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故事大全 » 大瞬的故事

大瞬的故事

發布時間: 2021-01-21 21:23:03

1. 誰有大舜的故事

據《淮南子》記載:"禹治洪水,鑿轘轅開,謂與塗與氏曰:'欲餉,聞鼓聲乃去。'禹跳石,誤中鼓,塗山氏往,見禹化為熊,慚而去。至嵩山腳下化為石,禹曰:'歸我子!'石破北方而啟生。" 傳說,古時候這里洪水滔天,吞沒了大片的土地和山川,奪去了許多人的生命。舜帝派大禹到嵩山治理洪水。禹來到嵩山後,決定在太室山與少室山之間的轘轅山打開一條疏洪瀉流的通道。那時大禹的妻子塗山氏,為了支持丈夫治水,也來到嵩山,每天給大禹縫衣做飯。一天,大禹在上工以前,對塗山氏說:"你聽見我的擊鼓聲,就來送飯。"說完,就去治水了。塗山氏准備好飯食,單等著鼓聲傳來。 大禹為了盡快鑿開山間通道,就變了一隻大熊,在山間來來往往,開山鑿石,忙碌不停,連飯都忘了吃。誰知一不小心,竟把一塊石頭踢落崖下,恰好擊在鼓上,塗山氏聽到鼓聲,急忙把准備好的飯食送到轘轅山下。可是她東張西望卻不見丈夫的蹤影,只見一隻大熊在山間跳躍治水。她心中一驚,羞慚之下便向山下跑去。跑了一陣,塗山氏跑不動了,化成了一座巨石。大禹見此情景,大呼:"還我孩子!"只聽一聲巨響,石破北方,一個男孩出生了。這個男孩就是夏朝第二代君主夏啟。石破生啟的巨石高約10米,圍長43米,人稱"啟母石"。所謂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就是指的這個地方。 由於大禹和妻子塗山氏治水有功,大禹被封為夏伯,後建都陽城。大禹和妻子死了以後,漢代為表彰啟的母親塗山氏支持丈夫治水的功績,便在中嶽嵩山72峰中的萬歲峰下,建了一座"啟母廟",並立下《啟母闕》。(

2. 關於大舜孝心的故事

大舜行孝稱一等,晚娘待他心腸狠,要他去把水井整。
只得依命去整井,誰知內用土塞井門,並不恨他晚娘容生。
他的孝心感天庭,上帝急忙差天兵,掘開黃土救他身。
後來堯帝見他孝,錦綉江山親手交,萬古千秋永留名。

3. 大舜的故事

相傳舜的家世甚為寒微,雖然是帝顓項的後裔,但五世為庶人,處於社會下層。舜的遭遇更為不幸,父親瞽叟,是個盲人,母親很早去世。瞽叟續娶,繼母生弟名叫象。舜生活在「父頑、母囂、象傲」的家庭環境里,父親心術不正,繼母兩面三刀,弟弟桀傲不馴,幾個人串通一氣,必欲置舜於死地而後快;然而舜對父母不失子道,十分孝順,與弟弟十分友善,多年如一日,沒有絲毫懈怠。舜在家裡人要加害於他的時候,及時逃避;稍有好轉,馬上回到他們身邊,盡可能給予幫助,所以是「欲殺,不可得;即求,嘗(常)在側」身世如此不幸,環境如此惡劣,舜卻能表現出非凡的品德,處理好家庭關系,這是他在傳說故事中獨具特色的一個方面。

舜家境清貧,故從事各種體力勞動,經歷坎坷。他在歷山(今山西運城市芮城縣東)耕耘種植,在雷澤(在今山西永濟市首陽鄉)打魚,在黃河之濱製作陶器,總之生計艱難,顛沛流離,為養家糊口而到處奔波。

相傳舜在20歲的時候,名氣就很大了,他是以孝行而聞名的。因為能對虐待、迫害他的父母堅守孝道,故在青年時代即為人稱揚。過了10年,堯向四岳(四方諸侯之長)征詢繼任人選,四岳就推薦了舜。堯將兩個女兒嫁給舜,以考察他的品行和能力。舜不但使二女與全家和睦相處,而且在各方面都表現出卓越的才乾和高尚的人格力量,「舜耕歷山,歷山之人皆讓畔;漁雷澤,雷澤上人皆讓居」,只要是他勞作的地方,便興起禮讓的風尚;「陶河濱,河濱器皆不苦窳」,製作陶器,也能帶動周圍的人認真從事,精益求精,杜絕粗製濫造的現象。他到了哪裡,人們都願意追隨,因而「一年而所居成聚(聚即村落),二年成邑,三年成都(四縣為都)」。堯得知這些情況很高興,賜予舜絺衣(細葛布衣)和琴,賜予牛羊,還為他修築了倉房。

舜得到了這些賞賜,瞽叟和象很是眼熱,他們又想殺掉舜,霸佔這些財物。瞽叟讓舜修補倉房的屋頂,卻在下面縱火焚燒倉房。舜靠兩只斗笠作翼,從房上跳下,倖免於難。後來瞽叟又讓舜掘井,井挖得很深了,瞽叟和象卻在上面填土,要把井堵上,將舜活埋在裡面。幸虧舜事先有所警覺,在井筒旁邊挖了一條通道,從通道穿出,躲了一段時間。瞽叟和象以為陰謀得逞,象說這主意是他想出來的,分東西時要琴,還要堯的兩個女兒給他做妻子,把牛羊和倉房分給父母。象住進了舜的房子,彈奏舜的琴,舜去見他,象大吃一驚,老大不高興,嘴裡卻說:「我思舜正鬱陶!」舜也不放在心上,一如既往,孝順父母,友於兄弟;而且比以前更加誠懇謹慎。

後來堯讓舜參預政事,管理百官,接待賓客,經受各種磨煉。舜不但將政事處理得井井有條,而且在用人方面有所改進。堯未能起用的「八元」、「八愷」,早有賢名,舜使「八元」管土地,使「八愷」管教化;還有「四凶族」,即帝鴻氏的不才子渾敦、少皞氏的不才子窮奇,顓頊氏的不才子檮杌、縉雲氏的不才子饕餮,雖然惡名昭彰,但堯未能處置,舜將「四凶族」流放到邊遠荒蠻之地。這些措施的落實,顯示出舜的治國方略和政治才幹。

經過多方考驗,舜終於得到堯的認可。選擇吉日,舉行大典,堯禪位於舜,《尚書》中稱為舜「受終於文祖」。又傳說是舜代替堯攝行天子之政,雖有天子之權,而無天子之號。與此二說差異甚大的一個傳說是,舜將堯囚禁起來,還不讓其子丹朱與他見而,舜自己做了天子,類似於後代的宮廷政變,篡權奪位。

舜執政以後,傳說有一系列的重大政治行動,一派勵精圖治的氣象。他重新修訂歷法,又舉行祭祀上帝、祭祀天地四時,祭祀山川群神的大典;還把諸侯的信圭收集起來,再擇定吉日,召見各地諸侯君長,舉行隆重的典禮,重新頒發信圭。他即位的當年,就到各地巡守,祭祀名山,召見諸侯,考察民情;還規定以後五年巡守一次,考察諸侯的改績,明定賞罰,可見舜注意與地方的聯系,加強了對地方的統治。

傳說中舜的治國方略還有一項是「象以典刑,流宥五刑」,在器物上畫出五種刑罰的形狀,起警戒作用;用流放的辦法代替肉刑,以示寬大。但又設鞭刑、撲刑、贖刑,特別是對不肯悔改的罪犯要嚴加懲治,舜把共工流放到幽州,把歡兜流放到崇山,把三苗驅逐到三危,把治水無功的鯀流放到羽山,壞人受到懲處,天下人心悅誠服。

按照《史記》所載傳說,舜攝政28年,堯才去世。舜於三年的喪事完畢之後,便讓位給堯的兒子丹朱,自己退避到南河之南。但是,天下諸侯都去朝見舜,卻不理會丹朱;打官司的人也都告狀到舜那裡,民間編了許多歌謠頌揚舜,都不把丹朱放在眼裡。舜覺得人心所向,天意所歸,無法推卸,遂回到都城登上天子之位。不過,傳說中舜的都城與堯的都城不在一個地方。據唐代孔穎達《毛詩正義》引皇甫謐所說;「舜所營都,或雲蒲坂。」蒲坂在唐代是河東縣,即今山西永濟縣。

堯死以後,舜在政治上又有一番大的興革。原已舉用的禹、皋陶、契、棄、伯夷、夔、龍、垂、益等人,職責都不明確,此時舜命禹擔任司空,治理水土;命棄擔任後稷,掌管農業;命契擔任司徒,推行教化;命皋陶擔任「士」,執掌刑法;命垂擔任「共工」,掌管百工;命益擔任「虞」,掌管山林;命伯夷擔任「秩宗」,主持禮儀;命夔為樂官,掌管音樂和教育;命龍但任「納言」,負責發布命令,收集意見。還規定三年考察一次政績,由考察三次的結果決定提升或罷免。通過這樣的整頓,「庶績咸熙」,各項工作都出現了新面貌。上述這些人都建樹了輝煌的業績,而其中禹的成就最大,他盡心治理水患,身為表率,鑿山通澤,疏導河流,終於治服了洪水,使天下人民安居樂業。當比之時,「四海之內咸戴帝舜之功」,「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呈現出前所未有的清平局面。

舜在年老的時候,認為自己的兒子商均不肖,就確定了威望最高的禹為繼任者,並由禹來攝行政事。故舜與堯一樣,都是禪位讓賢的聖王。

據說舜在堯死之後,在位39年,到南方巡守時,死於蒼梧之野,葬於江南九疑山,稱為「零陵」。

舜與堯一樣,同是先秦時期儒墨兩家推崇的古昔聖王。而舜對於儒家,又有特別的意義。儒家的學說重視孝道,舜的傳說也是以孝著稱,所以他的人格形象正好作為儒家倫理學說的典範。孟子繼孔子之後對儒學的發展有巨大貢獻,他極力推崇舜的孝行,而且倡導人們努力向舜看齊,做舜那樣的孝子。說:「舜,人也;我,亦人也。舜為法於天下,可傳於後世,我由(猶)未免為鄉人也,是則可憂也。憂之如何?如舜而已矣。」他甚至設想,舜為天子,而瞽叟殺人被捕,舜雖不會利用權力破壞刑律而將其赦免,但一定到監獄里偷偷地把父親背出來,一起逃到海濱,過無憂無慮的日子,為了共享天倫之樂而忘掉天子的地位。由於儒家的宣傳,有關舜的傳說事跡在中國文化傳統中留下極深刻的影響。

4. 有關大舜的傳說故事50字

舜王碑,人稱「舜王龍碑」,上刻七個大字「帝舜有虞氏之陵」,原在三分石上,後遷至大陽溪邊的舜廟之側。遷移之因,也有一個傳說。
相傳帝舜時,九疑山出了九條孽龍,盤距在「蟠龍洞」、「九疑岩」,危害百姓生靈。帝舜聞之南巡,走了三湘四水,看了五嶺三山,終於來到九疑山間。他帶領百姓大戰三年,斬殺了九疑岩里四條龍;接著大戰三年,斬殺了蟠龍洞里的四條龍。又大戰了三年,方斬殺了三峰石天湖池裡的老蛟龍。帝舜連續苦戰了九年,積勞成疾,終於病倒在三峰石下。在他臨終之時,大臣皋陶問他有何吩咐,他說:「不可厚葬,只要三峰石下選一黃土高地,瓦棺布衣掩埋即可。」最後他手指三峰石上的天湖池,龍駕歸天了。舜死後,人們刻了塊3000斤重的龍碑立在三峰石下。皋陶心想,此地太險惡,遷到大陽河邊為好。啟靈這天,碑太重,三十個壯漢都抬不動。這時,幾只白鶴從天空飛臨,兩頭大象從地上走來。大象用鼻子捲起墓碑就走,白鶴在前面引路。當走到熊家山黃龍洞前時,突然,從洞里出來一個白發老人,笑著說:「生在帝王城,死在九疑山,白鶴來引路,大象來抬喪。」說完搖身變成一條黃龍,張牙舞爪,不讓葬在這里。大象只好又向前走,過了馬蹄坳,穿過大桑塘,來到一座大石岩前。這大石岩十分奇特,高300丈,直上青天。岩形狀似龍,龍角龍眼龍須龍牙俱全。山下西邊有兩口龍泉。白馬仙人還將峰頂用亂石堆了一頂王冠,一條玉帶放在山上。這真是龍潛鳳棲之地。大象將龍碑一放,碑即入地3尺,端端正正立在中間。於是,將帝舜龍體下了石坎,砌上瓦棺,成群白鶴,眾四面八方銜來紫蚌殼,放滿瓦棺,這就是「瓦棺貝冢」的由來。
皋陶結廬為庵,一直守護在舜陵前。死後化作一棵青松,長在墓邊石岩上,像一位將軍威然屹立,侍衛著長眠地下的舜帝。

5. 舜的經典故

舜作為中國上古部落聯盟首領,出生於公元前2100年左右,他是黃帝八世孫,名重華,字都君,中國古代「三皇五帝」之一。根據一些歷史傳說記載,舜有一雙重瞳,善於制陶。後來得到四岳的推薦,經過重重考驗之後才得到堯的認可,最終將部落聯盟首領的位置禪位給他。

雖說關於舜辛勤勞作感動上天的事情只是以惡搞傳說,但關於「舜柯天子坐龍亭,天下百姓享太平」的民謠卻一直流傳下來了。據說歷山中依然保留著「舜帝躬耕處」、「避雨石」、「釘鈀印」等遺跡供後人瞻仰。關於舜耕的的歷史傳說最早出現於《墨子·尚賢中》:「古者舜耕歷山,陶河瀕,漁雷澤」。後來在諸子百家著述中,都有一些關於舜耕歷山的傳說。真正讓後人知道舜是在到西漢,太史公當時在《史記·五帝本紀》的整理與轉述,讓越來越多的人知道關於舜的歷史傳說。

6. 舜帝的故事

舜帝,姓姚,傳說目有雙瞳而取名「重華」,號有虞氏,故稱虞舜。死後,禪位於禹。

傳說黃帝以後,先後出了三個很出名的部落聯盟首領,名叫堯(yao2)、舜(shun4)和禹(yu3)。他們原來都是一個部落的首領,後來被推選為部落聯盟的首領。那時候,做部落聯盟首領的,有什麼大事,都要找各部落首領一起商量。堯年紀大了,想找一個繼承他職位的人。有一次,他召集四方部落首領來商議。堯說出他的打算後,有個名叫放齊的說:"你的兒子丹朱是個開明的人,繼承你的位子正合適。"堯嚴肅地說:"不行,這小子品德不好,專愛跟人爭吵。"另一個叫灌兜(huan dou)的說:"管水利的共工,工作倒做得挺不錯。"堯搖搖頭說:"共工能說會道,表面恭謹,心裡另是一套。用這號人,我不放心。」

這次討論沒有結果,堯繼續物色他的繼承人。有一次,他又把四方部落首領找來商量,要大家推薦。到會的一致推薦舜。堯點點頭說:"哦!我也聽到這個人挺好。你們能不能把他的事跡詳細說說?"

大家便把舜的情況說開了:舜的父親是個糊塗透頂的人,人們叫他瞽叟(gu sou,就是瞎老頭的意思)。舜的生母早死了,後母很壞。後母生的弟弟名叫象,傲慢得沒法說,瞽叟卻很寵他。舜生活在這樣一個家庭里,待他的父母、弟弟挺好。所有,大家認為舜是個德行好的人。

堯聽了挺高興,決定先把舜考察一下。他把自己兩個女兒娥皇、女英嫁給舜,還替舜築了糧倉,分給他很多牛羊。那後母和弟弟見了,又是羨慕,又是妒忌,和瞽叟一起用計,幾次三悉想暗害舜。

有一回,瞽叟叫舜修補糧倉的頂。當舜用梯子爬上倉頂的時候,瞽叟就在下面放起火來,想把舜燒死。舜在倉頂上一見起火,想找梯子,梯子已經不知去向。幸好舜隨身帶著兩頂遮太陽用的笠帽。他雙手拿著笠帽,像鳥張翅膀一樣跳下來。笠帽隨風飄盪,舜輕輕地落在地上,一點也沒受傷。

瞽叟和象並不甘心,他們又叫舜去淘井。舜跳下井去後,瞽叟和象就在地面上把一塊塊土石丟下去,把井填沒,想把舜活活埋在裡面。沒想到舜下井後,在井邊掘了一個孔道,鑽了出來,又安全地回家了。象不知道舜早已脫險,得意洋洋地回到家裡,跟瞽叟說:"這一回哥哥准死了,這個妙計是我想出來的。現在我們可以把哥哥的財產分一分了。"說完,他向舜住的屋子走去。哪知道,他一進屋子,舜正坐在床邊彈琴呢。象心裡暗暗吃驚,很不好意思地說:"哎,我多麼想念你呀!"舜也裝作若無其事,說:"你來得正好,我的事情多,正需要你幫助我來料理呢。"以後,舜還是像過去一樣和和氣氣對待他的父母和弟弟,瞽叟和象也不敢再暗害舜了。

堯聽了大家介紹的舜的事跡,又經過考察,認為舜確是個品德好又挺能乾的人,就把首領的位子讓給了舜。這種讓位,歷史上稱做"禪(shan)讓"。其實,在氏族公社時期,部落首領老了,用選舉的辦法推選新的首領,並不是什麼稀罕事兒。

舜接位後,也是又勤勞又儉朴,跟老百姓一樣勞動,受到大家的信任。過了幾年,堯死了,舜還想把部落聯盟首領的位子讓給堯的兒子丹朱,也是大家都不贊成。舜才正式當上了首領。

舜帝是道德文化的鼻祖,舜文化是道德文化。《史記》所載:"天下明德,皆自虞舜始"。

舜帝文化精神之魂可稱為「德為先,重教化」,舜文化是由野蠻走向文明的歷史轉折時期的中華文化。以農耕文化為內涵的炎帝文化,以政體文化為內涵的黃帝文化,以道德文化為內涵的舜文化,共同構成了中華文化三座里程碑。

九疑山是舜文化的藏精之所。《史記》載:"舜南巡狩,崩於蒼梧之野,葬於江南九疑"。在九疑這塊神奇而美麗之土地上,留下了舜帝眾多的為民服務的動人故事,留下了不少文人騷客仰游九疑山的幽怨、懷念和美好的贊譽,一代偉人毛澤東曾揮筆寫下了"九疑山上白雲飛,帝子乘風下翠微"的壯麗詩篇。

舜帝陵位於舜陵景區,是湖南省永州市寧遠縣九疑山風景區的目標人文景觀,是九疑山風景的目標人文景觀。是我國最古老的陵墓。

舜帝陵陵區由陵山(舜源峰)、舜陵廟、神道及陵園組成,佔地600餘畝。陵山舜源峰上小下大,呈覆斗狀,海拔600餘畝,氣勢恢宏。山北麓建有陵廟,陵廟坐南向北,規模宏大,佔地24644平方米。分為前後兩重院落,五進建築。陵廟內建有庄嚴肅穆的山門、午門、拜殿、正殿、寢殿、廂房。陵廟外有長200米的神道。

舜陵是中國五大古帝陵之一,是中國唯一的舜帝陵墓,乃舜帝南巡崩於蒼梧之野而葬於九疑山。陵廟祭碑廓內保存的歷代祭碑36方,它們是珍貴的歷史文物,是歷史的見證。在古木參天的陵區內,陵廟建築上的石雕、楹聯、壁繪栩栩如生,令人流連忘返。附近有娥皇峰、女英峰、美大峰、梳子峰、舜峰(三分石)、簫韶峰、斑竹岩、舜池、舜溪皆與舜帝奏九韶之樂及二妃揮淚斑竹的傳說有關。

7. 舜的故事

1、舜的故事一

他的父母和弟弟,一聽到舜富了,就頓起不良之心,設計陷害,要把舜的財產奪過來。一天,他們借修倉庫為名,想用一把火把舜燒死在倉庫里。

沒想到舜穿的是娥皇、女英給他的風衣,舜從大火中飛走了。一天,他們又借掏井為名,想投石下井把舜淹死在深井裡;沒料到舜穿了娥皇、女英給他的龍衣,又從井底遊走了。

一計不成,二計失敗,他們又借吃飯為名,酒中下毒,想要把舜毒死;然而舜有蛾皇、女英保護,事先讓他服了仙葯,毒酒下肚,也安然無事。

2、舜的故事二

當舜五十歲時,堯帝把天下大事託付給他。他總攝大權,統領百官,作了一系列轟轟烈烈的大事業。他向堯帝推薦了高陽氏蒼舒、叔達等才子八人,謂之"八愷"。

接著又舉薦了高辛氏伯奮、促堪等八位能人,謂之"八元"。這十六位賢人幫助他輔佐堯帝,把天下管理得很好;他在舉賢任能的同時,又把使勢倚強、橫暴不法的"四大凶神"作了懲處。

把號"窮奇"的共工流放到幽州,把號"渾沌"的歡兜發配到崇山,把號"桃杌"的鯀囚貶到羽山,把號"饕餮"的三苗驅逐到三危(今甘肅敦煌),於是天下大治大安。

堯帝整整用了二十七年的時間對他進行考察、培養和試用,直到完全可以放心了,這才把天下正式禪讓給他。

3、舜的故事三

舜做了堯的女婿,仍舊對父母孝順如初,可是這並沒有感化那班惡徒。後母見他成了家,有兩個漂亮的妻子和一群牛羊,國君還那麼看重他,心中萬分忌妒。

於是把象找來,母子倆策劃了一個害死舜的毒計。象早就對兩個美麗的嫂嫂垂涎三尺,所以母子一拍即合。晚上,狠婆娘跟瞎老頭一說,瞎老頭子心裡惦記著舜的財產,也點頭答應了。

一天,象來到舜家,對他說:「哥哥,爹叫你明天去幫助修修谷倉,別忘了早點來!」正在門前打麥的舜愉快地答應了。象走後,娥皇和女英忙從屋裡出來說:「不能去呀,他們要燒死你的!」

「怎麼辦呢?爹叫做事,不能不去呀!」舜有些為難。娥皇和女英想了想說:「不要緊,去吧!我們有一件繪著鳥形花紋的五綵衣裳,是當年九天玄女贈送的,你穿上它就可以化險為夷了。」

第二天一早,舜穿上五彩神衣,帶上工具便走了。幾個壞蛋見舜穿著花花綠綠的衣服來送死。心中暗自發笑。象在谷倉旁立起梯子,叫舜登上倉頂。

舜見上面確有幾處漏水的地方,就動手修補起來。這時象突然把梯子撤走,跟他母親運來一捆捆乾柴,把谷倉圍了個密密實實,然後瘋狂地將乾柴點燃,大火立刻熊熊燃燒起來。

舜在上面急忙大喊道:「爹爹,媽媽,你們這是干什麼呀?」後娘惡狠狠地獰笑道:「孩子,送你上天堂呀!你不是要做天子嗎?哈哈,哈哈……」

象一邊扇火一邊說:「你上天堂後,不用掛念嫂子,我會好好照顧她們。哈哈,哈哈……」「哈哈,哈哈……」瞎子瞽叟也跟著傻笑起來。

只有小妹妹果攵手沒有笑,站在遠處獃獃地望著。濃煙滾滾,烈火沖天。舜知道自己已經無法逃脫了,心想:自己一向孝順父母,以德感人。

沒有做過什麼虧心事,現在卻要被大火燒死,老天太無情了!想到這里,他張開雙臂,仰天高呼:「天啊,救救我吧!」

說來也怪,就在他張開雙臂、露出綵衣上的鳥形花紋時,忽然在紅亮的火光中變成了一隻五彩鳳凰,嘎嘎叫著飛上天空。

惡徒們看見這情景,一個個驚得目瞪口呆。一會兒,那隻彩鳳凰落到舜的院子,又變成了身穿五彩神衣的舜。

4、舜的故事四

谷倉下放火燒死舜的陰謀沒有得逞,可是惡徒們還不肯罷休。經過一陣子密謀,又一個罪惡的圈套預備好了。這回是瞎爹親自出馬。

「兒呀,」瞎老頭子坐在舜的炕邊,用竹竿點著地,厚著老臉說:「前些天那回事,都是你娘跟你弟弟乾的,爹不知道,我把他們罵了一頓。」舜溫順的笑了笑,沒有作聲。

「這回爹又有事來找你了,爹院子里那口井多年不淘,水都不是味了,明天你去幫助淘淘。」「爹,你放心,明天我一定早點去。」

瞽叟走後,舜把爹來找他淘井的事,告訴了妻子。兩個妻子忙說;「不能去呀,他們要淹死你的。」舜說:「爹親自來找,怎好不去呢?」

兩個妻子商量了一會兒,說:「不要緊,去吧!我們有一件繪著龍形彩紋的衣裳。是當年東海龍王贈送的。你把它穿在裡面,遇到危險,脫去外衣,就可以出現奇跡了。」

第二天早晨,舜把妻子拿出的龍形綵衣貼身穿上,帶著工具去給爹淘井。幾個惡徒一看舜沒有穿紅紅綠綠的奇裝異服,心中暗自高興,心想:這回叫你上天無路,入地無門!

象拿來一條大繩子,系在舜的腰上,把他從井口放下去。剛剛放到井的中間,繩子突然被砍斷了,舜「撲通」一聲落進井底。

可是由於他早有準備,迅速脫去外衣,奇跡果然出現了:他立刻變成了一條金鱗閃閃矯健無比的游龍,從井中鑽入地下黃泉,然後又自由自在地從另一家的井口出來了。

惡徒們把繩子割斷後,便往井裡投石填土,把一口井塞得平平實實,又在上面踩了又踩。他們以為大功已經告成,高興得簡直要發狂了。

5、舜的故事五

相傳上古舜帝為民時,曾躬耕於無錫斗山之下。斗山有舜帝美麗動人的傳說。中華民族的始祖之一舜帝,民間流傳曾在斗山躬耕,他辛勤勞動的精神感動了上天。

上天給他送來了風調雨順的天氣,還差遣大象為他耕地,燕雀為他銜谷播種。他愛護人民、造福於民:「潤天地、識氣象、憐眾生、護萬物、愛禽獸、睦友邦」。

倡導「天人協和、萬物共榮」之公德。舜還勤勤懇懇協助堯帝治理天下,埋頭辛苦工作28年,受到堯帝的信任和重用。

最後把他作為接班人,把部落聯盟首領(帝位)禪讓給舜,開創了上古史上所稱的「唐堯虞舜」太平盛世時代。

8. 關於舜的神話故事

相傳舜在20歲的時候,名氣就很大了,他是以孝行而聞名的。因為能對虐待、迫害他的父母堅守孝道,故在青年時代即為人稱揚。過了10年,堯向四岳(四方諸侯之長)征詢繼任人選,四岳就推薦了舜。堯將兩個女兒嫁給舜,以考察他的品行和能力。舜不但使二女與全家和睦相處,而且在各方面都表現出卓越的才乾和高尚的人格力量,「舜耕歷山,歷山之人皆讓畔;漁雷澤,雷澤上人皆讓居」,只要是他勞作的地方,便興起禮讓的風尚;「陶河濱,河濱器皆不苦窳」,製作陶器,也能帶動周圍的人認真從事,精益求精,杜絕粗製濫造的現象。他到了哪裡,人們都願意追隨,因而「一年而所居成聚(聚即村落),二年成邑,三年成都(四縣為都)」。堯得知這些情況很高興,賜予舜絺衣(細葛布衣)和琴,賜予牛羊,還為他修築了倉房。

舜得到了這些賞賜,瞽叟和象很是眼熱,他們又想殺掉舜,霸佔這些財物。瞽叟讓舜修補倉房的屋頂,卻在下面縱火焚燒倉房。舜靠兩只斗笠作翼,從房上跳下,倖免於難。後來瞽叟又讓舜掘井,井挖得很深了,瞽叟和象卻在上面填土,要把井堵上,將舜活埋在裡面。幸虧舜事先有所警覺,在井筒旁邊挖了一條通道,從通道穿出,躲了一段時間。瞽叟和象以為陰謀得逞,象說這主意是他想出來的,分東西時要琴,還要堯的兩個女兒給他做妻子,把牛羊和倉房分給父母。象住進了舜的房子,彈奏舜的琴,舜去見他,象大吃一驚,老大不高興,嘴裡卻說:「我思舜正鬱陶!」舜也不放在心上,一如既往,孝順父母,友於兄弟;而且比以前更加誠懇謹慎。

後來堯讓舜參預政事,管理百官,接待賓客,經受各種磨煉。舜不但將政事處理得井井有條,而且在用人方面有所改進。堯未能起用的「八元」、「八愷」,早有賢名,舜使「八元」管土地,使「八愷」管教化;還有「四凶族」,即帝鴻氏的不才子渾敦、少皞氏的不才子窮奇,顓頊氏的不才子檮杌、縉雲氏的不才子饕餮,雖然惡名昭彰,但堯未能處置,舜將「四凶族」流放到邊遠荒蠻之地。這些措施的落實,顯示出舜的治國方略和政治才幹。

9. 大舜的孝道故事

出自《史記·五帝本紀》

舜,姓姚,名重華,號有虞氏,史稱虞舜。

舜家境貧寒,幼年母親去世,後遭繼母虐待迫害,舜卻始終堅守孝道。堯帝聞後,將二女嫁與舜,考察其能力。舜表現出卓越的才乾和高尚的人格魅力,後堯帝禪讓,舜稱帝於天下。

舜(約公元前2287- 約公元前2067),軒轅黃帝八世孫。姚姓,媯氏,名重華,字都君,冀州蒲阪諸馮[1]里姚墟(今山西省永濟市虞鄉鎮)人。中華民族共同始祖之一,父系氏族社會後期東夷部落首領,「三皇五帝」之一。

生而重瞳,孝順友愛,善於制陶。得到四岳推薦,經過重重考驗,得到唐堯的認可與禪位(《竹書記年》和《韓非子》中並不記載為禪讓),建立有虞國,定都於蒲阪(今山西永濟市)。即位之後,虛懷納諫,懲罰奸佞,流放四凶(共工、獾兜、三苗、鯀)。

任賢使能,百業興旺(皋陶管理五刑,大禹治理水利、後稷主管農業、契主管五教),開創了政通人和的局面,成為中原地區最強大的部落聯盟首領。晚年聽從四岳的安排和建議,禪位於司空大禹,乘車巡行天下,卒於蒼梧郡,葬於九嶷山(零陵),謚號為舜,史稱帝舜、虞舜、舜帝。

舜帝是中華道德文化的鼻祖。《史記》所載:"天下明德,皆自虞舜始"。舜帝文化精神之魂,可稱為「德為先,重教化」,成為推動由野蠻走向文明的歷史轉捩時期的重要推手,成為中華文化三座里程碑之一。

(9)大瞬的故事擴展閱讀:

關於大舜的文獻記載

《竹書紀年五帝紀》:昔堯德衰,為舜所囚也。舜囚堯於平陽,取之帝位。舜放(流放)堯於平陽。舜囚堯,復偃塞丹朱,使不與父相見也。

《孟子》:舜生於諸馮,遷於負夏,卒於鳴條,東夷之人也。

《墨子》:古者舜耕歷山,陶河濱,漁雷澤。堯得之服澤之陽,授之政,天下平。

《管子》:舜非嚴刑罰,重禁令,而民歸之矣。

《二十四孝》舜也是二十四孝中,「孝感動天」的主角。

《韓非子之說疑》:舜逼堯,禹逼舜,湯放桀,武王伐紂,此四王者,人臣弒其君者也,而天下譽之。

《史記》:虞舜者,名曰重華。重華父曰瞽叟,瞽叟父曰橋牛,橋牛父曰句望,句望父曰敬康,敬康父曰窮蟬,窮蟬父曰帝顓頊,顓頊父曰昌意:以至舜七世矣。

自從窮蟬以至帝舜,皆微為庶人。舜,冀州之人也。舜耕歷山,漁雷澤,陶河濱,作什器於壽丘,就時於負夏。舜父瞽叟頑,母嚚,弟象傲,皆欲殺舜。舜順適不失子道,兄弟孝慈。欲殺,不可得;即求,嘗在側。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