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勵志語錄 » 佛家哲理

佛家哲理

發布時間: 2020-12-19 19:35:27

⑴ 佛學哲理

1.有與無到底是什麼關系?
無是本性,是本體,本質;有是本性的顯用,是用,是表現。比如海水、河水、湖水、波浪、水泡、雨水、雲霧、霜、雪、冰等等都是水,這些都是「有」,都是水之「用」。離開「用」去找「體」,是找不到的。
2.死亡來臨的時候,不會消逝的我是什麼?業力,或者說業力的載體(神識)。「縱使百千劫,所造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

3.馬車效應怎麼回事?據說在遠古時期,有人設計了一部馬車,它所有部件的選材都能相互匹配,做得恰到好處。以致當馬車使用大限來臨之際,當它的輪子正常地轉過最後一圈,車輪、車軸、底盤、彈簧……一下子全都報廢,沒有哪一個零件比其他部件更為牢靠。完美的馬車上,沒有最好部件,只有最完美的組合!
醫學上解釋:我們的器官系統也都是以大約相同的平均速度變得陳舊的。斯特勒和密德文(Strehler&Mildvan)測量過心臟、肺、腎臟、神經元和其它機體系統在不同年齡的儲備能力,發現這許多不同的系統都以驚人相似的速度逐漸下降。一個人的年齡到100歲時,每個系統都已經幾乎完全失去了應付需求增加的能力,因而即令是對任何系統最微小的挑戰也會產生致命的衰竭。

按佛教講,是緣。緣起則聚,即起用,顯相;緣盡則散,相滅,即歸為無。

4.若存在,卻又錯過了,怎麼解決?錯過是緣不成熟,等緣成熟,自然就會出現,就會開花結果。

南無阿彌陀佛

⑵ 佛教的人生哲理

佛教的人生哲理一、 人之所以痛苦,在於追求錯誤的東西。 二、 與其說是別人讓你痛苦,不如說自己的修養不夠。 三、如果你不給自己煩惱,別人也永遠不可能給你煩惱。因為你自己的內心,你放不下。四、好好的管教你自己,不要管別人。 五、不寬恕眾生,不原諒眾生,是苦了你自己。六、別說別人可憐,自己更可憐,自己修行又如何?自己又懂得人生多少? 七、學佛是對自己的良心交待,不是做給別人看的。 八、福報不夠的人,就會常常聽到是非;福報夠的人,從來就沒聽到過是非。九、修行是點滴的工夫。 十、在順境中修行,永遠不能成佛。 十一、你永遠要感謝給你逆境的眾生。 十二、你隨時要認命,因為你是人。 十三、你永遠要寬恕眾生,不論他有多壞,甚至他傷害過你,你一定要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快樂。 十四、這個世界本來就是痛苦的,沒有例外的。 十五、當你快樂時,你要想,這快樂不是永恆的。當你痛苦時你要想這痛苦也不是永恆的。 十六、認識自己,降伏自己,改變自己,才能改變別人。 十七、今日的執著,會造成明日的後悔。 十八、你可以擁有愛,但不要執著,因為分離是必然的。 十九、不要浪費你的生命在你一定會後悔的地方上。 二十、你什麼時候放下,什麼時候就沒有煩惱。 二一、內心沒有分別心,就是真正的苦行。 二二、學佛第一個觀念,永遠不去看眾生的過錯。你看眾生的過錯,你永遠污染你自己,你根本不可能修行。 二三、你每天若看見眾生的過失和是非,你就要趕快去懺悔,這就是修行 二四、業障深重的人,一天到晚都在看別人的過失與缺點,真正修行的人,從不會去看別人的過失與缺點。 二五、每一種創傷,都是一種成熟。 二六、當你知道迷惑時,並不可憐, 當你不知道迷惑時,才是最可憐的。 二七、狂妄的人有救,自卑的人沒有救。 二八、你不要一直不滿人家,你應該一直檢討自己才對。不滿人家,是苦了你自己。 二九、一切惡法,本是虛妄的,你不要太自卑你自己。一切善法,也是虛妄的,你也不要太狂妄你自己。 三十、當你煩惱的時候,你就要告訴你自己,這一切都是假的,你煩惱什麼? 三一、當你未學佛的時候,你看什麼都不順。當你學佛以後,你要看什麼都很順。 三二、你要包容那些意見跟你不同的人,這樣子日子比較好過。你要是一直想改變他,那樣子你會很痛苦。要學學怎樣忍受他才是。你要學學怎樣包容他才是。 三三、承認自己的偉大,就是認同自己的愚疑。 三四、修行就是修正自己錯誤的觀念。 三五、醫生難醫命終之人,佛陀難渡無緣的眾生。 三六、一個人如果不能從內心去原諒別人,那他就永遠不會心安理得。 三七、心中裝滿著自己的看法與想法的人,永遠聽不見別人的心聲。 三八、毀滅人只要一句話,培植一個人卻要千句話,請你多口下留情。 三九、當你勸告別人時,若不顧及別人的自尊心,那麼再好的言語都沒有用的。 四十、不要在你的智慧中夾雜著傲慢。不要使你的謙虛心缺乏智慧。 四一、根本不必回頭去看咒罵你的人是誰?如果有一條瘋狗咬你一口,難道你也要趴下去反咬他一口嗎? 四二、忌妒別人,不會給自己增加任何的好處。忌妒別人,也不可能減少別人的成就。 四三、永遠不要浪費你的一分一秒,去想任何你不喜歡的人。 四四、多少人要離開這個世間時,都會說出同一句話,這世界真是無奈與凄涼啊! 四五、戀愛不是慈善事業,不能隨便施捨的。感情是沒有公式,沒有原則,沒有道理可循的。可是人們至死都還在執著與追求。 四六、請你用慈悲心和溫和的態度,把你的不滿與委屈說出來,別人就容易接受。 四七、創造機會的人是勇者。等待機會的人是愚者。 四八、能說不能行,不是真智慧。 四九、多用心去傾聽別人怎麼說,不要急著表達你自己的看法。 五十、同樣的瓶子,你為什麼要裝毒葯呢?同樣的心理,你為什麼要充滿著煩惱呢? 五一、得不到的東西,我們會一直以為他是美好的,那是因為你對他了解太少,沒有時間與他相處在一起。當有一天,你深入了解後,你會發現原不是你想像中的那麼美好。 五二、這個世間只有圓滑,沒有圓滿的。 五三、修行要有耐性,要能甘於淡泊,樂於寂寞。 五四、活著一天,就是有福氣,就該珍惜。當我哭泣我沒有鞋子穿的時候,我發現有人卻沒有腳。 五五、多一分心力去注意別人,就少一分心力反省自己,你懂嗎? 五六、眼睛不要老是睜得那麼大,我且問你,百年以後,那一樣是你的。 五七、欲知世上刀兵劫,但聽屠門夜半聲。不要光埋怨自己多病,災禍橫生,多看看橫死在你刀下的眾生又有多少? 五八、憎恨別人對自己是一種很大的損失。 五九、每一個人都擁有生命,但並非每個人都懂得生命,乃至於珍惜生命。不了解生命的人,生命對他來說,是一種懲罰。 六十、自以為擁有財富的人,其實是被財富所擁有。 六一、情執是苦惱的原因,放下情執,你才能得到自在。 六二、隨緣不是得過且過,因循苟且,而是盡人事聽天命。 六三、不要太肯定自己的看法,這樣子比較少後悔。 +++、當你對自己誠實的時候,世界上沒有人能夠欺騙得了你。 六五、用傷害別人的手段來掩飾自己缺點的人,是可恥的。 六六、世間的人要對法律負責任。修行的人要對因果負責任。 六七、在你貧窮的時候,那你就用身體去布施,譬如說掃地、灑水、搬東西等,這也是一種布施。 六八、內心充滿忌妒,心中不坦白,言語不正的人,不能算是一位五官端正的人。 六九、默默的關懷與祝福別人,那是一種無形的布施。 七十、多講點笑話,以幽默的態度處事,這樣子日子會好過一點。 七一、與人相處之道,在於無限的容忍。 七二、不要刻意去猜測他人的想法,如果你沒有智慧與經驗的正確判斷,通常都會有錯誤的。 七三、要了解一個人,只需要看他的出發點與目的地是否相同,就可以知道他是否真心的。 七四、人生的真理,只是藏在平淡無味之中。 七五、不洗澡的人,硬擦香水是不會香的。名聲與尊貴,是來自於真才實學的。有德自然香。 七六、與其你去排斥它已成的事實,你不如去接受它,這個叫做認命。 七七、佛菩薩只保佑那些肯幫助自己的人。 七八、逆境是成長必經的過程,能勇於接受逆境的人,生命就會日漸的茁壯。 七九、你要感謝告訴你缺點的人。 八十、能為別人設想的人,永遠不寂寞。 八一、如果你能像看別人缺點一樣,如此准確般的發現自己的缺點,那麼你的生命將會不平凡。 八二、原諒別人,就是給自己心中留下空間,以便迴旋。 八三、時間總會過去的,讓時間流走你的煩惱吧! 八四、你硬要把單純的事情看得很嚴重,那樣子你會很痛苦。 八五、永遠扭曲別人善意的人,無葯可救。 八六、人不是壞的,只是習氣罷了,每個人都有習氣,只是深淺不同罷了。只要他有向道的心,能原諒的就原諒他,不要把他看做是壞人。 八七、說一句謊話,要編造十句謊話來彌補,何苦呢? 八八、其實愛美的人,只是與自己談戀愛罷了。 八九、世界上沒有一個永遠不被毀謗的人,也沒有一個永遠被贊嘆的人。當你話多的時候,別人要批評你,當你話少的時候,別人要批評你,當你沈默的時候,別人還是要批評你。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一個不被批評的。 九十、誇獎我們,贊嘆我們的,這都不是名師。會講我們,指示我們的,這才是善知識,有了他們我們才會進步。 九一、你目前所擁有的都將隨著你的死亡而成為他人的,那為何不現在就布施給真正需要的人呢? 九二、為了贊美而去修行,有如被踐踏的香花美草。 九三、白白的過一天,無所事事,就像犯了竊盜罪一樣。 九四、能夠把自己壓得低低的,那才是真正的尊貴。 九五、廣結眾緣,就是不要去傷害任何一個人。 九六、沈默是毀謗最好的答覆。 九七、對人恭敬,就是在庄嚴你自己。 九八、擁有一顆無私的愛心,便擁有了一切。 九九、仇恨永遠不能化解仇恨,只有慈悲才能化解仇恨,這是永恆的至理。

⑶ 什麼是佛教哲學

涅槃——佛教的最高境界

涅槃,佛教用語,意義是指清涼寂靜,惱煩不現,眾苦永寂;具有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遠離一異、生滅、常斷、俱不俱等等的中道體性意義;也即成佛,指經過幾年或則幾十年的修養,調理自己的思想,斷除大腦裡面不好的思想、程序、情感,最終達到沒有煩惱,超脫生死的境界,也就是無所得,無執著,隨緣而不變的圓滿境界。佛教認為,輪回是一個必然過程;人死去以後,「識」會離開人體,經過一些過程以後進入另一個剛剛出生的新生命體內,該新生命體可以是人類,也可以是動物、鬼、神。只有到達涅槃的境界方可擺脫輪回。
涅槃又譯為般涅槃、波利昵縛男、泥洹、涅槃那,意譯為圓寂、滅度、寂滅、無為、解脫、自在、安樂、不生不滅等。佛教教義認為涅槃是將世間所有一切法都滅盡而僅有一本住法圓滿而寂靜的狀態,所以涅槃中永遠沒有生命中的種種煩惱、痛苦,從此不再受後有,也就是不再有下一世的六道輪回。
中觀學派
《中論》中說:
受諸因緣故,輪轉生死中,不受諸因緣,是名為涅槃。涅槃與世間,無有少分別,世間與涅槃,亦無少分別。

⑷ 佛家有哪些通俗易懂的道理

阿彌陀佛

學佛要看佛經和祖師大德的講經說法,不要自己亂看一些不知道出處的學佛資料,很多錯誤或不圓滿,壞了自己法身慧命。

你可修凈土法門。網路一下很好找到凈空法師講經的「認識佛教」,無量壽經,十善業道經,等,

凈空法師---佛法修行沒有別的,就是放下,徹底放下。

佛法修行沒有別的,就是放下,徹底放下。布袋和尚表法表到位了,這宋朝時候,跟岳飛同時代,布袋和尚,是彌勒菩薩,我們中國人稱他叫歡喜佛。這是個傳奇人物,但是《高僧傳》上有他的傳記,傳記里不知道他的姓名,沒人知道,哪裡人也不知道,出現在浙江奉化。

他居住的地方是雪竇寺,這個寺廟現在是彌勒菩薩的道場,他在那邊住過。胖乎乎的、笑眯眯的,每天到外面去化緣,不管人家給什麼東西,都往布袋上放在裡面。有一次在路上,遇到幾個人向他老人家請教,什麼是佛法?他把布袋往地上一放,兩個手垂下來,做出這么一個姿勢,一句話也不說。

人家看了一看,這是放下,放下之後怎麼辦?他把布袋背上就走了,理也不理人。他真的答復了,真的講清楚了,什麼是佛法?放下是佛法。你看看,我們在大乘教里,放下執著就證阿羅漢,放下分別就是菩薩,放下起心動念你就成佛,自始至終就是教你放下,放到什麼都沒有了,連放下也放下,你成佛了。

⑸ 關於佛教的哲理故事

一、放下

兩位禪者走在一條泥濘的道路。走到一處淺灘時,看見一位美麗的少女在那裡躑躅不前。由於她穿著絲綢的羅裾,使她無法跨步走過淺灘。
「來吧!小姑娘,我背你過去。」師兄說罷,把少女背了起來。
過了淺灘,他把小姑娘放下,然後和師弟繼續前進。
師弟跟在師兄後面,一路上心裡不悅,但他默不作聲。晚上,住到寺院里後,他忍不住了,對師兄說:「我們出家人要守戒律,不能親近女色,你今天為什麼要背那個女人過河呢?」
「呀!你說的是那個女人呀!我早就把她放下了,你到現在還掛在心上?」

二、還要我放下什麼

唐代,嚴陽尊者問趙州禪師:「一物不將來時如何?」
——大意是:在禪修的道路上,我拋棄了一切,下一步怎麼做?
趙州禪師答:「放下吧。」
嚴陽尊者說,已經兩手空空,還要我「放下」什麼?
趙州禪師指示他:「放不下,那就把它挑起來!」
嚴陽尊者聽到這里,忽然有所領悟。

三、洗缽去

唐代時,有參學禪法的僧人不遠千里,來到河北趙州觀音院(今柏林禪寺)。早飯後,他來到趙州禪師身前,向他請教,「禪師,我剛剛開始寺院生活,請您指導我什麼是禪?」
趙州問:「你吃粥了嗎?」
僧人答:「吃粥了。」
趙州說:「那就洗缽去吧!」
在趙州禪師話語之中,這位僧人有所省悟。
趙州的「洗缽去」,指示參禪者要用心體會禪法的奧妙處,必須不離日常生活。這些日常的喝茶吃飯,與禪宗的精神沒有絲毫的背離。

四、一切都在

有好多天,一休和尚獨坐參禪,默然不語。師父看出其中玄機,微笑著領他走出寺門。寺外,一片大好的春光。放眼望去,天地間彌漫著清新的空氣,半綠的草芽,斜飛的小鳥,動情的小河……
一休深深地吸了一口氣,偷窺師父,師父正在安祥打坐於半山坡上。
一休有些納悶,不知師父葫蘆里賣的什麼葯。
過了一個下午,師父起身,沒說一句話,打個手勢,他把一休領回寺內。
剛入寺門,師父突然跨前一步,輕掩兩扇木門,把一休關在寺外。
一休不明白師父的旨意,獨坐門外,思悟師父的意思。
很快天色就暗了下來,霧氣籠罩了四周的山岡,樹林、小溪、連鳥語水聲也不再明晰。
這時,師父在寺內朗聲叫一休的名字。
一休推開寺門,走了進去。
師父問:「外面怎麼樣?」
「全黑了。」
「還有什麼嗎?」
「什麼也沒有了。」
「不」,師父說:「外面,清風、綠野,花草,小溪……,一切都在。」
一休忽然領悟了師父的苦心。

五、磨磚作鏡

道一十二歲時到南嶽衡山,拜懷讓禪師為師,出家當了和尚。
一天,懷讓禪師看道一整天獃獃地坐在那裡參禪,於是便見機施教,問:「你整天在這里坐禪,圖個什麼?」
道一說:「我想成佛。」
懷讓禪師拿起一塊磚,在道一附近的石頭上磨了起來。
道一被這種噪音吵得不能入靜,就問:「師父,您磨磚作什麼呀?」
懷讓禪師:「我磨磚作鏡子啊。」
道一:「磨磚怎麼能作鏡子呢?」
懷讓禪師:「磨磚不能作鏡子,那麼坐禪又怎麼能成佛呢?」
道一:「那要怎麼樣才能成佛呢?」
懷讓禪師:「這道理就好比有人駕車,如果車子不走了,你是打車呢?還是打牛!」
道一沉默,沒有回答。
懷讓禪師又說:「你是學坐禪,還是學坐佛?如果學坐禪,禪並不在於坐卧。如果是學坐佛,佛並沒有一定的形狀。對於變化不定的事物不應該有所取捨,你如果學坐佛,就是扼殺了佛,如果你執著於坐相,就是背道而行。」
道一聽了懷讓禪師的教誨,如飲醍醐,通身舒暢。

六、人生鹹淡兩由之

1925年初秋,弘一法師因戰事而滯留寧波七塔寺。
一天,他的老友夏丏尊來拜訪。他看到弘一法師吃飯時,只有一道鹹菜。
夏丏尊不忍地問:「難道這鹹菜不會太咸嗎?」
「咸有鹹的味道。」弘一大師回答道。
吃完飯後,弘一大師倒了一杯白開水喝。
夏丏尊又問:「沒有茶葉嗎?怎麼喝這平淡的開水?」
弘一大師笑著說:「開水雖淡,淡也有淡的味道。」

七、八風吹不動

蘇東坡在江北瓜州任職時,和一江之隔的金山寺住持佛印祥師是至交,兩人經常談禪論道。
一日,東坡居士自覺修持有得,即撰詩一道: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蓮。
詩成後遣書童過江,送給佛印禪師品賞,禪師看後,拿筆批了兩個字,即叫書童帶回。
蘇東坡以為祥師一定是對自己的禪境大表贊賞,急忙打開,一看只見上面寫著兩個字:放屁。
這下東坡居士真是又驚又怒,即刻乘船過江找佛印理論。
船至金山寺,禪師早已在江邊等候,蘇東坡一見佛印立即怒氣沖沖的說:「佛印,我們是知交道友,你即使不認同我的修行,我的詩,也不能罵人啊!」
禪師大笑說:「咦,你不是說『八風吹不動』嗎,怎麼一個屁字,就讓你過江來了?」
蘇東坡聽後恍然而悟,慚愧不已。

八、佛法大意

白居易向鳥巢禪師請教:「佛法的大意是什麼」
鳥巢禪師答:「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白居易鼻孔里哼了一聲,說:「這個,三歲的小孩也知道這樣說。」
鳥巢禪師說:「雖然三歲的小孩也說得出,但未必八十的老翁能夠做到。」
白居易心中服膺,便施禮退下了。

九、求人不如求己

佛印禪師與蘇東坡同游靈隱寺,來到觀音菩薩的像前,佛印禪師合掌禮拜。
忽然,蘇東坡問了一個問題,「人人皆念觀世音菩薩,為何他的手上也和我們一樣,掛著一串念珠?觀世音菩薩念誰?」
佛印禪師:「念觀世音菩薩。」
蘇東坡:「為何亦念觀世音菩薩?」
佛印禪師:「他比我們更清楚,求人不如求己。」

十、先把你的杯子空掉

有一天,一位在大學里教授禪學的教授來請教南隱禪師,什麼是禪。
南隱禪師以茶相待。他將水注入來賓的杯中。杯子滿了,南隱禪師好像沒有發覺,他繼續往杯子里注水。
望著茶水溢出杯來,滿桌都是,教授忙著用紙巾拭水,並對南隱禪師說:「杯子滿了,茶水已經漫出來了,禪師不要再倒了。」
南隱禪師停下來。
「你就像這杯子,」他微笑著說:「你的頭腦里裝滿了你對禪的看法和想法,卻來問我。如果你想讓我說如何是禪,你得先把自己的杯子空出來啊。」

⑹ 佛教的哲學思想是什麼

佛教認為,人生是苦的,因此才要去尋求解脫。四締中以苦締為根本,人生內有生、老容、病、死、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五取蘊八苦,其中「求不得」為總根源。而「求不得」之為總根源,是由於「五取蘊」。構成人身的五種成分即色、受、想、行、識,稱為「五蘊」,每一種成分都很復雜,五蘊和「取」(指一種固執的慾望)聯結在一起,就產生種種貪欲,因而又稱「五取蘊」。人有五蘊,就會由貪欲而生苦,這就是集締;消滅貪欲,就消滅了苦,這就是滅締;滅苦的方法就是「道」(道締),由「滅」和「道」而使人最後得到解脫。

⑺ 佛教的主要思想和哲理

佛教思想

佛教產生於公元前6—5世紀的古印度,其創始人為悉達多,姓喬答摩。佛教徒尊其為「釋迦牟尼」,意即「釋迦族的賢者」。

佛教的基本教義為四諦說、八正道和十二因緣。

四諦包括苦諦、集諦、滅諦和道諦。苦諦是把社會人生的一切判定為苦,集諦是講造成痛苦的原因,滅諦就是要人們消滅造成痛苦的原因,道諦是向佛教徒指明解脫的途徑,可概括為八正道。八正道即正見(對佛理的正確見解)、正思(思維須以四諦來矯正)、正語(言語不能違背佛理)、正業(行為符合佛理)、正命(符合佛法的生活)、正精進(正確地學習佛法和修行)、正念(銘記佛法)、正定(如法禪定,收心於一)。經過八正追的修習,才能最後達到涅之境。十二因緣是十二個彼此互為因果聯系的環節,即老死、生、有(生存條件)、取(追求)、愛、受(苦樂感受)、觸、六入(眼、耳、鼻、舌、身、意)、名色(胎中的精神和物質狀態)、識(投胎時的心識)、行(前世的身行、語行、意行)、痴。這十二因緣彼此相依,流轉不息,形成「六道輪回」。

佛教的教義主要體現在佛經之中。佛經全集《大藏經》包括經、律、論三大部分,所以又稱《三藏》。

在中國所傳的佛教屬大乘教派,盛行偶像崇拜,故中國各佛教寺廟提倡造佛像以示尊崇,佛教徒供泰佛像以求功德。中國各寺廟中供奉的神像主要有釋迦牟尼佛、文殊、普賢、觀音菩薩和羅漢、諸天神(天龍八部、侍衛、天女)等。

佛教在中國的傳播約始於東漢。東漢明帝曾遣使赴西域求佛法,便用白馬馱載佛經佛像迎入中國,並在洛陽改建白馬寺,作為藏經拜佛之所。白馬寺成為中國最早的佛寺。

佛教初傳入中國,人們常常把它與當時社會上盛行的神仙術與黃老之學視為同路。隨著對佛教認識的逐漸加深,很多人發現佛教與中國固有文化的巨大差異,群起而攻之,歷數佛教的各種弊端,試圖把佛教從中國給排擠出去。中國歷史上,某些封建帝王為了維護自身的統治利益,曾數次下令禁佛,著名的有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周世宗四次滅佛,史稱「三武一宗」滅佛運動,對佛教的發展打擊甚重。

佛教面對中國獨特的文化傳統不得不對其本身進行必要的改造,逐漸屈服於王權,與宗法制度相協調,並慢慢簡化成佛手續,使佛教思想逐步滲入中國社會。

魏晉時期,佛學開始與儒適合流,產生了玄學。南北朝時期,佛教在中國得到迅速傳播,統治階級一點點認識到佛教可以作為「坐致太平」的思想工具,在資助譯經、修建寺院、開鑿石窟等方面都十分突出。

隋唐時代,最高統治者採取三教並用的方法,使佛教逐漸中國化,產生了天台、法相、華嚴、禪宗等具有中國色彩的佛教派系,使佛學達到鼎盛。

天台宗亦稱法華宗,以《法華經》為主要教義根據,其創始人智襁宣傳大乘「空宗」教義,主張止、觀雙修。其後,湛然又提出「無情無性」說,以草木沙石都具有佛性作為「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的補充。9世紀初,日僧最澄將此宗傳入日本。13世紀,日僧根據此宗所依《法華經》創立日蓮宗。11世紀末,朝鮮僧人義天把此宗傳人朝鮮。

法相宗,由唐玄奘及其弟子窺基創立。唐玄奘西行印度求法,取得很高聲譽。回國後,用全部精力從事佛經翻譯工作,其後窺基繼其遺志,從事譯著。法相宗宣傳大乘「有宗」教義,主張外境非有,內識非無,承認「識」才是唯一的真實存在。法相宗注重邏輯分析,但論證過程過於繁瑣,枯燥乏味,難以在中國民眾中紮下根基,故盛行30餘年就開始衰落下去。唐代,日僧道昭也將此宗帶入日本,以元興寺為中心傳法,稱南寺傳。日僧玄也將此宗帶回日本,以興福寺為中心傳法,稱北寺傳。

華嚴宗,因以《華嚴經》為主要經典而得名。其創始人法藏被武則天賜號「賢首」,從而名躁一時。華嚴宗以「四法界」為理論核心,包括事法界、理法界、理事無礙法界、事事無礙法界,著重論述了本體與現象的關系,創造了一套純然中國化了的佛教理論。唐代,新羅人義湘將此宗傳入朝鮮,稱海東華嚴宗初祖。日僧也將該宗傳入日本。
禪宗,因主張用禪定概括佛教的全部修習而得名,是完全中國化的、影響最廣泛的佛教流派。禪宗認為其初祖為菩提達摩,下傳慧可、僧璨、道信、弘忍。弘忍的弟子慧能以「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一偈戰勝另一弟子神秀而得承衣缽。此後,禪宗分成北宗神秀和南宗慧能。北宗強調「拂塵看凈」,力主漸修,要求打坐「息想」。南宗提倡心性本凈,佛性本有,「以無念為宗」,「見性成佛」,主張「頓悟」。通常所說的禪宗,即指南宗慧能一派。宋代後,禪宗在中國廣泛傳播,並演化成「五家七宗」。8世紀,新羅僧人信行將北宗傳入朝鮮。9世紀,新羅僧人道義將南宗傳入朝鮮,創「禪寂宗」。12世紀,日僧榮西將南宗傳入日本。
除了這四大佛教派別之外,凈土宗、律宗、密宗以及三階教等都是很具特色的中國佛教流派。在西藏等地區,逐漸形成了藏傳佛教,俗稱喇嘛教。

佛教在中國的廣泛傳播,產生了許多佛教名勝,最為著名的有:五台山、峨眉山、九華山、普陀山四大佛教聖地;敦煌、雲岡、龍門、麥積山四大石窟;懸空寺、潭柘寺、寒山寺、少林寺等寺廟;樂山彌勒佛等。

⑻ 佛教哲學是什麼

佛教哲學是佛教思想的精華,亦是佛教文明的代表。印度佛教發展的各個歷史時期內都有自己獨特容的哲學思想與學說,但是從整體上看,影響最大、最能代表印度佛教哲學的有三種學說。它們是:釋迦牟尼的初期佛教學說、龍樹的大乘中觀派學說、無著的大乘瑜珈行派學說。

釋迦牟尼創立佛教的目的,就是要解決人生的痛苦問題,力圖把人從生活的苦難中解救出來。因此,他的哲學是以探討人生問題為主要宗旨的,即討論人為什麼活著、怎樣活著、人生命運、道德行為等等問題。但是,在討論人生問題的同時,他也不可能不涉及宇宙方面的問題,如萬物的起源、世界的形態等等。所以,釋迦牟尼的哲學是以討論人生為主,也包括宇宙起源、世界形態等方面的問題。其主要內容有諦說、緣起說、五蘊說、諸法無我說等。

⑼ 關於,佛學裡面的哲理

把佛學當哲學來學那就太大才小用了,佛法的目的是為了明心見性,了脫生死。世版間法終究不是權圓滿法!世尊見眾生根器差無奈才說八萬四千法,本無一法可說!故佛說:不可說,不可說,一說即是錯!師兄想了解佛法中的哲學當然可以多讀些經書,和聽些善知識們講法!

⑽ 佛教的主要的哲學思想

佛教八面觀體會

宇宙中的萬事萬物,都可以把它分為三個部分,那就是:體、相、用。體就是本體;相是相貌、形象;用就是作用、功能。世上無論什麼事情,只要有體一定會顯相,顯出形象;只要顯出形象一定會起作用。
體又分為二個部分,性體和質體。性體是空寂的,純真無妄,是真空。雖是真空確能生萬法,就是說真空之中能變化出種種物質,所以我們稱它為「能變」。而質體卻不能變出其它物質,它屬於分析空,分析一下它就空了,了不可得。
比如我們人類,人的性體是什麼呢?那就是我們的真心、我們的自性。這是本來就有的,不生不滅的,清凈無染,它沒有生滅相、也沒有相續相。六祖大師說:「何期自性能生萬法!」那個自性就是性體。又說:「本來無一物」。就是說本來是空寂的、沒有任何污染。人的質體就是我們的身體,軀干四肢五臟六腑等等等等,分析一下就變成血肉皮毛,再分析一下電子粒子,再分析分析就沒有了,所以它是屬於分析空。因為它是由許許多多條件湊合而現的假象,是暫有的現象。
既然我們的性體是空寂的,何以我們看到的有善人、有惡人、有善相、有惡相呢?那就是我們清凈心上起了一念疑情,這一念疑情就叫做「無明」。就有了「能見」、「所見」,我是能見,相是所見,於是人我是非,煩惱執著什麼都有了。
性體空而無質,卻能生萬法,我們常說真空不空,是說它具有「能生」、「能變」的意義。而且只要有體一定會顯相,心地善良就會就會顯一個善的相,顯了善相一定會起作用,起一個助人為樂的作用。心地丑惡就會就會顯一個惡的相,顯了惡相也一定會起作用,起一個損人利已的作用。比如H20,它有很多的相:水,冰、蒸汽。顯「水」相可以洗衣服、洗菜;顯「冰」相有冷凍和阻隔的作用;顯「蒸汽」的相就可以蒸饅頭、開火車。所以不管 H20顯什麼相,它的性體是不生不滅的,而它的相貌是變化不停的,而它的作用又是隨它的相貌而產生的。
所以任何事物都可以從「體、相、用」三個方面來觀察,比如我們這一生是人,如果我們貪心很重,來生就顯一個餓鬼的相;如果我們謹守五戒十善,來生就顯一個天人的相;如果我們嗔心重,殺生殺人,來生就顯一個地獄道眾生的相;如果我們愚痴,來生就顯一個畜生的相;如果來生還想做人,那至少也得不殺生。
但是不管顯什麼相,我們的真心、自性不生不滅, 真心、自性就是我們的佛性,佛性是不生不滅的、恆常無變、不增不減。但是我們每一生所顯的相是變化無常的。就是因為這個緣故,我們常說:性是真的,相是假的。因為「性體」沒變,它能變一切相,它是「能變」。而「相」是變化無常、剎那生滅的,它是「所變」,是性體所變。
但是大家千萬不要誤會,以會相是假的,就可以為所欲為。相雖然是假的,不要忘了,顯相就會起作用。顯一個天人的相有享受的作用,很快樂;而地獄的眾生天天要受刑罰之苦,這刑罰是從哪來的,自性變現的,並不是有人專門為你設計的,是自然而然幻化出來的。
我們用「體相用」三個方面來觀察宇宙,略略可以分清一些真偽、主伴、能變、所變。可見我們性體是多麼重要,心地清凈、一塵不染是我們的本來面目,它能生一切法。佛在觀無量壽佛經上告訴我們:「一切法從心想生」就是這個道理。
以上是我對「體相用」三個字的一點體會,體會是否妥貼呢?不一定,不一定為什麼要寫呢?一呢是想鍛煉鍛煉;二呢可以和同修切磋切磋;三呢是想拋磚引玉;四呢是想遇上明師,還可以指點指點。下面再就「體相用」的「相」字的變化規律「因緣果」三個字再談一點體會。
我們常常說惡有惡報、善有善報,不是不報,時辰不到。其實這句老話真是說的很有道理,有因有緣有果,「因緣果」這又是三個方面,那麼這個「因緣果」就是對「體相用」的「相」字的一個變化規律的一個探究,那就是現象發生的三個條件。
「因」是種子,就是習氣,我們每一個人都含藏有十法界的習氣,十法界就是一佛、二菩薩、三聲聞、四緣覺、五天、六人、七修羅、八餓鬼、九地獄、十畜生。每一個人十法界的種子統統具足,種子具足就是因具足,十法界無論哪一界的果報都有可能,因為我們幾乎什麼因都造了,什麼事都做了。而這個「因」要結成「果 」就要看「緣」了。
平常我們說「因果」的時候,常常會忘記中間的一個「緣」字,其實這是一個很關鍵的字,「因」要結「果」一定要通過「緣」,沒有緣它是不會結果的。我們學了佛教,知道自己過去生中都造有惡因,惡因會結惡果,可是一定要有緣,如果沒有緣,雖有惡因也結不了惡果。所以諸位從今天開始,你掌握了一個改變命運的訣竅,什麼訣竅呢?是遠離惡緣。
「緣」就是機會。緣有三種。第一種「所緣緣」(就是所緣之緣,所緣就是我們所希望的);第二種是「無間緣」(無間緣是你這個期望不能間斷);第三種是「增上緣」(諸佛菩薩幫助我們,是屬於增上緣)。
總有人問我,因果報應是不是真的,從「相」上說它當然是真的,從「性」上說呢它又是夢幻之事,夢幻並不是等於真空,真空是一塵不染的,而夢幻是有苦樂之受,就象我們在夢中受到驚嚇,夢雖然是假的,驚嚇卻起了真的作用,可能你嚇出一身病,病雖然也是夢幻,但你得去受。所以永嘉大師在證道歌中寫道:「夢里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夢里有六道輪回、因果報應,覺悟以後看一看,什麼也沒有。打個比方,我們凡夫就好比吃了迷葯,被色聲香味觸法所迷惑。所以佛在《心經》上把實相告訴我們:「無智亦無得」。有時我想一想,這個真相真的很可怕,「智」也沒有,「得」也沒有,那我們究竟有什麼呢?可喜的是佛告訴我們:佛性是人人本具的,不生不滅。縱然現在有惡夢,努力一點,從這個惡夢中走出來,真的是很有希望。
最後再說「事、理」,事理是一切法的二個端點,我們剛剛開始學佛教,常常會有偏向,不是偏事,就是偏理,比如有人喜歡拜佛念佛,他從來不去想一想拜佛念佛的道理;而有人喜歡探索佛理,卻不願拜佛念佛。這個就是有了偏向,其實理事應該是一,而不是二。如果你喜歡拜佛念佛,那你也應該懂的拜佛念佛的道理;如果你懂得了佛理,你就應該把佛理落實於生活。這才叫理事圓融無礙。
「事」是現象,是力用,就是三分裡面的相與用。相與用都是屬於事,「理」就是體,還是三分裡面的理體、事相、事用。《彌陀經》、《地藏經》都是從事上說的,你要從事上去體會經的義理。如果不知義理,那麼讀《彌陀經》、《地藏經》就象讀神話小說。《金剛經》、《心經》是從理上說的,如果你不能應用到生活中去,那就變成空頭理論,不能起作用。
「無理事不能通,不可滯事昧理」,雖然你事上肯干,但是你理不通,一有困難事上就通不過了。「無事理何所立,不可執理廢事」。如果你事上不肯干,佛理懂的再多也是空頭理論,一事無成的,該輪回還是輪回。所以執理廢事是病,這個病比滯事昧理這個病還要嚴重,會墮落在惡取空。所以讀經,要小心,不誤解佛的意思,願解如來真實義,千萬不要誤解如來真實義。要知道,事即是理,理即是事,事上見理,理上見事。六祖大師在《壇經》里說:「佛法是一法,二法不是佛法 」。
所以我們看事物要從「體、相、用、因、緣、果、事、理」,這八個方面來觀察,只樣就比較全面一點,少犯一點錯誤。如果少一面都可能看不到真相,而被假相所迷惑。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