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故事大全 » 張仲景與餃子的故事

張仲景與餃子的故事

發布時間: 2021-01-28 05:16:47

㈠ 餃子的由來(故事

餃子原名「嬌耳」,相傳是我國醫聖張仲景首先發明的。他的「祛寒嬌耳湯」的故事在民間流傳至今。民間有「好吃不過餃子」的俗語。

建安初年,張仲景出任長沙太守,不久瘟疫流行,他的官做不下去了,便毅然辭去了太守官職,告老還鄉,決心為百姓治病。這時正值數九隆冬,他在回鄉路上,看到那些為生存而奔波的窮苦百姓,衣不遮體,許多人耳朵都凍爛了,心裡更加難受。他一到家,登門求醫者便蜂擁而至。

可是張仲景心裡老惦記著那些凍爛耳朵的窮鄉親們。冬至到了,他讓弟子替他看病,他在南陽東關空地上搭起了醫棚,盤上大鍋,專門舍葯為窮人治凍傷。他把羊肉、辣椒和去寒的葯材放在鍋里,熬到火候時再把羊肉和葯材撈出來切碎。

用麵皮包成耳朵樣子的「嬌耳」下鍋煮熟,分給治病的窮人,每人一大碗湯、兩個「嬌耳」,這葯就叫「祛寒嬌耳湯」。人們吃後,頓覺全身溫暖,兩耳發熱。從冬至起,張仲景天天舍葯,直舍到大年三十。鄉親們的耳朵都被他治好了,歡歡喜喜地過了個好年。

從此以後,每到冬至,人們就想起張大夫為鄉親治病的情景,也模仿著做嬌耳的辦法,做起了食品。為了區別「嬌耳湯」的葯方,就改稱為「餃耳」。因叫著別嘴,後來人們就叫它「餃子」了。天長日久,形成了習俗,每到冬至這天,家家都吃餃子。

(1)張仲景與餃子的故事擴展閱讀:

北方餃子

春節是中華民族最隆重最講究的第一大節。北方有「初一餃子、初二面、初三合子、初四烙餅卷雞蛋」之說。餃子是春節的重要食品之一,除了除夕(臘月的最後一天)吃,正月初一、初五也要吃,但這三天吃餃子的講法不太一樣。

除夕吃的餃子必須是素餡,取來年平安,素素凈凈之意,而且餃子不能一下煮完;初一吃的餃子一定是初一沒煮完剩下的,取吉慶有餘之意;初五吃餃子一定要做成花邊形,俗稱「捏小人嘴」,目的是為了防止來年小人搬弄是非,圖個吉利。

「金絲穿元寶」。北京人新年第一餐,家家吃餃子煮麵,名「金絲穿元寶」,也叫「銀錢吊金龜」,蓋因餃子太像元寶了,子夜時餃子煮熟了撈食,謂之「撈元寶」,而且是今年撈到明年,還不發大財?即便貧寒之家,年夜飯也非要買點白面割點肉,吃上頓餃子不可。

陳年餃子

「請吉症安,萬事如意」。黑龍江多數地區新年首餐都吃「陳年餃子」。舊年臘月二十六日這天,戶戶都擀比桌面還大的麵皮,再用小碗口扣成圓形或剪成方形的餃子皮,以早已備好的餡料包成餃子,放入油鍋煎好;吃純白年糕的,寓意新年全家大小都「請吉症安,萬事如意」。

㈡ 冬至吃餃子的故事30字

故事30字:名醫張仲景於冬至日發明「祛寒嬌耳湯」,是最初餃子的雛形,後流傳下來專。

餃子是中屬國傳統食物,也是深受中國人民喜愛的傳統特色食品,屬於年節食品。民謠有「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說法。餃子原名「嬌耳」,是南陽人醫聖張仲景首先發明的。冬至吃餃子是源於東漢名醫張仲景冬至日贈醫施葯之舉。

冬至是我國農歷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也是一個傳統節日。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早在2500多年前的春秋時代,我國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冬至來了,它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時間在每年的陽歷12月22日~23日。

㈢ 餃子的由來是什麼,簡短一點。

餃子的由復來:

根據文獻記載,餃制子源於古代的角子,餃子原名「嬌耳」,相傳是我國醫聖張仲景首先發明的,當時的餃子是與葯用,張仲景用麵皮包上一些葯物用來治病。

餃子由餛飩演變而來。在其漫長的發展過程中,名目繁多,古時有「牢丸」「扁食」「餃餌」「粉角」等名稱。三國時期稱作「月牙餛飩」,南北朝時期稱「餛飩」,唐代稱餃子為「偃月形餛飩」,宋代稱為「角子」,明朝元代稱為「扁食」;清朝則稱為「餃子」。

餃子起源於東漢時期,為東漢河南南陽人「醫聖」張仲景首創。當時餃子是葯用,張仲景用麵皮包上一些祛寒的葯材用來治病(羊肉、胡椒等),避免病人耳朵上生凍瘡。

張仲景有一葯名叫「祛寒嬌耳湯」,是總結漢代300多年臨床實踐而成的,其做法是用羊肉和一些祛寒葯材在鍋里煮熬,煮好後再把這些東西撈出來切碎,用麵皮包成耳朵狀的「嬌耳」,下鍋煮熟後 分給乞葯的病人。

㈣ 餃子的來歷要求是有張仲景的而且要很簡短

餃子,又名水餃,原名「嬌耳」,是中國的古老傳統麵食,源於中原宛城,距今已有一回千八百多年的歷史答了。
餃子的來歷:
餃子在其漫長的發展過程中,名目繁多,古時有「牢丸」「扁食」「餃餌」「粉角」等名稱。三國時期稱作「月牙餛飩」,南北朝時期稱「餛飩」,唐代稱餃子為「偃月形餛飩」,宋代稱為「角子」,元代稱為「扁食」;清朝則稱為「餃子」。餃子起源於東漢時期,為東漢南陽人醫聖張仲景首創。當時餃子是葯用,張仲景用麵皮包上一些祛寒的葯材用來治病(羊肉、胡椒等),避免病人耳朵上生凍瘡。另說:春秋時期的水餃在東夷地區薛國(今山東滕州)墓葬中發現,說明這種作為中國飲食文化中獨具特色的美食,很可能最早源於我國古代的東夷地區 。

㈤ 餃子是醫生張仲景發明的.那麼當年餃子是用來治療什麼疾病的

凍耳
就是耳朵凍傷
餃子原名「嬌耳」,是我國醫聖張仲景首先發明的。
他的「祛內寒嬌耳湯」的容故事在民間流傳至今。
相傳東漢末年,「醫聖」張仲景曾任長沙太守,後辭官回鄉。正好趕上冬至這一天,他看見南陽的老百姓飢寒交迫,兩只耳朵凍傷,當時傷寒流行,病死的人很多。張仲景總結了漢代300多年的臨床實踐,便在當地搭了一個醫棚,支起一面大鍋,煎熬羊肉、辣椒和祛寒提熱的葯材,用麵皮包成耳朵形狀,煮熟之後連湯帶食贈送給窮人。老百姓從冬至吃到除夕,抵禦了傷寒,治好了凍耳。從此鄉里人與後人就模仿製作,稱之為「餃耳」或「餃子」,也有一些地方稱「扁食」或「燙面餃」。

㈥ 餃子與張仲景的關系

張仲景從長沙抄告老還鄉襲後,正好趕上冬至這一天,見很多窮苦百姓忍飢受寒,耳朵都凍爛了。他叫弟子在南陽東關的一塊空地上搭起醫棚,架起大鍋,在冬至那天開張,向窮人舍葯治傷。葯名叫「祛寒嬌耳湯」,其做法是用羊肉和一些祛寒葯材在鍋里煮熬,煮好後再把這些東西撈出來切碎,用麵皮包成耳朵狀的「嬌耳」,下鍋煮熟後分給乞葯的病人。每人兩只嬌耳、一碗湯。人們吃下祛寒湯後渾身發熱,血液通暢,兩耳變暖。老百姓從冬至吃到除夕,抵禦了傷寒,治好了凍耳。 張仲景舍葯一直持續到大年三十。大年初一,人們慶祝新年,也慶祝爛耳康復,就仿嬌耳的樣子做過年的食物,並在初一早上吃。人們稱這種食物為「餃耳」、「餃子」,在冬至和年初一吃,以紀念張仲景開棚舍葯和治癒病人的日子。

㈦ 張仲景和餃子有什麼關系

餃子原名「嬌耳」,是我國醫聖張仲景首先發明的。東漢末年,各地災害嚴重,很多人身患疾病。南陽有個名醫叫張機,字仲景,自幼苦學醫書,博採眾長,成為中醫學的奠基人。張仲景不僅醫術高明,什麼疑難雜症都能手到病除,而且醫德高尚,無論窮人和富人,他都認真施治,挽救了無數的性命。
張仲景在長沙擔任太守時,常為百姓除疾醫病。有一年當地瘟疫盛行,他在衙門口壘起大鍋,舍葯救人,深得長沙人民的愛戴。張仲景一生為官清廉,但不滿於當時東漢王朝的政治腐敗和官場黑暗,憤然告老還鄉。當他途經家鄉白河岸邊時,見很多窮苦百姓忍飢受寒,耳朵都凍爛了。他心裡非常難受,決心救治他們。
張仲景回到家,求醫的人特別多,他忙的不可開交,但他心裡總掛記著那些凍爛耳朵的窮百姓。他仿照在長沙的辦法,叫弟子在南陽東關的一塊空地上搭起醫棚,架起大鍋,在冬至那天開張,向窮人舍葯治傷。 張仲景的葯名叫「祛寒嬌耳湯」,其做法是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葯材在鍋里煮熬,煮好後再把這些東西撈出來切碎,用麵皮包成耳朵狀的「嬌耳」,下鍋煮熟後分給乞葯的病人。每人兩只嬌耳,一碗湯。人們吃下祛寒湯後渾身發熱,血液通暢,兩耳變暖。吃了一段時間,病人的爛耳朵就好了。
張仲景舍葯一直持續到大年三十。大年初一,人們慶祝新年,也慶祝爛耳康復,就仿嬌耳的樣子做過年的食物,並在初一早上吃。人們稱這種食物為「嬌耳」、「餃子」或扁食。從此鄉里人與後人就模仿製作,以後漸漸形成習俗,在冬至和大年初一吃,以紀念張仲景開棚舍葯和治癒病人的日子。1400多年的歷史讓餃子在老百姓心目中紮下了根。餃子漸漸成為中國飲食的代言詞。
張仲景距今已近1800年,但他做「祛寒嬌耳湯」的故事一直在民間廣為流傳。每逢冬至和大年初一,人們吃著餃子,心裡仍記掛著張仲景的恩情。今天,我們用不著用嬌耳朵來治凍爛的耳朵了,但餃子卻已成了人們最常見、最愛吃的食品。

㈧ 張仲景與餃子的由來,求詳解

餃子源於古代的角子。餃子原名「嬌耳」,相傳是我國醫聖張仲景首先發明的,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歷史了。是深受中國人民喜愛的傳統特色食品,又稱水餃,是中國北方民間的主食和地方小吃,也是年節食品。有一句民謠叫「大寒小寒,吃餃子過年。」餃子多用麵皮包餡水煮而成。張仲景發明餃子的典故 餃子原名「焦耳」,相傳是我國醫聖張仲景首先發明的。 他的「祛寒嬌耳湯」的故事在民間流傳至今。民間有「好吃不過餃子」的俗語。 張仲景,名機,字仲景,東漢南陽(河南省南陽)人。自幼苦學醫書,博採眾長,成為中醫學的奠基人。他著《傷寒雜病論》,集醫家之大成,被歷代醫者奉為經典。張仲景有名言:「進則救世,退則救民;不能為良相,亦當為良醫。」張仲景不僅醫術高明,什麼疑難雜症都能手到病除,而且醫德高尚,無論窮人和富人,他都認真施治,挽救了無數的性命。 相傳張仲景任長沙太守時,常為百姓除疾醫病。有一年當地瘟疫盛行,他在衙門口壘起大鍋,舍葯救人,深得長沙人民的愛戴。張仲景從長沙告老還鄉後,正好趕上冬至這一天,走到家鄉白河岸邊,見很多窮苦百姓忍飢受寒,耳朵都凍爛了。原來當時傷寒流行,病死的人很多。他心裡非常難受,決心救治他們。張仲景回到家,求醫的人特別多,他忙的不可開交,但他心裡總掛記著那些凍爛耳朵的窮百姓。他仿照在長沙的辦法,叫弟子在南陽東關的一塊空地上搭起醫棚,架起大鍋,在冬至那天開張,向窮人舍葯治傷。 張仲景的葯名叫「祛寒嬌耳湯」,是總結漢代300多年臨床實踐而成的,其做法是用羊肉和一些祛寒葯材在鍋里煮熬,煮好後再把這些東西撈出來切碎,用麵皮包成耳朵狀的「嬌耳」,下鍋煮熟後 分給乞葯的病人。每人兩只嬌耳、一碗湯。人們吃下祛寒湯後渾身發熱,血液通暢,兩耳變暖。老百姓從冬至吃到除夕,抵禦了傷寒,治好了凍耳。 張仲景舍葯一直持續到大年三十。大年初一,人們慶祝新年,也慶祝爛耳康復,就仿嬌耳的樣子做過年的食物,並在初一早上吃。人們稱這種食物為「餃耳」、「餃子」或「扁食」,在冬至和年初一吃,以紀念張仲景開棚舍葯和治癒病人的日子。 張仲景距今已近1800年,但他折「祛寒嬌耳湯」的故事一直在民間廣為流傳。每逢冬至和大年初一,人們吃著餃子,心裡仍記掛著張仲景的恩情。今天,我們用不著用嬌耳來治凍爛的耳朵了,但餃子卻已成了人們最常見、最愛吃的食品。

㈨ 餃子的由來

餃子來的由來的故事不源止一個,下面是張仲景與餃子的故事:
傳說張仲景,當年辭官還鄉時,他老家正值冬天時期,天氣非常的冷,當時的人們由於貧困窮乏,沒有多餘的閑錢去購置保暖的衣服,所以每個貧困窮乏的人都懂得四肢僵硬、耳朵都凍得不成樣子。
因為當時張仲景的名聲很大,所以有很多人都上門求葯,張仲景一想到他們凍僵的樣子,即使上門求葯的人有很多,張仲景也一一舍葯相救,獲得了百姓們的稱贊。
後來張仲景製作出了「嬌耳」,也就是今天的餃子,當時就是用羊肉和一些驅寒的葯材煮熟,切碎包在麵皮里,再次放到湯里煮,煮熟後撈出再舀一碗湯,放入幾個嬌耳,每人一份。人們吃完嬌耳、喝完驅寒湯後,渾身都很溫暖,耳朵氣血也流通了。從那以後,吃過的百姓都沒有再出現凍僵的現象,耳朵也沒有發爛。
餃子不愧為最具代表性的傳統美食,既美味有有益於身體,還有著多年的歷史,這實在令世人為此感慨。即使過了一千多年,百姓們仍然沒有忘記「醫聖」張仲景對他們祖先的救命之恩,於是他們把吃餃子當作是紀念「醫聖」張仲景。

㈩ 餃子有什麼故事

除夕夜全家人圍爐吃年夜飯時,在中國北方有吃餃子的習俗,因為它的外形酷似人見人愛的銀元寶,端上一盤盤的餃子,取意「元寶滾滾來,新年大發財」。甚至包餃子時,還特意包進一枚消過毒的硬幣,看誰先吃到它,就意謂著來年必能多掙錢。

因為「餃子」諧音「交子」,故在除夕的當晚就事先包好,在半夜「子」時(大年初一)煮來吃,此刻適逢「舊歲」與「新年」的交替,吃餃子有「更歲交子」之意,象徵著「辭舊迎新」,所以在新年的第一時刻,吃口餃子是大吉大利之事。

另個原因是為了紀念醫聖張仲景的義診善舉:東漢末年,南陽有位仁心仁術的名醫張仲景,在嚴寒的「冬至」,看見許多窮人的耳朵都被凍傷潰爛,於是就開了一帖,名叫「祛寒嬌耳湯」的葯方,叫他的弟子搭起醫棚,並選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溫熱的葯材,先在鍋里熬煮後切碎,再用麵皮包成耳朵狀的「嬌耳」,下鍋煮熟後免費舍葯給爛耳的窮人服下,這「一碗湯兩個嬌耳」的袪寒熱湯後,血液通暢,渾身發熱,兩耳變暖,潰爛的耳朵也就漸漸全愈了,張仲景開棚舍葯的義診善舉持續到「除夕」,直到人們的爛耳都康復為止。

人們為了感謝及紀念張仲景的義診善舉,就模仿「嬌耳」的外形,做成過年的食物,稱它為「餃耳」或「餃子」,並在大年初一的一大早吃,互相慶祝爛耳的康復,並祈求在新的一年中好運降臨。甚至在每年的「冬至」也要刻意吃它,以紀念張仲景開棚舍葯救人之日。一直流傳到今天,北方人仍盛行在除夕的半夜子時(大年初一)吃餃子的習俗。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