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故事大全 » 掘地見母的故事

掘地見母的故事

發布時間: 2021-01-17 13:41:48

1. 東周列國故事《掘地見母》是成語故事嗎

並不能算是成語故事,最多也就是歷史孝道的典故

2. 司馬遷史記中感人的故事

程嬰救孤兒,荊軻刺秦王,聶政刺殺俠累,豫讓刺趙襄子,項羽烏江自刎,伯夷,叔齊餓死首陽山,屈原跳江,田橫自殺,500壯士隨其死,韓信胯下之辱,

3. 鄭庄公掘地見母的故事由來

《左傳·隱公元年》記載:鄭庄公弟兄二人,母親武姜因生庄公時與尋常不同(鄭庄公是武姜在睡眠中生下的,醒後方知,先是生下來腳,最後才生下頭,驚嚇了姜氏,所以姜氏不喜歡他,荒謬地說他是「大逆不道」,倒著生的,天生的不孝。所以鄭武功為其取名「寤生」),因此對他心生厭惡,取名「寤生」),相反對其弟弟叔段卻百般寵愛。按照古制,寤生是老大順理成章地繼承了王位,成為鄭國君主。母親武姜更加心懷不滿,千方百計培養叔段的勢力,以便強大後取代庄公。於是她就替叔段請求封地想要制邑(今鄭州上街),庄公不同意,武姜又請庄公把叔段封到京襄城(今滎陽),庄公同意了。叔段到京後,稱京城太叔,招兵買馬,修築城牆,准備謀反。卿士祭仲發現後告訴了庄公,庄公說:「只要我母親武姜願意,有什麼關系。」祭仲說:「武姜沒有滿足的時候,不如早點把他們安置個合適的地方,不然就難對付了。」庄公說:「多行不義必自斃。你等著瞧吧!」鄭庄公二十二年(公元前722年),叔段認為時機成熟,就和母親商量謀反日期,武姜作出決定後就回信給叔段,讓他立即起兵, 自己做為內應。此時,鄭庄公早已發現他倆的陰謀,截獲了密信。拿到證據後,鄭庄公即派公孫呂率二百輛兵車包圍了京襄城,叔段措手不及倉皇逃至鄢陵,又被庄公追殺而被迫逃到共城(今河南輝縣)後自殺。
這樣以來,庄公對武姜更加不滿,揚言「我倆不到黃泉不再見面」。庄公就把武姜送到城潁(今河南襄城東北)居住 。過了一段時間,庄公有些後悔,在設宴招待管潁地的官員潁考叔時,潁考叔想和解他們母子的關系,於是在用餐時把一些好吃的東西藏在了袖子里。庄公感到非常奇怪,就問:「這是何意?」潁考叔說:「我母親常年在鄉下沒吃過君主賜的飯食,我想給她帶一些回去,以表示我的一片孝心。」鄭庄公就講了與自己母親關系破裂的經過。穎考叔說:「這好辦。我們可以掘地道至黃泉,築成甬道和庭室,在那裡,你們不就可以見面了嗎?」庄公深感此法妥當,就委託潁考叔辦理此事。於是潁考叔迅速行動,在城潁 (1)很快挖成了一個地道,請庄公和母親在那裡見面。母子二人見面後抱頭痛哭,從此言歸於好。這即是著名的「掘地見母」故事的由來。
潁考叔可以說是道德與智慧兼備的人才了。
(1)城潁:位於襄城縣潁橋回族鎮西北。
《辭海》載:「城潁,古邑名,春秋鄭地,今河南襄城東北。」

4. 司馬遷史記中的故事

1 四面楚歌
公元前202年,項羽和劉邦原來約定以鴻溝(在今河南榮縣境賈魯河)東西邊作為界限,互不侵犯。後來劉邦聽從張良和陳平的規勸,覺得應該趁項羽衰弱的時候消滅他,就又和韓信、彭越、劉賈會合兵力追擊正在向東開往彭城(即今江蘇徐州) 的項羽部隊。終於布置了幾層兵力,把項羽緊緊圍在垓下(在今安徽靈璧縣東南)。這時,項羽手下的兵士已經很少,糧食又沒有了。夜間聽見四面圍住他的軍隊都唱起楚地的民歌,不禁非常吃驚地說:「劉邦已經得到了楚地了嗎? 為什麼他的部隊裡面楚人這么多呢?」說著,心裡已喪失了鬥志,便從床上爬起來,在營帳裡面喝酒,以酒解憂,自己吟了一首詩,詩曰:「力量能搬動大山啊氣勢超壓當世,時勢對我不利啊駿馬不能賓士。駿馬不能賓士啊如何是好,虞姬虞姬啊我怎樣安排你!」,並和他最寵愛的妃子虞姬一同唱歌。唱完,直掉眼淚,在一旁的人也非常難過,都覺得抬不起頭來。虞姬自刎於項羽的馬前,項羽英雄末路,帶了800餘名騎士突圍,最終只餘下28人。他感到無顏面對江東父老,最終自刎於江邊,劉邦獨攬天下。
因為這個故事裡面有項羽聽見四周唱起楚歌,感覺吃驚,接著又失敗自殺的情節,所以以後的人就用「四面楚歌」這句話,形容人們遭受各方面攻擊或逼迫的人事環境,而致陷於孤立窘迫的境地。 凡是陷於此種境地者,其命運往往是很悲慘的,例如某人因經常與壞人為伍,不事生產,游手好閑;但後來卻破那些壞人逼迫的無以為生,求助於別人時,別人也應他平日行為太壞,絕不同情更不理睬,這人所處的境地便是「四面楚歌」。又如學校里討論學術問題,其學生不學無術(成語,意即沒有學術) 、信口雌黃、顛倒是非,同學們群起而攻之,這學生便完全處於孤立地位,這也可叫做 「四面楚歌」。在我們的人生歷程上,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好好的做人,腳踏實地的做事,若是行差踏錯,就未免要遭受「四面楚歌」的厄運了。

《史記 項羽本紀》

2 背水一戰
韓信,淮陰(今江蘇清江西南)人。他是漢王劉邦手下的大將。為了打敗項羽,奪取天下,他為劉邦定計,先攻取了關中,然後東渡黃河,打敗並俘虜了背叛劉邦、聽命於項羽的魏王豹,接著往東攻打趙王歇。
韓信的部隊要通過一道極狹的山口,叫井徑口。趙王手下的謀士李左軍主張一面堵住井陘口,一面派兵抄小路切斷漢軍的輜重糧草,韓信的遠征部隊沒有後援,就一定會敗走;但大將陳余不聽,仗著兵力優勢,堅持要與漢軍正面作戰。 韓信了解到這一情況,非常高興。他命令部隊在離井陘三十里的地方安營,到了半夜,讓將士們吃些點心,告訴他們打了勝仗再吃飽飯。隨後,他派出兩千輕騎從小路隱蔽前進,要他們在趙軍離開營地後迅速沖入趙軍營地,換上漢軍旗號;又派一萬軍隊故意背靠河水排列陣勢來引誘趙軍。
到了天明,韓信率軍發動進攻,雙方展開激戰。不一會,漢軍假意敗回水邊陣地,趙軍全部離開營地,前來追擊。這時,韓信命令主力部隊出擊,背水結陣的士兵因為沒有退路,也回身猛撲敵軍。趙軍無法取勝,正要回營,忽然營中已插遍了漢軍旗幟,於是四散奔逃。漢軍乘勝追擊,打了一個大勝仗。 在慶祝勝利的時候,將領們問韓信:「兵法上說,列陣可以背靠山,前面可以臨水澤,現在您讓我們背靠水排陣,還說打敗趙軍再飽飽地吃一頓,我們當時不相信,然而竟然取勝了,這是一種什麼策略呢?」
韓信笑著說:「這也是兵法上有的,只是你們沒有注意到罷了。兵法上不是說『陷之死地而後生,置之亡地而後存』嗎?如果是有退路的地方,士兵都逃散了,怎麼能讓他們拚命呢!」
這個故事演化出成語「背水一戰」,多用於軍事行動,也可用於比哺有「決戰」性質的行動。
《史記 淮陰侯列傳》

5. 挖地見母的京劇故事

京劇《掘地見母》取材於《東周列國志》。主要描寫了戰國時期鄭庄公掘地見母版的始權
末由來。鄭庄公寤生降生時,其母姜氏因難產險些喪命,故對其不甚喜愛,而獨寵次子段,並屢次向鄭武公進言,稱段之賢,欲立為世子,武公以「長幼有序,不可紊亂」為由拒之,終立寤生為嗣,僅將共城賜與段作為封地。及武公逝,寤生即位,是為鄭庄公。姜氏迫其將鄭國重地京邑賜封於段。段恃母寵,驕縱不法,常有違制之舉,因其反跡未顯,又礙於其母在堂,庄公作冷眼旁觀,縱有朝臣勸諫,只以兄弟之情推託。上卿公子呂私叩宮門獻計:假言朝周,促段速反,以便翦除。庄公從其計。姜氏不知真相,傳密柬令段興兵,奪鄭為君。段依言而行,不料中計,京城失守,逃奔無路,自盡而亡。庄公深恨母助弟叛逆,將其幽於潁邑,並設誓「不至黃泉,無相見也。」後又萌生悔意。智人潁考叔以鴞鳥食親、懷肉奉母之事,探知其思母之情,遂獻「掘地及泉」之計,庄公大喜,令於牛脾山下掘地及泉,泉旁建室,終得與母姜氏地室相見,迎歸奉養,傳為千古佳話。

6. 《左傳》里很著名的故事都有什麼

1.曹劌論戰——曹劌和魯庄公坐一輛戰車在長勺與齊軍作戰。庄公要擊鼓,曹劌制止。齊軍三次擊鼓後,曹劌同意擊鼓。齊軍大敗。庄公要追齊軍,曹劌制止。他看齊軍車跡,登上戰車望齊軍隊形後,才說「可以」,就追擊了齊軍。

2.鄭伯克段於鄢——主要講述魯隱公元年(公元前722年)鄭庄公同其胞弟共叔段之間為了奪國君君權位而進行的一場你死我活的斗爭。鄭庄公設計並故意縱容其弟共叔段與其母武姜,其弟驕縱,於是欲奪國君之位,庄公便以此討伐共叔段。庄公怨其母偏心,將母親遷於穎地。後來自己也後悔了,又有穎考叔規勸,母子又重歸於好。

3.燭之武退秦師——公元前630年,秦、晉借口鄭國曾對晉文公無禮且與楚國親近,而合攻鄭國,在自己的國家(鄭國)危難面前,燭之武前往敵國交涉,於強秦面前,其不卑不亢,能言善辯,終於使秦國從鄭國退兵。

4.齊晉案之戰——齊晉鞌之戰發生於公元前589年。當時,晉國的執政卿士郤克為報齊國戲辱之仇,借魯、衛求援之機,發兵攻齊。主戰場為鞌,故史稱「鞌之戰」。這場戰爭以晉國勝利而告終,但大大消耗了交戰雙方的實力

5.子產不毀鄉校——子產把鄉校作為獲取群眾議論政事的反饋信息的場所,而且注意根據來自公眾的意見,調整自己的政策和行為。子產執政後,重視聽取百姓的議論,還把刑書鑄在鼎上公告於世,努力疏通統治者與被統治者之間的關系,頗得百姓的愛戴,從而使鄭國強盛起來。

(6)掘地見母的故事擴展閱讀

《春秋左氏傳》(The Spring and Autumn Annals),原名《左氏春秋》,漢朝時又名《春秋左氏》、《春秋內傳》,漢朝以後才多稱《左傳》。

《左傳》相傳是春秋末年魯國的左丘明為《春秋》做註解的一部史書,與《公羊傳》、《穀梁傳》合稱「春秋三傳」。也是中國第一部敘事詳細的編年體史書,共三十五卷,是儒家經典之一且為十三經中篇幅最長的,在四庫全書中列為經部。記述范圍從公元前722(魯隱公元年)至公元前468(魯哀公二十七年)。

《左傳》以《春秋》為本,並採用《周志》、《晉乘》、《鄭書》、《楚杌》等列國資料,通過記述春秋時期的具體史實來說明《春秋》的綱目。司馬遷《史記·十二諸侯年表》說:"魯君子左丘明懼弟子人人異端,各安其意,失其真,故因孔子史記具論其語,成左氏春秋。"

桓譚《新論》進一步認為:"《左氏》經之與傳,猶衣之表裡,相持而成,經而無傳,使聖人閉門思之十年不能知也。"楊伯峻在《左傳》一文中歸結《左傳》傳《春秋》的方式共有四種:即"說明《春秋》書法、用事實補充《春秋》、訂正《春秋》的錯誤和增加無經的傳文。"

另有一種觀點認為《左傳》是一部獨立的史書,和《春秋》沒有直接的聯系,西漢的今文經博士即"謂《左氏》為不傳《春秋》"。晉人王接說:"接常謂《左氏》辭義贍富,自是一家書,不主為經發;《公羊》附經立傳,經所不書,傳不妄發,於文為儉,通經為長。"

陳商說:"孔聖修經,褒貶善惡,類例分明,法家也;左丘明為魯史,載述時政……以日系月……本非扶助聖言,緣飾經旨,蓋太史氏之流也……夫子所以為經,當與《詩》、《書》、《周易》等列;丘明所以為史,當與司馬遷、班固等列。"

清人劉逢祿、皮錫瑞均認為《左傳》是一部獨立的史書,皮錫瑞在《經學通論·春秋》充分肯定了王接之說,並且引用庄公二十六年《傳》:「秋,虢人侵晉。冬,虢人又侵晉。」杜預《集解》雲:「此年《經》、《傳》各自言其事者,或《經》是直文,或策書雖存而簡牘散落,不究其本末,故《傳》不復申解,但言傳事而已。」。

《左傳》有不少解經的內容,例如「君子曰」、「五十凡」等,但很明顯是加工的痕跡,多數都沒有與傳文融為一體。宋人林栗說:「《左傳》凡言君子曰是劉歆之辭。」

《春秋》的一些經文沒有相應的《左傳》傳文,例如《春秋·隱公二年》:「十有二月乙卯,夫人子氏薨。」杜預注:「無傳。」《左傳》的傳文沒有相應的《春秋》經文,例如《左傳·襄公十五年》:「(冬)鄭公孫夏如晉奔喪,子蟜送葬。」此條無相應的《春秋》經文。亦有「《經》、《傳》不盡同」「《經》後之《傳》」者。

7. 掘地見母的故事概述

據《左傳·隱公元年》記載:鄭庄公弟兄二人,母親武姜因生庄公時與尋常不同(鄭庄公是武姜在睡眠中生下的,醒後方知,先是生下來腳,最後才生下頭,驚嚇了姜氏,所以姜氏不喜歡他,荒謬地說他是「大逆不道」,倒著生的,天生的不孝。所以鄭武功為其取名「寤生」),因此對他心生厭惡,取名「寤生」),因此對他心生厭惡,取名「寤生」,相反對其弟弟叔段卻百般寵愛。按照古制,寤生是嫡長子,所以順理成章地繼承了王位,成為鄭國君主。母親武姜更加心懷不滿,千方百計培養叔段的勢力,以便強大後取代庄公。於是她就替叔段請求封地想要制邑(今鄭州上街),庄公不同意,武姜又請庄公把叔段封到襄城,庄公同意了。叔段到京後,稱京城太叔,招兵買馬,修築城牆,准備謀反。卿士祭仲發現後告訴了庄公,庄公說:「只要我母親武姜願意,有什麼關系。」祭仲說:「武姜沒有滿足的時候,不如早點把他們安置個合適的地方,不然就難對付了。」庄公說:「多行不義必自斃。你等著瞧吧!」鄭庄公二十二年(公元前72 2年),叔段認為時機成熟,就和母親商量謀反日期,武姜作出決定後就回信給叔段,讓他立即起兵, 自己做為內應。此時,鄭庄公早已發現他倆的陰謀,截獲了密信。拿到證據後,鄭庄公即派公孫呂率二百輛兵車包圍了京襄城,叔段措手不及倉皇逃至鄢陵,又被庄公追殺而被迫逃到共城(今河南輝縣)後自殺。
這樣一來,庄公對武姜更加不滿,揚言「我倆不到黃泉不再見面」。庄公就把武姜送到城潁 (今襄城潁陽)居住(1)。過了一段時間,庄公有些後悔,在設宴招待管潁地的官員潁考叔時,潁考叔想和解他們母子的關系,於是在用餐時把一些好吃的東西藏在了袖子里。庄公感到非常奇怪,就問:「這是何意?」潁考叔說:「我母親常年在鄉下沒吃過君主賜的飯食,我想給她帶一些回去,以表示我的一片孝心。」鄭庄公就講了與自己母親關系破裂的經過。穎考叔說:「這好辦。我們可以掘地道至黃泉,築成甬道和庭室,在那裡,你們不就可以見面了嗎?」庄公深感此法妥當,就委託潁考叔辦理此事。於是潁考叔迅速行動,在襄城很快挖成了一個地道,請庄公和母親在那裡見面。母子二人見面後抱頭痛哭,從此言歸於好。這即是著名的「掘地見母」故事的由來。
(1)城潁:位於襄城縣潁橋回族鎮西北。《辭海》載:「城潁,古邑名,春秋鄭地,今河南襄城東北。」

8. 出自史記中有什麼故事

一 黃帝戰蚩尤
二 堯舜禪讓
三 大禹治水
四 紂王暴虐
五 姜太公釣魚
六 不食周粟
七 烽火戲諸侯
八 掘地見母
九 借道滅虢國
十 重用百里侯
十一 重耳流亡
十二 靈輒救趙盾
十三 楚莊王納諫
十四 趙氏孤兒
十五 晏嬰出使
十六 鐵面無私
十七 伍子胥復仇
十八 專諸刺王僚
十九 孫武練兵
二十 卧薪嘗膽
二十一 三家分晉
二十二 西門豹祭河神
二十三 神醫扁鵲
二十四 鄒忌進諫
二十五 圍魏救趙
二十六 商鞅變法
二十七 兼愛非攻
二十八 合縱聯諸侯
二十九 連橫促強秦
三十 屈原投江
三十一 雞鳴狗盜
三十二 巧布火牛陣
三十三 胡服騎射
三十四 完璧歸趙
三十五 將相和
三十六 紙上談兵
三十七 毛遂自薦
三十八 竊符救趙
三十九 奇貨可居
四十 興修鄭國渠
四十一 甘羅拜上卿
四十二 韓非之死
四十三 荊軻刺秦王
四十四 大興文治
四十五 蒙恬築長城
四十六 陳勝吳廣起義
四十七 李斯冤死
四十八 項梁渡江
四十九 破釜沉舟
五十 鴻門宴
五十一 胯下受辱
五十二 論得天下
五十三 病床問相
五十四 疑而用之
五十五 呂後亂朝
五十六 悔失晁錯
五十七 李廣射匈奴
五十八 相如賦美辭
五十九 張騫出使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