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故事大全 » 文化苦旅故事梗概

文化苦旅故事梗概

發布時間: 2021-01-24 03:25:35

⑴ 文化苦旅的主要內容

文化苦旅簡介
1. 作者:
余秋雨先生出生於於浙江省餘姚縣,也許是命運的安排,年紀方輕的余秋雨,在當年和熟識的雨位好友,正旁徨於未來時,便以抽簽的方式決定三日後往文學、戲劇藝術發展。
現今的余秋在大陸的藝文界多方崢嶸,獲獎無數。如今任職上海作協會會長,除在中國內地教書外,也經常前往香港、新加坡、馬來西等地講學,亦曾在九二、九六年來台,所到之處蔚為風潮,在當時台灣的媒體文化版中稱之為「余秋雨現象」。
內容簡介:
中大陸經歷了文化上的「十年浩劫」,文學的內容亦由國擁毛的素材偏落至消極,卻又深具反省的傷痕文學,再著將反孔家,反故的態度做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轉變,希冀從古老的文中扒羅剔抉出更生的價值,好為這個世代尋回自己根,於是作家們賾幽訪勝的篇什驟如雨後春筍般一一紛現。
文化苦旅——中國人面對自己文化怎麼會感苦楚?當清末外強凌辱,史坦因著「天時」之便,遠赴甘肅一帶,以連哄帶騙的伎倆,賺回了大批的敦煌古物,如今大半署在大英博物館,研究敦煌學專家們,據於徵引文獻、史料之必需,每年一群群往「西」取經的人不虞舟車勞苦,但所見到的敦煌古物畢竟是冰山一角,仍有大半的史跡被英國人列為館藏之秘,對外不宣。華夏子民,看不見自家的文物典籍。
 中國人的士人宿有悲劇的性格,恍如西方神話史詩中的壯烈英雄,結局無非一死,引人贊嘆的卻是他生前歌天泣地的波瀾之舉。西方尚有個『成者王侯,敗者寇讎』的客觀法則,但中國的士子可沒有這份選擇的福份,當日彌漫著封建專制的風氣下,只允許你做絕對的尊服,至於拒絕賓從的人,不是判監冤逝,要不就是貶官外放,讓你客死他鄉,他也許生前默默無名,頂多落了個公然抗上的臭名,死後卻在他的三五好友襄贊下,將他生前不願發表的文章一一搜羅,纂輯成冊,史官們才注意到有這麼個人,幫他翻案,讓他流芳百世。歷史上如柳宗元、曹雪芹一類的例子,不之凡幾。中國歷史上王朝中悲劇,陰暗的形貌,千年後的華夏子孫再去碰觸這些堅不可滅的史證,不知內心作何感想?
以上針對書中幾個章節,大略提及,不能一一備明。還有待同學細心咀嚼。

⑵ 誰知到余秋雨寫的《文化苦旅》內容梗概

《文化苦旅》是作者的一部文化散文集。其中有些文章曾在各類文學評獎中獲得首獎,全書的專主屬題是憑借山水風物以尋求文化靈魂和人生真諦,探索中國文化的歷史命運和中國文人的人格構成。其中《道士塔》(選入人教版中學教材)《陽關雪》等,是通過一個個古老的物像,描述了大漠荒荒的黃河文明的盛衰,歷史的深邃蒼涼之感見於筆端。《白發蘇州》《江南小鎮》等卻是以柔麗凄迷的小橋流水為背景,把清新婉約的江南文化和世態人情表現得形神俱佳。《風雨天一閣》《青雲譜隨想》等直接把筆觸指向文化人格和文化良知,展示出中國文人艱難的心路歷程。此外,還有早已傳為名篇的論析文化走向的文章《上海人》《筆墨祭》以及讀者熟知的充滿文化感慨的回憶散文《牌坊》《廟宇》《家住龍華》等。作者依仗著淵博的文學和史學功底,豐厚的文化感悟力和藝術表現力所寫下的這些文章,不但揭示了中國文化巨大的內涵,而且也為當代散文領域提供了嶄新的範例。

⑶ 求文化苦旅的內容簡介

本書通過中國大陸的自然景物描寫一代中國人心靈的糾結。這是一本有關中國美學的書,深入淺出,用干凈漂亮的白話文字,來描述中國深沉的文化,以及抒發自我的情感。

在《文化苦旅》中,作者游歷中國各地,追尋古人足跡,體會著中華文化生生不息的歷程。這些文章,是游記,也是中國文化史。

此書中有提到的景點有很多,每一個景點都帶給作者不同的感觸和震撼。他觸碰到中國幾千年的文化,見證自己國家一路走來深刻的歷史痕跡。其中主要包括兩部分,一部分是歷史、文化散文,散點論述,探尋文化;另一部分是回憶散文。

(3)文化苦旅故事梗概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寫作這本書首先是因為受了一位青春不老、童心難泯的美國老教授的激發。這位教授雖然年老但卻冒險般地游歷了中國西南許多少數民族地區,使作者萌發重新認識祖國大地的願景。

並產生對中華文化的思索與追尋。其次,應該是作者對自己,對社會的一種慰藉。作者渴望在旅途中解放自己的心靈並對中國文化做出貢獻。所以,余秋雨在不惑之年,毅然辭去官職走出書齋,開始了文化苦旅

作者介紹:

余秋雨,當代中國文化史學者,文學家,散文家,我國當代著名藝術理論家,「2006第一屆中國作家富豪榜」首富。1968年,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戲劇文學系。

余秋雨散文作品中始終貫穿著一條鮮明的主線,那就是對中國歷史、中國文化的追溯,思索和反問,與其他一些所謂文化散文家相似,余秋雨的作品更透著幾絲靈性與活潑。

盡管表達的內容是濃重的。余秋雨利用他淵博的歷史知識,豐厚的文化功底,將歷史與文化契合,將歷史寫活、展現,引起讀者反思、追問。

作為一個知識分子,他的作品已滲透了文人的憂患意識和良知,這點也許是最重要的。余秋雨他的散文追求一種情理交融的雅緻語言。

並且「語言在抒情中融著歷史理性,在歷史敘述中也透露著生命哲理」。余秋雨選擇恰當的、富有詩意、表現力的語言加以表達,這些語言具有詩的美感。

從而把復雜深刻的歷史思想和文化說的深入淺出,平易近人,可讀性很強。同時他還綜合運用對偶、排比、比喻等修辭手法,大段的排比,對偶增強了語言表達的力度。

構成了一種語言的氣勢,使語言不矯揉造作,裝腔作勢,平淡無味,而富有了張力,富有了文采。余秋雨嫻熟地運用了描寫、議論、抒情等多種表達方式。

還採用了小說筆法、戲劇的筆法、鏡頭特寫等多種手法,這對於烘托主題,使文章內涵更深刻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⑷ 文化苦旅故事梗概 最好600字。

《文化苦旅》分篇讀書筆記

曹治國

1.《道士塔》

余秋雨在這篇充滿了個人臆想、近似小說化了的散文中所寫和表達的內容只消三個字即可說明,便是那帶著瓊瑤阿姨的粉淚聲腔而彷彿在幾卷線裝古書前,對著死朽者的屍骨卻竟把無縛雞之力的臃腫全身綳緊,舉輕若重、繪聲繪色的泣涕道:「我好恨!」

他的「恨」一如他結尾處的雖說「默默地」但實際仍「好激動」一樣,都對我夠不成任何透徹肺腑的情感沖擊力和感染力。他的「恨」實在恨得膚淺,竟能把幾乎所有毀損敦煌文物的罪過和仇恨的矛頭都加諸於這個「穿著土布棉衣,目光呆滯,畏畏縮縮,是那個時代到處可以遇見的一個中國平民」的道士身上?!余秋雨在百年之後裹著一身「文化學者」的知識優越感,坐在茶香四溢的書案前遙遙對視著世紀之初的暗夜裡那焚盡生靈的硝塵,像一個深宅大院里的公子哥兒申斥著他從未真正了解、認識過的看門老僕——你為何如此敗家?那時侯余先生從這老奴身上是頗找回了些道德優越感的自我滿足的。《道士塔》的實質作用也僅限於此。

聰明的作者沒有忘記在最後借某個日本學者的話「我想糾正一個過去的說法。這幾年的成果已經表明,敦煌在中國,敦煌學也在中國」來挽回中國的民族自尊和自信來,而以往那些他剛剛咬牙切齒描寫的中國的愚昧、荒蠻、落後、病態都集中處理算在了王道士一個「個人」的身上,並且這本應該切入審思、深思中國各種根深蒂固之病態與愚劣以及展開對影響產生了像王道士這樣「到處可以遇見的一個中國平民」的深層文化傳統的批判之可能,都在「過去時」與「現在時」的涇渭分明的割裂式劃分中被完完全全的消解掉了;於是,中國只要一有了壞事,便據說總是因為某幾個「小人」作亂的緣故,而中國一旦有了好事,便肯定是證明了整個中華民族「向來優秀」的集體榮耀,我們的民族和文化上之「自尊」與「自信」便是這樣得以實現和得到滿足的。正是這種阿Q式的毫無自我批判、解剖與懺悔的「勝利法」,讓余秋雨筆下的中國文人與文化在矯柔造作的「痛楚」和自我麻醉式的超脫中無往而不勝,無論到什麼時候,都會是一副貌似自信的「勝利在握」的模樣。但我知道,他心虛得緊。

但是中國的某些知識分子都願意退回進所謂「燦爛文明五千年」的故紙堆里重揀起傳統士人情懷的人格面具戴上,何況「到處可以遇見的中國平民」則更需要從尚未捂無熱乎的「我們的文化」中找回魯迅先生所諷刺的那種「合群的自大」式的「自尊」與「自信」來。余秋雨很好的為庸眾們做成了此事,所以我認為他的散文本質上是一種「媚俗」,並不冤枉他,只不過他這回所賣的,乃是「文化」這劑高雅體面的春葯。

2.《莫高窟》

《莫高窟》所運的文字是唯美而稍顯綺靡多姿的,辭藻富繁而無雕琢的贅感,將靜態的敦煌壁畫用活的線條和氣勢舞動起來,既合人與背景的內容,又能賦予橫亘時空的強烈的生命與美學意義,人隨畫動,畫從心轉,幻境與當下交織,歷史與色彩共升,細膩入微又磅礴揮灑,悄然無語而樂章交響。

作者的立意很清楚:想要追求一種超越了宗教、道德的敦煌藝術之「美」來。你可以取別的視角,但「美」這個視角是合適的,同時又兼顧到了莫高窟的多層意蘊,也就是「層次豐富的景深(depth of field)」,像敦煌的意義與價值顯然是「說不能盡」的經典,余秋雨是在「美」的藝術心理觀照下截取他想要和欣享的敦煌片段,從這一層面來講,應該說作者的眼界不乏大氣、開闊、高遠,這是其獨到的地方。但問題是,伴隨著「多方面生命」的呈現、聚會、狂歡、釋放,余秋雨漸漸走入了他實則認知較淺薄的「歷史的景深和民族心理的景深」的敘述之中,「人性」「生命」「人格」都成了反復歌詠卻蒼白空泛的符號,我們看到了濃墨重彩的一幅幅曼妙醉神的畫,卻見不著更深厚的對生命或人性本身的詮釋與穿越,最終,又是頂禮膜拜式的表達了對盛唐這一個時代的無限憧憬與自豪,於是說「我們的民族,總算擁有這么一個朝代,總算有過這么一個時刻」,個體的生命藝術之美被宏大的歷史主題與廉價的民族自尊遮蔽了,於是「我們曾經擁有」「我們一千多年層層累聚」,這中間只有機械的堆疊,大失立體多維度的穿越審思,所以余秋雨的審美只能浮在表面的裝修上,卻無法扣問靈魂,力透出生命的本色來。莫高窟的「美」,也因此減色不少,單薄不少。

3.《陽關雪》

陽關「終成廢墟,終成荒原」。那麼這原因何在呢?作者極其隱晦的表達出這樣一個觀點,即:當權的統治者似乎沒有給藝術家們以足夠的地位和尊重,所以限制了藝術家們的創作,然而藝術家們可是足夠優秀足夠天才足夠好的。

「但是,長安的宮殿,只為藝術家們開了一個狹小的邊門」這句話很有意味,很能夠透視出余秋雨在拿著古代知識分子暗中自比的同時,他的雙眼始終沒離開過「長安的宮殿」為其所開的「門」,余秋雨性格中深刻烙印著對「權力」的心理依附,在此文中已有較深隱的體現。他通過對古代文化名人的悲嘆、哀痛、傷悼乃至鳴不平,甚至常常要擠出幾滴酸度超強的枯淚來,其實正是欲寄託他自己希望當權者能施捨給像他這樣的文化人以生存的空間甚或重用之的企望,這是典型的中國傳統士人的情結,是沒有或缺乏獨立人格,始終活在權力話語的陰影下謀求自我的定位,余秋雨藉此將他作為這種知識分子的虛榮表現得淋漓盡致,荒原?千萬別侮辱艾略特的經典大作,那不過是無奈的看著自身終入塵土的壘起的墳而已。

余秋雨仍沒忘了拿唐代的造像去向文藝復興時的西方藝術大師那裡尋回一點可憐的「驕傲與自豪」,但他卻不願也不肯再繼續追問:為什麼如此輝煌的唐朝藝術卻無法避免走向退步衰落的宿命?而西方的文藝復興為什麼卻偏偏能開出一個史無前例的近現代人類文明呢?

那些至今依然坐在「四大發明」之類國故上高唱凱歌頌謠的孝子賢孫們,自然是想不明白的。

7.《都江堰》

這依然是一篇借著都江堰寫李冰,借著李冰寫「官本位」的文章,我在《柳侯祠》的評述中已有所論,只不過此番他給「官本位」注入的不是碑文詩賦而是專業的科學技術,都江堰的偉大被濃縮在了「李冰的精魂」里,作者所盼望的乃是這樣的人可以子子孫孫無窮盡,於是對李冰的充滿民間宗教色彩的膜拜和人而神的民間戲劇中很作了一番文章,頗為贊賞,並且說「轟鳴的江水」便因此成了「至聖至善的遺言」。

余文慣於在對山水的膜拜式誇大定位和抒寫中行矯情與煽情,但他肯定不是真的要跪倒在山水文物前,他不過是做這么一個虛假的姿態而已,他的重點仍是利用這種情感的煽動去消弭理性的冷峻思考,從而使讀者認同他、跟著他的觀點走。此文對「能臣幹吏」的崇拜與對「清官」的崇拜一樣,都是「人治」思路的認識,要知道僅憑「清官」「能臣」是無法幫助中國擺脫「人治」帶來的歷史循環的,但這種理性認知在作者故意營造的宏大主題與取媚民眾的民粹主義氣氛下,被抽空殆盡了。

余秋雨在文中說:「在這里,我突然產生了對中國歷史的某種樂觀」,我雖不知道這是否為其真心話,但通覽整部《文化苦旅》,你都能感受得到這種甜膩膩的膚淺的「樂」觀,而書名竟貫之以一「苦」字,什麼叫做惺惺作態?什麼又是矯情?看罷。

8.《三峽》

李白的詩飄逸靈動、超拔縱橫、吞吐山河有餘,而沉鬱練達、憂患深情、悲心苦難不足,讀其作品如閱其人,羽化超脫而心向隱遁的仙道氣始終伴隨著這位才華橫溢的天之驕子,在世事的艱辛、惡劣和仕途的坎坷不順中他選擇了以桀驁不遜的風骨出入自我精神的狂歡,這與杜甫的始終不棄不舍,執著當下,痛入心髓而猶深懷抱負與憂悲進入民眾、國家的苦難大有不同。中國的多數人可能大抵都更愛讀李白,因為從李白那兒能讀出一種速度和快感來,但我卻偏愛老杜,老杜的字句不止是用靈氣潑灑的音符,更是一種血淚沉澱的生命的精魂。他不超脫,所以他超越了那時代的每一個神往超脫的詩人。

9.《洞庭一角》

「貶官文化」的確是中國文化中很重的一筆,貶官們仕途興隆、官運亨通時不見有特別優異的文章出世,只是被貶外放了,才「只好與山水親熱」,有了悲戚哀憤的常情,文采竟也飛揚起來,「事過境遷,連朝廷也覺得此人不錯,恢復名譽。」可見貶官們的寫作與抒情豈能不暗懷著盼主上查閱而重起用之的功利心思?既被「貶」了,就無奈的寫寫東西,這寫出的東西便恰好印證了貶官的「文品」,既是別有深意和目的而寫,則這製造出的「文品」確也和其「人品」相映成趣——都虛偽得緊。那麼,倘若中國文化「極其奪目」的一筆竟是如此被文化官員們弄出來的,就不曉得到底是中國的貶官們太有才了,還是中國文學創作的自我評價「太有才」了。

不過文學在此文只是裝裱,重要的是「地因人傳,人因地傳,兩相幫襯,俱著聲名」的「聲名」效應,貶官們都化了灰,山水亭閣也仍是這樣的山水亭閣,還理會他什麼「文學」作甚?重要的是靠文章賺得的「聲名」才是眼睜睜的取之不竭的實利,文學既「幫襯」了貶官的官運又「幫襯」了旅遊景點的聲名,大約可以名垂青史,不朽於後人了。讀懂了余秋雨的「幫襯」,也就讀懂了中國古典文學的一半。

13.《白發蘇州》

「吳儂軟語與玩物喪志同義」正可印證中國文化傳統的虛偽,蘇州「缺少金陵王氣」並非僅僅因為「缺少」,而是在表面上它正好走到了「王道」「王氣」的反面,化成了曠世美人西施兼亡國亡君之地,女人的成為「禍水」和女性的「軟語」情貌根本是男權話語製造出的結果,卻反過來把罪加諸女性身上,明明是女性被動的給男性玩弄,卻要代替男性承擔「玩物喪志」「禍國亡君」的沉重指責。要讀懂中國的事,就不能單去領會「王道」「聖言」的妙理,而要看到底是誰是哪些人在操縱著「王道」說話,中國的道理本身其實毫無道理可言,重要的是權力在誰的手裡,誰就是「王道」,誰就能較為長久地講出「道理」來。

14.《江南小鎮》

「大隱隱於市」,江南小鎮成為文人「最佳的隱潛方式」,之所以是「最佳」,因為佛道寺觀的出家和結廬荒山、獨釣寒江的生活太清苦,太「麻煩」了,那麼說,文人且不必理會精神上的諸多博弈,最要緊的是「把日子過得十分舒適」,「文革」來了,就歸隱;苦難來了,就「好生休息,把休息地搞好」,至於此後之種種,文人所擔負的社會責任之種種,全可以託付給「小橋流水人家,蒓鱸之思」這一種「宗教性的人生哲學的生態意象」的超然享受中了,當然,余秋雨把這叫做「宗教性」,其實不如說是「解脫」,而且是在物質條件充分保障下的精神上之禪道行旅,一切都歸於文雅體面的「隱潛」,說白了就是「逃避」,請問我們多一個如此善於營造「逃避」之所的文人究竟有什麼意義?這就是作者心嚮往之的文人生活,還要使勁用「宗教性」「人生哲學」這些詞來為其臉上貼彩補妝。我不懂得余秋雨口中的「宗教性」是個什麼東西,但我知曉當耶穌基督背負起十字架時,「隱潛」與他的聖愛無緣,他的身體在到處流血,傷痕累累。

15.《寂寞天柱山》

「山水化了的宗教」既不是山水也非宗教,它只是「能使那批有悟性的文人暢意適懷」的文化而已。天柱山有這有那,但還遠遠不夠作中國文人的「家」。耶路撒冷是猶太人的家,聖經是基督徒的家,天柱山?說到底,它的「宗教、美景、詩文」不過是構成了一個很好玩的旅遊景區而已。

16.《風雨天一閣》

「為《四庫全書》獻書是天一閣的一大浩劫,頗覺言之有過」,這是余秋雨對中國歷史黑暗的又一盲點,本文中提出了所謂「健全人格」,後來這個可笑的詞又被他送給了康熙皇帝。中國文人好講「健全」「圓滿」,也擅長把這些完美的修飾詞留給自己和捧送掌權者。「健全的人格」服從著包括「禁止婦女登樓」的封建族規,「健全的」皇帝及其繼承者也開始了漫長的「文字獄」和閉關鎖國。這是怎樣畸形的「基於文化良知的健全人格」?連阿Q這種癟三都曉得要在紙上很認真的畫一個完滿勝利的圓圈,何況中國的文人呼?

17.《西湖夢》

一切宗教都要到西湖來展覽,「展覽」這個詞妙極,中國人做慣了看客,無論什麼,最要緊的便是「看」,始於看而終於看,過足了眼癮和感官玩樂,就像靈魂已被抽幹了一樣。

18.《狼山腳下》

余秋雨完全不解魯迅的深意,魯迅豈是在改良為自然風景命名的方式嗎?余文所謂「但一切都調理得那麼文雅,蒼勁的自然界也就被抽幹了生命」,這純粹是文人的臆想,其實他的「平和一點」同先人的「古池好水」「蕭寺清鍾」「遠村明月」一樣,都是琢磨著怎樣在「命名」上下功夫,用文字自欺視聽,只不過方法不同罷了。魯迅先生所批判嘲諷的,恰恰是這種專好在「名」上弄虛作假、自欺欺人的虛偽、麻醉的民族文化心理,而作者卻正好最愛耽著在「名」上做文章。

19.《上海人》

這是余秋雨在本書中寫得最好最精彩的文章,也許因為作者本身是上海人,對上海的了解、體會很深也較為全面。

徐光啟是一個值得特別書寫的開端,他能在一個愈趨封閉、衰朽、宋明新儒學占統治上峰的封建時代坦然開放的接受、傳播西方文明,甚至受洗皈依基督宗教,他的影響決不同於以往任何一個文化交流者,他給古老的中國注入了完全異質的文化血液,也樹立了一個「新人」的榜樣。光啟,宿命般的人如其名。但職員心態而缺少生命熱源和創勁的上海人並未得著他的精髓,而只是神似而已。

20.《五城記》

蘭州牛肉拉麵的醇香橫亘千里,飄入了關外我的鼻舌中。。

21.《牌坊》

牌坊大約是中國文化里最可憎惡的物事之一了,它見證著中國道德的虛偽、殘忍、吃人的本性,而且是公開的被表彰的邪惡,而從中做幫凶寫文章造理論大肆頌揚宣傳的不是別人,正是文人。父母的一面立牌坊一面偷偷送女兒出家逃生,把「貞操」「守節」殘害人性的荒謬暴露無遺。「聖女」是男權意識在女性身上的體現,「聖女」「節婦」既不「聖」也不「美」,而是對女性形象的扭曲,女性在這里只是體現綱常道德的工具和男權變態逞欲的對象罷了。封建中國的文化,充滿了觸目驚心的變態性。

22.《廟宇》

女人被置於權利的最底層,幾近於完全被動的狀態,又多無文化,於是便聽天由命,投在了「念佛」這一格外「殊勝」的「方便法門」下。靠著念佛聲,卻只能因此在鄉間幫助樹立起更多的牌坊來,而不是拆毀牌坊。這就是「念佛法門」在中國的效用。

23.《夜航船》

作者是想說這夜航船乃精神文化的航船,但積淀了幾百上千年的文化,到頭來卻「我說這篤篤聲是航船,她(母親)說這篤篤聲是木魚」,「木魚」的確「篤篤的」而一成不變、永遠平和的慢慢敲下去,這正是中國文化的音律節拍,任憑國學家和遺少們湊成了幾大堆光彩奪目的形容詞、修飾語美化之,都不如這一個詞來得准確恰當、惟妙惟肖:木魚。

24.《吳江船》

年輕學生的人格、心理和行為被過分的簡化和美化了,詩意豈能以篡改自然的人性為依託來書寫?男生們正處於青春發育期,又是在一個極端禁慾的年代裡,對異性朦朧的好感、壓抑的沖動甚至隱蔽的慾念都是再正常不過的了,何必畫蛇添足非要「此地無銀三百兩」的刻意敘述說他們「毫無邪念」的睜大雙眼?而什麼又是作者所謂的「邪念」呢?多道學的「邪」字啊!之後男生們在女宿舍門口挖「友誼井」,分明就是性本能的一次集體無意識的變相表現,是異性之間特殊的「示好」替代品,作者完全可以像韓少功在《馬橋詞典》里所做的那樣,直面率真而火熱的慾望,同時反襯出那時代扭曲人性、打壓人慾的荒謬可悲,但作者卻一面用他脫離了真實狀況的「美學」視角虛偽的勾畫著男生的「毫無邪念」,另一方面卻別有意味的寫男衛生員給那個「文革」遭難的女生「做人工呼吸」「折騰了一會毫無效果」這種惡俗情節,就像女主角洗澡的時候一定會有男配角「不小心」闖進來看到的情節一樣惡俗老套,更荒誕的,明明只是要「給心臟注射強心針」,而之後的描寫卻竟然是「她的衣杉被撕開了,赤裸裸的仰卧在岸草之間。月光把她照得渾身銀白,她真正成了太湖的女兒」一個年輕女孩在瘋狂的世界裡所遭受的巨大悲劇和生命劫難就在這種充滿了意淫目光的「唯美」視野中被消解干凈,最後只剩了宋朝詞人寫給小紅姑娘坐船遠去的詩在回盪,你儂我儂,屍體的死味和悲慟被徹底斷送和遺忘。。。。。這難道就是作者對待「文革」活生生慘烈災難的態度?!

25.《信客》

僅靠一個「信」字謀生,為一件極小的「失信事件」而被徹底放逐、拋棄,服務鄉里大半輩子的老信客就這樣輕易的被推到命運的深淵,鄉民的不寬容成為理所當然的事,在對「信」字的極端功利化的索取中,信客作為「人」自身的尊嚴、權利已經被淡化漠視了,落後的農耕文明和宗法社會伴隨著信客高強度的生存壓力,最後年輕信客的「成功」不過來自於一個近乎傳奇的事件,而老信客悲慘的身影卻蜷縮在無人關注的角落裡瑟瑟發抖。信客彷彿是被「崇高化」了的,但正如中國無數的「貞女節婦」無數的牌坊一樣,本質上是對人性的歪曲、異化、踐踏,鮮活的個體生命在「道德」的虛幌下被壓扁成一個個供人膜拜的符號,中國封建時代形成的這種非超越性的「信」觀念,決不能照搬、移植進現當代社會來,封建道德建立在非人道非理性非超驗信仰的歷史中,其充滿局限性的偽善不言自明。中國人喜歡「大團圓」「大圓滿」的結果,本文也不例外,在文尾喜氣洋洋的氛圍中,我卻分明感受到了寒意逼人的顫栗。

26.《酒公墓》

在客上教英文We all love Chairman Mao ,這是一個飽蘸了政治嚴肅和政治迷狂的例句,love在這里早已失卻了它本有的真義,「偉大領袖」取代了上帝坐上了神的寶座供他的子民love,love只屬於領袖一個人,一個人中的領袖剝奪了幾億子民自由love的權利,love像一個被化肥催生被空氣鼓脹被毒品興奮了的劣質種子,干癟蒼白,浸不得半點兒油腥,以至於當酒公在黑板上很自然的寫下「愛是人的生命」時,全班竟然會大笑,而女生則紅臉低頭。一個羞於把愛同生命聯系在一起的年代,我們還指望它能夠不醞釀製造出駭人聽聞的黑暗來嗎?

27.《老屋窗口》

老屋只屬於作者個人,何必要自命不凡的加諸自負的渲染呢?作者太愛慕虛榮了,此文可與魯迅先生的《朝花夕拾》集做對比,魯迅的懷舊散文從來沒有這些自命不凡的虛飾之筆,先生所寫的乃是切切實實的人和人生,卻不是名和聲名。余文實在相形見拙,品低一等。

28.《廢墟》

並非所有的廢墟都能體現「悲劇精神」,也並非所有的悲劇都講化為廢墟。廢墟是一種常態,廢墟中走出的人才值得關注。

29.《夜雨詩意》

夜雨未必與安逸水火不容,安逸在夜雨中顧影自憐,自哀自嘆,於詩意中逍遙自適,甘願被夜雨包圍、吞噬,再無沖出的生命力和慾望,夜雨也便完成了摧毀行旅者前進的目的。

30.《筆墨祭》

一個「祭」字,保守的心態流露筆間,筆墨書法是文化藝術的載體,也有情感融入,但筆墨何嘗不在千年裡時時更新著內容?拒絕更新就等於自毀生命的延續。

31.《藏書憂》

藏書之「憂」實則出於讀書人對「物化」了的知識的吝嗇與自負上,文人相輕也相妒,慢條斯理、徐徐道來自己的藏書之富之精之珍貴,那種文人式的自得與虛榮表露無遺,這本也是人之常情,文人並非格外的鄙棄錢財,出手大方,當他像孔已己似的窮得排出幾文銅錢買酒吃時便也一樣要灰頭土臉,最多不過吟幾句「君子固窮」的聖言以備精神上對自我「文化優越」的文人身份製造幾分超乎眾群的幻覺,聊作麻醉而已。所以文人的愛藏書,我認為無須上升到很「崇高」的境界位置,藏書的確一定程度的體現出藏書人特異的精神世界、治學面貌甚至是性情格調,但也僅此而已。文人仍需將自身回歸到平常心態中去,這是我的觀點。

32.《臘梅》

臘梅大約真的可以給人啟迪、激勵的情感萌發罷,也只有人才可存有這認識,或者耳耳相傳,便給了某自然界之植物以特定的性格或象徵,所以後人一定要從臘梅中看出生命力的堅韌、頑強的這面來,卻見不到萬物的復雜性和生命中許多悖論。臘梅固然可以禦寒,但未知是否也能御熱呢?

33.《家住龍華》

禪味在歷史的敘述和古老廟堂式建築的煙塵中愈發顯得泛黃脆軟,凝固成衰朽的氣色浸透在文人懷舊和超然自適的情感頹廢中,家住龍華的人有很多,到頭來,雲在天空水在瓶,縱使老僧裁得布匹幾十,喝破了柏樹子的佛性有無,亦不過是家住龍華而已矣。

34.《三十年的重量》

曾經仰慕以為高大而偉岸的長輩老師若干年後卻被自己帶著施捨般可疑的悲憫目光俯視,並且變現成了貌似感慨命運無常卻實則是在某種自得的深隱心理驅動下揣摩掂量著別人的暗瘡,虛弱的喟嘆聲掩飾不住欲在對比中滿足虛榮的潛意識。

曾經的「仰慕」是否真的僅僅是仰慕而非「出乎意料」的獲獎後產生的虛榮心與感激提拔心理的結合品?一個孩子他對那位他之前從不知曉但現在卻號稱「仰慕」「崇拜」的老師能了解多少?倘若沒有光燦燦的獎,會有這一系列的情感與心理的化學反應、物理變動嗎?曾經的影子其實是假的,那些溢美之辭同樣建築在自我膨脹的幻象里,然而幾十年後的身影就「真實」了嗎?答案依然是否定的,因為對於一個把無論是人是物,是山水亦或事件,都拿來為我所用、為我服務、為我注腳的作者來說,這世界何勞庄禪般若的消解?本來就從未存在過深究真實的誠意。

35.《漂泊者們》

漂泊者是否都如垂死者拚命抓牢救命稻草一般顧念著早已離去遠逝的精神故鄉?漂泊者又如何確信自己的旅程不再是新生的行腳而重返故鄉會不讓自己陷入更深刻的失望乃至絕望?漂泊,是出於無奈的選擇還是意志堅強憑著信心開始的?希望不是因為有可料定和可見得著的目標才出現的,希望是在前程一片虛無中才迸射出的心地之光,於無所希望的希望中行路,才真得救。中國的老人大都沉浸在用舊袋裝新酒的雙重麻醉和快慰中不願睜眼,結果酒與袋都得不著,他們老了,死了,就是一堆供人憑吊、抒情的朽骨,他們永遠也無法體驗《老人與海》中那個生命如基督般始終豎起、堅忍、熾烈、無法擊敗的老人的魂靈,他的信念帶著他伸開雙臂擁抱一切困境,慢慢走向新的精神彼岸,他死時,是一種救贖式的涅盤。

36.《華語情結》

語言是文化強有力的載體,人類文明正屬於語言性的存在,但人言異於神言(Word),人言存在的有限性、欠缺性、虛假性被一次次證明,或者不證自明。人言不應該被過分迷戀、執著和沉陷,運用它並超越它,而不是戴著所謂「母語」的鐐銬跳舞,應不為其所累所操控,才是現在文化人的使命和人言發展的方向。華語在某種程度上阻礙了古老民族接受西方文明的腳步,過去是表現為白話文同文言文的空間爭奪,現下卻呈現出更趨復雜、深刻的民族性文化心理的彷徨、掙扎與整合之中。

37.《這里真安靜》

文章寫到最後,也僅剩「安靜」而已。「軍人、妓女、文人」這個模式被拔高起來賦予莫名其妙的涵義,人全都成了符號,包括那個被作者濃墨強調渲染的日本文人。文人格外重要,僅僅因為是「文人」?歷史的悲慘歷程最終走向的是碑文的安靜,草木的安靜,一切重返自然的安靜,當懦弱者不肯直面個體生命的深重罪苦和百病纏身的靈魂時,他就會一廂情願的閉上自己的雙眼然後說:安靜罷,一切都回歸清凈了。無聲而黑暗的東方就是這樣在麻木的自醉中失掉了曠野里為拯救的光吶喊的嘴巴。

苦旅,便如是安靜的化為恆久的無味和無聊。。。。。

⑸ 《文化苦旅》的內容簡介

《文化苦旅》是余秋雨的第一部散文合集,所收作品主要包括兩部分,一部分是歷史、文化散文,散點論述,探尋文化;另一部分是回憶散文。

出版社:東方出版中心
作者:余秋雨著
類 別:文 學 -> 中國文學
開 本:32開 開 ISBN:780627698X
頁 數:364
出版日期:1992-03-01

本書獲:全國金鑰匙圖書二等獎 上海市優秀圖書一等獎 台灣一九九二年最佳讀書人獎 上海市第二屆文學藝術成果獎

【內容提要】

《文化苦旅》是作者的一部文化散文集。其中有些文章曾在各類文學評獎中獲得首獎,全書的主題是憑借山水風物以尋求文化靈魂和人生真諦,探索中國文化的歷史命運和中國文人的人格構成。其中《道士塔》《陽關雪》等,是通過一個個古老的物像,描述了大漠荒荒的黃河文明的盛衰,歷史的深邃蒼涼之感見於筆端。《白發蘇州》《江南小鎮》等卻是以柔麗凄迷的小橋流水為背景,把清新婉約的江南文化和世態人情表現得形神俱佳。《風雨天一閣》《青雲譜隨想》等直接把筆觸指向文化人格和文化良知,展示出中國文人艱難的心路歷程。此外,還有早已傳為名篇的論析文化走向的文章《上海人》《筆墨祭》以及讀者熟知的充滿文化感慨的回憶散文《牌坊》《廟宇》《家住龍華》等。作者依仗著淵博的文學和史學功底,豐厚的文化感悟力和藝術表現力所寫下的這些文章,不但揭示了中國文化巨大的內涵,而且也為當代散文領域提供了嶄新的範例。

余秋雨走在中華民族的土地上,用其獨特的觀察力和洞悉力去深思這古老民族的深層文化,用心思細膩的筆觸,為這趟巡視華夏文化的「苦旅」,寫本書!它不甘甜,因為里頭有太多不忍與親身體驗的辛酸.苦苦的味道,為這本紀錄中國千年文化的書,多寫了一道滋味.未看過《文化苦旅》之前,大概也不會想到,一處處令人流連忘返的風景名勝與歷史古跡在它們的背後會有如此深層的涵義;而作者運其妙筆,以干凈漂亮的散文,組合,使它們成了一篇篇讓炎黃子孫驚醒的文章。

走進書中的情境與思考,我們不禁嚴肅起來。像一群被流放的孩子,流放到一塊不甚熟悉的土地,逼使我們不得不因那歷史和文化的推引,走向前去。宗於我們眼前出現了莫高窟的石洞,石洞依舊壯觀,實像,壁畫依然不言,我們靜靜看著光影投射在石壁上的變化,如同它們靜靜地看著敦煌千年的變遷。千年前的第一刀劃下,開啟了千年後莫高窟的壯麗。它曾遭遇浩劫:王道士手中一串鑰匙把守了千年的敦煌,卻任其流落在外人手裡,而中華子孫卻也將之棄而不顧,那一馬車,一馬車的文物輸往外國。多年後的今天,那神秘又充滿意義的洞窟,為何能引起大家的注目它並非外表炫麗,而是它只是一種儀式,一種人性的,及它深層的蘊藏。我們在這兒看到,美,也有宗教的天地,以及它是中國千年的標本,一樣美的標本,縱使它曾經殘缺,被人無情的,任意的轉換。

「淺渚波光雲彩,小橋流水江村」這副楹聯道盡了江南小鎮的魅力。江南小鎮它不是經由大自然雕琢出的自然山水,而是屬於華夏古老文化的人文山水。我們不曾到過此處,但書中的江南小鎮卻給予我們一種,回到家中那般自在,難怪歷年來,許多文人遇到了政治不清明或人生不得志時,便會到此隱居起來,但在荒山結廬有著生活上的麻煩,「大隱隱於市」便成了文人來江南隱居的最好推力。其實我們對「隱」有著正反兩面的看法,好的一面其一就是當中國文化受到某些因素例如北方游牧民族入侵中原地區而開始凋零時,文人或學者們就會帶著他們的知識修養到此處隱居起來,藉以免於戰爭或政治的迫害;其二生老病死與官場浮沉是文人們的失意時刻,做什麼事都不順心,此時最好的方式就是讓自己的身心獲得紓解,找個地方隱居,等休息夠了又是一段新旅程的開始。壞處是有人會把隱居當作沽名釣譽的工具,假隱以求得一官半職,這些舉動讓中國特有的隱的文化開始產生變質,隱士生前的孤傲和死後的名聲全然黯暗。盡管如此,我們對隱還是保有著正面看法,因為古代中國給文人發展的空間實在大狹隘了,逼得他們除了隱或許只有一死,與其這樣讓自己的雄心壯志隕落,我們會選擇沉潛,待有朝一日能東山再起。

余秋雨曾說他常佇立前人佇立過之處,觀察自然與人文環境中去思考前人的情感;在柳侯祠前,由一尊石像追想柳宗元的一生,從他的文采想至他的被貶,既遭貶謫,而永柳二州又是荒遠之地,因此他自放於山林水澤之間,將其困厄感傷的心境,完全寄託在游賞山水之間與文章創作之中,使中國文學史上擁有了《永州八記》這樣出色的山水文學,這樣的一代士人的氣節與傲氣讓後世學者不得不去尊敬他的文化意識及人格,帶著崇敬和疑問來瞻仰這位大文豪。

合上書卷,我們不由自主地走向窗前,流動的車潮及人潮正自我宣示另一種文化,這里是高雄,而深埋千年文化的故土呢也許咱們應該背起滿滿對中國文化的疑慮,親自去遼闊的土地,讓我們讀過書後,沉重而苦苦的步伐,也走在上面。

【作者簡介】

余秋雨,1946年生,浙江餘姚人,我國著名美學家和作家,藝術理論家,中國文化史學者。曾任上海戲劇學院院長、教授,上海寫作學會會長。現任上海戲劇學院教授,上海寫作學會會長。在內地和台灣出版中外藝術史論專著多部,曾赴海內外許多大學和文化機構講學。1987年被授予「國家級突出貢獻專家」榮譽稱號。並擔任多所大學的教授。近年來,在教學和學術研究之餘所著散文集《文化苦旅》先後獲上海市文學藝術優秀成果獎、台灣聯合報讀書最佳書獎、金石堂最具影響力的書獎、上海市出版一等獎等。1983年出版《戲劇理論史稿》,此書是中國大陸首部完整闡釋世界各國自遠古到現代的文化發展和戲劇思想的史論著作,在出版後次年,即獲北京全國首屆戲劇理論著作獎,十年後獲北京文化部全國優秀教材一等獎,而另一本於1985年發表中國大陸首部戲劇美學著作獎,十年後獲北京文化部全國優秀教材一等獎,而另一本於1985年發表中國大陸首部戲劇美學著作——《戲劇審美心理學》,次年亦榮獲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著作獎。其學術可見一二。入載英國劍橋《世界名人錄》、《國際著名學者錄》、《傑出貢獻者名錄》以及美國傳記協會的《五千世界名人錄》等。 2004年底,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北京大學、《中華英才》編輯部等機構選為「中國十大藝術精英」和「中國文化傳播坐標人物」。

余秋雨著名的散文集、回憶錄還有《山居筆記》、《霜冷長河》、《千年一嘆》、《行者無疆》、《借我一生》等。

【導 語】

這是本文化散文集。它主要通過山水風物探求文化靈魂、人生真諦、中國文化的歷史命運和中國文人的人格構成。既表現了歷史的深邃荒涼,又展現了江南文化的清新婉約;既展示中國文人的艱難心路,又不忘揭露世態人情。從文中,我們不難發現作者不僅有著豐厚的文化感悟力,同時也具備非凡的藝術表現力。

⑹ 《文化苦旅》內容概要

書寫,書寫文化之苦旅。 描述,描述歷史之盛衰。
――題記
中國燦爛的文明正在被時光磨滅,不知在角落裡邊回味心酸史邊唾罵歷史罪人的人們是否真曾閉一閉眼睛,平一平心跳,回歸於歷史的冷漠,理性的嚴峻。我一直以來欣賞懂史且敢於評論批判歷史的學者,而也同時認為現任上海戲劇學院教授的余秋雨先生是無數學者中的豪傑,他的《文化苦旅》是萬千部文史學散文著作中最為出色的上品。
本書是余秋雨先生第一本文化散文集。其中有些文章曾在各類文學評獎中奪得首獎。全書的主調是憑借山水物以尋求文化靈魂和人生秘諦,探索中國文化的歷史命運和中國文人的歷史構成。余秋雨先生依仗著淵博的文學和史學功底,豐厚的文化感悟力和藝術表現力所寫下的這些文章,不但揭示了中國文化巨大的內涵,而且也為當代散文領域提供了嶄新的範例。
余秋雨先生以他獨特的寫作魅力吸引著讀者,那是一種苦澀的回憶,焦灼後的會心,冥思後的放鬆,蒼老後的年輕。 他也曾在本書中像許多知青學者樣深情感嘆,但同樣的感嘆,出現在不同的地方,韻味也相差甚遠。正如他所說的一樣「我也可以年輕」,他的人生是富有彈性的,他總是秉持著少年的激情,享受著老年的清閑度過他充實的中年時光,所以,余秋雨先生無論何時都是個混合體。因此,他的文章,也永遠夾雜著不同感覺的口氣。如他對中國文化日益淪陷喪失的悲傷感慨,就飽含了年輕人對不滿的辱罵,中年人對世事的無奈和老年人滄桑的惋惜。
也許有些的觀覽完全無心,但撰成此書的靈感源頭絕對是有意的。很明顯,他發現了中國歷史文化的塵封點。在如今這個弘揚我國絢爛文明的蓬勃時代提出這樣的悖論觀點,自然更引人注意深思。中國古老的文明曾在古代創造過盛世,人們為了保留住曾經繁華便將絢爛的文化代代相傳,陸續建造了莫高窟,都江堰等大型建築,就連普通的牌坊,藏書樓也印有文化的痕跡。但人們的理想總是好的,而歲月卻是逆人而行,變故也是層出不窮的,人們再想保存下來的東西到了一定的極限還是會被時間沖走,雖然也有些是出於人為,但歸根結底,還是源於歷史的輪盤上的空白。有些歷史塵埃的東西是留不住的,不少學者在哀傷的挽回,總痛心的活在不屬於他們的曾經,便永遠無法活著走出來。因此,「正視過往與當下」,便是我從此書中悟出的一個當前重要的課題,我也同時認為這是余秋雨先生的研究與警世主題。因為,只有能真正認清歷史風雲的人才能在順應歷史車輪的基礎上印出自己的車轍印。

⑺ 《文化苦旅》的主要內容

一、《文化苦旅》主要內容:
《文化苦旅》是余秋雨教授80年代在海內外講學和考察途中的作品 ,是余秋雨通過對國內外的文化進行考察和思考,結合自己的人生體驗和對社會、歷史、文化的深刻認識而撰寫的系列散文集。這是他的第一部文化散文集,也是他的代表作。
此書通過中國大陸的自然景物描寫一代中國人心靈的糾結。這是一本有關中國美學的書,深入淺出,用干凈漂亮的白話文字,來描述中國深沉的文化,以及抒發自我的情感。在《文化苦旅》中,作者游歷中國各地,追尋古人足跡,體會著中華文化生生不息的歷程。這些文章,是游記,也是中國文化史。
此書中有提到的景點有很多,每一個景點都帶給作者不同的感觸和震撼。他觸碰到中國幾千年的文化,見證自己國家一路走來深刻的歷史痕跡。其中主要包括兩部分,一部分是歷史、文化散文,散點論述,探尋文化;另一部分是回憶散文。

二、基本介紹:
《文化苦旅》這是本土文化散文集。是余秋雨先生的名作。它主要通過山水風物探求文化靈魂、人生真諦、中國文化的歷史命運和中國文人的人格構成。

三、作者簡介:
余秋雨,1946年8月23日生於浙江省餘姚縣,現任澳門科技大學人文藝術學院院長。中國著名文化學者,理論家、文化史學家、散文家。
1966年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戲劇文學系。1980年陸續出版了《戲劇理論史稿》《中國戲劇文化史述》《戲劇審美心理學》。1985年成為當時中國大陸最年輕的文科教授。1986年被授予上海十大學術精英。1987年被授予國家級突出貢獻專家的榮譽稱號。
2011年被授予甘肅聯合大學榮譽教授。
2010年起擔任澳門科技大學人文藝術學院院長。

⑻ 求《文化苦旅》內容梗概

淺品《文化苦旅》
書寫,書寫文化之苦旅。 描述,描述歷史之盛衰。
――題記
中國燦爛的文明正在被時光磨滅,不知在角落裡邊回味心酸史邊唾罵歷史罪人的人們是否真曾閉一閉眼睛,平一平心跳,回歸於歷史的冷漠,理性的嚴峻。我一直以來欣賞懂史且敢於評論批判歷史的學者,而也同時認為現任上海戲劇學院教授的余秋雨先生是無數學者中的豪傑,他的《文化苦旅》是萬千部文史學散文著作中最為出色的上品。
本書是余秋雨先生第一本文化散文集。其中有些文章曾在各類文學評獎中奪得首獎。全書的主調是憑借山水物以尋求文化靈魂和人生秘諦,探索中國文化的歷史命運和中國文人的歷史構成。余秋雨先生依仗著淵博的文學和史學功底,豐厚的文化感悟力和藝術表現力所寫下的這些文章,不但揭示了中國文化巨大的內涵,而且也為當代散文領域提供了嶄新的範例。
余秋雨先生以他獨特的寫作魅力吸引著讀者,那是一種苦澀的回憶,焦灼後的會心,冥思後的放鬆,蒼老後的年輕。 他也曾在本書中像許多知青學者樣深情感嘆,但同樣的感嘆,出現在不同的地方,韻味也相差甚遠。正如他所說的一樣「我也可以年輕」,他的人生是富有彈性的,他總是秉持著少年的激情,享受著老年的清閑度過他充實的中年時光,所以,余秋雨先生無論何時都是個混合體。因此,他的文章,也永遠夾雜著不同感覺的口氣。如他對中國文化日益淪陷喪失的悲傷感慨,就飽含了年輕人對不滿的辱罵,中年人對世事的無奈和老年人滄桑的惋惜。
也許有些的觀覽完全無心,但撰成此書的靈感源頭絕對是有意的。很明顯,他發現了中國歷史文化的塵封點。在如今這個弘揚我國絢爛文明的蓬勃時代提出這樣的悖論觀點,自然更引人注意深思。中國古老的文明曾在古代創造過盛世,人們為了保留住曾經繁華便將絢爛的文化代代相傳,陸續建造了莫高窟,都江堰等大型建築,就連普通的牌坊,藏書樓也印有文化的痕跡。但人們的理想總是好的,而歲月卻是逆人而行,變故也是層出不窮的,人們再想保存下來的東西到了一定的極限還是會被時間沖走,雖然也有些是出於人為,但歸根結底,還是源於歷史的輪盤上的空白。有些歷史塵埃的東西是留不住的,不少學者在哀傷的挽回,總痛心的活在不屬於他們的曾經,便永遠無法活著走出來。因此,「正視過往與當下」,便是我從此書中悟出的一個當前重要的課題,我也同時認為這是余秋雨先生的研究與警世主題。因為,只有能真正認清歷史風雲的人才能在順應歷史車輪的基礎上印出自己的車轍印。
抽一枝柳條,折一隻桃枝。品一杯清茶,看一本好書。
走進余秋雨,走進《文化苦旅》。

⑼ 文化苦旅概括

樓主看看這個行不?

【基本信息】
《文化苦旅》是余秋雨的第一部散文合集,所收作品主要包括兩部分,一部分是歷史、文化散文,散點論述,探尋文化;另一部分是回憶散文。

【內容提要】
《文化苦旅》是作者的一部文化散文集。其中有些文章曾在各類文學評獎中獲得首獎,全書的主題是憑借山水風物以尋求文化靈魂和人生真諦,探索中國文化的歷史命運和中國文人的人格構成。其中《道士塔》(選入人教版中學教材)《陽關雪》等,是通過一個個古老的物像,描述了大漠荒荒的黃河文明的盛衰,歷史的深邃蒼涼之感見於筆端。《白發蘇州》《江南小鎮》等卻是以柔麗凄迷的小橋流水為背景,把清新婉約的江南文化和世態人情表現得形神俱佳。《風雨天一閣》《青雲譜隨想》等直接把筆觸指向文化人格和文化良知,展示出中國文人艱難的心路歷程。此外,還有早已傳為名篇的論析文化走向的文章《上海人》《筆墨祭》以及讀者熟知的充滿文化感慨的回憶散文《牌坊》《廟宇》《家住龍華》等。作者依仗著淵博的文學和史學功底,豐厚的文化感悟力和藝術表現力所寫下的這些文章,不但揭示了中國文化巨大的內涵,而且也為當代散文領域提供了嶄新的範例。
余秋雨走在中華民族的土地上,用其獨特的觀察力和洞悉力去深思這古老民族的深層文化,用心思細膩的筆觸,為這趟巡視華夏文化的「苦旅」,寫本書!它不甘甜,因為里頭有太多不忍與親身體驗的辛酸.苦苦的味道,為這本紀錄中國千年文化的書,多寫了一道滋味.未看過《文化苦旅》之前,大概也不會想到,一處處令人流連忘返的風景名勝與歷史古跡在它們的背後會有如此深層的涵義;而作者運其妙筆,以干凈漂亮的散文,組合,使它們成了一篇篇讓炎黃子孫驚醒的文章。
走進書中的情境與思考,我們不禁嚴肅起來。像一群被流放的孩子,流放到一塊不甚熟悉的土地,逼使我們不得不因那歷史和文化的推引,走向前去。終於我們眼前出現了莫高窟的石洞,石洞依舊壯觀,實像,壁畫依然不言,我們靜靜看著光影投射在石壁上的變化,如同它們靜靜地看著敦煌千年的變遷。千年前的第一刀劃下,開啟了千年後莫高窟的壯麗。它曾遭遇浩劫:王道士手中一串鑰匙把守了千年的敦煌,卻任其流落在外人手裡,而中華子孫卻也將之棄而不顧,那一馬車,一馬車的文物輸往外國。多年後的今天,那神秘又充滿意義的洞窟,為何能引起大家的注目它並非外表炫麗,而是它只是一種儀式,一種人性的,及它深層的蘊藏。我們在這兒看到,美,也有宗教的天地,以及它是中國千年的標本,一樣美的標本,縱使它曾經殘缺,被人無情的,任意的轉換。
「淺渚波光雲彩,小橋流水江村」這副楹聯道盡了江南小鎮的魅力。江南小鎮它不是經由大自然雕琢出的自然山水,而是屬於華夏古老文化的人文山水。我們不曾到過此處,但書中的江南小鎮卻給予我們一種,回到家中那般自在,難怪歷年來,許多文人遇到了政治不清明或人生不得志時,便會到此隱居起來,但在荒山結廬有著生活上的麻煩,「大隱隱於市」便成了文人來江南隱居的最好推力。其實我們對「隱」有著正反兩面的看法,好的一面其一就是當中國文化受到某些因素例如北方游牧民族入侵中原地區而開始凋零時,文人或學者們就會帶著他們的知識修養到此處隱居起來,藉以免於戰爭或政治的迫害;其二生老病死與官場浮沉是文人們的失意時刻,做什麼事都不順心,此時最好的方式就是讓自己的身心獲得紓解,找個地方隱居,等休息夠了又是一段新旅程的開始。壞處是有人會把隱居當作沽名釣譽的工具,假隱以求得一官半職,這些舉動讓中國特有的隱的文化開始產生變質,隱士生前的孤傲和死後的名聲全然黯暗。盡管如此,我們對隱還是保有著正面看法,因為古代中國給文人發展的空間實在大狹隘了,逼得他們除了隱或許只有一死,與其這樣讓自己的雄心壯志隕落,我們會選擇沉潛,待有朝一日能東山再起。
余秋雨曾說他常佇立前人佇立過之處,觀察自然與人文環境中去思考前人的情感;在柳侯祠前,由一尊石像追想柳宗元的一生,從他的文采想至他的被貶,既遭貶謫,而永柳二州又是荒遠之地,因此他自放於山林水澤之間,將其困厄感傷的心境,完全寄託在游賞山水之間與文章創作之中,使中國文學史上擁有了《永州八記》這樣出色的山水文學,這樣的一代士人的氣節與傲氣讓後世學者不得不去尊敬他的文化意識及人格,帶著崇敬和疑問來瞻仰這位大文豪。
合上書卷,我們不由自主地走向窗前,流動的車潮及人潮正自我宣示另一種文化,這里是高雄,而深埋千年文化的故土呢也許咱們應該背起滿滿對中國文化的疑慮,親自去遼闊的土地,讓我們讀過書後,沉重而苦苦的步伐,也走在上面。

【導 語】
這是本文化散文集。它主要通過山水風物探求文化靈魂、人生真諦、中國文化的歷史命運和中國文人的人格構成。既表現了歷史的深邃荒涼,又展現了江南文化的清新婉約;既展示中國文人的艱難心路,又不忘揭露世態人情。從文中,我們不難發現作者不僅有著豐厚的文化感悟力,同時也具備非凡的藝術表現力。
[編輯本段]【目 錄】
自序 1
道士塔 1
莫高窟 9
陽關雪 17
沙原隱泉 22
柳侯祠 27
白蓮洞 34
都江堰 4l
三峽 48
洞庭一角 56
廬山 64
貴池儺 74
青雲譜隨想 82
白發蘇州 9l
江南小鎮 99
寂寞天柱山 116
風雨天一閣 128
西湖夢 144
狼山腳下 155
上海人 163
五城記 184
牌坊 194
廟宇 202
夜航船 211
吳江船 219
信客 227
酒公墓 235
老屋窗口 244
廢墟 252
夜雨詩意 258
筆墨祭 265
藏書憂 281
臘梅 290
家住龍華 296
三十年的重量 304
漂泊者們 312
華語情結 330
這里真安靜 349
後記 36l

⑽ 文化苦旅的故事梗概

《文化苦旅》全書的主題是憑借山水風物以尋求文化靈魂和人生真諦,探索中國文化的專歷史命運和中國文人的屬人格構成。其中《道士塔》(選入人教版中學教材)《陽關雪》等,是通過一個個古老的物像,描述了大漠荒荒的黃河文明的盛衰,歷史的深邃蒼涼之感見於筆端。《白發蘇州》《江南小鎮》等卻是以柔麗凄迷的小橋流水為背景,把清新婉約的江南文化和世態人情表現得形神俱佳。《風雨天一閣》《青雲譜隨想》等直接把筆觸指向文化人格和文化良知,展示出中國文人艱難的心路歷程。此外,還有早已傳為名篇的論析文化走向的文章《上海人》《筆墨祭》以及讀者熟知的充滿文化感慨的回憶散文《牌坊》《廟宇》《家住龍華》等。作者依仗著淵博的文學和史學功底,豐厚的文化感悟力和藝術表現力所寫下的這些文章,不但揭示了中國文化巨大的內涵,而且也為當代散文領域提供了嶄新的範例。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