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故事大全 » 國防歷史故事

國防歷史故事

發布時間: 2021-01-26 09:53:40

Ⅰ 中國歷史軍事故事有哪些

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軍事故事有紙上談兵,退避三舍,橫掃八荒。

Ⅱ 關於愛國感人的歷史故事。

1、【文天祥】

老革命家吳玉章,從小就有強烈的民族自尊心。年輕的時候,他到日本留學,在一所學校里讀書。1904年元旦那天,學校把世界各國的國旗都掛出來慶賀,可是沒掛中國國旗。吳玉章氣憤極了,帶著中國學生找到校方負責人,提出抗議說:「為什麼不掛中國國旗?學校如果不道歉,不糾正錯誤,我們就罷課,絕食。」

校方不滿意地說:「平日我們對你那麼好,你家經濟困難,我們不催你繳學費,還發給你零花錢,你為什麼帶頭反對學校?」吳玉章嚴肅地說:「學校對我 好,我很感謝。但是掛旗這件事是關系國家榮辱的大事。我不能不誓死力爭啊!」校方只好承認了錯誤。

Ⅲ 關於愛國的歷史故事

1、屈原投江
屈原,名平,字原,出身於楚國貴族。公元前340年誕生於秭歸三閭鄉樂平里。屈原自幼勤奮好學,胸懷大志.。早年受楚懷王信任,任左徒、三閭大夫,常與懷王商議國事,參與法律的制定,主張章明法度,舉賢任能,改革政治,聯齊抗秦。同時主持外交事務。主張楚國與齊國聯合,共同抗衡秦國。提倡「美政」。在屈原努力下,楚國國力有所增強。但是,由於自身性格耿直再加上楚懷王的令尹子椒、上官大夫靳尚和他的寵妃鄭袖等人受了秦國使者張儀的賄賂,不但阻止懷王接受屈原的意見,並且使懷王疏遠了屈原。前305年,屈原反對楚懷王與秦國訂立黃棘之盟,但是楚國還是徹底投入了秦的懷抱。使得屈原亦被楚懷王逐出郢都,開始了流放生涯。結果楚懷王被秦國誘去,囚死於秦國。頃襄王即位後,屈原繼續受到迫害,並被放逐到江南。公元前278年,秦國大將白起帶兵南下,攻破了楚國國都,屈原的政治思想破滅,對前途感到絕望,雖有心報國,卻無力回天,只得以死明志,就在同年五月五日投汨羅江自殺。

2、蘇武牧羊
匈奴單於為了逼迫蘇武投降,開始時將他幽禁在大窖中,蘇武飢渴難忍,就吃雪和旃毛維生,但絕不投降。單於又把他弄到北海,蘇武更是不為所動,依舊手持漢朝符節,牧羊為生,表現了頑強的毅力和不屈的氣節。

3、 錢學森
1949年新中國成立時,當時任加利福尼亞工學院超音速實驗室主任和「古根罕噴氣推進研究中心」負責人的錢學森深為祖國的新生而高興。他打算回國,用自己的專長為新中國服務。但那時候在美國的中國科學家歸國不易,而錢學森的專長又直接與國防有關,美國千方百計要將他留下不讓他回國,他歷盡艱辛才終於回到祖國懷抱。
4、吉鴻昌
1931年9月21日,矢志抗日的吉鴻昌將軍被蔣介石逼迫下野,到國外「考察實業」。船到美國,吉鴻昌就接二連三地遭到意想不到的刺激,如那裡的頭等旅館不接待中國人,卻對日本人卻奉若神明。有一次,吉鴻昌要往國內郵寄衣物,郵局職員竟說世界上已經不存在中國了,吉鴻昌異常憤怒,剛要發作,陪同的使館參贊勸道:「你為什麼不說自己是日本人呢?只要說自己是日本人就可受到禮遇。」吉鴻昌當即怒斥:「你覺得當中國人丟臉嗎,可我覺得當中國人光榮!」為抗議帝國主義者對中國人的歧視,維護民族尊嚴,他找來一塊木牌,用英文仔細地在上面寫上:「我是中國人!」
5、茅以升
在我國老一輩科學家中,有許多人都是留學國外又回國服務的。著名橋梁專家茅以升在1916年20歲時,到美國留學,成為康奈爾大學橋梁專業的研究生,很快以優異的成績獲得碩士學位。為了獲得實踐的機會,他晚上上課,攻讀博士學位,白天到一家橋梁公司實習,親手繪圖、切削鋼件、打鉚釘、油漆,終於成了一個既懂理論又有技術的人才。美國人很佩服他,一份份聘書從各地寄來,請他擔任工程師。
但是,茅以升沒有接受聘請,而是決定回國了。美國有些人勸他:「科學是沒有祖國的,是超越國界的。科學家的貢獻是屬於全人類的。中國條件差,你留在美國貢獻會更大。」茅以升回答:「科學雖然沒有祖國,但是科學家是有祖國的。我是一個中國人,我的祖國更需要我。我要回去為祖國服務!」
1919年,茅以升帶著一身本領回到國內,開始了為國造橋的事業。現在浙江省錢塘江上那座雄偉壯觀的大橋,就是茅以升設計並主持建造的。
6、董存瑞
1948年5月25日,我軍攻打隆化城的戰鬥打響。董存瑞所在連隊擔負攻擊國民黨守軍防禦重點隆化中學的任務。他任爆破組組長,帶領戰友接連炸毀4座炮樓、5座碉堡,勝利完成了規定的任務。連隊隨即發起沖鋒,突然遭敵一隱蔽的橋型暗堡猛烈火力的封鎖。部隊受阻於開闊地帶,二班、四班接連兩次對暗堡爆破均未成功。董存瑞挺身而出,向連長請戰:「我是共產黨員,請准許我去!」毅然抱起炸葯包,沖向暗堡,前進中左腿負傷,頑強堅持沖至橋下。由於橋型暗堡距地面超過身高,兩頭橋台又無法放置炸葯包。危急關頭,他毫不猶豫地用左手托起炸葯包,右手拉燃導火索,高喊:「為了新中國,沖啊!」碉堡被炸毀,董存瑞以自己的生命為部隊開辟了前進的道路,年僅19歲。
7、肖邦
肖邦一生不離鋼琴,所有創作幾乎都是鋼琴曲,被稱為「浪漫主義的鋼琴詩人」。他在國外經常為同胞募捐演出,為貴族演出。1837年嚴辭拒絕沙俄授予他的「俄國皇帝陛下首席鋼琴家」的職位。舒曼稱他的音樂像「藏在花叢中的一尊大炮」,向全世界宣告:「波蘭不會亡」。肖邦晚年生活非常孤寂,痛苦地自稱是「遠離母親的波蘭孤兒」。他臨終囑附姐姐路德維卡把自己的心臟運回祖國。
8、文天祥
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兵敗被俘,坐了三年土牢,多次嚴辭拒絕了敵人的勸降。一天,元世祖忽必烈親自來到土牢里勸降,許以丞相之職,他毫不動搖,反而斬釘截鐵地說:「唯有以死報國,我一無所求!」
臨刑前,監斬官湊近說:「文將軍,你現在改變主意,不但可免一死,還依然可當丞相。」文天祥怒喝道:「死就死,還說什麼鬼話!」於是,文天祥面向南方,慷慨就義了。文天祥生前,留下一首撼人心弦的《正氣歌》。
、愛國英雄楊靖宇:楊靖宇21歲參加革命,1940初,他被日軍圍困,身負重傷,啃不動樹皮,只能將棉衣里的棉花和著冰雪吞下去充飢。日軍勸降不成,便放亂槍,年僅35歲的楊靖宇壯烈犧牲。殘忍的日軍剖開他的遺體,當看到他的胃裡只有野草和棉絮時,這些被楊靖宇帶領的抗日聯軍弄得焦頭爛額的侵略者全呆住了。在冰天雪地的長白山密林中,支撐著楊靖宇與敵人戰斗的力量是對祖國的一腔熱愛之情。
9 鄭成功收復台灣:早在1624年,荷蘭殖民主義就派兵侵佔了我國領土台灣,實行了極端野蠻殘酷的統治,台灣人民英勇地同侵略者進行斗爭。1661年,在東南沿海領導抗清斗爭的鄭成功,率領戰船350多艘,將士25000多人,包圍了台灣,經過9個月的激戰,荷蘭總督被迫簽訂投降書,帶領殘兵敗將,灰溜溜地滾出台灣。台灣又回到祖國懷抱。
詹天佑為國不計名與利:近代科學先驅、著名工程師詹天佑,在國內一無資本、二無技術、三無人才的艱難局面面前,滿懷愛國熱情,受命修建京張鐵路。他以忘我的吃苦精神,走遍了北京至張家口之間的山山嶺嶺,只用了500萬元、4年時間就修成了外國人計劃需資900萬元、需時7年才能修完的京張鐵路。前來參觀的外國專家無不震驚和贊嘆。當時,美國有所大學為表彰詹天佑的成就,決定授予他工科博士學位,並請他參加儀式。可是,詹天佑正擔負著另一條鐵路的設計任務,因而毅然謝絕了邀請。他這種為國家不為個人功名的精神,贏得了國內外的稱贊。
華羅庚毅然回國:大數學家華羅庚,在「七•七」事變後,從生活待遇優厚的英國回到抗日烽火到處燃燒的祖國,不為金錢和學位,回國後積極參加抗日救國運動。1950年,他已經成為國際知名的第一流數學家,並被美國伊里諾大學聘為終身教授,但他毅然帶領全家回到剛解放的祖國。

摘自網路網友,謝謝。

Ⅳ 中國國防的歷史歷程是怎樣的

有人說21世紀是中國的世紀,因為他們看到了蘊藏在東方這條巨龍所潛在巨大能量,看到了中國和她孕育的人民在古代的輝煌,在90年代創造的奇跡!中華兒女都在為著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努力拚搏著,我們嚮往幸福,我們渴望富足,我們也不會忘記中國在近代所遭受的巨大屈辱和損失,這是我們的痛,也是我們奮斗的動力!!

1840年中英鴉片戰爭的爆發,導致了中國近代歷史上第一個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的簽訂,從此"天朝大國"的大門頓開,陷入了一個又一個國防危機,中華民族步入了漫漫長夜。開始了一部充滿屈辱、辛酸和悲壯的近代中國的國防史。隨著一個又一個不平等條約的簽訂,中國開始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越來越深,沿江、沿海到處是被強迫開放的通商口岸和租界,中國的各項交通事業全為列強所壟斷,國內到處可見外國駐軍,整個中國被劃分成幾個帝國主義的勢力范圍,徹徹底底成為有國無防的國度,終日在風雨中飄搖。在推翻封建帝制之後,不幸又遭帝國主義列強支持下的軍閥混戰,社會遭到更大的破壞!之後,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日本帝國主義大舉侵略中國,給中國人民帶來了慘痛的災難!在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前的這半個多世紀中,中國的主權遭受了嚴重的損失,國土被割讓、大批戰後賠款付出,使國家積貧積弱,人民飽受苦難!

歷史是一面鏡子。中國近現代史的沉痛教訓告訴我們,國防以經濟基礎作為後盾,強兵必先富國,兩者應當協調發展。經濟建設是國防建設的基本依託,經濟建設搞不上去,國防建設就無從談起。國防實力是綜合國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國防建設搞不上去,經濟建設的安全環境就難以保障。因此,我們在集中力量進行經濟建設的同時,必須切實加強國防建設,使國防建設和經濟建設協調發展,形成相互促進的良好局面。

歷史還啟示我們,國防服從於政治,服務於政治,國防與政治密切相關,國家的政治是否開明,制度是否進步,直接關繫到國防能鞏固--政治昌明是國防鞏固的根本。縱觀我國數千年的國防歷史,我們不難發現,凡是興盛的時期和朝代,都十分注意修明政治,實行較為開明的治國之策.原本西陲小國的秦國,從商鞅變法開始,修政治,明法度,發展生產,繁榮經濟,國防日漸強大,為並吞六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大唐初建之時,滿目瘡痍,百廢待興,正是由於制定並實施了一系列開明的政治制度,使國家很快從隋末的戰爭廢墟中恢復過來,很快成為國力昌盛,空前統一的大唐帝國.凡是衰落的時期和朝代,無不因為政治腐敗導致國防虛弱.唐朝中期以後,兩宋乃至於晚清都是如此。

歷史也清楚的告訴我們國家的統一和民族的團結是國防強大的關鍵。縱觀我國幾千年的國防史,凡是國家統一,民族團結的時期,國防就強大;凡是國家分裂,民族矛盾尖銳的時期,國防就虛弱清王朝晚期,在西方列強的進攻面前,不僅不敢發動反侵略戰爭,不依靠、不支持人民群眾進行戰爭,反而認為"患不在外而在內","防民甚於防火"。對人民群眾自發組織的反侵略斗爭,實行鎮壓的方針,最終造成屢戰屢敗,割地賠款,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抗日戰爭時期,在中國共產黨的倡導和組織下,建立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在敵強我弱的條件下,中國共產黨堅持人民戰爭的戰略戰術,充分動員和組織人民,團結一切抗日力量,共同抗擊侵略,最終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全面勝利。因此為了在偉大的新時期,我們更應該去努力維護我們的祖國統一,民族團結,與那些企圖分裂我們偉大祖國的敵人做最堅決的斗爭!!

二十一世紀是信息的時代,是科技高度發展的時代,科技進步是國防強盛的重要力量!國防建設歷來是世界各國先進技術競爭的主要領域。 "先進的武器畢竟是重要的,科學技術是不能忽視的"。國防科技領域,要重點研究開發一些關鍵技術。掌握這些技術,是實現我國新時期軍事戰略的需要,也是整個現代化建設事業發展的需要。實行積極防禦,把軍事斗爭准備的基點放在打贏現代技術特別是高技術條件下的局部戰爭上,是我軍新時期的軍事戰略方針。圍繞這個方針,要以改革創新的精神迎接世界軍事發展的挑戰,要千方百計把我軍的武器裝備搞上去。

綜上可知,發展是硬道理,是第一要務,落後就要挨打!作為當代的大學生,我們有責任有義務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扎實掌握專業技能,把自己努力培養成有用之人,在步入社會之後,為我們經濟的發展,為我國科技的進步,為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話建設,為我國國防的強盛貢獻出自己的全部力量。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奮斗終身!!

Ⅳ 古中國國防故事。

父親的乳名叫喜凌,這是我滿20歲以後才從楊伯伯那裡知道的。

楊伯伯生前是父親生死相交、患難與共的好朋友。初次聽楊伯伯說出父親乳名的時候,我和哥哥都笑出了眼淚,心目中那麼英武的父親怎麼曾經叫過這么一個沒性格的名字呢?看到我和哥哥的反映後,楊伯伯說:「你們覺得這名字可笑?傻孩子們,你爸爸這個名字在抗日戰爭最殘酷的冀中平原,象我們這么大年紀的幾乎沒有人不知道啊!」

父親出生在保定清苑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出生不到2個月奶奶就去世了,爺爺把弱小的父親託付給他外婆就隻身闖關東了。1938年七、七事變之後抗日戰爭爆發,同年8月父親毅然決然的投身革命隊伍——八路軍七分區領導下的敵後武工隊,經歷了冀中地區殘酷的「五一」大掃盪,參加了平型關戰役,與日寇在冀中平原展開了艱苦的拉鋸戰,有力的牽制了日本鬼子的兵力。電影平原槍聲、野火春風斗古城、地道戰、地雷戰等都是那個時期戰爭的寫照。

抗日戰爭最殘酷的時候父親是敵後武工隊的一名縣大隊長。楊伯伯說,喜凌身材高大、瘦削,使兩把二十響駁殼槍,部隊在他的帶領下就象一支飛行軍,神出鬼沒。今天定縣的炮樓被端了,明天一早望都的炮樓又被點燃。甩開大步,一夜行軍百八十里不成問題。為此日本鬼子好生惱火,200塊袁大頭(銀圓)懸賞張喜凌的人頭,死、活都行!我問父親,你這不是被通緝了嗎?白天要化裝才敢出門吧?父親朗笑道:你知道什麼叫人民戰爭嗎?人民的軍隊在人民中間是如魚得水,只有侵略者在這片汪洋大海中才寸步難行!老百姓再窮也沒有拿八路軍的命去換錢的,沒有人民,靠我們的小米加步槍打不贏這場戰爭!

楊伯伯家是八路軍的堡壘戶,袁庄大戰時父親身負重傷,為把當時當連長的父親搶下火線,犧牲了三名年輕的戰士,父親頭部和雙腿貫通傷全身被血浸透,當時父親的加強連只剩下了3個人,父親他們撤到楊伯伯家,被楊伯伯藏到堂桌後面的夾壁牆里,剛藏好追擊的鬼子就到了,楊大娘將鬼子擋在當院,鬼子問:有沒有八路的傷員來過!楊大娘說:沒見!鬼子沖進屋裡搜查,刺刀就要挑到堂桌,父親當時緊握著槍,心想:被發現今天就「光榮」了!咱就打死一個夠本,打死兩個賺一個!就在這緊要的關頭鬼子發現了院子里父親留下的血跡,喝問大娘地上的血哪兒來的?大娘說:不知道!鬼子用槍托把大娘打倒在地,舉起刺刀威脅大娘,不說就捅死她。屋裡搜查的鬼子和偽軍一聽外面有情況全都跑了出來,在後院的楊伯伯情急中拿起用斧子咬牙剁掉了自己半截小拇指,忍著劇痛用塊破布一包,跑出來說:「是我剛才劈柴傷了手,正找東西包手呢!」看著手還在滴血的楊伯伯,敵人才悻悻的撤離。

楊伯伯說,爸爸在他家養傷兩個月,全村的鄉親都把自己家僅有的一點白面和雞蛋往伯伯家送,盡管當時伯伯家很窮,父親也沒少吃大娘給他做的烙餅攤雞蛋。按楊伯伯的話說,最讓他高興的是兩個月後又有一條好漢出現在冀中抗日前線!冀中的老百姓就是這樣不止一次的救過八路軍的性命。

撫著父親大腿內側至今仍可以放下我一個拳頭的巨大傷疤,握著伯伯為父親斷指的手,心中真是百感交集!這是怎樣一種友情和信賴,怎樣一種支持和付出啊!

解放後楊伯伯每年都會來北京看望父親並在我們家小住幾天。我常在深夜輕輕的走下樓梯,看著樓下客廳通明的燈光和老哥倆喝酒、聊天時發出的朗朗笑聲,那是我記憶中父親最開心的日子了。

記得前幾年北京電視台請父親做的一期「八一」建軍節采訪節目中,父親曾動情的說過:抗日戰爭的勝利,靠的是毛主席的戰略思想,靠的是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靠的是全國抗日將士的浴血奮戰!這場戰爭的勝利,是正義的勝利!是人民的勝利!

時至垂暮之年的父親非常懷舊,依然會常常念叨已經故去的楊伯伯。也常常會撫摩著那枚中央軍委授予他的抗日戰爭「獨立勛章」對我說,打江山不易,守江山更難!我們把江山打下來了,交給你們,你們要好好守住我們的江山,我們的祖國啊!

每當想起這些,我的內心就會感覺到對父親的無比抱歉。因為我時常感到很茫然,我不知道現在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是一種進步還是一種倒退,我沒有能力答應父親守住也不知道該如何守住我們的江山,我唯一可以答應父親的就是,在祖國需要我的時候,我一定會和他老人家一樣為祖國的利益去浴血奮戰、用自己的鮮血和火熱的生命去報效我們的祖國和人民!

打下美國U2飛機,再立新功

美國U2高空偵察機,可飛到21000米高空,曾對新中國構成嚴重威脅。

1949年解放戰爭結束中華人民共和國誕生以後,中國人民解放軍由清一色的陸軍,逐漸分解組建了空軍、海軍、防空軍等軍兵種。父親於1950年編入防空司令部工作,1955年防司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防空軍,1957年空、防合並撤消防空軍番號,並入空軍。

在我小的時候很清楚的記得,北京軍區空軍司令部的營區坐落在北京東南郊的龍潭湖畔,我家的樓後面(現在是光明立交橋的位置)是一大片雜草叢生的開闊地。有一天我和小朋友們正在樓後面的沙堆上玩,突然天空中傳來轟鳴的馬達聲,很快一架直升機飛臨開闊地上空,當時我們這些孩子都還沒有見過飛機,直升機在我們的注視下緩緩降落,大旋翼掀起巨大的氣流,把好幾個小朋友颳倒了。突然,一個小朋友拉著我喊道:「快看!你爸爸!」果然我看到父親等3、4個人從飛機座艙出來,其中有兩個蘇聯人,我大聲的喊著爸爸,但父親象不認識我一樣,看也沒有看我一眼就乘車離開了,在這之前我已經記不清有多久沒有見到過父親了,委屈的眼淚不爭氣的流了下來。我不知道當時父親在做什麼,我只知道爸爸沒有任何音訊的消失了,好象不要我們和媽媽了一樣。

直到1965年前後我才知道,1958年10月6日,在中國空軍的序列當中出現了一支代號為"543"的神秘部隊,父親當年參與了這只神秘部隊的組建,它就是中國空軍第一代地空導彈部隊。

史料中是這樣記載的:

地空導彈在50年代是世界上非常先進的防空武器。它誕生於40年代末期,一問世即受到各國軍界的青睞。當時只有蘇聯、美國、英國等少數幾個國家擁有這種尖端武器。為了保密,這些國家對地空導彈的研製裝備情況一直守口如瓶。50年代,中華人民共和國剛成立不久,舉國上下,百廢待興。然而,百餘年來遭受外國列強肆意欺凌的歷史,使新中國領導人明白這樣一個道理:要想腰桿硬,就得把國防搞上去。

1956年5月26日,周恩來主持會議,決定組建國防部導彈管理局和導彈研究院。同年8月,中國政府作出了從蘇聯引進導彈技術的決定。
1957年9月,分管武器裝備的聶榮臻元帥親率代表團赴莫斯科,同以別爾烏辛為首的蘇聯代表團談判,歷時35天,於10月15日雙方達成協議。按照協議,蘇聯將在火箭和航空等新技術方面向中國提供援助。其中,在地空導彈方面,蘇聯答應向中國提供代號為SA-2(北約稱之為薩姆-2)的地空導彈兵器。同時,蘇方將派專家組來中國幫助組建地空導彈部隊,並派1個薩姆-2建制營的官兵前來教會中國空軍一個營。
1958年.中國空軍著手組建地空導彈部隊。由空軍副司令員成鈞全面負責,探照兵指揮部主任張伯華具體籌劃。

很快,一道道調令飛向全國各地的雷達部隊、飛行部隊、高射炮部隊、探照燈部隊和防化學部隊。沒有解釋,團級幹部當營職,營職幹部當連職,高職低配,到一個神秘的543部隊報到。

10月6日在北京郊區清河的一座禮堂里,中國第一支地空導彈營,一營宣告成立,領導班子:營長張建華(我的父親);政委張思聰;副營長邵殿奇、趙登龍;一連連長顧增佩;二連連長王東月;三連連長蘇彥林。

空軍司令員劉亞樓同志在一營成立大會上對第一營的幹部戰士說:「你們這些人是經過挑了又挑,選了又選才決定調來的,你們是空軍的『寶貝』,也是地空導彈兵的種子。希望你們盡快地從蘇聯老大哥那裡把先進的科學技術學到手,擔負起保衛祖國領空的重任。」

司令員的這番話讓父親深知自己肩上的擔子有多重,為了徹底粉碎美蔣利用U-2、RB-57D型高空偵察機對新中國領空的侵犯與肆意的窺探,盡快熟練的掌握和使用地空導彈這種當時在世界上最尖端的武器裝備,這是祖國和人民的厚望,是有效打擊敵人,守住祖國的領空的關鍵!

11月19日,擔任一營營長的父親和其他21人前往滿洲里秘接蘇制薩姆-2地空導彈兵器。(直至蘇聯單方面在1960年撕毀「10月15日協定」,中國總共從蘇聯進口薩姆-2型兵器5套,導彈62發。從50年代末到60年代中期,中國空軍地空導彈部隊僅靠這些武器作戰。)

11月30日,空軍通知北京軍區空軍,南京軍區空軍各組建一個地空導彈營。
12月26日,北京軍區空軍在北京大興縣高米店組建二營,營長岳振華,政委許甫,參謀長張治國。

1959年1月18日,南京軍區空軍在江蘇省徐州組建三營,營長杜先照,政委尼特,參謀長汪林。
此後,50年代末到60年代中期,馳騁中華大地,四處擊落敵高空偵察機的,主要靠這三個營。

1959年初,根據"10月15日協定",地空導彈第一營在北京郊區開始接受以斯廖斯基營長為首的蘇聯專家的訓練。訓練採用一教一方式,營長教營長,連長教連長,技師教技師,操縱員教操縱員。後來,經蘇聯方面同意,二營、三營的營、連幹部也參加旁聽。
為防止技術外泄,蘇聯方面也提出了嚴格的保密要求。聽課的學員每人發給四五個證件。進大門要證件,進課堂要證件,進發射場要證件,領保密本也要證件。各專業之間不能互相打聽,課堂記的筆記、教材一律不準帶出課堂,學員只能空手進出課堂。課後想消化課上教授的內容,全憑記憶。過於苛刻的紀律逼得學員們想出了一種笨辦法:上課時每個人集中精力牢記一部分內容,下課後大家湊到一起再互相交流。
轉眼4個月的訓練結束了。蘇聯專家對中國學員進行了嚴格的基礎理論和實際操作考核。這群從中國空軍幾十萬人馬中挑選出來的"精英"們也真爭氣,取得了平均優秀的好成績。這么短的時間就熟練地掌握了薩姆-2技術,著實讓蘇聯專家們大吃一驚。
不過,更讓蘇聯專家吃驚的事是發生在1959年9月19日。這一天,由蘇聯專家協助,中國空軍地空導彈第一營在寧夏某地的一片荒灘上進行實彈射擊。
9時40分,1架飛機在8000米高空飛臨靶場投下一具傘靶。
9時50分,飛機退出靶場。隨著一營營長張建華的一聲令下,3枚薩姆-2如離弦之箭,吐著火舌拔地而起。只見薩姆-2在空中劃出一道道漂亮的白色弧線直奔目標飛去。
薩姆-2終於與傘靶匯聚到一起。只聽"轟"的一聲,傘靶被炸得四處飛散。
「打中了!打中了!」地面一片歡騰。
實彈射擊完畢,蘇聯專家得出結論:中國人已熟練掌握了薩姆-2發射技術。於是斯廖斯基率領自己的1營人馬打道回府,撤回蘇聯國內。」

每當看到史料中這些記載,我總會為父親對中國地空導彈事業所付出的艱辛而感動。父親告訴過我,為了勘察導彈陣地他曾每天驅車數百公里馳騁在渺無人煙的茫茫戈壁,一天下來回到營地常需要挖個土坑,把雙手放在土坑裡釋放掉身上的靜電,才能正常的吃飯休息。在雲南的百萬大山中,熱帶雨林的潮濕和瘴氣讓那些出生在北方的軍人難以適應,疾患無窮,嚴重的瘧疾,讓被反復寒戰、高燒折磨中的父親多麼渴望親情。勘陣地乘飛機飛越秦嶺山脈,突遇強大的氣流,飛機顛簸的快要散了架,父親和所有的人一樣沒有遺囑,只有一個信念,就是為導彈事業而死,在所不辭!不知有多少年媽媽的病床前看不到父親的身影,總是由我和哥哥送病重的媽媽到醫院。我們的學習父親也從來顧不上管,甚至我們考什麼學校也聽不到來自父親的建議……

正象報告文學《飛鳴鏑》中所說的那樣;「當年在地空導彈部隊戰斗工作過的幹部戰士,是黨和人民的一群優秀的男兒。十年間,他們上不告父母,中不告妻子,下不告兒女;隱姓埋名,蹲山溝,走戈壁,住帳篷;酷暑五下江南,嚴冬六進西北。他們有父母不能盡孝,有妻子不能團聚,有兒女不能施教,舍棄一切個人問題,不屈不撓,英勇頑強,一心一意打擊敵人,保衛國家領空的安全。」

目前電視上(包括鳳凰衛視)在宣傳這件事時,是拿二營營長岳振華作典型,大概二營打下的U2最多。
岳叔叔他們的二營駐防福建江西一帶,我父親的一營是駐防北京,保衛首都的安全,當時台灣入侵的飛機多在福建江西這一帶活動,岳叔叔因此成為戰斗英雄。他們二營U2打的最多。也是不能老讓他們飛到北京附近,還是早消滅最好。

我的父親以及老一輩的地空導彈兵在與美蔣U-2和RB-57D型高空偵察機的作戰中熟練運用薩姆—2頻繁擊落入侵的敵機,打出了軍威,打出了國威,令當時的國際軍事輿論界一片嘩然!把敵人打得聞風喪膽,直至停止了對中國大陸的偵察達兩年半之久

Ⅵ 我國歷史軍事名人故事

1、項羽

項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名籍,字羽,秦下相(今江蘇宿遷西南)人,故都彭城(今江蘇徐州),他是中國軍事思想「勇戰派」代表人物,

與「謀戰派」孫武、韓信等人齊名。項羽是楚國名將項燕之孫。秦二世元年(前209年)從叔父項梁在吳中(今江蘇蘇州)起義,項梁陣亡後他率軍渡河救趙王歇,巨鹿之戰摧毀章邯的秦軍主力。

秦亡後稱西楚霸王,實行分封制,封滅秦功臣及六國貴族為王。後與劉邦爭奪天下,進行了四年的楚漢戰爭,公元前202年兵敗,在垓下(今安徽靈壁南)烏江邊自刎。古人對其有「羽之神勇,千古無二」的評價,「霸王」一詞源自項羽。

2、霍去病

霍去病(前140-前117),西漢名將,河東平陽(今山西臨汾)人,為大將軍衛青之甥。一生四次領兵出擊匈奴,均大獲全勝而回,殲滅匈奴11萬多人,降服匈奴4萬余眾,開河西、酒泉之地,消除了匈奴對漢王朝的威脅。他作戰勇猛,是一位軍事天才,

漢武帝曾勸他學習孫吳兵法,他回答說:"為將須隨時運謀,不至學古兵法。"漢武帝為獎勵他的軍功給他建造了豪華的宅第,他卻說:"匈奴未滅,無以家為也。"

3、衛青

衛青,西漢著名將領。河東平陽(今山西臨汾西南)人。字仲卿。系縣吏鄭季與平陽侯府中婢女衛氏的私生子。幼為家奴,飽嘗酸辛,及長,為侯府騎士。建元二年(前139),因其同母異父姊衛子夫得幸武帝,始以衛為姓,入宮當差。

不久被武帝升為建章監、侍中,遷大中大夫。元光六年(前129)春,以車騎將軍率萬騎出上谷郡(治沮陽,今河北懷來東南)擊匈奴,進至龍城(今內蒙古東、西烏珠穆沁旗境),斬獲700人,受爵關內侯。

4、班超

班超(32一102),字仲升,東漢名將、外交家。扶風安陵(屬今陝西咸陽)人。班彪子,班固弟。永平十六年(73年)從竇固擊北匈奴,旋奉命率吏士三十六人赴西域。攻殺匈奴派駐鄯善、於闐之使,廢親附匈奴的疏入侵疏勒王,鞏固漢在西域的統治。

建初三年(78),他率疏勒、於闐等國兵大敗姑墨(今新疆阿克蘇一帶)的侵犯,又上疏請兵,欲平定西域。

5、孫臏

孫臏,戰國時期著名軍事家,孫武後裔。齊國阿(今山東陽谷東北)、鄄(今鄄城北)一帶人。主要活動於齊威王時期。

早年曾與龐涓師從鬼穀子習兵法。龐涓出任魏將後,妒孫臏之才而將其騙至魏,施以臏刑(割去膝蓋骨),因有孫臏之稱。後逃往齊國,為田忌門客,助田忌賽馬獲勝,被薦給齊威王。時威王正圖與魏相爭,為此廣攬賢才,器重孫臏的軍事才能,

任之為軍師。周顯王十五年(公元前354),魏惠王因趙攻魏屬國衛而命龐涓率軍圍趙都邯鄲(今屬河北)。次年,趙求救於齊,齊出兵8萬救趙。孫臏以己初至齊國,尚無威望,且防龐涓警覺,僅以軍師身分坐鎮指揮。

Ⅶ 跪求有關軍事的歷史故事

首先你直接用網路查找。可以找到很多你想要的歷史故事。想了解上古的還是戰國還是近代的,直接輸入就可以了啊。

Ⅷ 中國國防發展的歷程

一、解放初期的凱歌行進期

新中國國防建設的第一個時期,是1949年到1964年的凱歌行進期。如果說國家經濟建設在1958年就結束了第一個黃金發展期而陷入了誤區,國防建設的指導在50年代末還難得地保持了相對比較清醒的認識,直至1964年以前還能在健康的道路上前進。

二、在曲折和動亂中艱難發展

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是一項前無古人的事業,免不了經歷曲折,國防事業的發展也是如此。從60年代中期起,中國國內出現了持續的政治動亂,我國的國防事業發展同樣出現了一個「馬鞍型」。

三、在改革開放中迎來大發展

中國國防現代化建設的成就,通過天安門國慶閱兵的窗口也向國內外充分顯示出來。如1984年國慶35周年的閱兵中亮相的裝備大都已落後於世界先進水平一代以上。1999年國慶五十周年的天安門閱兵時,亮相的新型坦克、裝甲車和各類導彈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已大幅縮小。

拓展資料:

國防,就是指國家為防備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裝顛覆,恐怖分子等,保衛國家的主權、統一,領土完整和安全所進行的軍事活動,以及與軍事有關的政治、經濟、科技、外交、教育等方面的活動。

國防,是一門求生學問,也是國家的防務,是指為捍衛國家主權、領土完整,防備外來侵略和顛覆,所進行的軍事及與軍事有關的政治、外交、經濟、文化等方面的建設和斗爭。

國防伴隨國家的產生而產生,服務於國家利益。丘吉爾有一句名言:「我們沒有永恆的朋友,也沒有永恆的敵人,只有永恆的利益。」此言語中的國防直接關系國家的安全、民族的尊嚴、社會的發展。

現代國防又叫社會國防、大國防、全民國防,包括武裝建設、國防體制、軍事科技和工業、國防工程、軍事交通通信、人力動員、國防教育、國防法規諸多方面,是一個龐大而復雜的系統。

從最高元首到每個公民,從軍事到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科技和意識形態都與之密切相關。現代國防以軍事力量為核心,還包括有關的非軍事力量;它重視國家的戰爭潛力,特別是戰時的動員效率;它還是以經濟和科技為主的綜合國力的競爭。

現代軍隊是知識和科技密集的武裝集團,強調質量建軍勝過「人海戰術」。和平時期國防的作用是威懾,要求不戰而勝;戰時國防的責任是實戰,目標是勝利。

Ⅸ 我國古代國防建設的成功事例

長城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還有秦始皇的馳道,隋煬帝的大運河等等。

Ⅹ 有關古代邊防的歷史故事

我國因特殊的歷史條件和生態環境,而成為一個築城大國,築城的歷史和規模是世界任何一個國家所無法比擬的。早在公元前四五千年的原始社會末期,就已出現了築城的雛形-環壕和圍牆。隨著部落戰爭的增多、原始兵器性能的提高和戰爭性質的演變,公元前3000年前後,以防守作戰為目的的城堡築城應運而生。戰國時期,隨著城市的逐漸興起和攻守作戰的增多,古代築城得以快速發展,戰亂中的諸侯國開始修築長城。秦王朝統一六國後,修築長城的工程日益浩大,漢、明兩代又接連修築,歷經兩千多年,築就了今天綿延萬里、雄偉壯觀的長城,成為中國築城史乃至世界築城史上的一個傑作。中國的築城已經超越一般意義的軍事築城,而成為一種物化的戰略思想文化,不僅反映了築城與攻擊兵器相生相剋的歷史演變軌跡,也折射出中華民族築城戰略和軍事博弈的發展脈絡,成為我們今天戰略思維的軍事文化遺產。

古代築城在國家總體戰略中的重要地位

築城是伴隨階級社會形成而產生的,中國的奴隸社會,可以說是個諸侯兼並和競爭的大屠場,爭戰連連,血光四濺。夏商之交,以夏王桀為首的奴隸主貴族驕奢淫逸,殘酷壓榨奴隸,引起人們強烈不滿,王朝統治江河日下。而商湯則呈現出經濟繁榮,軍力強盛的勢頭,其東征西討,「十一征而無敵於天下」。夏商戰事迭起,攻防相生,築城便登上了戰爭舞台。諸侯之間也不消停,他們以邑作邦,相互角力,時不時生出搶掠土地、財產、人口事端,迫使諸侯領主們有了構築圍牆、修築柵欄的防衛行動。

伴隨社會生產力的提高和經濟、政治、軍事的發展,特別是直接影響防衛手段的各種新型兵器的出現,不斷對築城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出現了更為堅固、更為龐大、更為配套的城寨、城堡、城池、炮台、要塞和坑道。長城就是築城史中最具代表性的偉大工程。

長城大興於秦漢,成就於明代。秦吞並六國、統一中國後,建立了「三公」「九卿」中央集權制,實行郡、縣、鄉、亭制,劃一法律,統一文字,使政權站住了腳跟。但居住在北方蒙古高原的匈奴人卻沒有停止對秦王朝的侵擾,憑借已經占據的河套地區的豐厚資源,休養生息,對秦虎視眈眈,屢犯秦境,使秦王朝時時感到「***」的嚴重威脅。為了消除外患,秦始皇33年(公元前214年),派將軍蒙恬率30萬大軍北伐匈奴,一舉收復失地。為鞏固北部邊防,展開大規模築城,構建起一道中原農耕民族與北方游牧民族的巨大的人工隔離帶。這道長城確實起到了保護北部農業經濟、鞏固新生政權的作用。

秦漢面對北方匈奴,明代面對元蒙勢力,秦連綴了燕趙秦等諸國長城,漢擴建了北方長城至羅布泊,明則大規模改造和擴建了東起鴨綠江畔虎山,西至甘肅嘉峪關,縱長為一萬兩千里的長城。明太祖朱元璋在取天下之前,曾於至正十七年(1357年)親自到石門山拜訪儒學大師朱升,向其求教定國之策,朱升送他三句話,這便是著名的「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朱元璋牢牢記住了這三句話,登基後即以「強兵足食」為興國之本,把修築長城、屯田練兵作為治國要務。明成祖朱棣繼承太祖國防戰略,並有所發展,在位22年,不停息地征戰、築城22年。此後明朝幾代都在經營長城方面多有建樹,使長城面目一新。長城不僅有一道或多道磚石砌築的城牆,還配套了各種戰斗設施、生活設施、報警烽堠和通行道路等,並沿長城設置了戰略據點-「九邊重鎮」,形成了以關隘為支撐、城垣為網路、梯次相貫、點線結合的巨型軍事工程體系。正是依仗這條堅固的防護工程體系,才緩解了來自北方的威脅,使明王朝延長存活了279年。

盡管各朝各代都有政治、經濟、科技和軍事實力做後盾,支撐王朝延續,但在人類的冷兵器時代,築城無疑對政權存亡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不然,為什麼歷代王朝都重視築城,不惜耗費大量人力、物力、財力搞防衛工程?理由很簡單,一方面是屯守土地、保境安民,君主離開了對自己臣民和土地的保護,不僅自己失去了「納貢」的來源,也將使「國將不國」了;另一方面是確保江山社稷穩固,防止**權力的暴力輪回。中國歷代王朝的江山穩固程度,幾乎都同築城有關,因為在那個依靠原始兵器攻城掠地甚至「屠城」的時代,往往因大破防線而為王,或因防線大破而滅亡。這一點,已被大量史實所證明。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