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貓鼠故事情節
⑴ 狗貓鼠的主要內容
主要內容:這篇散文首先回擊了「現代評論派」對作者「仇貓」的誣蔑,揭露了他們卑劣的手段,然後作者說明自己「仇貓」的近因,刻畫出「貓」的主要特徵。
再以童年的追敘,交代了「仇貓」的遠因;最後批判「中庸之道」,指出它的實質是縱惡養奸;作者表面上討厭貓,實際上卻鞭撻了具有與貓類似習性的一類人,如當時社會上的一些「正人君子」、軍閥統治者的幫凶。
作者借追憶自己童年時救養的一隻可愛的隱鼠,最終卻慘遭殺害的往事,表達了對弱小者的同情和對施暴者的憎恨。此文運用反語和曲筆,以動物喻人,以議論為線索,夾敘夾議,寓意深厚。
(1)狗貓鼠故事情節擴展閱讀:
《狗貓鼠》採取托物喻人的手法而環環相扣。從「彷彿聽得有人說我是仇貓的」寫起,把現代評論派的先生們妄圖誣蔑作者魯迅是狗的丑惡用心抖露了出來;借著查考狗貓成仇的原因,既順便給了「以動機來褒貶作品的那些時髦」學者一擊。
把帝國主義、封建軍閥和它們的奴才們不如蟲蛆、不如鷙禽猛獸的本質勾畫了出來。說到自己仇貓的原因,不但理由充足,而且光明正大。
貓的兩個特點,正好同帝國主義和封建軍閥的奴才們相似。由貓的配合寫到人的配合,特地舉出去年海昌蔣氏在北京舉行婚禮的情況,不是閑筆,更不是贅疣,而是為了反封建的需要。
寫完蔣氏婚禮之後,說「我毫不生氣,這是因為無須我到場」,旋即又講到自己仇貓的原因,緊扣文章主旨。
⑵ 《朝花夕拾》中狗貓鼠的主要人物及相關情節
《朝花夕拾》中的《狗貓鼠》主要人物:魯迅
相關情節:魯迅仇貓(因為貓在捕食時一定會將獵物玩耍一番,對此他深惡痛絕;另外,貓是獅虎一族的,卻有一番媚態;最主要原因,貓吃了他的隱鼠)——仇視反動派。
這篇散文首先回擊了「現代評論派」對作者「仇貓」的誣蔑,揭露了他們卑劣的手段,然後作者說明自己「仇貓」的近因,刻畫出「貓」的主要特徵;再以童年的追敘,交代了「仇貓」的原因;最後批判「中庸之道」,指出它的實質是縱惡養奸。
作者表面上討厭貓,實際上卻鞭撻了具有與貓類似習性的一類人,如當時社會上的一些「正人君子」、軍閥統治者的幫凶。
(2)狗貓鼠故事情節擴展閱讀
此文開篇就直接寫明全篇是針對「正人君子們」攻擊作者「仇貓」而引發的,攻擊者借「狗不是仇貓的么?」妄圖以此誣蔑魯迅是狗。而魯迅立即從覃哈特博士《自然史的國民童話》一書中尋出狗貓結仇的故事,反戈一擊,把「現代評論派」之流暗喻為「沒眼力」的狗。
接著,將他們與動物比較,說:「蟲蛆也許是不幹凈的,但它們並沒有自鳴清高;鷙禽猛獸以較弱的動物為餌,不妨說是兇殘的罷,但它們從來沒有豎過公理正義的旗子,使犧牲者直到被吃的時候為止,還是一味佩服贊嘆它們。」從而深刻地揭露買辦文人「正人君子」的虛偽性。
在進一步寫到仇貓的遠因時,作者回敘了兒時聽了祖母講述的貓教老虎本領而留一手的故事,讓人認識了貓的狡猾。
再通過對鼠的描寫,表現了對大老鼠損人的厭惡和對「只有拇指那麼大」又不害人的隱鼠的同情,而當他知道被自己救活的隱鼠「被貓吃去了」以後,便立即感到「憤怒而且悲哀。決心和貓們為敵」;雖然後來知道「那隱鼠其實並非被貓所害」。
「但和貓的感情卻終於沒有融合」,這說明作者仇貓的理由從兒時到現在都是光明正大的;作者追憶童年時救養的可愛的隱鼠遭到摧殘的經歷和感受,表明了作者同情弱小者和憎惡暴虐者的態度。
結尾時在敘及眼前對付「貓們」的態度和策略時,對當時社會上縱容邪惡,不能除惡務盡的現象進行了鞭撻,同時表現了作者與軍閥斗爭到底的韌性戰斗精神。
此文採取托物喻人的手法而環環相扣。從「彷彿聽得有人說我是仇貓的」寫起,把現代評論派的先生們妄圖誣蔑作者魯迅是狗的丑惡用心抖露了出來;借著查考狗貓成仇的原因,既順便給了「以動機來褒貶作品的那些時髦」學者一擊。
又以童話故事中的有關解釋,非常巧妙地把現代評論派的先生們和「沒眼力」的狗等同了起來。接著,用「我的仇貓,是和這大大兩樣的」啟開下文,很自然地寫到了貓和自己仇貓的原因。
⑶ 狗貓鼠的故事梗概。
狗貓鼠的故事梗概:
1、這篇文章主要通過對貓和鼠的一些秉性,行為的描寫來比喻某些人。魯迅先生在文中闡述他仇貓——即不喜歡貓的原因。其實這些原因與一類人的行為,性格很相像。
2、魯迅先生清算貓的罪行:
(1)貓對自己捉到的獵物,總是盡情玩弄夠了,才吃下去;
(2)它與獅虎同族,卻時而一副媚態;
(3)它老在交配時嗥叫,令人心煩;
(4)它吃了我小時候心愛的一隻小隱鼠。雖然後來證實並非貓所害,但它後來確實吃了小兔子。
3、這篇文章取了「貓」這樣一個類型,尖銳而又形象地諷刺了生活中與貓相似的人。《狗貓鼠》代表了魯迅生活的那個年代的三個階層。
4、《狗貓鼠》是針對「正人君子」的攻擊引發的,嘲諷了他們散布的「流言」,表述了對貓「盡情折磨」弱者、「到處嗥叫」、時而「一副媚態」等特性的憎惡;
5、追憶童年時救養的一隻可愛的隱鼠遭到摧殘的經歷和感慨,表現了對弱小者的同情和對暴虐者的憎恨。《狗貓鼠》的寓意非凡,同時也可以看出魯迅小時候就是愛憎分明的,為其今後成為文壇巨匠提供了良好的本質基礎。
6、《狗·貓·鼠》是一篇在現實問題的直接激發下近似雜文的作品,這是針對「現代評論派」那些紳士們而寫的,著重在給「媚態的貓」畫像。魯迅一向對「奴性十足」的奴才深惡痛絕,用辛辣的筆調諷刺了「現代評論派」文人的「媚態的貓」式的嘴臉。
(3)狗貓鼠故事情節擴展閱讀:
狗貓鼠的創作背景:
1、1925年的五四運動,標志著共產黨領導下的反帝、反封建斗爭進入高潮。
2、魯迅支持的「女師大」學潮,是全國反帝反封建斗爭的一個組成部分。
3、圍繞著「女師大」學潮,魯迅和帝國主義、北洋軍閥及其御用文人「現代評論派」,展開了毫不妥協的斗爭。
4、魯迅寫的許多雜文揭露他們的本質,使他們露出原形。「現代評論派」以退為進,發表一系列攻擊作品,1926年2月21日,作者魯迅寫下此文予以回擊。
⑷ 魯迅狗貓鼠主要內容
《狗·貓·鼠》主要內容:
描寫了作者仇貓的原因,取了「貓」這樣一個類型,諷刺了生活中與貓相似的人。
此文開篇就直接寫明全篇是針對「正人君子們」攻擊作者「仇貓」而引發的,攻擊者借「狗不是仇貓的么?」妄圖以此誣蔑魯迅是狗。而魯迅立即從覃哈特博士《自然史的國民童話》一書中尋出狗貓結仇的故事,反戈一擊,把「現代評論派」之流暗喻為「沒眼力」的狗。
接著,將他們與動物比較,說:「蟲蛆也許是不幹凈的,但它們並沒有自鳴清高;鷙禽猛獸以較弱的動物為餌,不妨說是兇殘的罷,但它們從來沒有豎過公理正義的旗子,使犧牲者直到被吃的時候為止,還是一味佩服贊嘆它們。」從而深刻地揭露買辦文人「正人君子」的虛偽性。
在進一步寫到仇貓的遠因時,作者回敘了兒時聽了祖母講述的貓教老虎本領而留一手的故事,讓人認識了貓的狡猾。再通過對鼠的描寫,表現了對大老鼠損人的厭惡和對「只有拇指那麼大」又不害人的隱鼠的同情,而當他知道被自己救活的隱鼠「被貓吃去了」以後,便立即感到「憤怒而且悲哀。決心和貓們為敵」;雖然後來知道「那隱鼠其實並非被貓所害」。
「但和貓的感情卻終於沒有融合」,這說明作者仇貓的理由從兒時到現在都是光明正大的;作者追憶童年時救養的可愛的隱鼠遭到摧殘的經歷和感受,表明了作者同情弱小者和憎惡暴虐者的態度;結尾時在敘及眼前對付「貓們」的態度和策略時,對當時社會上縱容邪惡,不能除惡務盡的現象進行了鞭撻,同時表現了作者與軍閥斗爭到底的韌性戰斗精神。
(4)狗貓鼠故事情節擴展閱讀:
《狗·貓·鼠》是現代文學家魯迅於1926年創作的一篇散文。
這篇散文首先回擊了「現代評論派」對作者「仇貓」的誣蔑,揭露了他們卑劣的手段,然後作者說明自己「仇貓」的近因,刻畫出「貓」的主要特徵;再以童年的追敘,交代了「仇貓」的遠因;最後批判「中庸之道」,指出它的實質是縱惡養奸;作者表面上討厭貓,實際上卻鞭撻了具有與貓類似習性的一類人,如當時社會上的一些「正人君子」、軍閥統治者的幫凶。
作者借追憶自己童年時救養的一隻可愛的隱鼠,最終卻慘遭殺害的往事,表達了對弱小者的同情和對施暴者的憎恨。此文運用反語和曲筆,以動物喻人,以議論為線索,夾敘夾議,寓意深厚。
⑸ 魯迅《狗•貓•鼠》的故事梗概是什麼
《狗·貓·鼠》在這篇文章里,魯迅先生清算貓的罪行:
第一,貓對自己捉到的獵物,總是盡情玩弄夠了,才吃下去;
第二,它與獅虎同族,卻天生一副媚態;
第三,它老在嗥叫,令人心煩;第四,它吃了我小時候心愛的一隻小隱鼠,雖然後來證實並非貓所害,但我對貓是不會產生好感的,何況它後來確實吃了小兔子!
這篇文章取了「貓」這樣一個類型,追憶童年時救養的一隻可愛的隱鼠遭到摧殘的經歷和感受,尖銳而又形象地諷刺了生活中與貓相似的人。表現了對弱小者的同情和對暴虐者的憎恨。
(5)狗貓鼠故事情節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1925年的「五卅」運動,標志著共產黨領導下的反帝、反封建斗爭進入高潮。魯迅支持的「女師大」學潮,是全國反帝反封建斗爭的一個組成部分。
圍繞著「女師大」學潮,魯迅和帝國主義、北洋軍閥及其御用文人「現代評論派」,展開了毫不妥協的斗爭。魯迅寫的許多雜文揭露他們的本質,使他們露出原形。「現代評論派」以退為進,發表一系列攻擊作品,1926年2月21日,作者魯迅寫下此文予以回擊。
此文的前半篇完全是雜文筆調,而且,文中以諷刺語氣加以引用的一些話,如「負有指導青年責任的前輩」、「不好惹」等等,都摘自論敵徐志摩、陳西瀅的文章。
直待寫到後半篇,這才正式進入回憶序列:幼時夏夜在桂樹底下聽祖母講貓和虎的故事,自己如何救下被蛇追殺的隱鼠,以及聽說心愛的隱鼠被貓所吃,因而仇貓、打貓的經歷。
⑹ 狗貓鼠的主要內容
《朝花夕拾》是魯迅唯一一部回憶性散文集。包含《狗·貓·鼠》《阿長與〈山海經〉》《二十四孝圖》《五猖會》《無常》《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父親的病》《瑣記》《藤野先生》《范愛農》共計10篇。
《狗·貓·鼠》——通過對貓和鼠的一些秉性、行為的描寫來比喻所謂的「正人君子」並闡述作者仇貓的原因。
《五猖會》——對舊的教育制度和教育方法的抨擊,表達了作者對此的厭惡之情。
《無常》——描繪迷信傳說的勾魂使者,諷刺了當時自稱「正人君子」的軍閥統治文人。
《阿長與〈山海經〉》——本文通過記敘「我」兒時與長媽媽相處的八件事,刻畫了一位雖然沒有文化、粗俗、好事,但心地善良,樂於助人,對生活有著美好希望,熱心幫助孩子解決疑難的普通保姆形象,表達了作者對長媽媽的尊敬、感激和懷念,祝願之情。
《二十四孝圖》——批評封建孝道的虛偽和殘酷。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通過對百草園自由歡樂生活和三味書屋學習生活的對比,表現了兒童熱愛大自然、追求自由快樂的心理,同時對束縛兒童身心發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滿。
《父親的病》——揭露庸醫害人和對封建孝道的不認同。
《瑣記》——介紹魯迅先生沖破封建束縛,追求新知識,離家求學的一段故事。
《藤野先生》——本文回憶藤野先生對自己親切關懷和嚴格教誨,贊揚了他的政治熱忱,嚴謹治學和博大胸懷,抒發了感激和懷戀之情,並追述自己當年棄醫從文的思想變化過程,表現了思戀老師的教導,認真做人的決心。
《范愛農》——追敘作者在日本留學時和回國後與范愛農接觸的幾個生活片段,描述了范愛農在革命前不滿黑暗社會、追求革命,辛亥革命後又倍受打擊迫害的遭遇,表現了魯迅對舊民主革命的失望和對這位正直倔強的愛國者的同情和悼念。
⑺ 狗貓鼠故事梗概
狗貓鼠主要內容(一)
《狗·貓·鼠》是魯迅先生的散文名篇,取自散文集《朝花夕拾》。這篇文章主要通過對貓和鼠的一些秉性,行為的描寫來比喻某些人。魯迅先生在文中闡述他仇貓——即不喜歡貓的原因。其實這些原因與一類人的行為,性格很相像,例如寫貓捕食到比自己弱小的動物就盡情玩弄,直到玩厭了,才吃掉,就像某些人,抓住了別人的弱點或不足之處,就想盡辦法慢慢地折磨別人,好像如果不折磨夠,就不甘心一樣,如果別人犯了什麼錯,受到批評,說不定那種人就會在某個角落裡偷偷地奸笑。
狗貓鼠主要內容(二)
在這篇文章里,魯迅先生清算貓的罪行:第一,貓對自己捉到的獵物,總是盡情玩弄夠了,才吃下去;第二,它與獅虎同族,卻時而一副媚態;第三,它老在交配時嗥叫,令人心煩;第四,它吃了我小時候心愛的一隻小隱鼠。雖然後來證實並非貓所害,但「我」對貓是不會產生好感的,何況它後來確實吃了小兔子!這篇文章取了「貓」這樣一個類型,尖銳而又形象地諷刺了生活中與貓相似的人。
狗貓鼠主要內容(二)
在《狗·貓·鼠》這篇文章里,魯迅先生清算貓的罪行:第一,貓對自己捉到的獵物,總是盡情玩弄夠了,才吃下去;第二,它與獅虎同族,卻天生一副媚態;第三,它老在交配時嗥叫,令人心煩;第四,它吃了我小時候心愛的一隻小隱鼠。雖然後來證實並非貓所害,但我對貓是不會產生好感的,何況它後來確實吃了小兔子!這篇文章取了「貓」這樣一個類型,尖銳而又形象地諷刺了生活中與貓相似的人。《狗貓鼠》代表了魯迅生活的那個年代的三個階層。
《狗貓鼠》是針對「正人君子」的攻擊引發的,嘲諷了他們散布的「流言」,表述了對貓「盡情折磨」弱者、「到處嗥叫」、時而「一副媚態」等特性的憎惡;追憶童年時救養的一隻可愛的隱鼠遭到摧殘的經歷和感慨,表現了對弱小者的同情和對暴虐者的憎恨。《狗貓鼠》的寓意非凡,同時也可以看出魯迅小時候就是愛憎分明的,為其今後成為文壇巨匠提供了良好的本質基礎。《狗·貓·鼠》是一篇在現實問題的直接激發下近似雜文的作品,這是針對「現代評論派」那些紳士們而寫的,著重在給「媚態的貓」畫像。魯迅一向對「奴性十足」的奴才深惡痛絕,用辛辣的筆調諷刺了「現代評論派」文人的「媚態的貓」式的嘴臉。這是文章有明確的針對性,論戰性很濃。
⑻ 《朝花夕拾》中狗.貓.鼠那一章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情
這篇散文首先回擊了「現代評論派」對作者「仇貓」的誣蔑,揭露了他們卑劣的手段,然後作者說明自己「仇貓」的近因,刻畫出「貓」的主要特徵;再以童年的追敘,交代了「仇貓」的遠因;最後批判「中庸之道」,指出它的實質是縱惡養奸。
此文開篇就直接寫明全篇是針對「正人君子們」攻擊作者「仇貓」而引發的,攻擊者借「狗不是仇貓的么?」妄圖以此誣蔑魯迅是狗。而魯迅立即從覃哈特博士《自然史的國民童話》一書中尋出狗貓結仇的故事,反戈一擊,把「現代評論派」之流暗喻為「沒眼力」的狗。
接著,將他們與動物比較,說:「蟲蛆也許是不幹凈的,但它們並沒有自鳴清高;鷙禽猛獸以較弱的動物為餌,不妨說是兇殘的罷,但它們從來沒有豎過公理正義的旗子,使犧牲者直到被吃的時候為止,還是一味佩服贊嘆它們。」從而深刻地揭露買辦文人「正人君子」的虛偽性。
在進一步寫到仇貓的遠因時,作者回敘了兒時聽了祖母講述的貓教老虎本領而留一手的故事,讓人認識了貓的狡猾。再通過對鼠的描寫,表現了對大老鼠損人的厭惡和對「只有拇指那麼大」又不害人的隱鼠的同情,而當他知道被自己救活的隱鼠「被貓吃去了」以後,便立即感到「憤怒而且悲哀。決心和貓們為敵」;雖然後來知道「那隱鼠其實並非被貓所害」。
「但和貓的感情卻終於沒有融合」,這說明作者仇貓的理由從兒時到現在都是光明正大的;作者追憶童年時救養的可愛的隱鼠遭到摧殘的經歷和感受,表明了作者同情弱小者和憎惡暴虐者的態度;結尾時在敘及眼前對付「貓們」的態度和策略時,對當時社會上縱容邪惡,不能除惡務盡的現象進行了鞭撻,同時表現了作者與軍閥斗爭到底的韌性戰斗精神。
(8)狗貓鼠故事情節擴展閱讀:
《朝花夕拾》原名《舊事重提》,是現代文學家魯迅的散文集,收錄魯迅於1926年創作的10篇回憶性散文,1928年由北京未名社出版,現編入《魯迅全集》第2卷。
此文集作為「回憶的記事」,多側面地反映了作者魯迅青少年時期的生活,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經過。前七篇反映他童年時代在紹興的家庭和私塾中的生活情景,後三篇敘述他從家鄉到南京,又到日本留學,然後回國教書的經歷。
揭露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種種丑惡的不合理現象,同時反映了有抱負的青年知識分子在舊中國茫茫黑夜中,不畏艱險,尋找光明的困難歷程,以及抒發了作者對往日親友、師長的懷念之情 。
文集以記事為主,飽含著濃烈的抒情氣息,往往又夾以議論,做到了抒情、敘事和議論融為一體,優美和諧,朴實感人。作品富有詩情畫意,又不時穿插著幽默和諷喻;形象生動,格調明朗,有強烈的感染力 。
《朝花夕拾》里作者魯迅用夾敘夾議的方法,以青少年時代的生活經歷為線索,真實生動地敘寫了自己從農村到城鎮,從家庭到社會,從國內到國外的一組生活經歷,抒發了對往昔親友和師長的懷念之情,同時也對舊勢力、舊文化進行了嘲諷和抨擊。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朝花夕拾
⑼ 朝花夕拾 狗貓鼠 主要內容
《狗·貓·鼠》描寫了作者仇貓的原因,取了「貓」這樣一個類型,諷刺了生活中與貓相似的人。
《狗·貓·鼠》首先回擊了「現代評論派」對作者「仇貓」的誣蔑,揭露了他們卑劣的手段,然後作者說明自己「仇貓」的近因,刻畫出「貓」的主要特徵;
再以童年的追敘,交代了「仇貓」的遠因;最後批判「中庸之道」,指出它的實質是縱惡養奸;作者表面上討厭貓,實際上卻鞭撻了具有與貓類似習性的一類人,如當時社會上的一些「正人君子」、軍閥統治者的幫凶。
作者借追憶自己童年時救養的一隻可愛的隱鼠,最終卻慘遭殺害的往事,表達了對弱小者的同情和對施暴者的憎恨。
(9)狗貓鼠故事情節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及鑒賞:
1925年的「五卅」運動,標志著共產黨領導下的反帝、反封建斗爭進入高潮。魯迅支持的「女師大」學潮,是全國反帝反封建斗爭的一個組成部分。圍繞著「女師大」學潮,魯迅和帝國主義、北洋軍閥及其御用文人「現代評論派」,展開了毫不妥協的斗爭。
魯迅寫的許多雜文揭露他們的本質,使他們露出原形。「現代評論派」以退為進,發表一系列攻擊作品,1926年2月21日,作者魯迅寫下此文予以回擊。
此文採取托物喻人的手法而環環相扣。從「彷彿聽得有人說我是仇貓的」寫起,把現代評論派的先生們妄圖誣蔑作者魯迅是狗的丑惡用心抖露了出來;
借著查考狗貓成仇的原因,既順便給了「以動機來褒貶作品的那些時髦」學者一擊,又以童話故事中的有關解釋,非常巧妙地把現代評論派的先生們和「沒眼力」的狗等同了起來。
接著,用「我的仇貓,是和這大大兩樣的」啟開下文,很自然地寫到了貓和自己仇貓的原因。在此之下所插進的「其實人禽之辨,本不必這樣嚴」一個自然段,貌似多餘。
而其實把矛頭對准了現代評論派,尤其是「蟲蛆也許是不幹凈的,但它們並沒有自鳴清高:鷙禽猛獸以較弱的動物為餌,不妨說是兇殘的罷,但它們從來就沒有豎過『公理一正義』的旗子……」等語,把帝國主義、封建軍閥和它們的奴才們不如蟲蛆、不如鷙禽猛獸的本質勾畫了出來。
說到自己仇貓的原因,不但理由充足,而且光明正大。貓的兩個特點,正好同帝國主義和封建軍閥的奴才們相似。由貓的配合寫到人的配合,特地舉出去年海昌蔣氏在北京舉行婚禮的情況,不是閑筆,更不是贅疣,而是為了反封建的需要。
寫完蔣氏婚禮之後,說「我毫不生氣,這是因為無須我到場」,旋即又講到自己仇貓的原因,緊扣文章主旨。
⑽ 狗貓鼠的故事梗概
狗貓鼠主要內容在這篇文章里、時而「一副媚態」等特性的憎惡。追憶童年時救養的一隻可愛的隱鼠遭到摧殘的經歷和感慨,表現了對弱小者的同情和對暴虐者的憎恨。
它老在交配時嗥叫,尖銳而又形象地諷刺了生活中與貓相似的人,魯迅先生清算貓的罪行。嘲諷了他們散布的「流言」,表述了對貓「盡情折磨」弱者、「到處嗥叫」,令人心煩。總是盡情玩弄夠了,才吃下去。
《狗貓鼠》代表了魯迅生活的那個年代的三個階層。
《狗貓鼠》是針對「正人君子」的攻擊引發的。其實這些原因與一類人的行為,貓對自己捉到的獵物。
在《狗·貓·鼠》這篇文章里,魯迅先生清算貓的罪行。這篇文章取了「貓」這樣一個類型,卻時而一副媚態,但我對貓是不會產生好感的,何況它後來確實吃了小兔子
它與獅虎同族,令人心煩,例如寫貓捕食到比自己弱小的動物就盡情玩弄,直到玩厭了,才吃掉,就像某些人,抓住了別人的弱點或不足之處,就想盡辦法慢慢地折磨別人,性格很相像狗貓鼠。
《狗·貓·鼠》是魯迅先生的散文名篇,取自散文集《朝花夕拾》。
這篇文章主要通過對貓和鼠的一些秉性,行為的描寫來比喻某些人。魯迅先生在文中闡述他仇貓——即不喜歡貓的原因,如果別人犯了什麼錯,貓對自己捉到的獵物。
《狗·貓·鼠》是一篇在現實問題的直接激發下近似雜文的作品,這是針對「現代評論派」那些紳士們而寫的,著重在給「媚態的貓」畫像。
《狗貓鼠》的寓意非凡,同時也可以看出魯迅小時候就是愛憎分明的,為其今後成為文壇巨匠提供了良好的本質基礎,它吃了我小時候心愛的一隻小隱鼠,卻天生一副媚態,尖銳而又形象地諷刺了生活中與貓相似的人,好像如果不折磨夠,就不甘心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