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勵志語錄 » 先秦諸子格言賞析

先秦諸子格言賞析

發布時間: 2021-02-12 22:05:03

① 諸子百家的哲理名言

1、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老子
2、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老子
3、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
4、魚不可脫於淵,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老子
5、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老子
6、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莊子
7、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合一。——莊子
8、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莊子
9、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
10、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孟子
11、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12、我知言,我善養吾浩然之氣。——孟子
13、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孟子
14、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
15、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孟子
16、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17、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孔子
18、道不同,不相為謀。——孔子
19、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孔子
20、君子坦盪盪,小人長戚戚。——孔子
21、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孔子
22、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
23、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屈原
24、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荀子
25、相呴以濕,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莊子
26、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韓非子
27、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孫武
28、嚴家無悍勇,慈母有敗子。——韓非子
29、仁人之所以為事者,必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墨子
30、小人謀身,君子謀國,大丈夫謀天下。——鬼穀子

② 先秦諸子選讀名言名句

1.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
《論語·微子》
2.欲潔其身,而亂大論. 《論語·微子》 3.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 《論語·子罕》 4.抑為之不厭,誨人不倦,則可謂雲爾已矣。 5.君子學道則愛人,小人學道則易使也。
《論語·述而》 《論語·陽貨》
6.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論語·雍也》 7.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論語·先進》 8.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9.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10.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11.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 12.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論語·為政》 《論語·衛靈公》 《論語·衛靈公》 《論語·衛靈公》 《論語·子路》
13.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論語·為政》 14.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 15.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雕也。 16.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17.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 18.舉直錯諸枉,能使枉者直。
19.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論語·顏淵》 《論語·子罕》 《論語·子罕》 《論語·顏淵》 《論語·顏淵》 《論語·雍也》
20.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論語·秦伯》 21.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論語·衛靈公》
22.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論語·里仁》 23.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論語·述而》 25.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論語·為政》
26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
《論語·季氏》
27.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論語·秦伯》
28.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論語·學而》 29.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
畝之田,數口之家可以無飢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 《孟子·梁惠王上》
30.苟為後義而先利,不奪不饜。
《孟子·梁惠王上》

③ 先秦諸子語錄

當然有,這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的組成。
關於人的德性,孔子強調仁和義,特點是仁。義是事之「宜」,即「應該」。它是絕對
的命令。社會中的每個人都有一定的應該做的事、必須為做而做,因為做這些事在道德上是
對的。如果做這些事只出於非道德的考慮,即使做了應該做的事,這種行為也不是義的行
為。用一個常常受孔子和後來儒家的人蔑視的詞來說,那就是為「利」。在儒家思想中,義
與利是直接對立的。孔子本人就說過:「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論語·里仁》)在
這里已經有了後來儒家的人所說的「義利之辨」,他們認為義利之辨在道德學說中是極其重
要的。
義的觀念是形式的觀念,仁的觀念就具體多了。人在社會中的義務,其形式的本質就是
它們的「應該」,因為這些義務都是他應該做的事。但是這些義務的具體的本質則是「愛
人」,就是「仁」。父行父道愛其子,子行子道愛其父。有個學生問什麼是仁,孔子說:
「愛人」(《論話·顏淵》)。真正愛人的人,是能夠履行社會義務的人。所以在《論語》中
可以看出,有時候孔子用「仁」字不光是指某一種特殊德性,而且是指一切德性的總和。所
以「仁人」一詞與全德之人同義。在這種情況下。「仁」可以譯為perfectvirtue(全德)。

④ 諸子百家名言名句大全

1.老子說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做人應如水,水滋潤萬物,但從不與萬物爭高下,這樣的品格才最接近道。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合抱的大樹,生長於細小的幼苗;九層的高台,築起於每一堆泥土;千里的遠行,是從腳下第一步開始走出來的。

2.莊子說

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無用之用也。

人們都知道有用的用處,卻不懂得無用的更大用處。

不忘其所始,不求其所終;受而喜之,忘而復之,是之謂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是之謂真人。

不忘記自己生命的本源,不尋求自己的歸宿。接受了自然賦予的生命而欣然自得,忘卻了生死的變化而復歸於自然。這就是叫做不以慾望之心損害自然之道,不以人為的力量去輔助天命之常,這就是真人了。

3.孔子說

君子坦盪盪,小人長戚戚。

君子心胸寬廣,能夠包容別人;小人愛斤斤計較,心胸狹窄。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可以與他周圍的人保持和諧融洽的關系,但他對待任何事情都必須經過自己大腦的獨立思考,從來不願人雲亦雲,盲目附和;但小人則沒有自己獨立的見解,只求與別人完全一致,而不講求原則,但他卻與別人不能保持融洽友好的關系。

4.孟子說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不得志時就潔身自好修養個人品德,得志時就使天下都能這樣。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有利於作戰的時令、氣候比不上有利於作戰的地形(重要),有利於作戰的地形比不上人心所向、上下團結(重要)。

5.墨子說

君子不鏡於水,而鏡於人。鏡於水,見而之容;鏡於人,則知凶與吉。

君子不用水來當鏡子,而是拿人來當鏡子。用水當鏡子可以看到自己的容貌,而用人當鏡子則可以知道吉凶。

輕千乘之國,而重一言之信。

君子重自己一句話的誠信,甚於有一千輛戰車的國家.

6.荀子說

先義而後利者榮,先利而後義者辱。

先考慮道義而後考慮利益的就會得到光榮,先考慮利益而後考慮道義的就會受到恥辱。

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

大自然的運行有其自身規律,這個規律不會因為堯的聖明或者桀的暴虐而改變。

7.孫子說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殆。

了解敵方也了解自己,每一次戰斗都不會有危險;不了解對方但了解自己,勝負的機率各半;既不了解對方又不了解自己,每戰必敗。

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上等的軍事行動是用謀略挫敗敵方的戰略意圖或戰爭行為,其次就是用外交戰勝敵人,再次是用武力擊敗敵軍,最下之策是攻打敵人的城池。

8.列子說

形枉則影曲,形直則影正。

東西的形狀歪斜了,它的影子也就彎曲了;身體挺直,影子也隨著挺直。

得時者昌,失時者亡。

凡是順應時機的就昌盛,違逆時勢的便滅亡。

9.韓非子說

千丈之堤,以螻蟻之穴潰;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煙焚。

千里大堤,因為有螻蟻在打洞,可能會因此而塌掉決堤;百尺高樓,可能因為煙囪的縫隙冒出火星引起火災而焚毀。

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

文人們總是靠筆桿子擾亂法制,俠客們總是用暴力觸犯律例。

10.屈原說

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

天下都是渾濁不堪只有我清澈透明(不同流合污),世人都迷醉了唯獨我清醒,因此被放逐。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在追尋真理方面,前方的道路還很漫長,但我將百折不撓,不遺餘力地去追求和探索。

⑤ 先秦諸子孔子,孟子,荀子,老子,莊子,韓非子,墨子等思想家名言

這里有孔子的名言

1. 是可忍,孰不可忍《論語•八佾》

譯文: 如果這件事情能容忍,那還有哪件事情不能容忍

2. 學而不厭,誨人不倦《論語•第七章•述而篇》

譯文:做人要不斷學習,不感到厭煩;教育學生要有耐心,不感到疲倦。

3.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第七章•述而篇》

譯文:三個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我的老師。應當選擇他們的優點去學習,對他們的缺點,如果自己有的話,要注意改正;如果沒有,就要加以防備。

4.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論語•第二章•為政篇》

譯文: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不知道不能裝作知道,這才是聰明的。指做學問態度要端正,也指做人要誠實。

5. 一言以蔽之,思無邪《論語•第二章•為政篇》

譯文: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它,就是思想純正。

6.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論語•第二章•為政篇》

譯文:三十歲能夠自立;四十歲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

7.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論語•第二章•為政篇》

譯文:在溫習舊知識時,能有新體會、新發現、就可以當老師了。

8. 君子不器 《論語•第二章•為政篇》

譯文:君子不像器具那樣,(只有某一方面的用途)。

9. 先行其言而後從之 《論語•第二章•為政篇》

譯文:對於你要說的話,先實行了,再說出來,(這就夠說是一個君子了)。

10. 見義不為,無勇也《論語•第二章•為政篇》

譯文:見到應該挺身而出的事情,卻袖手旁觀,就是怯懦。

11. 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論語•第七章•述而篇》

譯文:不到學生努力想弄明白但仍然想不透的程度時先不要去開導他;不到學生心裡明白卻又不能完善表達出來的程度時也不要去啟發他。教給他一個方面的東西,他卻不能由此而推知其他三個方面的東西,那就不再教他了。

12. 發憤忘食,樂以忘憂《論語•第七章•述而篇》

譯文:發憤用功,連吃飯都忘了,快樂得把一切憂慮都忘了。

13. 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論語•第七章•述而篇》

譯文:仁難道離我們很遠嗎?只要我想達到仁,仁就來了。

14.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第二章•為政篇》

譯文:只知道學習,卻不知道思考,到頭來等於白學;只知道思考卻不去學習,則就變得有害了。

15. 食不語,寢不言《論語•鄉黨》

譯文:吃飯睡覺的的時候最好不要說話

16. 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論語》

譯文:用不義的手段得到富與貴,對於我,那些富與貴就如同天上的浮雲

17. 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論語•里仁》

譯文:士的志趣在於道,而恥於衣食惡劣的話,是尚未與他把這個道理講透徹啊。

18. 不學禮,無以立《論語•季氏篇第十六》第十三章

譯文:不學禮何以立,不學禮你怎麼做人

19.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論語•公冶長》

譯文:天資聰明而又好學的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學識比自己差的人請教為恥

20. 裔不謀夏,夷不亂華,俘不幹盟,兵不逼好《左傳》

譯文華夏以外的人不得圖謀中原,夷人不得觸犯盟會,武力不能逼迫友好

21. 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論語》曾子說的,不是孔子

譯文:如果對於去世者的喪禮能慎重地處理舉行,日久之後亦能定期舉行祭禮不斷追思的話,社會之風俗道德也一定可以漸漸篤厚起來的。

22. 小不忍則亂大謀《論語•衛靈公》

子曰:巧言亂德,小不忍則亂大謀

譯文:孔子說:「花言巧語能敗壞德行。小事不能忍耐就會敗壞大事情。」

23. 道不同,不相為謀《論語•衛靈公》

走著不同道路的人,就不能在一起謀劃。比喻意見或志趣不同的人就無法共事。

24.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孔子《論語•衛靈公》

譯文:自己不想做的事,不要施加在別人身上

25.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論語•子路》

君子講求和諧而不同流合污,小人只求完全一致,而不講求協調

26. 君子坦盪盪,小人長戚戚 孔子《論語•述而》

譯文:君子通曉事理,故待人接物處世猶如在平坦大道上行走,安然而舒泰。小人心思常為物役,患得又患失,故常有戚戚之心。

27.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孔子《論語•泰伯》

譯文:不在那個職位上,就不去考慮那個職位上的事

28. 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 孔子《論語•子罕》

譯文:年輕人是值得敬畏的,怎麼就知道後一代不如前一代呢

29. 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孔子《論語•子罕》

譯文:軍隊的主帥可以改變,普通人的志氣卻不可改變

30. 智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孔子《論語.子罕》

譯文:聰明人不會迷惑,有仁德的人不會憂愁,勇敢的人不會畏懼

31. 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孔子《論語.子罕》

譯文:到了寒冷的冬季,才知道松樹柏樹是最後凋謝的

32.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孔子《論語.顏淵》

33. 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論語.子罕》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是孔子感嘆時光易逝,如滔滔江水。

34. 文武之道,一張一弛 《禮記•雜記下》

文、武,指周文王和周武王。意思是寬嚴相結合,是文王武王治理國家的方法。

孔子的名言:http://www.mingyandaquan.com/mingrenmingyan/2013/0816/1.html

⑥ 先秦諸子百家名句

諸子指的是中國先秦時期管子、老子、孔子、莊子、墨子、孟子、荀子等學術思想的代表人物;百家指的是儒家、道家、墨家、名家、法家等學術流派的代表家。諸子百家是後世對先秦學術思想人物和派別的總稱。春秋後期已出現頗有社會影響的法家、道家、儒家、墨家、陰陽家等不同學派,而至戰國中期,許多學派紛呈,眾多學說豐富多彩,為中國文化發展奠定了寬廣的基礎,中國術語上把這一時期稱為諸子百家或百家爭鳴時期。
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孟子·離婁下》
愛子,教之以義方,弗納於邪。——《左傳·隱公三年》
不吹毛而求小疵。——《韓非子·大體》
不遷怒,不貳過。——《論語·雍也》
倉廩實則知禮節,衣食足則知榮辱。——《管子·牧民》
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荀子·勸學》
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呂氏春秋·盡數》
太多了,寫這些吧

⑦ 我國先秦諸子散文中,屬於格言體的是

諸子散文從最初的語錄體散文,到對話論辯格言體散文,再到專題性論文,逐漸發展為成熟的論說文,奠定了中國古代論說文的體制

⑧ 《諸子百家名句賞析》全文,全部!

一、儒家 儒家是在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中出現的一個重要學派。由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創立,由著名思想家、文學家孟子加以發展。 儒家崇尚《周禮》,認為人人安分守己,互相關懷,達至一個大同世界,就是「仁」。「仁」是儒家的核心內容。其主要內容如下: 倫理觀∶「仁」是是倫理道德的總綱。「仁」就是「愛人」,君主要體民情、愛惜民力,反對苛政。若要實踐仁德,需要「忠」和「恕」。「忠」是盡自己的本分;「恕」是推己及人。提倡以「禮」、「樂」,約束人的行為,陶冶人的性情。 政治觀∶主張以禮義治國,回復西周時期的德治。而社會各階層人士應盡本分,以達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和階局面,這就是正名思想。 教育觀∶孔子提出「有教無類」的主張,認為教不應分貴賤賢愚。他認為「因材施教」是理想的教學方法。他又提倡「溫故知新」及「舉一反三」等學習方法。 宇宙觀∶對鬼神之說抱著「存而不論」的態度,主張「敬鬼神而遠之」,但卻十分重視祭祀祖先。 其後孟子以「性善說」論述「仁」,「人之異於禽獸者,幾希。」他認為人性本善,具備了惻隱、羞惡、辭讓、是非四種善端,加以發揚,便可成為仁、義、禮、智的德行。 荀子主張「性惡論」,認為人與禽獸無異,「飢而欲飽,寒而欲暖」,若順從人的本性而行,必會引起紛爭。他主張通過教育改變人的本性,為善去惡。荀子強調通過「禮治」維持社會秩序,使社會各階層人士安守本分,社會便能安定。 儒家學說所倡導的「仁、義、禮、智、信」,被歷代統治者及學術界所尊崇,成為中國傳統思想的核心及道德的主流。 代表人物: 孔子
孔子、孟子、荀卿、董仲舒、二程、朱熹、王守仁、王陽明。 代表人物介紹 孔子 孔子,名丘,字仲尼,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祖籍宋國栗(今河南商丘市夏邑縣)。據史記所說,他生於魯襄公二十二年(公元前551年),卒於魯哀公十六年(公元前479年),年七十三。他是儒家的始創人物,被後世尊為「萬世師表」,也被稱為「聖人」。 孔子周遊列國,先後到了衛、陳、蔡、楚、宋等國,宣揚其政治抱負,但皆不得要領。孔子不能伸展自己的抱負,心灰意冷,遂返回魯國,是為魯哀公十一年,孔子已六十八歲。自此以後,他潛心講學和著書,在此其間與弟子重新編訂了《五經》和撰寫《春秋》,為的是要記載春秋時代所發生的大事,闡發儒家的價值觀。其一生主要貢獻在於,奠定了教育的基礎,他在政治上採取保守主義,主張恢復西周禮樂制度;但在教育上倡導「因材施教」「有教無類」這些開明的啟發式教育方法,以及他對於思想領域的開創性見解間接的促進了春秋戰國時期「諸子百家」這一文化鼎盛現象的形成。 五年後,孔子去世,終年七十三歲。及後弟子們將老師一生的話語,去蕪存菁地摘錄下來,編成《論語》,是孔子的「言行錄」,具有較高的文學價值,是儒家學說的必讀經典。 孟子 孟子名軻,字子輿,又字子車、子居,魯國鄒(今山東鄒城)人。生於周烈王四年(公元前372年),卒於赧王二十六年(公元前289年)。他是孔子的孫子思的再傳弟子,也是孔子以後的儒家大師。 孟子在母親的教育下,用功讀書,學成以後以孔子的繼承者自任,招收弟子,並且游歷列國,宣揚「仁政」、「王道」的主張,提倡「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他到過齊、宋、魯、滕、梁等國,見過梁惠王,齊宣王等君主。雖然受到了尊敬跟禮遇,可是因為被認為思想保守,不合當時潮流,又沒有得到重用,只有滕文公曾經試圖推行他的政治主張。 到了晚年,孟子回鄉講學,和他的弟子萬章,公孫丑等,從事著書的工作,寫成了「孟子」七篇。它的篇目是:梁惠王、公孫丑、滕文公、離婁、萬章、告子以及盡心。由於每篇的分量很多,又分成上、下兩篇,因此全書共有十四卷。孟子的言論和事跡差不多都保存在這七篇之中。 荀子 荀子,名況,字卿,趙國郇邑(今山西安澤)人,生於周郝王二年(公元前313年),卒於秦始皇九年(公元前235年),戰國後期著名思想家、教育家。關於荀子的記載很少,而且頗有出入。荀子是繼孔子、孟子以後最大的儒學的。他的思想記載於《荀子》一書中,對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荀子曾經游歷燕、齊、楚、秦趙多國,後家居蘭陵至死。 在蘭陵時荀子開始教書與寫書,有名的韓非和李斯就是他這時候的學生,他也在這段時間完成他的代表作品-《荀子》。荀子雖是儒家之繼承人,但他並沒有盲目地將儒家學說全盤接收。反之,荀子將儒家學說融會貫通、加以發揮,提出了「性本惡」等影響後世深遠的學說。 二、道家 「道」是「老莊」學說的思想中心,是一切事物的根源。「道」亦是循環不息。道家強調凡事均無須強求,應順應自然,達至「道」的最高境界。道家精神在於精神上的超脫,不界限於形驅,只求逍遙及心靈上的開放。以下是道家的觀念∶ 宇宙觀∶「道」是無形及不可見的,是超時空的絕對精神,是宇宙最高本體及一切事物的根源。 政治觀∶春秋戰國時期,戰爭不斷,民生困苦,人們必須放棄逞才、逞智、逞強、逞力、回歸樸素、無知的境界,以「無為」治理天下,天下才能和平安定。最終希望回復「小國寡民」的原始社會。 人生觀∶萬物都有對立面,物極必反。因此,人們必須「知足寡慾」、「柔弱不爭」、「順應自然」,拋棄一切禮教的枷鎖,才能避免災禍。 代表人物: 老子
老子 據一般記載,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陽,楚苦縣歷鄉曲仁里(今河南省周口市鹿邑縣太清宮鎮)人,生卒年不詳,一說生於公元前604年,謚聃。有人叫他李耳,也有人叫他老聃。老子修道德,其學主無為之說,以自隱無名為務。有很多學者認為老子是戰國時代的人,但是比較多人認為老子是春秋時代的人。 道家的理論奠定於老子,老子《道德經》一書上下五千言,書中廣論道的形上學義、人生智慧義,提出一種有物混成且獨立自存之自然宇宙起源論,也提出世界存在與運行原理是「反者道之動」的本體論思想。對於存活於其中的人類而言,其應學習的就是處世的智慧。老子也提出了眾多的政治、社會與人生哲學觀點出來,主張「無為而治、小國寡民」。 莊子 莊子名周,字子休,宋國蒙人(今河南商丘市),生卒於約公元前369年至公元前286年,據《史記》所記載與梁惠王、齊宣王同時。 莊子早年曾在蒙作過漆園吏,後一直隱居。他生活貧困,但淡泊名利,楚王聞其賢德,曾派使者贈以千金並請他作宰相,被他拒絕。遂終身不復仕,隱居於抱犢山中。 莊子學識淵博,交遊很廣,著有《莊子》一書,大旨本於《老子》,然其要本歸於老子之言,也有自己獨到見解,其著書十餘萬言,大抵率寓言也。作漁父、盜跖、胠篋,以詆訿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術。 列子 列子,名寇,又名禦寇(又稱「圄寇」「國寇」),相傳是戰國前期的道家人物,鄭國(今河南鄭州新鄭市)人,與鄭繆公同時。其學本於黃帝老子,主張清靜無為。後漢班固《藝文志》「道家」部分錄有《列子》八卷,早已散失。今本《列子》八篇,內容多為民間故事、寓言和神話傳說。從思想內容和語言使用上來看,可能是晉人所作,是東晉人搜集有關的古代資料編成的,晉張湛注釋並作序。 《列子》又名《沖虛經》,是道家重要典籍。列禦寇所著,所著年代不詳,大體是春秋戰國時代。該書按章節分為《天瑞》《黃帝》《周穆王》《仲尼》《湯問》《力命》《楊朱》《說符》等八篇,每一篇均有多個寓言故事組成,寓道於事。 三、墨家 尚賢尚同是墨家的基本政治綱領。墨家與儒家並稱「顯學」。以下是墨家的觀念。 倫理觀∶提出「兼愛」,主張愛不應有親疏、上下、貴賤、等級的分別。他認為天下之所以大亂,是由於人不相愛。 政治觀∶主張「尚賢」、「尚同」,提倡選任賢才,消除階級觀念,使天下大治,主張「非攻」,反對一切侵略戰爭。 經濟觀∶反對奢侈的生活,主張節儉,提出「節用」、「節葬」、「非樂」的思想。 宇宙觀∶提出「非命」,認為命運不能主宰人的富貴貧賤,強調只要通過後天的努力就可以改變。為了求福避禍,他又主張「尊天」、「事鬼」。 由於墨家從創始人墨子到主要的代表人物,都是社會中底層的學者,所以墨家更能體會到戰亂時期社會中勞動人民的凄慘生活,所以相對於儒家的過分講求「禮」,墨家更注重刻苦、節儉的生活習慣,而且不吝於做低層的勞動工作,被儒生辱為「淫巧之技」,生活上的偏差,立場上的對立,和思想上比「仁愛」更難遵從的「兼愛」,使得墨家並未得到統治者的支持,日後發展不大。 代表人物: 墨家人物
墨子 春秋末戰國初思想家、學者,墨家學派創始人。姓墨名翟,生卒於約公元前468年至公元前376年,魯國人,今山東省滕州市人。墨子出身平民,自稱「北方之鄙人」,人稱「布衣之士」和「賤人」。 他曾為宋國大夫,自詡「上無君上之事,下無耕農之難」,是同情「農與工肆之人」的士人;曾師從史角之後,傳其清廟之法;又學於儒者,習孔子之術,稱道堯舜大禹,明於《詩》、《書》、《春秋》,因不滿儒家禮樂煩苛,於是棄周道而用夏政。 宣揚非攻、尚賢、尚同、節用、節葬、非樂、天志、明鬼、非命,而以兼愛為核心。其為人「以繩墨自矯,而備世之急」。為宣揚自己的主張,墨子廣收生徒,尋常親從弟子數百人,形成聲勢浩大的墨家學派。墨子上說「王公大人」,下教「匹夫徒步之士」,幾乎「遍從人而說之」。行跡所至,東到齊,西遊鄭、衛,南至於楚、越。 墨子博學多才,擅長工巧和製作,還擅於守城技術,其後學總結其經驗為《城守》二十一篇。還在名辯說方面有所成就,成為戰國名辯思潮的祖源之一。墨子的事跡,分別見與《荀子》、《韓非子》、《莊子》、《呂氏春秋》、《淮南於》等書,其思想則主要保存在墨家後學《墨子》一書中。 四、法家 法家是先秦諸子中對法律最為重視的一派,主張「以法治國」,而且提出了一整套的理論和方法。這為後來建立的中央集權的秦朝提供了有效的理論依據,後來的漢朝繼承了秦朝的集權體制以及法律體制,成為中國古代封建社會的政治與法制主體。 法家重視法律,反對儒家的「禮」,反對貴族壟斷經濟和政治利益的世襲特權,要求土地私有和按功勞與才幹授予官職。法律的作用就是「定分止爭」,也就是明確物件的所有權。「興功懼暴」,鼓勵人們立戰功,而使那些不法之徒感到恐懼,興功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富國強兵,取得兼並戰爭的勝利。 法家反對保守的復古思想,主張銳意改革。他們認為歷史是向前發展的,一切的法律和制度都要隨歷史的發展而發展,既不能復古倒退,也不能因循守舊提出「不法古,不循今」的主張。韓非則集法家大乘,提出「時移而治不易者亂」,把守舊的儒家諷刺為守株待兔的愚蠢之人。 商鞅、慎到、申不害三人分別提倡重法、重勢、重術,各有特點。韓非提出了將三者緊密結合的思想。法是指健全法制;勢指的是君主的權勢,要獨掌軍政大權;術指的是駕御群臣、掌握政權、推行法令的策略和手段,主要是察覺、防止犯上作亂,維護君主地位。 代表人物: 法家人物
韓非 韓非,姓韓名非,戰國末年的韓國(今河南鄭州新鄭市)人,出身於貴族,為韓國的公子,生年與血親已不可考,卒於公元前233年。韓非口吃,不善於言說,而好著書。韓非與李斯為同學,同師事於荀子。 韓非見當時韓國勢弱,曾數諫韓王,但韓王不聽。韓非痛恨治國不修明法治,不實行富國強兵,而重用那些沒有實際經驗好發空論的人。於是他觀往者得失之變,作《孤憤》、《五蠹》、《內外儲》、《說林》、《說難》十餘萬言,成為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書成後傳至秦國,秦王讀後說:「嗟乎!寡人得見此人與之游,死不恨矣。」韓非的著作得到了秦始皇的稱贊。 秦國攻韓,韓王本來不用韓非,待秦進攻甚急,韓王於是委派韓非出使秦國。秦王見到了韓非很為喜悅,但亦未信用。李斯認為,韓非為韓國的公子,終為韓而不為秦,因此向秦王建議,既然不用韓非,不如誅之,以免後患。秦王以為然,下令治非。李斯則暗中差人送韓非毒葯,使自殺。韓非懷才而不遇,終為自己的同學所殺。 商鞅 商鞅(公元前390年至公元前338年),姓公孫,名鞅,衛國(今河南安陽市)人,秦孝公時封於商邑,故名商鞅,號為商君。商鞅為衛國庶出公子,故亦稱為衛鞅。商鞅先事魏相公叔痤為中庶子。公叔痤知道商鞅有才能而未得重用,向魏惠王推薦商鞅。商鞅未被惠王納用,待公叔痤去世後,聞孝公下令國中求賢者,於是商鞅西入秦。 商鞅入秦後,秦孝公前後四次接見他。孝公不欲仁政德治的儒家之道,而信霸道,與商鞅的法家思想相合,並在秦國推行最為徹底的變法運動。 商鞅在秦國前後實行了兩次變法,比較徹底地廢除了舊制度,實行了新制度,使得秦國很快強盛起來,成為戰國時期第一等強國。其後,商鞅本人卻遭到貴族保守派的誣陷,被處以車裂極刑。 五、兵家 兵家是中國古代對戰略家與軍事家的通稱,又特指先秦對戰略與戰爭研究的派別。兵家的重要著作有《孫子兵法》、《吳子》、《孫臏兵法》、《司馬法》、《六韜》、《三略》和《尉繚子》等。 兵家集大成者是孫武的《孫子兵法》。中國自古以來兵家一直是受到重視的。 兵書在中國的發展源遠流長,兵書產生於西周,成熟於春秋。 如何從宏觀上把握戰爭,是兵法的關鍵。戰爭是政治的繼續,關繫到一國或一民族的生死存亡或被人奴役的大事。兵法也可以將它看成既是一部如何統治國家,制定國家戰略的指引;又是一部如何領兵打仗,制定戰爭戰略與策略的書本。 代表人物: 孫武 孫武齊國(今山東臨淄)人,字長卿,春秋時兵法家。曾以《兵法》十三篇見吳王闔閭,經伍子胥的推薦,被任命為將,率吳軍攻破楚國。 他認為「兵者,國之大事」,提出「知彼知己,百戰不殆」,注重了解情況,全面地分析敵我、眾寡、強弱、虛實、攻守、進退等矛盾雙方,並通過對戰爭客觀規律的認識和掌握以克敵制勝。他還提出「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謂之神」,強調了戰略戰術上的「奇正相生」和靈活運用。 孫武著作有《孫子兵法》一書,為中國最傑出的兵書,並深受世界各地所重視。 孫臏 齊國阿鄄(今山東陽谷、甄城縣)人,孫武的後代,大致與商鞅、孟軻同時,為戰國時兵法家。他曾 與龐涓同學兵法,當龐涓作魏惠王將軍時,忌其才能,把他騙到魏國,處以臏刑(即去膝蓋骨),故稱孫臏。後經齊國使者秘密載回,被齊威王任命為軍師,協助齊將田忌,設計大敗魏軍於桂陵、馬陵。 他繼承和發展了孫武的軍事理論,把「道」看作戰爭客觀規律,提出了以寡 勝眾、以弱勝強的戰法,主張以進攻為主的戰略,根據不同地形,創造有利的進攻形勢,重視對城邑的進攻和對陣法的運用。著有《孫臏兵法》一書。 六、縱橫家 「縱」指「合縱」,「橫」指「連橫」。 所謂「合縱」,指戰國時齊、楚、燕、韓、趙、魏等六國聯合抗秦的外交策略。 所謂「連橫」,指以上六國分別與秦國結盟的外交策略。 「縱」與「橫」的來歷,據說是因南北向稱為「縱」,東西向稱為「橫」。六國結盟為南北向的聯合,故稱「合縱」;六國分別與秦國結盟為東西向的聯合,故稱「連橫」。所謂「縱橫家」,指鼓吹「合縱」或「連橫」外交策略的人物。 稱蘇秦和張儀為最著名的縱橫家,沒有蘇、張,就不存在合縱與連橫,自然也就不會有所謂縱橫學和縱橫家。後來的主父偃也是縱橫家的代表,縱橫家的著蘇秦的《蘇子》,張儀的《張子》等大部分在漢朝前亡佚。現在僅存的鬼穀子是縱橫家唯一的議論著作。另有《戰國策》是記錄縱橫家言行的書籍代表人物: 鬼穀子 鬼穀子,姓王名詡,春秋時人。籍貫不詳,據考為衛國(今河南鶴壁市淇縣)人,常入雲夢山(在河南省鶴壁市淇縣)采葯修道。因隱居清溪之鬼谷,故自稱鬼谷先生。 鬼穀子為縱橫家之鼻祖,蘇秦與張儀為其最傑出的兩個弟子〔見《戰國策》〕。另有孫臏與龐涓亦為其弟子之說〔見《孫龐演義》〕。 縱橫家所崇尚的是權謀策略及言談辯論之技巧,其指導思想與儒家所推崇之仁義道德大相徑庭。因此,歷來學者對《鬼穀子》一書推崇者甚少,而譏詆者極多。其實外交戰術之得益與否,關系國家之安危興衰;而生意談判與競爭之策略是否得當,則關繫到經濟上之成敗得失。即使在日常生活中,言談技巧也關繫到一人之處世為人之得體與否。當年蘇秦憑其三寸不爛之舌,合縱六國,配六國相印,統領六國共同抗秦,顯赫一時。而張儀又憑其謀略與游說技巧,將六國合縱土蹦瓦解,為秦國立下不朽功勞。所謂「智用於眾人之所不能知,而能用於眾人之所不能見。」潛謀於無形,常勝於不爭不費,此為《鬼穀子》之精髓所在。《孫子兵法》側重於總體戰略,而《鬼穀子》則專於具體技巧,兩者可說是相輔相成。 蘇秦 蘇秦字季子。戰國時東周洛陽(今河南洛陽市)人。學縱橫之術游說各國,初至秦說惠王,不用。乃東至趙、燕、韓、魏、齊、楚,游說六國合縱御秦。他相六國,歸居於趙,被趙封為武安君。其後秦使人誑齊、魏伐趙,六國不能合作,合縱瓦解。 他入燕轉入齊,為齊客卿。與齊大夫爭寵,被人殺死。一說他自燕入齊從事反間活動,使燕得以破齊,後反間活動暴露,被齊車裂而死。 縱橫家有《蘇子》三十一篇,今佚。馬王堆漢墓出土帛書《戰國縱橫家書》保存有蘇秦的書信和游說辭十六章,與《史記?蘇秦列傳》有所不同。 張儀 張儀是魏國(今河南開封市)人,戰國時著名的縱橫家。於魏惠王時入秦,秦惠文君以為客卿。公元前328年,秦使張儀、公子華伐魏,魏割上郡於秦。當年,張儀為秦相。 惠文君於十三年(公元前325年)年稱王,並改次年為更元元年。更元二年,張儀與齊、楚、魏之執政大臣在嚙桑相會,隨即免相。次年,張儀相於魏,更元八年,又相於秦。 十二年,張儀相於楚,後又歸秦。惠文王卒後,武王即位,與張儀有隙,他離秦去魏,據《竹書紀年》記載,就在這一年五月卒於魏。《漢書?藝文志》縱橫家類有《張子》十篇,匯集了張儀的作品或和他有關的材料,今已。

⑨ 結合先秦散文,談談你對格言的認識

先秦散文是中國古代來散文的開端,它源分為諸子散文和歷史散文。在藝術成就上諸子散文對日後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 先秦諸子散文的發展,可分為三個階段。春秋末、戰國初為第一階段,代表作有《論語》、《墨子》,文章多為語錄體,或為簡明的議論短章。戰國中期為第二階段,代表作是《孟子》、《莊子》,文章逐漸由語錄體發展為對話式論辯文與專題論文。戰國後期為第三個階段,《荀子》、《韓非子》是其代表作,其文章基本上都是宏篇巨制的專題論文,完善了論說文的體制。而中國最早的格言也出現在春秋戰國時期,如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易經》;發奮忘食,樂以忘優,不知老之將至《論語》;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論語》;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大學》;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等等。格言屬於先秦諸子散文的一種,而經典著作《論語》大部分以格言的形式展現。

⑩ 古代格言警句可以先秦諸子如 老子 莊子 論語裡面的,幫忙挑選30則,要整整30個!

1.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詩經 衛風 洪奧)

指做玉石的方法,要用鋸子切,銼子磋,再慢慢雕琢,最後磨光。

喻做學問還要像玉一樣地切磋琢磨。

2.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詩經 小雅 鶴鳴)

它山上的石塊,可以用來磨玉石。指相互借鑒,取長補短。

3. 兢兢業業,如霆如雷 。(詩經 大雅 雲漢) 形容做事謹慎、勤懇

4. 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戒。(詩經 大序)進言的人沒有罪過,聽的人足以引起警戒。

5. 輔車相依,唇亡齒寒 。 (左傳)車輪外的直木與車相互依靠,唇沒有了,牙齒就感到寒冷。「輔」指車輪外的直木。(比喻兩者關系密切,利害相關。)

6.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左傳)

皮沒有了,毛長在哪裡?「傅」通「附」附著,靠近。(比喻事物失去了基礎,就不能存在。)

7. 言之無文,行而不遠。(左傳)說話沒有文采,就傳播不遠。

8.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戰國策)常用來表示記取過往的經驗教訓,以作為後來行事的借鑒。

9. 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戰國策)走失了羊,趕快修補羊圈,還不算晚。比喻失誤要後及時補救。

10.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戰國策)

指在一個陷阱的環境里,不要過於與對手爭強好勝,以免忘了更大的、共同的敵人。

11. 仁者見之謂之仁,知者見之謂之知。(周易)仁慈的人觀察事物,看見的是其「仁」的一面;智慧的人觀察事物,看見的是其「智」的一面。(比喻對同一個問題,不同的人從不同的立場或角度有不同的看法。)

12.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周易)天體運行,剛健有力,君子處世,應像天一樣,自我力求進步,永不停息。(指一種積極的人生態度。)

13. 滿招損,謙受益。(尚書)驕傲自滿會招來損失,謙遜虛心會得到好處。(告訴人們要謙虛不要自滿。)

14. 為山九仞,功虧一簣。(尚書)

築九仞高的土山,由於只差一筐土因而不能完成。比喻一件事只差最後一步未能完成,含有惋惜的意思。

15.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論語 為政)一個人如果不守信用,不知他怎麼可以做人。(做人要守信用。)

16.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論語 為政)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才是真知。(要謙虛實在,不能不懂裝懂。)

17.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 為政)罔,迷惘。殆,危殆。

一個人如果只學習不思考消化,則惘然一無所知;一個人如果思考而不知學習,則就更危殆不安了。

18. 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我十五歲時,便立志於學習之上;三十歲時,能立身處世;四十歲時,可以免於迷惑;五十歲時,已經夠領悟天命;六十歲時,就可以順從天命;七十歲時,終於能做到隨心所欲而行,且所為都符合於規矩的境界了。(論語)

19. 言必信,行必果。(論語 子路)說話要講信用,做事要有決斷。

20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論語 子路)在上位者本身言行正當,即使不發號令,百姓也會跟著行動。他本身言行不正,即使發號施令,百姓不會服從。

21. 名不正,則言不順。(論語 子路)名義不正當,那麼道理也講不通。

22.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論語 衛靈公)一個人如果沒有長遠打算,必有眼前的憂慮。

23. 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論語 衛靈公)君子不單憑言語推薦人,也不單憑人來廢除他的言論。君子不因某人話說得好而重用他,也不會因為不用某人而廢棄他有益的話。

24. 小不忍,則亂大謀。(論語 衛靈公)對小事不忍耐,沒耐性,就會影響大局,壞了大事.

25.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論語 衛靈公)做工的人要把工做好,必須先磨好工具。(本句原意是說明實行仁德的方式,就是要先侍奉賢者,結交仁者。現在的意思就是「磨刀不誤砍柴功」) 利:使……鋒利。

26. 學而不厭,誨人不倦。(論語 述而)勤奮學習不厭煩,教誨別人不厭倦。

27. 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論語 述而)不到他想弄懂卻怎麼也弄不懂的時候不去啟發他;不到他想說可怎麼也說不清楚的時候不去引導他。憤:想弄懂而還沒有弄懂的心理狀態,也就是充滿求知慾時的精神飽滿振奮狀 誹:指想用語言表達什麼意思而還沒有找到合適的言詞的狀態。

28. 君子坦盪盪,小人長戚戚。(論語·述而)君子心胸寬廣,小人經常憂愁。

坦盪盪:心胸寬廣、開闊、容忍。 長戚戚:經常憂愁、煩惱的樣子。

29.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述而》)三個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我的老師。我選擇他善的品德向他學習,看到他不善的地方就作為借鑒,改掉自己的缺點。

30. 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論語·里仁》)見到別人好的道德品質,就應該虛心向他學習、看齊,見到別人不好的品德表現,就應該自我反省。(自己有沒有與他相類似的錯誤)。

31. 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論語·里仁》)君子明白大義,小人只知道小利。

32.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論語·子罕》)軍隊可以被奪去主帥,男子漢卻不可被奪去志氣。三軍:軍隊的通稱。匹夫:夫婦相匹配,分開說則叫匹夫匹婦,所以匹夫指男子漢。

33.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雕也。 (《論語·子罕》)

到了天氣寒冷時,才知道松柏樹是最後凋落的。雕:同「凋」,凋落。

34.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論語·泰伯》)

鳥快要死的時候,鳴叫的聲音是悲哀的;人快要死的時候,說出來的話也是善良的。

3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論語·雍也》)

知道它的人不如喜好它的人,喜好它的人不如以它為樂的人。

36.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論語·學而》)

學習,而後時常溫習,是很高興的事情。時:時常。習:復習。說:同「悅」,高興。

37.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論語.學而》有朋友從遠方來沒,不是很快樂的事嗎?註:自, 從

38.己所不欲,勿施與人。《論語.顏淵》譯:自己不願要的也不要施加給別人。註:欲, 想要 施, 給予

39.知者樂水,仁者樂山。《論語.顏淵》有智慧的人喜歡水,有仁義的人喜歡山。知, 同」智」 樂,喜歡

40.是可忍,孰不可忍。《論語》如果這個都可以忍,那還有什麼不可容忍的呢?是,這個 孰:哪個

41.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論語》不擔心人口少而擔心政治不均勢,不擔心財富貧乏而擔心社會動盪。寡,指人口少 均,並非指平均財富,亦非指平均領地與人口,而指各守本分,維持社會均勢。

42.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論語》對老者讓他安逸,對朋友予以信任,對年輕人予以關懷。

43.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禮記.中庸》

不論做什麼事,事先有準備就會成功,否則就會失敗。預,預先立,成就 廢,敗

44.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禮記.學記》

玉石若不經過雕琢,就不會成為玉器;人若不學習,就不會懂得道理。琢,雕琢

45.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禮記.學記》

學習之後才會知道自己的不足之處,教學之後才會知道困惑的地方。註:困,困惑,理解不透

46.一張一弛,文武之道。《禮記.雜記》治理國家寬嚴相濟,這是文王和武王的治國之道。

張,弛:弓上弦叫張,卸下弦叫馳,比喻嚴和寬。文,武:指周文王和周武王。

47.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中庸》

廣博的學習知識,仔細地詢問知識,謹慎的思考知識,明確地分辨知識,全心全意地用知識。審,詳盡

48.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禮記.禮運》只要做人光明磊落,那麼到哪裡都有公平。

49.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

接受了別人的禮品而不思回報,是失禮的行為。禮,原是禮節禮貌。現在人們通常指禮物。

50.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大戴禮記)

這句話告誡人們指責不要太苛刻,看問題不要過於嚴厲,否則就容易使大家因害怕而不願意與之打交道,就像水過於清澈養不住魚兒一樣。

51.天降將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孟子)

上天將要下達重大使命給這樣的人,—定要先使他的內心痛苦,筋骨勞累,體膚餓瘦,身受貧困之苦,種種行動去阻礙、干擾他的事業。(人要生存,要有作為,要有出息,就要敢於直面內憂外患,就要歷經一番艱辛困苦的磨難,就要歷經一番肉體至精神的人生錘煉。)

52.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孟子)憂患可以使人謀求生存,而安樂必將導致滅亡。

(也就是說,一個人假設常處於安樂的生活之中,不思進取,就沒有憂患意識,就會走向滅亡。)

5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尊敬自己的父母和老人,同時也尊敬別人的父母和老人;愛護自己的幼小兒女,同時也愛護別人的幼小兒女。

54.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孟子)。沒有圓規和直尺,就做不出真正「圓」或「方」的形狀來。 「規」是圓規,「矩」是直尺。(比喻做事要遵循一定的法則。)

55.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

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幫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幫助他的人就少。

56.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孟子)人民放在第一位,國家其次,君王放在最後。

這其實是一種儒家對君主專政的「訓政」,要求君主體恤民情,關心民瘼,為老百姓謀福利。

57.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孟子)

富貴不能迷亂他的思想,貧賤不能改變他的操守,威武不能壓服他的意志,這才叫作大丈夫。

58.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荀子)

不停地刻,金塊和石頭都可以被雕刻。(比喻做事只要持之以恆,再多的困難也能克服。)

59.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荀子)

青,從藍草中取得,顏色卻比藍更深。(比喻後生晚輩通過學習和積累,學習超過前輩。)

60.駑馬十駕,功在不舍。(荀子)劣馬不停地走十天(也能走很遠的距離),他的成功在於不斷行走。(比喻先天條件差的,只要通過不懈的努力,也能取得很大的成就。)

61.水則載舟,水則覆舟 《荀子·王制》水既能托載著船前進,也能使船傾覆。

這句話深刻地指出,凡事都具有兩重性,好的事情如不加以適當引導就會造成壞的結果,壞的事情如經合理疏導則可以引出好的結果。

62.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老子·道德經》奈何:為什麼;懼之:威嚇老百姓

老百姓不怕死,為什麼還要用死來威嚇他們。(這句話是老子反對用嚴刑峻法治理天下所提出的。)

63.禍兮,福之所依;福兮,禍之所伏 《老子·道德經》禍是造成福的前提,而福又含有禍的因素。

(好事和壞事是可以互相轉化的,在一定的條件下,福就會變成禍,禍也能變成福。)

64.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老子》天道公平,作惡就要受懲罰,它看起來似乎很不周密,但最終不會放過

一個壞人。(比喻作惡的人逃脫不了國法的懲處。)

65.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老子·八十一章》真實可信的言詞是不美的,美的言詞是不真實可信的,即美者不真,真者不美。(這里老子把美與真看成是對立的、不相容的。這是對當時社會中存在的那種善用漂亮的言詞掩蓋虛假本質的欺詐、丑惡現象的揭露和抨擊。有著重要的批判意義和價值。)

66.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壘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老子·道德經》

雙手摟得過的大樹,是從細小的幼苗生長起來的。九層高的樓台,是從一堆土建築起來的。千里的旅程是從第一步開始的。(比喻事物的成就都是由小到大,由低到高,由近到遠發展起來的。這一定的步驟必須循序漸進,不可急成。)

67.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莊子·養生主》生:生命。涯:邊際,極限,知:知識。

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識是無限的。即感嘆有限人生對無限知識的無奈

68.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莊子·山木》醴,此處意為甜酒。君子志同道合,不求私利,他們的交情看起來像水一樣淡。小人交朋友以利為先,往往親密狎昵,他們的交情就象醇酒一樣甘爽。

69.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 《管子》倉廩:儲存糧食的倉庫。

只有國家儲存糧食的倉庫充足,人民才會懂得繁文禮節,只有豐衣足食,百姓才會懂得光榮和恥辱。

(揭示了兩個文明建設之間的關系,精神文明是要以物質文明為基礎的。)

70.知彼知己,百戰不殆 《孫子兵法·謀攻》了解自己,了解敵人,百戰都不會失敗。即如果對敵我雙方的情況都能了解,打起仗來就可以立於不敗之地。(比喻做事之前要做好充分准備。)

71.為者常成,行者常至 《晏子春秋》為:實際去做。行:走。至:到達目的地。

努力去做的人常常可以成功,不倦前行的人常常可以達到目的。

72.疑行無成,疑事無功 《商君書·更法》 行動遲疑不決辦不成事,做事猶豫不能成功。

73.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離騷》

天地那麼廣大,路途那麼遙遠,我將四處尋找與我志向相同的賢人。是描寫詩人對未來道路的探索

74.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楚辭)短:不足,長:有餘。比喻各有長處,也各有短處,彼此都有可取之處。

75.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呂氏春秋·盡數)

流動的水不會發臭,經常轉動的門軸不會腐爛。比喻經常運動的東西不易受侵蝕。

76.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史記·淮陰侯列傳)不管多聰明的人,在很多次的考慮中,也一定會出現個別錯誤。平凡的人在許多次考慮中,也會有一次是正確的。

77.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史記·李將軍列傳》原意是桃樹不招引人,但因它有花和果實,人們在它下面走來走去,走成了一條小路。比喻人只要真誠、忠實,就能感動別人。

78.非規矩不能定方圓,非准繩無以正曲直。(淮南子)

沒有儀器不能進行測量,使用儀器必須遵守相應的操作規則。(比喻權衡事物的法度現在多已不成規矩無以成方圓出現,指沒有規矩的約束,就不可能成為有用之才)

79.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淮南子·說林訓》

站在水邊想得到魚,不如回家去結網。(比喻只有願望而沒有措施,對事情毫無好處。)

80.差之毫釐,謬以千里。《禮記·經解》

開始時雖然相差很微小,結果會造成很大的錯誤。(比喻做事須謹慎,不能出一點點差錯)

81.盛名之下,其實難副。《後漢書·黃瓊傳》 盛:大;副:相稱,符合。名望很大的人,實際的才德常是很難跟名聲相符。指名聲常常可能大於實際。用來表示謙虛或自我警戒。

82.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後漢書·馮異傳》東隅:東方日出處,指早晨;桑、榆:指日落處,也指日暮。比喻開始在這一方面失敗了,最後在另一方面取得勝利。

83.窮當益堅,老當益壯。《後漢書·馬援傳》空:窮困。

處境越窮困,意志應當越堅定。年齡越是年長,身體應當越強壯.

84.精誠所加,金石為虧/精誠所加,金石為開。(後漢書)

真誠之心所到的地方,就算是堅如金石的東西,也要被打開。

85.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漢樂府)老大:年老。徒:徒然少壯年華時不努力學習,待到年老時就只能悲傷了。(勸勉世人要珍惜光陰,有所作為)

86.功不可以虛成,名不可以偽立(答賓戲)不可以騙取功名,不應該虛假名聲

87.城門失火,殃及池魚。(風俗通)

城門失火,大家都到護城河取水,水用完了,魚也死了。比喻因受連累而遭到損失或禍害。

88.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三國)即使是很小的壞事也不做;但即使是再小的好事也要做

89.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三國志·吳志·呂蒙傳》 指別人已有進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

90.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三國志)

只有生活簡單樸素,才能顯示出自己的志趣;只有安定清靜,才能使自己有開闊的眼界。

91.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三國志·諸葛亮《後出師表》) 鞠躬:表示恭敬謹慎 盡瘁:竭盡勞苦 已:完,結束 指勤勤懇懇,竭盡心力,為革命,為人民奮斗終身。

92.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三國 曹操《龜雖壽》)

驥:良馬,千里馬;櫪:馬槽,養馬的地方。烈士:志向遠大的英雄。已:停止,衰減。

比喻有志向的人雖然年老,仍有雄心壯志。 英雄到了晚年,壯志雄心並不衰減。

93.周公吐哺,天下歸心。(三國 曹操《短歌行》)形容求才心切來抒發求賢若渴的心情

94.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太子少傅箴-東晉 傅玄)靠著硃砂的變紅,靠著墨的變黑。比喻接近好人可以使人變好,接近壞人可以使人變壞。指客觀環境對人有很大影響。(比喻人會因為環境的影響而改變其習性)

95.管中窺豹,時見一斑。(晉書 王獻之傳)

從竹管的小孔里看豹,只看到豹身上的一塊斑紋。(比喻只看到事物的一部分,指所見不全面或略有所得。)

96.慶父不死,魯難未已。(晉書 李密傳)

不殺掉慶父,魯國的災難不會停止。(比喻不清除製造內亂的罪魁禍首,就得不到安寧。)

97.煢煢孑立,形影相弔。(西晉 李密傳 陳情表)煢煢:孤獨的樣子;孑:孤單;形:指身體;吊:慰問。

孤身一人,只有和自己的身影相互慰問。(形容無依無靠,非常孤單。)

98.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東晉 陶淵明 移居)

遇到不尋常的文章要共同評賞,對疑義還要作一番辨析(比喻讀書認真,仔細,刻苦)

99.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東晉 陶淵明 飲酒)南山:泛指山峰

東牆下采著清菊時那份心情悠然,猛然抬頭喜見南山聖景絕妙

100.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東晉 陶淵明 飲酒)

問自己為什麼能這樣,只有心志高遠,自然覺得住的地方僻靜了。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