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勵志語錄 » 孔子語錄抄寫

孔子語錄抄寫

發布時間: 2021-02-14 15:53:35

Ⅰ 親愛的孔子老師摘抄

《親愛的孔子老師》佳句摘抄:
1.如果在對人實施教育、教化之前,就以法律的名譽去懲罰他,甚至殺了他,這就是虐待,和殘殺無罪的人的性質是一樣的。
2.只知道以權力、法律來懲治人,這叫做「霸道」,而能夠以教化的方式,讓老百姓自覺改善提高,這就叫「王道」。霸道崇尚的是「拳頭說話」,但教化比拳頭更有力量。
3.一流的領導與管理,不是「霸道」,而是「王道」。「霸道」重視壓制,「王道」重視教化。「霸道」強調以力服人,「王道」強調以德服人。「霸道」只能讓人被動屈服,「王道」卻能讓人主動改善和跟隨。
4.別人可以算計我們的命運,但絕對不能讓他們算計了我們的心靈。
5.生氣不如爭氣!
6.用心專一,能通於神。這也是我們學習和做任何事情成功的關鍵。
7.對於一個善於學習的心靈而言,不一定有固定的老師,也不一定有固定的學習場所。
8.學習的目的,固然在於獲得新知,更在於創造全新的自我。
9.學習不只是眼睛和手上的功夫,更是心上的功夫。
10.一流的領導,必然是「仁」和「智」的高度結合——要有偉大的情操,要有超凡的智慧;要當領頭羊,要當指揮家;要考慮到短期的效果,更要有長遠的眼光……
11.下級學習的,永遠是上級的背影。
12.消極的人看到的是世界的陰影,積極的人看到的是世界的光明。
13.《易經》之道,就是天地之道,或者說是規律之道。找智慧的過程就是找規律的過程。
14.要洞悉進退,進退之道實際上就是聖人之道。
15.山無常勢,水無常形,善變者勝!
16.吉凶者,得失之象也。悔吝者,憂虞之象也。變化者,進退之象也。
17.世界上沒有任何東西時一成不變的。如果有唯一不變的東西,那就是變化本身。絕對不要以一成不變的方式去應對這個變化無常的世界。要根據具體情況的變化,來作為決定自己進退的基本依據。有大智慧的人,不但知變,而且能積極應變。
18.要成功,就要格外重視關系。乾卦是要我們效仿天,坤卦是要我們效仿地。乾卦就是要我們處理好和自己的關系。要效法天,不懈進取,自強不息。
19.凡事懂得如何進退,這是智者的常識,也是聖人的一大標志。變化是唯一不變的。乾坤合一得大道。乾卦是處理好與自己的關系——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坤卦是處理好與別人的關系——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情深者不壽,強極者得辱。謙謙君子,溫潤如玉。
20.善於當官的人樹德,不善於當官的人樹怨。當我們以仁愛之心和包容之心待人的時候,會創造很好的人際關系,以此來進行管理的時候,會更好地促進社會和組織的和諧美好。
21.多要求自己,就是乾卦的自強不息;少責備他人,就是坤卦的厚德載物。
22.謙卦的卦象,是高山隱藏於地中,象徵高才美德隱藏於心中而不外露,所以稱作謙。
23.一個經常找自己不足的人就會不斷進步,而一個經常找別人不足的人就會不斷退步。
24.德行寬容而守之以恭者榮,土地廣大而守之以儉者安,位尊祿重而守之以卑者貴,人眾兵強而守之以畏者勝,聰明睿智而守之以愚者哲,博聞強記而守之以淺者不溢,此六者皆謙徳也。
25.揚善於公堂,歸過於私室。
26.做事如果不分大小、不問輕重、不看效果,就必然把握不好度。
27.聰明睿智的人,要守之以愚;多聞博辯的人,要守之以陋;武力毅勇的人,要守之以畏;富貴廣大的人,要守之以儉,德施天下的人,要守之以讓。這五個方面,是古代賢君守天下而不失天下的原因。
28.中庸之道絕對不會是折中之道。
29.君子不器,就是不要以某種固定的框框來限定自己,而是根據具體情況隨機應變,否則就會作繭自縛。
30.圓通不是圓滑。圓通是原則性與靈活性的統一,而圓滑是只有靈活性,沒有原則性。
31.每個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死亡似乎剝奪了所有生命的意義,但只要把握了這樣三點啟示,都會無限延伸——做一個能夠照亮自己的人。做一個能夠照亮周圍的人。做一個能夠照亮後代的人。
32.執著追求理想的「迂」,與思考和解決問題的「智」,可以統一;倡導個人心靈的快樂與總為天下蒼生而憂。可以統一;追求自我完善與促使社會完善,可以統一;聖人和凡人,在一個人身上更是可以統一!
33.死亡似乎剝奪了所有生命的意義,但這屬於每個人僅有的一生,卻有著非凡的價值。這生命的價值,不是誰給予的,而是靠每個人自己主動賦予的。

Ⅱ 寫一篇關於孔子或孟子名言的議論文、註:不是在網上抄的、內容可以簡單

孔子曰:有朋至遠方來 不亦樂乎!

Ⅲ 摘抄《孔子》好句子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yuè)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yùn),不亦君子乎?」
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yuè)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yùn),不亦君子乎?」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子曰:「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子曰:「巧言令色〔巧言令色〕花言巧語,外表美好。令,好。,鮮矣仁〔鮮矣仁〕很少是有仁德的。鮮,少。!」(《論語?學而》)
子曰:「士志於道〔志於道〕有志於追求真理。,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未足與議也〕不值得和他交談。。」(《論語?里仁》)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論語?雍也》)
子曰:「知〔知〕通「智」,聰明。下面「知者不惑」的「知」與此相同。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壽〕長壽。。」(《論語?雍也》)
子曰:「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我欲仁,斯仁至矣〕我想要仁,仁就來了。意謂求仁是個態度問題,不是能力問題。。」(《論語?述而》)
子曰:「三軍可奪〔奪〕喪失。帥也,匹夫〔匹夫〕一個人,泛指平常人。不可奪志也。」(《論語?子罕》)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論語?子罕》)
子曰:「不患①〔患〕擔心。人之不己知〔不己知〕不了解自己。,患其不能〔不能〕沒有能力(才能)。也。」(《論語?憲問》)
子曰:「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論語?衛靈公》)
子曰:「過〔過〕有過錯,犯錯誤。後面的「過」是「過錯」的意思。而不改,是謂過矣。」(《論語?衛靈公》)

很高興為您解答 O(∩_∩)O~

採納一下吧 ^_^

不懂可以繼續追問喲 (*^__^*)

Ⅳ 孔子的批評摘抄短語和句子

名言內容:吾抄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襲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名言解釋:
見《論語·學而》曾子語。
日:每無。三省(xǐng醒):多次白找反省。謀:謀劃,做事。信:守信。傳(zhuǎn轉):老師所傳授的學業。習:溫習.這幾句大意是;我每天都多次自我反省:為別人操心辦事有沒有不忠誠的行為?在和朋友的交往中有沒有不守信用的地方?對老師所傳授給我的學業有沒有溫習熟練?
固然「吾日三省吾身」多少有點誇張,但對於一個謹慎的人來說,經常地作一作自我反省還是很有必要的,尤其是青少年,更應如此,同時,為別人做事要竭誠盡力,與朋喪交往要格守信用,老師教授的知識要時常復習,在今天看來也仍然是值得提倡的。這幾句可供論述培養優良的品德和良好的習慣時引用,也可供鼓勵青少年時引用。

Ⅳ 孔子的名人名言大全摘抄

孔子的名人名言
1. 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

2. 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

3. 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4. 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5. 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6. 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 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7. 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

8.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見利思義,見危授命。

9. 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10. 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臨大節而不可奪也。

11. 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12. 君於疾沒世而名不稱焉。

13. 夫達也者,質直而好義。察言而觀色,慮以下人。

14. 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

15. 君子易事而難說(悅),說(悅)之不以道,不說(悅)也。

16. 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

17. 子謂於產。「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養民也惠,其使民也義。」

18.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19. 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

20.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21. 君子坦盪盪,小人常戚戚。

22. 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

23. 放於利而行,多怨。

24.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25. 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26. 君子謀道不謀食,……君子憂道不憂貧。

27. 法語之言,能無從乎?改之為貴。

28. (「撰」去提手)與之言,能無說乎?繹之為貴。說而不繹,從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29. 見善無不及,見不善如探湯。

30. 君子尊賢而容眾,嘉善而矜不能。

31. 士而懷居,不足為士矣!

32. 不學禮,無以立。

33. 己所不欲,匆施於人。

34.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35. 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

36. 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37.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擇其不善者而改之。

38. 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下信乎?傳不習乎?

39. 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

40. 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篤敬,雖州里,行乎哉?

41. 行己有恥,使於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

42. 孔子曰:「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請問之。曰:「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

43. 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44. 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45. 過,則匆憚改。

46. 不遷怒,不二過。

47. 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48.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49. 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50.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己,不亦遠乎?

Ⅵ 名言名句優美句子抄寫大全

1、行萬里路,讀萬卷書。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3、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4、我所學到的任何有價值的知識都是由自學中得來的。——達爾文

5、少壯不努力,老大徒悲傷。

6、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顏真卿

7、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8、讀書要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

10、一日無書,百事荒廢。——陳壽

11、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12、一日不讀口生,一日不寫手生。

13、我撲在書上,就像飢餓的人撲在麵包上。——高爾基

14、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陸游

15、讀一本好書,就如同和一個高尚的人在交談。——歌德

16、讀一切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笛卡兒

17、學習永遠不晚。——高爾基

18、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志而好學,如炳燭之光。——劉向

19、學而不思則惘,思而不學則殆。——孔子

20、讀書給人以快樂、給人以光彩、給人以才幹。——培根

21、讀過一本好書,像交了一個益友。——藏克家

22、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周恩來

23、理想的書籍是智慧的銅匙。——列夫托爾斯泰

24、書籍是造就靈魂的工具。——雨果

25、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生活里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里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莎士比亞

26、鳥欲高飛先振翅,人求上進先讀書。——李若禪

27、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孫洙

28、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朱熹

29、人的影響短暫而微弱,書的影響則廣泛而深遠。——普希金

30、理想的書籍是智慧的鑰匙。——列夫托爾斯泰

Ⅶ 《孔子游春》請你抄寫課文中寫孔子志向的話.讀讀《論語》,孔子談志向的原話是什麼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

Ⅷ 摘抄孟子和孔子的名言

《孟子·梁惠王下》
孟子曰:「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專,民亦憂其憂。樂以屬天下,憂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曰:獨樂樂,與人樂樂,孰樂?
孟子曰:於我心有戚戚焉。
《孟子·公孫丑上》
孟子曰:「我知言,我善養吾浩然之氣。」
孟子曰:「尊賢使能,俊傑在位,則天下之士皆悅而願立於其朝矣。」
孟子曰:「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曰:「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
孟子曰:當今之世,舍我其誰。
《孟子·滕文公下》
孟子曰:「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Ⅸ 論語經典語錄摘抄及賞析

01巧言令色,鮮矣仁。

【出處】《論語·學而》

【釋義】花言巧語、偽裝和善,(這種人)是很少有仁愛之心的。

【賞析】這是孔子的話。他指出仁者必須直言正色,要誠實。仁,絕非外在的華麗,矯揉造作只能是偽善,那種巧言令色、以假面孔示人的人,是很少有仁者之心的,要注意提防。

02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出處】《論語·學而》

【釋義】我每天多次自我反省:替人家做事是不是盡了自己的能力?和朋友交往有沒有不誠實的地方?老師傳授的學業可曾用心溫習?

【賞析】這是曾子的有名的「吾日三省吾身」的話。曾子是儒家學派中強調內省、修養的有力倡導者,他自己也以此嚴格要求自己。他告誡人們:做人不要自欺,要天天反省自己,做事要謹慎。

03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

【出處】《論語·學而》

【釋義】辦理父母的喪事要謹慎地盡禮盡哀,對祖先要誠敬地追念致祭,(能做到這樣)民間的風習,就會歸於淳厚了。

【賞析】這是曾子的話。他告誡人們,使「民德歸厚」的做法,要從「慎終追遠」做起。注重喪祭,目的是強調仁、孝。仁、孝,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有了仁、孝,民間的風習就自會淳厚,而不是刁頑。

04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出處】《論語·學而》

【釋義】君子飲食不求飽足,居處不求安寧,勤勉敏捷地做事,謹慎地說話,又能經常向有道的人學習來糾正自己的錯誤,這樣可算是好學了。

【賞析】《論語》多次提到如何對待學習的問題。孔子對學習有很高的要求,要求自己不停地學,少說話多做事。他還對自己的弟子顏回身處陋巷、「簞食瓢飲」卻追求完美的精神生活大加贊揚。

05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出處】《論語·學而》

【釋義】不憂愁別人不了解自己,擔心的是自己不了解別人。

【賞析】一個人只要道德高尚、品德美善,何愁沒有知己?因此,他沒有必要為別人不了解自己而擔心。他要做的是從自身做起,看自已是否能了解別人、體悟到別人的方方面面。嚴於解剖自己,發揚自己的美德,如此才能高朋滿座,知交遍天下。這樣的話,即使你身處陋巷,居於茅屋,也不憂慮沒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了。

06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出處】《論語·為政》

【釋義】北辰:即北極星。共:同「拱」,拱衛,環繞。施行政事要用仁德,便會像天上北極星一樣,固定在一定位置,不移動,而所有的星辰都會環繞著、拱衛著它。

【賞析】這是孔子的話。他以北極星受眾星拱衛為喻,闡明國君為政之要當以仁德為本,這樣人民便會像眾星拱衛北辰一樣,歸順於他。

Ⅹ 閱讀《論語》,抄寫其中的名言警句

您好。這是餓精心選噠,
學而篇第一

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今譯】

孔子說:「學習了而時常溫習,不也高興嗎!有朋友從遠處來,不也快樂嗎!別人不了解我,我並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嗎!」

2、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今譯】

孔子說:「花言巧語,一副和氣善良的臉色,這種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今譯】

曾子說:「我每天多次檢查反省自己:為別人出主意做事情,是否忠實呢?和朋友交往,是否真誠講信用呢?對老師所傳授的知識,是否復習了呢?」

4、子曰:「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

【今譯】

孔子說:「治理擁有一千輛兵車的諸侯國,要嚴肅慎重、專心認真辦理政事,又

嚴守信用;節約財政開支,又愛護民眾;按照農時的忙閑去役使人民。」

5、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今譯】

孔子說:「孩子們,在家要孝順父母,出門要尊敬兄長,做人言行要謹慎講信用,廣泛地與眾人友愛,親近有仁德的人。這樣做了還有餘力,就要用來學習各種文化知識。」

6、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不學,吾必謂之學矣。」

【今譯】

子夏說:「尊重有賢德的人,而看輕貌美的女色;事奉父母,能盡力而為;為君主做事,能有獻身精神;和朋友交往,說話誠實能講信用。這樣的人即使是說沒學習過什麼,我也一定要說他是學習過了。」

7、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無憚改。」

【今譯】

孔子說:「君子[舉止]不莊重,就沒有威嚴,[態度]不莊重,學習的知識學問就不鞏固。做人主要講求忠誠,守信用。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如果有了過錯,就不要害怕改正。」

8、子禽問於子貢曰:「夫子至於是邦也,必聞其政。求之與?抑與之與?」子貢曰:「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

【今譯】

子禽問子貢:「我們老師每到一個諸侯國,一定會了解那一國的政事,是他主動詢問別人而得知的呢,還是別人主動告訴他的呢?」子貢說:「老師是靠溫和、善良、恭敬、儉朴、謙讓來了解政事的。[也可以說是求來的,但是]老師求得的方法,大概與別人求得的方法不相同吧?」

9、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今譯】

孔子說:「君子吃飯不追求飽足,居住不追求享受安逸,做事勤快敏捷,說話小心謹慎,向有道德的人看齊,時時改正自己的缺點錯誤,[這樣做,]。就可以說是一個好學的人了。」

10、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今譯】

孔子說:「不怕別人民不了解自己[的長處好處],怕的是自己不了解別人[的好歹]。」

為政篇第二

1、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今譯】

孔子說:「《詩經》三百[零五]篇,用一句話來概括[它的全部內容],可以說是:『思想純正,沒有邪惡的東西。』」

2、子曰:「道之以政①,齊之以刑②,民免而無恥②;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④。」

【今譯】

孔子說:「用行政命令來治理,用刑法來處罰,人民雖然能避免犯罪,但還不是從心裡知道[犯罪]是可恥的;用道德教化來治理,用禮來約束,人民就會有羞恥之心,而且會[自覺地]改過。」

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①,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②,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今譯】

孔子說:「我十五歲時開始立志學習;三十歲時能自立於世;四十歲時遇事就不迷惑;五十歲時懂得了什麼是天命;六十歲時能聽得進不同的意見;到了七十歲時才能達到隨心所欲,想怎麼做便怎麼做,也不會超出規矩。」

4、子曰:「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今譯】

孔子說:「[了解人,要]看他言行的動機,觀察他所採取的方法, 考察他安心於做什麼。 [這樣去了解, ] 人怎麼能隱瞞得了呢?人怎麼能隱瞞得了呢?」

5、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今譯】

孔子說:「時時溫習已學過的知識,由此就能獲取新的更深的知識,這樣就可以為人師表了。」

6、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今譯】

孔子說:「君子能[ 在道義上] 團結人但不[ 以私情而] 互相勾結;小人蒃於攏勾結而不[ 在道義上] 團結人。」

7、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今譯】

孔子說:「學習了而不深入思考,就會迷惑;[但] 只是去空想而不去學習, 那就危險了。」

8、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今譯】

孔子說:「仲由,我教導你的[知識],知道了嗎?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種態度才是明智的。」

9、哀公問曰:「何為則民服?」孔子對曰:「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

【今譯】

魯哀公問:「怎樣做才能使人民服從呢?」孔子回答說:「 選拔正直的人,安排的位置在邪惡的人之上,人民便服了;選拔邪惡的人,安排的位置在正直的人之上,人民就不服了。」

10、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

【今譯】

孔子說:「人不講信用, 真不知道怎麼可以呢![就好比] 大車上沒有輗, 小車上沒有軏, 它靠什麼行走呢?」

11、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諂也。見義不為,無勇也。」

【今譯】

孔子說:「不是自己的祖先卻去祭祀它,就是諂媚。遇到符合正義的事而不去做, 就是沒有勇氣。」

八佾篇第三

1、孔子謂季氏:「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今譯】

孔子談論季氏,說他在家廟的庭院里居然冒用了八佾規格的樂舞, 這種事如果可以容忍, 那還有什麼不可以容忍的呢?

2、子曰:「《關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

【今譯】

孔子說:「《關雎》篇,[它的主題表現了] 快樂,而不放盪;憂愁,而不悲傷。」

3、哀公問社於宰我。宰我對曰:「夏後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戰栗。」子聞之,曰:「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

【今譯】

魯哀公問宰我, 祭祀土地神的神主[要用什麼木料做牌位] 。宰我回答:「夏朝人用松樹, 商朝用柏樹, 周朝用栗子樹。[用栗的意思是] 說: 讓老百姓戰栗。」孔子聽了以後, [批評宰我] 說:「已求做過的事不用再說了, 已完成的事不必再勸諫了, 已過去的事不要再去責備追究了。」

里仁篇第四

1、子曰:「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

【今譯】

孔子說:「居住在有仁德的地方才是美好的。如果不選擇有仁德的住處, 哪能算得上是明智呢?」

2、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今譯】

孔子說: 「沒有仁德的人, 不能長久過窮困生活, 也不能長久過安樂生活。有仁德的人才能安心於實行仁德, 有智慧的人才能蒃於利用仁德。」

3、子曰:「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

【今譯】

孔子說:「君子關心的是道德教化,小人關心的是鄉土田宅;君子關心的是法度, 小人關心的是實惠。」

4、曰:「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

【今譯】

孔子說: 「不擔憂沒有官職地位, 擔憂的是自己沒有能用以站得住腳的[學問與本領]。不擔憂沒有人知道自己, 只求自己能成為值得別人知道的人。」

5、子曰:「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今譯】

孔子說: 「君子懂得義, 小人只知道利。」

6、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今譯】

孔子說:「看到賢人,就應該想到要向他看齊;看到不賢的人,就應該自我反省。」

7、子曰:「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

【今譯】

孔子說:「君子要謹慎地說話, 而要敏捷地行動。」

公治長篇第五

1、宰予晝寢。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污也。於予與何誅?」子曰:「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於予與改是。」

【今譯】

宰予白天睡大覺。孔子說: 「〔真像是〕腐朽的木頭不能再雕刻什麼了, 糞土的牆壁不能再粉刷了。對於宰予這個人, 何必再譴責他呢?」 孔子又說: 「開始時, 我對於人, 是聽了他的話便相信他的行為;現在,我對於人,是聽了他的話還要觀察他的行為。宰予這個人使我改變了觀察人的方法。」

2、子貢問曰: 「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 子曰:「敏而好學, 不恥下問, 是以謂之『文』也。」

【今譯】

子貢問道: 「孔文子〔的謚號〕為什麼稱『文』呢?」 孔子說:「〔他〕聰敏,愛好學習,向下面的人請教而不以為恥, 所以稱他為『文』。」

3、季文子三思而後行。子聞之,曰:「再, 斯可矣。」

【今譯】

季文子要三次考慮以後才去做某一件事。孔子聽到這事, 說:「考慮兩次, 就可以了。」

雍也篇第六

1、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今譯】

孔子說: 「品德好呀, 顏回啊! 一竹筒子飯, 一瓢水,住在簡陋狹小的巷子里, 一般人都忍受不了這種困苦憂愁,顏回卻不改變他〔愛學樂善〕的快樂。品德好呀, 顏回啊!」

2、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今譯】

孔子說:「〔內在的〕質朴勝過〔外在的〕文采, 就未免粗野;〔外在的〕文采勝過〔內在的〕質朴, 就未免浮誇虛偽。只有把文采與質朴配合恰當, 然後才能成為君子。」

3、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今譯】

孔子說:「一個人能生存, 是由於正直;不正直的人也能生存, 不過是由於僥幸而避免了禍患。」

4、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今譯】

孔子說:「〔對任何事業,〕知道它的人,不如愛好它的人;愛好它的人, 不如以實行它為快樂的人。」

5、子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今譯】

孔子說:「聰明智慧的人愛水, 有仁德的人愛山。聰明智慧的人活躍, 有仁德的人沉靜。聰明智慧的人常樂, 有仁德的人長壽。」

6、 子曰:「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

【今譯】

孔子說:「中庸作為一種道德, 是最高尚了! 人民缺少這種道德已很久了。」

述而篇第七

1、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於我老彭。」

【今譯】

孔子說:「只傳述〔舊的文化典籍〕而不創作〔新的〕, 相信而且喜愛古代的〔文化〕, 我把自己比作老彭。」

2、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今譯】

孔子說: 「默默地記住〔所見所聞所學的知識〕, 學習永不滿足, 耐心地教導別人而不倦怠, 〔這三方面〕我做到了哪些呢?」

3、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今譯】

孔子說: 「〔教學生〕不到他苦思冥想而仍領會不了的時候, 不去開導他;不到他想說而又說不出來的時候, 不去啟發他。告訴他〔方形的〕一個角, 他不能由此推知另外三個角, 就不要再重復去教他了。」

4、子謂顏淵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惟我與爾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軍,則誰與?」子曰:「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必也臨事而懼,好謀而成者也。」

【今譯】

孔子對顏淵說:「用我, 我就去干;不用我, 就隱藏起來。只有我和你能夠做到這樣吧!」 子路〔在一旁插言〕說: 「〔老師〕您如果統帥三軍〔去作戰〕, 那麼, 您要和誰在一起呢?」孔子說: 「赤手空要和老虎搏鬥, 沒有船要趟水過大河, 〔這樣做〕死了都不知後悔的人, 我不和他在一起。〔我要共事的人〕必須是遇事小心謹慎, 嚴肅認真, 善於籌劃謀略而能爭取成功的人。」

5、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今譯】

孔子說:「吃粗糧, 喝冷水,彎著胳膊墊著當枕頭, 樂趣就在其中了。用不義的手段得到富與貴, 對於我,〔那些富貴〕如同〔天上的〕浮雲。」

6、葉公問孔子於子路,子路不對。子曰:「女奚不曰,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雲爾。」

【今譯】

葉公向子路問到孔子, 子路沒回答。孔子說:「你為什麼不說: 他的為人啊, 發憤時, 竟忘記吃飯;快樂時, 便忘記憂愁;簡直連衰老就會到來也不知道, 如此而已。」

7、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今譯】

孔子說:「我不是生下來就有知識的人, 而是愛好古代文化, 勤奮敏捷地去求得知識的人。」

8、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今譯】

孔子說:「〔如果〕三個人在一起走,其中必定有可以作為我的老師的人。選擇他的優點長處, 而跟從〔學習〕;看到有什麼不好的地方, 就〔反省自己〕加以改正。」

9、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今譯】

孔子從四個方面教育學生:歷史文獻, 行為規范, 忠誠老實, 講究信用。

10、子曰:「君子坦盪盪,小人長戚戚。」

【今譯】

孔子說:「君子心胸平坦寬廣,小人局促經常憂愁。」

11、子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

【今譯】

孔子溫厚而又嚴肅,有威嚴而不兇猛,恭謹而又安詳。

泰伯篇第八

1、曾子有疾,召門弟子曰:「啟予足!啟予手!《詩》雲:『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而今而後,吾知免夫!小子!」

【今譯】

曾子病危,召集他的弟子們來,說:「[掀開被子]看看我的腳,看看我的手[有無毀傷之處]。《詩經》中說:『戰戰兢兢,就好像站在深淵旁邊,就好像踩在薄冰之上。』從今以後,我知道[我的身體]會免於毀傷了。弟子們!」

2、曾子有疾,孟敬子問之。曾子言曰:「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貴乎道者三:動容貌,斯遠暴慢矣;正顏色,斯近信矣;出辭氣,斯遠鄙倍矣。籩豆之事,則有司存。」

【今譯】

曾子有病,孟敬子去看望他。曾子對他說:「鳥快死了,它的叫聲是悲哀的;人快死了,他說的話是善意的。君子所應當重視的道有三個方面:使自己的容貌莊重嚴肅,這樣可以避免粗暴、放肆;使自己的臉色一本正經,這樣就接近於誠信;使自己說話的言辭和語氣謹慎小心,這樣就可以避免粗野和背理。至於祭祀和禮節儀式,自有主管這些事務的官吏來負責。」

3、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臨大節而不可奪也。君子人與?君子人也!」

【今譯】

曾子說:「可以把年幼的孤兒託付給他,可以把國家的命運委託給他,面臨重大考驗有氣節而不動搖屈服。這是君子一類的人嗎?是君子一類的人啊!」

4、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今譯】

曾子說:「士不可以不弘大剛強而有毅力,因為他責任重大,道路遙遠。把實現仁作為自己的責任,難道還不重大嗎?奮斗終身,死而後已,難道路程還不遙遠嗎?」

5、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今譯】

孔子說:「對老百姓,可以使他們順著當政者所指點的路線去走,而不可以使他們都知道為什麼這樣走。」

6、子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今譯】

孔子說:「不在那個職位上,就不要過問那方面的政事。」

7、子曰:「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與焉!」

【今譯】

孔子說:「多麼崇高偉大啊!舜和禹得到了天下,卻不去謀取個人的私利啊。」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