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真誠的成語
❶ 關於「真誠」的成語有哪些
誠心誠意
真心實意
赤誠相待
赤心相待
竭誠以待
精誠所至
開誠布公
開誠相見
推誠待物
披肝瀝膽
❷ 描寫待人真誠的成語
以誠待人
誠心誠意
誠心正意
誠至金開
抱誠守真
竭誠相待
開誠布公
盡誠竭節
精誠團結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至誠高節
真心誠意
朴訥誠篤
心虔志誠
主敬存誠
真心實意
情真意切
金石交情
赤誠相待
達誠申信
❸ 描寫待人真誠的成語
以誠待人,赤膽忠心
❹ 形容真誠的成語
誠心誠意
[chéng xīn chéng yì]
心意很真誠:~向專家請教。
抱誠守真
[bào chéng shǒu zhēn]
抱:存在心裡。志在真誠,恪守不違。
講信修睦
[jiǎng xìn xiū mù]
修:建立;睦:和睦。人與人之間,國與國之間,講究信用,謀求和睦。
真心實意
[zhēn xīn shí yì]
心意真實誠懇,沒有虛假。
金石為開
[jīn shí wéi kāi]
形容真摯的感情足以打動人心。也比喻意志堅強能克服一切困難。漢劉向《新序·雜事四》:「熊渠子見其誠心而金石為之開,況人心乎?」 金石:金屬和石頭,比喻最堅硬的東西。
三顧茅廬
[sān gù máo lú]
也說三顧草廬。漢末劉備三次到諸葛亮住的茅屋去邀請他出來幫助自己打天下,最後諸葛亮才答應出來。後喻指一再誠心地邀請。
推心置腹
[tuī xīn zhì fù]
推出自己的赤心,放置在別人的腹中。表示把自己內心的想法毫無保留地告訴對方。比喻真誠待人。
開心見誠
[kāi xīn jiàn chéng]
見:顯現出。披露真心,顯示誠意。形容待人誠懇,顯示出真心實意。
三思而後行
[sān sī ér hòu xíng]
三:再三,表示多次。指經過反復考慮,然後再去做。
真心誠意
[zhēn xīn chéng yì]
心意真實誠懇,沒有虛假。
全心全意
[quán xīn quán yì]
一心一意,不夾有其他念頭:~為人民服務。
畢恭畢敬
[bì gōng bì jìng]
也作必恭必敬。十分恭敬。
肝膽相照
[gān dǎn xiāng zhào]
比喻彼此之間真誠相見。
信及豚魚
[xìn jí tún yú]
及:達到;豚:小豬。信用及於小豬和魚那樣微賤的東西。比喻信用非常好。
開誠布公
[kāi chéng bù gōng]
以誠意相見,坦率無私地表示意見。《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評》:「諸葛亮之為相國也…開誠心,布公道。」 宋許月卿《次韻陳肇芳竽贈李相士》詩:「集思廣益真宰相,開誠布公肝膽傾。」
披肝瀝膽
[pī gān lì dǎn]
比喻開誠相見,竭盡忠誠。宋司馬光《上體要疏》:「雖訪問所不及,猶將披肝瀝膽,以效其區區之忠。」
披心相付
[pī xīn xiāng fù]
披心:披露真心;相付:給人家。形容真心待人。
誠心正意
[chéng xīn zhèng yì]
誠:真誠。心意真誠懇切。形容對人十分真摯誠懇。亦作「誠心誠意」。
信誓旦旦
[xìn shì dàn dàn]
誓言誠摯可信。《詩經·衛風·氓》:「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旦旦:誠懇的樣子。
誠心實意
[chéng xīn shí yì]
形容十分真摯誠懇。
推襟送抱
[tuī jīn sòng bào]
比喻推誠相見(襟抱:指心意)。
一寸丹心
[yī cùn dān xīn]
丹心:赤心,忠貞的心。一片赤誠的心。
一心一意
[yī xīn yī yì]
心思、意念專一。
赤膽忠心
[chì dǎn zhōng xīn]
形容十分忠誠。
開國功臣
[kāi guó gōng chén]
指為建立新的國家或朝代立下汗馬功勞的人。
精誠所至
[jīng chéng suǒ zhì]
人的真誠的意志所到。
言而有信
[yán ér yǒu xìn]
說話算數,守信用。《論語·學而》:「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 信:信用。
精誠團結
[jīng chéng tuán jié]
精誠:真誠。一心一意,團結一致。
胸無城府
[xiōng wú chéng fǔ]
城府:城市和官署,比喻難於揣測的深遠用心。形容待人接物坦率真誠,心口如一。
實心實意
[shí xīn shí yì]
指真誠實在的心意。
傾心吐膽
[qīng xīn tǔ dǎn]
比喻痛快地說出了心裡話。
誠至金開
[chéng zhì jīn kāi]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悃愊無華
[kǔn bì wú huá]
悃愊:至誠;華:浮誇。至誠而不虛浮。形容真心實意,毫不虛假。
拳拳服膺
[quán quán fú yīng]
拳拳:緊握不舍,引伸為懇切;服膺:銘記心中。形容懇切地牢記不忘。
璞玉渾金
[pú yù hún jīn]
也說渾金璞玉。《世說新語·賞譽》:「王戎目山巨源如璞玉渾金。」 比喻人品質朴、純真。渾金:未經冶煉的金。
精忠報國
[jīng zhōng bào guó]
為國家竭盡忠誠,犧牲一切。
金口玉言
[jīn kǒu yù yán]
極難得的可貴的話,封建社會多稱皇帝講的話,後來也用來泛指不能改變的話。
言行不一
[yán xíng bù yī]
說的是一套,做的又是另外一套。
程門立雪
[chéng mén lì xuě]
宋代楊時在下雪天拜謁著名學者程頤,程頤瞑目而坐,楊時不敢驚動,在旁站立等待。程頤醒來,門前積雪已經一尺深了(見於《宋史·楊時傳》)。後來用「程門立雪」形容尊師重道,恭敬受教。
實事求是
[shí shì qiú shì]
從實際情況出發,不誇大,不縮小,正確地對待和處理問題。《漢書·河間獻王傳》:「修學好古,實事求是。」
貨真價實
[huò zhēn jià shí]
貨物不是冒牌的,價錢也是實在的。原是商人招攬生意的用語。現在引申為實實在在,一點不假。
馬革裹屍
[mǎ gé guǒ shī]
用馬皮把屍體包起來。指在戰場上壯烈犧牲。《後漢書·馬援傳》:「男兒要當死於邊野,以馬革裹屍還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兒女子手中邪!」
童叟無欺
[tóng sǒu wú qī]
童:未成年的孩子;叟:年老的男人;欺:蒙騙。既不欺騙小孩也不欺騙老人。指買賣公平。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jīng chéng suǒ zhì,jīn shí wéi kāi]
人的誠心所到,能感動天地,使金石為之開裂。比喻只要專心誠意去做,什麼疑難問題都能解決。
食言而肥
[shí yán ér féi]
《左傳·哀公二十五年》記載,有一次魯哀公請吃飯,席間大夫孟武伯故意對哀公的寵臣郭重說:「你怎麼長得這樣胖啊?」 因為孟武伯屢次不履行諾言,哀公便借機譏刺他說:「是食言多矣,能無肥乎?」 意思是說,經常吃下自己的諾言,怎麼能不胖?後用「食言而肥」指不守信用,只圖自己佔便宜。
始終不渝
[shǐ zhōng bù yú]
自始至終不改變。渝(yú):變。
履信思順
[lǚ xìn sī shùn]
篤守信用,思念和順。
❺ 真誠的成語有哪些
1、【成語】: 抱誠守真
【拼音】: bào chéng shǒu zhēn
【解釋】: 抱:存在心裡。志在真誠,恪守不違。
【出處】: 魯迅《墳·摩羅詩力說》:「上述諸人,其為品性言行思惟,雖以種族有殊,外緣多別,因現種種狀,而實統於一宗;無不剛健不撓,抱誠守真。」
2、【成語】: 誠心敬意
【拼音】: chéng xīn jìng yì
【解釋】: 形容對人十分真誠和有禮貌。
【出處】: 明·無名氏《下西洋》第三折:「你道是誠心敬意親呈進,俺那裡知重知輕在您行。」
3、【成語】: 赤心相待
【拼音】: chì xīn xiāng dài
【解釋】: 赤心:真誠的心。真心誠意對待別人。
【出處】: 元·喬夢符《兩世姻緣》第一折:「做了一程夫妻,彼此赤心相待,白首相期。」
4、【成語】: 肺腑之談
【拼音】: fèi fǔ zhī tán
【解釋】: 肺腑:內心。發自內心的真誠的話。
【出處】: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17回:「我東人曾說,倘得見面,命我……替他竭誠拜謝,還有許多肺腑之談。」
5、【成語】: 肝膽相見
【拼音】: gān dǎn xiāng jiàn
【解釋】: 肝膽:比喻真誠的心。比喻對人忠誠,以真心相待。
【出處】: 陸士諤《續孽海花》第34回:「大丈夫肝膽相見,腦袋也可以奉送。」
❻ 關於誠信的成語
關於誠信的成語有一言九鼎、言而有信、誠至金開、一言為定、抱誠守真、修辭立誠、金口玉言、閑邪存誠、駟馬難追、言信行果、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1、一言為定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是yī yán wéi dìng,指一句話說定了,不再改變。
引證解釋:
元·紀君祥《趙氏孤兒》第二折:「程嬰,我一言已定,你再不必多疑了。」
2、說一不二,讀音shuō yī bù èr,漢語成語,釋義為形容說話算數,說了就不改變。也指人獨斷專行。
出自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40回:「褚一官平日在他泰山眼前還有個東閃西挪,到了在他娘子跟前卻是從來說一不二。」
3、言而有信,yán ér yǒu xìn,成語,意思是說話靠得住,有信用。
出自《論語·學而》第七章,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
譯文:一個人能夠看重賢德而不以女色為重,侍奉父母,竭盡全力;服侍君主,忠於職守;與朋友交往,講求信譽。這樣的人,盡管他自己說沒有學習過,我一定說他已經有學問了。
4、表裡如一是一個成語,讀音是biǎo lǐ rú yī,是指表面和內心都一樣,形容言行和品質完全一致。
出自《朱子全書·論語》:「行之以忠者,是事事要著實,故某集注雲:『以忠,則表裡如一。』」
譯文:以忠義為原則處事的人,正是事情所要的結果。故某集說忠義的人,表裡如一。
5、一諾千金,讀音yí nuò qiān jīn。是漢語成語,意思是指許下的一個諾言有千金的價值。比喻說話算數,極有信用。也叫千金一諾。
出自西漢·司馬遷《史記·季布欒布列傳》:「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
譯文:得到黃金百斤,不如得到季布的諾言。
❼ 關於真誠的成語
背信棄義、
食言而肥、
言而有信、
季布一諾、
言而無信、
始終不渝、
斯文專掃地、
講信修睦、
輕諾寡信屬、
信守不渝、
信及豚魚、
履信思順、
季路一言、
輕言寡信、
不輕然諾、
始終不易、
貪而無信、
百約百叛、
棄義倍信、
脩辭立誠、
背義負信
❽ 有關於真誠的成語
抱誠守真
誠心誠意
講信修睦
金石為開
開心見誠
悃愊無華
披心相付
披肝瀝膽
璞玉渾金
拳拳服膺
全心全意
推誠相信
推誠相見
推心置腹
推襟送抱
信及豚魚
信誓旦旦
一寸丹心允執其中
真心實意
❾ 描寫真誠的成語及意思
抱誠守真
抱:存在心裡。志在真誠,恪守不違。
赤誠相待
赤誠:極真誠、忠誠。以至誠之心待人。
赤心相待
赤心:真誠的心。真心誠意對待別人。
肺腑之言
肺腑:指內心。出於內心的真誠的話。
古道熱腸
指待人真誠、熱情。
❿ 與真誠有關的成語
【抱誠守真】:抱:存在心裡。志在真誠,恪守不違。
【誠心敬意】:內形容對人十分真誠容和有禮貌。
【誠心正意】:誠:真誠。心意真誠懇切。形容對人十分真摯誠懇。亦作「誠心誠意」。
【誠意正心】:誠:真心實意;正:糾正。有真誠的心意才能端正心思。
【赤誠相待】:赤誠:極真誠、忠誠。以至誠之心待人。
【赤心相待】:赤心:真誠的心。真心誠意對待別人。
【達誠申信】:達:表達;申:表明;信:誠實。表達真誠忠貞。
【洞無城府】:城府:城市和官署,比喻難於揣測的深遠用心。形容待人接物坦率真誠,心口如一。
【肺腑之談】:肺腑:內心。發自內心的真誠的話。
【肺腑之言】:肺腑:指內心。出於內心的真誠的話。
【肝膽相見】:肝膽:比喻真誠的心。比喻對人忠誠,以真心相待。
【肝膽相向】:肝膽:比喻真誠的心。比喻對人忠誠,以真心相待。
【古道熱腸】:古道:上古時代的風俗習慣,形容厚道;熱腸:熱心腸。指待人真誠、熱情。
【交疏吐誠】:交:交情;疏:疏淡;吐:談吐;誠:真誠。交情雖然疏淡,但說話非常坦誠。
【精誠所至】:人的真誠的意志所到。
【精誠團結】:精誠:真誠。一心一意,團結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