說也。」那麼,「論語」的意義便是「有條理地敘述自己的話」。說到這里,誰都不免會問一句:難道除孔子和他的弟子以外,別人說的話都不是「有條理的敘述」嗎?如果不是這樣,那麼「論語」這樣的命名有什麼意義呢?可見劉熙這一解釋是很牽強的。(《釋名》的訓詁名物,以音訓為主,其中不少牽強附會的地方。)還有把「論」解釋為「討論」的,說「論語」是「討論文義」的書,何異孫的《十一經問對》便是如是主張,更是後出的主觀看法了。
關於《論語》命名的來由,也有不同的說法。王充在《論衡·正說篇》便說:「初,孔子孫孔安國以教魯人扶卿,官至荊州刺史,始曰《論語》。」似乎是《論語》之名要到漢武帝時才由孔安國、扶卿給它的。這一說法不但和劉歆、班固的說法不同,而且也未必與事實相合。《禮記·坊記》中有這樣一段話:
「子雲:君子弛其親之過而敬其美。《論語》曰:『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坊記》的著作年代我們目前雖然還不能確定,但不會在漢武帝以後,是可以斷言的。因之,《論衡》的這一說法也未必可靠。
由此可以得出結論:「論語」這一書名是當日的編纂者給它命名的,意義是語言的論纂。
(二)「論語」的作者和編著年代
《論語》又是若干斷片的篇章集合體。這些篇章的排列不一定有什麼道理;就是前後兩章間,也不一定有什麼關聯。而且這些斷片的篇章絕不是一個人的手筆。《論語》一書,篇幅不多,卻出現了不少次的重復的章節。其中有字句完全相同的,如「巧言令色鮮矣仁」一章,先見於《學而篇第一》,又重出於《陽貨篇第十七》;「博學於文」一章,先見於《雍也篇第六》,又重出於《顏淵篇第十二》。又有基本上是重復只是詳略不同的,如「君子不重」章,《學而篇第一》多出十一字,《子罕篇第九》只載「主忠信」以下的十四個字;「父在觀其志」章,《學而篇第一》多出十字,《里仁篇第四》只載「三年」以下的十二字。還有一個意思,卻有各種記載的,如《里仁篇第四》說:「不患莫己知,求可為也。」《憲問篇第十四》又說:「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衛靈公篇第十五》又說:「君子病無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如果加上《學而篇第一》的「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便是重復四次。這種現象只能作一個合理的推論:孔子的言論,當時弟子各有記載,後來才匯集成書。所以《論語》一書絕不能看成某一個人的著作。
那麼,《論語》的作者是一些什麼人呢?其中當然有孔子的學生。今天可以窺測得到的有兩章。一章在《子罕篇第九》:
「牢曰:『子雲:吾不試,故藝。』」
「牢」是人名,相傳他姓琴,字子開,又字子張(這一說法最初見於王肅的偽《孔子家語》,因此王引之的《經義述聞》和劉寶楠的《論語正義》都對它懷疑,認為琴牢和琴張是不同的兩個人)。不論這一傳說是否可靠,但這里不稱姓氏只稱名,這種記述方式和《論語》的一般體例是不相吻合的。因此,便可以作這樣的推論,這一章是琴牢的本人的記載,編輯《論語》的人,「直取其所記而載之耳」(日本學者安井息軒《論語集說》中語)。另一章就是《憲問篇第十四》的第一章:
「憲問恥。子曰:『邦有道,谷;邦無道,谷,恥也。』」
「憲」是原憲,字子思,也就是《雍也篇第六》的「原思之為宰」的原思。這里也去姓稱名,不稱字,顯然和《論語》的一般體例不合,因此也可以推論,這是原憲自己的筆墨。
《論語》的篇章不但出自孔子不同學生之手,而且還出自他不同的再傳弟子之手。這裡面不少是曾參的學生的記載。象《泰伯篇第八》的第一章:
「曾子有疾,召門弟子曰:『啟予足!啟予手!《詩》雲,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覆薄冰。而今而後,吾知免夫!小子!』」
不能不說是曾參的門弟子的記載。又如《子張篇第十九》:
「子夏之門人問交於子張。子張曰:『子夏雲何?』對曰:『子夏曰:可者與之,其不可者拒之。』子張曰:『異乎吾所聞:君子尊賢而容眾,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賢歟,於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賢歟,人將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
這一段又象子張或者子夏的學生的記載。又如《先進篇第十一》的第五章和第十三章:
「子曰:『孝哉閔子騫,人不問於其父母昆弟之言。』」
「閔子侍側,誾誾如也;子路,行行如也;冉有、子貢,侃侃如也。子樂。」
孔子稱學生從來直呼其名,獨獨這里對閔損稱字,不能不啟人疑竇。有人說,這是「孔子述時人之言」,從上下文意來看,這一解釋不可憑信,崔述在《論語余說》中加以駁斥是正確的。我認為這一章可能就是閔損的學生所追記的,因而有這一不經意的失實,至於《閔子侍側》一章,不但閔子騫稱「子」,而且列在子路、冉有、子貢三人之前,都是難以理解的,以年齡而論,子路最長;以仕宦而論,閔子更趕不上這三人。他憑什麼能在這一段記載上居於首位而且得著「子」的尊稱呢?合理的推論是,這也是閔子騫的學生把平日聞於老師之言追記下來而成的。
《論語》一書有孔子弟子的筆墨,也有孔子再傳弟子的筆墨,那麼,著作年代便有先後了。這一點,從詞義的運用上也適當地反映了出來,譬如「夫子」一詞,在較早的年代一般指第三者,相當於「他老人家」,直到戰國,才普遍用為第二人稱的表敬代詞,相當於「你老人家」。《論語》的一般用法都是相當於「他老人家」的,孔子學生當面稱孔子為「子」,背後才稱「夫子」,別人對孔子也是背面才稱「夫子」,孔子稱別人也是背面才稱「夫子」。只是《陽貨篇第十七》中有兩處例外,言偃對孔子說,「昔者偃也聞諸夫子」;子路對孔子也說,「昔者由也聞諸於夫子」,都城是當面稱「夫子」,「夫子」用如「你老人家」,開戰國時運用「夫子」一詞的詞義之端。崔述在《洙泗信錄》據此斷定《論語》的少數篇章的「駁雜」,固然未免武斷;但《論語》的著筆有先有後,其間相距或者不止於三、五十年,似乎可以由此窺測得到。
《論語》一書,既然成於很多人之手,而且這些作者的年代相去或者不止於三、五十年,那麼,這里後編定者是誰呢?自唐人柳宗元以來,很多學者都疑心是由曾參的學生所編定的,我看很有道理。第一《論語》不但對曾參無一處不稱「子」,而且記載他的言行和孔子其他弟子比較起來為最多。除開和孔子問答之詞以外,單獨記載曾參言行的,還有《學而篇》兩章,《泰伯篇》五章,《顏淵篇》一章,《憲問篇》和孔子的話合並的一章,《子張篇》四章,總共十三章。第二,在孔子弟子中不但曾參最年輕,而且有一章還記載著曾參將死之前對孟敬子的一段話。孟敬子是魯國大夫孟武伯的兒子仲孫捷的謚號。假定曾參死在魯元公元年(周考王五年,紀元前四三六年。這是依《闕里文獻考》「曾子年七十而卒」一語推定的),則孟敬子之死更在其後,那麼,這一事的敘述者一定是在孟敬子死後才著筆的。孟敬子的年歲我們已難考定,但《檀弓》記載著當魯悼公死時,孟敬子對季昭子的一番話,可見當曾子年近七十之時,孟敬子已是魯國的執政大臣之一了。則這一段記載之為曾子弟子所記,毫無可疑。《論語》所敘的人物和事跡,再沒有比這更晚的,那麼,《論語》的編定者或者就是這班曾參的學生。因此,我們說《論語》的著筆當開始於春秋末期,而編輯成書則在戰國初期,大概是接近於歷史事實的。
(三)「論語」版本和真偽
《論語》到漢朝,有三種不同的本子:(1)《魯論語》二十篇;(2)《齊論語》二十二篇其中二十篇的章句很多和《魯論語》相同,但是多出《問王》和《知道》兩篇;(3)《古文論語》二十一篇,也沒有《問王》和《知道》兩篇,但是把《堯曰篇》的「子張問」另分為一篇,於是有了兩個《子張篇》。篇次也和《齊論》、《魯論》不一樣,文字不同的計四百多字。
《魯論》和《齊論》最初各有師傳,到西漢末年,安昌候張禹先學習了《魯論》,後來又講習《齊論》,於是把兩個本子融合為一,但是篇目以《魯論》為根據,「采獲所安」,號為《張候論》。張禹是漢成帝的師傅,其時極為尊貴,所以他的這一個本子便為當時一般儒生所尊奉,後漢靈帝時所刻的《嘉平石經》就是用的《張候論》。
《古文論語》是在漢景帝時由魯恭王劉余在孔子舊宅壁中發現的,當時並沒有傳授。何晏《論語集解·序》說:「《古論》,唯博士孔安國為之訓解,而世不傳。」《論語集解》並經常引用了孔安國的《注》。但孔安國是否曾為《論語》作訓解,《集解》中的孔安國說是否偽作,陳鱣的《論語古訓·自序》已有懷疑,沈濤的《論語孔注辨偽》認為就是何晏自己的偽造品,丁晏的《論語孔注證偽》由認為出於王肅之手。這一官司我們且不去管它。直到東漢末年,大學者鄭玄《論語注》以《張候論》為依據,參照《齊論》、《古論》,作了《論語注》。在殘存的鄭玄《論語注》中我們還可以窺見魯、齊、古三種《論語》本子的異同,然而,我們今天所用的《論語》本子,基本上就是《張候論》。於是懷疑《論語》的人便在這里抓住它作話柄。張禹這個人實際上夠不上說是一位「經師」,只是一個無恥的政客,附會王氏,保全富貴,當時便被斥為「佞臣」,所以崔述在《論語源流附考》中竟說:「《公山》、《佛肸》兩章安知非其有意采之以入《魯論》為己解嘲乎?」但是,崔述的話縱然不為無理,而《論語》的篇章仍然不能說有後人所杜撰的東西在內,頂多隻是說有摻雜著孔門弟子以及再傳弟子之中的不同傳說而已。
如果我們要研究孔子,仍然只能以《論語》為最可信賴的材料。無論如何,《論語》的成書要在《左傳》之前,我很同意劉寶楠在《論語正義》(《公山章》)的主張,我們應該相信論語來補充《左傳》,不應該根據《左傳》來懷疑《論語》。至於崔述於後代的封建道德作為標准,以此來范圍孔子,來測量《論語》的真偽,純駁,更是不公平和不客觀的。
(四)略談古今「論語」的注釋書籍

《論語》自漢代以來,便有不少人註解它。《論語》和《孝經》是漢朝初學者必讀書,一定要先讀這兩部書,才進而學習「五經」,「五經」就是今天的《詩經》、《尚書》(除去偽古文)、《易經》、《儀禮》和《春秋》。看來,《論語》是漢人的啟蒙書的一種。漢朝人所注釋的《論語》,基本上全部亡佚,今日所殘存的,以鄭玄(127—200,《後漢書》有傳)注為較多,因為敦煌和日本發現了一些唐寫本的殘卷。估計十存六七;其他各家,在何晏(190—249年)《論語集解》以後,就多半隻存於《論語集解》中。現在《十三經註疏·論語註疏》就用何晏《集解》,宋人邢昺(932—1010年,《宋史》有傳)的《疏》。至於何晏、邢昺前後還有不少專注《論語》的書,可以參看清人朱彝尊(1629—1709年,《清史稿》有傳)《經義考》,紀盷(1724—1805年)等的《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以及唐陸德明(550左右—630年左右。《新唐書》對他的生卒年並沒有明確記載,此由《冊府元龜》卷九十七推而估計之)《經典釋文序錄》和吳檢齋(承仕)師的《疏證》。
關於《論語》的書,真是汗牛充棟,舉不勝舉。讀者如果認為看了《論語譯注》還有進一步研究的必要,可以再看下列幾種書:
(1)《論語註疏》——即何晏集解、邢昺疏,在《十三經註疏》中,除武英殿本外,其他各本多沿襲阮元南昌刻本,因它有《校勘記》,可以參考,基本文文字出現於《校勘記》的,便在那文字句右側用小圈作標識,便於查考。
(2)《論語集注》——宋朱熹(1130—1200年)從《禮記》中抽出《大學》和《中庸》,合《論語》、《孟子》為《四書》,自己用很大功力做《集注》。固然有很多封建道德迂腐之論,朱熹本人也是個客觀唯心主義者。但一則自明朝以至清末,科舉考試,題目都從《四書》中出,所做文章的義理,也不能違背朱熹的見解,這叫做「代聖人立言」,影響很大。二則朱熹對於《論語》,不但講「義理」,也注意訓詁。所以這書無妨參看。
(3)劉寶楠(1791—1855年)《論語正義》——清代的儒生大多不滿意於唐、宋人的註疏,所以陳奐(1786—1863年)作《毛詩傳疏》,焦循(1763—1820年)作《孟子正義》。劉寶楠便依焦循作《孟子正義》之法,作《論語正義》,因病而停筆,由他的兒子劉恭冕(1821—1880年)繼續寫定。所以這書實際是劉寶楠父子二人所共著。徵引廣博,折中大體恰當。只因學問日益進展,當日的好書,今天便函可以指出不少缺點,但參考價值仍然不少。
(4)程樹德《論語集釋》。此書在《例言》中已有論述,不再重復。
(5)楊樹達(1885—1956年),《論語疏證》。這書把三國以前所有徵引《論語》或者和《論語》的有關資料都依《論語》原文疏列,有時出己意,加案語。值得參考。
(6)楊伯峻《論語譯注》。楊伯峻先生是一位語言學家,在古漢語語法和虛詞的研究方面頗有建樹。楊伯峻先生的學術背景及其家學淵源,使他在註解《論語》、《孟子》和《春秋左傳》等古籍時顯得游刃有餘。他的《論語譯注》注重字音詞義、語法規律、修辭規律及名物制度、風俗習慣等的考證,論證周詳、語言流暢,表述清晰准確,不但有很高的學術價值,更是普通讀者了解《論語》的一本入門參考書。當然,《論語譯注》在今天來看也是瑕瑜互見的。
編輯本段論語思想

編輯本段1、《論語》書中的「鬼神」思想
鬼神思想是人類對自然現象神秘恐懼心理的表現,也是人類對人生命運的一種虛幻寄託。就是在科學發展的今天,當代人的鬼神思想也時有所現,甚至人造神的現象也屢有發生。那麼,鬼神現象是否存在?科學的結論是否定的。那麼當代人為什麼還有鬼神觀念,甚至有的人深信不疑呢?這是社會存在與人心理的復雜性以及人的素質的缺陷性所致。然而作為兩千多年前的古人,在巫鬼勢力旺盛、自然科學極不發達的時代,孔子是怎樣看待鬼神的呢?孔子「不語:怪,力,亂,神」(《述而》)。主張「敬鬼神而遠之」(《雍也》)。表明孔子對鬼神採取了非常慎重的態度。鬼神是否存在,孔子並未多加評說,也不反對別人對鬼神的信奉,而是採取敬而遠之的態度。這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是難能可貴的。同時,孔子平時也不談論怪異、暴力、叛亂、鬼神,他認為這些都是對人無益的事情。有一次,孔子生病,子路請求代老師禱告。孔子說:「有這回事嗎?」子路回答道:「有的。《誄》文上說:『為你向天神地祗禱告』。」孔子說:「如果是這樣,我早就禱告過了,可為什麼還會生病?」還有一次,季路請教怎樣事奉鬼神,孔子說:「活人我還不能事奉,怎麼能去事奉鬼神?」孔子雖然不反對別人信奉鬼神,但作為他自己對鬼神是抱有懷疑態度的,雖然他不能證明鬼神是否存在,但他自己是不相信鬼神的。這說明孔子已具有無神論的思想萌芽,體現了樸素唯物主義的思想。這作為孔子的世界觀,對其思想具有重要影響。
編輯本段2、關於如何做人的思想及其價值
《論語》作為一部涉及人類生活諸多方面的儒家經典著作,許多篇章談到做人的問題,這對當代人具有借鑒意義。
其一,做人要正直磊落。孔子認為:「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雍也》)在孔子看來,一個人要正直,只有正直才能光明磊落。然而我們的生活中不正直的人也能生存,但那隻是靠僥幸而避免了災禍。按事物發展的邏輯推理,這種靠僥幸避免災禍的人遲早要跌跟斗。
其二,做人要重視「仁德」。這是孔子在做人問題上強調最多的問題之一。在孔子看來,仁德是做人的根本,是處於第一位的。孔子說:「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學而》)又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八佾》)這說明只有在仁德的基礎上做學問、學禮樂才有意義。孔子還認為,只有仁德的人才能無私地對待別人,才能得到人們的稱頌。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里仁》)「齊景公有馬千駟,死之日,民無德而稱焉。伯夷、叔齊餓死於首陽之下,民到於今稱之。」(《季氏》)充分說明仁德的價值和力量。
那麼怎樣才能算仁呢?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顏淵》)也就是說,只有克制自己,讓言行符合禮就是仁德了。一旦做到言行符合禮,天下的人就會贊許你為仁人了。可見「仁」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後天「修身」、「克己」的結果。當然孔子還提出仁德的外在標准,這就是「剛、毅、木、訥近仁。」(《子路》)即剛強、果斷、質朴、語言謙虛的人接近於仁德。同時他還提出實踐仁德的五項標准,即:「恭、寬、信、敏、惠」(《陽貨》)。即恭謹、寬厚、信實、勤敏、慈惠。他說,對人恭謹就不會招致侮辱,待人寬厚就會得到大家擁護,交往信實別人就會信任,做事勤敏就會取得成功,給人慈惠就能夠很好使喚民眾。孔子說能實行這五種美德者,就可算是仁了。
當然,在孔子看來要想完全達到仁是極不容易的。所以他教人追求仁德的方法,那就是「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顏淵》)即廣泛地學習文化典籍,用禮約束自己的行為,這樣就可以不背離正道了。同時也要重視向仁德的人學習,用仁德的人來幫助培養仁德。而仁德的人應該是自己站得住,也使別人站得住,自己希望達到也幫助別人達到,凡事能推己及人的人。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雍也》)
其三,做人要重視修養的全面發展。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學而》)即:我每天都要再三反省自己:幫助別人辦事是否盡心竭力了呢?與朋友交往是否講信用了?老師傳授的學業是否溫習了呢?強調從自身出發修養品德的重要性。在此基礎上,孔子強調做人還要重視全面發展。子曰:「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述而》)即:志向在於道,根據在於德,憑籍在於仁,活動在於六藝(禮、樂、射、御、書、數),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地做人。那麼孔子為什麼強調做人要全面發展呢?這里體現了孔子對人的社會性的認識,以及個人修養的相互制約作用,他說:「舉於詩,立於禮,成於樂。」(《泰伯》)即:詩歌可以振奮人的精神,禮節可以堅定人的情操,音樂可以促進人們事業的成功。所以,對於個人修養來說,全面發展顯得極為重要

『柒』 初中課文論語十二則

如下: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學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學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為政》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為政》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為政》

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雍也》

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子罕》

子曰:「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子罕》

子夏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張》

(7)何晏語錄擴展閱讀:

《論語》既是語錄體又是若干斷片的篇章集合體。這些篇章的排列不一定有什麼道理;就是前後兩章間,也不一定有什麼關聯。而且這些斷片的篇章絕不是一個人的手筆。《論語》一書,篇幅不多,卻出現了不少次的重復的章節。

其中有字句完全相同的,如「巧言令色鮮矣仁」一章,先見於《學而篇第一》,又重出於《陽貨篇第十七》;「博學於文」一章,先見於《雍也篇第六》,又重出於《顏淵篇第十二》。

又有基本上是重復只是詳略不同的,如「君子不重」章,《學而篇第一》多出十一字,《子罕篇第九》只載「主忠信」以下的十四個字;「父在觀其志」章,《學而篇第一》多出十字,《里仁篇第四》只載「三年」以下的十二字。

還有一個意思,卻有各種記載的,如《里仁篇第四》說:「不患莫己知,求可為也。」《憲問篇第十四》又說:「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衛靈公篇第十五》又說:「君子病無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如果加上《學而篇第一》的「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便是重復四次。這種現象只能作一個合理的推論:孔子的言論,當時弟子各有記載,後來才匯集成書。所以《論語》一書絕不能看成某一個人的著作。

《論語》的作者中當然有孔子的學生。《論語》的篇章不但出自孔子不同學生之手,而且還出自他不同的再傳弟子之手。這裡面不少是曾參的學生的記載。像《泰伯篇第八》的第一章:「曾子有疾,召門弟子曰:『啟予足!啟予手!《詩》雲,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而今而後,吾知免夫!小子!』」

『捌』 幫我翻譯《論語》的幾句話!!

一、分章說明

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yuè)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yùn),不亦君子乎?」

〔講解〕第一句講的是學習的方法。「時」,這里是副詞,相當於「以時」,可以解作「按一定的時間」或「及時」。「習」的本義是「鳥數飛」,引申為「實習」「演習」。孔子所講的功課如禮、樂、射、御等都需要實習才能掌握;但另一些功課如講經,那就只能是「溫習」或「復習」了。這類字眼要懂得活解。

第二句講的是學習的樂趣。「朋」舊註:「同門曰朋。」跟現在說的「同學」「同班」相近。孔子說這句話是有背景的。《史記·孔子世家》說,孔子辭官以後,專力講學,「弟子彌眾(越來越多),至自遠方」。這自然使他感到很快樂。這句話是孔子對他的弟子說的,所以「朋」指的是志同道合的人。

第三句講的是為人態度,屬於個人修養范圍。「人不知」,「不知」什麼呢?沒有說出來,但意思很明白,就是「自己」。從《論語·憲問》中「不患人之不己知(不必擔心別人不了解自己)」這句話,也可以看得出來。「君子」,在《論語》一書中有多個義項:有時指有道德的人;有時指在高位的人。在這句話里,可取前義。因為這個詞現在也常用,大家都懂得它的意思,我們沒有翻譯;一定要譯,也可以譯作「高尚的人」。

2.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講解〕《論語》記孔子門人一般稱字,如對仲由稱「子路」,對端木賜稱「子貢」,對曾參獨稱「子」,因為此書是孔子二傳或三傳弟子所記,曾受業於曾參。「三省」,多次反省。文言文中,「三」「九」諸字皆有「多」義,不是確數。下述三事,這是巧合。朱熹認為,重在為學,「傳」指受之於師,「習」則熟之於己,而「忠」「信」為「傳習」之本。從這里可以看出古代治學的人非常重視品德的修養。

3.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講解〕這一則也是講學習方法,強調獨立思考的必要性,因為只「溫故」而不獨立思考,決然達不到「知新」的目的。過去有這樣一種理解,把「溫故」(復習舊知識)和「知新」(獲取新知識)看作相互補充的兩個方面,如子夏所說「日知其所無,月無忘其所能」(見《論語·子張》),這是因為忽略了下面「為師」二字。《禮記·學記》中記錄了孔子這句話:「記問之學,不足為人師。」這說明孔子認為只能記誦一些知識,是不能當別人的老師的;一定要將知識融會貫通,能在溫習舊知識中有所發現,才「可以為師」。可見,「溫故」和「知新」並非平列的兩件事,關鍵在於要「知新」,這就需要獨立思考了。

4.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講解〕這一則也是講學習方法,闡述學習和思考的辯證關系,認為二者不可偏廢。其中,「罔」「殆」二字歷來解釋紛紜。朱熹注雲:「不求諸心,故昏而無得;不習其事,故危而不安。」「不求諸心」指的是不思考;「不習其事」,指的是不讀書。講這一章,要防止產生片面理解,要使學生認識到「學」是基礎。孔子就很重視「學」,反對離開「學」這個基礎去胡思亂想。他曾說:「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衛靈公》)

5.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講解〕關於這段話的背景,《荀子·子道》中有記載:子路盛服見孔子,孔子批評了他;子路於是改服而入,但顏色依舊充盈。孔子又對他說:「……故君子知之曰知之,不知曰不知,言之要也;能之曰能之,不能曰不能,行之至也。言要則知,行至則仁。既知且仁,夫惡有不足矣哉!」據此,最後的「知」字當破讀,通「智」。孔子說這番話的意思是,言行要謹慎,不要誇大自己的知識和本領。用現代的表述方式,就是要有謙虛的學習態度。

6.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這兩章內容相同,故予合並。

〔講解〕這兩章也是講學習態度的,意思是要向一切人學習,隨時隨地都要注意學習,不但要學習別人的長處,還要借鑒別人的短處,反省自己有沒有跟他類似的毛病。老子也說過類似的話:「善人,不善人之師;不善人,善人之資。」資,也有借鑒的意思。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講解〕「士」,在《論語》中大約出現十五次,大多指有抱負或有特殊社會地位的人。「弘」,胸懷寬廣;「毅」,意志堅強。胸懷寬廣,才能接受重任;意志堅強,才能長期堅持奮斗。「仁」,是孔子學說的核心。曾子說這番話的目的是,鼓勵門人要一生為實現「仁」的理想而奮斗。

9.子曰:「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講解〕這是借松柏之後凋比喻社會現象。何晏集解:「大寒之歲,眾木皆死,然後知松柏小凋傷;平歲,眾木亦有不死者,故須歲寒而後別之。喻凡人處治世,亦能自修整,與君子同;在濁世,然後知君子之正不苟容。」朱熹引范氏曰:「小人之在治世,或與君子無異,惟臨利害,遇事變,然後君子之所守可見也。」二說大同小異。

10.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講解〕曾子曾說過:「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忠」和「恕」正是孔子「仁」的學說的兩個方面:「忠」的要求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這是積極的一面;「恕」的要求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是消極的一面。孔子關於「仁」說過許多話,細分析起來,都跟這兩點有關,例如「修己以安人」,「修己」也就是「恕」,「安人」就是「忠」。由於子貢問的是「可以終身行之」的「一言」(實即問「道」),所以孔子拿「恕」來回答他。

二、問題研究

《論語》是過去蒙童教育的必讀書,盡管大部分內容都不易讀懂或只能讀到似懂非懂,但人們一直堅持這樣做下來,而且要求極嚴,須能通背全書。這大概出於兩個原因:一是古代典籍里常要引用這本書里的話,「反芻」的機會很多,但如不先背下來,就無法進行「反芻」;二是通過誦讀熟悉文言文的表達方式和習慣用語,以養成語感。此外,讀《論語》也有了解歷史掌故、增加識字的功能,但這是次要的。

今天的情形已經大不相同。我們讀《論語》,旨在吸收前人思想精華中有益於自己思想品德修養的部分,這就大大地縮小了讀的范圍。《論語》全書各家版本的分章不一,一般都在485章左右,我們只選錄10章,而且全是短章,這又降低了學習的難度。這樣來選篇才符合「古為今用」的原則。至於個別條件較好的教學班願意多讀一些,那自然是好事,但也要注意不增加學生負擔。

所選10章,有三個方面的內容:(1)關於學習的態度和方法,包括第1、2、3、4、5章;(2)關於思想品德修養,包括第1、4、5、6、7、8、9、10章;(3)關於孔子思想體系的核心:「仁」的概念。包括第8、10兩章。作這樣劃分的目的是,提醒教師全面地看待課文的內容。在教學實踐中,針對初一年級學生的接受能力,第三個方面的內容是可以取消的,無妨將它並入思想品德修養的范圍,第8、10兩章同時列入第二、三兩個方面,就是這個意思。

教讀這十章,要認真研究格言的教學方法。十章中的前九章無疑都是格言,最後一章形式上是對話體,其實核心只在「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句話上,也可以算作格言。講格言有「三要」:一要弄懂字面上的意思;二要牢牢記住原話,為「反芻」創造條件;三要聯系實際,用來指導自己的言行。教師可以據此創造出生動活潑的教學方式來,這是編者的一點希望。

練習說明

一 看注釋,查工具書,把下列各句譯成現代漢語,並解釋加下劃線詞語的意思。

1.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2.吾日三省吾身

3.溫故而知新

4.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5.士不可以不弘毅

6.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設題目的是使學生明白各章字面上的意思。翻譯格言跟譯記敘文不同,一般都要用直譯,要盡可能保留原文精練、准確的風格,不隨便增減詞語。

答案參見「有關資料」中的譯文。應注意的是,有些詞語歷來有多種解釋,例如「三省」,一說「多次反省」,一說「以三件事檢查自己」。又如「殆」,這里可解作「疑惑」,也可解作「危險」,「有害」,但課本取後一義。「弘毅」,有合解為「剛強」的,也有分解為「寬廣」和「剛強」的。教師只宜任選一種,不宜作比較、分辨。

二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最早由儒家提倡的待人接物的處世之道,對此,曾經有過不同看法。聯系自己的生活體驗,全班討論:怎樣看待「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設題目的是引導學生聯系實際,深入理解這句話的內容。應注意的是,孔子用這句話給「恕」字下定義,其中包含了相互體諒的意思。

這是一道開放性的題,學生可以各抒己見,有可取則予肯定,說錯了的(有可能誤解句意)要糾正。

此題又是示例性的,其餘各章也可仿此進行討論。

三 背誦全文,並把文中成語、格言和警句摘抄在筆記本上。

(略)

教學建議

本課擬用兩課時教讀。

學這篇課文,能當堂成誦是關鍵,理解不必求深,能啟發學生探究的興趣,就算達到了目的。

全篇課文除去「××曰」等字眼,不過二百字,完全有可能在40—50分鍾之內成誦。要保證學生的誦讀時間,並以靈活、生動的方式指導學生進行背誦練習。

課文內容當然要經過討論,但要控制討論的規模,一般只宜用師生交談的形式,個別的可讓學生自由發言。要提倡學生在反復誦讀中作獨立思考,聯系本人的實際,以加深體會;不要求在討論中解決所有的問題。

以上是基本設想。再提幾點建議:

一、要講究導入的方式,從學生熟悉的詞語或故事說起,自然說到孔子這個人和《論語》一書:如曲阜朝聖之舉和趙普(宋開國丞相)「半部《論語》治天下」一事。時間不超過5分鍾。目的是引起學生對課文的興趣。

二、介紹孔子和《論語》十分必要,也可用講故事的形式,而將知識性的內容滲進其中。

三、在教讀過程中要盡可能結合學習的內容提出問題或講點故事,使學生不感到枯燥乏味,又能學有所得。

例如學「溫故」一章,無妨先問學生:「有些老師知道世上許多事情,講起來娓娓動聽,這樣的老師算不算好老師?」由此自然導出「記問之學不足以為人師」的觀點,最後再落實到「知新」二字,並就此略作發揮。

又如,課文中提到曾子、子路、子貢,這在孔門七十二賢中也是卓越的人物,講講有關他們的事跡(如「曾參殺人」「子路盛服見孔子」「子貢游說五國之君」等),也可引發學生的興趣,但要講得十分簡明,每事一分鍾講完即可。

四、向課外延伸:可指定《論語》中某幾篇,讓學生從中找出常見的成語;也可用教師讀學生聽的辦法。例如《述而篇》中,第2章有「誨人不倦」,第7章有「舉一反三」,第19章有「發憤忘食」。

有關資料

一、孔子簡介

這里只從《史記·孔子世家》中摘錄幾條:(1)孔子「生而首上圩頂(四邊高,中低),因名曰丘,字仲尼,姓孔氏」。(2)「孔子貧且賤,及長,嘗為季氏史(倉庫管理員),料量平。」(3)「孔子長九尺有六寸,人皆謂之『長人』而異之。」(4)「定公以孔子為中都宰,一年,四方皆則(效法)之,由中都宰為司空,由司空為大司寇。」(5)「已而去魯,斥乎齊,逐乎宋、衛,困於陳蔡之間,於是反魯」「孔子之去魯凡十四歲而反乎魯」。(6)「孔子以詩書禮樂教,弟子蓋三千焉,身通六藝者七十有二人。」(7)「乃因史記作《春秋》」「《春秋》之義行,則天下亂臣賊子懼焉」。(8)「孔子葬魯城北泗上,弟子皆服三年。三年心喪畢,相訣而志,則哭,各復盡哀;或復留。唯子貢廬於冢上,凡六年,然後去。」

二、《論語》簡介

《論語》是一部記錄孔子和他若乾弟子的言行的書,由若干篇章組成,前後兩章之間不一定有什麼關聯。各章的體式也不盡相同,歸納起來,有以下幾種:

一種是語錄體(也可稱格言體),僅指明是孔子的話,不寫出說話的環境(包括說話的對象),內容大多是關於學習、道德修養、為人處事的一般原則,這篇課文中的第1至9則都屬於這種體式。

一種是對話體,記錄孔子對弟子(或其他人)的問題所作的回答。這種體式的寫法很靈活:有時寫出提問者的原話,有時只寫某人問什麼(例如「孟武伯問孝」);有時寫出對話的環境或背景,有時不寫。課文中的第10則屬於這種體式,它寫出了提問者的原話,但沒有寫談話的背景。

一種是敘事體,其中多少有一點情節,但也往往是以記錄孔子的話為主。這種體式我們以後才能學到。

《論語》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資料。從漢朝初年到五四運動以前的兩千年間,它一直是學童們的一本必讀書,影響很大,書中有不少語句都作為成語保留在現代語中。

三、孔門弟子簡介(引號中語皆出自《史記》)

1.子路:「仲由字子路,卞人也。少孔子九歲。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冠雄雞,佩

『玖』 求代寫三分鍾RAP台詞

為仁由來己
春秋孔子主張的修源養方法。《論語·顏淵》:「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何晏、邢昺疏:「言行善由己,豈由他人乎哉!言不在人也。」朱熹《論語集注》:「又言為仁由己而非他人所能預,又見其機之在我而無難也。」仁是孔子的最高道德理想和標准,實行仁德修養全靠自己,此實強調自律。在承認有客觀標准(如見賢思齊等)的同時,又強調主觀自覺。孔子還提出:「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論語·述而》)程頤註解:「為仁由己,欲之則至,未有力不足者也。」(《論語解》)

克己復禮
儒家的道德原則和修養方法。由孔子首倡。《論語·顏淵》:「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克制自己不正當的感情慾念,「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論語·顏淵》),使思想行為符合禮的要求。後世正統儒家據此發揮,作為道德修養的基本原則和方法。朱熹以為「克己」即勝自身之私慾、「復禮」在返歸義理之節文,稱:「為仁者必有於勝私慾而復於禮,則事皆天理,而本心之復全於我矣。」(《論語集注》)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