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勵志語錄 » 吐故納新哲理

吐故納新哲理

發布時間: 2021-02-03 09:28:29

㈠ 吐故納新包含的哲學原理為什麼是辯證否定

辯證否定的實質就復是制「揚棄」,即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在否定糟粕的同時不斷發展精華、創新.而對立統一的方法論是指用一分為二、全面地看問題.吐故納新明顯與辯證否定更為接近.

對於你的問題補充:辯證否定也是矛盾.在高中課程里、哲學中的矛盾包含很多大的條框:包括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客觀性、矛盾的特殊性、對立統一、辯證否定觀辯證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創新.每一個條框分別有對應的原理和方法論.當大答題出現關於矛盾的設問時:你應該分別從這些方面判斷材料是否體現,然後選擇用哪些來回答.等你學了之後就知道了、背了原理方法論之後自然就明白了.

成語吐故納新包含的哲學道理是什麼

「吐故納新」=「推陳出新」
新事物取代舊事物
發展
事物的主要矛盾

㈢ 吐故納新包含的哲學原理為什麼是辯證否定而不是對立

辯證否定觀辯證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全面地看問題、哲學中的矛版盾包含很多大的條框、創權新:你應該分別從這些方面判斷材料是否體現、矛盾的特殊性.等你學了之後就知道了、背了原理方法論之後自然就明白了.在高中課程里,即取其精華.吐故納新明顯與辯證否定更為接近、矛盾的客觀性. 對於你的問題補充,然後選擇用哪些來回答、對立統一.每一個條框分別有對應的原理和方法論辯證否定的實質就是「揚棄」、創新,在否定糟粕的同時不斷發展精華.當大答題出現關於矛盾的設問時.而對立統一的方法論是指用一分為二:辯證否定也是矛盾:包括矛盾的普遍性,去其糟粕

㈣ 唇亡齒寒、吐故納新、管中窺豹、量體裁衣分別體現了哲學生活的什麼觀點,怎麼看出來的

1、"唇亡齒寒、"體現的是兩者之間的關聯、所以體現哲學的是「聯系」
2、吐故納專新」體現了「故」和「新」之屬間的聯系,也體現了事物發展的過程、所以是體現唯物辯證法聯系的觀點,又體現唯物辯證法發展的觀點!
3、管中窺豹 :是以部分代替整體的形而上學的觀點。
4、量體裁衣 、的原意是按照身材剪裁衣裳。比喻要根據實際情況辦事情。其說明的哲學問題是:想問題把事情,必須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㈤ 「吐故納撕」有什麼道理

長壽誰人不想,古有秦始皇海外求仙丹;今有現代醫學的各種先進手段。日前,國際自然醫學會在全世界范圍內認定了5個長壽之鄉,其中中國就有兩處:廣西巴馬和新疆和田。這未嘗與中國傳統中醫學中所提倡的養生方法沒有關系。但看流傳下來的成語——順其自然、心平氣和、與人為善、和氣生財、禮讓居先、淡泊明志、虛心實腹、適可而止、修身養性……與養生相關的就有不少。其中,「吐故納新」是不得不說的一例。

故,舊的;納,接納,吸收。「吐故納新」典出《莊子·刻意》:「吹吻呼吸,吐故納新。熊經鳥伸,為壽而已矣。」原意是通過這些動作和鍛煉,可以使人健康長壽,是道家養生的方法之一。指吐出濁氣,吸入清氣。後比喻排除舊的,吸收新的。明·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七:「修真煉性,吐故納新,煉坎離以延年,煮鉛汞以濟物。」明·陸采《明珠記·買葯》:「夜夜朝朝,納新吐故,潛收靜處功夫。」

從這一個成語中我們可以初窺到中醫養生的門道。事實上,中國歷史上有關養生的論述不絕於書,注意吸取其精華,剔除其糟粕,對今天的保健、預防醫學研究,使人們以良好的身心狀態生活和工作,都有著不少積極的意義。

早在上古時代,我們的祖先便有了長壽觀念,《尚書·洪範》所言「五福」中第一福是「壽」,「六極」中第一極是「凶短折」。春秋戰國時期,養生學萌芽,先秦諸子著作中幾乎家家都有關於健身長壽的探討:《論語》「五不食」講飲食保健,「三戒」講情緒衛生;《墨子·節欲》講去欲養生;《管子》主張存精養生;《內業篇》說:「精也者,氣之精者也」,「精存自生」;楊朱提出「全性保真,不以物累形」;《荀子》提倡動以養生,言「形具而神生」,「養備而動時,則天不能病」。對養生論述較詳的還是《老子》、《莊子》、《呂氏春秋》和《黃帝內經》。

道家主張清靜無為,返璞歸真,故《老子》提出「靜以養性」的主張:「見素抱朴,少私寡慾」,「致虛極,守靜篤」。《莊子·齊物論》更進一步提出「虛以養神」觀點,提倡「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無視無聽,抱神以靜」,「純素之道,唯神是守」,「依乎天理,因其固然」。在這種理論指導下,產生了「坐忘」、「心齋」、「聽息入靜」、「廣成子靜坐」等養性煉神靜功行氣術。

《呂氏春秋》成書於法家思想占統治地位的秦國,法家的進取精神反映在養生學中,產生了「動以養形」的理論:「流水不腐,戶樞不樓,動也。形氣亦然,形不動則精不流,精不流則氣郁。」「用其新,棄其陳,腆理遂通,精氣日新。邪氣盡去,及其天年。」在這種思想促動下,古老的導引術、按摩術迅速發展,由《黃帝內經·素問<異法方宜論>》所言導引、按摩及長沙馬王堆蘭號漢墓出土的《導引圖》可推知先秦導引術、按摩術發展的盛況。

《黃帝內經》是我國現知最早的醫學著作,也是先秦養生學的總結之作,其養生思想中貫穿了一個「和」字:

陰陽相和。「生之本,本於陰陽。」「從陰陽則生,逆之則死。」故上古真人「把握陰陽,呼吸精氣」,中古真人「和於陰陽,調於四時」,而皆能壽永。

天人相和。「有聖人者,處天地之和,從八風之理」,故壽「可以百數」。「若逆春氣則少陽不生,肝氣內變,逆夏氣則太陽不長,心氣內洞;逆秋氣則太陰不收,肺氣焦滿,逆冬氣則少陰不藏,腎氣獨沉。」

形、氣、神相和。「血氣已和,榮衛已通,五臟以成,神氣舍心,魂魄畢具,乃成為人。」若「五臟皆虛,神氣皆去」,便會「形骸獨居而終矣」。故言「失神者死,得神者生。」「形與氣相任則壽,不相任則夭。」「血氣不和,百病乃變化而生。」這種理論對後代養生學產生了深遠影響。

西漢董仲舒則承先秦儒家、醫家之說,以天道比附人體,主張「循天之道以養身」,強調「人理之符天道」,要「推大地之精,運陰陽之類以別順逆之理」,順陰陽之和「以得天地之泰。得天地泰者,其壽引而長」,實則繼承了先秦的「順天運動說」。東漢荀悅在《申鑒·俗嫌》中道:「善治氣者,由(猶)禹之治水也。」「故君子節宣其氣,勿使有所奎閉滯底(抵)。」並將導引促氣血流行之理運用到行氣術中,創立了引氣循行體內之術:「若夫導引蓄氣,歷藏(臟)內視,過則失中,可以治疾。」這種「歷臟內視」的以意引氣行氣術,為唐宋內丹術大、小周天行氣法開創了技術先導。東漢醫家在這種順應天道、動以養生的理論指導下,提出「四肢才覺重滯,即導引吐納、針灸膏摩,勿令九竅閉塞」(張仲景《金匱要略·方論》),「動搖則谷氣得消,血脈流通,病不得生」(華佗語,見《後漢書·方技傳》)。於是,著名的程式導引術「五禽戲」應運而生,氣生丹田、意引氣行的煉氣動氣功萌芽。

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動、靜養生論開始融合,既重視動以養形,又重視靜以養神。西晉稿康《養生論》曾說「導養得理以盡性命」便可久壽,應「修性以保神,安心以全身」,「清虛靜泰,少私寡慾」,「泊然無感而體氣和平。又呼吸吐納,服食養身,使形神相親,表裡俱濟」而達保神養形的目的,既主張清虛保神,又主張吐納養身。在這種論說的影響下,養生術也出現合用現象。

葛洪對前代養生家們偏執一術的狹隘作法提出批評,強調「籍眾術之共成」,才可「內修形神」、「外攘邪惡」,故在《抱朴子》中對漢魏以來的煉丹術、行氣術、導引術、房中術以及服食、辟穀等都有總結性論述。

南朝宋、梁時期的養生學家陶弘景繼承了這種傳統,在《養性延命錄》中輯錄了「上自黃、農以來,下及魏晉之際」的養生理論和養生術,對行氣、導引、煉丹、按摩等都有所研究論述。這種兼收並用的傳統一直被後代卓有成就的養生家所繼承,隋代巢元方的《諸病源候論》、唐初孫思邈的《千金要方》,以至宋、元、明、清人的養生著作中都廣收行氣、導引、服食、按摩等養生術。

隋唐時期,孫思邈在稻康論說的基礎上在順應自然、「以自然之道,養自然之身」(《千金要方·養性》)思想的指導下,對養生觀中的動、靜理論作了更為恰切的論述,提出「流水不腐」,養生貴在於動,但「莫大疲及強所不能堪耳」,又提出養生也要倡靜,如道教「坐忘」、佛家「禪定」,但也不能「久坐久卧」,「久坐傷肉,久卧傷氣」,主張起居有時,飲食有節,用「僵仰之方」(即導引)以調筋骨,「吐納之術」以祛疾邪,「補瀉之法」以通營衛,忍怒抑喜以全陰陽,服草木以救虧缺,服金丹以定無彎,「養性之理,盡於此矣」,強調動靜相宜,全面養生。在這種理論帶動下,隋唐養生術呈現著諸術合流的狀態。如《千金要方·養性》所錄「天竺國按摩婆羅門法」和「老子按摩法」將導引與按摩相結合,司馬承禎的「養生操」則將梳發、叩齒、行氣、按摩、導引結合在一起,它們為著名程式化導引術太極拳的出現開創了建構模式。

宋初道士陳摶承魏伯陽的「歸根返元」逆向演化說,刊《無極圖》於華山石壁,其圖「為圓者四,位五行其中,自下極上,初一日玄北之門,次二日煉精化氣,煉氣化神,次三五行定位,日五氣朝元;次四陰陽配合,日取坎填離,最上日煉神還虛,復歸無極」,「自下而上以明逆則成丹之法」。

《無極圖》在「人體小宇宙論」基礎上,奠定了內丹學「順則生人,逆則成丹」的生命逆向演化理論框架,將「歸根返元」的生命逆向演化說具體化、程序化,講明了內丹術「煉精化轟,煉轟化神,煉神還虛」的基本步驟,成就了內丹學說的基本骨架。北宋中期人張伯端潛心於《無極圖》研究,積平生所悟,於北宋神宗熙寧八年(1075)作《悟真篇》,講明了內丹原理及其修煉方法,重申修煉精、氣、神應按萬物化生法則反其道而修之,說:「大丹妙用法乾坤,乾坤運兮五行分;五行順兮常道有生有死,五行逆兮丹體常靈常存。」薛道光注曰「陽主生,陰主死,一生一死,一去一來,此常道順理之自然者也。聖人則之,反此陰陽,逆施造化,立乾坤為鼎器,盜先天一器為丹,以丹煉形。入於無形,與道冥一,道固無極,仙豈有終?」

這種「逆則成仙不死」的歸根返元學說,是建立在「天人相合」的哲學思想之上的一種生命逆向演化理論。在這些學說、理論的指導下,產生了靜中有動的古代行氣術結晶——內丹大、小周天行氣法和動中有靜的古代導引術結晶——太極拳。

太極拳是在戚繼光《拳經》三十二勢的基礎上,結合《黃庭經》的「噓吸廬外,出入丹田」的吐納之法,南陳王廷創造而成的。這種健身術以「太極動而生陽,靜而生陰,靜極復動,一動一靜,互為其根」(周敦頤《太極圖說》)的太極理論為指導,要求演練時意識、呼吸、動作三者密切結合,做到手、眼、身、步與呼吸吐納有機統一,以追求形隨意至、氣選神往的高度境界。其拳勢動作仿太極圖呈弧形伸縮旋轉,連貫而圓活,配合發自丹田的內氣,以腰為軸,四肢劃弧,通過旋腰轉脊等弧形運動,以意導氣,氣貫全身,通任、督、帶、沖諸脈,使內氣隨轉膀旋腕、轉膝旋蹂而達於四肢,歸復丹田,成為一種動靜相合、剛柔相濟、虛實相間、內外俱練的導引行氣相結合的健身術,亦是「運動派」和「清虛派」雙重理論指導下的產物。

一滴水反應太陽的光輝。由吐故納新看中醫養生學,可知其博大精深:長生有術,養生有道。吸取古代養生中的精華為現代所用,必有所裨益。

㈥ 成語「吐故納新」包含 成語「吐故納新」包含的哲學原理是 A、

成語「吐故納新」包含 成語「吐故納新」包含的哲學原理是 A
辯證的否定,意思就是捨去舊事物中消極的因素,保留其積極的因素,並加以創新,差不多就這意思

㈦ 吐故納新 推陳出新 歷久彌新意思

吐故納新

本指人體呼吸,吐出碳酸氣,吸進新鮮空氣,現多用來比喻揚棄專舊的、不屬好的,吸收新的、好的。

推陳出新

去掉舊事物的糟粕,取其精華,並使它向新的方向發展(多指繼承文化遺產)。

歷久彌新

指經歷長久的時間而更加鮮活,比新的還要好。或者是指一樣東西不因時間而變舊,變腐,反而更加有活力,更顯價值,比新的還要好。

㈧ 推陳出新,吐故納新。所蘊含的哲理是什麼

辯證的否定,意思就是捨去舊事物中消極的因素,保留其積極的因素,並加以創新,差不多就這意思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