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詩猜成語
危樓高百尺。(瓊樓玉宇、臨危不懼)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來之不易回)
夜來風雨聲答,花落知多少。(憐香惜玉)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高瞻遠矚)
明月何時照我還?(衣錦還鄉)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一往情深)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煙波浩淼、欲哭無淚)
有意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恰到好處)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紅杏出牆、獨辟蹊徑)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開卷有益)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人跡罕至、萬念俱灰)
千里江陵一日還。(一日千里)
1.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食不甘味 (食=盤中餐, 苦=不甘))
2.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落花流水)
3.欲求千里目,更上一層樓。(高瞻遠矚 )
4.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無與倫比 )
5.孤帆遠景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海天一色 )
6.有意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歪打正著 )
7.春色買圓管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 紅杏出牆、獨辟蹊徑)
8.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開卷有益)
Ⅱ 桃花潭水深千尺一成語 讀詩句猜成語
無與倫比(無與倫比)
【拼音】wú yǔ lún bǐ
【典故】數千百年以來,未有倫比。專 唐·韓愈《論佛骨表》
【釋義】倫屬比:類比,匹敵。指事物非常完美,沒有能跟它相比的。
【用法】作謂語、定語;指沒有能跟它相比的
【結構】復雜式
【相近詞】無可比擬、前所未有
【相反詞】不相上下、同日而語
Ⅲ 讀古詩猜成語
1、輕舟已過萬重山。(一瀉千里)
2、白雲生處有人家。(深居簡出 )
3、山外青山樓外樓。(天外有天)
4、黃河之水天上來。(天作之合
5、憑君傳語報平安。(言而無信)
6、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柳綠成茵)
7、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死而復生、卷土重來)
8、春色滿院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紅杏出牆、獨辟蹊徑)
9、十叩柴扉九不開。(一面之緣)
10、小荷才露尖尖角。(出水芙蓉)
11、千門萬戶瞳瞳日。(無所不曉)
12、此時無聲勝有聲。(弦外之音 )
13、相逢何必曾相識。(一見如故)
14、質本潔來還潔去。(善始善終 )
15、天涯何處無芳草。(不毛之地 )
16、天生我材必有用。(自顧不暇 )
17、卷我屋上三重茅。(風吹草動 )
18、此曲只應天上有。(不同凡響 )
19、花謝花飛飄滿天。(落英繽紛)
20、到黃昏點點滴滴;(下落不明)
21、君王掩面救不得。(愛莫能助 )
22、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人跡罕至、萬念俱灰).
23、桃花潭水深千尺。(無與倫比)
24、養在深閨人不識。(其貌不揚)
25、高堂明鏡悲白發。(顧影自憐)
26、千里江陵一日還(.一日千里 )
27、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胸羅萬卷.)
28、不知今夕是何年。(忘年之交 )
29、飛流直下三千尺。(山高水長)
30、問君能有幾多愁。(對答如流 )
31、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憐香惜玉)
32、有意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恰到好處)
33、危樓高百尺。(瓊樓玉宇、臨危不懼)
34、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來之不易)
35、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憐香惜玉)
36、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高瞻遠矚)
37、明月何時照我還?(衣錦還鄉)
38、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一往情深)
39、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煙波浩淼、欲哭無淚)
40、有意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恰到好處)
41、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開卷有益)
42、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人跡罕至、萬念俱灰)
43、千里江陵一日還。(一日千里)
44、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死不瞑目)
45、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絕處逢生)
46、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舍己為人)
47、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觸景生情)
48、明月何時照我還?( 衣錦還鄉)
49、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海天一色)
50、有意栽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蔭. (出人意外)
Ⅳ 讀古詩猜成語
輕舟已過萬重山。(一瀉千里) 白雲生處有人家。(深居簡出 ) 山外青山樓外樓。(天外有天 黃河之水天上來。(天作之合 憑君傳語報平安。(言而無信)
Ⅳ 讀古詩,猜成語
明月復何時照我還?(衣錦還鄉制)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煙波浩淼、欲哭無淚)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紅杏出牆、獨辟蹊徑}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荒無人煙)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死不瞑目
盡忠報國
凱旋歸來
泉下有知
凱旋而歸
抱恨黃泉)
Ⅵ 讀古詩猜成語此時無聲勝有聲必須是成語
弦外之音
[ xián wài zhī yīn ]
【解釋】:原指音樂的餘音。比喻言外之意,即在話里間版接透露,而權不是明說出來的意思。
【出自】:南朝宋·范曄《獄中與諸甥侄書》:「弦外之意,虛響之音,不知所從而來。」
【示例】:自以為這一句是一唱三嘆,那一句是~。 ◎劉半農《奉答王敬軒先生》
近義詞: 弦外有音 行間字里 弦外之意 意在言外 言外之意 字里行間 話中有話
反義詞 : 意在言外
Ⅶ 讀詩句,猜成語。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胸有成竹 開卷有益)
釋義:將萬卷書讀破了,下筆寫版文章就如有神助權。比喻要想寫好文章,就要多讀書。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人跡罕至 銷聲匿跡 )
釋義:天寒地凍時,鳥兒、人們都在躲避嚴寒。所以,眾山之中看不見鳥的影子,街上、山間也看不見人影。
千里江陵一日還。(一日千里)
釋義:江陵遠在千里,船行只一日時間。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報仇血恨 死不瞑目 )
釋義:當大宋軍隊收復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你們舉行家祭時千萬別忘把這好消息告訴你們的父親我
山重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峰迴路轉 絕處逢生 )
釋義:重重疊疊的山,彎彎曲曲的水道,看上去好像無路可走了。突然,柳蔭深深,鮮花簇簇,眼前又是一個小村莊。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鞠躬盡瘁)
釋義:春天蠶就開始吐絲,直到它死了才會停;蠟燭直到完全變成了灰燼燭淚才會干。
Ⅷ 讀古詩,猜成語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登高望遠 [dēng gāo wàng yuǎn]
漢語成語
登高望遠是一個漢語成語,意思是登上高處,看得更遠回。也比喻思想境界高答,目光遠大。
中文名
登高望遠
拼音
dēng gāo wàng yuǎn
釋義
登上高處,看得更遠
出處
《呂氏春秋·順說》
解釋
意思是登上高處,看得更遠。也比喻思想境界高,目光遠大。
出處
出處:《呂氏春秋·順說》:「順風而呼,聲不加疾也,際高而望,目不加明也,所因便也。」《荀子·勸學》:「我嘗跂高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
事例:~,人人懷故國之悲;撫景傷情,處處灑窮途之泣。 ★元·鄭光祖《王粲登樓》
Ⅸ 讀古詩猜成語
人面桃花相映紅
兩全其美(人面桃花)
飛流直下三千尺
山高水長
黃河之水天上來
天作之(河)合
獨在異鄉為異客
舉目無親
冬暖夏涼秋和煦
四季如(無)春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高瞻遠矚)
Ⅹ 讀古詩,猜成語.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桃花相映紅(近朱者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