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的哲理
㈠ 《斷章》你站在橋上看風景, 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你裝飾了別人的夢。
卞之琳《斷章》詩賞析
論詩者大都把卞之琳的《斷章》看作是一首意蘊艱深的哲理詩,其實作為言情詩來讀,詩味才足呢!那優美如畫的意境,那濃郁雋永的情思,那把玩不盡的戲味,那獨出機杼的題旨,細細品來,的確是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詩是這樣的:
你站在橋上看風景 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 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 你裝飾了別人的夢
詩的上節擷取的是一幅白日遊人觀景的畫面。它雖然寫的是「看風景」,但筆墨並沒有揮灑在對風景的描繪上,只是不經意地露出那橋、那樓、那觀景人,以及由此可以推想得出的那流水、那遊船、那岸柳……它就像淡淡的水墨畫把那若隱若現的虛化的背景留給讀者去想像,而把畫面的重心落在了看風景的橋上人和樓上人的身上,更確切地說,是落在了這兩個看風景人在觀景時相互之間所發生的那種極有情趣的戲劇性關繫上。
那個「站在橋上看風景」的「你」,面對著眼前的美景,顯然是一副心醉神迷之態,這從他竟沒有注意到「看風景人在樓上看你」的側面烘托上就可看出。耐人尋味的是,那個顯然也是為「看風景」而來的樓上人,登臨高樓,眼裡所看的竟不是風景,而是那個正「站在橋上看風景」的「你」。這樓上人為何不看風景專看「你」,是什麼深深迷住了那雙眼,是什麼深深打動了那顆心?這耐思耐品的一「看」,真可謂是風流蘊藉,它使那原本恬然怡然的畫面頓時春情盪漾、搖曳生姿,幻化出幾多饒有情趣的戲劇性場面來:那忘情於景的「你」定是個俊逸瀟灑、雲游天下的少年郎,那鍾情於人的樓上人定是個寂寞思春、知音難覓的多情女,一個耽於風光,憨態可掬,孰不知一舉一動攪亂了幾多情絲;一個含情脈脈、痴態可憐,可心中情眼中意羞言誰知?真是「落花有意,流水無情」,而在人生旅途上又有多少這樣的萍水相逢、一見鍾情、轉瞬即逝而又經久難忘的一廂戀情啊!而詩人正是以這短短的兩行詩給那電石火花般的難言之情、難繪之景留下了永恆的小照,引人回憶,激人遐想。
詩的上節以寫實的筆法曲曲傳出了那隱抑未露的橋上人對風景的一片深情,以及樓上人對橋上人的無限厚意,構成了一幕「落花有意,流水無情」的戲劇性場景。但多情總被無情惱,那無情的風景,那忘情於景的橋上人能否會以同樣的深情厚意,來回報那鍾情於己的多情之人呢?面對著生活中這司空見慣的、往往是以無可奈何的遺憾惋惜和不盡的悵惘回憶而告終的一幕,詩人在下節詩里以別開生面的浪漫之筆給我們作了一個充溢奇幻色彩、盪漾溫馨情調的美妙回答。
時間移到了月光如洗的夜晚。橋上人和樓上人都帶著各自的滿足與缺憾回到了自己的休憩之所。可誰又能想到,在這一片靜謐之中,白日里人們所作的感情上的投資竟在不知不覺中得到了回報。
「明月裝飾了你的窗」,這不就是自然之景對橋上人白日里忘情於景的知遇之恩的熱情回報嗎?從「你」的那扇被「明月裝飾了」的窗口上,我們可以想見到,此刻展現於橋上人眼際的會是一幅多麼美麗?
㈡ 「你站在橋上看風景 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 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 你裝飾了別人的夢」所表達的含義。
出自卞之琳的《斷章》。詩人安排了具有哲理性的交錯場合,展示著人生從孤寂到樂觀的情致,從徘徊中走近和諧。詩人筆下的情調未免有些「其境過清」,但是意趣卻是健康的、愜意的。
深度解釋:人類是一座橋,他連接著動物和神性。此岸是動物,彼岸便是神的國度。人類存在的終極意義就是從這座橋上走過去,進入神的國度。但是,如果你仔細的觀察過我們的生命,你會發現我們都在這座通往神性之橋的路上到處看風景,根本不知道自己的目標在哪裡。
很多人正在橋上看風景,他們已經看得入迷了,已經忘記了要回到彼岸去,神已經等了好久,神一直在彼岸的樓閣上看著你,等著你回來,可是你依然沉迷於橋上的風景。
當你在橋上看風景,你是個看者,風景是被看者,無論看者還是被看者無一例外的都在夢里。而樓上那個看風景的人既不是看者,也不是被看者,他是夢境之外的存在,他就是觀照、他就是神、他就是涅槃的本義。
明月,指的是你內在的光明、你內在的佛性,他就像月光一樣寧靜、光明、純潔。窗子不可能建在橋上,他一定建在樓閣上,他就建在「樓上看風景的人」那裡。其實,當你成為了樓上那個看風景的人,你就成為了可以自發光的明月。
(2)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的哲理擴展閱讀
作者介紹
卞之琳一生謙遜,和藹可親,連他寫的書的書名也自謙太過,他最早的詩集名《魚目集》,他晚年時編的《雕蟲紀程》,依然把艱苦的寫作看做只是一番「小技」,真是一謙到底了。謙遜是美德,他自青年時代至晚年謙遜始終,在作家中似還少見。
他對詩的格律問題的探討與別人的見解竟大相徑庭。他說,「不贊成機械模仿新民歌最表面的形式。」這觀點寫於50年代末,正是「大躍進」時提倡「人人寫詩」的年代,他的見地給那時膨脹得無以復加的新民歌浪潮一副清涼劑。他的意思是說,如果只是套用而不是創造,詩便沒有了藝術生命。
他的另一個新見是為譯詩而發的,他不贊成「信、達、雅」說,「神似形似」說,「直譯意譯」說等。他認為,「外國詩譯成漢語,既要顯得是外國語詩,又要在中文裡產生在外國所有的同樣或相似的效果,且在中文裡讀得上口,叫人聽得出來。」
㈢ 你站在橋上看風景 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 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 你裝飾了別人的夢。這句話表達什麼意思
作者本意就是是表達一種相對的觀念,看風景的角度,裝飾的角度,都是相對的。這相對包含了一種人與人的、人與物的辨證的關系,充滿了哲理。這種辨證的關系理解起來並不難,但是身在其中的人未必就能意識到,因此要說詩的功用,這詩無疑是有一種「點醒」的哲思意味,對於看問題片面的人,說不定還有消炎鎮痛的功效。
也許你曾經就是那個獨自站在橋上看風景的人,當時會想到還有人在樓上看你,你也成了另一位看風景的人眼中的風景嗎?
「明月是裝飾了你的窗子」,似乎勾畫出了一幅臨窗靜思,對月懷人的景象,人的情思寄託於明月,卻說是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按照這樣的邏輯,「你裝飾了別人的夢」也就可以理解成:你在對月懷人,別人也在為你情思縈繞、夢魂牽掛了。奇妙的四句詩,倒象是兩句溫馨的安慰話。
據說此詩剛發表,李健吾先生認為著眼點是「裝飾」二字,「寓有無限的悲哀」,而作者則強調「相對」的辨證關系。剛讀到這段爭論時,還很蔑視這種作者都沒想到,偏讀者想到的賞析法。後來讀書才知道,古人早就說過:「作者之用心未必然,讀者之用心何必不然」,作者沒有想的東西,在讀者鑒賞的時候用自己的想像豐富自己的理解,那正是詩的一種魅力。詩本身的語言本來也不能直接按字面的意思來理解的,是形象作用於人,又通過詩還原成形象。就象聽音樂,一百個人也未必能有感受一樣的,自己當然有權利也有必要按自己的理解來讀。一首詩若能引起自己的某種共鳴,那不是比理解作者本來的意圖更有意義嗎?
㈣ 怎樣理解這句」你站在窗口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橋上看你;明月裝飾了你的窗戶,你裝飾了別人的夢
1、賞析:
《斷章》是卞之琳的代表作。這首詩短短4行,通過詩人對「風景」的剎那間感悟,涉及了「相對性」的哲理命題。
(1)全詩分為兩節,恰似並置在一起的兩組鏡頭。「你站在橋上看風景」和「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這組鏡頭攝取的都是生活中常見的景象,第一個鏡頭中「你」是看風景的主體,到第二鏡頭里,橋上的「你」就是樓上人眼中的風景,成為看的客體了,主客體位置不著痕跡的轉換,暗示了宇宙中事物普遍存在的一種相對性。「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和「你裝飾了別人的夢」這兩個鏡頭又構成了另一組並列蒙太奇,是對前一組鏡頭顯示的哲學上的相對性的強化。詩人解釋說:「這是抒情詩,當然說是情詩也可以,但絕不是自己對什麼人表示思慕之情,而是以超然而珍惜的感情,寫一剎那的意境。我當時愛想世間人物、事物的息息相關、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人(『你』)可以看風景,也可能自覺、不自覺點綴了風景;人(『你』)可以見明月裝飾了自己的窗子,也可能自覺不自覺成了別人夢境的裝飾。意味進一步體會,也就超出一對男女相互關系的意義。」李健吾認為,這首詩著重在「裝飾」兩個字,認為是「詩人對於人生的解釋」,「詩面呈浮的是不在意,暗地裡卻埋著說不盡的悲哀」。優秀詩作的深層意蘊是不可究盡的,「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這也正是這首詩美麗的地方。
(2)在藝術上,這首詩所表現的主要是抽象而又復雜的觀念與意緒,但是詩人並未進行直接的陳述與抒情,而是通過客觀形象和意象的呈現,將詩意間接表現,詩作有著突出的畫面感與空間感,意境深邃悠遠,又有著西方詩歌的暗示性,含蓄深沉,頗具情調。
2、原文:
卞之琳《斷章》:
你站在橋上看風景,
看風景人在樓上看你。
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
你裝飾了別人的夢。
3、創作背景:
寫於1935年10月。據作者自雲,這四行詩原在一首長詩中,但全詩僅有這四行使他滿意,於是抽出來獨立成章,標題由此而來。
附:下半章
隔江泥銜到你樑上,
隔院泉挑到你杯中。
海外的奢侈品舶來你胸前,
我想要研究交通史。
昨夜賦一片輕喟,
今朝收兩朵微笑。
賦一支鏡花,
收一輪水月,
我為你記下流水帳。
附一首後人仿照創作的。
你站在橋上看風景,
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
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
你裝飾了別人的夢。
快樂的人贊美別人幸福,
幸福的人試圖感到快樂。
幸福是形容別人的,
快樂是屬於自己的。
4、作者介紹:
卞之琳(1910—2000),祖籍江蘇溧水,生於江蘇海門,20世紀中國現代派詩人。1933年畢業於北京大學英文系,曾與何其芳、李廣田合出詩集《漢園集》,被合稱為「漢園三詩人」。曾編輯過《冰星》、《新星》等刊物。曾先後任教延安魯迅藝術學院、南開大學,並應邀赴英國牛津任「旅居研究員」。建國後,先後擔任北京大學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詩刊》、《世界文學》和《文學評論》等刊物編委,以及中國作協理事。主要詩集有《漢園集》、《三秋草》、《魚目集》、《十年詩草》等。另有詩論、詩評與譯著多部。
卞之琳於上世紀30年代出現詩壇,受英國浪漫派與法國象徵派的影響,且善於從中國古典詩詞中汲取營養,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他的詩精巧玲瓏,聯想豐富,跳躍性強,尤其注意理智化、戲劇化和哲理化。
㈤ 你站在橋上看風景, 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 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 你裝飾了別人的夢。是什麼意思
解析:
雖然寫的是「看風景」,但筆墨並沒有揮灑在對風景的描繪上,只是不經意地露出那橋、那樓、那觀景人,以及由此可以推想得出的那流水、那遊船、那岸柳……它就像淡淡的水墨畫把那若隱若現的虛化的背景留給讀者去想像,而把畫面的重心落在了看風景的橋上人和樓上人的身上,更確切地說,是落在了這兩個看風景人在觀景時相互之間所發生的那種極有情趣的戲劇性關繫上。
在這里,我不想對它作任何的分析,一方面是山外有山,另一方面主要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不能拘役了個人的思想和想像的翅膀,詩歌的美,就在於清新、空靈和想像的空間。
㈥ 卞之琳《斷章》 你站在橋上看風景 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 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 你裝飾了別人的夢 的意思
那個「站在橋上看風景」的「你」,面對著眼前的美景,顯然是一副心醉神迷之態,這從他竟沒有注意到「看風景人在樓上看你」的側面烘托上就可看出。耐人尋味的是,那個顯然也是為「看風景」而來的樓上人,登臨高樓,眼裡所看的竟不是風景,而是那個正「站在橋上看風景」的「你」。
這樓上人為何不看風景專看「你」,是什麼深深迷住了那雙眼,是什麼深深打動了那顆心?這耐思耐品的一「看」,真可謂是風流蘊藉,它使那原本恬然怡然的畫面頓時春情盪漾、搖曳生姿,幻化出幾多饒有情趣的戲劇性場面來:
那忘情於景的「你」定是個俊逸瀟灑、雲游天下的少年郎,那鍾情於人的樓上人定是個寂寞思春、知音難覓的多情女,一個耽於風光,憨態可掬,孰不知一舉一動攪亂了幾多情絲;一個含情脈脈、痴態可憐,可心中情眼中意羞言誰知?
真是「落花有意,流水無情」,而在人生旅途上又有多少這樣的萍水相逢、一見鍾情、轉瞬即逝而又經久難忘的一廂戀情啊!而詩人正是以這短短的兩行詩給那電石火花般的難言之情、難繪之景留下了永恆的小照,引人回憶,激人遐想。
本詩寫了兩組意象,第二組意象的意思是:明月的銀光裝飾了你的窗戶,而你的形象或許又進入他人夢中裝飾了他人的夢。詩歌把前一句的結尾作為後一句的開頭,使詩行間的邏輯關系十分明確。詩中主要詞語(「你」「看」「風景」「裝飾」等)反復出現,造成一種回環往復的情調。
這不使人動情,卻令人深思。這首詩以超然而珍惜的感情,寫了一剎那的意境,寄寓了深刻的哲理。這首詩表現了人物、事物間息息相關、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關系。這首詩以兩幅優美的畫面隱喻、暗示著人生中許多。
㈦ 「月光裝飾了你的窗戶,你裝飾了別人的夢。」這句話是泰戈爾寫的嗎
出自卡之琳:《斷章》
<<斷章>>
卡之琳
你站在橋上看風景
看風景人在樓上看你專
明月裝飾了你屬的窗子
你裝飾了別人的夢
《斷章》是「新月派」詩人卞之琳的代表作品。本為作者抽出長詩的一節。該作品含蓄蘊藉,但語言卻極樸素、平實,蘊含著深刻的人生哲理。
作品名稱:斷章
創作年代:1935年10月
文學體裁:詩
作者:卞之琳
語言特點:凝練含蓄,頗有意境
作品原文
你站在橋上看風景,
看風景人在樓上看你。
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
你裝飾了別人的夢。
英文譯文
Fragment
When you watch the scenery from the bridge,
The sightseer watches you from the balcony.
The bright moon adorns your window,
While you adorn another』s dream.
(楊憲益、戴乃迭譯)
創作背景
《斷章》創作於1935年10月,是一首精緻的哲理詩。據作者自雲,這四行詩原在一首長詩中,但全詩僅有這四行使他滿意,於是抽出來獨立成章,標題由此而來。
㈧ 「你站在橋上看風景, 看風景人在樓上看你。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你裝飾了別人的夢 。」的人生哲理
你好!
人生的哲理很多,看你怎麼理解,親自去體會一下會更好,會有你想不到的結果!專第一個「屬裝飾」的意思是:點綴,裝點。
第二個「裝飾」的意思中既有裝點的意義,還有就是「你」也可以成為一道美麗的風景留給別人美好的印象。那個為「看風景」而來的樓上人,眼裡所看的竟不是風景,而是那個正「站在橋上看風景」的「你」。
古語雲:落花有意,流水無情。
我的回答你還滿意嗎~~
㈨ 求解: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明月裝飾了你的窗,你裝飾別人的夢。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表面意思可理解為:看風景的你,又何嘗不是別人眼中的風景;你夢中有明月,別人夢中有你!
「你站在橋上看風景」,你與「風景」的關系是互為對立的兩端,但人物、景物在相對、互換中,都悄悄發生了轉變,因為「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你又成了「風景」。
你原先看到的「風景」,『在注目於你的人中,又不是「風景」了。「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你裝飾了別人的夢。」
此際,沒曾想在樓上賞景的「你」,又下意識地來到窗前,欣賞明月的萬里清輝,不經意間卻又成了一道令別人夢繞魂牽的「風景,「—在別人的夢境中,「你」是他的一輪皓月,前兩句的意蘊從連環往復中得到了進一步的豐富,升華,形成了一種無限繁富的多元開放系統.。
「你」、「樓上人」,無數個「你」無數個「樓上人」共同組成這個世界。「你」過著自己的生活,「在橋上看風景」;「樓上人」也過著自己的生活,「在樓上看你」。
在某一個偶然,或者必然,你們相逢,之後或者離開、或者相交相知,各自做著自己的事,懷著自己的夢想,共同創造這個美好的世界。或者彼此相輔相成,相依相存,裝飾著彼此的「窗子」與「夢」。
這首詩本出自《斷章》,原詩為:你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人在樓上看你;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你裝飾了別人的夢。
(9)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的哲理擴展閱讀:
《斷章》賞析
《斷章》雖然只有四句,但它卻寫出了世間人事的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關系。
萬事萬物的區別、分割都是相對的、暫時的,聯系是內在的、永恆的。而這種聯系性的靈魂是人。
人們往往因年齡、身份、階級以及地域的不同而以為他們各不相同,以為他們生活在相互隔絕的世界裡,而事實上人們永遠因某些共同的東西而聯系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亦有你,只是有時人們沒有意識到這種聯系而已。
當你談論別人時,褒也好,貶也好,你自己也被別人或褒或貶。別人可能使你的生活變得美好,你同樣可給別人以福音。此詩只是詩人剎那間的「意境」、感想,但內涵卻無限豐富,暗含著人事的復雜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