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故事大全 » 全國地方戲會演猜成語

全國地方戲會演猜成語

發布時間: 2021-01-13 03:28:33

A. 北苑到全國地方戲演出中心公交車

你好,騰訊地圖還是很不錯的,當你要公交出行去目的地的時候你可以提前下載好離線地圖,你可以在離線地圖裡面看到去目的地怎麼坐車和怎麼換乘,如果你開著流量的話,你還可以設置到站提醒呢。

B. 中國戲曲的歷史

戲曲(traditional opera)

戲曲是中國傳統的戲劇形式。是包含文學、音樂、舞蹈、美術、武術、雜技以及表演藝術各種因素綜合而成的。它的起源 歷史悠久,早在原始社會歌舞已有萌芽,在漫長發展的過程中,經過八百多年不斷地豐富、革新與發展,才逐漸形成比較完整的戲曲藝術體系。雖說它的淵源來自民間歌舞、說唱、滑稽戲三種不同藝術形式,但區別一個劇種所顯示的最大的特色,首先仍表現在它來自不同聲腔系統的音樂唱腔。這些音樂唱腔則是以所產生地區的語言、民歌、民間音樂為依據,並兼收其他地區音樂而產生的。各個劇種的劇中人物大部分由生、旦、凈、丑等不同臉變化的腳色行當充任。表演上著重運用以生活為基礎提煉而成的程式性動作,和虛擬性的空間處理。講究唱、做、念、找藝術,表演運輸和富裕舞蹈性,技術性很高,構成有區別其他戲劇而成為完整的戲曲藝術體系
據不完全統計,我國各民族地區的戲曲劇種,約有三百六十多種,傳統劇目數以萬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又出現許多改編的傳統劇目,新編歷史劇和表現現代生活題材的現代戲,都受廣大觀眾熱烈歡迎。比較流行著名的劇種有:京劇、崑曲、越劇、豫劇、湘劇、粵劇、秦腔、川劇、評劇、晉劇、漢劇、潮劇、閩劇、祁劇、河北梆子、黃梅戲、湖南花鼓戲……等等五十多個劇種,尤以京劇流行最廣,遍及全國,不受地區所限。藝術

相傳,清朝初年的北京有四大劇種,即南昆、北弋、東柳、西梆。據嘉慶八年的記載:「有明肇始崑腔,洋洋盈耳,而弋陽、梆子、琴、柳各腔,南北繁會,笙磬同音,歌舞昇平,伶工薈萃,莫感於京華。」也說明了當時這一歷史盛況。其中所謂南昆即流行於江南崑山一帶的崑山腔;北弋指南戲與北曲結合,產生於江西弋陽地區的弋陽腔,即流傳到北方形成的高腔,也就是當時盛行於京城的京腔;東柳即流行於山東的柳子腔;西梆自然是我國西北廣為流傳的梆子腔,也就是秦腔。說明了東西南北四方藝人匯集北京的盛況。

從當前來看,以上四大聲腔已遠遠超出了自己的原有范圍,有的早已遍及全國許多省份,弋陽腔(即高腔)更是在安徽、浙江、江蘇、湖南、湖北、福建、廣東、雲南、貴州、四川、河北廣為流傳,因此有關人士認為這種說法並不科學,但是這種歷史形成的說法還是客觀地反映了歷史事實。從當前戲曲劇種的分布來看,昆劇在上海、南京、浙江、湖南還是有相當的觀眾基礎。弋陽腔不但在北方紮根,從乾隆年間,在京師「六大名班,九城輪轉」,而且對京劇以及一些北方劇種的形成發揮了重要影響,就是在江南一帶的流傳也主要是在許多北方語系的地區。柳子腔(包括受其影響的柳琴戲)雖然流行於河南、蘇北、冀南、皖北等地,但是它重要的活動還是山東的曲阜、泰安、臨沂。秦腔(即山陝梆子)以及由其發展而來的山西、河南、河北等各地的梆子腔盡管至今在北方盛行,然而我們在甘肅、寧夏、陝西等地看到的秦腔卻有著更深厚、更古老的根基和更廣泛的觀眾群,所以說「南昆、北弋、東柳、西梆」的說法是有歷史根據的。

全國戲曲的種類

彩調劇 藏劇 潮劇 楚劇 鳳陽花鼓戲 廣東漢劇 桂劇 漢劇 黃梅戲 徽劇 荊州花鼓戲 柳子戲 呂劇 山東梆子 紹劇 四川曲劇 甬劇 雲南花燈 壯劇 越劇 粵劇 越調 豫劇 宜黃戲 揚劇 新疆曲子劇 湘劇 錫劇 婺劇 碗碗腔 天津文明戲 蘇劇 曲劇 瓊劇 青海平弦戲 秦腔 黔劇 祁劇 蒲劇 莆仙戲 評劇 甌劇 閩劇 隴劇 龍江劇 遼南戲 昆劇 梨園戲 京劇 晉劇 吉劇 黃龍戲 淮劇 滑稽戲 花兒劇 滬劇 河北梆子 贛劇 二人轉 二人台 川劇 北方崑曲 新城戲

C. 豫劇又稱為河南梆子,在全國地方戲里有著怎樣的地位

豫劇是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之一,居全國數百地方劇種之首。《花木蘭》、《穆桂英掛帥》、《七品芝麻官》、《朝陽溝》等劇目風靡全國,家喻戶曉。可以說豫劇是每一個河南人的驕傲,也是從小耳濡目染的家鄉味道。

豫劇不僅提振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國際影響力,也為國家文化軟實力的增強貢獻了厚重的藝術力量。作為河南兒女,真心為家鄉有如此優秀的豫劇文化感到驕傲,也期待更多的家長和同學能夠深入了解豫劇,喜歡豫劇,傳播豫劇。

D. 中國戲曲四大怪傑是哪幾位

在中國戲曲現代化研究會第十一屆年會上,湖北省藝術研究所所長、著名戲曲導演余笑予和四川著名劇作家魏明倫、上海戲劇學院舞台美術系主任周本義、河北省河北梆子劇院名譽院長裴艷玲均被評為「新時期戲曲怪傑」。
1. 魏明倫,男,1941年生於四川內江,現居成都。童年失學,九歲唱戲。當代著名戲劇家、辭賦作家,與蜀中才子陳恩田(大清康熙帝師陳廷敬後人)並稱巴蜀雙傑。
1950年參加四川省自貢市川劇團,先後任演員、導演、編劇至今,著名川劇作家,被譽為「巴蜀鬼才」,14歲即開始發表習作,16歲即被「反右」株連,盡經坎坷。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脫穎而出,以「一戲一招」的創新精神先後寫作《易膽大》《四姑娘》《潘金蓮》《夕照祁山》《中國公主杜蘭朵》《變臉》《巴山秀才》(合作)、《歲歲重陽》(合作)等一批在國內外有影響的戲曲文學劇本。「連中三元」,劇壇罕見:《易膽大》與《潘金蓮》破例雙雙榮獲1981年全國優秀劇本獎。《巴山秀才》再獲1983年全國優秀劇本獎;《巴山秀才》劇英譯本在美國夏威夷大學學報發表,後收入王季思主編的《中國當代十大悲劇集》。
80年代末期開始寫雜文,以其內涵與形式雙重特殊引起文壇和社會反響,乃致出現「魏明倫是戲劇第一還是雜文第一」之說。
1987年新華社《半月談》公布魏明倫為中國當代九大劇作家之一;1988年被天津《藝術家》評選為中國藝術界十大神秘人物之一;1993年在武漢舉行的中國現代戲曲研究會上,被湖北省藝術研究院等學術機構聯合推選為新時期中國戲曲界四大怪傑之一。
2.余笑予被稱為中國現代戲曲四大"怪傑"之一,「不模仿別人,不重復自己」是他的藝術品格。他的創作和導演橫跨京、漢、楚、花鼓、黃梅、曲、豫、桂、粵、閩等十多個劇種,編導了數十台劇目。他執導的京劇《法門眾生相》、黃梅戲《未了情》等十多個劇目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文化部「文華獎」。《徐九經陞官記》等更是成為經典。
涉及多個劇種 堪稱奇才
余笑予是湖北武漢人,1935年生於楚劇世家,自幼耳濡目染楚劇,聰穎過人。他三歲登台亮相,初寫戲劇人生;七歲頂角救場,從此一炮而紅;未及弱冠之年,已成劇壇新秀。後來,他改學導演,依託楚劇功底,躋身京劇門下,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他所執導的京劇《一包蜜》、《徐九經陞官記》、《葯王廟傳奇》、《法門眾生相》都引起轟動,《徐九經陞官記》被拍成電影後風靡全國,主演朱世慧也成為家喻戶曉的明星。
一直在幕後吐絲織錦的余老,不僅京劇,在豫劇、桂劇、黃梅戲、錫劇、北京曲劇、荊州花鼓戲十幾個劇種,都傑作連連:《虎將軍》、《丑嫂》、《少年天子》、《太陽花》、《原野情仇》、《未了情》等一部部獎獲之作,在戲曲界備受矚目。
絕不重復自己 創新不輟
余笑予有一句名言:「不模仿別人,不重復自己」——京劇《徐九經陞官記》中,他首次將醜行作為主角;豫劇《鍘刀下的紅梅》中,他為剪著齊耳短發的劉胡蘭加上了長辮子;楚劇《大別山人》中,他加入大量的湖北民歌;漢劇《彈吉他的姑娘》中,他別出心裁地設計「電話舞」……余笑予堅持創新,讓戲劇舞台上出現了更多的神來之筆。
2008年,省人民政府授予余笑予「終生成就獎」。他說這是對他最重的獎勵,但他卻並未「見好就收」,而是繼續發揮余熱:今年以來,余老身體每況愈下,五次住院,但從未放棄拍戲。大師已去,風骨猶存。令人欣慰的是,余老師身後,留下的是繁花似錦的戲劇舞台。
生活平易近人 風趣幽默
余老有一子一女,他給兒子取名余勤勤,女兒取名余端端,希望他們「勤勤懇懇做事,端端正正做人」。出身於梨園世家的余老,內心也有難以言說的遺憾——盡管桃李滿天下,子孫後輩卻無人繼承衣缽。他尊重兒女的職業選擇,但總會在不經意間表達自己的不甘。他會對女兒說:「你這么聰明,這么不學戲呢?」兒子余勤勤當年因為生計原因,學起了廚師這一行當,此後,余老總覺沒能讓兒子讀書心中有愧:「別人背的是書包,你哥背的是菜刀啊!」每逢出國,他都會買回大量的菜譜,供兒子學習之用。
在家人眼中,余老「是一個很幽默的人,總是能給家裡帶來歡笑」,余端端回憶說:「我媽媽在世時,有時候飯菜做得不合他的口味,他會指著剛炒好的小白菜說:你炒的這個菜披頭散發的,幫我捋順了再吃;再比如打牌的時候,五萬已經碰了,他還要堅持和五萬,他說:『和不了我還有一種信念,我可以和賴子啊!』」
余笑予主要作品一覽
■京劇《一包蜜》(1979年),文化部創作一等獎。
■京劇《徐九經陞官記》(1980年),文化部優秀戲曲片獎。
■京劇《葯王廟傳奇》(1984年),全國現代題材戲曲觀摩演出導演一等獎。
■京劇《膏葯章》(1989年),國家舞台藝術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劇目之一。
■楚劇《虎將軍》(1991年),文化部首屆文華大獎、文華導演獎。
■京劇《法門眾生相》(1992年),第二屆文華大獎、文華導演獎。
■桂劇《瑤妃傳奇》(1993年),第三屆文華新劇目獎。
■楚劇《悠悠柳葉河》(1993年),全國地方戲曲匯演演出獎、優秀導演獎。
■閩劇《拜石記》(1993年),第三屆中國戲劇節優秀演出獎、導演獎。
■黃梅戲《未了情》(1997年),第七屆文華新劇目獎。
■花鼓戲《原野情仇》(1998年),第八屆文華新劇目獎。
■京劇《樊姬夫人》(2004年),第四屆中國京劇藝術節優秀導演獎。
■楚劇《娘娘千歲》(2000年),文化部文華導演獎。
■楚劇《大別山人》(2006年),全國地方戲南方片匯報演出一等獎。
3、上海戲劇學院教授、戲劇家、舞台美術家、畫家周本義
他是一位舞台藝術名家。樣板戲《海港》、「文革」後的「平地一聲雷」話劇《於無聲處》、1988年首度被搬上大陸舞台的白先勇版話劇《游園驚夢》、新世紀初「一出戲拯救了一個劇種」的甬劇《典妻》……新中國戲劇史上諸多里程碑作品以及多屆全國運動會開幕式、晚會的舞美設計,就是他——常州人周本義。八旬人生,參與創排160多部戲劇,橫跨20多個劇種,5次獲得文化部文華舞美大獎,多次獲得中國戲劇節優秀舞美設計獎等獎項。
他是一位優秀的藝術教育家,陳逸飛、蔡國強、韓立勛、韓生……這一串中國當代藝術史上熠熠生輝的名字,都曾受教於他。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2010年上海世博會開幕式,舞美、服裝班底,大多由其學生擔綱。
1931年,周本義出生於武進奔牛一戶普通農家,1950年考入上海劇專(上海戲劇學院前身),1954年,受院長熊佛西力薦,成為我國派遣至蘇聯列寧格勒(現為俄羅斯聖彼德堡)列賓學院深造的6個留學生之一,如今堅持舞美設計的就只剩他一人了。
周本義在學院油畫系M.鮑勃曉夫教授工作室學習了6年,獲藝術碩士學位。在蘇聯,外國師生的教學方法讓他大開眼界。起初,他和在國內一樣,埋頭苦學。他感覺外國同學是另類:畫幾筆,跑一邊抽煙喝酒。一次,老師提醒他:「你們中國學生真笨啊,模特都走了還在畫?」一語點醒,繪畫最講究的是第一眼感覺、是靈感。
這么多年,繪畫始終是周本義的最愛,他當年的許多素描稿,多年來是不少「60後」畫家的臨摹範本。他至今保留了大量當年的油畫習作。有幅畫面上一個俄羅斯小伙轉頭凝神張望,寥寥幾筆,一抹一撇一捺間,人物神態、光影對比,處理得干凈利落,引得同去的、在滬上小有名氣的常州籍油畫家劉偉光忍不住連連贊嘆。
中國戲劇舞台舞美第一人
1960年,周本義回「上戲」任教,勤勉耕作,佳作迭出。以一句話來總結自己的舞美設計,周老評價為「一戲一格」,他反對一味搞包裝、出花頭,主張簡約的多樣化,「不用錢『堆』,照樣能出好戲。」
比如得意之作甬劇《典妻》。《典妻》改編自柔石小說《為奴隸的母親》。周老曾到柔石故鄉體驗生活,長滿青苔的石板路、長年潺潺不息的街邊流水,最後都被糅入舞台模型中,反襯著現實社會的黑暗,同時又與女人的命運聯系在一起。他還設置了一道大宅門,門內外構成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人物命運也有極大的反差。這個物景的運用,為揭示內涵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一部《典妻》成就了新甬劇,使一個未老先衰的劇種,煥發出新生機。
雖為舞美,周本義對戲的影響力已經擴大到了編劇和導演。由無錫市歌舞團創作演出的民族舞劇《阿炳》,最早叫《雷震電》,十分拗口,經周老提議改為現名,並為其重新整理劇本大綱,其舞美設計簡單大方,僅用了兩組道觀的建築立柱,兩塊活動布景多次變化移動,就營造出劇情所需的包括道觀在內的多個場景,上演後獲得一致好評。1986年,困境中的廣西柳州市桂劇團創排《泥馬淚》,周老為一個封建迷信故事提煉出抵製造神運動的全新主題。演出結束後,著名戲劇理論家曲六乙贊許該劇是「桂劇藝術發展的里程碑」。從中央到地方,連篇累牘地報道,《人民日報》等十幾家大報及期刊紛紛發表評論文章,北京戲曲研究所副所長、《戲劇評論》副主編吳乾浩撰文《翻舊案、立新意——評桂劇〈泥馬淚〉》專論十數篇。
舞台劇之外,周老還擔任過多台大型運動會、晚會的總設計。1998年廣東省第十屆運動會開幕式上,周老讓演員們隨著《春天的故事》進場,組成圈暈,越來越大,音樂一完,燈光甫亮,觀眾豁然開朗:改革開放,講「在南海邊畫了一個圈的鄧小平」。這一幕,只聞其聲,未見其人,成為當場最為人所津津樂道的亮點。
周老還是「白玉蘭」獎國際電視節目評選組委會元老級評委,22年來,他是全國唯一一個歷屆比賽的評委,每年他被邀請觀摩六七十部大戲。「可不是光懂舞美就行的,必須是全方位通才。所以說,我是個綜合人才。」這樣評價完自己,周老的壽眉揚得更高了。
周老坦言「多次受到誘惑」,各種頭銜、各種身份還有出國定居的邀請,名利接踵找上門,但他一一婉言謝絕,因為他認定,人的精力有限,耕耘舞台之餘,自己再顧不得其他了。他笑稱,他們這一代人,都是「傻瓜」。「舞台藝術的獨特魅力,是其他所不能取代的。60多年,我為之付出很多,其間偶有所悟,自得其樂,無怨無悔。」
培養第一流藝術人才的教育家
多年實戰累積,周老總結了諸多格言:精於心、簡於形;多則惑、少則明;心中能容忍,身邊無是非;眼見為山,心見非山,境界愈大,自視愈小,捨去繁華,方得升華;文章做到極處,無有他奇,只是恰好,人品做到極處,無有他異,只是本然……這些簡單而精練的話語,張貼在他的工作室里,影響著他的生活與藝術創作。
老一輩教育家的教學方法、與學生相處的方式,對周老的影響,也是深遠的。周老回憶,當年師生同住學校,學生有任何疑問隨時可以找老師交流。在異國求學6年,周本義年年都能收到熊院長的親筆信,詢問生活、督促學習。周本義結婚時,熊院長還為他准備了婚房。「一個來自常州奔牛農家的貧寒子弟,得到院長如此眷顧,真是很幸運。熊院長培養人才『不拘一格,不擇手段,無所不用其極』。這也成為我的育人觀。」
周本義笑稱學生的「存活率」非常高、成就也很高。聞名海內外的華人藝術家陳逸飛、以「煙花腳印」在北京奧運會上震驚全球的蔡國強、北京奧運會開幕式舞美總設計師韓立勛、「上戲」院長韓生……個個都是各類藝術舞台上的佼佼者。多年來,周老也與他們保持著密切聯系。在美國街頭,隔著一條街,看到恩師,陳逸飛會飛奔而來;深知周老心願的蔡國強,計劃為老師舉辦一場個人油畫展。
雖然身在上海,周老也始終關心家鄉舞台劇發展,他曾經為《風流母女》、《我要做個好孩子》擔任舞美設計。談及有什麼經驗與後來者分享,周老沉吟了一會,答道:「多讀書,多跑,多看!」

人物簡介
周本義,1931年生於江蘇武進。上海戲劇學院教授、戲劇家、舞台美術家、畫家;國務院有突出貢獻專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貼;上海舞台美術學會名譽會長;上海市歐美同學會留蘇分會副會長;上海市教委人文藝術舞台美術創新工作室主持人。
1950.9—1955.7上海劇專——中央戲劇學院華東分院學習,畢業後留校任教。
1954.9—1955.7經國家考試選拔,在北京俄文專科學校留蘇預備班接受出國俄語培訓。
1955.9—1960.10在蘇聯列寧格勒列賓美術學院油畫系M.鮑勃曉夫教授工作室學習,獲藝術碩士學位。
1960.10—上海戲劇學院任教。
獲獎情況
中國第一、二、七、九、十一屆文華舞台美術大獎
中國戲劇節優秀舞美設計獎多次
全國歌劇、音樂劇匯演舞美大獎
中國話劇研究會金獅獎
中國舞台美術學會學會獎
第二屆全國舞台美術展突出貢獻獎
話劇百年文化部優秀話劇工作者稱號
主要舞台美術設計作品
第三屆農民運動會美術總設計
第八屆運動會美術總設計
廣東省第十屆運動會美術總設計
《游園驚夢》、《蛾》、《阿炳》、《李清照》、《快樂推銷員》、《典妻》、《孔雀東南飛》、《一片桃花紅》等
近期作品
粵劇《青青公主》、《小周後》;話劇《雷雨》;黃梅戲《春江月》;川劇《李亞仙》;兒童劇《寶寶回家》;話劇《安東尼與克莉奧佩特拉》、《龍興晉陽》等。

4、河北省河北梆子劇院名譽院長裴艷玲
也許說起裴艷玲先生不會有太多人知道,但是一說起林沖,鍾馗,武松這些精典的演繹我想沒有人不知道的。裴艷玲先生已經把男人演透了。
裴艷玲先生出生於梨園世家,父親裴園系京劇著名武生,繼母袁喜珍為著名河北梆子旦角演員。可能是受到家庭的熏陶,裴艷玲先生5歲登台,九歲就可以挑梁演出,師承候永。12歲和「冬皇」孟小冬的妹妹孟幼冬「大戰天津衛」,《群英會》、《借東風》,再加武生戲,整整唱了一個月,紅!
裴艷玲先生代表劇目有:《寶蓮燈》、《鍾馗》、《哪吒》、《八大錘》、《夜奔》、《武松》、《鬧天宮》、《火燒連營》等廣受廣大觀眾喜愛
八六年八月,裴艷玲先生率團到香港,給香港觀眾及文化界觀眾及文化界均認為演出帶來了一股「裴艷玲旋風」。帶來了一股「裴艷玲旋風」。人民日報海外版刊登文章,贊他演活了鍾馗。在丹麥的演出被譽為「世界第一流女演員」八九年在日本演出他精湛的表演被日本觀眾稱之為「人間國寶」。
裴艷玲先生取得成績
裴艷玲先生曾被河北省委、省政府命名為「優秀表演藝術家」。曾經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1985年11月,她以崑曲《林沖夜奔》《鍾馗》參加全國戲曲觀摩演出,贏得了大會為她特設的「演員特別獎」,並獲得當年第三屆中國戲劇「梅花獎」第一名,1988年,裴艷玲主演的電影《人·鬼·`情》在法國和巴西舉辦的國際電影節上,兩次榮獲國際大獎。 1995年,她在成都以河北梆子《武松》一劇參加第四屆中國戲劇節,專家稱她為「功透骸外」的全才大武生演員,榮獲特別演出獎。1995年,榮獲第十三屆中國戲劇「梅花獎」。1996年,榮獲中國文聯評選的首屆「跨世紀之星」稱號。迄今為止,榮獲這一稱號的只有兩位藝術家
現任職務

裴艷玲先生現任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戲劇家協會副主席、河北戲劇家協會主席、河北省文聯名譽主席,河北省京劇院名譽院長、河省京劇院裴艷玲劇團團長。歷任樂陵京劇團、束鹿京劇團演員,河北省河北梆子劇院一團團長、名譽院長,河北省文聯副主席,中國劇協第四屆理事、河北分會主席,河北省京劇院院長。為第六屆、第九屆全國政協委員。

E. 中國的所有劇種

中國戲曲劇種種類復繁多,據不完制全統計,中國各民族地區地戲曲劇種約有三百六十多種,傳統劇目數以萬計。而在其中,京劇、越劇、黃梅戲、評劇、豫劇依次稱為中國五大戲曲劇種。 其它戲曲劇種有:崑曲、高腔、梆子腔、河北梆子、晉劇、蒲劇、雁劇、上黨梆子、秦腔、二人台、吉劇、龍江劇、越調、河南曲劇、山東梆子、淮劇、滬劇、滑稽戲、婺劇、紹劇、徽劇、閩劇、莆仙戲、梨園戲、高甲戲、贛劇、採茶戲、漢劇、湘劇、祁劇、湖南花鼓戲、粵劇、潮劇、桂劇、彩調、壯劇、川劇、黔劇、滇劇、傣劇、藏劇、皮影戲等。

F. 中國戲曲作家有哪些

羅懷臻著名戲曲作家羅懷臻曾經創作過昆劇《班昭》、淮劇《金龍與蜉蝣》、京劇《寶蓮燈》越劇《李清照》、黃梅戲《長恨歌》等眾多佳作.

約生於金亡(1234)前後,死在元成宗大德年間(1297-1307年)。元代最傑出的作家。號已齋叟。傳世的作品有悲劇《感天動地竇娥冤》、喜劇《趙盼兒風月救風塵》《望江亭中秋切膾旦》、歷史劇《關大王獨赴單刀會》等十八本,代表了元雜劇的最高成就,在戲曲史上有過深遠的影響。他被列為世界文化名人之一。

施振眉(1932- )評彈、戲曲作家。浙江長興人。自50年代起從事曲藝工作,並於1959年組織成立浙江曲藝隊(今浙江曲藝團),同年開始評彈創作。所編寫的作品主要有長篇彈詞《李雙雙》(1965年《說新書》第二集刊載),中篇彈詞《東海女英雄》,短篇彈詞《英雄父子》,短篇評話《壯志雄心》、《闖海》,開篇《幸福井》、《紅柳》等,還與他人合作,編寫了中篇彈詞《新琵琶行》、《叱吒風雲》、《戰斗的堡壘》,短篇彈詞《飛雪迎春》等。此外,還與人合作,整理汪雄飛《三國》中的《五關斬六將》、《諸葛亮出山》、《血戰長坂坡》等(1989 年浙江文藝出版社出版),井幫助汪雄飛、金聲伯、胡天如等整理出版了《古城會》、《贈馬》、《草崗收將》、《貓困鼠穴》、《花神廟》等傳統長篇書目選回。在戲曲創作方面,曾編寫過十餘個睦劇和木偶戲、皮影戲劇本。同時還在報刊上發表有關評彈和戲曲的文章。現任中國曲藝家協會理事,浙江省文化廳藝術委員會副主任,浙江省曲藝家協會主席,江浙滬兩省一市評彈工作領導小組成員。《中國曲藝音樂集成·浙江卷》、《中國曲藝志·浙江卷》主編。

白樸,作雜劇16種:《絕纓會》、《趕江江》、《東牆記》、《梁山伯》、 《賺蘭亭》、 《銀箏怨》、《斬白蛇》、《梧桐雨》、《幸月宮》、《崔護謁漿》、《錢塘夢》、《高祖歸庄》、《鳳皇船》、《牆頭馬上》、《流紅葉》、《箭射雙雕》。今存《梧桐雨》、《牆頭馬上》、《東牆記》 3種及《流紅葉》、《箭射雙雕》二劇殘曲。此外還有《天簌集》詞 2卷。清人楊友敬輯其散曲附於集後,名《摭遺》。他的散曲作品據隋樹森《全元散曲》所輯,存小令37首,套曲4首。

鄭光祖,元代戲曲作家。字德輝,平陽襄陵(今山西臨汾附近)人。所作雜劇共18種,今存8種:《伊尹耕莘》、《三戰呂布》、《無鹽破環》、《王粲登樓》、《周公攝政》、《老君堂》、《翰林風月》、《倩女離魂》。其中《伊尹耕莘》、《無鹽破環》、《老君堂》是否確為鄭作,尚有疑問。另有《月夜聞箏》存殘曲。《哭孺子》、《秦樓月》、《指鹿道馬》、《紫雲娘》、《采蓮舟》、《細柳營》、《哭晏嬰》、《後庭花》、《梨園樂府》等9種僅存目。

陳西汀.《屈原》,《花木蘭》,《淝水之戰》和《三元里》、《鄭成功》,《漢武帝與拳夫人》(後改為同名京劇),黃梅戲《紅樓夢》、昆劇《新蝴蝶夢》、京劇《王熙鳳大鬧寧國府》、《王熙鳳與劉姥姥》,元妃省親》、《鴛鴦斷發》、《桃花宴》、《神劍》、《何知縣拉纖》,《全部武松》、《一箭仇》、《劈山救母》,《鴻門宴》、《妙玉》,《漢宮雙燕》等.

清代戲曲女作家--王筠.《繁華夢》《全福記》.

G. 1952年,第一屆全國戲曲觀摩演出大會在北京舉行,東北實驗評劇團參演劇目___榮獲劇本獎

《小女婿》 千真萬確

H. 全國戲曲類秦腔排名第幾

秦腔肯定不在中國戲曲五大劇種(京劇、越劇、黃梅戲、豫劇、評劇)之列,至於排名第幾,好像沒有人做過這個排名,也沒有必要排這個名。

I. 中國有幾大劇種都有什麼代表作

近半個世紀以來,流布最廣泛,觀眾群最多的有五個劇種,即京劇、評劇、豫劇、越劇、黃梅戲,被稱為「五大劇種」。
1,京劇,也稱「皮黃」,由「西皮」和「二黃」兩種基本腔調組成它的音樂素材,也兼唱一些地方小曲調(如柳子腔、吹腔等)和崑曲曲牌。它形成於北京,時間是在1840年前後,盛行於20世紀三、四十年代,時有「國劇」之稱。現在它仍是具有全國影響的大劇種。它的行當全面、表演成熟、氣勢宏美,是近代中國戲曲的代表。
人物:「老生三傑」:程長庚、餘三勝、張二奎
「老生新三傑」:譚鑫培、汪秋芬、孫菊仙
「四大名旦」:梅蘭芳、苟慧生、程硯秋、尚小雲
代表作品:龍鳳呈祥
群英會
十老安劉
四郎探母等,很多.
2,評劇,清末在河北灤縣一帶的小曲「對口蓮花落」基礎上形成,先是在河北農村流行,後進入唐山,稱「唐山落子」。20世紀20年代左右流行於東北地區,出現了一批女演員。20世紀30年代以後,評劇在表演上在京劇、河北梆子等劇種影響下日趨成熟,出現了白玉霜、喜彩蓮、愛蓮君等流派。1950年以後,以《劉巧兒》、《花為媒》、《楊三姐告狀》、《秦香蓮》等劇目在全國產生很大影響,出現新鳳霞、小白玉霜、魏榮元等著名演員。現在評劇仍在河北、北京一帶流行。
3,豫劇,又稱「河南梆子」。明代末期由傳入河南的山陝梆子結合河南土語及民間曲調發展而成,現流行於河南、河北、山西、山東等省份。原有豫東調、豫西調、祥符調、沙河調四大派別,現以豫東、豫西調為主。出現過常香玉、陳素珍、崔蘭田、馬金鳳、閻立品等著名旦角演員。劇目有《穆桂英掛帥》、《紅娘》、《花打朝》、《對花槍》和現代戲《朝陽溝》等。
4,越劇,流行於浙江一帶的地方劇種。它源出於浙江嵊縣的「的篤班」,1916年左右進入上海,以「紹興文戲」的名義演出。先以男演員為主,後變為以女演員為主。1938年後,使用「越劇」這一名稱。1942年以袁雪芬為首的越劇女演員對其表演與演唱進行了變革,吸收話劇崑曲的表演藝術之長,形成柔婉細膩的表演風格。出現袁(雪芬)派、尹(桂芳)派、范(瑞娟)派、傅(全香)派、徐(玉蘭)派等眾多藝術流派。越劇劇目有《祥林嫂》、《梁山伯與祝英台》、《紅樓夢》、《五女拜壽》、《西廂記》等。
5,黃梅戲,起源於安徽的戲曲劇種,流行於安徽、江西及湖北地區。它的前身是黃梅地區的採茶調,清代中葉後形成民間小戲,稱「黃梅調」,
用安慶方言演唱。20世紀50年代在嚴鳳英等人的改革下,表演日趨成熟,發展成為安徽的地方大戲。著名劇目有《天仙配》、《牛郎織女》、《女駙馬》等
,嚴鳳英、王少舫、吳瓊、馬蘭是黃梅戲的著名演員.

J. 中國各個地方的戲曲有哪些

北京市: 京劇 北昆 西路評劇 北京曲劇
河北省: 河北梆子 評劇 絲弦 老調 哈哈腔 河北亂彈 武安平調 武安落子 西調 蔚縣秧歌 隆堯秧歌 定縣秧歌 四股弦 唐劇 橫岐調、上四調
山西省: 蒲州梆子 山西中路梆子 山西北路梆子 上黨梆子 鑼鼓雜戲 耍孩兒戲 靈邱羅羅 上黨皮黃 上黨落子 永濟道情戲 洪洞道情戲 臨縣道情戲 晉北道情戲 襄武秧歌 壺關秧歌 沁源 秧歌 祁太秧歌 繁峙秧歌 朔縣秧歌 孝義碗碗腔 曲活碗碗腔 弦子腔 鳳台小戲
內蒙古自治區: 內蒙大秧歌 二人台 漫瀚劇
遼寧省: 海城喇叭戲 遼南影調戲 蒙古劇 彩扮蓮花落
吉林省: 二人轉 吉劇 新城戲 黃龍戲
黑龍江省: 龍江劇
陝西省: 秦腔 漢調二黃 阿宮腔 合陽跳戲 合陽線戲 陝西碗碗腔 陝西老腔 眉戶戲 弦板腔 陝西道情戲 陝南花鼓戲 陝南端公戲 安康弦子戲
甘肅省: 隴劇 高山劇 影子腔 甘南藏戲
青海省: 青海藏戲 青海平弦戲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新疆曲子戲
山東省: 山東梆子 棗梆 萊蕪梆子 東路梆子 柳子戲 呂劇 茂腔 柳腔 五音戲 柳琴戲 兩夾弦 四平調
江蘇省: 崑曲 淮劇 揚劇 通劇 淮海戲 錫劇 蘇劇 丹劇 丁丁腔 淮紅劇 海門山歌劇
安徽省: 黃梅戲 徽劇 青陽腔 岳西高腔 安徽目連戲 安徽戲 廬劇 安徽端公戲 沙河調 泗洲戲 墜子戲 含弓戲 蕪湖梨簧戲 文南詞 皖南花鼓戲 鳳陽花鼓戲 淮北花鼓戲 淮劇 嗨子戲
上海市: 滬劇 滑稽戲 奉賢山歌劇
浙江省: 越劇 婺劇 紹劇 新昌高腔 寧海平調 松陽高腔 醒感戲 溫州崑曲 金華崑腔戲 黃岩亂彈 諸暨亂彈 甌劇 和劇 杭劇 甬劇 湖劇 姚劇 睦劇
江西省: 贛劇 戈陽腔 盱河戲 東河戲 寧河戲 瑞河戲 宜黃戲 贛南採茶戲 萍鄉採茶戲 萬載花燈戲 撫州採茶戲 吉安採茶戲 寧都採茶戲 贛東採茶戲 九江採茶戲 景德鎮採茶戲 武寧採茶戲 高安採茶戲
福建省: 莆仙戲 梨園戲 高甲戲 閩劇 平講戲 庶民戲詞明戲 大腔戲 閩西漢劇 北路戲 梅林戲 右詞南劍調 小腔戲 三角戲 閩西採茶戲 南詞戲 閩西山歌戲 薌劇 打城戲 竹馬戲 游春戲 肩膀戲
台灣省: 歌仔戲
廣東省: 粵劇 潮劇 正字戲 白字戲 廣東漢劇 西秦戲 花朝戲 粵北採茶戲 東昌花鼓戲 雷劇 梅縣山歌劇 粵西白戲 臨劇
海南省: 瓊劇
廣西壯族自治區: 桂劇 邕劇 絲弦戲 廣西師公戲 彩調劇 牛娘劇 桂南採茶戲 廣西壯劇 廣西苗戲 廣西侗戲
湖南省: 湘劇 祁劇 常德漢劇 衡陽湘劇 巴陵戲 辰河戲 湘昆 長沙花鼓戲 岳陽花鼓戲 常德花鼓戲 湘西花燈戲 湘西陽戲 衡陽花鼓戲 邵陽花鼓戲 零陵花鼓戲 師道戲 湘西苗劇 新晃侗族儺戲
湖北省: 漢劇 荊河戲 南劇 湖北越調 山二黃 湖北高腔 楚劇 東路花鼓戲 黃梅採茶戲 陽新採茶戲 遠安花鼓戲 襄陽花鼓戲 荊州花鼓戲 梁山調 鄖陽花鼓戲 隨縣花鼓戲 堂戲 文曲戲 鄂西柳子戲
河南省: 豫劇 河南越調 南陽梆子 大平調 懷梆 懷調 大弦調 羅戲 卷戲 河南曲劇 河南道情 豫南花鼓戲 樂腔 五調腔
四川省: 川劇 四川燈戲 四川曲藝劇 秀山花燈戲
雲南省: 滇劇 雲南花燈戲 昆明曲劇 關索劇 傣劇 白劇 雲南壯劇 彝劇
貴州省: 黔劇 貴州本地梆子 貴州花燈劇 貴州侗戲 貴州布依戲 貴州苗戲 安順地戲
西藏自治區: 藏劇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