勸學成語
書山有路
學海無涯
不恥下問
開卷有益
深入淺出
聞雞起舞
只爭朝夕
爭分奪秒
勤學好問
鍥而不舍
金石可鏤
繩鋸木斷
水滴石穿
寓教於樂
教學相長
❷ 勸學的成語
青出於藍,鍥而不舍,大聲疾呼,欲蓋彌彰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悲傷。 —— 漢樂府古辭《長歌行》
2、業精於勤,荒於嬉。—— 韓 愈《進學解》
3、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增廣賢文》
4、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周易•乾•象》
5、志不強者智不達。 ——《墨子•修身》
6、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荀子•勸學》
7、志當存高遠。—— 諸葛亮《誡外生書》
8、丈夫志四海,萬里猶比鄰。 —— 曹 植《贈白馬王彪》
9、有志者事竟成。 ——《後漢書•耿 列傳》
10、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 王之渙《登鸛雀樓》
11、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 杜 甫《望岳》
12、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論語•子罕》
13、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孟子•告子下》
14、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荀子•勸學》
15、石可破也,而不可奪堅;丹可磨也,而不可奪赤。 《呂氏春秋•誠廉》
16、精誠所加,金石為開。 ——《後漢書•光武十王列傳》
17、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 ——《新五代史•伶官傳序》
18、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 —— 蘇 軾《晁錯論》
19、路曼曼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 屈 原《離騷》
20、位卑未敢忘憂國,事定猶須待蓋棺。—— 陸 游《病起》
21、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 —— 屈 原《卜居》
22、若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 —— 曹 學《蜀中廣記•上川南道彭山縣》
23、繩鋸木斷,水滴石穿。—— 羅大經《鶴林玉露》
24、日日行,不怕千萬里;常常做,不怕千萬事。 ——《格言聯璧•處事》
25、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 諸葛亮《出師表》
26、天下之事常成於困約,而敗於奢靡。 —— 陸 游
27、積土而為山,積水而為海。——《荀子•儒效》
28、人非聖賢,孰能無過。——《訓俗遺規》
29、堅志而勇為,謂之剛。剛,生人之德也。——《練兵實紀•剛復害》
30、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 —— 曹 植《白馬篇》
31、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 顧炎武
32、丈夫不報國,終為愚賤人。—— 陳恭尹《射虎射石頭》
33、時危見臣節,世亂識忠良。—— 鮑 照《代出自薊北門行》
34、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林則徐《赴戎登程口占示家人》
35、不為外撼,不以物移,而後可以任天下之大事。呂 坤《呻吟語•應務》
36、真者,精誠之至也,不精不誠,不能動人。——《莊子•漁夫》
❸ 出自勸學的成語
青出於藍(學不可以已.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
鍥而不舍(鍥而舍之回,朽木不折;鍥答而不舍,金石可鏤)
積善成德(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故不積蹞步,無以致千里;不積小 流,無以成江海.)
積水成淵(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
駑馬十駕(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
❹ 勸學中的成語
青出於藍(學不可以已.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
冰寒於水
鍥而不舍(鍥而舍之版權,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積善成德(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故不積蹞步,無以致千里;不積小 流,無以成江海.)
跬步千里
積水成淵(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
駑馬十駕(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
❺ 《勸學》中的成語有哪些
1、青出於藍
【拼音】: qīng chū yú lán
【解釋】: 青:靛青;藍:蓼藍之類可作染料的草。青是從藍草里提煉出來的,但顏色比藍更深。比喻學生超過老師或後人勝過前人。
【出處】: 《荀子·勸學》:「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
【舉例造句】: 愈變愈妙,可謂青出於藍矣。
2、鍥而不舍
【拼音】: qiè ér bù shě
【解釋】: 鍥:鏤刻;舍:停止。不斷地鏤刻。比喻有恆心,有毅力。
【出處】: 《荀子·勸學》:「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舉例造句】: 夫固謂一人鍥而不舍,則行美於本性矣。
❻ 出自孫全勸學的成語有哪些
刮目相待:指別人已有進步,應當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別人。
吳下阿蒙:泛指缺少學識才乾的人,比喻人學識尚淺。
3.士別三日:指別人有進步眼光看待別人。
孫權勸學
【作者】司馬光·宋
初,權謂呂蒙曰:「卿今當塗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權曰:「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學。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論議,大驚曰:「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
譯文:
當初,孫權對呂蒙說:「你現在當權掌管政事,不可以不學習!」呂蒙用軍中事務繁多的理由來推託。孫權說:「我難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經典成為傳授經書的學官嗎?只是應當粗略地閱讀,了解歷史罷了。你說軍中事務繁多,誰能比得上我呢?我經常讀書,(我)自認為(讀書對我)有很大的好處。」呂蒙於是就開始學習。等到魯肅到尋陽的時候,和呂蒙論議國家大事,(魯肅)驚訝地說:「你現在的才乾和謀略,不再是以前那個吳縣的阿蒙了!」呂蒙說:「和有抱負的人分開一段時間後,就要用新的眼光來看待,長兄怎麼認清事物這么晚啊!」於是魯肅拜見呂蒙的母親,與呂蒙結為朋友才分別。
文章道理
1)通過孫權勸告呂蒙讀書,呂蒙讀書後大有長進的故事,告訴我們開卷有益的道理。
2)我們不要以一成不變的態度看待他人,要以開放的眼光看待事物。
3)不能因為事情繁忙就放棄學習,堅持讀書是有益的。
4)要善於聽取他人好的建議或意見並去做。
5)告訴我們一個人只要廣泛涉獵就會學有所成。
6) 不但自己要學好,還要催動附近的人也要學習,讓社會也一起進步。
7) 做人不能太驕傲,要謙虛。
8)勸人要講究策略。
9)不能找借口輕言放棄。
10)只要發奮學習,就能積學修業,學有所成。
11)與《傷仲永》相比,突出了後天教育的重要性。
❼ 出自《勸學》的成語有哪些
1.青出於藍:(原文:學不可以已.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
2.鍥而不舍(原文: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3.積善成德(原文: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故不積蹞步,無以致千里;不積小 流,無以成江海.)
4.積水成淵(原文: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
5.駑馬十駕(原文: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
❽ 《荀子·勸學篇》中的成語
出現的成語有:冰寒於水 積善成德 積水成淵 跬步千里 青出於藍 鍥而不舍 駑馬十駕
冰寒於水:
【解釋】冰比水冷。指後來居上,比喻學生勝過老師。
【拼音】bīng hán yú shuǐ
【參考】http://ke..com/view/68800.htm
積善成德
【解釋】積善成德,就是善行好事,長期積小善為大德,就會形成一種高尚的品德。
【拼音】jī shàn chéng dé
【參考】http://ke..com/view/160860.htm
積水成淵
【解釋】指點點滴滴的水聚積起來,就能形成一個深水潭。比喻事業成功由點滴積累而成。
【拼音】jī shuǐ chéng yuān
【參考】http://ke..com/view/170905.htm
跬步千里
【解釋】走一千里路,是半步半步積累起來的。比喻學習應該有恆心,要堅持下去,不要半途而廢。
【拼音】kuǐ bù qiān lǐ
【參考】http://ke..com/view/262933.htm
青出於藍
【解釋】青是從藍草里提煉出來的,但顏色比藍更深。比喻學生超過老師或後人勝過前人。
【拼音】qīng chū yú lán
【參考】http://ke..com/subview/70328/5785130.htm#viewPageContent
鍥而不舍
【解釋】鍥而不舍,鍥:鏤刻;舍:停止。即不斷地鏤刻。意為雕刻一件東西,一直刻下去不放手。比喻有恆心,有毅力。
【拼音】qiè ér bù shě
【參考】http://ke..com/subview/78132/11117792.htm
駑馬十駕
【解釋】駑馬:與駿馬相對。成語原意是駿馬一天的路程,駑馬走十天也可以到達。比喻智力低的人只要刻苦學習,也能追上資質高的人。
【拼音】nú mǎ shí jià
【參考】http://ke..com/view/261708.htm
❾ 關於勸學的成語 急!
斷織勸學
讀音: à zhī quàn xuã
釋義: 原指東漢時樂羊子妻借切斷織機上的線,來諷喻丈夫不可中途廢學。後比喻勸勉學習。
出自: 《後漢書:樂羊子妻傳》載:「遠尋師,一年來歸,妻跪問其故,羊子曰:『久行懷思,無它異也。』妻乃引刀趨機而言曰:『„„,今若斷斯織也,則損失成功,„„,若中道而歸,何異斷斯織乎?』」
冰寒於水
讀音: bīng hán yú shuǐ
釋義: 冰比水冷。比喻學生勝過老師。
出自: 荀子《勸學》:「冰,水為之,而寒於水。」唐·張彥遠《歷代名畫記·七·南齊》:「蘧(道愍)始師章(繼伯),冰寒於水。」
積水成淵
讀音: jī shuǐ chãng yuān
釋義: 比喻積小成大。
出自: 《荀子·勸學》:「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
口耳之學
讀音: kǒu ěr zhī xuã
釋義: 指只知道耳朵進口裡出的一些皮毛之見,而沒有真正的學識。
出自: 《荀子·勸學》:「小人之學耳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間則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軀哉?」
跬步千里
讀音: kuǐ bù qiān lǐ
釋義: 走一千里路,是半步半步積累起來的。比喻學習應該有恆,不要半途而廢。
出自: 《荀子·勸學》:「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❿ 在文言文《勸學》裡面出現的成語有哪些分別是什麼
積善成德 jī shàn chéng dé
:積小善為大德的意思。
積水成淵 jī shuǐ chéng yuān
:一點一點的水聚積起來,就可以形成一個深水潭。
跬步千里 kuǐ bù qiān lǐ
:走一千里路,是半步半步積累起來的,比喻學習要堅持到底,不要半途而廢。
鍥而不舍qiè ér bù shě
:做事有恆心,有毅力,不輕易放棄。
功在不舍gōng zài bú shě
:成功的原因是不放棄。不要三心二意,一心向目標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