鉞的成語
A. 三國演義主要人物簡介,
1、曹操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1]),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瞞,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東漢末年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三國中曹魏政權的奠基人。
曹操曾擔任東漢丞相,後加封魏王,奠定了曹魏立國的基礎。去世後謚號為武王。其子曹丕稱帝後,追尊為武皇帝,廟號太祖。
2、司馬懿
司馬懿(179年—251年9月7日 ),字仲達,河內郡溫縣孝敬里(今河南省焦作市溫縣)人。三國時期魏國政治家、軍事謀略家,魏國權臣,西晉王朝的奠基人。
3、劉備
劉備(161年-223年6月10日),即漢昭烈帝(221年—223年在位),又稱先主,字玄德,東漢末年幽州涿郡涿縣(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漢中山靖王劉勝之後,三國時期蜀漢開國皇帝、政治家。
4、諸葛亮
字孔明,號卧龍(也作伏龍),徐州琅琊陽都(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人。時值曹操一統北方,孫權虎踞江東,劉表和劉璋控制荊、益二州,但無所作為。漢獻帝建安十二年(207),依附荊州牧劉表的劉備三顧茅廬向諸葛亮求教,諸葛亮提出著名的隆中對策。
5、孫權
孫權(182年-252年5月21日),字仲謀,吳郡富春(今浙江杭州富陽區)人。三國時代孫吳的建立者(229年-252年在位)。
孫權的父親孫堅和兄長孫策,在東漢末年群雄割據中打下了江東基業。建安五年(200年),孫策遇刺身亡,孫權繼之掌事,成為一方諸侯。建安十三年(208年),與劉備建立孫劉聯盟,並於赤壁之戰中擊敗曹操,奠定三國鼎立的基礎。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孫權派呂蒙成功襲取劉備的荊州,使領土面積大大增加。
B. 用十八個成語分別描寫,十八般兵器 刀、槍、劍、戟、斧、鉞、鉤、叉、鞭、鐧、錘、撾、鎲、棍、槊、棒、
最佳答案暗箭明槍 唇槍舌劍 單槍獨馬 單槍匹馬 彈雨槍林 刀槍劍戟 刀槍入庫 荷槍實彈 橫槍躍馬 夾槍內帶棒 夾槍帶棍 臨陣磨容槍 明槍暗箭 明槍好躲,暗箭難防 明槍容易躲,暗箭最難防 明槍易躲,暗箭難防
C. 鉞開頭成語
沒找復到以鉞開頭的成制語共找到6個帶鉞的成語
斧鉞湯鑊: 斧鉞:古代軍中刑戮。湯:滾開的水。鑊:古代的大鍋。湯鑊:古代一種酷刑,把犯人投入滾水中煮死。指各種酷刑。
斧鉞之誅: 鉞:古代兵器,像大斧;誅:殺戮,殺死。用斧、鉞殺人的刑罰。泛指死刑。
刀鋸斧鉞: 古代四種刑具。借指酷刑。
白旄黃鉞: 比喻有關征戰的事。
不避斧鉞: 斧鉞:古代的兵器。不躲避斧鉞之類的兵器。形容將士英勇無畏,或烈士忠義不屈。
不辟斧鉞: 斧鉞:古代的兵器。不躲避斧鉞之類的兵器。形容將士英勇無畏,或烈士忠義不屈。
D. 杖開頭的成語
【成語】: 杖策窺園
【拼音】: zhǎng cè kuī yuán
【解釋】: 杖策:拄杖。扶著拐杖專,也要去園中看看。指屬不讀死書,而是要觀察、了解社會。
【成語】: 杖莫如信
【拼音】: zhàng mò rú xìn
【解釋】: 杖:通「仗」,憑借。可仗恃的莫過於守信用。
希望能幫你!
【成語】: 杖鉞一方
【拼音】: zhǎng yuè yī fāng
【解釋】: 鉞:古兵器。在一方手持大鉞。比喻掌握兵權或駐扎一方。
【成語】: 杖節把鉞
【拼音】: zhǎng jié bǎ yuè
【解釋】: 杖節:古代大臣出使或大將出征時,皇帝授予的權杖;鉞:古兵器。既有皇帝授予的符節,又有極大的兵權。形容權力很大。
E. 什麼的鉞的成語
鉞的成語 :
白旄黃鉞、
秉旄仗鉞、
嚴於鈇鉞、
斧鉞之誅、
刀鋸斧鉞、
斧鉞刀墨、
斧鉞湯鑊、
嚴如鈇鉞、
杖鉞一方、
不避斧鉞
F. 以鉞開頭的成語
沒找到以鉞開抄頭的成語共找到6個帶鉞的成語
斧鉞湯鑊: 斧鉞:古代軍中刑戮。湯:滾開的水。鑊:古代的大鍋。湯鑊:古代一種酷刑,把犯人投入滾水中煮死。指各種酷刑。
斧鉞之誅: 鉞:古代兵器,像大斧;誅:殺戮,殺死。用斧、鉞殺人的刑罰。泛指死刑。
刀鋸斧鉞: 古代四種刑具。借指酷刑。
白旄黃鉞: 比喻有關征戰的事。
不避斧鉞: 斧鉞:古代的兵器。不躲避斧鉞之類的兵器。形容將士英勇無畏,或烈士忠義不屈。
不辟斧鉞: 斧鉞:古代的兵器。不躲避斧鉞之類的兵器。形容將士英勇無畏,或烈士忠義不屈。
G. 鉞字開頭的成語
斧鉞湯鑊: 斧鉞:古代軍中刑戮。湯:滾開的水。鑊:古代的大鍋。湯鑊回:古代一種酷刑,把犯人答投入滾水中煮死。指各種酷刑。
斧鉞之誅: 鉞:古代兵器,像大斧;誅:殺戮,殺死。用斧、鉞殺人的刑罰。泛指死刑。
刀鋸斧鉞: 古代四種刑具。借指酷刑。
H. 鉞開頭成語接龍
斧鉞湯鑊: 斧鉞:古代軍中刑戮。湯:滾開的水。鑊:古代的大鍋。湯鑊:古版代一種酷刑,把犯人投入權滾水中煮死。指各種酷刑。
斧鉞之誅: 鉞:古代兵器,像大斧;誅:殺戮,殺死。用斧、鉞殺人的刑罰。泛指死刑。
刀鋸斧鉞: 古代四種刑具。借指酷刑。
白旄黃鉞: 比喻有關征戰的事。
不避斧鉞: 斧鉞:古代的兵器。不躲避斧鉞之類的兵器。形容將士英勇無畏,或烈士忠義不屈。
不辟斧鉞: 斧鉞:古代的兵器。不躲避斧鉞之類的兵器。形容將士英勇無畏,或烈士忠義不屈。
I. 一把斧頭一個卒一把鉞圖片猜成語
不避斧鉞_網路詞典
[讀音][bù bì fǔ yuè]
[解釋]斧鉞:古代的兵器。不躲避斧回鉞之類的兵器。形容答將士英勇無畏,或烈士忠義不屈。
[出處]東漢·班固《漢書·趙充國傳》:「愚臣伏計孰甚,不敢避斧鉞之誅,昧死陳愚,唯陛下省察。」
[例句]臣向來不以面從為忠,故今日~,直言苦諫。
[近義]視死如歸
J. 鉞開頭的四字成語
沒有這樣的成語
鉞 成語 :
秉旄仗鉞、
白旄黃鉞、
嚴於鈇鉞、
刀鋸斧鉞、
斧鉞之誅、
斧鉞湯鑊、
不辟斧鉞、
不避斧鉞、
斧鉞刀墨、
嚴如鈇鉞、
杖鉞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