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勵志語錄 » 波與靜的哲理

波與靜的哲理

發布時間: 2021-02-07 21:42:12

Ⅰ 動與靜哲理何說

關於動與靜 動是一種美,但有時候靜也是一種美。尤其是人的心神,該動的回時候要動,答但該靜的時候就必須靜下來。 生活中煩心的事很多,有些事你越想忘掉越不容易忘掉,在這種情況下,那就把它記住好了。生活像一杯放久了的水,雖然每天都會有灰塵落在裡面,但只要它靜靜地呆著,灰塵就會慢慢沉澱到杯子底下,杯中的水依然清澈透明。但如果你不停地振盪它,整杯水就會變得混濁起來。與此相類似,如果你能讓煩心的事也慢慢地、靜靜地沉澱下來,用寬廣的胸懷去容納它們,你的心境也就會變得敞亮起來。相反,倘若你每天想著那些煩心事,心情就必定是亂糟糟的。 可見,動有動的魅力,靜也有靜的魅力。有的時候動比靜好,有的時候靜反比動好。動與靜的和諧,也是人生的一種韻律。 老年人明白這一點尤為重要。養生的方式不外兩種,一是動養,二是靜養。動養是為了健體,靜養是為了健心,而且,健心又往往是健體的前提。所以,人到晚年,一定要更加註重保持心靈的平靜。人生難得圓滿,人心難得平靜。只要你在心理上是平靜的,就必定能獲得更多的幸福與快樂。

Ⅱ 結合材料簡要說明你對「動與靜」的哲學理解

運動和靜止首先是對立的有區別的:運動是絕對的、無條件的;而靜止則是相對的、有條件的。運動和靜止又是統一的、相互聯系的:相對靜止中包含著絕對運動,靜中有動;絕對運動中也包含著相對靜止的狀態,動中有靜。

Ⅲ 靜,有多好,人生哲理

1、不要輕易去依賴一個人,它會成為你的習慣,當分別來臨,你失去的專不是某個人,而是屬你精神的支柱。獨立,會讓你走得更坦然些。
2、別活得太累,別忙得太疲憊;想吃別嫌貴,想穿別說浪費;心煩了找朋友聚會,瞌睡了倒頭就睡。心態平和是最美,天天快樂那才對。

Ⅳ 如何理解靜中有動,動中有靜請從哲學方面闡述

在一條緩緩流動的河中,
當你逆流而游時,你會發現無論你如何運動,
靜止一樣很難向前;可當你不動時,反而做了向後運動。

Ⅳ 關於「靜」的哲學思考~~

方向:
所謂靜是不存在絕對的靜的,靜的存在是以人的主觀意識所強加的。不管是外在活動或者是人的心理活動都可以這么理解。靜這種現象本身就是人類主觀意識的體現。

Ⅵ 當煩躁的時候有什麼佛家或道家與「靜」有關的哲理性句子

重為輕根,靜為燥君。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Ⅶ 帶「靜」的哲理詩句有哪些

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此地動歸念,長年悲倦遊。

Ⅷ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芳林新葉催陳葉,流水前波讓後波。」這兩句詩包含的哲學道理是:

這兩句詩包含的哲學道理是:D.新事物代替舊事物是事物發展的總趨勢。

這兩句詩分別出自劉禹錫的《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樂天見示傷微之敦詩晦叔三君子皆有深分因成是詩以寄》

1、「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翻覆的船隻旁仍有千千萬萬的帆船經過;枯萎樹木的前面也有萬千林木欣欣向榮。

劉禹錫以沉舟、病樹比喻自己,固然感到惆悵,卻又相當達觀。沉舟側畔,有千帆競發;病樹前頭,正萬木皆春。他從白詩中翻出這二句,反而勸慰白居易不必為自己的寂寞、蹉跎而憂傷,對世事的變遷和仕宦的升沉,表現出豁達的襟懷。

二十三年的貶謫生活,並沒有使他消沉頹唐。他這棵病樹仍然要重添精神,迎上春光。因為這兩句詩形象生動,至今仍常常被人引用,並賦予它以新的意義,說明新事物必將取代舊事物。

2、「芳林新葉催陳葉,流水前波讓後波。」:芳林中的新葉不斷催換著舊葉,流水裡前波總是讓位給後波。

這兩句最能體現劉禹錫的哲學思想。本義指春天裡,茂盛的樹林新長出的葉子,催換著老葉、舊葉;江河中,奔騰的流水前面的退讓給後起的波浪。這里「陳葉」、「前波」可指微之、敦詩、晦叔等已經去世的好友,也可指舊事物。「新葉」、「後波」可指「晚輩」亦可指新事物。這一聯我以為,至少包含了這些哲學思想:

(1)新事物的產生舊事物的消亡有它的客觀必然性,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這是事物發展的必然規律。無論是個人還是國家、民族概莫能外。體現了劉禹錫能夠以發展的眼光來看問題,發展是必然的,運動是絕對的,靜止是相對的。

(2)既然規律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人們就要順應、利用規律。人不能創造規律也不能消滅規律。劉禹錫有感於友人的去世,悲痛之餘,他想到的也許就是尊重逝者、善待生者,以及生者應該珍惜生命好好的地活下去。

(3)沒有陳葉就不會有新葉,沒有前波亦不會有後波,新舊事物不是絕然對立的,不是毫無關系的。新事物中包含了舊事物中的優秀成分,舊事物中孕育了新事物的某些基因。二者是辨證統一的關系。也見劉禹錫已經既有辯證思想,暗合對立統一規律。他在《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中的名句「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也體現了這一規律。

(8)波與靜的哲理擴展閱讀:

1、寫作背景: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此詩作於唐敬宗寶歷二年(826年),劉禹錫罷和州刺史返回洛陽,同時白居易從蘇州返洛陽,二人在揚州初逢時,白居易在宴席上作詩贈與劉禹錫,劉禹錫寫此詩作答。

2、作者簡介:

劉禹錫(772-842),字夢得,漢族,中國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陽,唐朝文學家,哲學家,自稱是漢中山靖王後裔,曾任監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團的一員。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有「詩豪」之稱。他的家庭是一個世代以儒學相傳的書香門第。

政治上主張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動的中心人物之一。後來永貞革新失敗被貶為朗州司馬(今湖南常德)。據湖南常德歷史學家、收藏家周新國先生考證劉禹錫被貶為朗州司馬其間寫了著名的「漢壽城春望」。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