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原哲理小故事
初生的路,跟著父母走;學生的路,跟著老師走;社會的路,跟著名人走;這已成了人們成長的模式。其實,跟著是要學會獨立,而不是隨從,更不是模仿。讓心靈中開出屬於自己的花,結出與眾不同的果,雖然可能要付出代價,經歷風雨,但也會讓你自豪,讓別人羨慕。——運用相關哲理加以論述
內因和外因的作用
人生在世,無法預知未來。幸與不幸,總須堅持到最後才能知道。有時候,明明很幸運的人,因為一點兒小事就樂極生悲倒大霉;而有時明明很倒霉的人,只因平靜地面對不幸,反而得到幸運之神的眷顧。所以,人生的好壞都取決於心態。你的心態好,壞事變好事;你的心態不好,好事也變成壞事
第一句:實踐決定認識;因為一點兒小事就樂極生悲倒大霉——量變可以導致質變;平靜地面對不幸——意識的能動性;你的心態好,壞事變好事——主觀唯心主義
【視野的差距】兩餓狼發現了一片草地,甲狼大喜。乙狼不解:你又不吃草,高興什麼?甲:羊愛吃啊,說完飛奔而去。乙:你去哪?甲:我要把這消息讓羊知道呀——啟示:人與人最大區別不是視力上的差距,而是視野上的差距,視力可以看到一樣的東西,視野卻可以看到不同的世界!
一,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二,感性認識的局限性和理性認識的優點
「物必先腐,而後蟲生。」這句話最早出自《荀子·勸學》:「肉腐出蟲,魚枯生蠹。」後來,蘇軾在《范增論》中寫道:「物必先腐也,而後蟲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後讒入之。」
聯系。因果聯系。內因與外因
有一次,美國總統柯林頓和他老婆希拉里去一加油站,加油站一小工是希拉里的初戀。柯林頓自我得意的跟老婆吹噓說:「你要是不嫁給我,你老公可能還是一加油站小工。」希拉里看了眼初戀小工對柯林頓答說:「我要是嫁給他,當總統的可能是他,哪裡會輪得到你?」
誇大了外因的作用
【人生處處是天堂】你若渴了,水便是天堂;你若累了,床便是天堂;你若失敗,成功便是天堂;你若痛苦,快樂便是天堂。人生天堂其實並不遙遠,慾望滿足了就是天堂,滿足不了便是地獄;管好自己慾望,人生處處都是天堂。
價值評價是主體性。主觀唯心主義
生活要往前看,不要回頭看過去。我們如果不知道探索前方,一味地回顧往事,只有悲傷,人也會無精打采、昏沉度日。因為,我們不知今日該如何做,從而會為明日煩惱。所以,人不要活在回憶中,要去做有意義的事情。要學會讓自己從自己悲傷中解脫出來,全身心地投入自己喜愛的事情中,排解心中的不快。
時間的一維性。意識影響心理。意識……實踐……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