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揚頓挫的故事
㈠ 「抑揚頓挫」這個詞可以用來形容故事情節嗎
不可以。可以用「跌宕起伏」來形容故事情節。
抑揚頓挫:只能形容歌聲、語氣、語調、歌聲等,而不能用來形容文章情節。
㈡ 抑揚頓挫出自哪個歷史故事
出處
西晉·陸機《遂志賦·序》:「崔蔡沖虛溫敏,雅人之屬也。衍回抑揚頓挫,怨之徒也答。豈亦窮達異事,而聲為情變乎。」
宋·張戒《歲寒堂詩話》上卷:「而子建詩,委婉之情,灑落之韻,抑揚頓挫之氣,固不可以優劣論也。」
清·劉鶚《老殘游記》第二回:「只是到後來,那抑揚頓挫,入耳動心。恍若有幾十根弦,幾百個指頭,在那時彈似的。」
唐·鄭處誨 《明皇雜錄補遺》:「馬謂其舞不中節,抑揚頓挫,猶存故態。」
宋·陳亮 《復杜伯高書》:「兩賦反覆不能去手,意廣而調高,節明而語妥,鋪敍端雅,抑揚頓挫,而卒歸於質重。」
魯迅《藤野先生》:「每當夜間疲倦,正想偷懶時,仰面在燈光中瞥見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說出抑揚頓挫的話來,便使我忽又良心發現,而且增加勇氣了,於是點上一支煙,再繼續寫些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惡痛疾的文字。」
㈢ 李白的故事
㈣ 請談一談幼兒教師應如何培養幼兒的傾聽行為
一、傾聽習慣的重要性 所謂傾聽就是仔細、認真地聽他人說話,而且還耍理解他人話語的意思。(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語言領域里明確指出:養成幼兒注意傾聽的習慣,發展幼兒語言理解能力。可見,培養幼兒養成傾聽習慣是非常重要的。首先,傾聽是語言表達的前奏,只有認真傾聽了,才能理直氣壯地發言。在幼兒語言發展中,傾聽能讓孩子願意說,傾聽能幫助孩子說得更精彩。莫里斯也說過:要做一個善於辭令的人,只有一種辦法,就是耍學會聽人家說話。其次,傾聽是學習的基礎,從學前期到學齡期教育存在許多方面的不同,上小學後的學生是通過聽課和作業來獲得知識技能的,因此學前期培養幼兒的傾聽習慣具有積極意義。傾聽不但能使幼兒准確地聽取自己所要的信息,而且還會給人留下認真踏實、尊重別人的印象,善於傾聽是每個人不可缺少的修養。 1、興趣是培養幼兒傾聽習慣的關鍵幼兒的年齡小,他們往往對其感興趣的故事、兒歌等會百聽不厭,對其瞄興趣的游戲百玩不厭,但如果讓他們聽一些他們覺得沒興趣的故事、玩一些他們覺得無聊的游戲,他們就會注意力不集中,坐立不安。針對這個特點,教師應該組織一些幼兒感興趣的活動來培養幼兒的傾聽習慣:如幼兒都愛小動物和卡通人物,我們可以用小動物和卡通人物做教具,邊講邊演示,使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具體化;再如幼兒也非常愛玩游戲,我們可以玩一些游戲來培養幼兒注意傾聽的習慣,如:傳話、按指示行動、聽聲做動作等游戲;還有幼兒也非常喜歡誇張的語言和動作,在教學中教師的教學語言應該抑揚頓挫、繪聲繪色、富有童趣,還應配上相應動作和表情等,使幼兒樂於傾聽。總之,幼兒感興趣能激發他們傾聽的慾望。 2、環境是培養傾聽習慣的保證 首先,培養幼兒傾聽習慣要創設安靜溫馨的環境。在午睡前、進餐時等環節中,讓幼兒學會安靜地傾聽,使幼兒懂得守紀律、守規則才能保證認真傾聽。如果幼兒之間打打鬧鬧相互影響,他們是不會認真傾聽的;如果外面有放鞭炮等噪音,幼兒也是不能認真傾聽的。孩子的注意力容易受外界的干擾,所以,安靜、溫馨的環境是傾聽的前提。 其次,為每個幼兒創設表現自己的環境。我們經常發現,有很多孩子都樂於表述,表現慾望強烈,如果沒有得到老師的及時關注,他們的傾聽積極性也盪然無存;還有一些孩子上課過於沉靜,從不隨便講話,如果老師不注意他們,他們也不會認真傾聽。在組織活動時,教師既要將表現欲強的孩子適當控制,使他們明白既要自己講,也要聽其他同學講,對那些沉默的幼兒要多加鼓勵,老師要和他們多交談,樹立他們的自信心,又要鼓勵他們尋找機會表現自己。教師要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孩子,給每個孩子提供展現的舞台,對各種不同的孩子給予關心、鼓勵和理解。 再次,語言環境也是培養幼兒傾聽習慣的關鍵。幼兒都喜歡聽故事、兒歌等,平時我們應該讓幼兒多聽多看一些色彩鮮艷、圖文並茂的故事和圖:吼學說簡單的句子,理解圖書內容,當有聲有色、優美舒暢的語言伴隨著美妙的音樂將幼兒帶到幻想中的世界時,他們會完全忘卻了自己,會一遍又一遍的聆聽。
㈤ 這個故事的情節抑揚頓挫,小娟曲折動人的講起來.修改病句
這個故事的情節曲折動人,小娟抑揚頓挫的講起來
㈥ 滕王閣序有多少個典故分別是什麼
滕王閣序有24個典故分別是:
1.騰蛟起鳳,孟學士之詞宗
《西京雜記》卷二說董仲舒夢蛟龍入懷,乃作《春秋繁露》。形容人才眾多各顯其能。
2.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
藉此說明水邊斷斷續續地傳來一陣陣驚寒的雁聲。
3.酌貪泉而覺爽,處涸轍以猶歡
古代傳說廣州有水名貪泉,人喝了這里的水就會變得貪婪。藉此表達作者不甘沉淪的思想。
4.今茲捧袂,喜托龍門
藉此表示由於謁見了名人而抬高了自己的身價。
5.物華天寶,龍光射牛斗之墟
文章藉此來誇贊洪州地方很靈異。
6人傑地靈,徐孺下陳蕃之榻
文章藉此誇贊洪州人物俊美。
7.望長安於日下,目吳會於雲間
文章藉此表現作者期望自己被召見的心志。
8.懷帝閽而不見,奉宣室以何年
《史記賈誼傳》記載,漢文帝時,賈誼遷謫長沙,四年後,文帝把他征回長安,召見於宣室。作者藉此表達懷才不遇的苦悶心情。
9.馮唐易老,李廣難封
《史記》記載,漢武帝時選求賢良,有人舉薦馮唐,可是他已九十多歲了,不能做官了。文章藉此表達年時易往,功業難就。
10.屈賈誼於長沙,非無聖主
《史記賈誼傳》記載,賈誼曾任太中大夫,對當時國家大事多所建議,一時深受器重,後受讒毀,被貶為長沙王太傅。文章藉此表達作者懷才不遇的心情。
11.竄梁鴻於海曲,豈乏明時
藉此抒發作者懷才不遇的感慨。
12孟嘗高潔,空餘報國之情
《後漢書孟嘗傳》記載,東漢人孟嘗,為官清正廉潔,但不被重用,後來歸田。
13.阮籍猖狂,豈效窮途之哭
《晉書阮籍傳》記載,阮籍獨自駕車出行,在無路可走時便痛哭而返。
14.無路請纓,等終軍之弱冠
《漢書終軍傳》記載,漢武帝想讓南越王歸順,派終軍前往勸說,終軍請求給他長纓,必縛住南越王,帶回到皇宮門前。
15.有懷投筆,慕宗愨之長風
作者藉此表達自己報國無門的感慨。
16.非謝家之寶樹,接孟氏之芳鄰
《晉書謝玄傳》記載,晉朝謝安曾問子侄們:為什麼人們總是希望自己的子弟好﹖侄子謝玄回答:「譬如芝蘭玉樹,欲使其生於庭階耳。」
17.楊意不逢,撫凌雲而自惜
《史記司馬相如傳》「蜀人楊得意為狗監,侍上。上讀《子虛賦》而善之,曰:『朕獨不得與此人同時哉!』得意曰:『臣邑人司馬相如自言為此賦。』上驚,乃召問相如。」又雲:「相如即奏《大人賦》,天子大悅,飄飄有凌雲之氣。」這兩句是說,未遇推薦之人,只能賦凌雲之賦而自惜。
18.鍾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慚
《列子湯問》記載的高山流水的故事。
19.蘭亭已矣,梓澤丘墟
《晉書石崇傳》記載:「崇有別館,在河陽之金谷,一名梓澤。」這句是說,名勝之地,終難免於荒蕪。
20.睢園綠竹,氣凌彭澤之樽
彭澤,指陶淵明。陶淵明《歸去來兮辭》有「攜幼入室,有酒盈樽。」這兩句意思是說,滕王閣的宴集,勝過隱士的獨樂。《水經注》記載:「睢水又東南流,歷於竹圃。水次綠竹蔭渚,青青實望,世人言梁王竹園也。」
21.鄴水朱華,光照臨川之筆
曹植《公宴詩》有詩句:「秋蘭披長坂,朱華冒綠池。」鍾嶸《詩品》記載:「宋臨川太守謝靈運,其源出於陳思(曹植)。」這里是借曹植來比擬與會的文士將對後代文壇產生影響。
22.北海雖賒,扶搖可接
《莊子逍遙游》:「鵬之徙於南溟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文章藉此表達作者不甘沉淪的思想。
23.他日趨庭,叨陪鯉對
作者藉此說明自己將往海南接受父教。
24.請灑潘江,各傾陸海雲爾
鍾嶸《詩品》說:「余嘗言:陸才如海,潘才如江」。
㈦ 抑揚頓挫的成語故事
抑揚頓挫
yìyángdùncuò
[釋義] 抑:降低;挫:轉折。形容聲音高低起伏專;節奏分明;和諧屬悅耳。一般指音樂、朗誦。有時也指文學作品。
[語出] 宋·張戒《歲寒堂詩話》卷上:「而子建(曹植)詩;委婉之情;灑落之韻;抑揚頓挫之氣;固不可以優劣論也。」
[正音] 挫;不能讀作「zuò」。
[辨形] 挫;不能寫作「錯」。
[近義] 輕重緩急
[反義] 平鋪直敘
[用法] 含褒義。多用來形容說話的聲音;有時也形容樂聲。一般作定語、狀語、補語。
[結構] 聯合式。
[例句] 他的慷慨陳詞;~;得到了與會群眾的贊賞。
[英譯] risingandfallingincadence
㈧ 抑揚頓挫可以形容故事情節嗎
A成語使來用正確;
B抑揚頓挫指聲音的高低源起伏和停頓轉折,不能用一形容故事情節的復雜曲折;
C觸類旁通指掌握了某一事物的知識或規律,進而推知同類事物的知識或規律,不能用來形容樹根的交錯相連.
D吹毛求疵,貶義詞,比喻故意挑剔別人的缺點,尋找差錯,不能用來形容老師的教導.
答案:A.
㈨ 用茂組詞,田裡的小草長得很( ),小河邊的桃花開得十分(),他的故事不僅抑揚頓挫
參考答案:
1、田裡的小草長得很(茂密)。
2、小河邊的桃花開得十分(繁茂)。
3、他的故事不僅抑揚頓挫,而且(聲情並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