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故事大全 » 含非的成語

含非的成語

發布時間: 2021-01-26 09:23:18

1. 帶「非」「是」的成語有哪些

帶「非」「是」的成語:今是昨非、口是心非、似是而非。

1、今是昨非

拼音:jīn shì zuó fēi

釋義:指現在是對的,過去是錯的,形容人認識或悔恨以前的錯誤,多用於自省,自我提高。

引證:晉˙陶潛《歸去來辭》:「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

釋義:確實迷途還不算遠,才覺察到今天是正確的,昨天是錯誤的。

近義詞:今非昔比。

2、口是心非

拼音:kǒu shì xīn fēi

釋義:指口所言說的與心中所思想的不一致,日常生活中多用作貶義。

引證:漢·桓譚《新論·辨惑》。

近義詞:陽奉陰違、言不由衷、口蜜腹劍。

反義詞:言為心聲、言行一致、表裡如一。

3、似是而非

拼音:sì shì ér fēi

釋義:是指好像是對的,實際上不對,即事物似真而實假,或似正確而實錯,也指似針對此實針對

彼。

引證:葉聖陶《文心》:「同學們的講解,有的似是而非,有的簡直錯得可笑。」

近義詞:以假亂真、張冠李戴、模稜兩可。

反義詞:天經地義、不刊之論、似非而是。

(1)含非的成語擴展閱讀:

「是」、「非」為反義詞,含有反義詞的成語:繼往開來、取長補短、空前絕後、除舊布新、頭重

腳輕。

1、繼往開來[jì wǎng kāi lái]:繼承前人的事業,開辟未來的道路。

2、取長補短[qǔ cháng bǔ ǎn] :吸取別人的長處,來彌補自己的不足之處。 也泛指在同類事物

中吸取這個的長處來彌補那個的短處。

3、空前絕後[kōng qián jué hòu] :指從前沒有過,今後也不會再有,誇張性地形容獨一無二,也

形容非凡的成就或盛況。

4、除舊布新[chú jiù bù xīn] :中國農歷春節的一種傳統習俗,泛指除去舊的建立新的。

5、頭重腳輕[tóu zhòng jiǎo qīng]:形容因酒醉或犯病等原因而感到頭腦發脹,腳下無力,身體

失去平衡;也形容事物上下或前後不協調,不均稱,失去平衡。

2. 含 身非 的成語有嗎

身非木石

【拼音】: shēn fēi mù shí

【解釋】: 指自身並不是毫無感情的人。

【出處回】: 漢·司馬遷《報答任少卿書》:「身非木石,獨與法吏為伍,深幽囹圄之中,誰可告訴者。」

【舉例造句】:身非木石,與獄吏為伍,此少卿所以仰天捶心,泣盡而繼之以血者也。 ★南朝·梁·江淹《獄中上建平王書》

【拼音代碼】: sfms

【近義詞】:人非木石

【用法】: 作賓語、分句;常與「孰能無情」連用

故事】: 西漢時期,著名的史學家司馬遷因漢將李陵攻打匈奴失敗被迫投降一事,為李陵說了情,遭到了宮刑並被關入大牢,面對這奇恥大辱,他只好給好友任安寫信傾訴他的不幸:「身非木石,獨與法吏為伍,深幽囹圄之中,誰可告訴者?」

3. 含有非字的成語

【搬弄是非】把別人背後說的話傳來傳去,蓄意挑撥,或在別人背後亂加議 論,引起糾紛。
【補過飾非】掩飾過錯。
【長傲飾非】滋長驕傲、掩飾過錯。
【答非所問】回答的內容不是人家要問的。
【大是大非】指帶有原則性、根本性的是非問題。
【顛倒是非】把對的說成錯的,把錯的說成對的。
【獨是獨非】謂不採眾議,凡事獨斷。
【非驢非馬】《漢書•西域傳下•渠犁》:「(龜茲王)後數來朝賀,樂漢 衣服制度,歸其國,治宮室,作徼道周衛,出入傳呼,撞鍾鼓,如漢家儀。外國胡人皆曰:『驢非驢,馬非馬,若龜茲王,所謂■也。』」■,即騾,馬驢雜交而生。後用「非驢非馬」形容不倫不類的事物。
【非親非故】不是親屬也不是故舊。表示彼此過去毫無關系。
【非同小可】非同尋常、非同一般。
【非意相干】惡意相犯;無故尋釁。
【逢惡導非】謂逢迎壞人,助長惡行。
【覆是為非】猶言顛倒是非。
【公是公非】公認的是非。
【狗吠非主】狗見到不是自己主人的人便吠叫。亦以喻臣奴事奉其主而拒事 非其主者。語出《戰國策•齊策六》:「跖之狗吠堯,非貴跖而賤堯也,狗固吠非其主也。」
【好丹非素】比喻有所偏愛,抱門戶之見。
【橫禍非災】猶言橫殃飛禍。
【胡作非為】不顧法紀,不講道理,任意做壞事。
【積非成是】謂對錯誤已經習慣,反以為本該如此。
【積非習貫】謂錯誤長久沿襲,已成習慣。貫,通「慣」。
【見怪非怪】見「見怪不怪」。
【閑非閑是】見「閑是閑非」。
【閑是閑非】無關緊要的是非、議論。
【今非昔比】今天與過去不能相比。形容變化巨大。
【今是昔非】見「今是昨非」。
【今是昨非】亦作「今是昔非」。現在對,而過去錯了。含有悔悟之意。語 出晉陶潛《歸去來兮辭》:「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
【拒諫飾非】拒絕規勸,掩飾錯誤。
【口是心非】嘴裡說的是一套,心裡想的又是一套,心口不一。
【來是是非人,去是是非者】猶言解鈴還是系鈴人。謂誰惹起的是非,還得 由誰來了結。
【貌是情非】表面做的與心裡想的完全兩樣。
【貌是心非】見「貌是情非」。
【面目全非】①面孔變得完全不是原來的樣子。②形容事物變化很大。
【面是背非】當面贊成,背後反對。
【面是心非】謂表面上是一套,心底里又是一套,表裡不一。
【面譽背非】見「面譽背毀」。
【明辨是非】清楚分明地辨別出是和非。
【擬非其倫】謂比擬不當。語本《禮記•曲禮下》:「擬人必於其倫。」
【儗非其倫】謂拿不能相比的人或事物來比方。語本《禮記•曲禮下》: 「儗人必於其倫。」
【齊大非偶】《左傳•桓公六年》:「齊侯欲以文姜妻鄭大子忽,大子忽辭。 人問其故,大子曰:『人各有耦,齊大,非吾耦也。』」後因以「齊大非偶」指辭婚者表示自己門第或勢位卑微,不敢高攀。
【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價值千金的皮衣,決非一隻狐狸的腋皮所能做成。 比喻積小才能成大,集合大家的力量才能做成事情。
【情非得已】情況出於不得已。
【惹事生非】猶言惹是生非。
【惹是生非】引起麻煩或爭端。
【惹是招非】引起麻煩之事。
【人非草木】見「人非木石」。
【人非木石】謂人有思想感情,容易為外界事物所打動,不同於無生命無知 覺無感情的樹木石頭。語出漢司馬遷《報任安書》「身非木石,獨與法吏為伍,深幽囹圄之中,誰可告愬者?」
【人非物是】謂人事變遷,景物依舊。
【塞翁失馬,安知非福】同「塞翁失馬」。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見「塞翁失馬,安知非福」。
【身非木石】謂自身並不是毫無感情的人。
【飾非拒諫】粉飾掩蓋錯誤,拒絕規勸。
【飾非遂過】粉飾錯誤,養成過失。
【飾非文過】粉飾掩蓋過失、錯誤。
【飾非掩過】同「飾非文過」。
【飾非養過】見「飾非遂過」。
【是非顛倒】硬把對的說成錯的,把錯的說成對的。
【是非口舌】因說話引起的誤會或糾紛。
【是非曲直】對的和不對的;有理和無理的。
【是非只為多開口】糾紛爭端都是說話太多引起的。
【是非自有公論】事情的是非曲直,公眾自會作出恰當的評判。語本南朝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品藻》:「扞庾公呴又問:『何者居其右?』王曰:『自有人。』又問:『何者是?』王曰:『噫!其自有公論。』」
【是古非今】崇尚古代的,貶低現代的。指保守復古。
【是是非非】①肯定正確的,否定錯誤的,指評定是非。②指正確與錯誤。
【順非而澤】順從錯誤言行且加以潤飾。
【順過飾非】謂徇私遷就而掩飾錯誤。
【說是道非】見「說是談非」。
【說是弄非】見「說是談非」。
【說是談非】①評說是非。②指搬弄口舌。
【死於非命】遭受意外災禍而死亡。非命,橫死。
【似是而非】《孟子•盡心下》:「孔子曰:『惡似而非者。』」後以「似 是而非」指事物似真而實假,或似正確而實錯誤。漢王充《論衡•死偽》:「世多似是而非,虛偽類真,故杜伯、莊子義之語,往往而存。」晉葛洪《抱朴子•對俗》:「或難曰:神仙方書,似是而非。」
【頌古非今】頌揚古代的,非難現代或當代的。
【隨聲是非】別人說是,自己也說是;別人說不是,自己也說不是。謂毫無 主見,一味盲從。
【遂非文過】飾非文過。掩飾錯誤和過失。
【討是尋非】惹是生非,故意挑剔。
【啼笑皆非】既使人難受,又使人發笑。猶言哭笑不得。
【痛滌前非】徹底滌除以前所犯的錯誤。
【痛改前非】徹底改正以前所犯的錯誤。
【痛悔前非】徹底悔恨以前所犯的錯誤。
【為非作歹】做壞事。
【為非作惡】見「為非作歹」。
【未可厚非】不可過分指責、非難。表示雖有缺點,但宜原諒。
【文過飾非】掩飾過錯。
【文過遂非】掩飾過失,順隨錯誤。
【無可非議】沒有什麼可以批評指責的。
【無可厚非】沒有可過分責難的。
【無事生非】本來沒有問題而故意製造糾紛。
【物是人非】景物依然,人事已非。
【誤作非為】猶言胡作非為。
【習非成是】本作「習非勝是」。語本漢揚雄《法言•學行》:「習乎習, 以習非之勝是,況習是之勝非乎?」謂錯誤成了習慣,反以為是對的。
【習非成俗】謂習慣於不好的東西而成風尚。
【習非勝是】見「習非成是」。
【想入非非】①《楞嚴經》卷九:「於無盡中發宣盡性,如存不存,若盡非 盡,如是一類,名為非想非非想處。」非想非非想處,指無色界四空天之一。後以「想入非非」指意念進入玄妙境界。②喻不切實際的胡思亂想。
【心謗腹非】口裡不說,心裡譴責。謂暗地裡反對。語本《史記•魏其武安 侯列傳》:「魏其、灌夫日夜招聚天下豪桀壯士與論議,腹誹而心謗。」
【心非巷議】心裡不滿,而在私下議論。語出《史記•秦始皇本紀》:「入 則心非,出則巷議。」
【尋事生非】尋找事端,製造糾紛。
【言是人非】謂言論無可非議,但為人不可取。
【掩過飾非】猶言文過飾非。掩飾過失、錯誤。
【一表非凡】見「一表非俗」。
【一表非俗】形容人的儀表非比尋常。
【以古非今】用古代的人或事來非難當今。
【用非所學】使用中需要的本領,與學習中得到的東西不一致。
【造謠生非】見「造謠生事」。
【招事惹非】見「招是惹非」。
【招是搬非】搬弄是非,引起爭端。
【招是攬非】猶招是惹非。
【招是惹非】招惹是非。謂無故生事。
【招是生非】見「招是惹非」。
【質非文是】謂徒有華美的外表,而無相應的實質。語本漢揚雄《法言•吾 子》:「其文是也,其質非也……羊質而虎皮,見草而說,見豺而戰,忘其皮之虎矣。」
【眾多非一】謂類別甚多,不止一種。
【作歹為非】做各種壞事。

4. 含非的成語有哪些

搬弄是非 搬弄:挑拔。把別人的話傳來傳去,有意挑拔,或在背後亂加議論,引起糾紛。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比喻一種情況的形成,是經過長時間的積累、醞釀的。
伯玉知非 伯玉:蘧瑗,字伯玉,春秋時衛國人;非:不對。比喻知道以前不對。
答非所問 回答的不是所問的內容。
大是大非 屬於政治原則性的是非問題。
顛倒是非 是:對;非:錯。把錯的說成對的,對的說成錯的。把是非弄顛倒了。
東隅已逝,桑榆非晚 東隅:指日出處,表示早年。桑榆:指日落處,表示晚年。早年的時光消逝,如果珍惜時光,發憤圖強,晚年並不...
獨是獨非 指不採納眾議,是與非自己說了算,獨斷專行。
非常之謀 非常:不平常。不是一般的陰謀。指陰謀篡奪帝位。
非池中物 不是長期蟄居池塘中的小動物。比喻有遠大抱負的人終究要做大事。
非此即彼 非:不是;此:這個;即:便是;彼:那個。不是這一個,就是那一個。
非分之財 不是自己應得的錢財。指本身不應該拿的錢財。
非分之想 非分:不屬自己分內的。妄想得到本分以外的好處。
非驢非馬 不是驢也不是馬。比喻不倫不類,什麼也不象。
非親非故 故:老友。不是親屬,也不是熟人。表示彼此沒有什麼關系。
非同兒戲 比喻事情很重要,不是鬧著玩的。
非同小可 小可:尋常的。指情況嚴重或事情重要,不能輕視。
非我族類 族類:同族的人。指不是跟自己一條心的人。
非昔是今 昔:過去。今:現在。認為過去是錯誤的,現在是正確的。
非異人任 異人:別人;任:承擔。不是別人的責任。表示某事應由自己負責。

5. 含非的成語

含非的成語有:
眾多非一
面目全非
答非所問
非親非故
口是心非
想入非非
熱鬧非凡回
非同小可
是非曲直答
無事生非
啼笑皆非
非同尋常
文過飾非
拒諫飾非
死於非命
是非分明
物是人非
似是而非
誰是誰非
似懂非懂
是是非非
大是大非
胡作非為
非分之想
無可厚非
情非得已
學非所用
痛改前非
今非昔比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
明辨是非
非此即彼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為非作歹
是非自有公論
顛倒是非
來而不往非禮也
搬弄是非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知之非艱
是非不分
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
非錢不行
研核是非
心非巷議
是非得失
言大非誇
非分之財
桑榆非晚
似笑非笑
折衷是非
品貌非凡
是非混淆
獨是獨非
言是人非
伯玉知非
是非口舌
無可非難
止暴禁非
面從腹非
……

6. 帶兩個非字的成語

  • 想入非抄非

  • [拼音]

  • xiǎng rù fēi fēi

  • [釋義]

  • 非非:原為佛家語,表示虛幻的境界。想到非常玄妙虛幻的地方去了。形容完全脫離現實地胡思亂想。

  • [出處]

  • 《楞嚴經》:「如存不存,若盡不盡,如是一類,名非想非非想處。」

  • [例句]

  • 三人關系刻劃入微,影片有種令人想入非非的奇異魅力。

7. 什麼是非成語

什麼是非成語 :顛倒是非、搬弄是非、明辨是非、挑撥是非、混淆是非。
一、顛倒是非
【解釋】:是:對;非:錯。把錯的說成對的,對的說成錯的。把是非弄顛倒了。
【引證】:我們希望這種顛倒是非的時代快些過去。 毛澤東《論聯合政府》
【語法】:動賓式;作謂語、定語;含貶義
【近義詞】混淆視聽、混淆黑白、是非混淆、不明是非、混淆是非、張冠李戴、指鹿為馬、顛倒陰陽、顛倒黑白、識龜成鱉、扭曲作直、倒果為因、以黑為白、蟬翼為重
【反義詞】實事求是、是非分明、正本清源
二、搬弄是非
【解釋】:搬弄:挑拔。把別人的話傳來傳去,有意挑拔,或在背後亂加議論,引起糾紛。
【出自】:況三姑六婆,里外搬弄是非,何能不生事端。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十二回
【語法】:動賓式;作謂語、賓語;形容把別人的話傳來傳去引起糾紛
【近義詞】挑撥離間、挑撥是非、搬口弄舌
【反義詞】排難解紛
三、明辨是非
【解釋】:分清楚是和非、正確和錯誤。
【引證】:楊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33章:「但是我希望你明智的心中,還能保存一點冷靜的明辨是非的理智。」
【語法】:動賓式;作謂語、定語;指清楚地辨別出是和非
【近義詞】分辨是非、是非分明
【反義詞】不明是非、混淆是非、混淆黑白、顛倒黑白、是非莫辨、不分皁白
四、挑撥是非
【拼音】tiǎo bō shì fēi
【解釋】把別人背後說的話傳來傳去,蓄意挑撥,或在別人背後亂加議論,引起糾紛。播弄是非,調唆。故意挑起事端,惹是生非。
【引證】老舍 《全家福》第三幕:「我媽媽對她那麼無情,他總是忍著,沒有挑撥過是非。」
【近義詞】搬弄是非、撥嘴撩牙、弄狗相咬、鼓唇弄舌
【反義詞】精誠團結、息事寧人
五、混淆是非
【解釋】:混淆:使界限不清。故意把正確的說成錯誤的,把錯誤的說成正確的。
【引證】:他們顛倒黑白,混淆是非,結幫營私,橫行霸道。 巴金《一封信》
【語法】:動賓式;作謂語、定語;含貶義
【近義詞】混淆視聽、良莠不齊、混淆黑白、指鹿為馬、顛倒黑白、顛倒是非、倒打一耙、識龜成鱉
【反義詞】涇渭分明、是非曲直、明辨是非、正本清源、是非分明、黑白分明

8. 有是和非的成語有哪些

物是人非、口是心非、似是而非、大是大非 、是是非非、是非曲直
一、物是人非 [ wù shì rén fēi ]
【解釋】:東西還是原來的東西,可是人已不是原來的人了。多用於表達事過境遷。因而懷念故人。
【出自】:宋·李清照《武陵春》詞:「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譯文】:風物依舊是原樣,但人已經不同,一切事情都完了,想要訴說苦衷,眼淚早已先落下
二、口是心非 [ kǒu shì xīn fēi ]
【解釋】:嘴裡說得很好,心裡想的卻是另一套。指心口不一致。
【出自】:漢·桓譚《新論·辨惑》:「如非其人,口是而心非者。」
【譯文】:如果不是他,嘴裡說得很好,心裡想的卻是另一套。
三、似是而非 [ sì shì ér fēi ]
【解釋】:似:像;是:對;非:不對。好像是對的,實際上不對。
【出自】:戰國 莊子《莊子·山木》:「周將處夫材與不材之間;材與不材之間,似之而非也。」
【譯文】:周將在處於有才略與無才略的人之間;有才與無才之間,好像是對的,實際上不對。
四、大是大非 [ dà shì dà fēi ]

【解釋】:指帶有原則性、根本性的是非問題。
【出自】:徐遲《歌德巴赫猜想》:「一頁一頁的歷史寫出來了,大是大非,終於有了無私的公論。」
五、是非曲直 [ shì fēi qū zhí ]
【解釋】:正確還是不正確,有理還是無理。
【出自】:元·無名氏《硃砂擔》第三的:「我奉著玉帝天符非輕慢,將是非曲直分明看。」
【譯文】:我捧著玉皇帝天命不是輕視怠慢,將是非曲直分明看。

9. 含文、非的成語

關於文非或非文的成語——文過飾非

文過飾非
wén guò shì fēi
【解釋版】文、飾:掩飾;權過、非:錯誤。用漂亮的言詞掩飾自己的過失和錯誤。

【出處】《論語·子張》:「小人之過也必文。」《莊子·盜跖》:「辯足以飾非。」唐·劉知幾《史通·惑經》:「豈與夫庸儒末學,文過飾非,使夫問者緘辭社口,懷疑不展,若斯而已哉?」

【結構】聯合式。

【用法】用作貶義。一般作謂語、賓語、定語。

【正音】飾;不能讀作「sì」。

【辨形】文;不能寫作「紋」。

【近義詞】諱疾忌醫、塗脂抹粉

【反義詞】欲蓋彌彰

【辨析】~和「諱疾忌醫」都有隱瞞自己的缺點錯誤的意思。但~側重於「文」、「飾」;指用各種理由、借口來掩飾自己的錯誤和缺點;而「諱疾忌醫」側重於「忌醫」;比喻怕人批評;不肯接受幫助。

【例句】
(1)犯了錯誤不改;反而~;就會犯更大的錯誤。
(2)張明並不是那種~;拒不接受別人批評的人。

【英譯】paperoverone』serrors

10. 帶有非的成語

帶有非的成語:啼笑皆非、搬弄是非、非分之想、非分之想、大是大非。

1、啼笑皆非 [ tí xiào jiē fēi ]

【出自】:沙汀《煩惱》:「劉久發啼笑皆非地站起來了。」

【解釋】:啼:哭;皆非:都不是。哭也不是,笑也不是,不知如何才好。形容處境尷尬或既令人難受又令人發笑的行為。

釋義:哭也不是,笑也不是,不知如何才好。形容處境尷尬或既令人難受又令人發笑的行為。

【語法】:主謂式;作謂語、賓語、狀語、補語;含貶義

2、搬弄是非 [ bān nòng shì fēi ]

【出自】:《莊子·盜跖》:「搖唇鼓舌,擅生是非。」

【解釋】:搬弄:挑拔。把別人的話傳來傳去,有意挑拔,或在背後亂加議論,引起糾紛。

釋義:搬弄:挑撥;搬弄是非,把別人背後說的話傳來傳去,蓄意挑撥,或在別人背後亂加議論,引起糾紛。

【示例】:況三姑六婆,里外搬弄是非,何能不生事端。

【語法】:動賓式;作謂語、賓語;形容把別人的話傳來傳去引起糾紛

3、非分之想 [ fēi fèn zhī xiǎng ]

【出自】:魯迅《花邊文學·運命》:「不信運命,學不能『安分』,窮人買獎券,便是一種『非分之想』。」

【解釋】:非分:不屬自己分內的。妄想得到本分以外的好處。不相信命運學習不是自己分內的,窮人妄想買中獎卷,妄想得到本分以外的好處

【語法】:偏正式;作賓語;常與「有」連用

4、口是心非[ kǒu shì xīn fēi ]

【出自】:《抱朴子·微旨》:「口是心非,背向異辭。」

【解釋】:嘴裡說得很好,心裡想的卻是另一套。指心口不一致。

【示例】:俺哥哥原來是~,不是好人了也。

【語法】:聯合式;作定語、賓語;含貶義

5、大是大非 [ dà shì dà fēi ]

【出自】:徐遲《歌德巴赫猜想》:「一頁一頁的歷史寫出來了,大是大非,終於有了無私的公論。」

【解釋】:指帶有原則性、根本性的是非問題。歷史一頁一頁的寫出來,根本性的是非問題,就有了公論。

【語法】:聯合式;作主語、賓語、定語;指原則性的問題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