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故事大全 » 飛了的故事

飛了的故事

發布時間: 2021-01-16 03:59:00

㈠ 敦煌飛天的故事

敦煌飛天:

佛教傳入中國後,與中國的道教交流融合。在佛教初傳不久的魏晉南北朝時,曾經把壁畫中的飛仙亦稱為飛天,是飛天、飛仙不分。後業隨著佛教在中國的深入發展,佛教的飛天、道教的飛仙在藝術形象上互相融合。

現在指的敦煌飛天就是畫在敦煌石窟中的飛神,後來成為中國獨有的敦煌壁畫藝術的一個專用名詞。

敦煌飛天從起源和職能上說,它不是一位神。它是乾闥婆與緊那羅的復合體。乾闥婆是印度梵語的音譯,意譯為樂神。由於他周身散發香氣,又叫香間神,緊那羅是印度古梵文的音譯,意譯為歌神。乾闥婆和緊那羅原來是印度古神話和婆羅門教中的娛樂神和歌舞神。

神話傳說中說他們一個善歌,一個善舞,形影不離,融洽和諧,是恩愛的夫妻。後來被佛教吸收,化為天龍八部眾神中的兩位天神。唐代慧琳〈音義〉上解釋說:「真陀羅,古作緊那羅,間樂天,有微妙間響,能微妙音響,能作歌舞。

男則馬首人身,能歌;女則端正,能舞。次此天女,多與乾闥婆為妻也。」乾闥婆與緊那羅被佛教列入天龍八部神後,隨著佛教理論和藝術審美以及藝術創作的發展需要,由原來的馬頭人峰的猙獰面目,逐漸演化為眉清目秀,體態俏麗,翩翩起舞,翱翔天空的天人飛仙了。

乾闥婆和緊那羅最初在佛教天龍八部眾神中的職能中有區別的。乾闥婆---樂神的任務是在佛教凈土世界裡散香氣,為佛獻花、供寶、作禮贊,棲身於花叢,飛翔於天宮,緊那羅---- 歌神的任務是在佛國凈土世界裡,為佛陀、菩薩、眾神、天人奏樂歌舞,居住在天宮,不能飛翔於去霄,後來乾闥婆和緊那羅的職能混為一體;

乾闥婆亦演奏樂器,載歌載舞;緊那羅亦沖出天宮,飛翔雲霄。乾闥婆和緊那羅男女不分,合為一體,化為後世的敦煌飛天。莫高窟西魏時已出現了持樂歌舞的飛天。隋代以後,乾闥婆和緊那羅混為一體,已無法分辯了。

只是音樂界、舞蹈界寫文章時,為了把他們和樂伎加以區別,把早期天宮奏樂的乾闥婆定名為天宮樂伎,把後來合為一體、持樂歌舞的飛天定名為飛天伎樂。

敦煌飛天從藝術形象上說,它不是一種文化的藝術形象,而是多種文化的復合體。飛天的故鄉雖在印度,但敦煌飛天卻是印度文化、西域文化、中原文化共同孕育成的。它是印度佛教天人和中國道教羽人、西域飛天和中原飛天長期交流、事融合為一,具有中國文化特色的飛天。

它是不長翅磅的不生羽毛、沒有圓光、藉助彩雲而不依靠彩雲,主要憑借飄曳的衣裙、飛舞的綵帶而凌空翱翔的飛天。敦煌飛天是中國藝術家最天才的創作,是世界美術史上的一個奇跡。

(1)飛了的故事擴展閱讀:

敦煌飛天的鼎盛時期:

從初到晚唐(公元618--970年),貫穿整個唐代,大約300年。 敦煌飛天是在本民族傳文化藝術的基礎上,不斷吸收印度飛天的成分,融合西域、中原飛天的成就,發展創作出來的。

從十六國起,歷經北涼、北魏、西魏、北周、隋代五個朝代,百年的時間,完成了敦煌飛天中外、東西、南北的互相交流、吸收、融合、完成了中國化歷程。

到了唐代,敦煌飛天進入成熟時期,藝術形象達到了最完美的階段。這時期的敦煌飛天已少有印度、西域飛天的風貌,是完全中國化的飛天。唐代是莫高窟大型經變畫最多的朝代,窟內的四壁幾乎都被大型經變畫佔領。

飛天亦主要畫在大型經變畫之中。在題材上,一方面表現大型經變畫中的佛陀說法場面,散花、歌舞、禮贊作供養;另一方面表現大型經變一中佛國天界---「西方凈土」、「東方凈土」等極樂世界的歡樂。

飛天飛繞在佛陀的頭頂,或飛翔在極樂世界的上空,有的腳踏彩雲,徐徐降落;有的昂首振臂、騰空而上;有的手捧鮮花,直沖雲霄;有的手托花盤,橫空飄游。飄曳的衣裙 ,飛卷的舞帶,真如唐代大詩人李白詠贊仙女詩:「素手把芙蓉,虛步躡太清。

霓裳曳廣帶,飄浮升天行」描寫的詩情畫意。敦煌研究院的墳家們把敦煌石窟的唐代藝術,劃分為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個階段。把這四個階段又劃分為前後兩個時期:初、盛唐為前期,即唐王朝直接統治敦煌地區埋藏(公元618--781年);

中、晚唐為後期,即吐蕃族占敦煌地區,和河西歸義軍節度使張議潮管轄敦煌地區時期(公元781--907年)。 藝術風格最能體現時代的政治、經濟、社會形態。唐代前期的飛天具有奮發進取、豪邁有力、自由奔放、奇姿異態。變化無窮的飛動之美。

這與唐王朝前期開明的政治,強大的國力,繁榮的經濟,豐富的文化,開放的國奮發進取的時代精神是一致的。 最具有唐代前期風格中特點的飛天,是畫在初唐第321窟的雙飛天,和盛唐第320窟中的四飛天。

㈡ 關於飛行的故事

《試圖飛翔的鴨子》

一隻鴨子在遼闊的平原上練習飛翔,它天天想像著像老鷹一樣能夠展翅飛翔在天空,可是它一次次地摔倒,仍舊沒有飛起來。樹上一隻小鳥問它母親:那不是一隻鴨子嗎,它為什麼那麼拚命地想飛呢?母親告訴它的孩子:那就是一隻鴨子,但它總認為自己是只老鷹。
寓言諷刺得很恰當,它告訴我們不要作無謂的選擇,那對改變命運是無濟於事的。可是,如果寓言繼續下去,或許我們就不這樣認為了:主人准備把這批鴨子賣掉,所有的鴨子都被捉起來了,當主人再去捉那隻試圖飛翔的鴨子時卻沒有能力捉住它了。那隻鴨子動作很敏捷,最終逃脫了厄運,成為一隻自由的鴨子。
所以,那隻看似愚蠢的鴨子沒有白白練習飛翔,那一陣子的練習起了作用,起碼它能逃過一劫。
這個故事我曾講給一個做生意的朋友聽。他在商海里折騰好多年了,沒有被淹死,因此他成了所謂的成功人士。他像很多由窮變富的人一樣,說他是如何改變人生的,從一文不名到百萬富翁不是他運氣好,而是懂得如何掌握改變命運的黃金法則。簡單說,他用20%的智慧創造了80%的財富,而別人卻要用80%的智慧來獲取20%的財富,如此,有些人是不適合經商的,而他無疑是適合的。言外之意,人天生由命,他就是有錢人的命。當他准備用一大堆成功人士的經驗來考證他的發跡時,我制止了他,我給他講了那隻鴨子的故事。
人生失意的時候很多,這與目前成功與否沒有多大關系。有個打工的辛辛苦苦地積攢了5000塊錢,准備去郵局寄給家裡,但在路上被人偷了;有人下崗後東拼西湊弄了3萬元錢開店,一年後負3萬。按照這位朋友的說法,那個民工不應該去郵局寄錢,或者那個下崗工人不應該開店。可是,他們真的沒有好的辦法去尋找改變命運的「黃金法則」,他們惟一能做的就是從眼前做起,懷揣著夢想一步步地走,跌倒了爬起來再走。
做生意的朋友走路走順了,便總結說,自己善於尋找人生的黃金法則。這也不奇怪,有些人的第一桶金或許容易了些,甚至「不純」,但成功後都會認為他們適合走某條路。按照某種人生規則去尋找它與成功的某種聯系,讓每個人都開啟「智慧之門」,一眼就能判斷自己適合干什麼,天下恐怕就沒有試圖飛翔的鴨子了。
我認識一位民工老鄉,他告訴我他最大的願望就是一年比一年掙錢多,比如今年能夠帶回去3000元,下一年就帶5000元。我忽然想到我們每個人都在打工,只是打工方式不同,或者生存環境有一點點的區別,而且我們每個人都試圖尋找到能夠改變自己命運的黃金法則。然而,除了腳踏實地地做點什麼,真的沒有什麼辦法了。
所有的付出並不是如我那做生意朋友所說的一樣,關於20%與80%的比例用在鴨子身上顯然不合適。可是,想飛的鴨子看似異想天開,但它有可操作性,並且在某些時候確實能夠改變自己的命運,盡管現在用不上,但以後的某一天,或許就真的能派上用場。
如果真的有改變命運的黃金法則,還是拿那隻鴨子來講:從品行來說,它一定是善良的;從毅力來說,它一定是堅強的;從目標來說,它一定是有夢想的。
這就是我們改變命運的黃金法則,除此而外,恐怕沒有更好的捷徑可走了。

㈢ 中國古代的一些關於飛行的故事

羲和御六龍——《山海經》
精衛填海——《山海經》
嫦娥奔月——《淮南子》
奇肱國的人和飛車——《山海經》、魯迅《故事新編·理水》
飛龍在天——《易經·乾卦》、金庸後來化用給丐幫降龍十八掌招式。
鯤鵬翅九萬里——《莊子·逍遙游》
列子御風而行——《莊子·逍遙游》
墨子木鳥,三年製成,飛一日而敗——《韓非子》;另一說也是三日不壞
公輸班(魯班)制木鵲,三日不墜——《韓非子》

弄玉乘鳳、蕭史乘龍,夫婦同仙去。——《東周列國志》「弄玉吹蕭雙跨鳳﹐趙盾背秦立靈公」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漢高祖劉邦的孫子劉安
淮南雞犬——漢高祖劉邦的孫子劉安
白日飛升——漢高祖劉邦的孫子劉安
張衡用竹木試造木鳥——《太平御覽·文土傳》
天馬行空——
馬踏飛燕 / 馬超龍雀——甘肅省武威雷台東漢張掖張某與妻合葬墓出土,國寶中的國寶
萬里赴戎機 關山度若飛——形容報國心切,《木蘭詩》
夜半逾城——敦煌飛天
人游月邊去,舟在空中行——李白《送王屋山人魏萬還王屋》
我因之夢吳越,一夜飛度鏡湖月。——李白《夢游天姥吟遊別》
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李白《宣州謝脁樓餞別校書叔雲》
堯帝時飛船掠空,船體閃光,船上人高冠白——《拾遺記》
飄飄欲仙——蘇軾《赤壁賦》
羽化登仙——蘇軾《赤壁賦》
中國最早的不明飛行物(UFO)記載:……是時江月初生魄,二更月落天深黑;江心似有炬火明,飛焰照山棲鳥驚……——見蘇東坡《游金山寺》
雞首人身——《宋史·五行志》

八仙過海——
飛來峰——各省皆有,杭州西湖那個最出名,因為事關濟公法師。
馬躍檀溪——《三國演義》劉備急呼「的盧」,馬忽從水中涌身而起,一躍三丈,飛上西岸
日行千里——《水滸》戴宗
飛檐走壁——各種俠盜,如《水滸》之史遷
飛鴿傳書——這個不是人,是人飼養馴化的動物助手

㈣ 中國古代關於飛行的故事

《墨子·魯問篇》說,戰國時期(公元前476~前221年)公輸般曾用竹子和木材製成木鵲,縱飛上天。《韓非子·外儲篇》說墨子曾作過木鳶,西漢《淮南子》也載有魯班(即公輸般)和墨子制木鳥飛天之事。東漢(公元25~220年)王充著的《論衡·儒增篇》也提到木鳥飛天的可能性。南北朝時宋(公元420~479年)范曄著《後漢書·張衡傳》記載:張衡(公元78~139年)曾作木鳥,身上有翅膀,腹中有機關,能飛數里。唐代蘇鶚著《杜陽雜編》中也有類似的記載,不過製作木鳥的人名韓志和。根據這些記載可知,大約從公元前400多年起,古代中國人民就多次用竹、木等材料嘗試製作能飛的器械了。

東漢班固(公元32~92年)著的《前漢書》記載,王莽時期(公元9~23年)曾下令徵集賢才以抗禦匈奴。有人以能飛行窺探匈奴虛實應征,王莽令他試驗,此人用鳥羽做成兩只翅膀裝在身上,並在頭和身上連以羽毛,再裝上環鈕等器件,飛行數百步落地。

據清代著名學者、官居浙江候補鹽大使毛祥麟撰《墨余錄》卷之九《巧匠》篇記載;元順帝至正年間 (1341—1367),平江漆工王某,有巧思,能造奇器,曾製造一架「飛車」,兩旁有翼,內設機輪,轉動則升降自如,上面裝置一袋,隨風所向,啟口吸之,使風力自後而前,鼓翼如掛帆,度山越嶺,輕若飛燕,一時可行四百里,愈高飛速愈快。實令觀者為之驚嘆「真奇制也」。這種帶有風袋的飛機,利用自後而前的風力實現飛行,應該也是如同奇肱飛車一般從風遠行,可能還不能實現自由駕駛。

另據明代著名文學家、「婁東三風」之一、官居浙江右參政陸容 (1436—1494)著《菽園雜記》記載:明代成化二十二年(1486) 8月12日正午天宇澄霽,皎無纖雲。松江城廓之人,見空中一飛舟,從東向西飛行,轉而折向東去,最後徐徐盤旋,降落在一座樓上。當時引起一片歡騰,觀者塞道。更奇特的這「飛舟」的材料是「茭草所結」,十分輕盈,內部結構,無人知曉。駕馭「飛舟」為何許人,不得而知,觀者為之傳為奇聞,轟動松江城。這架飛機能逆向轉折,徐徐盤旋,已能實現自由駕駛飛翔,具有較高的實用價值。可惜記載過於簡略,無從推測知曉其結構、機理。作者陸容官居浙江右參政,其《菽園雜記》所言,應該不是虛構。

㈤ 古人飛天的故事

典故「萬戶飛天」

講的就是明朝時的故事。在後來的航天研究中,故事的主人公「萬戶」,被稱為是中國用火箭載人升天的第一人。

15世紀,一位叫萬戶的 明朝官員手執兩張風箏,將自己捆綁在座椅上,椅後加裝47枚火箭,用蠟燭點燃火箭後升空,不幸的是,萬戶最終殞命。相較於神話傳說中的嫦娥奔月故事,萬戶的故事極具現實特徵。萬戶雖未成功,但具有劃時代的意義,他被譽為火箭飛行第一人。1970年,在英國布賴頓召開的國際天文學會議上,月球背面一座環形山正式以「WanHoo」命名,從此,萬戶被很多人知曉。

如今,西昌航天城附近的主題公園里擺放著萬戶升天的雕塑。而據說萬戶是甘肅河西人,如果故事是真實的,萬戶殞命之處離酒泉並不遠。

不過,關於這段故事的真假,歷來爭論很多,甚至主人公的名字也有很多種說法。因為這段故事來源於外國的一些記載,中國人在將其翻譯過來時,就翻譯成了「萬戶」,古代曾有過「萬戶」這種官位,於是人們就判斷他是一名官員。

(5)飛了的故事擴展閱讀:

古時的火箭最早出現在三國時期,是將火把裝在箭中,然後發射出去,後來古代中國發明了火葯,唐末開始用於戰爭,到了北宋年間出現了人類歷史上最早、最原始的「火葯箭」,之後火箭開始用於戰爭,並隨著古絲綢之路傳入歐洲。

傳說第一個想到利用火箭飛天的人是中國人——明朝的萬戶(有人說萬戶是官職名),明朝的士大夫萬戶把47個自製的火箭綁在椅子上,自己坐在椅子上,雙手舉著大風箏。設想利用火箭的推力,飛上天空,然後利用風箏平穩著陸。不幸火箭爆炸,萬戶也為此獻出了生命。

目前,只有火箭才能把人送上太空。以此為標准,最早嘗試火箭飛天的應是約600年前的萬戶飛天。有的學者考證,萬戶是「世界上第一個想利用火箭飛行的人」。為整個人類向未知世界探索的進程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㈥ 飛天的故事有哪些

敦煌飛天故事
嫦娥奔月
明代萬戶: 美國火箭學家赫伯特·S·基姆(Herbert·S·Zim)在1945年出專版的《火箭和噴氣發動機》屬(Rockets and Jets)一書中提到,「約當14世紀之末,有一位中國的官吏叫萬戶,他在一把座椅的背後,裝上47枚當時能買到的最大火箭。他把自己捆綁在椅子的前邊,兩只手各拿一個大風箏。然後叫他的僕人同時點燃47枚大火箭,其目的是想借火箭向前推進的力量,加上風箏上升的力量飛向前方。」
基姆在書中並沒有提到「萬戶飛天」一事的來源。因此,這還是一個沒有完全核實的故事。盡管有這么多的可靠基礎,但在國內,至今還沒有找到有關「萬戶飛天」的有關資料。誠然,史科考證的難度很大。封建制度把許多民間的技術創造,劃歸「三教九流」之列,難以用書面文字形式流傳。前面介紹的古代火箭發明這樣重大的技術創造,很可能只是因為它牽涉到了皇帝的活動,才在正史中佔有25個字的位置。但有關火箭技術本身仍一字未提。

㈦ 故事房子飛了的主要內容

一個從小有著飛行夢想的老先生 和他的老伴就是因為共同那個的探險愛好走到一起 從小專在一起 一起玩屬耍 成長 結婚一起變老 後來老伴過世 房子也要面臨拆遷 但是這個家有太多的回憶 一個小胖孩子來到他的家要幫助他 他拒絕 拒絕任何人他打傷了 開發商的工作人員 第2天養老公寓就要來接他 後來連夜他打了很多的氣球強行飛到了天空。。。。

㈧ 從飛的故事有那些

主要還是他捐資助學的事跡 其它的不大多見
可以參考 中國青年 和一些網站資料

㈨ 中國古代有關飛行的故事

黃帝升天——《史記》
羲和御六龍——《山海經》
精衛填海——《山海經》
嫦娥奔月——《淮南子》
奇肱國的人和飛車——《山海經》、魯迅《故事新編·理水》
飛龍在天——《易經·乾卦》、金庸後來化用給丐幫降龍十八掌招式。
鯤鵬翅九萬里——《莊子·逍遙游》
列子御風而行——《莊子·逍遙游》
墨子木鳥,三年製成,飛一日而敗——《韓非子》;另一說也是三日不壞
公輸班(魯班)制木鵲,三日不墜——《韓非子》

弄玉乘鳳、蕭史乘龍,夫婦同仙去。——《東周列國志》「弄玉吹蕭雙跨鳳﹐趙盾背秦立靈公」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漢高祖劉邦的孫子劉安
淮南雞犬——漢高祖劉邦的孫子劉安
白日飛升——漢高祖劉邦的孫子劉安
張衡用竹木試造木鳥——《太平御覽·文土傳》
天馬行空——
馬踏飛燕 / 馬超龍雀——甘肅省武威雷台東漢張掖張某與妻合葬墓出土,國寶中的國寶
萬里赴戎機 關山度若飛——形容報國心切,《木蘭詩》
夜半逾城——敦煌飛天
人游月邊去,舟在空中行——李白《送王屋山人魏萬還王屋》
我因之夢吳越,一夜飛度鏡湖月。——李白《夢游天姥吟遊別》
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李白《宣州謝脁樓餞別校書叔雲》
堯帝時飛船掠空,船體閃光,船上人高冠白——《拾遺記》
飄飄欲仙——蘇軾《赤壁賦》
羽化登仙——蘇軾《赤壁賦》
中國最早的不明飛行物(UFO)記載:……是時江月初生魄,二更月落天深黑;江心似有炬火明,飛焰照山棲鳥驚……——見蘇東坡《游金山寺》
雞首人身——《宋史·五行志》

八仙過海——
飛來峰——各省皆有,杭州西湖那個最出名,因為事關濟公法師。
馬躍檀溪——《三國演義》劉備急呼「的盧」,馬忽從水中涌身而起,一躍三丈,飛上西岸
日行千里——《水滸》戴宗
飛檐走壁——各種俠盜,如《水滸》之史遷
飛鴿傳書——這個不是人,是人飼養馴化的動物助手
筋斗雲——《西遊記》

㈩ 中國古代的關於飛行的神話故事

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神奇飛行的方式之一 中國古代關於人類飛翔的神話很多有身生雙翅而飛者也有變化為鳥等而飛者但更多的則是利用工具飛行。飛翔時所乘工具有一種叫作浮槎仙槎也叫飛槎星槎貫月槎神槎者。槎按中國古代的文字書解釋是一種浮在水中的木筏。筏是一種用竹或者用木材編成的工具可以浮在水上運物。 還有一種飛翔的方法是駕雲就是乘雲而凌空飛行所以繪古時的仙人神聖周圍都常常伴有雲霧。 另一種飛行的方法叫馭氣。也就是借氣而行。氣在中國古代是一種平常看不見摸不著特殊物質有時也可以理解為空氣與風傳說中國古代的列子就是御風而行。 與氣比較接近的是藉助於光飛行如霞光。所以古代也有霞舉飛升之說。另外還有藉助於龍鳳等動物飛行的。也有藉助於仙人的拐杖手帕等飛行的。 下面介紹的這種飛行工具浮槎有點象飛船。中國人將航天器翻譯為飛船可能就與這種古代傳說的浮槎有關。 最後介紹用車飛行不過那裡神車的主人已經是太陽。 先說關於浮槎的故事 公元四五世紀時中國東晉的王嘉寫有一部《拾遺記》。《拾遺記》中寫道堯登位三十年有巨槎浮於西海槎上有光夜明晝滅海人望其光乍大乍小若星月之出入矣。槎常浮繞四海十二年一周天周而復始名日貫月槎亦謂掛星槎。羽人棲息其上群仙含露以漱日月之光則如暝矣。虞夏之季不復記其出沒游海之人猶傳其神偉也。 這個故事中的時間是堯帝登位的第三十年。這個時代距離今天已經有了四千多年。當時西海出現了一艘漂浮著的巨大飛槎這艘巨槎白天看不到但一到夜晚就發出光來海上的人能看到。它的光芒一會大一會小有時象月有時象星。這架槎常年浮在空中繞行四海十二年繞轉一周。往復循環名子叫貫月槎也叫掛星槎。有長著翅會飛的仙人居住於其上當仙人口含露噴出則日月無光天昏地暗。後來到了虞夏時期再沒關於它變化的記載。但海上之人還在傳說著這件神奇之事。 這是傳說仙槎出現的最早時代。 另一種較早的仙槎傳說出現在一千五六百年前的晉代。博物學家張華的《博物志》有如下的記載舊說雲天河與海通近世有人居海渚者年年八月有浮槎去來不失期。人有奇志立飛閣於槎上多齎糧乘槎而去。十餘日中猶觀星月日辰。自後芒芒忽忽亦不覺晝夜。去十餘日奄至一處有城廓狀居舍甚嚴遙望宮中多織婦見一丈夫牽牛渚次飲之。牽牛人乃驚問曰何由至此此人見說來意並問此是何處。答曰君還至蜀都訪嚴君平則知之。竟不上岸因還如期。後至蜀問君平曰某年月日有客星犯牽牛宿。計年月正是此人到天河時也。 這個故事可以翻譯如下 舊時傳說天上遙遠的銀河與茫茫的大海其實是相通的。 近代有個住在海中小沙洲上的人每年八月份不知為何就會有個奇怪的木筏漂到這里過一段時間又乘浪漂去。年年如此而且非常准時。這一下使得這個人好奇心大發決心探奇。他趁木筏再次漂來時便在木筏上蓋了個小閣樓並備了很多糧食於是木筏便帶著他向汪洋大海漂去。在最初的十幾天內還看得到星斗日月和一般乘船相差不多。之後就感到飄飄忽忽似乎分不出日夜。再過十多天忽然發現前邊出現有一座城市的模樣建築住房非常整齊。遠遠就能看宮中有許多女子正在織布。只見一男子牽著牛停在水邊讓牛喝水。牽牛人見到這個乘槎的生人很是吃驚就問你怎麼會到這里的乘槎人把自己如何來的情況一一告訴牽牛人並問他這里是什麼地方牽牛人回答說你回到四川成都找一個叫嚴君平的問他就什麼都知道了。這人也不敢上岸那木槎就帶著他又按時回到原來的居地。 此人後來真的到了四川找到了嚴君平。嚴君平只告訴他說某年某月某日、有客星侵犯牽牛星座。從時間上一計算這日期正好是這個人到銀河的時間。 中國古代傳說天上的銀河是一條河天上的織女與她相愛的牛郎被天河隔離。所以銀河的兩岸上一邊分布著牛郎星座另一邊則是織女星座。這個人乘著浮槎一直到了銀河所以才看到牛郎織女但他自己並不知道自己究竟到了哪裡。牛郎讓他回來問的嚴君平是一個對天文學深有研究的星相學家。這個人很神秘《漢書》記載他長期在成都占卜為生。嚴君平只是告訴他說某年某月某日我看到天上有一顆奇怪的星出現在牽牛星旁。嚴君平所說的時間竟然正是他遇到牽牛人的時間。所以這一故事是說人乘坐這種浮槎可以漂浮直到飛上星空與天上的星宿相會。
望採納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