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故事大全 » 名人禮讓的故事

名人禮讓的故事

發布時間: 2021-01-22 07:54:50

『壹』 作文素材 古今中外尊重禮讓的故事

1、程門立雪
游恭,五代時人,學問廣博,文章很好。游酢是宋代的學者,典故「程門立雪」講的就是他尊敬老師的故事。

2、孔子尊師

公元前521年春,孔子得知他的學生宮敬叔奉魯國國君之命,要前往周朝京都洛陽去朝拜天子,覺得這是個向周朝守藏史老子請教「禮制」學識的好機會,於是徵得魯昭公的同意後,與宮敬叔同行。到達京都的第二天,孔子便徒步前往守藏史府去拜望老子。正在書寫《道德經》的老子聽說譽滿天下的孔丘前來求教,趕忙放下手中刀筆,整頓衣冠出迎。孔子見大門里出來一位年逾古稀、精神矍鑠的老人,料想便是老子,急趨向前,恭恭敬敬地向老子行了弟子禮。進入大廳後,孔子再拜後才坐下來。老子問孔子為何事而來,孔子離座回答:「我學識淺薄,對古代的『禮制』一無所知,特地向老師請教。」老子見孔子這樣誠懇,便詳細地抒發了自己的見解。
??回到魯國後,孔子的學生們請求他講解老子的學識。孔子說:「老子博古通今,通禮樂之源,明道德之歸,確實是我的好老師。」同時還打比方贊揚老子,他說:「鳥兒,我知道它能飛;魚兒,我知道它能游;野獸,我知道它能跑。善跑的野獸我可以結網來逮住它,會游的魚兒我可以用絲條縛在魚鉤來釣到它,高飛的鳥兒我可以用良箭把它射下來。至於龍,我卻不能夠知道它是如何乘風雲而上天的。老子,其猶龍邪!」

3、漢明帝敬師

漢明帝劉庄做太子時,博士桓榮是他的老師,後來他繼位作了皇帝「猶尊桓榮以師禮」。他曾親自到太常府去,讓桓榮坐東面,設置幾杖,像當年講學一樣,聆聽老師的指教。他還將朝中百官和桓榮教過的學生數百人召到太常府,向桓榮行弟子禮。桓榮生病,明帝就派人專程慰問,甚至親自登門看望,每次探望老師,明帝都是一進街口便下車步行前往,以表尊敬。進門後,往往拉著老師枯瘦的手,默默垂淚,良久乃去。當朝皇帝對桓榮如此,所以「諸候、將軍、大夫問疾者,不敢復乘車到門,皆拜床下」。桓榮去世時,明帝還換了衣服,親自臨喪送葬,並將其子女作了妥善安排。

3、孔夫子的誤會

孔子帶領他的學生們周遊列國,在去陳國和蔡國的路上被困,一連好幾天沒吃上一頓飯.孔老夫子實在受不住,只好大白天躺下睡大覺,想以此來忘卻飢餓.孔子的大弟子顏回見老師餓得很,心中十分憂傷,心想,老師上了年紀,怎能經得住這般折磨啊!再不想出辦法,怕是要出危險了.顏回也沒有什麼好辦法可想,只好去向人乞討.這一次真是天不絕人,居然碰上一個好心腸的老婆婆,給了他一些白米.顏回高高興興地把米拿回來,急忙把米倒在鍋里,砍柴生火,不一會兒,飯就熟了.孔夫子這時剛好醒來,突然聞到一股撲鼻的飯香,好生奇怪,便起來探看.剛一跨出房門.就看見顏回正從鍋里抓了一把米飯往嘴裡送.孔子又高興又生氣:高興的是有飯吃了;生氣的是,顏回竟然如此無禮,老師尚且未吃,他卻自己先吃了起來.過了一會兒,顏回恭恭敬敬地端來一大碗香噴噴,熱騰騰的白米飯,送到孔子面前,說:"今日幸好遇到好心人贈米,現在飯做好了,先請老師進食."不料孔子一下子站起身來,說:"剛才我在睡夢中見到去世的父親,讓我先用這碗白米飯祭奠他老人家."顏回一把將那碗米飯奪了回去,連忙說:"不行!不行!這米飯不幹凈,不能用它來祭奠!"孔夫子故作不解地問道:"為何說它不幹凈呢 "顏回答道:"剛才我煮飯時,不小心把一塊炭灰掉到上面,我感到很為難,倒掉吧,太可惜了,但又不能把弄臟的飯給老師吃呀!後來,我把上面沾有炭灰的飯抓來吃了.這掉過炭灰的米飯怎能用來祭奠呢 "孔夫子聽了顏回的話,才恍然大悟,消除了對顏回的誤解,深感這個弟子是個賢德之人.

4、秦始皇拜荊條

秦始皇焚書坑儒,為此而落得個罵名千古.可他尊敬老師的故事卻鮮為人知.那是秦始皇統一中國6年後,即公元前215年的秋天,他第四次出巡時發生的事.當時,秦始皇在文武群臣的護衛下,乘著車輦,浩浩盪盪地從碣石向東北的仙島前進.隨著均勻的馬蹄聲,秦始皇不覺沉入對往事的追憶中:回想起自己幼年的老師,彷彿他就在眼前,雖說嚴厲,可令人欽敬難忘.我嬴政能有今日,其中也有他的一份功勞呢.那位威嚴的老人,第一次授課講的就是舜爺賜給我們家的姓.他先分別講了"亡,口,月,女,凡",然後再合成一個"嬴"字.第二天就要背寫."老師,這字太難寫了.""什麼 一個嬴字就難住了 將來秦國要*你去治理,難事多著哩,能知難而不進嗎 "說著就舉起了荊條棍……可惜自己已多年沒見過這位老師,聽說他老人家已經去世了.突然,車停了.前衛奏道:仙島離此不遠,請萬歲乘馬.於是,秦始皇換乘了心愛的大白馬.過不多時,便到了島上.始皇環視渤海,胸襟萬里,豪氣昂然,更加思緒萬千.待到他低頭察看眼前,卻忽然下馬,撩衣跪拜起來.隨從的大臣們見此情景,莫名其妙,也只好跟著參拜.等皇帝站起身來,大臣李斯才問他為何參拜.秦始皇深情地說:"眾位卿家,此島所生荊條,正是朕幼年在邯鄲時老師所用的荊條,朕見荊條,如見恩師,怎能不拜 "後來,人們就把這個島稱為秦皇島.傳說島上的荊條為秦始皇敬師的精神所感動,皆垂首向下,如叩頭答謝狀.

5、張良拜師

張良年輕時,曾計劃要刺殺暴君秦始皇,失敗後,為躲避官府通緝,潛藏在下邳.有一天,張良閑游到一座橋上,遇見一位穿褐衣的老翁.那老翁見張良走近,便故意將鞋墜落橋下,讓張良下橋去撿.張良很不高興.等張良把鞋撿上來交給老翁時,老翁又讓他幫著把鞋穿上.於是,張良跪著幫老翁穿上了鞋.老翁沒客氣,笑眯眯地離開了.臨走時留下了一句話:"小子可教矣!5天後黎明時分在這里等我."張良按老翁的指示,5天後天剛亮,他就來到橋上,不料老翁早呆在那裡,見了張良便怒斥道:"跟老人約會遲到,豈有此理.過5天再早些見我."說完就離去了.又過5天後,雞剛打鳴,張良便匆匆地趕到了橋上,可是不知怎麼的,他還是比老翁來得晚.老翁這回更不高興了,只是重復了一遍上回說的,就拂袖而去了.這下張良可點急了,又過了5天,他索性覺也不睡了,在午夜之前便來到橋上等著.一會兒老翁來了,見著他便點頭稱是.井從袖中拿出一本書,很神秘地說:"你讀了這本王者之書,就可以做帝王的先生了.10年之後,兵事將起.再過13年,你到濟北,可以與我重逢,谷城山下的那塊黃石,便是我的化身."說完飄揚而去.天一亮,張良打開書一看,原來是太公望兵法書.張良特別高興.後來張良認真研讀黃石老翁授給的那部兵法書,真的當上了漢高祖劉邦的高級參謀.

『貳』 禮讓的名人名言

不滿足是向上的車輪。——魯迅

勞謙虛己,則附之者眾;驕慢倨傲,則去之者多。——葛洪

恃國家之大,矜民人之眾,欲見威於敵者,謂之驕兵。——魏相

放盪功不遂,滿盈身必災。——張詠

虛已者進德之基。——方孝孺

滿盈者,不損何為?慎之!慎之!——朱舜水

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王陽明

不驕方能師人之長,而自成其學。——譚嗣同

人生至愚是惡聞已過,人生至惡是善談人過。——申居鄖

盛滿易為災,謙沖恆受福。——張廷玉

驕傲自滿是我們的一座可怕的陷阱;而且,這個陷阱是我們自己親手挖掘的。——老舍

昂著頭出征,夾著尾巴回家,是庸駑而又好戰的人的常態。——馮雪峰

我們不要把眼睛生在頭頂上,致使用了自己的腳踏壞了我們想得之於天上的東西。——馮雪峰

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我們應當永遠記住這個真理。——毛澤東

我們不能一有成績,就象皮球一樣,別人拍不得,輕輕一拍,就跳得老高。成績越大,越要謙虛謹慎。——王進喜

「驕傲」兩個字我有點懷疑。凡是有點干勁的,有點能力的,他總是相信自己,是有點主見的人。越有主見的人,越有自信。這個並不壞。真是有點驕傲,如果放到適當崗位,他自己就會謙虛起來,要不然他就混不下去。——鄧小平

一個驕傲的人,結果總是在驕傲里毀滅了自己。——莎士比亞

凡過於把幸運之事歸功於自己的聰明和智謀的人多半是結局很不幸的。——培根

謙虛是不可缺少的品德。——孟德斯鳩

一種美德的幼芽、蓓蕾,這是最寶貴的美德,是一切道德之母,這就是謙遜;有了這種美德我們會其樂無窮。——加爾多斯

謹慎比大膽要有力量得多。——雨果

切忌浮誇鋪張。與其說得過分,不如說得不全。——列夫·托爾斯泰

成功的第一個條件是真正的虛心,對自己的一切敝帚自珍的成見,只要看出同真理沖突,都願意放棄。——斯賓塞

謙遜可以使一個戰士更美麗。——奧斯特洛夫斯基

國民的感情中最難克服的要數驕傲了,隨你如何把它改頭換面,與之斗爭,使之敗陣,撲而滅之,羞而辱之,它還會探出頭來,顯示自己。——富蘭克林

當我們是大為謙卑的時候,便是我們最近於偉大的時候。——泰戈爾

自負對任何藝術是一種毀滅。驕傲是可怕的不幸。——季米特洛夫

真正的謙虛只能是對虛榮心進行了深思以後的產物。——柏格森

將拒諫則英雄散,策不從則謀士叛。——黃石公

不傲才以驕人,不以寵而作威。——諸葛亮

氣忌盛,新忌滿,才忌露。——呂坤

念高危,則思謙沖而自牧;懼滿盈,則思江海下百川。——魏徵

好說己長便是短,自知己短便是長。——申居鄖

虛心不是一般所謂謙虛,只是表面上接受人們的意見,也不是與人們無爭論無批評,把是非和真理的界線模糊起來,而必須保持自己的政治立場,當自己還未了解他人意見時不盲從。——徐特立

一分鍾一秒種自滿,在這一分一秒間就停止了自己吸收的生命和排泄的生命。只有接受批評才能排泄精神的一切渣滓。只有吸收他人的意見才能添加精神上新的滋養品。——徐特立

真正的虛心,是自己毫無成見,思想完全解放,不受任何束縛,對一切採取實事求是的態度,具體分析情況對於任何方面反映的意見,都要加以考慮,不要聽不進去。——鄧拓

為了徹底防止和克服思想上不同程度的主觀主義成分,我們惟有要求自己,遇事都一定要保持真正的虛心。——鄧拓

學習的敵人是自己的滿足,要認真學習一點東西,必須從不自滿開始。對自己,「學而不厭」,對人家,「誨人不倦」,我們應取這種態度。——毛澤東

我的座右銘是:人不可有傲氣,但不可無傲骨。——徐悲鴻

鑽研然而知不足,虛心是從知不足而來的。虛偽的謙虛,僅能博得庸俗的掌聲,而不能求得真正的進步。——華羅庚

我要做的事,不過是伸手去收割旁人替我播種的莊稼而已。——歌德

謙虛的學生珍視真理,不關心對自己個人的頌揚:不謙虛的學生首先想到的是炫耀個人得到的贊譽,對真理漠不關心。思想史上載明,謙虛幾乎總是和學生的才能成正比例,不謙虛則成反比。——普列漢諾夫

無論在什麽時候,永遠不要以為自己已知道了一切。——巴甫洛夫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屈原

居高常慮缺,持滿每憂盈。——簡文帝

嶢嶢者缺,皎皎者易污。《陽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實難副。——范曄

傲不可長,欲不可縱,樂不可極,志不可滿。——魏徵

功有所不全,力有所不任,才有所不足。——宋濂

短不可護,護短終短;長不可矜,矜則不長。——聶大年

啊!誇獎的話,出於自己口中,那是多麽乏味!——孟德斯鳩

我們各種習氣中再沒有一種象克服驕傲那麽難的了。雖極力藏匿它,克服它,消滅它,但無論如何,它在不知不覺之間,仍舊顯露。——富蘭克林

一知半解的人,多不謙虛;見多識廣有本領的人,一定謙虛。——謝覺哉

大勇若怯,大智若愚。——蘇軾

當我歷數了人類在藝術上和文學上所發明的那許多神妙的創造,然後再回顧一下我的知識,我覺得自己簡直是淺陋之極。——伽利略

要在座的人都停止了說話的時候,有了機會,方才可以謙遜地把問題提出,向人學習。——約翰·洛克

不謙虛的話只能有這個辯解,即缺少謙虛就是缺少見識。——富蘭克林

一切真正的和偉大的東西,都是純朴而謙遜的。——別林斯基

有了一些小成績就不求上進,這完全不符合我的性格。攀登上一個階梯,這固然很好,只要還有力氣,那就意味著必須再繼續前進一步。——安徒生

大多數的科學家,對於最高級的形容詞和誇張手法都是深惡痛絕的,偉大的人物一般都是謙虛謹慎的。——貝弗里奇

構成我們學習最大障礙的是已知的東西,而不是未知的東西。——貝爾納

懶於思索,不願意鑽研和深入理解,自滿或滿足於微不足道的知識,都是智力貧乏的原因。這種貧乏通常用一個字來稱呼,這就是「愚蠢」。——高爾基

越是沒有本領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鄧拓

偉大的人是決不會濫用他們的優點的,他們看出他們超過別人的地方,並且意識到這一點,然而絕不會因此就不謙虛。他們的過人之處越多,他們越認識到他們的不足。——盧梭

我們的驕傲多半是基於我們的無知!——萊辛

卑鄙和高傲的動機只會滿足愚人、武夫、人類的侵略者和掠奪者的貪於,人們應當放棄這種動機,不要讓這些誘人的飲料再麻醉那些自命不凡之徒!——聖西門

一個人如果把從別人那裡學來的東西算作自己的發現,這也很接近於虛驕。——黑格爾

蠢材妄自尊大,他自鳴得意的,正好是受人譏笑奚落的短處,而且往往把應該引為奇恥大辱的事,大吹大擂。——克雷洛夫

無論在什麽時候,永遠不要以為自己已經知道了一切。不管人們把你們評價的多麽高,但你們永遠要有勇氣對自己說:我是個毫無所知的人。——巴甫洛夫

決不要陷於驕傲。因為一驕傲,你們就會在應該同意的場合固執起來;因為一驕傲,你們就會拒絕別人的忠告和友誼的幫助;因為一驕傲,你們就會喪失客觀標准。——巴甫洛夫

不管我們的成績有多麽大,我們仍然因該清醒地估計敵人地力量,提高警惕,決不容許在自己的隊伍中有驕傲自大、安然自得和疏忽大意的情緒。——斯大林

最大的驕傲於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靈的最軟弱無力。——斯賓諾莎

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諸葛亮

驕諂,是一個人。遇勝我者則諂,遇不知我者則驕。——申居鄖

謙固美名,過謙者,宜防其詐。——朱熹

『叄』 古代關於禮儀的小故事(要簡短的)

中國自古以來就被稱為「禮儀之邦」,在我國歷史發展進程中,禮儀文化源遠流長,在我國有著極為深厚而豐富的底蘊背景。有關禮儀的故事,可謂斗量車載。

由此可見,重視禮儀,無論對於個人或者國家,都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

『肆』 名人之間互相禮讓的故事

孔融讓梨算不算

『伍』 50字以內名人講文明禮儀的小故事。急……!!!限30分鍾!!!!!

孔融復讓梨
孔融(153—208年)制,魯國人(今山東曲阜),是東漢末年著名的文學家,建安七子之一,他的文學創作深受魏文帝曹丕的推崇。據史書記載,孔融幼時不但非常聰明,而且還是一個注重兄弟之禮、互助友愛的典型。
孔融四歲的時候,常常和哥哥一塊吃梨。每次,孔融總是拿一個最小的梨子。有一次,爸爸看見了,問道:「你為什麼總是拿小的而不拿大的呢?」孔融說:「我是弟弟,年齡最小,應該吃小的,大的還是讓給哥哥吃吧!」
孔融小小年紀就懂得兄弟姐妹相互禮讓、相互幫助、團結友愛的道理,使全家人都感到驚喜。從此,孔融讓梨的故事也就流傳千載,成為團結友愛的典範。

『陸』 關於禮讓的名人名言

1. 越是成熟的稻穗,越懂得彎腰。
2. 謙虛謹慎自矜其智非智也,謙讓之智斯為大智;自矜其勇非勇也,謙讓之勇斯為大勇。——《弟子箴言•崇禮讓》
3. 謙虛謹慎和不謀私利,是人們所贊揚的美德,卻也為人們所忽略。——莫洛亞
4. 謙虛對於優點猶如圖畫中的陰影,會使之更加有力,更加突出。 牛頓
5. 謙虛的學生珍視真理,不關心對自己個人的頌揚:不謙虛的學生首先想到的是炫耀個人得到的贊譽,對真理漠不關心。思想史上載明,謙虛幾乎總是和學生的才能成正比例,不謙虛則成反比。 普列漢諾夫
6. 謙虛的人,快來,讓我擁抱你們!你們使生活溫和動人……。你們想不使任何人感到慚愧。——孟德斯鳩
7. 謙虛不僅是一種裝飾品,也是美德的護衛。 愛迪生
8. 謙柔卑退者,德之餘;強暴奸詐者,禍之始。——林逋
9. 謙讓是身體的良心。——巴爾扎克
10. 謙讓別人就是處世之道。——野口英世
互相謙讓的名言警句
1. 謙和的態度,常會使別人難以拒絕你的要求。這也是一個人無往不利的要訣。——松下幸之助謹慎是勇敢的一部分。——佚名
2. 謙卑的人會變得高貴。——達•芬奇
3. 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
4. 謙虛是學習的朋友,自滿是學習的敵人。
5. 若要精,人前聽。
6. 喜歡吹噓的人猶如一面大鼓,響聲大腹中空。
7. 強中更有強中手,莫向人前自誇口。
8. 請教別人不折本,舌頭打個滾。
9. 人唯虛,始能知人。 滿招損,謙受益。 滿必溢,驕必敗。
10. 知識貯藏在謙虛的大海中。
11. 學問多深也別滿足,過失多小也別忽略。
12. 懂得自己無知,說明已有收獲。
13. 水滿則溢,月滿則虧;自滿則敗,自矜則愚。
14. 不實心不成事,不虛心不知事。
15. 虛心的人,常想己之短;驕傲的人,常誇己之長。
16. 自贊就是自輕。
17. 如果有了鬍子就算學識淵博,那麼,山羊也可以講課了。
18. 成就是謙虛者前進的階梯,也是驕傲者後退的滑梯。
19. 吹噓自己有知識的人,等於在宣揚自己的無知。
20. 言過其實,終無大用。

望採納,謝謝!

『柒』 名人禮讓的故事200字

孔融讓梨
六尺巷的故事
安徽的桐城,有一條巷子特別出名,人們總愛講起這條巷子的來歷:清內朝康熙容年間有個大學士名叫張英.一天,張英收到家信,說家人為了爭三尺寬的宅基地,與鄰居發生糾紛,要他用職權疏通關系,打贏這場官司.張英看完信後坦然一笑,揮筆寫了一封信,並附詩一首:「千里修書只為牆,讓他三尺有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意思是說,從千里之外來的家書只是為了一堵牆,你再讓對方三尺又有多大損失呢?你看,雄偉的萬里長城今天依然蜿蜒曲折,但是當年建造它的秦始皇早已經不在人世了.其實,這首詩就是勸告他的家人,不要為小事而斤斤計較,再有價值的東西也是身外之物,又何必爭來搶去呢?張家人看罷來信,深深領會到張英和睦禮讓、豁達明理的胸襟,立即讓出三尺地.鄰居看張家禮讓三尺,也隨即退後三尺.兩家不僅化解了糾紛,還為過路的行人留下了一條六尺寬的通行巷道,大大方便了百姓.如今,這六尺巷已成為了我中華民族和睦謙讓美德的見證.

『捌』 文明禮儀的名人事例

1、孔融小時候聰明好學,才思敏捷,巧言妙答,大家都誇他是奇童。4歲時,他已能背誦許多詩賦,並且懂得禮節,父母親非常喜愛他。

一日,父親買了一些梨子,特地揀了一個最大的梨子給孔融,孔融搖搖頭,卻另揀了一個最小的梨子說:「我年紀最小,應該吃小的梨,你那個梨就給哥哥吧。」父親聽後十分驚喜。孔融讓梨的故事,很快傳遍了曲阜,並且一直流傳下來,成了許多父母教育子女的好例子。

2、進士楊時40多歲時但仍然立志求學,一天,他和朋友游酢一塊兒到程家去拜見程頤,趕上程老先生閉目養神,坐著假睡。外面開始下起大雪,二人一直恭敬的站在一邊直等到老師的醒來。這時候,門外的雪已經積了一尺多厚了,而楊時和游酢並沒有一絲疲倦和不耐煩的神情。

3、有一次,列寧下樓時在樓梯狹窄的過道上和一個端水的女工相遇。女工一看是列寧,就要給列寧讓路,但是列寧阻止了她,並請對方先行過去,他才下樓。列寧毫無疑問是一位偉人,但他卻不因自己地位的高貴而無禮,這更顯出了他偉大的品質。

4、一日岳飛騎馬找人,在路上看到一位老者,他來到老者跟前,離鐙下馬,然後上前施禮,客氣的詢問相關的事宜。老人見岳飛很有禮貌,耐心地給他指路,讓岳飛能夠順著指引找到人。而另一個人之前也問過老者,卻因為態度蠻橫,什麼也沒有問到。

5、朱師傅為周總理理發二十多年。有一次刮臉時,因為周總理咳嗽了一聲,所以臉上被劃了一道小口子。

朱師傅深感不安,周總理安慰他是自己的原因,讓朱師傅不要往心裡去。周總理文雅、和氣、寬容的語言,不但溝通了人們的心靈,而且反映出他的思想情操和文化修養。

『玖』 名人禮讓的事例有哪些

一、有一次,列寧同志下樓,在樓梯狹窄的過道上,正碰見一個女工端著一盆水上樓。那女工一看是列寧,就要退回去給讓路。列寧阻止她說:「不必這樣,你端著東西已走了半截,而我現在空手,請你先過去吧!」他把「請」字說得很響亮,很親切。然後自己緊靠著牆,讓女工上樓了,他才下樓。

二、漢明帝劉庄做太子時,博士桓榮是他的老師,後來他繼位作了皇帝「猶尊桓榮以師禮」.他曾親自到太常府去,讓桓榮坐東面,設置幾杖,像當年講學一樣,聆聽老師的指教.他還將朝中百官和桓榮教過的學生數百人召到太常府,向桓榮行弟子禮.桓榮生病,明帝就派人專程慰問,甚至親自登門看望,每次探望老師,明帝都是一進街口便下車步行前往,以表尊敬.進門後,往往拉著老師枯瘦的手,默默垂淚,良久乃去.當朝皇帝對桓榮如此,所以「諸候、將軍、大夫問疾者,不敢復乘車到門,皆拜床下」.桓榮去世時,明帝還換了衣服,親自臨喪送葬,並將其子女作了妥善安排。

三、富蘭克林被稱為美國之父。在談起成功之道時,他說這一切源於一次拜訪。在他年輕的時候,一位老前輩請他到一座低矮的小茅屋中見面。富蘭克林來了,他挺起胸膛,大步流星,一進門,「砰」的一聲,額頭重重地撞在門框上,頓時腫了起來,疼得他哭笑不得。老前輩看到他這副樣子,笑了笑說:「很疼吧?你知道嗎?這是你今天最大的收獲。一個人要想洞察世事,練達人情,就必須時刻記住低頭。」 富蘭克林把這次拜訪當成一次悟道,他牢牢記住了老前輩的教導,把謙虛列為他一生的生活准則。

四、孔融有五個哥哥,一個小弟弟。

有一天,家裡吃梨。一盤梨子放在大家面前,哥哥讓弟弟先拿。你猜,孔融拿了一個什麼樣的梨?他不挑好的,不揀大的,只拿了一個最小的。爸爸看見了,心裡很高興:別看這孩子才四歲,還真懂事哩。就故意問孔融:

「這么多的梨,又讓你先拿,你為什麼不拿大的,只拿一個最小的呢?」

孔融回答說:「我年紀小,應該拿個最小的;大的留給哥哥吃。」

父親又問他:「你還有個弟弟哩,弟弟不是比你還要小嗎?」

孔融說:「我比弟弟大,我是哥哥,我應該把大的留給弟弟吃。」

你看,孔融講得多好啊。他父親聽了,哈哈大笑:「好孩子,好孩子,真是一個好孩子。」

孔融四歲,知道讓梨。上讓哥哥,下讓弟弟。大家都很稱贊他。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