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水一戰的故事
❶ 背水一戰這個故事的梗概(50-80字左右)
楚漢相爭之時,劉邦命大將韓信領兵攻打趙國。趙王帶了二十萬大軍在太行山的井陘關迎擊。當時,韓信只帶了一萬二千人馬。為了打敗趙軍,他將一萬人駐扎在河邊列了一個背水陣。
另外派兩千輕騎潛伏在趙軍軍營周圍。交戰後,趙營二十萬大軍向河邊的一萬漢軍殺來。漢軍面臨大敵,後無退路,只能拚死奮戰。這時潛伏的那兩千士兵乘虛攻進趙營。
趙軍遭到前後夾擊,很快被韓信打敗。戰後有人問:「背水列陣乃兵家大忌,將軍為何明知故犯?」韓信笑著說:「置之死地而後生,這也是兵書上有記載的。」
(1)背水一戰的故事擴展閱讀
韓信之死
漢高祖十年(前197年),韓信命王黃等人勸說陳豨,使其誤信而反。十一年春天,韓信又和匈奴騎兵一起侵入參合,對抗漢朝。 漢朝派遣柴武帶兵前去迎擊,柴武先寫給韓信說:
「皇帝陛下寬厚仁愛,盡管有些諸侯背叛逃亡,但當他們再度歸順的時候,總是恢復其原有的爵位名號,並不加誅殺。這些都是大王您所知道的。現在您是因為戰敗才逃歸匈奴的,並沒有大罪,您應該趕快來歸順!」
韓信回信道:「皇帝把我從里巷平民中提拔上來,使我南面稱王,這對我來說是萬分榮幸的。在滎陽保衛戰中,我不能以死效忠,而被項羽關押。這是我的第一條罪狀。等到匈奴進犯馬邑,我不能堅守城池,獻城投降。這是我的第二條罪狀。
現在反而為敵人帶兵,和將軍爭戰,爭這旦夕之間的活頭。這是我的第三條罪狀。文種、范蠡沒有一條罪狀,但在成功之後,一個被殺一個逃亡;現在我對皇帝犯下了三條罪狀,還想在世上求取活命,這是伍子胥在吳國之所以被殺的原因。
現在我逃命隱藏在山谷之中,每天都靠向蠻夷乞討過活,我思歸之心,就同癱瘓的人不忘記直立行走,盲人不忘記睜眼看一看一樣,只不過情勢不允許罷了。 」於是兩軍交戰,柴武屠平參合城,並將韓信斬殺。
❷ 背水一戰的故事
❸ 背水一戰的故事40字
楚漢復相爭時,韓信領兵攻打趙國制。趙王帶二十萬大軍在太行山井陘關迎擊。當時韓信只帶一萬二千人馬。為打敗趙軍,將一萬人駐扎河邊列了一個背水陣。
另派兩千輕騎潛伏在趙軍軍營周圍。交戰後趙二十萬大軍向河邊一萬漢軍殺來。漢軍面臨大敵,後無退路只能拚死奮戰。潛伏的士兵乘虛攻進趙營,趙軍遭前後夾擊大敗。
(3)背水一戰的故事擴展閱讀:
背水一戰,漢語成語,拼音是bèi shuǐ yī zhàn,意思是背後臨近河水擺陣;或布下的陣勢。後來指處於絕境之中,為求出路而決一死戰。出自《史記·淮陰侯列傳》。
原文:《史記·淮陰侯列傳》:「信乃使萬人先行,出,背水陳。趙軍望見而大笑。」
翻譯:韓信就派出萬人為先頭部隊,出了井陘口,背靠河水擺開戰斗隊列。趙軍遠遠望見,大笑不止。
❹ 背水一戰的由來故事是怎麼樣的
韓信當上了大將軍,開始施展他的軍事才華,為劉邦制定了奪取天下的戰略部署,劉邦十分器重他,只後悔沒早點兒發現這人才。不久,韓信便率領大軍東出陳倉,迅速攻佔了關中地區。他打了幾次勝仗之後,帶領數萬兵馬,直撲趙國。趙國已知道韓信帶兵過來,准備和韓信大戰一場。趙國的兵馬有20萬,遠遠超過韓信。趙國的謀士對主帥獻計偷襲漢軍,主帥竟沒有採納這可以大勝的計謀。
這消息被韓信知道,他暗自高興,便大膽進兵,部隊到離趙軍30里處停下扎營。半夜裡,韓信開始調撥軍隊。他選了2000人的輕騎兵,命他們每人手拿一面軍旗,抄小路隱蔽起來,並告訴他們說:「一會兒,趙軍看我們撤退,必然會全部出動追擊我們,你們就趕快佔領趙營,把他們的旗子和我們的旗子對換。」
韓信又派出上萬人作為先頭部隊,靠著水邊擺開陣勢。趙軍見此情景,全都大笑起來說韓信不懂用兵,因為背水設陣,沒有退路,這是兵家諱忌。
天亮後,韓信命令,一面擂鼓,一面率軍向趙軍沖去,趙軍出營迎擊,雙方打得難分難解,未分勝負。韓信便假裝被打敗,把旗號也給丟了,領兵奔往駐扎在水邊的部隊。兩股部隊匯集在一起,又與趙軍展開激戰。趙軍全部出動,想把韓信全軍消滅。漢軍背水而戰,無路可退,兵將全都拚死作戰,以一當十。在這里,韓信靈活地運用了《孫子兵法》中「置之死地而後生」這一法則來擺兵布陣,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先前隱蔽的2000輕騎兵見趙軍已傾巢而出,營帳已空,便依著韓信的部署,佔領趙營,把趙軍的旗幟全都拔掉,換上了漢軍的旗幟。
趙軍半天不能取勝,便想暫時收兵回營,誰知一看,自己的營帳全插上了漢軍的旗幟,都以為漢軍已經把自己的營地佔領了,殺了主帥,頓時陣勢大亂,兵士們各自逃命。於是漢兵前後夾擊,大獲全勝,不但殺死了趙軍的主帥,還俘虜了趙王。
後來「背水一戰」成為一個成語,專指在重大壓力下取勝的關鍵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