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故事大全 » 完璧歸趙的故事100字

完璧歸趙的故事100字

發布時間: 2021-01-26 05:10:06

1. 完璧歸趙的主要內容50-100字

完璧歸趙的主要內容:

趙國有一寶玉和氏璧,秦王聽說後,表示願意用15城換取和氏璧。如果趙國得到秦國的城邑,就將和氏璧留在秦國,反之,一定完壁歸趙。藺相如到了秦國後,將和氏璧獻上,秦王大喜,卻全無換城給趙之意。藺相如看出了秦王的意思,假說玉上有一小疵點,拿回了寶玉。

他寧可將腦袋與寶玉一起在柱子上撞碎。秦昭王無奈,只得劃出15個城邑給趙。藺相如提出要秦王齋戒5日,再鄭重其事地交換。秦昭王只好答應。隨後藺相如便派隨從偷偷從小道返回趙國。到了舉行交換儀式時,藺相如才把送和氏璧之事告訴了秦王,從而保全了和氏璧。

(1)完璧歸趙的故事100字擴展閱讀:

完璧歸趙的主人公藺相如,在公元前259年,秦軍與趙軍在長平對陣,那時趙奢已死,藺相如也已病危,趙孝成王派廉頗率兵攻打秦軍,秦軍幾次打敗趙軍,趙軍堅守營壘不出戰。秦軍屢次挑戰。廉頗置之不理。趙王聽信秦軍間諜散布的謠言。

秦軍間諜說:「秦軍所厭惡忌諱的,就是怕馬服君趙奢的兒子趙括來做將軍。」趙孝成王因此就以趙括為將軍,取代了廉頗。藺相如說:「大王只憑名聲來任用趙括,就好像用膠把調弦的柱粘死再去彈瑟那樣不知變通。趙括只會讀他父親留下的書,不懂得靈活應變。」

趙王不聽,還是命趙括為將。後來,趙括果然慘敗,四十萬趙軍被坑殺,趙國幾乎滅亡,幸得五國出兵相救,藺相如大約在這一個時期去世。

2. 完璧歸趙的歷史小故事 100字以內-_-||拜託了……

公元前283年,趙惠文王時,趙國得到楚國的和氏璧。秦昭王聽說這件事,派人送趙都給趙王一封信,說願意用十五座城給趙國,請求換取和氏璧。趙王跟大將軍廉頗及許多大臣商量:想把這塊寶玉給秦國,又怕得不到秦國的城,白白受欺騙;想不給吧,又擔心秦兵打過來。

主意拿不定,想找個可以派遣去回復秦國的人,又找不到。宦官頭目繆賢說:「我的門客藺相如可以出使。」趙王問:「您根據什麼知道他可以出使呢?」繆賢回答說:「我曾經犯有罪過,私下打算要逃到燕國去。

於是趙王召見藺相如,問他:「秦王打算用十五座城換我的璧,可不可以給他?」藺相如說:「秦國強大,趙國弱小,不能不答應他的要求。」趙王說:「拿走我的璧,不給我城,怎麼辦?」藺相如說:「秦王用城換璧而趙國不答應,理虧的是趙國。

趙國給秦璧而它不給趙國城,理虧的是秦國。比較這兩種對策,寧可答應秦的請求而讓它負理虧的責任。」趙王問:「可以派誰去呢?」藺相如回答說:「大王果真找不到人,我願意捧著和氏璧出使秦國。

城給了趙國,就把璧留在秦國;城池不給趙國,我保證完整無缺地把和氏璧帶回趙國。」趙王就派藺相如帶著和氏璧向西進入秦國。 秦王坐在章台宮接見藺相如。藺相如捧著和氏璧呈獻給秦王。秦王非常高興,把和氏璧傳給妃嬪及侍從人員看,群臣都歡呼「萬歲」。

打算不給秦國和氏璧。但是我認為平民之間的交往,尚且不相互欺騙,何況是大國之間的交往呢!而且因為一塊璧的緣故惹得強大的秦國不高興,不應該。於是趙王齋戒了五天,派我捧著和氏璧,在朝堂上行過叩拜禮,親自拜送了國書。

這是為什麼?為的是尊重大國的威望而表示敬意。現在我來到秦國,禮節顯得十分傲慢;得到璧後又將它傳給妃嬪們看,以此來戲弄我。我看大王無意補償給趙國十五座城,所以又把它取回來。大王一定要逼迫我,我的頭現在就與和氏璧一起撞碎在柱子上!」

藺相如拿著那和氏璧,斜視著柱子,快要撞擊在柱子上。秦王怕他撞碎和氏璧,就婉言道歉,堅決請求他不要把和氏璧撞碎,並召喚負責的官吏察看地圖,指點著說要把從這里到那裡的十五座城劃歸趙國。

秦王和大臣們面面相覷,發出無可奈何的苦笑聲。侍從中有的要拉藺相如離開朝堂加以處治。秦王就說:「現在殺了藺相如,終究不能得到和氏璧,反而斷絕了秦、趙的友好關系。

不如趁此好好招待他,讓他回趙都去。難道趙王會因為一塊璧的緣故而欺騙秦國嗎?」終於在朝廷上接見藺相如,完成接見的禮節,送他回趙都去了。

藺相如回國以後,趙王認為他是個賢能的大夫,出使到諸侯國家能不受辱,就任命他做上大夫。此後秦國沒有給趙國城池,趙國也到底沒有把和氏璧給秦國。

【釋義】完:完整無缺;璧:古代一種扁圓形的、中間有孔的玉器;趙:趙國;本指藺相如將和氏璧完好地自秦國送回趙國都城。後來比喻把原物完整無缺地歸還本人。

(2)完璧歸趙的故事100字擴展閱讀:

相關人物:

藺相如,戰國時趙國大臣,趙惠文王時,秦向趙強要「和氏璧」,他奉命攜璧入秦,當廷力爭,最後終於原璧歸趙。趙惠文王20年,藺相如隨趙王到澠池使趙王不受屈辱。因功任為上卿。對趙國大將廉頗容忍謙讓,使廉頗慚愧醒悟,彼此成為刎頸之交。

發生地點:

章台是戰國時是秦國的象徵。《史記》載秦滅六國的過程中,「諸侯莫不西面而朝於章台之下矣。」說明了戰國時期章台的歷史地位。完璧歸趙也正是藺相如來到秦國章台所發生的故事,《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第二十一》」秦王坐章台見相如」。

3. 請用上「無價之寶、為難、理屈、完璧歸趙」等詞語,把藺相如完璧歸趙這件事歸納成100字以內的小故事。

趙國得到了無價之寶和氏璧,秦昭王要用十五座城池來交換。趙王十分為難,怕送去了寶貝也得不到城池,此時藺相如自薦,帶著璧去趙國換城池。可是秦王並沒有誠意,一直找借口,藺相如發現不妥,就借口拿回了和氏璧要砸碎,秦王理屈,不得不假意周旋。藺相如也留了心眼,設法把璧送回趙國,這段歷史,就是「完璧歸趙」。

(3)完璧歸趙的故事100字擴展閱讀

完整故事:

戰國時候,趙王得到了一塊名貴寶玉「和氏璧」。這件事情讓秦國大王知道了,他就寫了封信,派人去見趙王,說秦王願意用十五座城來換那塊寶玉。趙王知道秦王是只想佔便宜,不肯吃虧的人。不答應吧怕秦國興兵來進攻,答應又怕上當。他想來想去拿不定主意,就跟大臣們商量。

大臣們也想不出什麼好辦法來,藺相如知道了,對趙王,說:「大王,讓我帶著『和氏璧』去見秦王吧,到那裡我見機行事。如果秦王不肯用十五座城來交換,我一定把『和氏璧』完整地帶回來。」趙王知道藺相如是個又勇敢又機智的人,就同意他去了。

藺相如到了秦國,秦王在王宮里接見了他。藺相如雙手把「和氏璧」獻給秦王,秦王接過來左看右看,就是不提交換城池的事情。藺相如假借「和氏璧」有瑕疵將其取回,對秦王不守信義進行評價,威脅要砸碎和氏璧。

秦王理屈,假意取過地圖周旋。藺相如也留了心意,派手下人打扮成商人,帶著和氏璧從小道跑回到趙國去了。後來秦王發覺這件事,後悔已經來不及了,想發兵攻打趙國吧,趙國在軍事上作了准備,怕打不贏。最後秦王只好放藺相如回到趙國去。這件事情在歷史上就叫作「完璧歸趙」。

4. 完璧歸趙的故事簡介100

趙王召見藺相如,問他:"秦王打算用十五座城換我的璧,可不可以給他?"藺相如說版:"秦國強大,趙權國弱小,不能不答應他的要求。"趙王說:"拿走我的璧,不給我城,怎麼辦?"藺相如說:"秦王用城換璧而趙國不答應,理虧的是趙國;趙國給秦璧而它不給趙國城,理虧的是秦國。比較這兩種對策,寧可答應秦的請求而讓它負理虧的責任。"趙王問:"可以派誰去呢?"藺相如回答說:"大王果真找不到人,我願意捧著和氏璧出使秦國。城給了趙國,就把璧留在秦國;城池不給趙國,我保證完整無缺地把和氏璧帶回趙國。"趙王就派藺相如帶著和氏璧向西進入秦國

5. 概括《完璧歸趙》,100字左右。

楚國有一件叫做和氏璧的寶玉,為趙惠文王所得,秦昭王聽說後,表示願意用15城換取和氏璧。趙國藺相如帶和氏璧去秦國,秦昭王大喜,卻全無將城邑給趙之意。藺相如以毀玉要挾秦昭王,無奈劃出15個城邑給趙。

藺相如又要秦昭王也應齋戒5日,再鄭重其事地交換。秦昭王應允。藺相如便派隨從懷藏和氏璧,偷偷返回趙國。秦昭王齋戒完畢,藺相如才把送和氏璧回趙之事告訴秦昭王,從而保全了和氏璧。

(5)完璧歸趙的故事100字擴展閱讀

《史記》載秦滅六國的過程中,「諸侯莫不西面而朝於章台之下矣」。」說明了戰國時期章台的歷史地位。完璧歸趙也正是藺相如來到秦國章台所發生的故事,《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中記載「秦王坐章台見相如」。

《三輔黃圖》說是「在漢長安故城西,秦宮也。中有章台,因名」。再根據《史記·里子傳》及《論衡·實知篇》里有關樳里子葬地的記述確定秦章台宮就在今西安未央宮和建章宮一帶。

考古在未央宮西漢早期地層之下還有戰國時期的文化層,出土了與秦國的國都咸陽第一號宮殿建築遺址相同的瓦當、板瓦、筒瓦等遺物。因此一般認為未央宮即是在秦章台上建造而成的。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完璧歸趙

6. 完璧歸趙的故事100字

完璧歸趙
wán bì guī
Zhào
戰國時代趙國得到了楚國的和氏璧,秦昭王要用十五專座城池來換璧。趙屬王派藺相如帶著璧去換城。相如到秦國獻了璧,見秦王沒有誠意,不肯交出城池,就設法把璧弄回,派人送回趙國(見於《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7. 用上「無價之寶、為難、理屈、完璧歸趙」等詞語,把藺相如完璧歸趙這件事歸納成100字左右的小故事。

趙王得到了無價之寶——和氏璧。被秦王知道後,想用城池交換。專趙王十分為難。藺相如屬臨危受命,前往秦國。但秦王得玉而不與城。藺相如據理力爭,秦王理屈,答應劃城。藺相如讓手下抄近路把和氏璧先行帶回趙國,到了舉行典禮的時候,他大大方方的到了現場,說讓秦王先交城,他後交璧,秦王並沒有交城的意思,只好把藺相如客客氣氣的送回去。這就是藺相如完璧歸趙的故事。

8. 完璧歸趙的主要內容 一百字

戰國時候趙國得到了一塊和氏璧,秦國想要,然後為了不讓秦王得逞藺相如內帶著和容氏璧去了秦國,他膽大心細,智斗秦王,最後把和氏璧完好無損的返還給了趙國。完璧歸趙後比喻把原物完好地歸還物品主人。

(8)完璧歸趙的故事100字擴展閱讀

發生地點

章台是戰國時是秦國的象徵。《史記》載秦滅六國的過程中,「諸侯莫不西面而朝於章台之下矣」。」說明了戰國時期章台的歷史地位。完璧歸趙也正是藺相如來到秦國章台所發生的故事,《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中記載「秦王坐章台見相如」。

《三輔黃圖》說是「在漢長安故城西,秦宮也。中有章台,因名」。再根據《史記·里子傳》及《論衡·實知篇》里有關樳里子葬地的記述確定秦章台宮就在今西安未央宮和建章宮一帶。考古在未央宮西漢早期地層之下還有戰國時期的文化層,出土了與秦國的國都咸陽第一號宮殿建築遺址相同的瓦當、板瓦、筒瓦等遺物。因此一般認為未央宮即是在秦章台上建造而成的。

9. 完璧歸趙的故事100字

趙國有一塊無價之寶,叫「何氏璧」.秦王聽說後想得到它,就派使者說想用城池換璧.趙王不敢直版接拒絕,以免惹起戰權端.正當他為難的時候,藺相如主動請纓.到了秦國,秦王只對璧感興趣,對讓出城池一事隻字不提.在一次會面時想以武力奪璧,藺相如抓著何氏璧准備撞牆.威脅道:"要麼用出土地城池換璧;要麼他就撞牆壁碎人亡,秦王什麼都得不到還會因背信棄義而遭人唾罵!"秦王理屈詞窮,他雖愛美玉但並不昏庸,不願用土地交換,就只得完璧歸趙.

10. 用100字左右概括藺相如完璧歸趙的故事.【用上"無價之寶""為難""理屈""完璧歸趙"】

楚國有一件叫做和氏璧的寶玉,為趙惠文王所得,秦昭王聽說後,表示願意用15城換取和氏璧。趙惠文王召見藺相如,藺相如表示願帶和氏璧去秦國,如果趙國得到秦國的城邑,就將和氏璧留在秦國,反之,一定完壁歸趙。

藺相如到秦國後,將和氏璧獻上,秦昭王大喜,卻全無將城邑給趙之意。藺相如誆說玉上有一小疵點,要指給秦昭王看,拿回了寶玉。他在庭柱旁站定,說:趙王擔心秦國自恃強大,得和氏璧而不給城邑,經過我勸說方才答應。

趙王齋戒5天,然後才讓我捧璧前來,以示對秦國威嚴的尊重和敬意。不料大王禮儀簡慢,毫無交割城邑的誠意,現在若大王一定要搶走寶玉,我寧可將腦袋與寶玉一起在柱子上撞碎。秦昭王無奈,只得劃出15個城邑給趙。

藺相如估計秦昭王不過是假意應付,便提出要秦昭王也應齋戒5日,再鄭重其事地交換。秦昭王只好應允。藺相如便派隨從懷藏和氏璧,偷偷從小道返回趙國。秦昭王齋戒完畢,舉行交換儀式時,藺相如才把送和氏璧回趙之事告訴秦昭王,從而保全了和氏璧。

(10)完璧歸趙的故事100字擴展閱讀:

完璧歸趙背景:

公元前283年,趙王取得了楚國的和氏璧,秦昭襄王在聽到這個消息後,派人遣書趙王,表示願意以十五座城池交換和氏璧。趙王與大將軍廉頗等諸位大臣商議,但最後得不出結論,因為奉璧予秦國,則害怕得不到城池,不奉璧予秦國,則害怕被其攻打。

就在這個懸疑未定之時,宦官頭目繆賢上前向趙王獻計,表示其門客藺相如可以出使秦國。趙王則問:「何以得知?」 繆賢則表示以往他曾經犯罪,欲逃亡燕國,但藺相如阻止他,並問向他曉以利害,最後他亦因為沒有出走燕國,反而得到趙王饒恕的機會。因此他認為藺相如有智有謀,可委重任。

趙王於是召見藺相如,並詢問藺相如應否以和氏璧換取十五座城池。藺相如向趙王分析,秦強趙弱,不可不換。但趙王問如果給予秦王和氏璧,而秦王不給予他城池,可以怎辦。

而藺相如則回答說不論怎樣,趙國都要冒風險,寧可秦國理虧,也不可讓趙國理虧。並且表示他願意攜璧入秦,而且如果秦王反悔,必保證完璧歸趙,趙王於是派他出使秦國。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