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問的格言
1. 關於多提問多思考的名言警句
人生是要活的,必須活得興致勃勃,充滿好奇心,無論如何也決不要背對著生活。
2. 關於多問問題的名言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不學自知,不問自曉,古今行事,未之有也
人非生而知者,孰能無惑? 《勸學》
3. 多用,多讀,多思,多問的名言或諺語
多用:1.拳不離手,曲不離口.2.三天不練手生,三天不唱口生.
多讀:1.書讀百遍回,其義自見.2.讀書答破萬卷,下筆如有神.3.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
多思: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多問: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矣.
4. 我多向老師和同學問問題的格言
三人行必有我師 虛心求教 不恥下問
5. 關於多學習多思考的名言警句。
1、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孔子
2、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韓愈
3、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孔子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孔子
5. 一日無書,百事荒蕪。——陳壽
6. 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7、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孔子
8、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
9.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歐陽修
10.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劉彝
12.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顏真卿
13、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於謙
14、書猶葯也,善讀之可以醫愚——劉向
15、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漢樂府·長歌行》
16、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岳飛
17、發奮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蘇軾
18、鳥欲高飛先振翅,人求上進先讀書——李苦禪
19、立志宜思真品格,讀書須盡苦功夫——阮元
20、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諸葛亮
21、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陳壽《三國志》
22、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孫洙《唐詩三百首序》
23、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陸游
24、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朱熹
25、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精思子自知——蘇軾
26、書痴者文必工,藝痴者技必良——蒲松齡
27、讀書百遍,其義自見——《三國志》
28、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老子
29、路漫漫其修道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
1、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高爾基
2、書籍是人類知識的總統——莎士比亞
3、「書是這一代對下一代精神上的遺訓。」——赫爾岑
4、要多讀書,但不要讀太多的書。 ——富蘭克林
6. 多學多問的意思名言你們知道哪些
學的名言學習知識要善於思考,思考,再思.我就是靠這個方法成為科學家的。 --- 愛因斯坦 在今天和明天之間,有一段很長的時間;趁你還有精神的時候,學習迅速辦事。 --- 歌德 鋼是在烈火和急劇冷卻里鍛煉出來的。所以才能堅硬和什麼也不怕。我們的一代也是這樣在斗爭中和可怕的考驗中鍛煉出來的,學習了不在生活面前屈服。 --- 《奧斯特洛夫斯基》 必須學習,必需鍛煉自己,而不要什麼也沒看見,就以為您已經是一個思想家了。必須善於恰如其分地估計自己的力量。 --- 高爾基:《給青年作者》 我們應該贊美岩石的堅定。我們應該學習岩石的堅定。我們應該對革命有著堅強的信念。在民主革命的戰爭年代應該如此,要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年代更應如此。 --- 陶鑄:《理想??情操??精神生活》 要學習的時間是有的,問題是我們善於不善於擠,願不願意鑽。 --- 《雷鋒日記》 古來一切有成就的人,都很嚴肅地對待自己的生命,當他活著一天,總要盡量多勞動,多工作,多學習,不肯虛度年華,不讓時間白白地浪費掉。 --- 鄧拓 在今天和明天之間,有一段行長的時期;趁你還有精神的時候,學習迅速地辦事。 --- 歌德:《格言詩》 必須記住我們學習的時間是有限的。時間有限,不只由於人生短促,更由於人事紛繁。我們應該力求把我們所有的時間用去做最有益的事情。 --- 斯賓塞:《教育論》 培育能力的事必須繼續不斷地去做,又必須隨時改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才會成功。 --- 葉聖陶 問的名言善問者,如攻堅木,先其易者,後其節目。——《禮記·學記》 好問則裕,自用則小。——《尚書·仲虺之誥》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論語·公冶長》 讀書好問,一問不得,不妨再問。——鄭燮 有教養的頭腦的第一個標志就是善於提問。——普列漢諾夫 不學不成,不問不知。——漢·王充《論衡·實知篇》 好問的人,只做了五分種的愚人;恥於發問的人,終身為愚人。——佚 名 君子之學必好問,問與學,相輔而行者也。非學,無以致疑;非問,無以廣識。——劉開 發明千千萬,起點是一問。禽獸不如人,過在不會問。智者問得巧,愚者問得笨。人力勝天工,只在每事問。 —— 陶行知
7. 關於"問"的格言警句有哪些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公冶長第五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原文】
子貢問日:「孔文子①何以謂之『文』也?」子曰:「敏②而好學,
不恥下問③,是以謂之『文』也。」
【注釋】
①孔文子:衛國大夫,姓孔,名圉,謚號「文」。②敏:勤勉。
③下問:向下請教。
【譯文】
子貢問道:「孔文子為什麼被謚為『文』呢?」孔子回答說:
「他勤奮好學,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為恥,所以被溢為『文』。」
【讀解】
古代君主、大臣、貴族死後都要依據他生平事跡給一個稱號,
這就叫「謚」,所給稱號也就叫謚號。關於「文」的說號,《逸周
書·謚法解》列了經緯天地、道德博厚、學勤好問、慈惠愛民等
等多種品德,也就是說,凡是有這些品德之一的都可以謚為
「文」。那麼,孔文子到底是因為哪一方面的品德而被謚為「文」的
呢?子貢由此而發出了疑問,孔子於是回答:「敏而好學,不恥下
問。「其實也就是說法所說的「學勤好問」。
可見,孔子的回答是有所根據的,不是想當然的發揮。
回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這八個字上來看,對一般人來說,
敏而好學似乎還比較容易做到一些,而不恥下問就非常之難
了。因為,敏而好學不外乎是聰明而勤奮罷了,這方面的典型,有
「鑿壁偷光」、「囊螢映雪」,甚至「頭懸梁,錐刺股」等等。而不
恥下問則是要向不如我們自己的人請教,這不僅僅是個好不好學
的問題,而且還牽涉到自尊心、虛榮心的問題在內。
人們的天性往往就是如此不可思議。如果自己位卑,自己能
力弱,自己孤陋寡聞,求教於位尊者、能力強者、見多識廣者,那
似乎沒有什麼,不以為恥.一旦反過來,以位尊求教於位卑,以
能力強求教於能力弱,以博求教於寡,便立即感到臉上不光彩,恥
於開口了。
如果你是教師,如果你是在上為官者,試試看:向你的學生
討教,向你的屬下村教,不要礙口飾羞,不要哼哼哈哈——把請
教的話題用查問的口氣來說。
那才叫難。
所以,盡管「不恥下問」是我們經常掛在嘴邊的話,但要真
正實行起來,還真有一點考人呢。
8. 有關問的名言警句
有關問的名言警句:
1、有教養的頭腦的第一個標志就是善於提問。 ——普列漢諾夫
2、讀書好問專,一問不得,屬不妨再問。 ——鄭燮
3、好問的人,只做了五分種的愚人;恥於發問的人,終身為愚人。——佚 名
4、君子之學必好問,問與學,相輔而行者也。非學,無以致疑;非問,無以廣識。——劉開
5、發明千千萬,起點是一問。禽獸不如人,過在不會問。智者問得巧,愚者問得笨。人力勝天工,只在每事問。 —— 陶行知
6、知而好問,然後能才。——《荀子》
7、敏而好學,不恥下問。——《論語·公冶長》
8、知不足者好學,恥下問者自滿。——林逋《省心錄》
9、不學不成,不問不知。——漢·王充《論衡·實知篇》
10、把學問過於用作裝飾是虛假;完全依學問上的規則而斷事是書生的怪癖。——培 根
9. 關於多問問題的名人名言
一、善問者,如攻堅木,先其易者,後其節目。
出處:
出自《禮記·學記》:善問者如攻堅木,先其易者,後其節目,及其久也,相說以解。不善問者反此。
白話譯文:
善於提問的人就像木工砍伐木頭,先從容易的地方入手,然後再砍木頭的節疤。
二、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出處:
《論語·公冶長》
白話譯文:
樂於向學問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學習,而不覺得不好意思。
三、不學不成,不問不知。
出處:
漢·王充《論衡·實知篇》:夫可知之事,惟精思之,雖大無難;不可知之事,厲心學問,雖小無易。故智能之士,不學不成,不問不知。
白話譯文:
可以知道的事,只要精心去思考它,事情再大也不難明白;
不可以知道的事,即使用心學習和請教別人,事情再小也不容易弄懂。
所以即使有智能的人,不學就沒有成就,不請教別人就不會知道。
四、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擇其不善者而改之。
出處:
《論語‧述而》
白話譯文:
幾個人在一起行走,其中必定有可作為我的老師的人,要選擇他們的優點來學習。
如果看到他們的缺點要反省自己有沒有像他們一樣的缺點,若有,要一起加以改正。
五、問清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出處:
《觀書有感》朱熹
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雲影共徘徊。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白話譯文:
半畝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鏡子一樣展現在眼前,天空的光彩和浮雲的影子都在鏡子中一起移動。
要問為何那方塘的水會這樣清澈呢?是因為有那永不枯竭的源頭為它源源不斷地輸送活水啊。
10. 名言、諺語 多讀,多用,多思,多問的名言與諺語
多用:1.拳不離手來,曲不離自口.2.三天不練手生,三天不唱口生.
多讀:1.書讀百遍,其義自見.2.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3.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
多思: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多問: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