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故事大全 » 廉潔文化進校園故事

廉潔文化進校園故事

發布時間: 2021-01-22 05:56:28

1. 廉潔文化進校園-----廉潔故事

廉政文化進校園——廉政小故事
以廉為寶
春秋時,宋國司城子罕清正廉潔,受人愛戴。有人得到一塊寶玉,請人鑒定 後拿去獻給子罕,子罕拒不接受,說:「您以寶石為寶,而我以不貪為寶。如果我接受了您 的玉,那我們倆就都失去了自己的寶物。倒不如我們各有其寶呢?
?楊震拒金
東漢時,楊震在赴任途中經過昌邑時,昌邑縣令王密山來拜訪他,並懷金十斤相贈。楊震說:」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王密沒聽明白楊震的責備之意,說: 「天黑,無人知曉。」楊震說:「天知,神知,你知,我知,何謂無知?」王密這才明白過 來,大感慚愧,怏怏而去。
一錢太守
東漢時,一位叫劉寵的人任會稽太守,他改革弊政,廢除苛捐雜稅,為官司 十分清廉。後來他被朝廷調任為大匠之職,臨走,當地百姓主動湊錢來送給即將離開的劉寵 ,劉寵不受。後來實在盛情難卻,就從中拿了一枚銅錢象徵性地收下。他因此而被稱為「一 錢太守」
?陶母退魚
晉代名臣陶侃年輕時曾任潯陽縣吏。一次,他派人給母親送了一罐腌制好 的魚。他母親湛氏收到後,又原封不動退回給他,並寫信給他說:「你身為縣吏,用公家的 物品送給我,不但對我沒任何好處,反而增添了我的擔憂。」這件事陶侃受到很深的教育。
?吳隱之不懼飲貪泉
晉代人吳隱之任廣州太守,在廣州城外,見一池泉水名「貪泉」 。當地傳說飲了貪泉之水,便會貪婪成性。他信這些,照飲不誤,飲後還寫了一首詩:「古 人雲此水,一歃懷千金。試使夷齊飲,終當不易心。」他在任期間,果然廉潔自律,堅持了 自己的操守。
?一貧如此
南宋大臣張浚因與奸相秦檜政見不和,被貶往湖南零陵做地方官。他出發時,帶了幾箱書隨行,有人誣告他與亂黨有關系,結果被高宗檢查書信和破舊衣物,高宗嘆息道:「想不到張浚貧守到如此地步!」很可憐他,於是派人騎快馬追上張浚,賞賜他黃金三百兩。
?兩袖清風的於謙
明朝名臣於謙居官清廉。一次,朝廷派他巡察河南。返京時,人們買些當地的絹帕、蘑菇、線香等土特產回京分送朝貴,他沒有接受。同時還寫了一首詩表明心跡:絹帕蘑菇與線香本資民用反為殃。清風兩袖朝天去,免得閭閻(指百姓)話短長。」
?不私一錢
明朝時,嘉興知府楊繼宗清廉自守,深得民心。一次,一名太監經過這里,向他索要賄賂,他打開府庫,說:「錢都在這兒,隨你來拿,不過你要給我領取庫金的官府印券。」太監怏怏走了,回京後,在明英宗面前中傷他。英宗問道:「你說的莫非是不私一 錢的太守楊繼宗嗎?」太監聽後,再也不敢說楊繼宗的壞話了。 ?
手好不要錢
清乾隆進士王傑為人剛直敢言,不附權貴。當時和坤在朝中專權,大臣 都不取得罪他。惟王傑每每與其據理力爭。有一次,議政完畢,和坤有意戲弄王傑,拉著他 的手說:「好白嫩的手啊!」王傑正顏厲色地回答道:「王傑手雖好,但不能要錢耳!」和坤羞愧而去。

2. 廉潔文化進校園論文

廉潔文化進校園主題班會
高三(2)
----「尊敬廉潔人物,推崇廉潔行為」故事會
活動目標:
通過聽廉潔故事,接受廉政文化的熏陶,向廉潔人物學習,從小養成誠信、正直、清廉和有責任心的教育。通過「小手牽大手」的活動,將廉政建設吹遍家庭和校園的每個角落。
活動准備:
選出故事選手。准備圖片。
活動過程:
一、導入
有一首詩:「千錘萬擊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達自己為國盡忠,不怕犧牲的意願和堅守高潔情操的決心。詠石灰即是詠自己磊落的襟懷和崇高的人格。最後一句「要留清白在人間」更是作者在直抒情懷,立志要做純潔清白的人。
中國自古以來就有許多為官清正,一心為民,光明磊落的人,他們深受人民愛戴,他們的故事流傳千古,他們的精神照耀後人。今天,我們就舉行一場「尊敬廉潔人物,推崇廉潔行為」的故事會。
二、故事一《諸葛亮的廉潔故事》
三國時期,蜀國境內「刑法雖峻而無怨者」,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蜀國名相諸葛亮嚴於律己,一身清廉使然。諸葛亮一生「撫百姓,示官職,從權制,開誠心,布公道」。
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深為其所動,之後跟隨劉備征戰南北,奇功屢建。劉備死後,諸葛亮「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蜀國國事,事無巨細,每必親躬。他5次親率大軍,北伐曹魏,與曹魏短兵相接。他嚴格要求子侄輩,不以自己位高權重而特殊對待。他親派侄兒諸葛喬與諸將子弟一起,率兵轉運軍糧於深山險谷之中。為此,他專門給其兄諸葛謹寫信說,諸葛喬「本當還成都」,但「今諸將子弟皆得轉運」,「宜同榮辱」。馬謖失街亭後,他引咎自責,上疏後主劉禪,「請自貶三等」,從此更兢兢業業、勤勉有加。「夙興夜寐,罰二十以上,皆親攬焉;所啖食不至四升。」長期的廢寢忘食使他心力交瘁,積勞成疾,年僅54歲便英年早逝。諸葛亮以他的實際行動驗證了自己「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諾言。
諸葛亮生前,在給後主的一份奏章中對自己的財產、收入進行了申報:「成都有桑800株,薄田15頃,子弟衣食,自有餘饒。至於臣在外任,無別調度,隨身衣食,悉仰於官,不別治生,以長尺寸。若死之日,不使內有餘帛,外有贏財,以負陛下。」諸葛亮去世後,其家中情形確如奏章所言,可謂內無余帛,外無贏財。
諸葛亮病危時,留下遺囑,要求把他的遺體安葬在漢中定軍山,喪葬力求節儉簡朴,依山造墳,墓穴切不可求大,只要能容納下一口棺木即可。入殮時,只著平時便服,不放任何陪葬品。這就是一代名相諸葛亮死後的最高要求,其高風亮節實為可圈可點。
三、故事二《毛主席的廉潔故事》
「你的飯給我吃一點好嗎?」1929年1月,紅四軍下井岡山,迂迴於贛南、閩西之間,我們跟隨毛主席行軍,沿途沒見他騎馬,可部隊中的傷兵、病號、掉隊的戰士們都騎過他的馬。雖說毛主席是前委書記,但他同戰士們同吃一鍋飯,同吃一盆菜,沒有絲毫區別。行軍中,出發早,吃飯早,各人都自帶午飯。有一次我們行軍休息,大概是上午十點多鍾,大家照例拿出自帶的午飯吃。那天毛主席因起來得晚些,沒帶上午飯。我們吃飯時,毛主席到了。他坐在我旁邊,對我說:「起來遲了,早飯沒吃,也沒帶上午飯,我的肚子餓得很,你的飯給我吃一點好嗎?」我就把飯給他吃了。現在想想,那時的毛主席已是我們紅軍的領導核心,毛主席的廉潔,在當時是少有的。
三年還是那雙舊襪子
1932年,紅軍打到漳州,我由白區廈門到漳州,住在毛主席那裡。一眼看見他腳上穿的黑線襪子,已經洗成又薄又稀的灰色襪子了,我盯著他的襪子看,主席把腳一伸,對我說:「這雙襪子還是1929年下井岡山後你替我買的,已經換過兩次襪底了,你看還是好的。不過再不能換襪底子了,襪面也太稀薄,經不起洗了。」主席說著,還有些捨不得的樣子。毛主席行軍中惟一禦寒的一條毯子,也不知用了多少年,自從我們一同行軍,見到的就是這條毛毯,上面的毛已基本上掉光,差不多是一個麻袋片了。部隊沒收的毛毯,並不是完全沒有,但是他不要。
四、故事三《劉少奇的廉潔故事》
一卷「錢票子」
1942年麥熟的時候,大樹村熊老爹家隔壁住下了一個高個子、約莫三十來歲的幹部。這幹部到村後,每天晌午,拿張報紙到熊老爹菜園里去看。逢著熊老爹沒事,他就嘮家常,還幫著熊老爹薅草。日子久啦,比一家人還親。熊老爹心裡可樂呵呵的,逢人就誇,說他懂窮人們的心思。
一天,這幹部到熊老爹菜園里來買菜。熊老爹正在摘黃瓜、刨小蔥,忙得團團轉。這幹部二話沒說,就幫著熊老爹一起摘,一起刨。待把菜弄好了,才從袋裡摸出一卷票子遞給熊老爹,說是菜錢。
熊老爹一看,就動了氣,兩手一推,說:「同志啊!你這就見外啦。自己種的,還能說要錢?你三天兩頭地幫俺弄地,別說你來拿,俺送也得送給你呀!」
這幹部見老爹高低不肯要,就坐下和老爹磨蹭了一會兒,只好拿著萊走了。
到了傍晚,熊老爹想吸袋煙,摸著煙袋裡有卷東西,不像煙絲。掏出一看,嗨,還不是那票子!熊老爹氣又來了,沖著他老伴說:「這個人,他高低給錢,我高低不收,他又把錢放在我的煙袋裡啦!」
說著,就要給送回去。大娘說:
「別啦!天不早啦!再去抹黑碰門的,驚動人家。明兒待他來看報,再給他不得啦?」
這老爹才把票子疊了又疊,放進貼肉的小口袋裡。
可巧,打從這天起,熊老爹在家等了一天、兩天、三天,但再也不見那幹部來看報了。到了第四天,熊老爹等不及了,就出門找去。才出門,就見村上三個一堆兒、五個一圈兒地談得正歡。老爹上去一打聽,都說那幹部就是劉少奇同志。三天前就走啦!
這一下,可把個熊老爹樂壞了。他一口氣奔回家,捏著那一卷票子,對老伴說:
「你曉得這卷票子是誰的?——劉少奇同志的!」
當下,熊老爹就叫老伴給他小褂上縫個口袋,縫在左襟靠胸口的地方。他把票子裝在小口袋裡,袋口又別了根兒別針。
打從這天起,熊老爹那件褂子再也不離身了。幹活熱了,別人對他說:「老爹,熱啦,把褂子脫了吧。」
熊老爹說:「我不熱,我褂子上有寶貝。」
累了,別人對他說:「老爹,累啦,歇會兒干吧。」
熊老爹說:「我不累,我褂子上有寶貝。」
這卷票子就一直靠在熊老爹的心上,從沒離開過。
五、討論:
1、你喜歡故事裡面的人嗎?為什麼?
2、你懂得了什麼?學到了什麼?
六、讀《廉潔的父母---平安的家》倡議書。
七、延伸:
給父母講今天聽到的故事。

3. 崇廉小故事

關於開展「廉政文化進校園」活動的實施意見

(二00五年八月二十日)

各鄉鎮中心校、各初中,局直各學校:
為了認真貫徹落實中紀委五次全會精神,切實抓好對中共中央關於《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監督並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實施綱要》和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的組織實施工作,根據省、市關於大力加強廉政文化建設的有關精神,經研究,決定在全縣教育系統開展廉政文化進校園活動。具體實施意見如下: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凈化心靈、善辨是非、崇尚廉潔為主題,按照倡崇廉、立志、博學之風,樹誠實、求知、奮進形象,做高尚、廉潔、四有新人的三項要求,結合校園文化建設,結合教職工職業道德建設,結合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大力開展豐富多彩的「廉政文化進校園」活動,以為人師表、清廉立志、博學成材為主要目標,在學校中形成「以廉為榮、以貪為恥」的濃厚氛圍。
二、活動的主要內容和做法
(一)「廉政文化進校園」活動的主要內容:
1、對學校領導進行廉潔從政教育。2、對教師進行職業道德教育,凈化校園風氣,切實加強教師隊伍本身的廉政建設。3、在中小學生中開展「崇尚廉潔」啟蒙教育,幫助下一代形成正確的廉恥觀,並通過中小學生的言行,影響家庭的廉潔觀念。
(二)「廉政文化進校園」活動的主要做法:
1、開好校領導、教師和團組織、少先隊代表參加的思想動員會,傳達上級部門的工作部署精神,開展反腐倡廉學習教育,提高認識,打好思想基礎。
2、認真開展「十個一」活動。
(1)在校園醒目位置製作一條廉潔教育固定標語或一塊警示牌。
(2)校園要有一塊廉潔文化宣傳教育欄。
(3)教師辦公桌上要擺放一塊廉政桌牌,一面勤廉要求、一面從教警句格言
(4)對教職工和學生上一堂崇尚廉潔教育課,培養崇尚廉潔意識。
(5)組織師生觀看一部反腐倡廉教育片。
(6)組織師生寫一篇「崇尚廉潔』心得體會。
(7)在學生中開展「崇廉小衛士」徵文或廉政故事演講比賽。
(8)召開一次廉潔教育主題班會,並組織師生唱好反腐倡廉歌曲。
(9)搞一次廉政漫畫展或開展一次徵集和編寫廉政警句格言比賽活動。
(10)學校要設立一個教職工監督台,監督台要公示舉報電話。教職工要全員掛牌上崗,接受監督。
此外,各學校可根據本校實際,開展其它相應的活動,特別是結合國慶五十六周年慶典的文藝演出,要突出廉政文化教育文藝演出內容。
3、進一步規范學校收費行為、教師從教行為,深化校務公開和收費公示制。
4、要認真探索、解決活動過程中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不斷改進工作方法,不斷豐富充實「廉政文化進校園」工作內容,認真做好經驗書面總結。
三、加強組織領導
「廉政文化進校園」活動是一項新的工作。對此,要做到「三個落實」:
一是思想落實,把思想統一到上級部署上來,進一步提高對新形勢下「廉政文化進校園」重要性的認識,精心組織,周密安排,出台工作方案,研究制定具體工作計劃,不斷增強工作的主動性和自覺性。
二是組織落實。縣教體局、團縣委聯合成立「廉政文化進校園」工作辦公室,辦公室設在教體局黨委辦公室,辦公室主任由教體局黨委書記李榜芳同志擔任,辦公室副主任由教體局黨委委員、紀委書記劉維林同志和團縣委副書記付紅林同志擔任,教體局黨辦主任雷曉遠、團委書記駱瑞峰、張磊等同志和團縣委王超同志為成員,具體負責活動過程中相關事項的聯系、協調和督導工作。各學校也要相應成立工作機構,明確責任分工,做到學校「一把手」親自抓,分管副校長具體抓,並要落實專人具體負責該項工作。
三是措施落實。要將廉政文化教育作為學校德育教育內容納入教學計劃,並確定思想政治素質好的優秀教師承擔課程主講任務;要充分利用和整合各種德育資源,鼓勵創新形式,精心組織開展各項廉政文化教育課外活動;要進一步加強學校、教師隊伍本身的廉政建設、言傳身教,為人師表;要將廉政文化教育工作情況作為師德建設的一項主要內容與教師評先表模掛鉤;要確保開展廉政文化教育活動所需各項經費的落實。

4. 廉政文化進校園的小故事

「四知」清官楊震

東漢年間,有一個有名的清官,名叫楊震。

一年,他居官荊州,發現王密才華出眾,便向朝延舉薦王密為昌邑縣令。數年之後,他調任路過昌邑。王密親赴郊外迎接恩師,安頓膳宿,照應得無微不至。

晚上,王密前往楊震官邸拜謁,他見室中無外人,迅即從懷中捧出黃金十斤,端放於楊震的案桌上,說道:「恩師難得光臨,特備小禮相贈,以報栽培之恩!」

「不可,不可!」楊震見狀,連連擺手拒絕。他想不到王密會來這一手,便語重心長地說:「以前正因為我了解你有真才實學,才推薦你擔如此重任,可你這樣做,是太不知我的為人了。」

王密自討了沒趣,但仍想力爭,於是輕聲輕氣地說:「反正是黑天,又無外人知道。」

楊震更氣了,他正色地說:「你送金子與我,外人怎麼會不知?即使沒人知道,也是天知,地知,我知,你知!以為無人知道,就寬容自己,這是很要不得的。」

王密一聽,羞愧難言,只得挾起金子,謝罪而去。

為政清廉的諸葛亮

諸葛亮功勞蓋世,權傾天下,然而畢生不受不污,廉潔自律。他的高風亮節,讓人感動至深。

在《又與李嚴書》中,諸葛亮說:「吾受賜八十萬斛,今蓄財無余,妾無副服。」,也就是講,他家裡沒有存款,妻子連件像樣的換洗衣服也沒有。

而在《自表後主》一文中,諸葛亮寫到:「初奉先帝,資仰於官。不自治生。今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頃,子弟衣食,自有餘饒。至於臣在外任,無別調度,隨身衣食,悉仰於官,不別治生,以長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內有餘帛,外有贏財,以負陛下。」這其實是諸葛亮的一份家庭財產申報單。「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頃」,按照漢代和三國時期的官俸制度,這是一個很低的數字。東漢開國皇帝劉秀的妻舅叫陰識,家有四千七百餘頃,比諸葛亮多出45倍。「子弟衣食,自有餘饒」,是指諸葛亮的家人在黃氏帶領下從事種植和蠶桑等農事活動,可保溫飽無虞。至於自己的衣食起居,自然靠官俸維持。而「不別治生,以長尺寸」,顯然是指俸祿之外,沒有別的生計,不搞經營,也不依靠別的收入發財致富。

諸葛亮病危時,立下遺囑:死後葬在漢中定軍山,喪事力求節儉,依山為墳,墓穴只須能放一口棺木,棺木中不得放任何陪葬品,自己也只穿平時便服。這就是一代名相的最後要求。

「內無余帛,外無贏財」,諸葛亮以自己一生的行動實現了他清正廉潔的理想,他的廉潔自律,在蜀國官吏中起到了積極作用。史載,他任用的官員,大多勤於政事,廉潔自律。例如,名將姜維,住宅十分簡陋,家裡也無多餘的錢財;而鄧芝不僅生活儉朴,家無私產,連妻子也「不免飢寒」,死時,也是「家無余財」。

父清子廉的胡質、胡威

三國及西晉初期,胡質、胡威父子倆都以清廉著稱於世。

在曹操當政時,胡質還只是個不起眼的小吏,日後他之所以官職顯要,既不靠逢迎拍馬,也不靠賄賂開路,而是靠自己的清正廉潔和勤勉政績。魏文帝曹丕在位時,胡質任東莞太守,他在東莞九年,政通人和,上下稱頌;到荊州任刺史後,他的政績依然卓著。他任職之處,形成了「廣農積谷,有兼年之儲」的富庶局面。公元250年,胡質病逝時,「家無余財,惟有賜衣書篋而已。」朝廷思其一生為官清廉,體恤民情,特下詔褒獎其清廉品德,並「賜其家錢谷」。

胡威受父親胡質的影響,年少時就有繼承和發揚其父的清廉美德的志向。有一年,胡威從洛陽去探望在荊州當刺史的父親。由於胡質為官清廉,其家自不富裕,以至於胡威去看望父親時,沒有一車一馬,也沒有僕人隨從,只有他獨自一人騎著毛驢上路。途中住宿客棧時,胡威自己劈柴、做飯、放驢。同住客棧的得知他是荊州刺史胡質之子後,無不驚訝而欽佩。在荊州小住幾天後,胡威向父親辭行,胡質很想拿點什麼東西表示一下做父親的心意,翻來翻去,總算從家裡翻出了一匹絹。他對兒子說:「兒啊,父親雖官居刺史,但我一生只食俸祿,這匹絹你拿著,就算父親給你的路上的盤纏吧。」可沒想到胡威不但不領情,反而責問父親:「人們都說您清正廉潔,為官不貪不佔,那不知此絹從何而來?」胡質先是一愣,然後解釋道:「這是我節餘下來的。」胡威這才放下心來。

後來胡威歷任徐州刺史、青州刺史等職,他也同父親一樣廉潔自律,克己奉公,為官一任,造福一方。

晉武帝司馬炎聽說胡氏父子為官清廉的事跡後,很感動,馬上召見胡威,對他父子兩人的廉潔奉公行為大加贊賞。期間,司馬炎問胡威:「你和你父親相比,誰清廉?」胡威答道:「我不如我父親。」晉武帝又問:「為什麼?」胡威回答說:「我父親清廉不願意讓人知道,我是恐怕別人不知道,所以我比我父親差遠了!」

太康元年(公元280年),胡威去世。因他政績突出,為官清廉,朝廷特追賜他為鎮東將軍。

王衍巧防「貪內助」

王衍是西晉大臣,位及三公。他本人不是一個貪官。可他的妻子郭氏,卻是個貪財聚斂的人。王衍知道,「妻賢夫禍少」。一個賢惠的妻子,不僅能夠相夫教子,而且能夠遠罪豐家。相反,一個貪婪的妻子,卻常常會將丈夫推上犯罪的道路。因此,王衍想了不少辦法,以遏制這個「貪內助」。

首先,王衍終身不言「錢」字,他想以此表明自己的淡泊的心志,逐漸轉化「貪內助」的貪欲。有一天,他老婆想試探他,叫僕人用錢把床圍起來,使他無法下床。但是,王衍早上醒後,仍不言「錢」字,而是叫僕人「把這些東西拿走」。

其次,藉助外在因素,用強力震懾「貪內助」的貪性。當時,幽州刺史李陽是西晉京都有名的大俠客,郭氏非常懼怕他。王衍就充分利用這個外力,每當郭氏對錢財起非分之想時,王衍就勸她說:「不只我說你這樣不行,李陽也說不行。」郭氏聽後,果然有所收斂。

上述兩個辦法,雖然不是很智慧、很得法,但卻是文武並用、軟硬兼施,王衍可謂用心良苦。也正是因為盡可能地遏制了妻子的貪欲,身處亂世的王衍才不至於被貪妻拖累,才能夠在渾濁的官場上保全自己。

陶母教子

陶侃是東晉潯陽人,曾任荊州、江州等地刺史,是晉代很有作為的官員。

陶侃幼年喪父,家中十分貧窮,他的母親湛氏靠紡織供養他讀書,湛氏還教導他要好好做人。

長大後,陶侃做過管理捕魚的小官,名謂「魚梁吏」。一次,很愛母親的他派人給媽媽送去了一罐魚干,以表自己的孝心。誰知湛氏見了,並不領情,她讓來人原封不動地把東西帶回去,同時還捎去了一封信。在信中,湛氏批評兒子道:「你在外當差,把公家的東西送給我,這是不孝順,你這樣做會讓我為你擔心啊!」

陶侃聽了母親的教誨,十分後悔,此後再也不敢占公家的東西。後來,陶侃成為一名很有作為的政治家和軍事家。陶侃的成就,與他母親的諄諄教誨是分不開的。

黃金難換心

明代李汰任朝廷主考官時,有一年在福建主持科舉考試。一天深夜,有位求情者送去一包黃金,請他給予通融,當即遭到李汰的回絕。李汰還揮筆寫下一首表露心跡的拒禮詩:「義利源頭識頗真,黃金難換腐儒心。莫言暮夜無知者,須知知乾坤有鬼神。」

兩袖清風

明 朝的於謙,為官清廉,「兩袖清風」的故事就發生在他身上。一次,他要進京辦事,一些同僚勸他:「你不向上司獻金玉,帶上土特產,如絹帕、蘑菇、線香之類, 也是送個人情啊!」於謙聽罷賦詩一首:「絹帕蘑菇與線香,本資民用反為殃。清風兩袖天朝去,免得閭閻話短長。」這便是成語「兩袖清風」的來源。

海瑞上任

朝廷派海瑞做淳安知縣。他上任時,一不坐轎,二不乘船,只穿了一件普普通通的秀才衣,騎著一頭騾子,帶著書童海安,悄悄地進了淳安縣界,沿著茶園小溪一條小路向前走去。

再說茶園小溪,有個姓馮的大財主,方圓十來里都是他的田莊,他又是淳安縣衙馮縣丞的結拜兄弟,平日仗勢欺人,當地百姓背後罵他「馮剝皮」,到縣城裡去,都不敢打他家門前經過。

這天,馮剝皮正和馮縣丞在中堂喝酒猜拳,突然聽到門外吵鬧,就綳著一副木板臉皮走了出來。只見七八個家人跟一個騎騾的窮秀才爭吵,馮剝皮站在台階上大聲罵道:「呸!哪裡來的瞎眼烏鴉,竟敢在大爺門前吵鬧!」立即吩咐打手:「快把這個野種拉下來,騾子沒收!」

打手們一擁而上,不由分說,就將海瑞從騾背上推下來,把騾子牽走了。海老爺見他們白天打劫,肚皮都氣炸了,跑上前去問:「你做事講不講理?為何無故搶我的騾子?」馮剝皮冷笑一聲:「咦,你這還不懂?你的騾子從我家路上經過,當然得沒收!」海老爺也大笑一聲:「自從盤古開天地,大路一萬八,小路三萬六,哪一條不是老百姓走出來的?田有田契,地有地據,這條路是你家的,拿出憑據來看看!」馮剝皮被問得無話可答,把木板臉皮一放,喝道:「來人啦!掌嘴!」一聲吆喝,就有四五個打手擁上來要綁海瑞。

海老爺站在原地動也不動,說:「慢來!我一不偷,二不搶,你憑什麼綁我?你一不是官,二不是吏,又憑什麼掌我的嘴?」馮剝皮笑道:「好哇,你以為我無法治你嗎?來人,快請縣丞兄出來!」這時,馮縣丞正在中堂喝得暈頭轉向,吃得滿嘴掛油,一聽有請,連忙理理衣衫,搖搖擺擺地走了出來,打起了官腔:「何人大膽,敢在這里吵鬧,打攪本縣吃酒?來人啦,把他拿下!」

海瑞被連人帶物拽進中堂。馮縣丞喝道:「馮爺的房子在這里,屋前的路就是馮爺的。你走了他家的路,他家就該牽走你的騾。你喧鬧不休,擾亂民心,一定是不法之徒。來人,查看一下他的包袱!」

家丁們奪下海安背的包袱,七手八腳打開一看,只見裡面整整齊齊放著知縣的官衣、官帽和官靴。大家都吃了一驚,馮縣丞看了,也嚇得倒吸了一口冷氣,他想: 「這窮秀才哪來的官服?聽說最近朝廷要補個知縣來,莫非就是他?」他越想越怕,鼻尖上直冒汗。這時,海瑞從懷里掏出吏部文書和印信,亮在馮縣丞的面前。馮縣丞和馮剝皮一見,「撲通」跪倒在地上,連連磕頭:「大人恕罪,大人恕罪!」

後來,海老爺把馮縣丞革個職,狠狠打了馮剝皮40大板。茶園一帶的老百姓人心大快,都說:「海老爺沒上任就給老百姓出了怨氣,真是海青天哪!」

徐文長送壽聯

這是一個春光明艷的好日子,蘇州近郊吳縣的鄉村,路兩旁麥黃秧青,百花飄香。徐文長。悠悠地踱著方步走著,卻見路旁男女都滿臉怒氣,有的還在抹淚。徐文長好生奇怪,就問道:「諸位鄉親父老,有何為難之事?」「與你說也是白說!」「不妨說說廠這時,有位老者見徐文長一片誠心,就說道:「徐知縣五月初三壽誕之日,要我們鄉民為他祝壽。如今青黃不接之時,百姓連飯米都艱難,哪來的錢呀!」

「知縣生日,要鄉民為他祝壽,有這等怪事!」徐文長心裡這樣一想,立即就知道這肯定是個貪官污吏。他略一沉思,接著說道:「不用愁,你們這位徐縣爺,與我徐文長是堂兄弟,既然要你們送禮,我就為大家寫副壽聯,你們送去不就省禮了嗎?」

吳縣知縣徐謙也是三考出身,久聞徐文長大名,壽誕之日,見鄉民獻上徐文長寫的對聯相賀,心中大喜,忙將賀聯攤開。不看猶可,一看可把徐謙的臉也氣歪了,只見壽聯上寫著:

大老爺過生,金也要,銀也要,銅錢也要,紅白一把抓,不分南北;

小百姓該死,稻未熟,麥未黃,高粱未有,青黃兩不接,送甚東西。

這副對聯對仗工整,雖是大白話,卻含意深刻。徐謙被刺得好不氣惱,大聲叫道:「狂生大膽,竟敢諷刺本官!」說著,驀地丟下一簽,要衙役去抓徐文長。這時,一位書生模樣的人踱上公堂,只見他對盛怒的徐謙一拱手,說:「有勞大人相邀,我徐文長就在這里,何用去抓。徐大人請我相見,有何見諭?」

徐謙有些才學,就故意在對聯上做起文章來,他說:「既然你擅對聯,那我有一上聯,你能對出來嗎?」徐謙心想,如出一個怪聯,徐文長對不上,那就可以當堂對他發作了。於是徐謙接著說:「如不能對上,那就休怪本官不講情面!」

徐文長知徐謙用意,慢悠悠地說道:「真金不怕火,就請大人賜上聯!」

徐謙突然出了這么一個上聯:

雲鎖山頭,哪個尖峰敢出?

語含雙關,有點威脅味道。徐文長也不計較,抬頭只看外面的天,半晌無語。徐謙斷定他對不上,就大喝一聲:「何來狂徒,竟敢冒稱徐文長,還不給我拿下!」眾衙役正要動手,只見徐文長突然哈哈大笑,然後正色說道:「且慢!」

「為何久無下聯?」徐謙氣勢洶洶。不想徐文長用手指天,說:「我不是早對出來了,難道徐大人真不領會?」

徐謙一愣,說:「那就快說!」

日穿洞壁,這條光棍難拿!

徐謙聞聯,目瞪口呆。

王衍巧防「貪內助」

王衍是西晉大臣,位及三公。他本人不是一個貪官。可他的妻子郭氏,卻是個貪財聚斂的人。王衍知道,「妻賢夫禍少」。一個賢惠的妻子,不僅能夠相夫教子,而且能夠遠罪豐家。相反,一個貪婪的妻子,卻常常會將丈夫推上犯罪的道路。因此,王衍想了不少辦法,以遏制這個「貪內助」。

首先,王衍終身不言「錢」字,他想以此表明自己的淡泊的心志,逐漸轉化「貪內助」的貪欲。有一天,他老婆想試探他,叫僕人用錢把床圍起來,使他無法下床。但是,王衍早上醒後,仍不言「錢」字,而是叫僕人「把這些東西拿走」。

其次,藉助外在因素,用強力震懾「貪內助」的貪性。當時,幽州刺史李陽是西晉京都有名的大俠客,郭氏非常懼怕他。王衍就充分利用這個外力,每當郭氏對錢財起非分之想時,王衍就勸她說:「不只我說你這樣不行,李陽也說不行。」郭氏聽後,果然有所收斂。

上述兩個辦法,雖然不是很智慧、很得法,但卻是文武並用、軟硬兼施,王衍可謂用心良苦。也正是因為盡可能地遏制了妻子的貪欲,身處亂世的王衍才不至於被貪妻拖累,才能夠在渾濁的官場上保全自己。

陶母教子

陶侃是東晉潯陽人,曾任荊州、江州等地刺史,是晉代很有作為的官員。

陶侃幼年喪父,家中十分貧窮,他的母親湛氏靠紡織供養他讀書,湛氏還教導他要好好做人。

長大後,陶侃做過管理捕魚的小官,名謂「魚梁吏」。一次,很愛母親的他派人給媽媽送去了一罐魚干,以表自己的孝心。誰知湛氏見了,並不領情,她讓來人原封不動地把東西帶回去,同時還捎去了一封信。在信中,湛氏批評兒子道:「你在外當差,把公家的東西送給我,這是不孝順,你這樣做會讓我為你擔心啊!」

陶侃聽了母親的教誨,十分後悔,此後再也不敢占公家的東西。後來,陶侃成為一名很有作為的政治家和軍事家。陶侃的成就,與他母親的諄諄教誨是分不開的。

鄭板橋巧宴貪吃知府

「衙齋卧聽蕭蕭竹,

疑是民間疾苦聲。

些小吾曹州縣吏,

一枝一葉總關情。」

這是揚州八怪之一的鄭板橋在做山東濰縣知縣時,送給巡撫的一幅畫竹上的四句詩,真摯地寫出了他關心人民疾苦的虔誠願望。言出行隨,他當知縣幾十年,從不中飽私囊,巴結賄賂上司。真可謂一身正氣,兩袖清風。

傳說,他在范縣當知縣時,有一年初夏,知府來巡視,這位知府是一位有名的「美食家」,對吃有一肚子的學問,也非常講究,不管到什麼地方,吃什麼都要事先徵得他的同意。

這一天,司廚問鄭板橋拿什麼菜招待知府,鄭板橋揮筆寫下了「四菜一湯」——「四菜」是「青龍卧沙灘,白皮顏又煽,一青拌二白,油酥天鵝蛋」。一湯是「門泊東吳萬里船」。鄭板橋還面授機宜,令其報給知府。

知府看過呈上來的菜單,滿心歡喜,認為盡管樣數不多,可都是沒有品嘗過的新鮮佳餚,遂吩咐下去,照此做。

待酒飯端上來以後,知府卻眉頭緊皺,臉上「晴轉陰」,原來「青龍卧沙灘」是麻汁黃瓜,「白皮顏又煽」是酸醋澆粉皮,「一青拌二白」是小蔥拌豆腐,「油酥天鵝蛋」是油炸黃豆粒,「門泊東吳萬里船」則是一碗雞蛋湯,上面還漂著半個蛋殼。

他看了半天,無法下筷,鄭板橋卻在一邊連連相讓,弄得知府不好發作,只得作罷。

5. 廉政文化進校園的手抄報的內容

什麼是廉政文化:
廉政文化是人們關於廉政的知識、信仰、規范和與之相適應的生活方式及社會評價的總和。它作為一種潛在的力量,為反腐倡廉提供了智力支持、思想保證和輿論氛圍。全面推進校園廉政文化建設,對於加強校園建設,培養學生崇廉敬德的思想品質、弘揚整個社會的廉政文化、促進社會和諧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曾說:中國在21世紀的發展變化取決於三個條件,一是中國的下一代有沒有信仰;二是中國的下一代有沒有責任感;三是中國的下一代能否實現廉政。現實的發展啟示我們,加強校園廉政文化建設已成為我們的當務之急。2005年1月3日,中央頒布了《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監督並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實施綱要》,明確提出:要大力加強廉政文化建設,積極推動廉政文化進社區、家庭、學校、企業和農村。2005年7月1日,教育部又下發《關於在大中小學開展廉潔教育試點工作的意見》,強調:結合大中小學思想道德教育的整體規劃,積極推進廉潔教育進課堂、進校園、進學生頭腦,立足當前、著眼長遠、因勢利導、循序漸進,不斷增強廉潔教育的針對性、實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培養青少年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這都為我們樹立正確校園廉政文化理念指明了方向。作為社會教育機構,必須確立崇尚科學文化、弘揚傳統美德、追求真理先進、激發創新精神的文化建設目標,樹立「以廉為榮、以貪為恥」的思想理念,綜合運用思想教育、紀律教育、法制教育等手段,積極倡導廉政文化、奉獻文化、守紀文化、禮儀文化等,營造出正氣昂揚、清廉文明、和諧發展的輿論氛圍,引導廣大師生明辨是非、區分善惡、分清美醜,使廉政文化理念入耳、入腦、入心,成為每一名教師和同學的座右銘。

廉政故事:
以廉為寶 春秋時,宋國司城子罕清正廉潔,受人愛戴。有人得到一塊寶玉,請人鑒定 後拿去獻給子罕,子罕拒不接受,說:「您以寶石為寶,而我以不貪為寶。如果我接受了您 的玉,那我們倆就都失去了自己的寶物。倒不如我們各有其寶呢?
楊震拒金 東漢時,楊震在赴任途中經過昌邑時,昌邑縣令王密山來拜訪他,並懷金十斤相贈。楊震說:」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王密沒聽明白楊震的責備之意,說: 「天黑,無人知曉。」楊震說:「天知,神知,你知,我知,何謂無知?」王密這才明白過 來,大感慚愧,怏怏而去。

廉政格言:
1、儉以養德,廉以立身。
2、作風要朴實,工作要扎實,任務要落實。
3、是非明於學習,名節源於黨性,腐敗止於正氣。
4、人心如秤稱量誰輕誰重,民意似鏡照出孰貪孰廉。
5、保初節易,保晚節難。百年養德難,一日喪德易。
6、廉潔從政兩袖清風德昭後世,貪圖錢財一朝失足愧對今生。
7、順境勿驕逆勿沉做堂堂正正人,平境勿庸濁勿亂當勤勤廉廉官。
8、戒酒戒色戒貪欲,律己律妻律子女。
9、金杯銀杯不如老百姓口碑;金獎銀獎不如老百姓誇獎。
10、律己方能服人,身正方能帶人,無私方能感人。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