鯤鵬斥鴳的哲理
<惠子復相梁>
惠子相梁,庄制子往見之。或謂惠子曰:「莊子來,欲代子相。」於是惠子恐,搜於國中三日三夜。莊子往見之,曰:「南方有鳥,其名為鵷鵮,子知之乎?夫鵷鵮發於南海,而飛於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練實不食,非醴泉不飲。於是鴟得腐鼠,鵷鵮過之,仰而視之曰:『嚇!』今子欲以子之梁國而嚇我邪?」
② 鯤鵬斥鴳(請快!)
語出《逍遙游》
人們借用這個故事,常常用鯤鵬比喻勇敢,懷有遠大志向的偉大人物,用燕雀比喻渺小卑怯,苟且偷安的小人。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③ 鯤鵬斥鴳(請快!!)
窮發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魚焉,其廣數千里,未知其修者,其名為鯤。有鳥焉,其名為鵬,背若泰山,
翼若垂天之雲。搏扶搖羊角而上者九萬里,絕雲氣,負青天,然後圖南,且適南冥也。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適
也?我騰越而上,不過數仞而下,翱翔蓬篙之間,此亦飛之至。而彼且奚適也!」
1999年11月16日星期二
自譯:窮發(沙漠)的北邊有叫冥海的地方,叫做天池。有一種魚,它身寬數千里,不知道它有多長,它的
名字叫鯤。有一種鳥,它的名字叫鵬,(它的)背如同泰山(那麼高大),翅膀就象垂到天邊的雲。舞動翅膀飛翔
就象羊角似的旋轉垂直上飛就有九萬里,在雲(和大氣)層之上,背靠著青天,然後准備南飛,要到南冥(南海)
去。斥鴳笑它說:「你將到哪裡休息呢?我騰空而上,不過幾仞(一仞為八尺)就下來,飛翔在蓬草、篙草之間,
這才是飛翔的極至。而它將怎麼適應環境啊!」
感:理想也許偉大、完美但它必須符合現實需要。其載體連生存的條件都不具備,如何去實現呢。正象斥鴳
所說的哪樣:「彼且奚適也!」正所謂:適者生存。多麼宏大、美妙、盡善盡美的理想或理論,必須為大眾所接受,
否則毫無生命力。
道教最基礎的理論就是:自然。人和所有一切都必須順其自然。文中莊子兩次借斥鴳之口說:「彼且奚適也?」
「彼且奚適也!」難道不是一再強調,一切必須順乎自然嗎!後人為什麼要把所謂的大、高加以強調,比喻其為偉
大的抱負。而把渺小的斥鴳看成是胸無大志、鼠目寸光的小人呢。實在有悖道教的原意。「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其實用典有左。
【說明】莊子這則寓言是說明,大小、貴賤都是相對的。大鵬和小雀,雖然一個能搏擊長空,展翅高飛九萬里,一個棲身沼澤,往來於蓬蒿之間,但在莊子看來,都是逍遙自在,怡然自得,各得其所,無所謂大小、貴賤之分。後來人們借用這個故事,常常用鯤鵬比喻勇敢,懷有遠大志向的偉大人物,用燕雀比喻渺小卑怯,苟且偷安的小人。
④ 《鯤鵬斥鷃》的原文和譯文是什麼
原文出自《莊子》,鯤是一種大魚,幾千里那麼大.鵬是一種大鳥,也有幾千里那麼大.斥鷃不能理解,因為「自己一跳才幾米高」,你們簡直是胡說.莊子用這個寓言故事表達了「一個人的視野是被自己的能力限制的,理解不了別人的原因是自己水平不夠」.
莊子也在嘲笑那些理解不了他的人,他好似在說「你們其實都是斥鷃,而我是鯤鵬」,你們當然理解不了我在說什麼了!孔子也說過類似哲理的話:「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老子說過:「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或存或亡,下士聞道大笑之!」.幾位聖人說的話不一樣,卻是一個意思———你們不能理解我,是因為你們層次不夠,其實我也不應該對你們說!
我們要自我警醒,不要輕易地批評別人,因為很可能是我們自己水平不夠,理解不了別人.相比之下,很多人動則批評「孔子」的腐朽思想,亦或是說「老子、孔子吵架的事兒」,其實那些人都是「斥鷃」而已.自己差勁兒,所以理解不了別人.
原文參考:
窮發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魚焉,其廣數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為鯤.有鳥焉,其名為鵬,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雲.搏扶搖羊角而上者九萬里,絕雲氣,負青天,然後圖南,且適南冥也.斥鷃笑之曰:「彼且奚適也?我騰躍而上,不過數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間,此亦飛之至也.而彼且奚適也!」
⑤ 《鯤鵬斥鷃》莊子的原文和譯文
原文出自《莊子》,鯤是一種大魚,幾千里那麼大.鵬是一種大鳥,也有幾千里那麼大.斥鷃不能理解,因為「自己一跳才幾米高」,你們簡直是胡說.莊子用這個寓言故事表達了「一個人的視野是被自己的能力限制的,理解不了別人的原因是自己水平不夠」.
莊子也在嘲笑那些理解不了他的人,他好似在說「你們其實都是斥鷃,而我是鯤鵬」,你們當然理解不了我在說什麼了!孔子也說過類似哲理的話:「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老子說過:「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或存或亡,下士聞道大笑之!」.幾位聖人說的話不一樣,卻是一個意思———你們不能理解我,是因為你們層次不夠,其實我也不應該對你們說!
我們要自我警醒,不要輕易地批評別人,因為很可能是我們自己水平不夠,理解不了別人.相比之下,很多人動則批評「孔子」的腐朽思想,亦或是說「老子、孔子吵架的事兒」,其實那些人都是「斥鷃」而已.自己差勁兒,所以理解不了別人.
原文參考:
窮發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魚焉,其廣數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為鯤.有鳥焉,其名為鵬,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雲.搏扶搖羊角而上者九萬里,絕雲氣,負青天,然後圖南,且適南冥也.斥鷃笑之曰:「彼且奚適也?我騰躍而上,不過數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間,此亦飛之至也.而彼且奚適也!」
⑥ 鯤鵬斥鷃這個寓言故事蘊含的哲理是什麼求大神給答案!
原文出自《莊子》,鯤是一種大魚,幾千里那麼大。鵬是一種大鳥,也有幾千里那麼大。斥鷃不能理解,因為「自己一跳才幾米高」,你們簡直是胡說。莊子用這個寓言故事表達了「一個人的視野是被自己的能力限制的,理解不了別人的原因是自己水平不夠」。
莊子也在嘲笑那些理解不了他的人,他好似在說「你們其實都是斥鷃,而我是鯤鵬」,你們當然理解不了我在說什麼了!孔子也說過類似哲理的話:「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老子說過:「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或存或亡,下士聞道大笑之!」。幾位聖人說的話不一樣,卻是一個意思———你們不能理解我,是因為你們層次不夠,其實我也不應該對你們說!
我們要自我警醒,不要輕易地批評別人,因為很可能是我們自己水平不夠,理解不了別人。相比之下,很多人動則批評「孔子」的腐朽思想,亦或是說「老子、孔子吵架的事兒」,其實那些人都是「斥鷃」而已。自己差勁兒,所以理解不了別人。
原文參考:
窮發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魚焉,其廣數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為鯤。有鳥焉,其名為鵬,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雲。搏扶搖羊角而上者九萬里,絕雲氣,負青天,然後圖南,且適南冥也。斥鷃笑之曰:「彼且奚適也?我騰躍而上,不過數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間,此亦飛之至也。而彼且奚適也!」
⑦ 《鯤鵬與斥鴳》蘊含的哲理
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
一個人要胸懷大志。
⑧ 逍遙游》作者用斥鴳的寓言說明什麼事理
作者抄借這個故事,用燕雀比喻襲渺小卑怯,苟且偷安的小人。用鯤鵬比喻勇敢,懷有遠大志向的偉大人物。
解析:
小麻雀的飛行、知識、境界,都是和大鵬不一樣的。以小麻雀的飛行、知識、境界,直接不了解大鵬,所以才會去嘲笑。也不必說笑話小麻雀,也不必羨慕大鵬,說不定自己就是小麻雀。
(8)鯤鵬斥鴳的哲理擴展閱讀:
《逍遙游》是《莊子》的第一篇,集中代表了莊子的哲學思想。「逍遙游」是莊子的人生理想,是莊子人生論的核心內容。
「逍遙游」是指「無所待而游無窮」,對世俗之物無所依賴,與自然化而為一,不受任何束縛自由地游於世間。
「逍遙」,在莊子這里是指人超越了世俗觀念及其價值的限制而達到的最大的精神自由。「游」,並不是指形體之游,更重要的是指精神之游,形體上的束縛被消解後,自然就可以悠遊於世。
逍遙游就是超脫萬物、無所依賴、絕對自由的精神境界。在莊子看來,達到這種境界的最好方法就是「心齋」「坐忘」,這兩者體現了一種精神自由和天人合一的精神逍遙游。
⑨ 鯤鵬與斥鴳 中鵬的性格特點
《莊子》說有一種大鳥叫鵬,是從一種叫做鯤的大魚變來的。傳說有一大魚名曰鯤,長不知幾里版,寬權不知幾里,一日沖入雲霄,變做一大鳥可飛數萬里,名曰鵬。
古人有詩雲:雲開衡岳風雨止,鯤鵬擊浪從茲始;滄海橫流何足慮,三尺寒江東陵指。
常用鯤鵬比喻一些宏偉之事,一句俗語曰:「學做鯤鵬飛萬里,不做燕雀戀子巢」。
《莊子·逍遙游》:「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是鳥也,海運則將徒於南溟。南溟者,天池也。」這種極其奇特、兼有巨鳥與巨魚之體的動物,過去一直以為只是神話。但從國外動物學的報道中看到,海鯨棲息於海中有時將鯨尾豎出海面,其尾至為巨大,形極似鳥翼。渤海古代稱北海,亦即北溟。據史籍記載,渤海秦漢以前多見海鯨。鯨體型極大,可長達30米(是現存最大動物),所以莊子所說的鯤鵬,並非完全是寓言,而是指渤海的海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